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现在的我还不会离开职业一线。不过就算我离开,我认为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因为我们国家还有李小强,还有马小飞。按照他们目前的实力,他们不会逊色于这个年代任何棋手。尤其是李小强,我对他居于厚望,我认为他非常有希望成长为一位划时代的大棋士。。。”

从1984年第一届中日围棋擂台赛算起,到今年刚好10年。在这10年当中,可以毫不夸张的说,聂旋风一直是中国围棋的顶梁柱和主心骨。到现在,聂旋风觉得累了,他对外界公开表态。说自己将来的重心,会放在培养年轻棋手上面。并流露出自己将逐渐淡出职业一线的意愿。

对此,外界的反应普遍觉得可以理解。因为现在的聂旋风已经40刚出头。虽说过去围棋界的普遍观念:认为这样一个年龄段,应该正好是职业棋手的成熟期。但是近年以来,围棋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反应到具体的对局中,就是比赛的节奏越来越快,比赛的强度也越来越大。像聂旋风这样的身体,确实已经很难承受高密度的职业比赛。

过去林海峰先生就曾经说过,他每下一次大胜负,大概要减轻体重三公斤,比赛对棋手身体的消耗可见一斑。到了现代,虽然对局时限较之以前已经是大大缩短,可对局密度却大大增加了。特别是像聂旋风这样的,他曾经就有遭遇意外难局,双耳突然变红的记录。那一瞬间,血液急速上涌,心脏和血管所承受的压力和冲击力还真未必是任何人都能承受。

归根到底,现代围棋拼的不仅是棋力,还有体力。对于这个现状,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棋手看得很清楚。

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聂旋风虽然流露出逐渐淡出职业一线的意愿。但毕竟说得含含糊糊,他也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时间表。不过让李小强意外的是,历史中很有影响的“聂马收徒”事件,现在好像提到了议事日程。

在李小强的记忆中,真实历史中的“聂马收徒”好像差不多也是这个时间。聂马的首批徒弟,自然就会在中国围棋“八骏”除李小强之外中产生。这种具有中国特色的“传帮带”制度,其实在中国棋坛延续了有一段时间。

例如“小虎辈”的那群棋手,古大力的师傅依然是聂旋风。谢赫的师傅就是曹大方,而孔二杰的师傅则是刘大锤。据说之所以让刘大锤带孔二杰,是因为少年时候的孔二杰和刘大锤棋风很像,走的都是“力战”的路子。当时没人能够想到,后来的孔二杰,会变成一个标标准准的“控制流”。

“如果有可能的话,等小虎辈这些棋手入段后,我也抢几个人来带带吧。不过我估计我抢不赢。。。对了,后面还有小豹辈,到了他们那一辈,那我无论如何都要抢几个,好歹过把师傅的瘾再说。。。”

一时间,李小强沉浸在别人叫他“李老师”的美梦中。

不过就在此时,“李老师”的美梦并不能够持续多久。因为李小强非常清楚的知道,目前自己都还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如果无法解决自己技术上短板,那自己还真不好意思当人家的“李老师”。

离开人群后,李小强再次拿出吴清源先生送给自己的那一摞文稿。

“这些东西,真能解决我面临的不足吗?为什么我这段时间运用的效果这么差呢?”

一时间,李小强陷入了沉思中。。。

446。第446章 无形之手

1993年10月,湘省,长沙,本年度全国围棋个人赛的赛场。

“小强,你已经好几年没有参加个人赛了吧。欢迎,欢迎。。。”

李小强上次参加全国个人赛,那还是在1990年,时隔3年,他终于再次出现在这个赛场上面。

李小强之所以来参赛,那也是没有办法。一来,他现在无棋可下,由于在其他头衔战中都被淘汰。现在的李小强有大把的空闲时间。二来,参加全国个人赛,那当然是为了来年国际大赛的参赛资格。

李小强获得第3届“东洋证券杯”冠军的时候,虽然大多数比赛都是在91年完成。不过他获得冠军的时间,是92年元月份。中国棋协有规定,只要获得世界冠军,那么就自动获得第2年所有世界大赛的参赛资格。

李小强就是占了这个便宜,所以他在过去两年的世界大赛都能免选。不过现在,李小强的老本好像已经吃完了,他必须重新为了参赛资格而奋斗。

要知道,在今年的“富士通杯”中,中国棋手的成绩并不好,没有一个人能够进入4强。这样一来,中国队就没有了赛会种子,参赛名额减少到5个。

由于聂旋风今年获得“应氏杯”冠军,那么他自动获得1个参赛名额。除此之外,个人赛冠亚军占去两个,女子冠军占去一个。剩下最后一个机动名额,不出意外应该会给目前状态极佳的马小飞。

由于要连续参加中日围棋“名人”对抗赛和中日围棋“天元”对抗赛。这两个比赛和全国个人赛的时间冲突,因此马小飞这次并没有来长沙。

聂旋风缺阵,马小飞缺阵,那么很自然的,李小强就成为本次个人赛最“大牌”的棋手。从他踏上赛场开始,他就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小强是全国个人赛的稀客,他既然来参赛了,那他自然是冠军的有力候选人。事实上,我认为小强参加任何级别的比赛,他都是冠军的热门人选。大家别看他最近经常输棋,但他的水平摆在那里,他甚至比以往更厉害了。。。注意,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听很多国家队棋手跟我说过,小强现在的棋,是越来越难以琢磨了。因此本次个人赛的一大看点,就想看看那些棋手能为小强制造麻烦了。。。”

比赛打响以前,和国家队队员一行一同来到赛场的华领队接受当地媒体采访。他对外界说了这样一番话。李小强私下猜测,这种拉仇恨的做法,华领队绝对是故意的。有了他的这番话,自己绝对会变成整个赛场的“全民公敌”。

事情没有出乎李小强的预料,比赛正式打响,几乎是从第1轮开始,李小强就是整个赛会的焦点。只要是他的比赛,他的周围总是围了最多的棋手和记者。个人赛是个大型比赛,除了国家队的棋手外,其中还有很多地方棋手。棋手们平时接触其实并不多,现在难得有这样的机会,因此有很多人都想看看,李小强现在的棋,到底是怎么个“难以琢磨”法。

个人赛采用随机抽签的大循环圈赛制。总轮数高达11轮,赛程艰苦而漫长。根据以往的经验,在这种比赛中如果想争取冠亚军的话,那么最多只能输2盘棋。假如输了3盘棋的话,那么争取亚军还有可能,想夺冠是绝无可能。

这种赛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开局特别重要,假如你一上来就连输两盘的话,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你最后不可能取得什么好成绩。因为前面输棋,就会影响到你的小分。像这样的比赛,最后的座次往往需要用小分才能排定的。

“这个李小强,平时打他的棋谱还没什么感觉,只有坐到他对面才是感受到他的压力了。差距太大!差距太大。。。真是不下不知道,一下才知道差这么老远。他的很多招法,根本是我平时想都没想过的。可是听他复盘,却发现还不止这些,他对局时想得还要周全。他对我说我这样应的话,他准备怎么怎么样,我那样应的话,他又准备怎么怎么样。丢人啊,真是丢人。说实话,他讲的那些应对方法,我比赛时哪里想到过哟。。。”

“你好歹是输给李小强,你还能有我惨吗?上轮我对上罗神猪,输得那个憋气啊。通盘看不到明显的机会不说,我早早就进入到最后一次读秒。可是一看对手,他的固定用时都还有一大把。感觉他就像玩似的就把我赢了。大家说说看,这个比赛还能怎么打。。。”

几轮比赛下来,赛场的气氛就开始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前几轮成绩好的棋手,依然在兢兢业业的下棋。而早早退出竞争行列的棋手,这个时候倒是完全放松了心态,他们在彻底享受下棋的乐趣。

前5轮比赛结束,一个意想不到的局面出现了。在这其中,李小强的表现倒是没有出乎大家意料,他现在5战全胜不失一盘,是目前仅有的2位保持全胜的棋手之一。而另外一位,是常韧圣。

不仅如此,除了常韧圣以外,国青队其他几位棋手成绩同样不错,像周大洋,罗神猪和王三石等人都以4胜1负的战绩紧随其后。更重要的是,他们这几位都还没有和李小强交过手,如果照这个趋势发展下去的话,他们在后面极有可能碰面。

“阻击李小强的任务,看来要交给他的这些同龄人了。他们能完成这个任务吗?”

这么多年下来,面对李小强的一骑绝尘,常韧圣他们只能在后面苦苦追赶。他们甚至没有多少和李小强正面交手的机会。不过到了今天,到了本次全国个人赛,他们好像终于等到这个机会了。

5轮比赛结束后,中间有一个休息日。

“我说你们哥几个,都在那嘀嘀咕咕什么,就没人陪我去橘子洲放松一下吗?”

邵伟刚,周大洋等人毫不掩饰:“要去你一个人去,我们今天准备为常韧圣谋划谋划,好好想出一个对付你的办法。”

“哈哈哈哈。。。”李小强拍拍常韧圣的肩膀:“放松,最重要的是放松。。。”

个人赛第6轮,李小强VS常韧圣。这自然是本次个人赛的焦点之战。谁能赢下本场比赛,就能为最后的夺冠迈出坚实的一步。

比赛足够引人注目,整个过程却波澜不惊。下午5点多,常韧圣脸色铁青的走下赛场。

“韧圣,这次和老大交手,你有什么感觉?”

常韧圣摇摇头,一副深有感触,也是一副心有余悸的样子:

“崩溃!一进入中盘,我就有一种随时要崩溃的感觉!这种感觉真是奇怪。说实话,我和聂老师和马老师也下过棋,在他们身上,我就感觉不到这么强的压迫力。现在看来,我和老大的差距还是相当大呀。这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他现在的棋,就像,就像。。。”

“就像什么?”

“老大的棋,就像有一支无形的手,不知不觉就牵引着你的节奏走,让你只有招架之功,让你只能按照他的意图行棋,这样一来,形势也就不知不觉落后了。”

“怎么会这样呢?”

“刚才老大也帮我复过盘,我的具体应对招法倒是都没有什么问题。老大指出:关键是棋的流向,我几处行棋方向逆了,就是在大方向上行棋有误,这才不知不觉落入他的掌控之中。”

“哦?真的是什么“棋的流向”?就是老大最近经常念叨的那个吗?”

“是啊,老大最近正在研究吴大师的棋。他反复强调,吴先生的那些具体手法,以及他给出的一些具体判断,这些其实都非常好懂。大家也都可以有样学样。他说吴大师真正厉害的地方,就是对棋局流向的把握。这些隐藏在棋盘下面的东西,才是吴大师围棋的精髓。如果学不到这点的话,那就谈不上领悟“二十一世纪围棋”的下法。”

“老大现在已经有心得了?”

“不,老大自己认为,他对这种新下法的理解最多不过三成。要怎么说呢?就像我刚才形容的“无形之手”,老大说了,假如对上最顶尖的超一流高手,他这支“无形之手”,很可能就被人家用各种方式斩断。只不过用来对付我们的话。。。”

说到这里,常韧圣对小伙伴们苦笑:

“要对付我们的话,他认为现在这个程度就足够了。你们要不相信的话,后面还有机会,你们自己上去试一下吧。。。”

个人赛还在继续,其他人自然是要上去试的。半个月后,本年度全国围棋个人赛结束。李小强以11胜0负的战绩夺取冠军。这是继多年以前的马小飞之后,再次有人不败的战绩夺冠。

个人赛结束后,接下来就是第5届“东洋证券杯”,这是本年度最后一项世界大赛。

李小强这支“无形之手”,即将迎来国际高手的检阅。

447。第447章 金井栏

“中日名人对抗赛,中国“名人”首度优胜!”

“马小飞终于捅破了那层窗户纸!在刚刚结束的中日名人对抗赛中,他以2比1的比分击败了小林光二。。。”

李小强刚刚以不败的战绩夺取全国个人赛冠军。这如果是搁在平时,这条消息至少能进各大媒体体育版的头条。不过很可惜的是,在另外一个赛场,好像传来了另外一个重磅消息。这样一来,李小强的光芒再次被掩盖。

马小飞和小林光二,他们分别是中日两国的头衔王。如果按照围棋界的传统习惯,他们就是各自国家的围棋“第1人”。不过一个奇怪的事实:到目前为止,他们在世界大赛中的成绩都不好。别说是夺取冠军了,就算是进入4强的次数也不多,马小飞到目前为止只有区区1次,小林光二居然也只有2次。不得不说,这实在是一个让人费解的现象。

正是因为如此,“中日名人对抗赛”才会如此的引人关注。很多人把这样一个特殊舞台,当成两个国家最高围棋水平的展示。

现在好了,经过了N连败之后,今年的马小飞终于苦尽甘来,对于这样一个标志性事件,媒体当然要大肆报道。

“马小,能赢下小林是好事,但是你且不可飘飘然。记得年初赵治勋就说过:现在的日本第1,已经不是世界第1了。你也应该在世界大赛中发力了吧。。。”

说这话的是陈超越,他是在飞往汉城的飞机上说这番话的。

93年年底,第5届“东洋证券杯”打响。在本届比赛中,中国只有4名棋手参赛,他们分别是李小强,聂旋风,马小飞加俞彬。可能正是考虑到人数上有点“势单力薄”。所以陈超越才会对马小飞寄于厚望。

面对陈超越的殷切希望,马小飞只是笑笑,他并没有开口说话。不过任何人都看得出来,现在的马小飞踌躇满志。在飞机上,他居然也装模作样摇起了折扇,在扇面上,赫然提着“八风不动”四个大字。

看到马小飞这幅模样,一旁的李小强只想笑。李小强一直认为,在所有知名棋手的折扇中,马小飞这把扇子是画风最不搭的一个。

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妖里妖气的马小飞,轻灵飘逸的马小飞,好像都和“八风不动”沾不上一点边。

“小强,你在笑什么?”

“没什么,我就在想啊,马老师您能不能换把扇子呀。。。”

俗话说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刚刚“捅破了窗户纸”的马小飞,目前意气风发的马小飞,却再次在世界大赛中,遭遇了当头棒喝。

第5届“东洋证券杯”打响。在4名参赛中国棋手中,李小强和聂旋风是种子选手,马小飞和俞彬需要参加第1轮比赛。

马小飞抽到的对手是刘昌赫。

一位是中国棋坛的头衔王,另一位是今年刚刚新鲜出炉的最新一位世界冠军。这只是第1轮比赛,毫无疑问,这样一对组合,自然成了赛场中最大焦点,大家都期待着一场精彩的龙争虎斗。

只不过事与愿违,比赛还进行不到50手,马小飞的形势就已经大差,他早早呈现崩溃的迹象。

研究室内,陈超越眉头紧锁:

“小强,你认为这是怎么回事?马小到底那步棋下错了?怎么这么快就形势不行了呢?”

“陈老,我早就说过,这个刘昌赫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你仔细看他今天下的棋,有没有看出一点中国古棋的影子呢?”

“啊?中国古棋?我再看看。。。对对,右下角是“星加大飞”,右上角是“倚盖”。你还别说,这两个还真是中古棋的常见棋形。你什么意思?难道就是这两个普普通通的棋形,就能让马小落后这么多?这不太可能吧?”

“当然不是,这两处棋形虽然常见,但是全局的配置却不常见。可以看得出来,刘昌赫对这种配置是有很深研究的。他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可以这样说,马老师恰好是对这种局面理解不够,这才导致了他大幅度的落后。唉!可惜了,假如马老师能多了解一点中国古棋的思路的话,这个地方应该就不会下错了。”

“那你认为,马小到底哪步棋下错?”

“我一直认为,问题很可能就出现在这步“打吃”上面。在现代棋中,只要碰到这种“打吃”,大部分棋手可能想都不想就会拍下去。可是陈老,你也是研究过中国古棋的,在中古棋中,一般认为这步“打吃”是不要轻易出手吧?中古棋的思维,认为这步棋还是保留的好。今天这盘棋,马老师随手一“打”,打完之后再“立”,如果在平时,这点细小差距也没什么,但是在今天这个特殊局面下,这个下法就有点自相矛盾了。刘昌赫严厉的一“夹”,马老师的棋已经不好下。现在你应该看出来了吧?在这种地方,刘昌赫绝对有研究,他就在这里等着马老师呢,从这步棋开始,马老师就陷入全面苦战了。”

在如今这个年代,“倚盖”的下法很是流行了一阵子。这种复古型的下法,也是最早从韩国棋坛流行开来,而其中的始作俑者,就是正在和马小飞比赛的刘昌赫。“一压一虎”,这是“倚盖”的基本形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