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疑神疑鬼。你说有这个可能吗?”

“呵呵,这个我就不知道了。我们还是继续来看后面的进程吧。。。”

下午5点钟左右,这个时候双方都进入了读秒,而整个棋局也已经进行了160多手。

“罗老,现在小强的优势应该是比较明显了吧?你看黑棋好像强行弄出了一个劫争。这个劫争对整个局势有影响吗?”

“你说得不错,小强现在的优势应该是比较明显。目前是盘面胜负,在这种级别的比赛中,这个差距还是比较大的。黑棋打那个劫其实比较勉强,因为眼见着就是白棋劫材有利,黑棋应该打不赢。而且这个劫争的价值其实并不大,属于那种比较无聊的劫,小强即使退让一点,应该也不会影响最后的胜负。”

“听您的意思,小强现在应该是赢定了咯?那么您认为小强今天是赢在什么地方呢?”

“也许是因为自古争棋无名局吧,小强今天的表现并不算好。这盘棋的质量也很一般,双方都出现了不少失误。小强之所以能赢,那是因为他今天的对手表现得更差。可能正如你所说的,面对一个更有耐心的李小强,李石佛动摇了。因此可以这样说:小强今天之所以赢棋,赢就赢在他的耐心。和前天那盘棋相比,这是小强最大的变化。他这个变化也导致了对手的措手不及,这可能就是小强今天赢棋的真正原因。”

“呵呵,小强这盘棋关键不是赢在技术,而是赢在心理。可以这样认为吗?”

“我认为应该是的。好了,我们还是继续来看后面的进程吧。我估计,这盘棋应该很快就要结束了。。。”

下午5点半多一点,在这个时候,棋局进行了200多手棋。

对局室内,李石佛缓缓的把两枚黑子放到了棋盘上。

随着他这个动作,第3届“东洋证劵杯”世界职业围棋锦标赛决赛的比分,已经变成了1比1。

381。第381章 好戏还在后头

对局室内,就在第2盘比赛终局的那一刻,一股疲惫的感觉袭过李小强。在这一刻,他感觉自己背负了很长一段时间的什么东西终于被自己放下了。因此他尽管疲惫,心情却是无比的畅快和轻松。

见到李石佛示意认输,李小强再次抬头看向自己的对手。这个时候的李石佛满脸憋得通红,他好像在尽力控制着什么情绪。也不知道为什么,这时的李小强突然想起李石佛的启蒙恩师,也就是韩国围棋界田永善七段对李石佛的一个评价: “石佛的性格比想像的还要多血质,相当的激烈和冲动。可以这样说,他的内面始终滚沸着熔岩,只是他先天具备的内功可以压制这股熔岩。只是因为他的脸色较黑,所以看不出来而已,实际他一旦红脸30分钟不会下去。”

说完这句话后,田永善前辈最后甚至大声吼了一嗓子说:

“记住!石佛是个非常可怕而且激烈的孩子。”

李石佛到底算不算激烈,那李小强当然是无从评价。不过田前辈前面那句话,现在看来倒很有可能是真的。因为李小强看到:李石佛的脸红,那确实是很长时间都没有消退。不了解他的人,会以为他是在那害羞,他只是一个青涩少年。而了解他的人呢,就知道他其实是在拼命控制自己的情绪。

这盘比赛结束后,由于李小强是本局的赢家。那么出于礼貌,他必须主动等李石佛过来和自己复盘。在等待的时候,由于他看到李石佛一直在调整自己的情绪。因此这个时候的李小强还有时间浮想联翩。他再次把自己印象中的李石佛,以及就在自己对面坐着的李石佛来做比较。

在真实的历史中,韩国围棋曾经领先了20年。对于他们领先的原因,围棋界自然是众说纷纭。后世由于网络发达,那么有很多棋迷肯定也会参加这样的讨论。众所周知,韩国围棋的崛起,大家一般都会从曹燕子战胜聂旋风以后,也就是89年算起。不过在这其中,有一位棋迷的说法非常有意思,他是这样说的:

“。。。真正影响着历史进程的闪光点,应该发生于更早的一年,也就是88年的时候。那个时候的韩国围棋先是因为“应氏杯”名额分配问题,被应昌期老先生一句“土法炼钢”羞辱。接着又在首届“富士通杯”首轮惨败而归。当输掉首次国际大赛后,喝汽水都会上头的曹燕子酩酊大醉回家,撇下独自一人闷闷打谱的李石佛一头栽倒床榻,等他醒来的时候,依然在打谱的李石佛告诉师傅,根据他的研究,曹燕子输给武宫正树那盘棋的败因主要是。。。。”

“。。。韩国围棋十余年的强盛于此刻奠定,十余年来这对师徒相互查缺补漏,在每一次世界大赛中因为对方的被淘汰而骤然强大掠夺桂冠。中日棋手每每在曹李师徒铁门面前头破血流徒叹奈何。。。”

最后这位棋迷还很煽情的来了一句:

“大家记住了,也许早在那不起眼的记忆一角,两代宗师薪火传承。。。”

88年的时候,李石佛13岁。他到底有没有给曹燕子“分析败因”,那李小强当然是无从知晓。不过这位棋迷阐述的,那基本上也是事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韩国围棋的“曹李合璧”,那确实是中日围棋界的梦寐。在这其中,有些数据可能不太起眼,但是数据又不会骗人,因此反而显得更加真实。

例如在真实的历史中,就曾经有这样一个数据:

在2006年以前,准确的说,在罗神猪番棋战胜李石佛以前。在任何一项世界大赛中,只要在八强、四强乃至决赛仅剩李石佛一名韩国棋手时,李石佛的夺冠几率是多少呢?是百分之百!也就是说,在这之前,李石佛从来没有失手过。

这些数据和李小强有关系吗?李小强心里清楚,有的!因为在真实的历史中,李石佛的记录就要从本次“东洋证券杯”的比赛算起。这个比赛,就是李石佛征服天下的起点。而自己呢,李小强一直有一种感觉,他感觉自己好像只是替代了林海峰先生,想要在这个时候阻止李石佛开创霸业。因此当李小强脑海中偶尔闪过那个恐怖记录的时候,他多多少少总有一点别扭。

可以这样说,就是因为这个心态,才导致了李小强第1局发挥失常。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当李小强赢下第2局比赛后,他的心情才会显得如此轻松。

李小强自己想想都好笑,赢下今天这盘棋以后,他认为自己现在的心态,这要怎么说呢?好像和很多重生者或穿越者的心态很像吧?

要知道,前世的李小强不仅是个资深棋迷,他还是一位资深书迷。当他看早年穿越小说的时候,就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句子:“自从猪脚做了什么什么事后,自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那么整个“历史的车轮”就怎么怎么样了。。。”

当然,这样的比喻也许不合适。因为李小强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变化,那肯定和“历史的车轮”是没有任何关系的。李小强唯一能确定的是:通过这两盘棋的交手后,特别是通过第2盘棋的胜利后。那么李石佛前世所有的记录,就再也不会影响到今后的自己了。自己现在卸掉的包袱,其实就是自己从前世带过来的“棋迷情结”。这才会让李小强显得如此轻松。

在这一刻,李小强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赢下这盘棋以后,自己好像就和前世的历史完全割裂。从今天开始,李石佛不会再是自己的“标杆”,他也不会再诱发自己内心的恐惧。自己更不会因为李石佛曾经的强大而感到害怕。从今以后,李石佛只会是自己一个平等的对手,一个有血有肉,真实而清晰的对手。

当然,这个对手依然非常强劲,自己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李小强认为这个已经不重要了,不管对手再强,只要自己不会心存恐惧就行。只要自己能够做到这点,那么自己就有信心继续和他缠斗下去,到任何时候都没有任何问题。

因此李小强认为,这应该就是自己通过这两盘棋的最大收获。恐惧来源于什么?恐惧来源于未知。通过今天这盘棋,李小强其实也能很明显的感受到李石佛的恐惧。他恐惧自己的“奇思妙想”,他恐惧自己“棋盘巫师”的名头。这也导致他在本局比赛中棋下得缩手缩脚,他的缓手和问题手接连不断。他可能根据赛前制定的策略,以及第1盘棋的赢棋方法。他企图“等”到一盘胜利。结果他发现 “等”不到的时候,那个时候已经为时已晚,输棋已成定局。因此现在的他才会那么懊恼,他的脸也会憋得通红。

可以想象,当李小强产生这样的认识,当如此真实的一个李石佛呈现在李小强面前,那当然就会消除李小强的“未知”,进而消除他内心的恐惧。这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比赛结束后,等李石佛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两人开始复盘。不过这盘棋在技术上其实没有什么好说的,对此两位对局者也是心知肚明。更由于这个决赛并没有下完,现在谁都清楚,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因此今天的复盘就像是走个过场,双方简单发表一点感想后就草草收场。

也随着双方的复盘结束。本届“东洋证券杯”决赛第1阶段的比赛也告一段落了。接下来的较量要到10多天后才继续进行。有趣的是,这个时候无论是中国棋界还是韩国棋界,都认为这次“暂停”来得正是时候。因为在前两盘比赛中,两盘棋的质量其实都很差。两人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状态低迷。

尤其是李小强,在大家看来,李小强这两盘棋的表现可以说是大失水准,这和他一贯以来的稳定表现不符。他第2盘棋虽然赢了,但那是因为他的对手比他下得更差。因此大家都认为他需要继续调整状态。而韩国方面是同样的道理,李石佛在第2盘比赛中表现出来的异常,同样是大家看在眼里的。因此这次的“暂停”也让双方皆大欢喜。

“小强,我真是搞不懂你,你现在明明只下成一个1比1,我怎么看你好像很兴奋的样子呢?真是奇怪了,我实在是看不出你有什么值得高兴的地方。”

说这话的是张大记者,这是在回国的班机上。后面3盘比赛还要在10天后才进行,因此李小强他们也不可能留在韩国连吃10天泡菜。回国是必须的。而且李小强这次回去,他并不是回京城,而是会飞往申城。由于在这个时候,国内的“天元赛”还在激战正酣。国内的大部分高手都汇聚申城。出于备战考虑,大家还是认为现在去申城好点。

在张大记者心目中,那他当然认为李小强比李石佛更强。考虑到李小强的“状态”出了问题,因此1比1这个比分虽说可以接受,但显然不是什么特别值得高兴的事情。因此当张大记者看到李小强显得很轻松,他甚至一副“收获很大”的模样。张大记者自然就会觉得奇怪了,因此他会有这一问。

“呵呵,这个事情是说不清楚的。我这样跟你说吧,通过前面两盘比赛,我发现了一个问题,我现在应该也能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认为,虽然比分只是1比1,但是论收获的话应该是我更大。我现在也对后面的比赛更有信心。我这样说你明白吗?”

“哦!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是发现了李石佛的什么弱点吗?能不能说给我听听。”

看到张大记者一副两眼放光的样子,李小强觉得有点好笑。不过他显然无法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他只是笑着对张大记者说道:

“你的问题我现在不能回答。不过你到时候看吧。前面这两盘棋,那只能算是遭遇战或接触战,决定比赛胜负的因素有很多,也不可控。不过到了后面,那应该都是真刀实枪的硬仗了。到时候就是各凭各自的真功夫。我现在只能这样跟你说,真正的好戏还在后头。”

“好戏还在后头?我说你这不废话吗。。。”

在李小强的废话中,中国代表团一行回到了国内。

382。第382章 再次启程

“不知从何时开始,我们习惯了将一些领域的大人物唤作明星。要想成为真正的明星,说起来许多人确实需要仰视才得一见一样。也许只是遥遥一瞥,触手难及。它们在遥远的天际行走,有时闪耀,有时暗淡无光。或许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每颗星都有仅只属于它们自己的轨道。。。”

“。。。毫无疑问,在目前的世界棋坛中,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的李小强,和韩国的李石佛,他们正在成长为这样的明星。或者说,他们俩已经是目前世界棋坛最耀眼的明星。。。”

“说实话,在本届“东洋证券杯”决赛以前,当李小强和李石佛在比赛中第1次相遇,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对命中注定的宿敌,他们年龄相仿,却又风格迥异。他们沿着不同的道路成长,却也一样有着各自不同的轨迹去辉映长夜。他们看上去一直不肯并肩而行。因此当他们一俟相遇的时候,我们便期待他们的碰撞如同烟花升腾般绽放,绚烂满空。。。”

“不过很可惜的是,在刚刚结束的前2盘比赛中,我们期待的场面并没有出现。我们曾经期待,当李小强与李石佛的名字一起出现,会有怎样的经典棋局将被铸就?当二人在狭窄的霸者大道遭遇,谁会陨落谁会升空,谁将领略会当凌绝顶的风光,夕阳下,谁会留下落寞的背影。。。”

“这一切的一切,我们暂时并没有看到 。在前面两张棋谱中,我们只看到两位少年表现出少有的慌张,他们一贯的沉稳不见了,甚至连正常的表现大家都没有看到。他们各自下出的问题手都是接连不断。因此实事求是的说,这两张棋谱的质量实在是不敢恭维。这完全不像是世界大赛决赛的棋谱。在写这篇棋评之前,我还特意请藤泽秀行先生对这两盘棋局发表意见。因为大家都知道,先生很早的时候就很看好这两位青年俊才,他对这两位后辈棋手也一直称赞有加。不过等秀行先生看过这两张棋谱以后,先生只说了这样一句话。。。”

“看到这样的棋,我现在只觉得胃疼。。。”

中国,申城,“围棋”杂志编辑部。李小强正在阅读这样的一篇评论文章。

在这个时候,已经是李小强从韩国回国的第3天了。他回国后就一直呆在申城。

李小强现在看的棋评,是日本“棋道”杂志山田记者写的。虽说正在进行的决赛并没有日本棋手什么事。但无论怎么说,李小强和李石佛的比赛都是目前世界棋坛的头号大事。作为日本的专业围棋杂志,他们会报道本次比赛当然非常正常。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的“围棋”杂志都和日本的“棋道”有很好的合作关系。在“围棋”杂志中经常能够看到日本围棋记者撰写的棋评。李小强现在是在张大记者的办公室,因此他在这能看到各种各样关于自己的评论。

“小强你看,你这次下的棋被藤泽秀行先生批评了吧。在我的印象中,这好像还是他第1次批评你。我到现在也搞不明白,你在前面两盘比赛中到底是怎么了?”

“呵呵,在前面两盘比赛中,我下的棋确实有点对不起观众。因此也难怪他老先生用这样的口吻批评我。不过张大记者我可以跟你保证,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你绝对看不到类似于这样的故事了。”

“嗬!看上去你现在信心很足的样子嘛,那就好,那就好。。。”

和绝大多数媒体报道的那样,大家都对李小强的“失常”迷惑不解,也搞不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比如藤泽秀行先生,他就对两个人的表现提出了严厉的批评。甚至连他那句“看棋看到胃疼”的经典批评都出来了。可见他对两个人的表现确实感到失望。

不过除了他老先生之外,其他超级棋手倒是显得比较客气。例如当记者问赵治勋对这两盘棋有什么看法的时候,他就开玩笑似的说道:

“这两位当然都是高手,他们的棋当然都是相当厉害。而我作为他们的手下败将,本来是没有资格评论他们下的棋的。至于他们在决赛前两盘棋的表现中,确实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不过我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相信他们很快就能调整过来。”

“那您认为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都发挥失常的呢?”

“假如说是自古争棋无名局,这也许会是一个原因。不过我认为这并不是最主要的,因为从他们俩一贯的表现来看,他们都属于每逢大赛有静气的选手。我认为他们俩都是绝顶的胜负师。我认为真正引发他们变调的原因,那还是因为他们各自的对手。你可以想想,他们俩作为杰出的天才少年,当他们走进职业棋坛以后,一直就把同辈棋手甩开很远。大家可以回顾一下他们的职业生涯,他们好像一直就在和成年棋手抗争吧?而这一次的比赛,是他们两位同辈棋手的第1次较量,而且是世界大赛的决赛。这对其他人来说,同辈棋手之间的较量也许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可是偏偏对他们两位就不同,他们俩可能都面临一个微妙的心理调整过程。我认为这才是他们之前表现欠佳的主要原因。不过我认为,这样的事在后面的比赛中不会发生了。按照他们展现出来的素质,有这么多天的缓冲,他们应该很快就能够调整好自己的状态。”

“那么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