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4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笑话。

李小强更知道,如果自己赢了的话。那么即使是“世纪大战”,也无法掩盖这步棋的光芒。

是的,这步棋很有名,在围棋界的地位很特殊。

它叫做“一子解双征”。

在中国古代,它还有另外一个名字。人们叫它“镇神头”。

在围棋世界里,最让人神往,最让人津津乐道的绝对不是一时的胜负。而是对妙手的追求,对妙手的向往。

妙手,才是围棋中最有魅力的东西。

妙手分很多种,有大局妙手,有中盘的手筋,也有官子妙手。

古往今来,人们在对局中流传下来很多妙手。其实妙手和棋手一样,也是有江湖地位的。

在李小强看来,妙手最好具备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在围棋技术上无可挑剔,它必须是高难度的围棋技术。第二,最好伴随相应的典故或故事。第三,最好出现在越重大,越高级的场合。

要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很难。围棋界好像真的还没有这样的妙手。最接近这个条件的,也就罗神猪放弃三劫循环一举制胜的那盘。不过那个也不是妙手,应该是“妙思”。那个妙思足以流传后世。

能满足两个条件的妙手就很不错了,也足以值得夸耀了。

“镇神头”就是这样的妙手。它唯一的缺陷就是在围棋技术上不算很高难度。真正的妙手一般是不可重复的,而“一子解双征”的手段,应该在围棋界重复过很多次。这不,李小强又把人家重复了一次。

不过,“镇神头”这步妙手依然在妙手界很有名,地位很独特。这是因为,它应该是人类历史上最早记录下来的真实妙手。这里的关键词一个是“最早”,一个是“真实”。正是因为这两点,所以“镇神头”必然值得大书特书。

在我国古代,围棋是被当作一门艺术来看待的。“琴棋书画”并举。围棋的故事,围棋的传说很多。可惜大多数带有一点玄幻的色彩。从围棋的起源开始,就神秘主义盛行。种种“烂柯”,“遇仙”之类的故事层出不穷。让李小强这样的“考据帝”们不胜其烦。在这里面,“镇神头”的故事让考据帝们眼前一亮。

嗯,这个故事还是很真实的吧,时间,唐朝。地点,唐代京城。人物,日本某王子和中国的“翰林棋待诏”,包括具体的围棋手段也很好理解。所以故事应该是真实的。这个“翰林棋待诏”的身份,类似于陈超越和聂旋风两人身份的结合体。

有人会说,你看你看。你们考据帝们就是民族主义者吧。同样是时间地点人物,为什么国内的就说是真实的。日本的就说是“围棋史上最大骗局”。你这一点要说清楚吧,不说清楚你们就是民族主义者。

这是当然的,这肯定要说清楚。

原因有两个,第1个,我国的史学家们,宋代以后我不评论,宋代以前含宋代。他们是很负责的,他们是有节操的。所以他们记录下来的东西,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仅仅这一点当然说明不了问题。更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故事,其实是在自曝家丑。

我们中国人嘛,那肯定是好面子的,特别是在唐朝,那个自我感觉。。啧啧。

这个故事是说,日本一围棋高手跑来中国挑衅。当然可能人家是客客气气的,不过我们的老祖宗们肯定是看不起他们的,肯定是认为他们是来挑衅的。

碰到这样的事,一个好面子的人是什么反应?特别是在不了解对方底细的情况下。

那肯定是要派出第一流高手去应付的,当然为了面子,也肯定是要说我们派出的其实是第3流高手。结果一流对一流。中国一流用一招“震神头”把人家震住了。让小日本感慨,日本一流不如中国三流。这样,我们面子也有了,里子好像也有了。

这样的事其实不算是好事,怎么来说也算是欺骗吧。不算是很光彩吧。

不过我们回过头来再想一想,这样的故事,我们的老祖宗也真实的记录下来。他们不知道这样做不光彩吗?当然是知道的,他们这样做,正是说明他们还有节操。

反过来想一想,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日本。。。

所以说,我们中国人虽然是好面子。那还是比日本人强,他们是不要面子。日本围棋也算是好面子,所以日本围棋比他们的其他方面强,他们在其他方面都有点不要脸了。

所以说正是因为我们可以自曝家丑。所以“镇神头”那就不是一个传说,那就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事件。所以“镇神头”就是围棋史上第1个被记录的妙手。

所以它的江湖地位很高,也满足妙手后面两个条件。最可惜的是,它在围棋的技术难度上不算很高。

这么说吧,“一子解双征”这样的手段。花点时间在棋盘上讲解一下,有业余初段的棋友还是可以很容易明白的。

如果把这个手段出现前的棋型摆出来,并且明确说下一步有一步妙手。那么有业余3段水平的棋友还是可以找出来的。

如果没有提示,那么像张志东这样的水平也有可能发现这步妙手的。所以他一看到这步妙手,智商就马上下降。

不过话说回来,这步棋怎么来说也算是妙手。

能在这步棋的前5步预见这步妙手,那肯定有职业水平。

如果在这步棋前10步预见这步妙手,那怎么说也有职业九段。事实上邵八段当时就没有预见这步棋。所以李小强才有机会拉风一下。

如果在这步棋前20步预见这步妙手。那毫无疑问,超一流。

如果在这步棋前30步预见这步妙手。那。。那肯定是走了****运。

我们李小强就走了这样的****运。

我们还是来回顾一下李小强的****运吧。

棋下了20多步,李小强开始长考。

当然不是说他在围棋上有什么非常敏锐的嗅觉,这个时候就预感到有妙手。这个不靠谱,说了也没有谁相信。

他的长考,是因为他感觉自己被欺负了。换句话说,他感觉对手邵八段的一步棋有点过分了。

李小强参加本次天元赛,当然知道自己肯定是“被撞”的命。当然“被撞”嘛,肯定是希望越晚出现越好。他知道对手布局功夫好,被藤泽秀行那个老神棍评为中国第2。所以开局时更是警惕性很高。

这是第一盘棋,这还没有走上马路,如果在马路边的胡同里就被撞。。。

我们李小强丢不起那个人。

邵八段的布局功夫确实很高。他下了一步让李小强很难受的棋。

这步棋怎么说呢,你发现他的漏洞那就是坏棋。你没有发现,那他就是好棋。不管怎么说,这步棋的技术含量很高,他的漏洞很隐蔽,隐蔽在30步棋后面。

当李小强看到这步棋的时候。实话实说,他只是不想没有上马路就“被撞”。如果这个时候就屈服,那么可以想象:

“在昨天进行的中国围棋天元战的一盘棋中。由神童李小强三段对阵邵镇中八段。从对局中我们可以看到,李小强虽然是围棋神童,不过现在的他显然还很稚嫩。开局才20多步,局势就被邵八段牢牢掌握。李小强通盘没有什么明显的机会。。。”

天地良心,李小强绝对不愿意让张大记者这样嘲笑自己。于是,当时他就想反击。他只是想到要反击。

就是因为想反击,于是李小强走了****运。

当然,我们李小强是绝对不会承认自己是走了****运的。

他认为自己的力量更强了,对围棋的理解更深了。对局势的把握更敏锐了。

正是自己的努力,才让自己有了走****运的可能。

围棋和其他很多事情的道路是相通的。从这盘棋来看,不是吗?

棋局下午还在继续。

“一子解双征”是一步防守的妙手。

换一句话说,李小强如果没有发现这步妙手,那么他的局面很快就要崩溃。如果当时他算错了。。。

所以说,李小强能够下出那步棋,除了运气,还需要勇气。

虽然是防守的妙手,不过还是有杀伤力的。对手虽然不至于马上崩溃,不过亏损是肯定的。亏损多少呢,李小强的判断是8到10目之间。

如果是一年前的李小强,李小强也不能够确定自己肯定能赢。不过现在。。。

“如果这棋我都会输,我就去找块豆腐一头撞死。”

大家不要怪李小强的狂妄。这是他的自信。

是的,自信!

对自己一年多来努力的自信。

棋局坚持到下午4点。第153手,李小强中盘获胜。

这盘棋的脉络很简单,20多步棋时李小强开始反击,到57手妙手出现。局势已经一边倒,后面的棋与其说是在下棋,不如说是邵八段一直在考验李小强。很显然,李小强经受住了考验。

张志东满脸通红,口里念念有词。

他现在觉得其实自己也有当神棍的潜质,要不然自己为什么会一直守候在李小强的身边呢?

“不亏是古棋传人,第一次亮相就亮出了古棋第1妙手。这是真正的闪亮登场啊。”

智商在恢复的张大记者开始酝酿明天的新闻报道。

“应该可以抢一点世纪之战的风头吧?”

李小强这样想着,走出了自己围棋生涯的第一步。

-----------------------------分割线-------------------------------------

明天有个饭局,能不能更新我也不太清楚。没有更新说明我被灌醉了,呵呵。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起点原创!

116。第116章 第2轮对手

在天元战的第1轮。李小强以一记大有来历的妙手击败国家队的邵八段。在围棋圈内引起小小的轰动,不过并没有掀起太大的波澜。

张志东倒是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的报导。文中极尽肉麻夸张之能事。差一点把李小强夸得天上有地上无。可惜稿子被他们主编毫不留情的枪毙了。

原因很简单,申城晚报是比赛的主办方之一。当然希望在报导中不偏不倚。这个毕竟是国内比赛,你夸一方其实就是在贬一方。像张大记者那样明显具有倾向性的文章当然通不过,被拿下是很自然的事。

受此打击张大记者闷闷不乐。他觉得自己有点对不起人家李小强。想拍个马屁都没有拍上。因此次日的休息天都不太敢和李小强碰面。

不过张大记者显然是个没心没肺的人。当第二轮的抽签出来后。张志东终于还是按耐不住,兴冲冲来到李小强的住处:

“哈哈,小强,你知道自己碰到谁了吗。。。”

李小强用看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张志东。

张志东醒悟过来,不好意思的笑笑:

“忘了抽签是要自己去抽的。我还以为。。。”

“你以为什么,难道你以为我是个文盲,我不认识字?连人家的名字都不认识?”

李小强显得心情不错,和张大记者开起了玩笑:

“我说张大记者,我看你今天完全是没话找话。第2轮的焦点应该是那盘啊,你应该跑那边去抓新闻才对。”

“嘿嘿,不方便,现在不方便。”

第1轮比赛结束后,预选赛的8强产生。江祝久居然和芮廼伟抽在一块,他们恋人的身份在围棋圈内当然谁都心知肚明。而且他们水平相当,胜负还真不好说。这样自然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不过在80年代嘛,八卦之心当然谁都有,脸皮肯定是没有后世那么厚的。张志东的“不方便”当然很正常。

李小强在第二轮也抽到一位女棋手。她就是后来的常夫人张璇七段。

在后世,如果有什么高等级比赛的八强中同时出现两位女棋手。那一定值得大书特书,不过在这个年代,在中国棋坛,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这并不是说这个年代的男棋手水平低。而是这个年代的女棋手水平非常高。高到和男棋手相差无几。

廼兄的水平不用说了。事实上在这个年代,聂旋风的前妻孔八段,曹大方的夫人杨八段,包括张璇七段。她们的水平相差无几。

在90年代初,中国女棋手战胜日本超一流棋手不是一次两次。武宫正树,大竹英雄,包括后来的依田基纪,都曾经输给过中国的女棋手。

芮廼伟就更不用说了,如果说赢一盘还有一点偶然性。那番棋战应该有说服力吧。她曾经在韩国的“国手战”中番棋赢过曹燕子和李石佛。

韩国的“国手战”是他们国内很有影响的比赛。曹燕子在他们国内被尊称为“曹国手”。芮廼伟就曾经当过韩国的“芮国手”。当时让中韩两国的棋迷心里都不是滋味。

李小强没有认为自己抽到张璇七段算什么好签。不过看到张璇七段,自然而然就想到常韧圣。他们之间曾经流传过几个很有趣的故事。

常韧圣现在什么水平呢?李小强不太清楚,因为很久没有见到他了。不过李小强估计现在的自己让不了人家的先了。他的水平肯定和罗神猪他们一样有进步。这点从年前和罗神猪的对局中就可以看到。

那盘棋虽然自己赢了,不过可以说是捡来的。自己当时就是觉得让先很吃力才乱来的。

李小强认为,由于自己的出现,罗神猪他们的水平比前世同期应该更高。在围棋的涨棋阶段,有榜样和没有榜样是不同的。

比如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县城,如果那里的最高水平是业3,要出一个业4就很难。如果有一个业5,那要出几个业4轻飘飘的。这就是领头羊的作用。

同样的道理,在前世的时候,常韧圣他们在同龄人中已经是最高水平。没有和成年人竞争的话,进步会很慢。现在有了自己这个领头羊,他们知道和自己的差距,自然而然就会更加努力。他们的围棋天赋都很高。有目标,有天赋,有努力,想不提高都难。

“他以后需不需要报仇呢?”

李小强突然想到一件很好笑的事。

在前世,常韧圣进国少队时。要被张璇让两子。见到张璇是要叫“张老师”的。后来他们成了夫妻,当常韧圣已经成了国内围棋的带头大哥,准备冲击李石佛的时候。张璇决定放弃自己的围棋事业,准备当一个贤内助。这样棋艺自然就生疏了。

常韧圣呢,想到自己小时候被自己的老婆让过两子。这小子总想报仇,于是提出和张璇让两子“玩一盘”。常夫人显然秀外慧中,立马识破常韧圣的阴谋,对常韧圣准备欺负她这个“家庭主妇”表示鄙视。那是坚决的不同意。常韧圣阴谋破产,无可奈何。

张璇七段比常韧圣大8岁。在围棋界,女大男小的夫妻好像还不少。日本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二就比他夫人小13岁。

有一年,在某国际大赛中。常韧圣执白半目逆转小林光二。在赛后,为了安慰被自己逆转的老前辈。常韧圣开起了玩笑:

“本次比赛碰到小林先生,特别是我猜到白棋后,我就知道自己赢定了。”

众人连忙问为什么?常韧圣不慌不忙:

“你们想啊,小林先生的老婆比他大13岁,我老婆比我大8岁。13减8等于5。所以他盘面只能比我多5目,要知道,我的是白棋啊,他才多5目怎么能赢。”

众人哄堂大笑,小林光二输棋的郁闷也冲淡了不少。

按照张璇曾经能让常韧圣两子的水平。李小强认为自己比人家的水平还是要差一点。不过现在的李小强已经无所谓了,反正到了现在,谁的水平都比自己高一截。

通过第1轮比赛,李小强对后面的比赛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倒不是说自信心更强之类的东西。李小强很理智,他冷静的分析:

自己的实力最弱是肯定的,不过自己并不是没有机会。比如上一盘棋,让李小强自己最满意的地方不是最后的妙手,而是自己能够在前面就想到要反击。

这个反击其实超出了自己的正常水平,属于超水平发挥的范畴。能有这样的灵光一闪,一个是自己这段时间的努力,棋感很好。第2是自己的眼界比较宽。这个时代的围棋和后世还是有很大不同的。在这个年代好像很平常的下法,有些招数在自己看来就比较奇怪。不是说这些棋不好,有些棋的好坏自己平时也没有注意。只能说增加了自己“灵光一闪”的几率。

自己如果还要赢棋,首先,自己的水平必须完全发挥出来。做不到这点谈都不谈。

指望对手的水平不发挥?好像也不靠谱。这是第2轮,第1轮能赢说明对手的状态不错。

那么就必须指望自己的“灵光一闪”了。超水平发挥。这个更不靠谱,高手的棋没有那么多破绽给你抓的。

要想抓人家的破绽,最好是能够主动增加对手露出破绽的概率。

“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李小强沉思中。

117。第117章 聊天

“张大记者,我们外面走走吧。”

李小强当然很想马上就找到很好的思路,让自己在后面的比赛中赢棋希望大点。不过显然还没有什么头绪,不仅没有头绪,在这样重大的比赛间隙,怎么调整自己都没有什么好办法。李小强毕竟还是个职业菜鸟不是。

不过李小强毕竟是从“应试教育”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从小到大参加的考试不要太多。在重要考试前该怎么做还是知道的。例如在高考前一两天,再来背书是没有什么用的。下围棋也一样,指望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