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大文豪-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北平的学者陆续南迁。最终汇聚到上海。

    这是林子轩第二次来到海宁硖石镇,第一次是来海宁观潮的时候。

    有了林子轩的介入,徐父倒是不好斥责儿子,让徐至摩陪着林子轩四处游逛,热情招待。

    这或许就是徐至摩的目的。

    几天之后,徐父终于松口,徐至摩想要结婚必须经过他的前妻张幼怡同意。

    如蒙大赦的徐至摩返回上海。

    此时,张幼怡已从德国回来,住在二哥张军劢的别墅内。

    林子轩和冯程程以朋友的身份邀请了这两位旧日眷侣,给他们创造一个洽谈的机会。

    在法租界的餐厅里,张幼怡穿着一身洋装,文文静静,透着一股自信的神采,相比较而言,徐至摩则有些唯唯诺诺,失去了诗人的自由洒脱。

    林子轩和冯程程先行离开。

    在路上,冯程程不由得叹了口气,感情的事情真的说不明白。

    看着张幼怡和徐至摩也是郎才女貌,门当户对,还有了孩子,想不到说离婚就离婚了。

    新式的人追求婚姻解放,追求自由恋爱,为此不惜离家出走,以前的冯程程同样如此,反对包办婚姻,但现在过的也很幸福。

    那些追求自由恋爱的人就一定幸福么?还是会被伤害的遍体鳞伤?

    只能说各有各的缘分,各有各的幸福。

    林子轩在后世看惯了男女之间的聚散离合,离婚成了普遍现象,但幸福就很难找到了。

    看着餐厅里的那两位,他握着妻子的手,觉得更要珍惜眼前人。

    张幼怡同意了徐至摩和陆小蔓的婚事,大方的送上了祝福,这让徐至摩颇为羞愧,也放下了心事,返回了北平。

    在北平,胡拾正准备离开,他要前往英国,顺便到莫斯科参观访问。

    胡拾到英国是为了出席中英庚款委员会全体会议。

    1925年5月,英国国会通过关于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的议案。

    1926年3月,胡拾在上海出席中英庚款顾问委员会,7月,胡拾离开北平,经哈尔滨,乘西伯利亚铁路的火车,前往英国。

    这是胡拾自1917年留学归国后,九年间第一次走出国门。

    也是继徐至摩和林子轩后,又一位来到莫斯科的中国文坛颇具影响力的人物。

    他在莫斯科呆了三天。

    胡拾先去参观革命博物馆,细细看了俄国1890年至1917年的革命运动史料,很受感动。

    随后,他遇到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两位教授,同他们一道去参观莫斯科的监狱。

    三人看了都觉得很满意,认为莫斯科的监狱很有人道主义。

    胡拾又同他们讨论苏俄的教育,看了一些教育方面的统计材料,印象也不错。

    他甚至觉得苏俄“真是用力办新教育,努力想造成一个社会主义的新时代”。

    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这样写道。

    “我的感想与至摩不同。此间的人正是我前日信中所说有理想与理想主义的政治家;他们的理想也许有我们爱自由的人不能完全赞同的,但他们的意志的专笃,却是我们不能不十分顶礼佩服的。他们在此做一个空前的伟大政治新试验;他们有理想,有计划,有绝对的信心,只此三项已足使我们愧死。”

    经过短短三天的参观,胡拾对苏联大加称赞。

    他的信件传回国内,在报纸上披露,引起了又一轮对于苏联的争论。(未完待续。)

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

    由于胡拾在中国文化界的声望,这几封被披露出来的信件重新燃起了对苏联态度的争论。

    中国文坛的论战都是一拨一拨来的。

    徐至摩在《晨报》发起了“联俄仇俄”的大讨论,以火烧《晨报》报馆为结束。

    林子轩写了在苏联的见闻《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争论了两个月也就过去了。

    这有一个时效性的问题,即便是再著名的学者也不可能让一个话题持续的进行下去。

    基本上都是开端、发展、**到尾声。

    毕竟中国社会还有很多其他的舆论热点,读者也会出现阅读疲劳。

    就好像后世的媒体不可能让一个人天天上头条,总要不断的变换新花样,给观众新鲜感。

    如果胡拾同样批判苏联,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因为大家该说的都说了,没必要重复。

    但这次胡拾竟然称赞苏联,认为苏联的革命是一次伟大的社会实验,还发出“我们这个醉生梦死的民族怎么配批评苏俄!”这样的感慨。

    这就让人非常好奇了。

    胡拾和徐至摩、以及林子轩一样,都是在美国留学,崇尚自由主义。

    按理说,这三人有着相同的价值观,对待苏联的看法应该一致,没想到胡拾和另外两位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

    他们三人到底谁说的才是真的?真正的苏联是什么样子?

    这是让读者感兴趣的地方。

    胡拾的信件成为了不少人攻击林子轩的武器。

    他们抨击林子轩对苏联抱有偏见,只说苏联糟糕的一面,而没有提到苏联的成就。苏联推翻了帝国主义,仅仅这一点就比中国强。

    还有人认为林子轩是担心中国一旦走上苏联的道路。他就会成为被打倒的对象,所以才恶意歪曲事实。抹黑苏联。

    他们痛斥一个资本家有什么资格批判苏联。

    林子轩看了胡拾的信件,他觉得胡拾应该是被苏联人给糊弄了。

    在莫斯科的三天时间能看到什么,看看胡拾去的地方,革命博物馆和监狱,这是苏联当局为前来苏联的外国人安排好的参观地点。

    最为古怪的是,胡拾竟然通过看苏联教育方面的材料就认为苏联的教育不错。

    他既没有到学校去实地考察,也没有和苏联教育界的人士接触,如此的武断,完全不像是一位严谨的学者。更像是在莫斯科陷入了精神亢奋之中。

    胡拾不是第一次这么做了,他的一生可以说就是一个不断被打脸的过程。

    1922年,胡拾兴致勃勃的提出了“好政府主义”。

    结果成立的“好人政府”成了军阀操控的工具,仅仅存在73天就宣告结束。

    他还跑到皇宫里会见末代皇帝傅义,非常同情傅义的遭遇,为此写文章为傅义鸣不平。

    后来傅义投靠日本人,成立伪满洲国。

    1922年,在孙仲山和陈炯名的交锋中,胡拾批评孙仲山。称陈炯名的叛变为革命。

    这件事让孙仲山耿耿于怀。

    两年后,广州《国民日报》的编辑在编纂孙仲山文章的时候用了胡拾的话来解释,孙仲山亲自批文“着中央执行委员会将此记者革出,以为改良本报之一事”。

    由此可见。孙仲山对胡拾的怨念。

    胡拾还支持段祺睿的善后会议,结果因为“三一八”惨案段祺睿狼狈下台。

    他现在开始赞颂苏联,到了1948年。他就说苏联成了一股可怕的侵略势力。

    林子轩回忆了一下,在站队这方面。胡拾这一生经常站在反派的一边,要不是因为他的名气太大。恐怕早就被人给弄死了。

    这也可以当作是赞美,说明胡拾一直在坚持自己认为对的东西。

    等到几个月后,胡拾到了美国,便逐渐清醒过来。

    他又崇尚起美国的社会制度来:“美国是不会有社会革命的,因为美国天天在社会革命中。这种革命是渐进的,天天有进步,故天天是革命。”

    他是清醒了,不过他写的《欧游道中寄书》却在中国的思想界引发了大争议。

    徐至摩在《晨报》上对胡拾做出规劝,不少胡拾的朋友同样觉得胡拾的政治倾向转变的太过突兀,难以理解。

    林子轩则认为胡拾是被苏联蒙蔽了,希望胡拾能真正了解之后再做出判断。

    对于如何看待苏联是中国知识界在这个年代永远争论不完的话题。

    到了1948年,仍然爆发了一场类似的争论。

    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知识分子对于国家命运的担忧,这关系到中国的未来。

    有意思的是,胡拾到了第二年从美国回国途中路过日本,拜访了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福田德三博士。

    此人刚从欧洲回来,思想主张已经有所变化。

    胡拾问他为什么不到美国去看看,福田德三说:“美国我不敢去,我怕到了美国会把我的学说完全推翻了。”

    林子轩受到攻击,心情不怎么好,于是他决定把“抹黑”苏联的事业继续进行下去。

    既然你们认为我抹黑了苏联,那我就认真的抹黑一次吧。

    他原本想把写作《1984》的事情放一放,反正又不急,等有闲暇的时候再说不迟。

    但谁让他受刺激了呢,抄一本小说的时间还是能挤出来的,也就不到三十万字。

    《1984》这个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在1984年,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

    它们分别是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

    以改变历史、改变语言、打破家庭等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

    以具有监视与监听功能的“电幕”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因为奥威尔是英国人,所以他把故事背景放在了类似英国的国度,也就是大洋国。

    书中的人名也是英国人名,大洋国唯一的党派叫做英格兰社会主义。

    据说这是暗指英国的费边社,就是萧伯纳参加的那个社会主义团体,而且费边社于1884年创立,1984年是费边社创立100周年。

    所以,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发生在英国的苏联模板的故事。

    林子轩没打算照抄,既然是抹黑苏联,那就做的彻底一点。

    他把故事中的人名和党派名都改成苏俄模式,让整个故事看起来就像是发生在苏联一样。

    他其实想把书名改成《1991》,刚好那一年苏联解体。

    但真要这么做就太玄幻了,会让人觉得这本书有了诅咒的功能,还是低调一些的好。(未完待续。)

第三百三十章 老大哥在看着你

    在《1984》中有很多经典的句子,比如这句“老大哥在看着你”。

    老大哥是个大约四十五岁年纪的中年男人,留着浓密的黑胡子,面部线条粗犷英俊,从中可以看出斯大林的影子。

    老大哥从来没有真正出现过,他只出现在屏幕上。

    作为大洋国的领袖,他受到所有人的崇拜,每次人们都要毕恭毕敬的对着屏幕中的老大哥行礼,不敢做出不恭敬的神情。

    因为老大哥在看着你,他无所不在。

    这就是个人崇拜。

    苏联在列宁时期还没有形成个人崇拜,列宁本人非常反对个人崇拜。

    他强调:“领袖不是天使,不是圣人,不是英雄,而是普通的人。”

    苏联的个人崇拜从1928年开始,这一年是斯大林的50岁寿辰。

    从斯大林生日前几天开始,莫斯科所有公共场所、较大的建筑物都悬挂上了斯大林画像,报刊上满载歌颂斯大林的文章和诗。

    在他生日那天,共有八版的《真理报》用了六版的篇幅歌颂斯大林。

    斯大林被颂扬为“最伟大的领袖、是没有任何错误的完人”、“斯大林的每一句话都是代表苏联人民说出的。”

    苏联的会议中有不成文的规定,斯大林出场全场必须起立鼓掌十分钟。

    谁不努力鼓掌谁就是不够热爱斯大林。

    要是有人敢装模作样,不用警察来查,身边的人就会检举揭发,这才是真正的无处不在。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的人谁会告发你,就算是家人也不能相信。

    《1984》中还出现了一个老大哥的敌人,这个敌人有着一幅犹太人的脸型和山羊胡标记。

    这里指的是苏联的领导人托洛茨基。因为托洛茨基也有山羊胡。

    这个敌人跑到国外去,不仅和外国勾结,还煽动大洋国的人反对老大哥,组成一个叫做“兄弟会”的组织在大洋国国内搞间谍和阴谋活动。

    1929年,托洛茨基被驱逐出苏联后不断的对斯大林进行攻击。

    所以说,《1984》这部小说故事虽然放在了伦敦。但讲的还是苏联的故事。

    在大洋国,有一种罪叫做思想罪,只要你有了思想,就犯了思想罪。

    思想警察会通过在全国各处安装的电幕进行监控,一旦发现有人具有了思想,就会把这个人抓起人,让其彻底的消失。

    这里说的“彻底”是真正的彻底。

    他们会通过篡改历史和文件,让这个人从大洋国居民的生活中彻底抹去,就好像这个人从来没有存在过一样。

    那么。怎么判断一个人有没有思想呢?

    一个很简单的数学题,二加二等于几。

    在大洋国,凡是回答二加二等于四的都是有思想的人,因为在这个国家二加二等于五。

    要想在这个国家生存下去,就要放弃思考的能力,成为没有思想的奴隶。

    整个国家只有一个声音,老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1984》的主人公就职于大洋国真理部记录司。

    作为真理部下的一名小职员,他每天的任务就是不断篡改文献。凡是可能具有政治意义与思想意义的文献书籍都是他的工作目标。

    他要不停的篡改过去,使之符合现实的需要。

    托洛茨基就揭露斯大林对苏联历史文件的篡改。斯大林为了让自己的履历完美无缺,没有任何错误,把以前的书籍和会议记录全都进行了修改。

    修改后的文本成了苏联的历史。

    这充分印证了那句话,历史往往由胜利者书写。

    这位主人公对这种生活不怎么满意,于是他决定写日记。

    在大洋国,是不准写日记的。因为写日记代表着你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思想。

    主人公冒着被思想警察抓捕的危险偷偷的写日记,日记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千篇一律的时代,孤独的时代,老大哥的时代。双重思想的时代,向未来,向过去,向一个思想自由、人们各不相同,但生活并不孤独的时代——向一个真理存在、做过的事不能抹掉的时代致敬。”

    “打倒老大哥!”

    他的这种想法无疑非常危险。

    这时候,他碰到了一个女人,一个年轻、美丽、性感,满嘴粗话也显得自然而健康,富有曲线的身体充满了生命力的女人。

    他们开始了一段秘密交往。

    但在大洋国,这是不被允许的,个人之间不容有任何私人感情、抑或过有激情的生活。

    你不属于家庭、氏族、部落、国家,甚至不属于阶级,只属于老大哥。

    婚姻的唯一目标是为了生儿育女,以便更好地为老大哥服务。

    主人公渴望得到一次爱情,心灵需要慰藉,于是,他们逃离老大哥的监视,一次次的冒着生命危险约会。

    结果自然是被思想警察发现,经受严刑拷打。

    在极端恐怖的刑讯之下,两人都背离了当初的誓言,出卖了对方。

    他们放弃了自由的意志,选择继续热爱老大哥,然后被警察杀掉了。

    相应的,大洋国的真理部会抹去主人公曾经的一切记录,他这个人从来不曾存在过。

    《1984》讲的就是在极权统治下一段短暂的背叛,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这个故事是不是有点眼熟,和苏联作家扎米亚京的《我们》情节类似。

    包括英国作家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这三部小说都描述了在未来的世界里,主人公和整个世界抗争,但最终失败的故事。

    这就是“反乌托邦”小说。

    与其相对应的是乌托邦,由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最早提出,意思是“空想的国家”。

    英国空想社会主义的创始人托马斯莫尔在他的名著《乌托邦》中描绘了这样的场景。

    “在那里,财产是公有的,人民是平等的,实行着按需分配的原则,大家穿统一的工作服,在公共餐厅就餐,官吏是公共选举产生。”

    这无疑是一个理想的国度。

    自从乌托邦这个概念产生以来,有不少人进行过类似的社会实践。

    在中国古代,最具有乌托邦精神的人物非王莽莫属。

    王莽当了皇帝之后开始了激进的改革,他废除土地私有制,实行土地国有化,私人不准买卖土地,然后把土地重新分配。

    他还要废除奴隶制,禁止所有奴隶买卖。

    他甚至实行了计划经济,政府控制物价,征收所得税,实行专卖制度。

    所以,后世不少人都认为王莽是个穿越者,只是因为太心急实现社会主义,不小心被土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