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的,这是职业九段!这是代表着职业棋手所能达到的最高等级。不仅如此,在曾经的岁月里,九段甚至代表着职业棋手所能达到的最高荣誉。因此即便到了现在,“九段”在很多人心目中依然是一个神圣的字眼。

而在今天,一位未满17周岁的青年,他即将得到这个职业围棋界的最高职称,这也难怪有很多人升起一种异样的感觉。

当然,大家并不是对李小强的水平持有异议。在连续获得两个世界冠军后。用很多棋界人士的话来说,在这其中,甚至包括日韩围棋界的人士:

“晋升李小强为职业九段,李小强根本就不存在受之有愧的问题……………与之相反,如果不将李小强晋升为九段,那么其他很多现役九段,才要真正觉得不好意思。”

可以这样说,这个时候授予李小强职业九段,这根本就是众望所归的事情,没有多少人会持有异议。不过当这一幕真正出现在众人面前,特别是当大家回顾李小强的职业生涯,大家还是有点异样的感觉。因为大家赫然发现,先不说李小强的晋升速度之快,也不说他达到九段的年龄之低,这个根本就不用去考证,在不到17周岁就达到九段,这肯定是创造了一个记录。单说李小强居然从来没有参加过段位赛,一次都没有!而他现在就已经是一名九段棋手了,单凭这一点,这已经是一个无法突破的记录。

“你这个臭小子,现在也不知道怎么说你才好,你这家伙好像是专门来破坏游戏规则的。要知道,哪怕是当年的吴清源先生,他晋升九段的时候,也是通过了一场特别考试啊。而你这个家伙呢,就这样顺顺利利的升到了九段。更要命的是,现在不给你这个九段好像还不行,如果不给你的话,我们这些人还要挨骂。唉,出了你这个妖孽以后,围棋界的很多规矩恐怕也要跟着改变了。。。”

在把九段证书递到李小强手上的时候,陈超越同样的表情复杂,同时嘟嘟囔囔的说着这样的话。当然,陈超越并非是不愿意授予李小强这个九段证书。只是作为一名管理者来说,陈超越已经敏锐的意识到:从这件事情开始,围棋界沿袭多年的段位制度,根基已经有所松动。在不久的将来,段位已经无法代表一个人的真实水平。从现在开始,很可能需要寻找一种新的制度来替代现有的段位制了。

听到陈超越的话以后,李小强心里暗笑。他可是知道历史进程的。在真实的历史当中,现行段位制度真正发生松动,其实要从韩国李石头那里算起。当李石头按正常渠道升为三段以后,他就公开发表声明,宣称自己不再参加升段赛。他也一直以职业三段的身份,活跃在各大国际赛场中。直到他获得多项世界冠军,韩国棋界才把他直升为九段。可以说就是从李石头开始,才导致各国的段位奖励制度纷纷出台,从而在根本上冲击着原有的升段制度。

就在今天,李小强作为一名从来没有参加过段位赛的棋手,他就获得了职业九段这个至高职称。他这样的例子绝无仅有。因此很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今天这个事情,很可能将对整个段位制度形成极大的冲击。

“李石头今年应该也有9岁了吧,这位著名的“飞禽岛少年”现在在做什么呢?他已经走上了围棋之路吗?对了,还有中国的古大力,他今年应该也是9岁了,据说他在10岁以前,“发阳论”就已经做过好几遍了,也不知道现在的他,“发阳论”已经做到什么程度了呢。。。”

“小强,你又在发什么呆呢?”

“没有,我刚刚想起一位棋手。”

“哦?什么棋手?”

“一位天赋卓绝,才华横溢的棋手。”

“还有什么样的棋手能让我们的世界冠军如此感兴趣呢?”

“当然有,这样和你说吧,这位棋手的棋极有特点,他在某些方面的天赋,我是远远自叹不如,尤其是他制造头绪,把握战机的能力。或者说他扩大棋盘的能力,天下无出其右者。在我看来,在古往今来所以的顶尖棋手中,单从这方面的才能来说,可能也就黄龙士能够和他抗衡了,其他人可能都要差点。”

“啊!还有这样的棋手?那他到底是谁呢?”

“啊?咳咳。。。没。。我什么都没说,我刚才就是在胡言乱语。。。”

等李小强回过神来,他自然是对自己的话矢口否认。不过在李小强的心目中,手创“僵尸流”的李石头,他扩大棋盘的能力确实是天下一品,他的“搅局”能力,他在这方面的才能,可能也只有中国古代棋圣黄龙士前辈能够与之抗衡。李小强甚至认为:单从这方面的才能来说,可能连吴清源先生都要差点。

为了掩饰自己的走神,从陈超越手中接过九段“免状”之后,李小强又和其他人一起东拉西扯,说说笑笑。大家甚至一起回顾起当年吴清源先生升九段的一些趣事。

要知道,在吴先生那个年代,九段可没有现在这个年代这么泛滥。而且吴先生升九的道路,很是经过了一番波折,在那期间发生的一些事,很是引起了吴先生的一些牢骚和不满。

在日本旧时代,九段只能有一个,也就是所谓的“名人既是九段”。当最后一个“名人”秀哉隐退之后,日本围棋也处在一个体制变更的年代,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九段。那时的吴先生水平已经非常高了,基本上已经是日本围棋事实上的第1人。不过他那时也只有八段。

如果是一直没有九段的话,那倒也没有什么。因为在当时很多人心目中,“名人既是九段”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吴先生作为一位中国人,自然没有多少人愿意他成为“日本名人”,这应该也是可以理解。因此在秀哉隐退直到去世后的相当长时间内,日本围棋界也没有九段。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40年代末,在现行升段赛制下第1位真正意义的九段终于产生了,那就是藤泽库之助先生。因此可以这样说,藤泽库之助是第1个“打”出来的九段,而不是像过去那样,是推举出来的九段。

不过事情有趣就有趣在这个地方,当藤泽库之助先生成为第1个九段之后,他是日本棋院所属棋手,日本棋院按照以往固有的惯例,想把藤泽库之助推举为“名人”,这就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对。因为从绝对实力来说,大家都公认吴清源先生要强于藤泽库之助先生。如果让藤泽库之助先生成为“名人”,那总是有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感觉。一个不是实力最出类拔萃的人成为“名人”,那总是不能服众。那么要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办法只有一个,那就是下争棋。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吴清源vs藤泽库之助的十番棋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

不过就在筹备这个争棋的时候,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那就是两人的“棋份”问题。因为当时的吴先生还只是八段,按照那个时候的规矩,不同段位之间的对局,那是无法按“分先”的方法来举行。在正常的情况下,九段和八段下棋,必须按照“先相先”的棋份来下棋,也就是说在3盘棋中,八段有2盘是执黑棋,一盘执白棋。可是具体到他们两位棋手之间,大家又认为这是不可能的,大家都公认吴清源先生的实力更强,如果还要让他委屈接受“下手”的身份,这显然也不合理,这样的比赛下起来也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因此为了解决这个棋份问题。日本棋院特别主办了一个“吴清源对高段者总对抗十番棋特别决战”,作为吴清源先生的升段考核。

在这个比赛中,日本方面特别组织了当时最优秀的10位六到七段青年棋手,来和吴清源下10盘棋,如果吴清源能够获得胜利,就让吴清源升九段,从而解决吴清源vs藤泽库之助十番棋的棋份问题。

必须承认,对于这样一个解决办法,吴清源先生其实是有牢骚的,他曾经自嘲的说过:在围棋界,一般只有高段位者来考核低段位者,也只有他这样的,明明水平最高,却还要接受低段位者的考核。

也可能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吴清源先生在这个比赛中含怒出手,一点都没有留情面。要知道,这个10人阵容也是经过精心挑选的,包括坂田荣男等当时日本棋坛最优秀的青年棋手都出现在这个阵容中。可是就是这样一个阵容,还是以“先相先”的棋份下棋,依然无法阻止吴清源先生的狂胜。最终结果是以吴清源8胜1负1和的战绩结束比赛。这样一来,日本方面也就无话可说,只好让吴清源先生也升为九段。

更让日本棋院难堪的是,当时的日本棋院和关西棋院关系闹得很僵。在这个10人阵容中,就有2位关西棋院所属棋手。而吴清源没有赢的2盘棋,恰恰就是对这两位关西棋手。对于其他8位日本棋院所属棋手,吴先生无一例外都获得了胜利。

“关西棋手真的有这么强吗?”

这是当时很多关东棋手愤愤不平的责问。这到底是吴清源先生有意为之,还是偶然的巧合,现在已经没有人知道。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当时日本关西棋院总帅桥本宇太郎先生肯定是非常高兴的。他作为吴清源先生的师兄,肯定觉得吴清源先生非常给面子,认为吴清源先生在和关西棋院所属棋手下棋的时候,他肯定是手下留情了,他这样做,说不定是为了故意恶心日本棋院都有可能。

以上这些,就是发生在吴清源先生升九前的故事。经过这一战,吴清源也顺利成为日本的第2位九段。至于后面的故事,那大家就更清楚了。通过2个十番棋的较量。吴清源这个“第2九段”,直接就把藤泽库之助这个“第1九段”降为“定先”。后来的藤泽库之助先生也改名为藤泽朋斋。

“中国棋院新世界冠军庆功会暨李小强新九段晋升仪式“结束以后。”李小强九段”离开了京城。他和聂旋风等人一块来到申城。从这里开始,李小强将展开新一轮的征程。

407。第407章 应氏杯开幕

“这段时间真是麻烦小强了,陪我下了这么多棋。嘿嘿,希望你别被我这臭棋熏着才好,如果因为这样影响你后面的比赛,那我可又成罪人了。”

“芮老师您这是说什么话,其实在您身上也学到不少。真是无法想象啊,您都好几年没有下过紧棋了。棋居然一点都不生,不简单!这简直不可思议,也不知道您是如何保持状态的。再说了。。。”

说到这的时候,李小强抬起头来,对坐在一旁观战的江祝久笑着说道:

“。。。再说了,我这次不是抢走了原本属于江老师的种子选手参赛资格吗,因此陪您多练练棋,也算是我的一种补偿吧。”

“哈哈哈哈。。。”

这是在申城。一个环境不错的酒店内,寒冬已过,初春的风暖暖地从窗口吹来,空气里有幽幽的花香。李小强深吸一口气,用心细细辨别着花香的成分。是的,有芍药,也有丁香,似乎还有白玉兰。那种略带清淡甜味的香气,则是绿叶和青草经过了白天充足阳光照射,遭遇夜露滋润后散发出的特有味道。

距离第2届“应氏杯”开幕还有2天。目前在和李小强下棋的,自然就是有 “世界女子围棋第1人”之称的芮廼伟九段。

即将开赛的“应氏杯”,芮廼伟九段是拥有参赛资格的。能拥有参加世界大赛的机会,已经有好几年没有下过正式职业比赛的她自然是兴奋异常,芮九段和江祝久提前10多天就回到国内,准备参加即将到来的世界大赛。

而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其实也已经在申城待了有一段时间了。他和聂旋风的“天元战”五番棋决赛也是在申城进行,目前已经下完了前3盘,李小强暂时是以1比2的比分落后。之后“天元战”决赛将暂停告一段落,等到“应氏杯”前两轮比赛结束过后再继续进行。

第2届“应氏杯”还有2天就要开幕,获得参赛资格的聂,马,刘,曹等国内高手自然是早就来到申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选手也将在这一两天内到达。到那时,世界职业棋坛又一场盛会即将开幕。

在前一段时间内,爱棋成痴的芮廼伟到处找人下棋。疯狂的练棋,逮住一个是一个,哪怕是张大记者也行。倒是狠狠过足了一把棋瘾。尤其让她感到惊喜的是,她这段时间找到了一位最好的“陪练”,这个人就是李小强。

在“天元战”番棋决赛的比赛间隙,只要她对李小强提出对局要求,李小强基本上就是来者不拒,欣然答应。不仅如此,两人约定的下棋方式也是花样百出,无论是10秒,15秒一步的超快棋,还是30秒,60秒一步的正常快棋,甚至那种不限时的,一盘棋下好几个小时的超慢棋。李小强只要时间许可,通通都答应下。

因此说实话,面对一个如此好说话的李小强,芮廼伟还是心存感激的。要说在几年前,李小强还必须叫自己“芮老师”。但现在不一样了,人家李小强贵为世界冠军,已经算是目前世界棋坛最顶级的棋手之一,参加任何比赛都是冠军的热门人选。自己在他面前肯定就是“下手”。人家愿意陪自己下棋,那当然是自己获益更多,能充分达到“练手”的目的。但是人家呢?由于自己脱离职业棋坛主流好几年,人家和自己下,人家却未必有什么收获。

“小强,这段时间你也和我们廼兄下了不少棋,不知道你对她现在的棋有什么感觉?你认为她在本次“应氏杯”中能取得什么样的成绩?”

“不行不行,大家就别说我了。我都好几年没有下过正式比赛了,我现在的棋完全不行。能够有比赛下,我就已经感到非常满足,哪里还敢奢望什么好成绩吖。我给自己定位,我就是一个来凑数的,只是希望不要输的太难看就行。。。”

第2届“应氏杯”很快就要开幕。今天也算是李小强陪“廼兄”在赛前下的最后一盘训练棋。因此这盘棋也引来了不少人的围观,在这其中,既有国家队的棋手,也有申城围棋界的一些人士。

等这盘棋下完之后,大家表情轻松,聚在一块闲聊,而大家聊的话题,自然离不开即将开赛的“应氏杯”。聊着聊着的时候,张大记者突然向李小强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听到张大记者这话,还没等李小强开口,芮廼伟连连表示谦虚。

“芮老师的棋很熟,非常熟!真是让人敬佩,我从来没想过她的棋居然还能这么熟练。在好几年都没有下过正式比赛的情况下,棋艺居然一点都没有荒废,可见在棋上还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能做到这点非常了不起。要我说啊,按照芮老师现在的水平,她到底能在应氏杯中具体打到什么程度?那我当然说不好。我现在唯一能肯定的是:按芮老师现在的状态,她可以赢这个世界上任何一名棋手,如果有人敢小看芮老师的话,那么在比赛中碰到芮老师很可能要吃亏的。”

“任何棋手?”

“是的,任何棋手!”

在一间不大的房间内,李小强当着众多围棋界内部人士的面,正在对芮廼伟的“参赛前景”进行分析。

要说这副情形其实很诡异,房间内就李小强年龄最小,他目前正在评价的人,在几年前乃至直到现在,他都要称呼人家一声“老师”。而现在,他却一副神棍模样,在对人家品头论足。

不过就在李小强滔滔不绝的时候,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对。职业围棋圈,本来就是一个实力为尊的圈子。这和年龄无关,只和实力有关。谁的实力强,谁的话好像就是权威,谁的话别人就愿意听。

李小强贵为新晋九段,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职业九段,贵为2个世界冠军获得者。不管是有意也好,还是无意也好,在很多人的潜意识中,已经把他当成职业围棋界最顶层的存在。因此当李小强开口,大家都会仔细的聆听。

大家不仅都在听李小强的品头论足,有不少人甚至还在仔细观察李小强的表情。比如张大记者,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他就想看看李小强是不是在说真心话,还是在那里客气敷衍。

凭借张大记者对李小强的熟悉程度,只过了一小会,张大记者在心里就得出了结论:李小强现在确实在说真心话。

也就是说,李小强确实认为: 现在的芮廼伟,有战胜“任何棋手”的能力!

“廼兄都脱离职业一线好几年,难道她的棋艺还真的不退反进?这就有点奇怪了。不过看小强这幅模样,他还真不像是在说客气话。怎么会是这样呢。。。”

不管张大记者怎么想,总之在这一刻他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决定:

在接下来的比赛中,一定要好好留意一下“廼兄”的表现。特别是在前几轮的时候,要把“廼兄”的比赛作为报道的重点。

当然,李小强的话也不是乱说的。作为一名重生者,在真实的历史中,第2届“应氏杯”由于没有中国棋手参加,因此李小强和很多中国棋迷一样,对这个比赛并不怎么关注。可以这样是,那届比赛除了是徐奉洙的冠军外,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廼兄的表现。

先不说她在那届比赛中一举打进4强,创造了有史以来女子棋手在世界职业大赛中的最好成绩。单说廼兄在那届比赛中的几则“花絮”,就足以让人印象深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