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3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强你别笑,我知道你不怎么认同徐星友的水平。不过你必须承认,如果只论名气的话,除了黄,范施3位以外,中古棋中也就徐星友的名气最大吧。他凭什么就不能排第4?”

李小强仔细想了一下,等他想通后呵呵一笑,他也终于理解方老今天为什么要提徐星友了。

在中古棋中,徐星友的名气确实很大。他的名气为什么大呢?李小强认为原因有两个。第1个原因,是他和黄龙士下完“血泪篇”后做过一件事。那时候黄龙士已经不知所踪,而徐星友开始游历京城。一班闲极无聊的达官贵人又如获至宝,徐星友取代前人,成了他们的座上客。对徐星友来说,京城只意味著更多的对手和机会,其棋艺则有了个更广大的发展天地。进京不久,徐星友就听说一位高丽使者,自称棋弈天下第一,徐星友前去会棋,结果一连赢了他好几局,从此声价更高。

要怎么说呢?如果说唐代顾师言的“镇神头”是中国古棋有记载的第1次“抗日”记录。那么徐星友,他应该就是有记载的中国围棋“抗韩”第1人。虽然在有记载的历史中,徐星友对手的名字都没有留下来。但不能小看这件事。这件事对徐星友影响不小,因为“抗韩”成功后,徐星友在当时获得了一个官职。

李小强一直认为,徐星友能够号称称霸棋坛40多年,应该和他的棋力没有多少关系,和这件事情的关系可能更大。可以设想一下,徐星友既然有了“官身”,那么那个年代的其他棋手,自然也不方便向他挑战。既然无人挑战,自然就成就了徐星友称霸棋坛40多年的赫赫威名,让他拥有诺大名气。

当然,让徐星友声名远扬不仅仅是因为这个。如果说把徐星友排在中古棋的“国手”行列,他的水平应该值得商榷。那么他的另外一个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

徐星友的名气,可以说绝大部分来自于他写下的那部巨著“兼山堂弈谱”。

“兼山堂弈谱”是一部棋评,是中古棋中著名的棋评。李小强甚至认为,就算把古往今来所有的棋评书摆在一块,“兼山堂弈谱”应该都可以排进前3。

这本书共选清初至康熙后期过百龄,周懒予、盛大有、周东候,黄龙士、徐星友、,梁魏今、谢友玉、吴来仪、娄子恩、黄稼书等名手六十二局棋谱。每局都有详细评述。徐星友结合了自己一生的对局经验,对各盘各局的得失作了认真的研究分析,对各家名手的棋风进行了深刻的总结。

徐星友的总结很客观,他这本书受到历代国手推崇。如果说徐星友的棋评有什么特点的话,那么用一个字就可以形容:“正”!徐星友将中古棋中的“正”诠释得淋漓尽致。正如后辈国手施襄夏评价此棋谱所说的:

“徐著《兼山堂谱》,诚弈学大宗,所论正兵、大意皆可法。。。。”

虽然说下围棋讲究的是“正奇结合”,但徐星友用一部“兼山堂弈谱”,就将围棋中的“正”诠释得那么好,这已经是他了不起的地方,也是他对围棋做出的贡献。

在早些年的日本棋坛,他们对黄龙士等人的评价不怎么高,相反对徐星友倒是青睐有加。现在应该知道原因了吧?因为徐星友的“正”,恰恰很对日本那些“本格流”的胃口。

李小强知道,今天方老提到徐星友,他并不是说给自己听的,他是说给张大记者听的。他是想告诉张大记者,如果想对围棋有所贡献,那还是真不一定非要棋力高强。如果能留下一部经典著作,那也足够扬名立万。

比如就像徐星友。还比如。。。

这个时候李小强突然想起了梅泽由香里。

结束这次聊天后,1996年很快过去。1997年元旦前夕,国内最后一项围棋比赛结束。马小飞以3比1的比分战胜常韧圣,卫冕“名人”头衔。这样一来,目前的国内棋坛依然呈现双雄并立态势。

时间到了1997年元月,这时候国内第一个围棋赛事“天元战”开始打响。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依然没有棋下。因为他作为“天元”头衔保持着,他只需要静候挑战者的产生。

在“天元赛”开赛的第1天就出现了大冷门。国内等级分第1人马小飞输棋了,他再次无缘向李小强挑战。这次击败他的,是他的徒弟罗神猪。

虽然一盘棋什么不了什么,但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和李小强同龄的其他年轻棋手正在迅速成长。虽然他们暂时也许动摇不了马小飞和李小强的地位。但是他们正在影响着中国围棋的版图。

不过在这个时候,李小强并没有把这一切放在心上。

因为在这个时候,一个全新的世界大赛,首届“三星杯”已经到来。

1997年元月上旬,李小强和马小飞常韧圣等人奔赴韩国汉城,开始了新的世界大赛征程。

580。第580章 新年第一战

1997年元旦刚过,世界棋坛一项全新的世界大赛闪亮登场。李小强和众多国手一起奔赴韩国汉城。参加本年度第一项重要国际赛事………首届“三星火灾杯”世界职业围棋公开赛。

这次去韩国参赛的中国棋手有点多,比以往任何一届世界大赛的参赛人数都要多,总人数多达8位。再加上领队,翻译,随行记者,中国代表团一行10多个人,熙熙囔囔煞是热闹。

给中国队这么多名额,这当然不是韩国方面突然法善心。而是“三星杯“和以往世界大赛的不同之处。以往的世界大赛,无论是“应氏杯”,“富士通杯”还是“东洋证券杯”,正赛的参赛阵容都是24名棋手。但是在“三星杯“中,能够参加”本赛“的棋手扩大到32人。

不仅如此,“三星杯”还有其它不同之处。要怎么说呢?如果说以往的世界大赛,虽然个个都冠于“世界锦标赛”的称谓,但就其规模和操作方式来说,最多也只能称作是“邀请赛”。但“三星杯”不同,它不仅规模扩大,而且增加了正赛前的预选赛。理论上说,任何职业棋手甚至是业余棋手,他只要想参加“三星杯”,那都可以报名参加。

这就是“三星杯”的不同之处。可以说“三星杯”的出现,它开创了围棋职业大赛“公开赛”的先河。从这个时候开始,世界棋坛就将逐渐迈入世界大赛的“公开赛”时代。

“小强,又在想啥呢?”到达韩国,首届“三星杯”开幕式的现场,张大记者见李小强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于是开口询问。

“呵呵,没啥。?”李小强没有理睬张大记者,继续一副若有所思状。好在李小强经常这样,张大记者倒也见怪不怪。

李小强确实没想什么高深的问题,只是亲莅首届“三星杯”的开幕式,他在回忆“三星杯”的“光荣历史”而已。

在真实历史中,早期的世界大赛如“富士通杯”和“东洋证券杯”都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停办。“应氏杯”是4年一届。除了早年的这三大赛,后面还有短命的“丰田杯”,“BC卡杯”,以及比赛时断时续的“秋菊杯”。这些比赛加上“三星杯”和即将开打的“LG杯”。这就是李小强重生以前,世界棋坛最主要的几项世界大赛

在这么多世界比赛中,可以说一直坚持到最后的,并且每年都能看到的,也就是韩国人举办的“三星杯”和“LG杯”了。这两个比赛,可以说是现代围棋进入新世纪以后的一部活历史。在这两个比赛中,上演了无数现代围棋的精彩故事。每当这两个比赛开打的时候,可以说都是围棋爱好者的节日。

让李小强觉得有趣的是,说到“三星杯”和“LG杯”,它们的比赛规模差不多,办赛形式也差不多。比起比赛预算和冠军奖金,一直还是“LG杯”要更高一点。但是论及关注度和话题性,好像一直就是“三星杯”要略胜一筹了。

这还真没有其他原因,说起来只能怪“LG杯”的运气不好。如果翻开“LG杯”的交战史,你会发现在这个比赛中“包揽”的情况特别多。同一个国家的棋手包揽冠亚军,同一个国家的棋手包揽四强。。。这样一种情况,在曾经的“LG杯”历史中出现过多次。

一项围棋比赛,当然是越比到后面越引人关注,但如果出现“包揽”现象呢,那比赛的关注度自然会大大降低。关注度降低,那么对于比赛的广告效益,对于比赛的赞助商来说,自然称不上是什么好消息。反观“三星杯”,这种“包揽”现象不是说没有,但比起“LG杯”那是少多了。

因此比起“LG杯”,在“三星杯”中发生的精彩故事好像要多得多。

比如“三星杯”中最精彩的“捉放曹”。真实历史中的某届“三星杯”,在产生的8强中,竟然有7位中国棋手,另外一位就是曹燕子。那个时候的中国围棋还处在“黑暗十年”中,李小强记得当这个结果出来后,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棋迷都欢呼,心说这届比赛的冠军应该是跑不了了吧。不过那届比赛的最终结果却让所有中国棋迷目瞪口呆,目瞪口呆之余只能继续黯然神伤。因为那届比赛最后的冠军。。。依然是曹燕子。

如果说曹燕子赢得让人无话可说也就算了,偏偏他后面有好几盘棋都赢得惊险万状。尤其是8强赛对罗神猪一盘,可以说曹燕子早就濒临绝境,罗神猪有无数种赢棋方法。可最后的结果,却是罗神猪采取了一条不可思议的落败之道。。。

除了经典的“捉放曹”,“三星杯”还上演过马小飞和李石佛的热战,常韧圣苦斗曹李师徒,以及后世古大力和李石头的竞争等等。无数精彩故事在“三星杯”上上演,像马小飞和三星公司的恩怨等棋坛逸事也一直被棋迷津津乐道。这就是真实历史中的“三星杯”。一个相当精彩的比赛,一个还算成功的赛事。这就是在李小强心目中他对“三星杯”的评价。

“那么这辈子有了我的加入,我能给这个比赛添加什么元素?“三星杯”的历史,又会因为我发生什么改变呢。。。”

这就是李小强在参加首届“三星杯”开幕式的时候,他脑海中闪过的东西。

“小强,小强,别发呆了,主持人让你上去抽签。”

“哦?”

旁边的张大记者推了李小强一把,把他从神游天外的状态拉回来。“三星杯”的参赛人数扩大到32人,那就不存在所谓的“种子选手”一说了。李小强和所有棋手一样,都必须从第一轮比赛打起。

和其他世界大赛相比,首届“三星杯”还有一个不同之处。它没有像其他比赛一样,为了突出比赛的“世界性”,拉一些欧美业余棋手过来凑数。在首届“三星杯”中,甚至没有给台北棋手留出名额,这可能也是主办方的一个考虑不周之处。

当然,主办方也并非完全没有考虑所谓的“世界性”,在32强名单中,中国棋手8位,日本棋手10位,韩国棋手12位。这就已经占了30个名额。

另外两名参赛棋手,其中一位是美籍韩裔棋手车敏洙先生。这次代表美洲参赛。这位老兄是在拉斯维加斯混饭吃的,曾经的韩国职业四段,在前些年的世界大赛中,也有过好几次进入8强的记录。车敏洙先生和中国围棋界的交情也相当不错。

早在第1届“应氏杯”以前,那时候中韩两国没有建交,中韩棋手自然就没什么交流机会。但聂旋风和曹燕子两人,就曾经在车敏洙先生的撮合下,在美国下过两盘非正式对局。这两盘棋双方下成了1比1。

除了车敏洙,另外一位参赛棋手就是吴淞笙九段。吴淞笙先生是和陈超越同一辈的棋手。在60年代的中国棋坛,曾经有“陈吴时代”的说法。陈,就是陈超越,吴,就是吴淞笙。陈超越是中国第1位九段,吴就是第2个,接下来才是聂旋风。不过吴淞笙先生很早就退出中国棋坛,他目前在澳洲定居,因此有很多中国棋迷对他并不熟悉。而吴淞笙先生先生这次也是代表澳洲参赛。

第1轮比赛的抽签结果出来后,李小强的比赛并没有受到过多关注。因为他的对手是韩国棋手金寅九段。金寅九段是一位老棋手,他是韩国围棋继赵南哲之后第2任霸主。70年代曹燕子从日本回国,他就是从金寅九段手中接过韩国围棋的权杖。

虽然金寅九段也是当过霸主的人物,但是和现在的李小强相比。。。无论谁都会认为,这是一场强弱分明的比赛。因此这样的比赛自然无法受到多大关注。

事实上在第1轮比赛中,大都数对阵看上去都强弱分明。这就是这个年代世界棋坛的特点,虽然顶级棋手也有不少,但竞争远没有后世那么激烈。这如果放在后世,大批世界冠军通不过预选赛都是很正常的事。但是在这个年代,偶尔一两个冷门很正常,一个比赛出现大量冷门的事情几乎不可想象。

在首轮比赛中,中国棋手的签位不算好也不算坏,也可以说有人算是好签有人算是坏签。

比如说李小强对阵金寅,马小飞抽到吴淞笙,这当然算是上好签。常韧圣遭遇曹燕子,俞彬再次悲催的和赵治勋相逢。这自然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坏签。除了这些明显的好签和明显的坏签外。聂旋风VS日本天元柳时熏,刘大锤对阵韩国第5号人物梁宰豪,这样的签位只能算是不好不坏。

当然,除了这些对阵外,还有一些算是比较特别的签位。

“刘大,加油,明天争取把老徐砍了。”

这是第1轮对阵结果出来后,李小强对刘大说的一句话。刘大作为去年世界业余围棋锦标赛冠军,他也获得本届“三星杯”参赛资格的。而他的对手是徐奉洙九段。

听了李小强的话,刘大傻笑:

“我争取吧。。。”

抽签仪式结束,第一轮比赛马上开始。这是进入97年以来世界棋坛第1项重要赛事。这也是李小强新年的第1战。

在首届“三星杯”中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在抽签仪式结束后第2天的比赛中,李小强的对局倒是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他算是比较轻松的拿下对手晋级到第2轮。不过在李小强获胜的同时,这次带队来韩国参赛的华领队和张大记者等人的脸色却不怎么好看。

因为在首届“三星杯”的首轮较量中,出现了超级大冷门。

581。第581章 幸好我们还有李小强

首届“三星杯”首轮比赛出现的超级冷门,是马小飞输给了吴淞笙九段。

时间进入到下午4点半以后,部分首轮比赛陆续结束,这其中包括不少中国棋手的棋局,像李小强,刘大锤,常韧圣,俞彬等人的比赛都已经结束了。这些比赛有输有赢,李小强和刘大锤顺利击败对手进入第2轮,而常韧圣和俞彬则已经落败。但无论大家是输是赢,当大家出现在观战室的时候,彼此之间还能相互交流一下,探讨一下棋局的得失。

只有当铁青着脸的马小飞出现在观战室以后,就没人敢和他说话,包括平时和马小飞“最不对付”的刘大锤,这个时候都罕见的没有在马小飞的伤口上撒盐。等到吴淞笙先生也出现在观战室,按说吴淞笙先生怎么说也是中国棋坛的老前辈,大家至少要对他的胜利表示一下祝贺,但当着马小飞的面,这声祝贺无论如何也说不出口。一时间气氛有点尴尬。

等到马小飞一声不吭消失在大家的视线中,众人才恢复了正常的交谈。

“这个马妖,他好像还没从去年的打击中回过劲来吧。”

对于刘大锤说的话,大家点头称是。

的确,95年的马小飞在世界棋坛威风八面,那个时候的他是如此的踌躇满志,如此的意气风发。但进入96年以后风云突变,在世界大赛决赛中连续两次输给李石佛,想必对马小飞的打击不小吧?

在职业棋坛,由于一盘重大比赛的失利,导致一位棋手很长时间缓不过劲来。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最严重的,有些棋手甚至一生都缓不过劲来。

日本著名的悲剧棋手山城宏,他在某次“棋圣战”第7局中,在必胜的局面下打了一个相当业余的勺子,被小林光二半目逆转。这个半目,让山城宏终生和7大头衔无缘。

中国“小龙辈”棋手周大洋以及“小虎辈”棋手胡耀于,他们在打入世界大赛决赛后,一个人输给韩国“中坚棋手”朴正详,另外一位输给台北“红脸棋王”阿勋。这两场比赛的失利,也让这两位棋手终生的成就仅限于此。

像这种极端的例子都这么多,那普通的例子就更多了。远的不说,就说李小强本人吧。虽然真要分析起来,导致李小强状态低迷的原因比较多,也比较复杂。但至少在外界看来,,他在前年的“东洋证券杯”决赛中输给马小飞,是导致李小强长时间低迷的最主要原因。

在外界很多人看来,李小强尚且如此,那马小飞就更不用说了。别看李小强年轻,但李小强是什么人?他是公认的善于调整状态,公认的有“大将之风”。反观马小飞呢,马小飞则是大家公认的敏感,公认的心高气傲。

一位骄傲而敏感的棋手,当这种人在遭受重大挫折的时候,他需要花更长的时间才能缓不过劲来,这种情况大家当然也可以理解。

“一盘棋的输赢倒是没什么,希望马小别就此沉沦才好。”

看着马小飞略显落寞的背影,华领队有点担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