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老先生,怎么好麻烦你亲自来。。。”

带队的王鲁南副院长以及聂旋风等人纷纷向应老先生表示客气。应老先生哈哈大笑,他拍拍李小强的肩膀,大家寒暄几句,然后驰向早就安排好的酒店。

“快看,快看,我就说小强的专职翻译怎么可能不出现,原来人家只是换了个地方迎接嘛。”

刚到达下榻的地方,眼尖的张大记者就对李小强挤眉弄眼。面对他锲而不舍的八卦精神,李小强只好用翻白眼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无奈。

和梅泽由香里一起出现在酒店的,是日本“棋道”杂志的山田履面子记者。这次来日本,除了参加“应氏杯”比赛之外,其实还有一件事。

起因就是李小强和方老合作写的介绍中古棋的系列文章。方老出色的文笔,严谨的考证,再加上李小强和国少队的“技术支持”。让这篇系列文章大受棋迷欢迎。说实话,也随着李小强的声名鹊起,这篇介绍中古棋的文章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比如日本“棋道”杂志,他们就准备部分转载这篇文章,山田记者今天出现在这里,其实就是来商量相关事宜的。

当然,虽然是文章转载,但双方的侧重点又有所不同。在国内,方老和李小强是希望比较系统的介绍一下中古棋,精准的把握中古棋发展的脉络,同时希望给出比较客观的评价。

而日本方面呢?他们最感兴趣的是中日古代围棋对比方面的内容。说实话,由于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中日围棋的交流少之又少,关于中日围棋对比方面的内容当然是非常难找。

比如在历史上,就从来没有留下中国古代棋手对日本古棋的评论。而日本古代棋手对中国古棋的评价其实也不多,最早始于林十一世林元美的《烂柯堂棋话》,该书定稿于1849年,全书共11卷,148则棋话,部分是历史,部分是逸话。另有棋谱72局,包括中国古谱9局,其中范施对局一局。该书收录了当时日本“四大家”通过棋谱对中国古代国手黄龙士、徐星友、范西屏和施襄夏的评价。

这些评论,大致的评价是范施相当于他们的五段,丈和认为他们是“米藏级”的棋手,也就是实力同被丈和让2子的四宫米藏相仿。有趣的是,同时他们又对徐星友的棋颇为欣赏。

对于这种充满矛盾且带有侮辱性的论调,李小强在文章中当然给予坚决反驳。李小强甚至明确指出:假如丈和有幸能碰到黄,范,施中的任何一位。那么日本古棋中著名的大力士,有“刚腕”之称的丈和棋圣很可能被打得满地找牙。

当然,李小强也不可能仅仅是打嘴炮,他必要要有“干货”。李小强准备的干货就是“比妙手”。他通过一个个鲜明的例子,从构思的巧妙度和复杂度,算路的深度以及行棋的严谨性几方面入手,论证中古棋到底有多强。

面对围棋的复杂性,中日两国的古棋制胜的思路其实是截然不同的。日本古棋强调的是在布局阶段就要极力降低围棋的复杂性,通过以厚制厚来达到制衡,双方胶着对峙,相对而言是一种静态平衡。而中国古棋呢?由于有“座子”的原因,在这种注定“难攻难守”的环境下,中古棋强调的是在布局阶段极力使局面复杂化,通过以相互牵制来达到平衡,牵一发而动全身;相对而言是一种动态平衡。

这一切,就是李小强极力想推介给大家的。可以这样说,由于“座子制”的存在,这让中古棋自成体系。当然,这个体系现在已经失传,因为现代围棋就是从日本围棋那个体系发展起来的。这就造成大家对日本古棋很熟悉,欣赏起来也很习惯。而对中古棋就不那么好理解了,比如中古棋中的“八卦布局”,不放在另外一个体系,想要理解这种布局非常难,因为不理解,所以很多人才会看不惯。

既然是侧重中日古棋的比较,李小强和日本“棋道”杂志商量好,准备增加这方面的“干货”,不仅如此,由于在方老的文章中,只是从明代围棋开始的,李小强这次准备把对比的范围扩大。比如李小强准备的第1篇文章,就是:

“玄玄棋经和发阳论的对比”。

李小强和山田记者商谈有关事宜,见梅泽由香里坐在一旁,未免有些奇怪。最终他忍不住问道:

“由香里,你今天怎么会出现在这里呢?”

梅泽由香里静静看着李小强,她微笑着说道:

“我已经接受棋道杂志的邀请,配合李桑完成这个系列文章。”

“。。。。”

等山田记者他们离开后,张大记者再次丢过来一个暧昧的眼神,他捅捅李小强:

“不错不错,现在由专职翻译变成贴身文秘了。小强,要加油啊。。。”

李小强无奈的翻翻白眼:

“滚!”

431。第431章 柔风快枪

“在我们国内,我被石佛打得节节败退,而我明天的对手呢,又是比石佛还要厉害的李小强。真是头疼啊。。。我这算不算是流年不利?我怎么就老是遇上这些超强的后辈棋手?大家来说说看,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就这么不守规矩。。。”

第2届“应氏杯”半决赛,比赛马上就要正式打响。头天的“前夜祭”上,曹燕子正在发表赛前感言。

曹燕子和很多温文尔雅的中日棋手不同,他生性豪爽,骨子里有股侠气。比如在真实的历史中,那应该是2000年以后吧,曹燕子有次来中国参加围甲,偶尔听说某位中国少年棋手家境困难,当时的曹燕子二话不说掏出一把钱塞到这位少年棋手手中:“去,把这些钱交给你妈妈。。。”。

棋高,够义气。曹燕子这种性格,很容易让他在中日围棋界都拥有大量的朋友。而且他又曾经在日本留过学,早在70年代初,他还没有回国前,他的资历比加藤正夫,武宫正树低一点,比小林光二,赵治勋等人又要高一点,那个时候的他们就是真正的竞争对手。可以这样说,曹燕子对日本棋坛目前最活跃的那几位都相当熟悉,大家平时的关系也处得不错。因此曹燕子在 “赛前感言”中说出这种话的时候,不少日本棋手轻易倒向他那一边,大家纷纷给他加油,同时很配合的给予笑声和掌声。

和曹燕子相比,李小强的发言就中规中矩多了;

“很高兴能够有机会和曹先生在正式比赛中交手。曹先生才华横溢,他的强大众所周知。我跟大家说,大家千万不要被曹先生刚才的话迷惑了。我想在这个世界上,任何人对上他的时候,都不可能有必胜的信心。我自然也不会例外。这次来日本,我完全是抱着学习的态度,准备领教曹先生的高招。。。”

的确,在如今这个年代,虽然曹燕子在国内赛场中老是输给李石佛,但是到了国际赛场,曹燕子就是韩国围棋的绝对代表。这是一个任何人都不敢轻视的对手。至于曹燕子口里那种“A大于B,B大于C,A就一定大于C”的逻辑,在围棋界是行不通的。在围棋圈中,大家更习惯的是各种各样的“连环套”现象。

“不知道怎么回事,只要是碰到加藤先生,棋就异常困难,感觉这么样都赢不下来。。。”

这话是谁说的呢?是林海峰先生。当年林先生击败坂田荣男以后,他自然是雄心勃勃想成就自己的霸业。不过林先生的运气也不算好,他先是遇到一个石田芳夫,这位是林先生的克星,好在石田的巅峰期非常短暂,等石田下去以后,加藤又冒出了头。翻看历史记录,会发现林先生对加藤的战绩同样不佳。

因此可以这样说,阻止林先生成就霸业的,其实就是这两个人。

好了,加藤能够经常赢林海峰,但是他也没有成就自己的霸业,这是因为他碰到了赵治勋,赵治勋拿加藤正夫,同样是一拿一个准。不过当赵治勋遇到林海峰呢?林先生好像就非常有心得了,他经常能够在重大比赛中击败赵治勋。

可以这样说,正是因为种种“连环套”现象,让过去几十年的日本棋坛群星璀璨,同时也一直没有产生绝对霸主。

日本国内棋坛如此,在国际棋坛,这种现象其实也不少。比如在真实历史中,就在最近这几年期间:

“曹燕子完败于李石佛的耐心,而李石佛完败于依田纪基的正统手法。但是依田纪基正统手法在曹燕子的柔风快枪面前,却完全找不到方向。。。”

因此当李小强碰上曹燕子,虽然现在的李小强风头正健,但曹燕子同样不可小觑。赛场大家预测这场胜负的时候,绝大多数意见都认为是“五五开”。尤其是中国媒体,吸取首届“应氏杯”的教训,预测起来更是小心翼翼。

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第2届“应氏杯”的半决赛打响。

一边是李小强VS曹燕子,另一边是聂旋风VS大竹英雄。这不仅是棋手个人之间的较量,也事关3个围棋强国的荣誉。再加上“应氏杯”相对丰厚的奖金,因此在这个年底,这两场重量级的比赛,几乎吸引了全世界所有棋迷的目光。

半决赛采用的是三局两胜制。到了后世,世界棋战中所有的三番棋,几乎都采用二,三局“背靠背”赛制,也就是说在第1局和第2局比赛之间,也许会安排1个休息日。如果前两局打成平手,那么在第2局和第3局之间绝对没有空隙,好像时间很赶一样,一定是背靠背连续下完。

不过这年头可不一样,这是个节奏相对缓慢的年代。比如本次“应氏杯”半决赛,前两局是隔一天进行,如果打成1比1,中间不仅有间隔,还生怕棋手休息不够一样,中间有2个休息日。这样一来,如果比赛下满3局的话,李小强要在日本待一周左右。

说实话,相比于后世那种“快餐式”的比赛,李小强更喜欢目前这种赛制。这种赛制,怎么样看上去都更人性化一点,也更有利于棋手创造高质量的棋谱。

首局比赛开赛前,李小强在张大记者陪同下走向赛场。

“哎呀,无限怀念罗教练带队的日子。天天吃那个生鱼片,聂老师倒是高兴了,他可以大快朵颐。可我就受不了,张大记者,要不你帮我找找,看看东京哪里有打牙祭的地方?”

“嘿嘿,小强你不会那么娇气吧。要想舒服也没问题,我这有两种办法,就看你选择哪种。”

“哦?还两种办法,说来听听。”

“第1种呢,你现在不是有一个贴身女秘书吗?你的吃喝拉撒可以叫她来安排啊。你要知道,她现在可算是有钱人了。如果她真能拿下那个“女流本因坊”,那别看你现在好像很风光,真比奖金总数的话,你还未必比的上人家。”

“这倒也是,所以这次力争把曹燕子斩落马下,确保10万美金落袋。这样才不会比她差。”

在日本职业围棋界,女子棋手其实是一个比较舒服的群体。她们不仅可以参加所有的新闻棋战,也有不少专门的女流棋战。这些棋战的奖金同样非常丰厚,而且竞争力不强。说实话,假如有一位女棋手的实力稍微强一点,能获得几个女流棋战的头衔。那么她的奖金排名就能轻松进入日本前10。

在日本能进前10,那么在国际奖金排名中,至少就能进入前20甚至前15,这就是目前世界棋坛的现状。所以李小强和张志东一边聊天,一边发着各种感慨。

“对了,你刚才说有两种办法,那第2种办法是什么呢?”

“第2种办法就更干脆了,你不是觉得在日本待得不舒服吗?那你就早点结束比赛,如果你能2比0击败曹燕子的话,那不就可以早点回国吗。”

“嗯,这种办法好,我喜欢这种办法。不过话说回来,曹燕子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韩国棋手和日本棋手不一样,他们相当顽强。我一直认为,和韩国棋手下棋,一定要更有耐心。如果心存速战速决的念头,那可能会吃大亏的。”

“小强,你不会在我面前也说客气话吧?你又不是没和曹燕子下过棋。上次你不是赢得相当轻松吗?”

听张大记者谈起往事,李小强自己也笑了。在参加第3届“东洋证券杯”期间。李小强和曹燕子“切磋”了几盘,还赢走曹燕子15万韩币。由于这是私底下下的彩棋,因此没有到处张扬,外界知道的人也不多。不过张大记者显然不在此列,他对当时的情况可是相当清楚。

“不一样的,那种棋和正式比赛显然有很大不同。再说了,上次下的是超快棋,而应氏杯是没有读秒的比赛。说起来我还有点后悔呢,假如我上次没有暴露的话,说不定我还可以用几步新手阴他一把。不过现在不行了,他肯定会提高警惕防这一手,这次如果想用那招,我认为未必好使。”

“那你这次准备用什么招数对付他?”

“如果可能的话,那当然最好是用李石佛的招数。不过可惜啊,我和李石佛的棋风不对路,未必能够施展出他那种“控制流”的精髓。总之到时随机应变吧,看看到底能和曹燕子下成怎样。不过说真的,我非常期待和他真刀实枪的大干一场,好好领教一下什么是柔风快抢。”

“嘿嘿,看来你今天是斗志满满啊。好了,比赛时间快到了,你进去吧。”

李小强走进对局室。

他和曹燕子首次正式比赛中的较量,马上开始。

走进对局室以后,曹燕子还没有出现。不过李小强睁大了眼睛:

“我说由香里,怎么又是你?”

432。第432章 道策的镶嵌

梅泽由香里含笑对李小强比划了一个手势:“记谱”,她担任本场比赛的记谱员。

“哎哟,让一位头衔挑战者给我记谱,这可不得了,这真是我的荣幸啊。是不是这样?由香里大姐。”

李小强用一块纱布轻拭着棋盘,他一边做着赛前的准备工作,一边和梅泽由香里调笑。必须承认,大赛当前,和一个美女聊聊天开开玩笑,还是有利身心健康的。

“你叫我什么!大姐?”

梅泽睁大眼睛,她对别的可能没听清楚,对李小强的称呼倒是很不满意的样子。

“嘿嘿,由香里我告诉你一件事,在我们中国啊,叫大姐要比叫小姐好听。再说了,这本来就是事实嘛,所以我决定了,以后就改口叫你梅泽大姐”

“叫姐姐,大姐不好听。”

“不不,还是大姐更体现诚意。。。”

就在梅泽由香里准备飞舞起她的小拳头的时候,她突然一副淑女状。李小强回头一看,原来是曹燕子和其他工作人员进来了。这个时候,李小强也恢复了一本正经。等到本场比赛的裁判长也走进对局室,他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经过猜先,李小强获得选择权,他稍微思考一下,第1盘选择了黑棋。在“应氏杯”这种三番棋赛制中,第1局选择执黑执白是很有讲究的。由于存在大贴目,第2局又需要交换先后手。因此李小强把相当好下的白棋留到第2盘,这是一种基本策略。

对局双方相互致礼,记者拍照。等这一切程序走完之后。李小强定了定神,他沉稳的落下本局第1枚棋子。

虽然李小强曾经和曹燕子“切磋”过几盘,在前世的时候,李小强也非常欣赏这位韩国“围棋皇帝”的棋风,打过他不少的棋谱。但是在正式比赛中,这是双方第1次交手。因此在开局阶段,双方都显得有点谨慎,小心翼翼的和对方周旋

双方落子速度慢,作为记谱者的梅泽由香里就显得比较轻松。在上午的比赛时间,梅泽一直观察两位对局者的表情。看着看着她就觉得有趣。

要说李小强在比赛中的习惯,梅泽还算是比较清楚的。总体上来说,李小强下棋还是比较规矩,他的表情向来沉稳。在他的脸上,一般看不出局势的好坏。李小强唯一的特点,就是喜欢歪着脑袋思考。脑袋歪得越厉害,他的目光都飘到天花板上去了,这往往就说明李小强准备在棋盘上做出重大抉择。

而曹燕子呢,从比赛开始就小动作不断。梅泽发现,曹燕子最习惯的动作,就是抖腿,他思考时越投入,他的腿好像就抖得越厉害。不仅如此,曹燕子的面部表情也特别丰富,只要是看到对方落子,他总会露出夸张的表情。或惊讶,或错愕,再伴随口中不停的嘟嘟囔囔,时不时搧搧自己的耳光。就好像他的棋随时都可能崩溃一样。

梅泽心里倒是清楚,职业棋手的表情,往往都是骗人的,也根本反应不了棋盘上的实情。但今天对局室内的情形还是特别有趣,年少的棋手表现沉稳,像个老头。而年长的那位分明像个顽童。

上午的比赛,算是在平稳中度过。不过到了下午,棋盘上的形势却风云突变。

时间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这个时候,棋局渐渐到了关键时刻,也有越来越多的知名棋手出现在研究室内。在这其中,有林海峰,有赵治勋等超一流高手,也有依田纪基这样的年轻棋手。当然,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担任“应氏杯”名誉裁判长的吴清源先生。在老先生面前,正在进行的2盘棋一字排开,大家很自然的围绕着吴先生对棋局进行探讨。

正在进行的2场半决赛,完全展示了4位参赛棋手迥异的风格。聂旋风对大竹英雄那盘,两位都是大局出色,判断明快型。因此下到目前为止,就像是太极拳碰到八卦拳,两位棋手正在进行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