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围棋梦-第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老聂是乐观型选手。当他认为自己占优的时候,出现这样的情况也很正常。只不过,这次他松弛的时间有点太久了。这个样子下去可不行。呵呵,老聂毕竟没有跟小强正式下过棋。对小强还是没有完全具体的认识。。”

“你的意思是。。。啊!你不会认为老聂要输吧!这一段时间里,老聂虽然下得有些缓,有些地方也不够精细。不过这个局面要说输棋还早吧。虽然大家都知道小强很厉害,实事求是的说,他在各个技术环节都要比老聂差一筹吧。”

“的确,老聂在各方面的技术上都要比小强厉害很多。序盘就不用说了,中盘和官子技术都要比小强厉害。现在中盘被他下成这样,可以说黑棋已经有一定的优势了。我现在可以大胆预测,小强赢棋的可能性超过8成。”

“喂喂喂,你这个预测也是够大胆的吧。小强才有这么一点点优势,你刚才也说了,老聂的官子水平还是要比小强的好。他怎么就不可能在后面扳回来呢?”

“的确,老聂的官子水平是要比小强的好。不过和其他的技术环节比起来,这是他们俩差距最小的一个技术环节。在这个环节的有些细小地方,小强甚至比很多人都要好。如果老聂耐下性子一点一点的扳。这个棋还可以说是胜负不明。不过。。。”

“不过什么?难道他不可以一点一点的扳吗?”

“呵呵,您还是不完全了解他的对局心理。你想想看,当一个人在对局中一直认为自己局势不错。在不知不觉中,猛然发现自己局面落后了。他会有什么反应?特别是面对一个比自己水平差的棋手,他是什么反应?”

“这。。这。。”

“大多数人恐怕会想到放出胜负手吧!老聂也是这样,我和他下过很多次,碰到这种情况,特别是在国内的比赛中,他多半是会放出胜负手。而不会耐着性子一点一点的磨。”

“放出胜负手有什么不好,高手的胜负手,低手要应付起来恐怕也很难办吧?你凭什么认为小强就一定能应付。”

“呵呵,老聂的棋是很强,不过他还是有一个缺点。他的这个缺点,大部分时间里都没有人知道。也没有多少机会让人知道。”

“到底是什么缺点呢?”

“我们还是先看棋谱吧,棋谱来了吗?老聂是不是已经放出了胜负手呢。。”

在对局室内,当李小强看到聂旋风放出胜负手的时候。他知道,自己赢棋的希望已经很大了。

大家什么时候见过聂旋风逆转过别人呢!

好像很少见吧。印象中,在第1届擂台赛他对小林光二那盘算是逆转。其他时候,他逆转过别人吗?应该很少见吧!他被别人逆转的棋倒是很多。到了后期,他被别人翻盘的棋就更多了。

这个算不算是他的缺点呢?还是应该算的。不过很可惜,他这个“缺点”没有多少改正的机会。一位前半盘技术独步天下的棋手,有多少机会在行至中盘的时候就形势落后呢?

正是因为这样,他根本没有多少机会练习“翻盘术”。他不会去练,也不屑去练。他抵抗翻盘术的本事也许有。不过让他施展。。。

棋局还在继续。当聂旋风一个冒冒失失的“胜负手”下出来。李小强就像一条嗜血的鲨鱼闻到了血腥味。。。

在挂盘讲解的大厅,华领队和马小飞开始做总结了。

“马小,这盘棋可以说老聂只下了半盘好棋。小强呢?好像也没有看到多少亮点,你还是认为他的棋有进步吗?”

“仅仅从这盘棋看,确实看不出小强有多少进步。只不过,那个牛皮糖一样的李小强又回来了。只要是一个充满了韧劲的李小强,那就是一个值得警惕的对手。”

大家的目光看向了李小强的下一个对手。俞彬在那呵呵傻笑。

对局室内,连翻盘术都用不好的聂旋风,“掏茅坑”就更不会去用了。

聂旋风把两颗子放在棋盘上。然后瞪了李小强一眼。

“呵呵,你这个臭小子。。。”

李小强也在呵呵傻笑。

188。第188章 几件大事

李小强击败聂旋风,在首届名人战中又进一步。他的下一位对手是俞彬七段,如果能够再进一步,李小强将首次进入国内头衔战的决赛。

到了这个时候,以围棋四老为代表的管理层有点纠结了:

“这。。这是什么情况?刚开始小强这孩子被人家刘大锤连敲两记闷棍。我们都已经下定决心了,不能再放纵那孩子。必须把他抓到京城来好好学习。可是现在。。。他的棋到底有没有进步呢?嗯,还是需要进一步的观察。。。”

他们这个是内行人的反应。的确,仅仅从李小强的成绩来说。好像他的围棋水平确实有进步,李小强战胜聂旋风,那更是一个很好的新闻噱头。内行人是不会看噱头的。他们更注重的是棋的内容。

在这盘对局中,聂旋风最多也就使出了8成的功力。不不不,更准确的描述,那应该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要用这盘棋来衡量李小强的真实水平,基本上没有多少参考价值。

这样一来,李小强的真实水平再次显得扑朔迷离。他能够脆败给刘大锤,赢华领队的时候基本上也算是连滚带爬。到了最后,他又能莫名其妙的击败聂旋风。。没有人搞得清楚是怎么回事。

好在下围棋的人都懂一个道理,“下不好的地方就不下。”围棋四老更绝,他们是“想不清楚的事情就不想。”

他们这个可不是在偷懒。的确,在88年的春季,围棋界有很多大事需要管理层好好考虑考虑。

由于聂旋风在擂台赛上奇迹般的表现,“应氏杯”已经在准备当中。应昌期老先生已经在兴致勃勃的东奔西跑。应老先生的这个名字取得好,“昌期昌期”,他天生就是一位提倡围棋的人。李小强常常开玩笑似的想,如果围棋界也有“名人堂”,那么无论如何,应老先生都是有一席之地的。而且这个位置应该还不会低。

受到应老先生的影响,日本围棋界也推出了“富士通杯”。为了争夺“第1”,富士通杯4月份就要开始了。

除了这两个世界大赛,第4届擂台赛马上就要开始。也是4月份就要举行。从后世的角度看,从这个时候开始,擂台赛的地位已经没有世界大赛重要了。在当时可不是这样,大家还是认为擂台赛很重要,这也是由于大家的思维惯性。大多数的人还是只知道擂台赛,也只认擂台赛。

第4届擂台赛每方只有7个人,比往届少了两位棋手。这主要是日本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取消了女子先锋。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女棋手独孤求败。日本女棋手完全不是对手,到了这一届,干脆就高挂免战牌。不和中国女棋手玩了。

另外一个原因,是日本方面的主帅人选不好确立。到了88年,日本棋坛的格局也发生了一点变化。小林光二开始了他在日本棋坛的霸业,不仅卫冕了“棋圣”,而且把加藤正夫的“名人”也抢过来了。手握两个最大的头衔,他理所当然的成了日本棋坛的第1人。

按道理来说,他是日本主帅的不二人选。可是他却死活不愿意出战擂台赛。这也很好理解。一个大头衔的奖金是4千多万日元,两个最大的头衔奖金加起来8千多万。而富士通杯呢?1500万日元。擂台赛的奖金就更不用说了,像这样的团体赛,按照日本的规矩,即使赢了,分到手也就几百万日元的样子。

“钱少责任大!”

这就是小林光二不肯出战的原因。他不肯出战,日本棋院也没有办法。只好让武宫正树担当主将,副帅是第3届赢了李小强的山城宏。从很多角度来说,本届日方擂台赛的阵容,应该算最弱的一届。偏偏在真实的历史中,本届擂台赛让一位日本棋手出尽了风头。那就是日本先锋依田基纪,他居然连挑中方六人,直接冲到了聂旋风的帐前。

对于这样的事情,李小强无论如何都要想办法阻止一下。李小强心里很清楚,今年的两个世界大赛,估计自己是没有份参加。李小强自己也想得开,自己现在的实力还是不够。想拿世界冠军那是肯定没有指望,与其这样,不如等自己有实力冲击世界冠军的时候再参加。李小强在心里安慰自己:

“嗯,当年古大力刚参加世界大赛的时候,还落下了一个“古一轮”的外号。那以后别人叫我什么,“李一轮”?。这个绝对不能接受,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世界大赛不能去想,擂台赛是跑都跑不了的。堂堂5连胜的功臣,没有谁敢不让自己参加擂台赛。参加是可以参加,可李小强突然又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自己好像不能够当先锋。

本来按照李小强的年龄和段位,李小强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是先锋的不二人选。除非是让常韧圣他们参加,那当不了先锋李小强也认了。估计是管理层为了“奖励”李小强,特意把李小强的“地位”拔高了。竟然把李小强排在第2个出场。这当然也是国人的习惯,身份越高的人,当然是后面出场。越往后地位越高。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肯定是不愿意的。先锋听起来多拉风啊,有拉风的先锋不当,谁愿意去当“二”呢?好死不活的,管理层最初安排的先锋居然是俞彬。

对于这样的安排,李小强义正词严的向管理层提出:你们这样的安排是不对的,人家“俞团长”的水平比我高,年龄比我大。我怎么好意思排在人家后面出场呢?

俞彬那是现在天天跟常韧圣混在一块的人。他肯定是不会去想什么“排座次”的问题,他肯定也不想当“二”,肯定也是觉得“先锋”更威风一点。洋洋得意的捂着他那个先锋就是不放手。

李小强没有办法,只好提出“实战解决”。这也是围棋界的传统,长期生活在胜负世界里,多多少少总有一点赌性。就这样,“名人战”的决赛席位争夺战,也变成了擂台赛的“先锋”争夺战。管理层居然也默许了这样的胡闹。

管理层能够默许这样的胡闹。那是他们认为这样的事是小事。在这个时候,围棋界还有一件大事需要他们去考虑。的确,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对整个中国围棋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那就是,中国棋院准备开工建设了!

如果仅仅盖个房子,好像不算什么大事。虽然这个房子盖的时间够长的。从88年一直盖到91年。到92年才正式交付使用。那样一个普普通通的房子,居然盖的时间比“鸟巢”还长。

盖房子“李副总工”也算是业内人士。其他的内情不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时间拖那么长,中国棋院的施工方是肯定没有赚到什么钱的。不亏损就不错了。从另外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在那几年里,国内的局势有点复杂。特别是在京城。

当然,中国棋院产生的深远影响肯定不是因为它盖的时间长。它最重要的意义其实就是:

“围棋的职业化!”

从成立中国棋院开始,中国围棋才慢慢的走上来职业化的道路。虽然和原来的“专业体制”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中国围棋的职业化一直有点不伦不类。不过毕竟还是有了那么一点样子。比国内很多其他项目搞得都要好,这个也是事实,不可否认的事实!

中国棋院的筹建,还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事情。对于这个事情,李小强也不知道和自己有没有关系。

“全国人民授予我这个“棋圣”头衔。我感谢大家的厚爱,也谢谢大家的支持。我深觉自己受之有愧,不过我也不能辜负大家的好意。我更愿意把这个荣誉当成一个对我的鞭策。我热爱围棋,为了围棋,我愿意做我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我在这里郑重宣布,今天我把这个“棋圣”头衔捐给即将成立的中国棋院。围棋是我一生的事业,我是会一直走下去的,一直到我下不动围棋的那一天。我希望,到了那一天,我还是配得上这个荣誉。我更希望,我们中国围棋能出现比我更配得上这个荣誉的人!如果有这样的人出现,我一定会亲手把这个荣誉交到他的手上。。。”

李小强走在去比赛的路上。

189。第189章 秀行军团

“会不会出现13岁的名人?”

这是李小强和俞彬比赛之前,张大记者为自己的文章取的标题。从这样的标题就就能够看出来,这是一篇带有预测性的文章。

文章的倾向性很明显,大家用脚趾头都想得到,既然是张志东写的文章。他肯定会为可能出现的“李小强名人”找很多理由的。

必须承认,跟李小强混了那么长的时间以后。张大记者的“专业素养”有了很大的提高。他找的几条理由也算是说得过去,分析得还真的是头头是道。

李小强要夺取名人,就必须连过俞彬和刘大锤两关。张志东就紧紧围绕这两位对手做文章。张大记者认为,李小强夺取名人还是有可能的。

第1 条理由,俞彬和刘大锤虽然很强,不过他们毕竟不是聂马双雄。和李小强之间的水平差距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更何况,连聂旋风都是被李小强淘汰的。。。

为了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张志东列举了很多数据。这些数据也成了他的第2条理由。李小强在参加擂台赛期间,和很多国家队成员都下过 “训练对局”。除了聂马,基本上和其他的国家队成员都下过。

这样的训练对局李小强当然也赢过一些。说起来也是一件怪事,李小强无论对上谁,基本上都是负少胜多。甚至还留下“12连败”的耻辱记录。唯独对上俞彬,李小强的胜率居然超过了百分之五十。

张大记者把这样的记录翻了出来,作为李小强能够战胜俞彬的理由。他自以为是的分析道:

“。。。我们都知道,正式比赛中的李小强,和训练对局中的李小强,那完全是不一样的。前者要比后者高上几个档次。在他的正式比赛中,也曾经无数次的证明过这一点。”

“在棋手间流传的那句话,

“你以为你是李小强啊!”

这可不是随随便便说着玩的。李小强在训练对局中都能够压倒俞彬,那么在正式的比赛中。。。我认为,李小强赢的希望超过7成。”

张志东就把这个当作李小强能够进决赛的理由。至于俞彬在训练中到底发挥了几成功力,张大记者选择性的忽视。

好,这一关就算他过了。那么进了决赛呢?他决赛的对手可是刘大锤。进入88年后,刘大锤好像有了新的突破。这个突破是实实在在的,无论是比赛成绩还是棋的内容。大家都能够很明显的感觉到他的突破。更何况,今年的前两盘对局中,李小强被人家打得满地找牙。完全不像是同一个级别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事实,张志东继续强词夺理:

“。。。我承认,上面的都是事实。不过我们不要忘了,在去年的这个时候,李小强可是赢过刘大锤的。他们之间的战绩对比是1比2。嗯,这个战绩差不多吧,李小强才多输了一盘。。。不管怎么说,正是因为刘大锤今年的成绩太好,他们之间的比赛才对李小强有利。。。”

“他成绩好,他连进两个决赛,所以他在比赛中就容易分心。大家不要忘了,在名人战进行的同时,他和马小飞还在第2届天元赛中恶斗。刘大锤目前以0比2落后,他现在正焦头烂额。。。”

张大记者把文章写完后,自以为分析得很有道理。他兴冲冲的把文章交到自己的报社。总编一看,嗯,张志东这小伙子有进步,不过呢,还是有点毛毛糙糙。算了算了,帮他修改一下,文章发表一下也就算了。不要打击小伙子的积极性。

总编修改的是标题!

的确,那样的标题,怎么看都有剽窃的嫌疑。很容易让人想起日本棋坛的一句名言:

“绝不可能有20多岁的名人!”

坂田荣男先生讲这句话的时候,林海峰先生正好23岁。而李小强,现在13岁。

是不是有点奇妙?

更奇妙的是,有过13岁的“名人”吗?按照“名人”的本意来说,应该还是有的。在我国唐代,“名人”就是“大国手”的意思。通俗一点,就是“全国第一高手”的意思。

吴清源先生在13岁的时候,就成了当时国内的第一高手。那真是一段往事不堪回首的岁月。13岁的吴先生成了当时中国的“名人”,吴先生是绝世天才没错。不过那更多是代表了中国围棋的一段屈辱史。

估计总编就是因为这个改标题的。

“我不一样,我不是13岁。我的棋龄都有30岁了,如果我夺取名人,肯定不能算中国围棋的屈辱。。。”

比赛要上午10点才开始,现在才上午9点。李小强也看到了张志东的文章,他在心里为自己打气。

“我说小强,我好像跟你没有仇吧?不看这篇文章我还真的不知道,你在训练的时候,怎么就砍我那么带劲呢?快说快说,你老实交代。。”

说这个话的当然是俞彬七段。周围还有常韧圣刘二他们,嗯,他们是比赛的记谱员。这些天大家朝夕相处,天天混在一块,关系好得不能再好。虽然马上有一个算比较重要的比赛,俞彬说这样的话也丝毫不会觉得别扭。

“国内练兵,一致对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