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红楼之纵横四海-第27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平南招讨使”这几个字,就可以看出他此行的差事。

    前去讨伐土匪,能招安就招安,不能招安就讨伐,最终目的,是平定南方匪乱。

    此次的京营人马,是从盛京调集回来的为主。

    前年他任总领温都拉事务钦差时,把自己京营的一万五千人马都带离帝都。

    其中七千五百人留在盛京,由贾珉府兵团派李贵等人训练,准备增援卜奎。

    后来温都拉局势被快速平定,这七千五百人,没就没有到卜奎去,一直留在盛京练兵。直到去年夏天,才返回京营。

    随同返回的,还有当初贾珉府兵团的那些教官们,回来后,也一直由他们进行训练。

    这只队伍,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军纪、军容、作风、战术等,现在都已经带有明显的府兵团痕迹。

    去年冬天,卜奎的七千五百人中,被分成了两部分。

    留下三千五百人,连同赵大海的原府兵团一部,镇守卜奎。其余将近四千人,返回了京营。

    这四千人,当初在收复南温都拉时,参加过三眼井之战,有过对鞑靼人作战的经历,并取得了胜利。

    目前,这支队伍,是大德帝国唯一的有过击败鞑靼人记录的成建制军队。

    至于当初击败鞑靼人的主力,贾珉府兵团,如今已经裁撤,早就没有建制了。

    两支京营队伍,如今合二为一,一共一万一千五百人,即将出发,前往南方剿匪。

    王子腾、江师爷、骆参将站在校阅台上,看着大营里的队伍。

    来来往往的军人,虽然都在忙碌着。但组织有方,忙而不乱,井然有序。

    “世翁,如今的京营,已经有些怀远府兵团之风,看起来焕然一新啊。”

    “是啊,这还要感谢当初怀远派来了李贵他们,才有如此成就,。庶几可以一战了。”

    “按说,三藩的兵马,也算是精锐了,何以对一些乌合之众,竟然束手无策,这里面似乎有些蹊跷。”

    “此事是有些古怪,皇上也觉得内有玄机,所以才叫我去剿匪。看来,有些传言,似乎不是空穴来风。”

    “据从那里逃回的一些官员讲,那些土匪组织有方,纪律严明,与一般土匪颇不一样。倒是有些军队之风。”

    “唉,虽然有些传言,终究没有实证,一切等到了那里再说吧。”

    “怀远还无消息传来?”

    “前几日他母亲到我家里,我还问过,只说是在大北面做生意,也无具体消息。”

    “此行若是有怀远相助,可就是如虎添翼了。”

    “罢了,罢了,总是让他白白出力,到时何以为报?怀远是将帅之才,叫他做个幕僚,实在是委屈了他。况且立下功劳,又叫圣上为难,用他不是,不用他也不是。怀远帮着我操练出如此一支劲旅,已经是莫大功劳。怎么好意思再去叨扰他?”

    “大帅,已经准备就绪,是否开拔?”

    骆参将前来请示。

    “开拔!”

    王子腾说完,跟江师爷走下台去。

    “开拔!”

    骆参将大喊一声,队伍开始走出大营,向南而去。

    第二天早晨辰时,野渡居里就热闹了起来。

    院子里熙熙攘攘一阵后,一群二百来人,分成十队,陆陆续续走出大门,向东走去。

    “张班长,好好看家,我走了。”

    “倪连长,见到了珉长官,告诉他,我们还都在这里。”

    “好了,知道了,都说了好几遍了,你烦不烦啊。”

    张德财不好意思地挠挠头,笑了。

    “我这不是怕你给忘了么?”

    “这点儿事儿都信不着我,这是咱们府兵团家里的事儿,我能忘么?好了,我走了。”

    倪二一拍马,卷起一股烟尘,背影越来越小,渐渐地消失了。

    看着行人远去,张德财就要关上大门。

    就在这时,从城里方向过来一骑,到了大门口,就转了过来。

    “这位小哥,我来找一位故交,敢问贾怀远可在?”

    来着是个富商打扮的人,说话甚为和气。

    “贾怀远不在,你是何人?”

    张德财就有些警惕了。

    “我姓姜,曾经在卜奎跟贾怀远有过交往。既然怀远不在,有一事相求。”

    “何事?”

    “请小哥到贾府一趟,就请贾琏琏二爷来此相见。就说是卜奎的故人姜明前来访。他听说了,一定回来的。”

    “既是如此,你就进去等候。刘福山,你领着客人进去,我去请贾团长。”

    张德财回院牵马,上马向城里驰去。

    姜明前就是姜侍郎,此来是向贾府转达谢鲲的口信。

    东北,开原府,阳明堡军台。

    阳明堡军台令杨德占,现在的日子比较悠闲。

    自从前年冬天南温都拉被收复后,北面就再也没有什么战事。

    没有了战事,往来的军队就很少了。只是偶尔接待一下过往的官员,就是他的正经差事。

    没事儿的时候,他就愿意站在军台门口。看着来往的行人。

    路上来往的行人并不多,他很希望看着一些熟人,比如原来的卜奎游击贾怀远。

    但是,他已经一年多没见到他了。

    他知道,贾怀远如今还在北面。因为他一直没有从那边回来。

    只要他回来,就一定会在阳明堡军台停留,并且到这里跟他把酒言欢。

    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杨德占就是有这个自信。

    从岔路里过来了一队车马,杨德占走了过去,原来是熟人孙远征。

    孙远征,就是孙远飞的堂弟。

    “孙老弟,如此兴师动众的。这是要去哪里啊?”

    “杨军台,我们去卜奎,远飞堂兄来信,叫我们过去做些生意。”

    “哎呦,一下子去三十多人,这可是要做大生意啊。”

    “哪里哪里,不过是小本生意而已,杨军台,告辞了。”

    “一路平安,到了那里若是见到了贾怀远,叫他回来时一定到我这里。”

    “放心吧,杨军台,若是见到了,一定把话传到。”

    孙远征拨马上了官道,冯管家追了上来。

    “少爷,我们此去,到底是做何生意?这些招募来的造船工匠,可是不会做生意的。”

    “冯管家,造船难道不是生意么?”

    “少爷,我们要在卜奎造船?”

    “不是卜奎,是北海。我们不仅要在北海造船,还要在那里造一座城池,就叫做孙城。”

    元亨十五年,庚辰年,正月二十五,卜奎北城门。

    经过几年的建设,卜奎城墙已经全部完工。有了完整的城墙,卜奎可以算得上一个真正的城市了。

    虽然正月就快了了,卜奎这里仍然比较冷。

    远处的温都拉山上,还是白雪皑皑。近处的大地,也还被积雪覆盖。

    通往北面的路,也只是两道车辙被压开,一直向着远方,延伸开去。

    陈也俊、冯紫菁、陈也青、杨林、赵大海、冯奎、徐明涛等,都在这里。

    在他们身后,还有着黑压压的一片人。有骑马的,有坐车的,足有四五百人。

    人们吵吵嚷嚷的,个个似乎都很兴奋,脸上带着憧憬。

    “唉,转眼之间,珉长官走了快一年了,也不知他现在如何?”

    杨林的神情,似乎有些萧索。

    他的心里,又想起了当年贾珉刚到卜奎时,在他家第一次吃酒时的情形。

    就是从那天起,他的命运开始有了转折。

    虽然他以前就是卜奎衙门的典史,如今也是典史。做的事情虽然相似,但是意义却不一样。

    每每走在街道上,看着卜奎一天天的变化,杨林就有无限的感慨。

    如今一批批的人,陆陆续续地赶往北海,他能想象到,用不了多久,北海也会象卜奎一样,很快繁荣起来。

    “不管珉长官在何处,总会回来。他永远也不会扔下我们不管的”。

    冯紫菁说的倒是很轻松,似乎满不在乎的样子。

    “冯团长,到了北海,告诉冯幕僚长和卫军情长,下一批人,将在一个月后,从卜奎启程,叫他们不用担忧,诸事只按计划行事即可。”

    “陈训练长,我知道了。你放心,这批人,我一定平安带到北海去。”

    “自然是要平安带到了,里面三百多府兵团弟兄,又带着火器,若是路上再出差错,我看你们将来有何面目去见珉长官。”

    “去北海倒是好,只是那里目前平静,无仗可打,若是能去打仗,就最好了。”

    “不打仗,做生意,种地,建城,不是也很好么?到时候,跟冯幕僚长建个冯城,也是惬事一件嘛。”

    “那倒也是,不打仗,光宗耀祖也不错。不过,你陈家也快了,等下回陈团长去了吗,就可以开始修盖陈城了。”

    “人齐了没有?”

    “报告陈训练长,人马已经齐备。”

    “开拔吧。”

    “是!”

    冯紫菁上马,快速奔到人群前面。举起手,人群立刻静了下来。

    “目标,北海平远城,开拔。”

    冯紫菁喊完,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目标,北海平远城!”

    人们喊着,纷纷跟了上去。

    望着渐渐远去的人群,杨林不禁心动。

    我是不是也该到北海去,跟着珉长官再创一番辉煌。

第0479章 三藩的阴谋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之间,就到了夏天。

    这一年多来,因为皇上龙体欠安,所以宫里的气氛安静了不少。

    往日里后宫时常响起的欢笑声,如今几乎听不到了。宫女太监们,似乎都很知趣,一个个的,都整天小心翼翼地伺候着。

    各位主子,以前没事儿的时候,还都互相走动走动。现在,似乎也很少互相来往。

    尤其是长安公主走了之后,宫里就越发沉闷了。

    对于长安出宫,人们已经习以为常。

    尤其是在她还小的时候,每当她自以为谁都不知道她偷偷地溜出宫去,回来时那得意洋洋的样子,人们就觉得很好笑。

    在好笑的时候,也觉得她很可爱。

    其实,长安偷偷出宫,只是个公开的秘密。宫里人也都知道,那是皇上默许的,所以,大家也就都睁只眼闭只眼。

    有的时候碰上了,还故意躲开,为她提供方便。

    等到长安可以自己随便出宫的时候,她已经长大了。

    但是,似乎从那个时候开始,她就很少在宫里出现了。

    先是在野渡居练兵,然后又到了北温都拉,在那里一呆就是差不多一年。

    回来之后,在宫里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是去年秋天出宫,此后再也没见到她回来。

    每天傍晚,戴权都要照例到宫门口转悠一圈,在那里逗留一会儿。

    朝事房的太监们,以为他是在宫里一天,憋闷的慌,所以出来透口气。

    戴权自己也是这么说的。

    其实,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他是每天都在此等候长安回来。

    直到现在,戴权还清楚地记得长安小时候的事儿。

    这个小女孩儿,从呀呀学语,到蹒跚学步,再到一天天长大,一幕幕的景象,就常常在眼前浮现。想起来,就好像在昨天似的。

    长安已经走了**个月,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这么长时间,也从来没有传来她的消息。

    似乎宫里的人,都不知道她去了何处。因为太子、晋王、楚王还曾经打听过她的消息。

    夕阳就要落山,宫门马上就要关闭。

    戴权叹息了一声,就要回去。

    这样的情形,如今他已经习惯了。即使小长安不出现,他也不认为有什么不正常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传来,三匹健马飞驰而来,待到看清来人时,戴权不禁跌坐在地上。

    我的小祖宗啊,终于把你等回来了!

    “戴公公,怎么坐到地上了?”

    一人下马。,笑吟吟地看着戴权。

    不是长安,还能是谁?

    “殿下,老奴终于把你等回来了,这下可好了。”

    戴权急忙从地上爬了起来,接过了长安手里的缰绳,牵着马,跟长安、立春和左林良一起向宫里走去。

    “戴公公,父皇龙体还好吗?”

    “还好,还好,就是常常惦记着殿下,总是跟老奴打听,问殿下回来了没有。”

    “回来了,哪里能不去见父皇的?好了,你去告诉父皇,一会儿我到他那里去。”

    “好,老奴先走一步。”

    戴权跌跌撞撞地跑了进去。

    “左林良,走了这么久,你也回家去吧,好好歇息两天。过两天有事儿了,再去传你。”

    长安回过身,向左林良说道。

    “谢谢殿下,卑职告辞了。”

    左林良走了,长安没有立刻进宫。她走到了一棵小树下,似乎又看见了几年前在这里发生的一幕。

    那个倔强的身影,手里举着一个纸板,上面写着“面圣陈情”的字样。

    那个秋天,在遥远的北温都拉,那个令人一想起来,就觉得温馨无限的雁落湖。

    珉长官,你还好吗?如今你在哪里?

    长安的心,有些温暖,又有些酸楚。

    “殿下,进去吧,皇上怕是要等急了。”

    立春在一旁催促道。

    长安轻轻地叹息一声,向宫里走去。

    元亨天子的病情,似乎有些古怪。

    有时候好,有时候坏。

    好的时候,象没事儿人似的。坏的时候,就卧床不起,似乎沉疴不起。

    对此,太医院也束手无策。

    关于病因,那个说是偶感风寒,这个说是急火攻心,另外一个又说是劳累过度。

    太医们既着急,又惊慌,为此常常是惶惶不可终日。

    不过,元亨天子对于太医们倒是很宽容。不仅从不责怪,还时常温言慰勉。叫太医们既羞愧,又紧张。

    这两日,元亨天子的身体和精神似乎都不错,今天白天,还在宫里转了一圈儿。

    晚上还特意叫御膳房做了自己平时喜欢的两道菜。

    就在他拿起筷子,准备用膳的时候,一个尖细的声音传来。

    “皇上,大喜,皇上,大喜啊。”

    就见戴权跌跌撞撞地跑了进来。

    “戴权,何事如此慌张?”

    “皇上,长安殿下回来了!”

    “长安?”

    元亨手里的筷子,不自觉地掉落在桌子上。

    “真的是长安回来了?”

    “皇上,千真万确,老奴亲眼在门口看见的,还跟殿下说了话,如今正往宫里来呢。”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去叫她过来,跟着朕一起用膳。”

    “是,是,老奴高兴的有些糊涂了。”

    戴权出去,元亨就有些坐不住了。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又坐下,一会儿又在屋子里转着,一会儿又到门口张望。

    终于,远远地看见了那个身影,快步向这里走来。

    “父皇,我回来了。”

    长安见父皇在门口等着,就紧走几步。不自觉中,眼泪就流了出来。

    “好好好,小长安,回来就好。”

    元亨的眼眶,似乎也有些湿润,急忙揉了几下眼睛,遮掩过去。

    “父皇龙体可好?”

    “好好好,无碍,无碍。走了一路,饿了吧?快坐下用膳。”

    元亨牵着长安,送到座位上,然后才回到自己的位置上坐下。

    “啊,真香啊,到底是父皇这里的饭菜好吃。”

    “好吃就多吃点儿,不要着急,慢慢吃。”

    元亨看着长安狼吞虎咽的样子,满眼是溺爱之情。

    似乎又长的高了些,甚至似乎也更加健壮了,只是脸色略微有些黑了。

    “父皇,你也用啊。”

    “好,我也用。你们都退下吧。”

    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退下,就剩下了元亨和长安两个人慢慢用膳。一边用膳,一边闲聊着。

    “这回都去了何处?走了这么久,也不知道给朕回个信儿?”

    “一路从直隶到了两江,最后又去了广西。”

    “还去了广西?”

    “听说那里闹匪患,我就去打探一下。哼,这个匪患,闹的倒是有些奇怪呢。”

    “我到了那里,当地百姓都是议论纷纷的,都说着匪患闹的蹊跷。”

    “有何蹊跷之处?”

    “其一,那里几十年都无匪患,两千多土匪,一夜之间就出现了。”

    “其二,这土匪似乎都来自外地,当地人却从未听说有去投奔匪徒的。相反,有的人要去入伙,他们反倒不收呢。”

    “第三,这土匪除了刚到那里的时候,打劫了几家富户之外,过后竟然只盘踞在山里,再也不惊扰城乡。既不抢男霸女,也不打家劫舍,倒像是军纪严明,训练有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