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海寇-第19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力加之技术上的优势,使得海狼军器所的火器生产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前的生手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培训和学习之后,也都渐渐的成为了熟手,火炮的产量每个月都在提高。

    现如今炮作不但可以生产六磅轻炮和十二磅短炮,而且又试制出了加长身管和炮壁的十二磅长炮,于孝天将这种十二磅长炮改称为十二磅加农炮,以前生产的十二磅短炮,则改称为十二磅榴弹炮。

    但是十二磅加农炮的重量,却超过了一千五百斤,加上炮架之后,超出了两千斤,已经超出了海狼目前所拥有船只的承载能力,只能暂时用作在岛上的炮台充当岸防炮使用,因为这家伙本身重量大,威力十足,后坐力很大,中式船只包括那些福船在内,一旦装载这家伙的话,估摸着也就是一炮的寿命,一炮放过之后,船就会被震散架了。

    所以这种炮虽然十分厉害,但是却只能让船上的那帮家伙们干流口水,却不敢将其装上他们的船。

    故此这种十二磅加农炮暂时就只能放在炮台之中使用,于孝天令炮作这三个月之中,铸成了六门,四门运往了鸡笼湾,两门留在了南日岛大寨外的炮台之中,只待以后新的单桅纵帆船建成之后,再生产几门装备到单桅纵帆船的船首位置,充当主炮使用。

    倒是十二磅榴弹炮,因为重量在可接受范围,海狼船队之中一些大点的福船,在经过加固之后,可以承载,近期成为了炮作主要的产品,被一口气铸成了十八门,几乎每个月都要铸成六门,被装备到了船队之中,使得海狼的船队火力水平,再次上了一个大台阶,现如今同等规模的同行船队,他们碰上之后,绝对可以只需要用火炮,就将其打得屁滚尿流,连靠帮战都不用再打,便能取得胜利。

    就算是现在让福建官军的水师来找海狼的麻烦,海狼的船队也不见得就怕他们什么。

    除了炮作忙的热火朝天之外,火药作坊也同样干的是如火如荼,新近他们从西班牙人那里搞回来了一船硝石,这些产自智利的硝石质量非常好,火药作坊天天都在忙于将这批硝石转化成为火药,使得海狼的火药库现如今已经储备了足足四万斤火药。

    四万斤换算成后世的吨的话,大概也就是二十多吨,虽然放在后世,这点火药根本算不了什么,但是在这个时代,火器应用还处于刚刚兴起状态,火药的消耗量远低于后世的弹药消耗量,所以这四万斤火药,对海狼来说,已经足以应付一场相当规模的战争了。

    火药的问题对于孝天来说,已经暂时得以解决,接下来他就开始再次折腾了起来,鼓捣起了一种新式的武器,那就是手榴弹。

    手榴弹其实也不算是太新鲜的东西,而且这玩意儿结构很简单,制造也容易,只是目前为止,于孝天暂时还没法解决引信的问题,只能采用土办法,用最原始的引线来解决。

    于孝天令铁匠铸造了一批弹壳,将火药灌入到弹壳之中,塞上了木塞,木塞打孔插入一根引线,用蜡封住弹体和木塞的结合部,作为防潮之用。

    于是海狼的第一种手榴弹就此宣布诞生,一经试制出来,于孝天便马上带人拿去靶场进行了试验。

    随着几声轰响之后,结果却令于孝天大失所望,因为他碰上了当初八路军修械所遇上的同样的问题。

    那就是黑火药毕竟爆速低,威力小,装填到铁壳之中以后,爆炸的时候,无法有效的将弹壳炸开,形成大量的碎片。

    手榴弹爆炸之后,有两个连弹壳都没被炸碎,仅仅是崩了个裂口,其它几个爆炸之后,最好的一个也只炸出了六七片弹片,大多数都只是一崩两半,除了声音挺响,挺吓唬人之外,基本上没有多大的杀伤力。

    (第二章到,先预定一下诸位兄弟们手中下个月的月票,到时候大家别忘了给我留下吧!呵呵!)

第一百一十七章 穷兵黩武

    看着这些大块的弹片,于孝天有点哭笑不得,想当然的事情没想到却是这样一个结果,这不由得让他大失所望。

    后来于孝天仔细琢磨了一下,这个问题其实并非不可以解决,因为后世八路军用的黑火药,并不比他现在所用的黑火药强到哪儿去,甚至原料上还不如他眼下使用的原料,要想使得手榴弹达到可用的程度,就必须要提高装药量,减小弹壁厚度,必要的话可以想办法在铸造的时候,直接在弹壳上预留刻槽,这样就成了预制破片。

    于是他说干就干,立即招来炮作的那些铁匠,将他的想法告诉了这些家伙,让他们想办法按照他的要求再铸造一批弹壳。

    当第二批弹壳被铸造出来,并且装填完毕之后,马上再次被运到了靶场进行试验。

    于孝天将一颗手榴弹放在地面上,周围全部围上木板,然后点燃了手榴弹的引线,过了一阵之后,只听一声轰鸣,接着就见到靶场里面腾起了一片硝烟。

    众人立即围上去观看效果,在炸点附近的那些木板上,这一次于孝天看到了密集的弹孔。

    这颗预留了破片并且增加了装药量的手榴弹,爆炸之后,终于成功的将整个弹壳炸成了碎片,除了弹头部分还保持比较完整之外,其余的全部碎裂成了碎片。

    经过清点,最终这颗手榴弹,一共产生了二十一片弹片,有效杀伤范围大致在一丈左右,一旦丢入人群的话,这玩意儿绝对是大杀器,起码炸死炸伤几个人是没有一点问题的。

    特别是他们用来在海上跟人作战的时候,现在这个时代接舷战还是主要的作战方式,接近敌方船只之后,只需要朝着敌船上丢几个这玩意儿,估计效果比用大炮轰对方船只还要好用。

    几颗这样的手榴弹,就基本上可以横扫对方的甲板一切有生力量了,接下来夺舷战就容易打的多了,比起他们以前用的燃烧瓶可厉害多了。

    所以于孝天看着这样的爆炸效果,当即便乐翻了,连续试验了几个之后,确定了这种设计没有什么问题,除了操作不如后世的手榴弹方便之外,威力上没有后世手榴弹大,现在这玩意儿已经是可以达到实用状态了。

    于是他立即命炮作专门抽出几个人手,和一个炉子,开始开模专门生产这种手榴弹的弹壳,然后交给火药作坊进行封装,以后随时可供使用。

    而枪作那边也不甘落后,这几个月间,工匠们实行了按劳取酬分工合作的办法,打造枪管的专职打造枪管,打造击发机构的专门打造击发机构,制作木质枪托的则专门制作枪托,甚至于精细到了有专人负责钻膛,有专门负责攻丝和制作螺丝。

    当工匠们熟练之后,不但产量开始大幅度提升,而且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废品率则大幅下降。

    枪作的工匠们从最初的废品率超出百分之七十,到这个时候,已经把成品率提高到了五成以上,基本上打造出的两根枪管之中,就有一根符合质量要求。

    不能小看了这样的成品率,在全手工打造枪管的时代,能把成品率提高到五成,对任何一个工匠来说,都是非常难以办到的事情,枪作在改变了生产方式之后,各个工匠都专于一项工作,天天干一种活,想达不到手艺精湛都不容易,除非是这个工匠实在是个笨蛋,否则的话熟能生巧,自然而然的就提高了成品率。

    而且这么做有一个很大的好处,那就是一个半个工匠如果流失出去的话,仅凭着他们一个人的手艺,也很难有效的复制出来这种南日式燧发枪,某种程度上也保证了技术的安全性。

    所以到了八月的时候,枪作的燧发枪产量已经提高到了每个月一百支左右,虽然不能算很高,但是积少成多,再过段时间之后,海狼就可以普及这种燧发步枪了。

    现如今起码战兵营的火枪手们,已经全部都开始普遍装备了这种燧发枪,以前那些从各处搜刮来的杂乱火枪,现如今除了少量比较精致堪用的鸟铳、火绳枪还留在训练营之中作为训练之用外,都已经彻底回炉再造。

    就连部分船上的兵夫,也开始逐步装备这种燧发枪,更使得海狼部众们如虎添翼,一个个现在看上去牛叉哄哄,走路都觉得两腿挂风。

    不过战兵营的燧发枪和水兵所用的燧发枪却并不是一个版本,因为战兵多在陆上行动,对空间要求不是很高,所以战兵营配发的燧发枪,属于加长版的,带上枪托之后,全枪长达到了一米六左右,立起来刚好跟兵丁的身高差不多。

    而且战兵营的火枪手近距离自卫能力差,解决这个问题也十分简单,那就是干脆给这些燧发枪配上了一柄长度达到一尺有余的短刀,也就是后世常说的刺刀,平时不用上到枪口上,只是插入刀鞘之中,贴身佩戴即可,一旦需要近身格斗的时候,就拔出短刀,卡在枪管上。

    这种短刀于孝天让手下们经过多次试验,打造了不少形制的短刀,最终才确定了下来,短刀带刀柄长一尺半,刀刃长一尺出头,刀脊厚重,刀身两侧开有两道血槽,刀尖尖锐,刀锋锋利,整把刀显得厚实沉重。

    这样的短刀一旦上到枪口上之后,既可以让火枪手持握当成短矛突刺,刺杀敌人,也可以轮圆了当成朴刀,劈砍敌人,威力着实可观,即便是情急之下来不及上到枪口上,使用者也可以抽出来近身和敌人格斗,省的一旦空枪状态的时候,被敌人逼近身前,火枪手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了。

    而且于孝天直接绕过了刺刀发展的弯路,在设计刺刀的时候,直接将刺刀设计的可以在上到枪口之后,枪支还可以继续瞄准开火。

    而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刺刀,可不具备这样的功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刺刀非常简陋,使用的时候,要把刀柄插入到枪膛之中固定,才能使用,但是这个时候火枪却无法再进行射击了,而且很多时候上刺刀之后,磕碰一下,刺刀还有可能脱出枪口,掉在地上,结果使得火枪手又只剩下了一根烧火棍,等着挨宰了。

    于孝天这么设计,这可是一个阴招,想想看假如火枪手枪膛已经装填完毕,但是却没有开火,上了刺刀之后,等着敌人冲到面前玩儿命的时候,才突然间搂火,近距离之下,敌人根本就只有一条死路。

    不过这么做也有一定的弊端,一旦有火枪手太过紧张,拼刺刀的时候枪膛里面已经装填好了弹药,也打开了机头,冷不丁一搂火,搞不好可能还会打中自己人,所以这就需要在训练的时候进行规范,一般情况下不允许带刺刀装填上膛。

    在这方面于孝天的做法可谓是彻彻底底的走到了历史前面,因为当南日式燧发枪定型生产的时候,这时代虽然西方人也已经研制出了燧发枪,但是西方人设计的燧发枪机构却尚未完全成熟,也没有普及装备,仅限于极少国家的少量人员装备使用。

    而且西方在发展燧发枪之前,是先经过了转轮打火枪之后,才逐步改进成为了燧发枪,可是于孝天这个西贝货却可以站在历史巨人的肩膀上,绕过了这些弯路,直接拿出了一个比较成熟的燧发机构,使得南日式燧发枪很快就得以成熟,并且定型开始生产。

    另外刺刀在这个时候还没有被西方国家发明出来,如果按照历史进程的话,西方人也是在此之后很多年,才逐渐发展出了刺刀,可是于孝天在这个时候,就已经开始给他的手下装备了标准刺刀,作为火枪手的最后的武器,使得火枪手在拥有远程打击能力的同时,也拥有了相当可观的近身格斗的能力,这无疑大大提高了海狼战兵的战斗力。

    但是对于装备个水手们的燧发枪,却跟战兵使用的燧发枪有一定的不同,因为船上空间比较小,燧发枪如果太长的话,不容易操作,而且在船上使用这家伙的时候,一般都已经接近到很近的距离了,也不需要水兵们的燧发枪拥有太远的射程,所以船上水手们使用的燧发枪,相对要短一些,可以确保五十步有效射程足矣。

    另外接舷战的时候,拿着燧发枪去跟人拼刺刀并不合适,也不方便,所以水手一旦和敌人展开接舷战的时候,倒还不如抄一把长枪或者单刀来的爽利。

    故此水手用的燧发枪,也取消了装备刺刀,只是留下了刺刀托,必要的时候,可以再给他们配发刺刀,平时水手们每人随身配发一把雁翎刀,作为他们在船上的近战武器使用,有些水手甚至连单刀也不喜欢用,喜欢拎着板斧干活,于孝天也不刻意限制他们,由着他们的个人喜好,让他们自行给自己选择近身格斗用的兵器,总之只要打得赢就行,哪怕他们用牙去咬,用内裤去把敌人勒死,都无所谓。

第一百一十八章 燧发手枪

    而张铁匠除了带着手下铁匠们开始量产燧发步枪之外,还给于孝天了一个惊喜,那就是于孝天一直以来想要的燧发短枪现如今也被张铁匠他们试制了出来,而且这种燧发短枪还是按照于孝天的要求,直接做成了双管。

    于孝天这下可高兴坏了,拿着这把短铳高兴的呲牙咧嘴,这家伙比起一般的刀剑来说,可是更好的防身利器,只要平时装填好,用时扳开机头,便可以随时处于击发状态,近距离的时候在船上与敌格斗,冷不丁搂火,即便对方是个万人敌,照样也要被轰成人渣。

    一看到这把还显得有些笨拙的短枪,于孝天便立即拿着它,跑到了外面随便找了个靶子试了试手,只听咚咚两声轰鸣,短枪的后坐力震得他手腕发麻,险一些脱手掉在了地上。

    张铁匠打造出的这种第一把短枪,口径还是用的十五毫米左右,所以装药量大,使得这玩意儿威力十足,十步以外的一块寸许厚的木板,居然被直接穿透,只是这家伙稍微有点笨重了点,一是实在是不太方便挂在腰间,另外单手持握的时候重量也太大,后坐力也太大了一些,使用者如果手腕力量不足的话,很可能一搂火,就震得把枪给丢了。

    于是于孝天将这把短铳收入囊中,告诉张铁匠,这东西还是太大了点,要求继续做的短小精悍一些,更加精致一些,可以插在腰间,携带也会更方便一些,击发机构也尽可能要再做的精巧细致,提高发火率。

    毕竟短枪不比长枪,都是近身开火,如果发火率太低的话,一搂火结果瞎火的话,那可就要了人命了,这也是他要求这种短枪做成双管的原因,就是多一道保险,一枪打不响,起码还有一次机会。

    而且短枪近距离发射,不需要太大的口径,铳管完全可以打造的细一些,既可以减轻重量,又能保证短距离射击的时候,有足够的杀伤力就可以了。

    张铁匠看于孝天很满意这次打制出来的这种短铳,也很是高兴,当即答应下来,说他马上就按照于孝天说的办。

    结果没一个月的工夫,一把看上去精巧了许多的短铳便被张铁匠拿了出来,交给了于孝天试用,这支短铳按照于孝天的要求,将铳管口径缩小到了八毫米左右,虽然威力降低了一些,但是却变得更短更轻巧了许多,燧发机构也随之缩小了许多,但是机簧却相反进行了加厚,使之击发的时候击锤力度更强了一些,这么一来,燧发机构的发火率也就更高了一点。

    于孝天对这把新枪更是爱不释手,连连试射了多次,后坐力、精度和重量,都基本上可以达到他的要求,于是他立即再次将这支短枪收入了囊中,成了他的第一支正式的私人配枪。

    不过这支短枪也不能说没有一点毛病,因为机簧部分加厚加强的缘故,枪的扳机显得有点沉,手指扣动的时候,有点费力,这么一来,就有点影响到了射击精度,使用者可能会用力扣动扳机的同时,将枪口朝下扳动,使得射出的子弹打的低一些。

    但是对于于孝天来说,这个缺点他目前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一般情况下,使用者只会在迫不得已的时候才会拔出这玩意儿开火,那时候敌人肯定已经非常近了,即便是打出的弹丸稍低一些,也基本上可以保证射杀目标,这样的精度还是可以保证的。

    整体上来说,这种短枪有效射程也就是十几米到二十几左右的距离,甚至连三眼铳的有效射程都达不到,超出这个距离之后,不但精度变得非常差,而且威力也大幅削弱,可能穿的稍微厚实一些的衣服都无法击穿,可是作为短枪,这种缺陷并不算是多大的问题,关键是要能打得响才行,出其不意给敌人来一家伙,大罗神仙恐怕都也要中招。

    在拿到了这支短枪之后,于孝天让枪作在生产制式长枪的同时,也开始投产这种短枪,初步先拿来装备给手下的船长和头领们作为贴身武器使用,下一步产量大了之后,可以大批装备给水手们在船上使用,接舷战的时候,想想一群人掏出一排双管短枪,霹雳啪嚓对着敌船上的敌人一通齐射,估摸着接下来的夺舷战就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