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以肯定,这位老兄肯定是最后想到“棋”的。因为从他编的故事来看,他根本就不懂围棋。只有完全不懂围棋的人,才能编出如此脑残的故事。

还可以肯定,这个故事是后人编的。这个故事李世民肯定不知道。历史中真实的李世民是会下围棋的,而且围棋下得不错。李世民的军事才华得到了后世的公认。在帝王中可以名列前茅。在宋代以前,围棋是被士族们当一种“战略游戏”来学习。围棋都是和“谋略”之类的东西联系在一块。

李世民的围棋水平有多高不知道,因为好像没有他的棋谱流传下来。不过可以肯定,他不可能因为自己下一步天元就认为自己“一子定乾坤”。如果他知道这个“传说”,他一定会生气,一定会认为损害了他的“光辉形象”。

这样的故事不仅损害了李世民的形象,而且损害了围棋的形象。这位老兄的原意非常好理解,他当然想描述一下李世民的“高”,高者在腹嘛。自然而然,围棋成了这位三流文人的道具,他根本就不懂什么是围棋中的“高者在腹”。

真正的“高者在腹”,是指围棋的中腹作战难道很大。算是一项围棋中高精尖的技术。谁的中腹作战水平高,谁的中腹感觉好,谁的中腹定型能力强。就可以认为他的围棋水平高。

现在的李小强,当然还不算是一个真正的围棋高手。他现在的最薄弱之处,当然就是在中腹上。中腹作战很“虚”,他现在还没有很好的中腹感觉,所以他在选点上小心翼翼。

可以说李小强是被“逼到”围中腹这条道路上的。虽然自己的“被逼”的,不过经过中午短暂的迷茫后。李小强还是精神抖擞的投入到战斗中。

李小强知道,自己要想成为一位真正的围棋高手,围棋中很多“虚”的东西,很多“高者在腹”的问题一定要解决,这一关一定要过。

而且他坚信,这些东西自己是弱项。而一直只是重视边角的日本棋手也好不到哪去?哪怕就是宇宙流武宫正树,他也只能说是“中腹感觉一流”,他的中腹定型能力,照样被后来的马小飞和李石佛他们冲得稀里哗啦。

“那就来吧,我现在虽然没有武宫的本事,不过你小林觉也不是巅峰期马小飞和李石佛。更何况。。。”

对局室中,李小强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战斗中。他在感觉,感觉着最佳选点,他在寻找,寻找着通往胜利的道路。

研究室中,武宫终于来了。他先是饶有兴趣看着棋谱,时不时还和其他人开两句玩笑。当他看了李小强的后十多步棋后,他收起了笑容,他在思索。

大模样作战,在中盘阶段确实不好判断形势。比如这盘,白棋的目好点。黑棋的目就根本没有办法点。虚花花的一片,很多地方都没有定型。不过李小强这盘。。。有人还是认为可以判断形势的。

最先开口的是罗教练,他今天没有去准备后勤工作了:

“看来小林先生的思路非常对头啊,他还真的发现了小强的弱点。小强的中腹感觉好像真是要差点。他的很多棋。。。连我这样的水平也能发现有很多漏洞。不过没有关系,小强能够三连胜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他是一定能够成长的。。。”

罗教练是关心则乱,不过没有人接口。他们都在等着武宫正树这个“权威”开口。

哪怕藤泽秀行这个“感觉大师”,也在皱眉思考着什么。

罗教练能够发现李小强棋型中的漏洞。其他人其实也发现了,不过他们没有开口,他们已经觉察到不对。因为李小强的漏洞太明显了,明显得像是有意的。只有一个漏洞就算了。可是他偏偏到处都是漏洞,到处都是毛病。这个就有点反常,有点诡异。

良久,武宫缓缓的放下棋谱:

“厉害,这个孩子的棋真厉害,这个才应该是宇宙流的真正精髓。如果这样下去,看来小林觉危险了。”

张志东听了这话是又惊又喜。李小强和高手下棋,到目前为止很少在中前盘听到表扬的。中后盘的表扬倒是听过很多,这盘棋好像是第1次。而且是“权威”的表扬。张志东连忙开口询问:

“武宫先生,黑棋好在哪里呢?您不是客气吧,有些棋连我都看得出来。黑棋到处都是毛病。怎么反而是白棋危险呢?”

武宫还没有开口,藤泽秀行的声音幽幽的传了出来。他的话充满了哲理:

“在棋盘上,如果只有一个毛病,那它就是毛病。如果处处都是毛病,那就没有毛病。这才是大模样,这才是宇宙流!是不是这样?武宫。”

武宫正树苦笑一声:

“是的,先生。您说得没错。就像这个孩子的棋,他的一些中腹感觉虽然一般,他的一些选点好像也值得商榷。不过他的思路,他的精神,才是真正的宇宙流。和他相比,我有的时候就太功利,太保守了。。”

“要努力啊,武宫,你现在的棋经常下得犹犹豫豫,没有一点宇宙流的样子了。”

“是。”

张志东已经无语。好在他是个围棋记者,已经习惯了棋手的神神叨叨。明明是在说李小强这盘棋,他们怎么又突然跑去说武宫了呢。

张大记者也懒得问了,他的目光投向对局室方向。

“小强,等下你来告诉我答案吧。。。”

李小强还在棋盘上探索。

156。第156章 莫名其妙而来的优势

对局室中,李小强在拼命的经营着自己的“大模样”。

他当然没有听到藤泽秀行那好像很有哲理的话。更不会知道武宫嘴里说的什么宇宙流“真髓”。他现在只知道,这个是自己的未知领域,自己必须打起精神在棋盘上摸索。

当然要探索未知领域的话,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一定的棋理。这盘棋李小强坚持的唯一原则是:

“自己的厚势一定不能用来围空”

在中午休息的时候,自己的棋形成了一定的“厚势”。这个“厚势”不是自己想形成的,是对方“逼”自己形成的。这些零零星星的厚势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考虑到自己的实空落后,李小强当然很想这些厚势尽快转化为实地。可是他知道不能急,越急死得越快。

“厚势不围空”是一个棋理。大致的意思就是说,如果自己形成了厚势,不能用来单纯的围空,如果单纯围空的话,效率会很低。厚势是用来攻击的,在攻击中获得利益,这样比单纯围空的效率要高。

这样的棋理李小强当然知道。但是要说他能够深刻的掌握其中的火候,或者说能够运用自如。那也肯定是扯谈。

支持李小强这样做的,与其说是这个棋理,不如说一盘历史名局对李小强的影响更大。那盘历史名局,就是著名的吴清源VS秀哉“星,3,三,天元”之局。

这盘棋很有名,被称为是20世纪第1名局。被称为“新布局登陆之局”。可以这样认为,道策开创的是日本“近代围棋”,那么从这盘棋开始,进入了“现代围棋”阶段。这是标志性的一盘棋。

这盘棋当然有很多故事。除了吴清源的新布局,还有白棋的第160手算是鬼手,它到底是不是秀哉门下集体研究出来的等等故事。

除了各种故事,李小强这样的技术流,当然对整个棋局的流向也很感兴趣。其中最感兴趣的,就是想知道吴清源是怎么输的。

那盘棋的格局还真的和这盘棋有点像。白棋在开局的时候也是“龟步”,实空多。黑棋也是要经营自己的模样。后世的研究认为,黑棋最主要的败因,除了白棋的第160手妙手,就是黑棋第21手自己用模样围空不好。应该更积极一点,继续扩大自己的模样。

当时李小强对黑棋的第21手棋那是印象深刻。就那么一手棋,黑棋已经形成了一个“箱”型模样,走了那手棋后,那已经不能说“模样立体化”了。那就差不多算是“完全实空化”了。就是差不多已经“实空化”的模样,最后也被人妙手击穿。所以李小强对“厚势不围空”的想法根深蒂固。

虽然说“厚势不围空”,不过棋下到最后,厚势总归是要转化为实空了。什么时候转化?李小强对其中的时机,其中的火候当然还掌握不好。他现在也管不了这么多。他现在的想法就是:

“撑”。

先把模样撑起来再说吧,撑得越大越好。有破绽也没有办法。反正李小强认为,是模样总是有破绽的,连吴清源那个快“实空化”的模样都有破绽,自己本来就不会围模样,干脆就顾一头。先把模样撑大,等你来破。你要是来破我的模样,好坏先不去说他,起码我还有个目标,这个我会。

李小强暗自得意:

“你跟我玩乌龟流,不给我攻击目标。我就非要制造一个攻击目标出来。。”

棋局进行到80多手,对手小林觉在长考。李小强干脆往背后一靠,开始闭目养神。是真的在闭目养神。这个时候,中腹是形成了一个模样。李小强必须老老实实的承认,这个模样,连纸糊的灯笼都算不上。人家纸糊的灯笼,至少表面上还是严严实实的。自己这个。。简直就是到处漏风,破绽实在是太多。多到李小强懒得去想白棋会从哪个地方下手。

“与其想你会从哪个地方下手,不如我先养好精神。等你选择好怎么动手再说吧。”

对局室出现了诡异的一幕,年长的小林觉在埋头思考。而他的对手,一位12岁的小孩,居然在闭目养神。

研究室中,在小林觉长考的同时。大家也停止了研究,他们和李小强的想法一样。与其研究白棋会从什么地方下手,不如等他下手后再研究。

加藤正夫苦笑一声:

“看来治勋说得对,昨天真不应该帮小林师弟想什么办法。”

“是的,小林师弟的棋风不是这样,谁知道这个孩子对宇宙流的理解这么深刻呢?现在白棋反而是左右为难。”

张志东实在受不了日本棋手在那打哑谜,他抓住刘大锤:

“大锤,现在的形势到底怎么样?白棋怎么就左右为难了?”

刘:“呵呵,开始白棋选择了坚实的下法,而且拼命抢实空。把黑棋逼到了围模样的境地。没有想到这段时间小强下得这么好,现在反而是白棋左右为难了。”

张:“怎么会左右为难呢?白棋的选点也太多了吧,现在连我上去也知道怎么下。好像从什么地方破模样都可以吧?难道是幸福的烦恼?因为可供选择的点太多了,反而不好选择。”

刘:“哈哈,现在绝对不是什么幸福的烦恼。那是真正的左右为难。按白棋的本意,当实空的平衡被打破后,黑棋心里会发慌。肯定是要用前面形成的厚势围点空的,这样才能保持实地的平衡。没有想到黑棋更狠,他根本就不去围空。只是在那拼命的扩张模样。这一点肯定出乎小林觉的意料。”

张:“小强不怕自己的空不够吗?”

刘:“我们简单的判断一下形势吧。前面白棋虽然拼命抢空。可他又顾忌黑棋的力量,所以棋下得很坚实。棋下得坚实效率就不会太高。你看白棋全盘也就60目左右。黑棋的基本空也有30目左右。中间的这个模样规模都超过80目了,虽然说到处是漏洞,不过要围一半起来还是不难的。这样黑棋就有70目,盘面10目的优势还是有的。”

张:“白棋后面不会涨目吗?”

刘:“哈哈,白棋为难就为难在这里。他要是浅削吧,自己是能够涨点空。不过黑棋肯定也不止才围一半。围到50目甚至60目都有可能的。”

刘:“那要是打入呢?”

刘:“白棋要是打入,黑棋还是可以围一半起来的。也就是说黑棋的实空也会达到70目以上。白棋呢,哪怕是就地做活也只能是两眼苦活。也就是只能增加两目。如果他外逃就更不用说了,那只能走一串单官。所以说后面一段时间,白棋很难涨空。”

张::“这么说来目前黑棋优势?”

刘:“盘面10目左右吧,黑棋优势无疑。”

张:“奇怪啊,黑棋根本就不去围空,怎么反而有10目左右的优势呢?”

刘:“哈哈,围棋就是这样,你要是刻意去围空,反而越围越小。你不刻意去围,自然而然的就能形成实空。”

张:“那么说现在小强赢定了吗?”

刘:“现在说赢定还早。中腹的攻防是一门高难度的技术,谁都没有把握。现在的选择权毕竟在白棋手中。不过现在小林先生必须拿出点手段来才行。”

张:“呵呵,真期待啊。’

刘:“你期待什么?”

张:“以前都是看小强耍手段对付人家。现在正好看看他是怎么应付别人的手段。”

刘:“哈哈。”

对局室中,李小强静静等待着小林觉九段的手段。

157。第157章 吃亏换简明

对局室中,小林觉还在长考。李小强虽然表面上优哉游哉,燃起的斗志却愈发旺盛。他现在已经差不多知道,小林觉所说自己的“弱点”是什么了。

自己的“弱点”,如果用比较官方的语言来说,就是“这人对目数不够敏感”。其实在骨子里,还是看不起自己这样的“斗蛮力”棋风。

没有人愿意被人看不起,李小强也是。所以他现在的斗志在燃烧。

要说起来,“对目数不够敏感”在有的时候确实会成为弱点。后世的古大力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

“对目数不够敏感”其实是一种围棋的思考方式。在下棋的过程中,无时不刻的想到战斗,无时不刻的想去抓对手的弱点。这样就没空去考虑目数问题。有的时候,确实会“用力过猛”。特别是在官子阶段。

有一些棋局到了官子阶段。特别是到了中小官子阶段,确实可能已经没有什么战斗了,这个时候就应该以“抠目”为主。如果这个时候的思维还停留在“战斗模式”,那就是还没有转过弯来,就是“用力过猛”。所以古大力后半盘被人逆转的棋也比较多。

当然这个“比较多”是和同一级别的棋手相比,例如和李石头相比。古大力被人逆转的棋就要比李石头多多了。比起古大力用“蛮力”翻人家的盘,这个“比较多”还是显得小儿科。

特别是对孔二杰来说,如果他看到,有人认为古大力被人逆转的棋都“比较多”,那他肯定是一把辛酸泪。他的“控制流”,如果不保持很高的竞技状态,确实很容易被人翻盘。

李石头为什么被人逆转的棋比较少呢?这个估计和围棋天赋没有什么关系,更多的是和他的成长环境有关。他是在曹燕子和李石佛两位前辈的锤炼下成长起来的。所以他在对局中思维更容易转换过来。

在小林觉他们看来,李小强的“弱点”肯定不是“转不过弯”来这个问题。他们还是在骨子里看不起“力棋”。这个不仅是对李小强,就是对他们国内的“力棋”他们也是看不起的。

例如日本的“古三圣”,丈和是公认的力棋。日本人对他的评价就没有对其他两位的评价高。同样,后来的“不败之名人”秀哉,这位也算是力棋,日本人对他的评价就明显没有对另外一位“厚实行棋”的秀荣那么高。

人们为什么容易对“厚实行棋”的棋风高看一眼呢?这其实还是神秘主义在做怪,或者说,这也是一种“距离产生美”。

围棋是一种比目的游戏。要争夺目数,简单可以划分为“直接法”和“间接法”。厚实行棋就是间接获取目数的典型。“厚味”本身是没有目数的,它只能通过各种手段和技巧。慢慢的把厚味“转化”为目数。

这样转上一个弯或者转上几道弯。一般人看上去就会觉得更厉害,觉得更高深,觉得更玄妙。自然而然也就对“厚实行棋”高看一眼,觉得这样才是“有境界”。

其实直接法也好,间接法也好。只是围棋中的一种手段,没有什么高下之分。刻意抠目不好,刻意取势也没什么好的。如果为了追求“境界”去刻意取势,那就是叶公好龙,那就是走火入魔。失去了围棋的自然之道。

在李小强看来,小林觉这盘棋的选择才是真正的落了下乘。才是真正的失去了围棋的自然之道。他为了“抑制”自己的力量,刻意的选择了那样的开局。虽然在一时间让自己陷入了困惑,不过现在看来,他想不通过战斗,兵不血刃的解决自己是不可能的。

李小强在心里鄙视小林觉的选择,他一点都不会脸红。李小强当然知道,自己下的棋,好像就从来没有“自然”过。不过李小强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自己一路碰到的都是高手,不用上一点“高科技”的手段。每盘棋都是自自然然的去下。那自己早就“自自然然”的牺牲N次了。

“我下棋不自然,那是因为我一路都碰上比自己高很多的高手。那么小林觉先生您呢?您是不是也觉得碰上了“高手”,才选择这样不自然的下法?”

“高手”在那沾沾自喜。

在李小强的胡思乱想中,小林觉长考结束。落下了一颗白子。李小强集中精神,重新把心思放到了棋盘上。小林觉下了三步棋后,李小强也陷入了长考。

李小强虽然在心里“鄙视”人家小林觉用了“下三滥”的手段。可是并没有狂妄到认为这盘棋自己能够稳赢。甚至优势意识都没有,最多就是认为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