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毛泽东点评国民党着名将领-第3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伯坚与王叔振的婚事。当二人结婚时,邓宝珊是其主婚人。这一天,国共两党都有许多著名人物前来道贺。他们中有于右任、冯玉祥、史可轩、续范亭、吉鸿昌、杨虎城等人。
  大革命开始转入低潮后,邓宝珊仍然忠诚于与共产党人的友谊,抵制国民党右派的“清党”行动,帮助许多熟悉的共产党员脱离危险。无独有偶,这时他又一位姓刘的共产党员――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刘伯承打了一次“交道”。
  1927年5月,刘伯承于泸顺起义失败后,率参谋韩百成、周国淦逃出了四川,取道西安,准备前往武汉。6月中旬,刘伯承一行历经千辛万苦到达西安,投宿于秦中旅馆。这时,刘伯承身上带的钱已经用光了,仅有的两块银元作了住房抵押后,剩下的只是几个铜角了,恐怕连吃顿饭也不够了。刘伯承让大家上街转一转,或许能碰到熟人借点路费。于是3个人一起出动到街头四处转游了半天,没有遇到熟人。但刘伯承从一张布告上发现了一位与其有过一面之交的人,名叫于宝轩,现任西安军法处处长。于是,设法找到了他,说明情况。
  于宝轩对刘伯承十分敬仰,但苦于自己也没有什么积蓄,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出主意说:“可以找邓宝珊将军借一点。邓军长是老同盟会员,好交朋友。伯承兄是国民政府特派员,又是新任命的整编15军军长,早已名声在外,想必会得到邓将军解囊相助的。”刘伯承说:“好,可也只有请于处长代为转达了。”随后,于宝轩找到邓宝珊的秘书长转达此意。这时,恰好邓宝珊在陕西。当他听完秘书电话汇报后,当即指示秘书拿出600银元送给刘伯承,并写信让有关部门开通行证,以便行走。
  刘伯承接到银元和路条后,非常高兴,深为邓宝珊的雪中送炭所感动。由于刘伯承急于前往武汉,西安的政治情况非常复杂,不便久留,没有来得及与邓宝珊会面就匆匆上路了。刘伯承与邓宝珊都为这次未能会面而遗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成为共和国元帅的刘伯承还念念不忘此事,专门找到邓宝珊。这时刘伯承的视力已不大好,他拉着邓宝珊的手紧握一阵之后,又伸手把邓从肩上摸到了腰部,连声说:“邓先生,多谢您,多谢您!民国十六年在西安遭受困厄,多亏您帮了大忙啊!”邓宝珊忙答:“就那么点小事,您还一直记挂,那是我应当做的嘛!”
  在后来的岁月中,邓宝珊同情共产党人的态度始终不变,经他帮助和营救的共产党员不计其数。
不与红军为敌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经历二万五千里长征,准备经甘肃进入陕北根据地。当红军到达四川时,蒋介石严令驻地的嫡系和杂牌部队全力堵截红军。惟独邓宝珊持消极态度。
  这年夏天,红25军团徐海东部由川、陕、甘边境向陕北进发。邓宝珊授意驻会宁、庄浪、隆德等县的新11旅,撤回县城,任由红军从城外绕过。其中仅驻隆德的一个骑兵连,与红军一经接触,就撤回了城内。同年9月,中央红军由岷县进入甘肃中部,红军突破固原——平
凉一线封锁,从环县、华池进入陕北。这次,邓宝珊所在的新1军防区也没有与红军发生战斗。
  1936年夏,工农红军二,四方面军入甘,蒋介石嫡系朱绍良要邓宝珊亲到定西督师,以其新1军的两个旅在定西、靖远、会宁一线堵截红军。当时,新10旅第1团住在马营镇,华家岭的骑兵连,一见红军就撤退,中途曾与红军遭遇,接火即撤。后来该团全部撤回定西城。在会宁会师的红军,曾派出侧翼掩护部队,攻占了定西东山一带部分阵地。新10旅第1团3营营长李彦和轻举妄动,自己率部出击,被红军击退。第二天,邓宝珊由兰州抵定西,下令固守阵地,不准出击。红军方面并不打算进攻定西,双方互不相犯。红军完成侧翼掩护任务后便撤走了。
  新10旅第2团随旅部驻靖远,集结于县城内。9月上旬红军到达岷县后,该团团长王五田奉朱绍良指令,率领第2营进驻城南七十里的红堡子,以便与驻会宁西区的新11旅互为策应。10月11日,红军徐向前部突然北进,王五田立即撤退,黄昏时与红军遭遇。红军放出信号弹,该团官兵慌忙溃逃,王五田与营长李万福也随队逃走。王在乡里隐藏十余天,未敢回城。李万福逃回靖远城内,旅长李贵清下令紧闭城门。直至红军过了黄河七天后,李贵清方知红军巳去,并向朱绍良虚报战绩说:“曾与过境红军,作了殊死战斗。”
  10月2日晨,新11旅驻会宁城有两个连,被红军先头部队缴了械,然后以军乐鼓号把两个连长礼送出城。朱绍良闻讯大怒,电令该旅旅长刘宝堂“立即收复会宁,否则即派飞机轰炸该旅。”刘被迫集结该旅驻定西以东的部队,反攻会宁。到达城下时,正值中午12时,第一团中校团附张锡轩,站在高地上观察城内情况,立刻被城上红军击毙。该团遂围城准备夜间攻击,突然接到朱绍良的命令,称红军将会师会宁,大军云集,该部立即撤退,于拂晓前退守定西清凉山。这一行动实际上是邓宝珊通过朱绍良后实现的。原来,上年红25军团过境时,新11旅未主动出击,朱绍良深为饮恨,这次决定让它与红军拼一下,胜了自己可以邀功,败了也乘机牺牲这个旅,削弱邓的实力。邓宝珊闻讯,赶去对朱说:“共军此次由南、北两面会集会宁,兵势之强胜于往昔,我们和他们打起来,将是一场恶战,牺牲一个旅有什么用,还是把它撤下来吧!”朱一看邓宝珊出面,如若再要坚持,怕被邓宝珊看穿其阴谋,于是勉强下了撤退令。这支队伍走到西巩驿时,又接到飞机以沙袋投下的字条说:“附近山头,已被红军占领,希立即撤出。”
  该旅便在飞机掩护下撤下山,退到定西东山。同年10月上旬,红军分别向陕北、靖远进发。新11旅奉命尾追,实际上并无接触。一部由一团团长陈国宾率领,尾随红军到靖远,眼看着红军渡河而去,一部由旅长刘宝堂率领,跟在红军之后到达陕甘边境,便返防静宁一带了。
邓宝珊住进了延安的骡马店
  革命战争年代,在原国民党高级将领中,到过延安的人并不多,而到过三次以上的更是寥若晨星,张治中将军“三到延安”曾被传为佳话。殊不知,在国民党高级将领中还有一位多次到延安的人,他就是邓宝珊将军。
  在1939年4月,邓宝珊赴武功参加胡宗南召集的军事会议,往返都是坐汽车经过延安。当时、延、榆之间的边境交通要隘,双方都未派兵驻守和盘查出入行旅,到处通行无阻。故邓
宝珊赴会时车过延安,并未被发现。
  事后八路军后方留守处得讯,中共领导人深以为憾,当即给新一军留兰办事处打去电报,请转告邓表表示歉意:“邓总司令过延,未蒙通知,不曾接待,希大谅!”此后中共中央领导人叮嘱有关部门,注意邓宝珊返途中经过延安的车辆。5月,邓宝珊返榆林路过延安。这次,仍然未通知边区政府,一天傍晚到后,邓与随行人员住进了一家骡马大店里。延安市公安局得知消息,立即打电话给中共中央交际处负责人金城。金城不敢相信邓宝珊会住车马店,再三问报告的人消息是否确实,回答说确实无误,是他们查询客店过往客人时发现的。金城这才急忙给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统战部打电话请示。
  毛泽东指示,一定要给邓宝珊一行以热情的欢迎和优待。金城即向交际处作了布置,然后来到邓宝珊住的骡马店,请邓宝珊一行到延安看看。按计划邓宝珊一行次日早晨就要登程,于是婉言谢绝了中共的美意。
  第二天清早,金城又来到骡马店,要求面见邓宝珊,转达毛泽东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再次挽留之意。金城和其副官于浚都谈话时,邓宝珊闻声走了出来。他十分和气地对金城说:“这次过延安,时间仓促,没敢打扰边区政府。我们在这里住得很好,就不麻烦你们了。”金城表示:“听说您来了,我已报告毛主席和边区政府。毛主席和边区政府非常欢迎您,希望你能在延安逗留几天,和大家见见面。”
  主人的盛情挽留,使邓宝珊不便再推辞,答应当天不走,和中共党政军领导人见面。
  金城返回后,毛泽东、肖劲光就来了。双方一见如故,相谈甚洽。接着,毛泽东请邓宝珊和随行人员吃午饭,李富春、肖劲光、周小舟等作陪。席间毛泽东表示:“西北军的将领许多是爱国的,有与中国共产党合作和民主革命的传统。现在国共重新合作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已经建立起来,只要我们共同坚持下去,并且巩固发展下去,一定能够打败日本侵略者。邓先生在榆林,我们一定能够合作得更好。”
  邓宝珊回答说:“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这是孙中山先生的遗愿,也是全国民众的共同要求,毛先生和周恩来先生在双十二事变中坚持和平解决的方针,促成了国共两党的重新和好,此乃国家民族之福,是深得人心的。从此总理生前的愿望,有实现的希望了。”
  毛泽东和邓宝珊都以健谈闻名,话一投机,自然谈得很久。邓宝珊被毛泽东的真挚所感动,欣然接受挽留,决定在延安多住几天。毛泽东请他到处走走,参观指导。
  这次,邓宝珊在延安逗留了一周。其间,回访了毛泽东,参观了抗大、陕北公学等学校,出席了文艺晚会和群众大会。延安的其他党政军领导人也到邓宝珊的住所与他会面晤谈。老朋友杨虎城的儿子杨拯民这时在抗日军政大学读书,特来拜会父辈,由于杨虎城已身陷囹圄,邓宝珊对他倍加爱护和关心。在延安,还有邓宝珊的一个女儿邓友梅,这时她却不愿来见自己的父亲。邓友梅是邓宝珊的二女儿,原在三原女中读书,在校时已加入了民先队,一年前,她通过中共三原联络站的介绍,来到延安,进入陕北公学学习。现在她怕父亲责备她,所以不来见父亲。
  后来,在同学们的劝说下,她来看父亲,却准备了怎样和父亲辩论的腹稿。然而,见面之下,父亲不仅没有责备女儿,在询问了学习、生活情况后,还鼓励她努力上进,女儿高高兴兴地告别父亲回学校去了。
  邓幼梅后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因肺病严重回榆林休养,不久便去世了。临死前对他父亲邓宝珊说:“你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反对毛主席呀!”
  邓宝珊这次延安之行,初识了毛泽东,对其后半生所走的道路起了积极作用。此后,邓宝珊每次去西安、重庆开会,途径延安都要逗留数天乃至旬日拜会毛泽东和其他中共领导人。延安方面也总是对他礼遇有加,交际处除照应邓一行的生活外,还安排他参观、看戏。邓宝珊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林伯渠、贺龙等同志在不断交往中增进了友谊。毛泽东和邓宝珊的信使往还频繁。互相之间为了表达敬意,有时而互赠礼品。毛泽东送给邓宝珊的礼品有书刊、延安制的皮卡衣等,邓宝珊送毛泽东的多是炮台牌,三五牌香烟。
希望邓先生和我们合作
  1943年5月,蒋介石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6月,邓宝珊奉国民党中央电召去重庆。从榆林出发前,重庆方面电示邓宝珊绕道宁夏来榆。邓宝珊看电报后给亲信人员说:“不指定路线还罢,指定了,我偏要走延安这条路线。”
  17日,邓宝珊一行到延安,延安方面派队伍在郊外列队欢迎,然后下榻交际处。
  毛泽东当天就在杨家岭新建的中共中央礼堂为邓宝珊接风洗尘。出席欢迎宴会的有朱德、贺龙、林伯渠、李鼎铭、南汉宸、续范亭等数十人。邓宝珊与毛泽东一见面,就说: “毛先生发胖了!”毛泽东回答说:“这是我们军民搞大生产运动,丰衣足食所致。邓先生的身体也好得多了!”邓很坦率地说:“这是我戒了大烟的结果。”宾主笑而入座。宴会后,举行了欢迎晚会。由叶剑英致欢迎词后开始演出节目,有《生产大合唱》、《兄妹开荒》等,邓宝珊看得很高兴,不时鼓掌。此后两天,朱德、贺龙又分别宴请邓宝珊。朱德给邓讲了他在云南参加蔡锷领导的护国之役的情况,叙述十分详细,邓听得很入神。朱德还询问了当时陕西的情况,邓作了回答。贺龙口叼烟斗给邓宝珊讲了红军长征中的西川风物,令听者生豪情激荡、气壮山河之感。邓注意到贺龙不吸香烟,后来曾送给贺一些上好的烟草和一只别致的烟斗。
  第四天,毛泽东又亲自在交际处宴请邓宝珊表示送行之意。宴会前后,大家围坐院内纳凉,漫谈颇久。毛泽东谈话出语幽默,态度平易近人,引得满座春风。他的湖南乡音,使听者特别增加了注意力,一旦会意,倍觉欢畅。座中笑声因此不绝。讲到国内形势时,毛泽东说:“胡宗南以重兵包围边区,不过是挑两筐鸡蛋叫卖而已。我们给他丢两块石子,就全砸烂了。”邓宝珊笑着说:“其中可能也有些石子。”毛泽东会意后,仰面大笑良久。
  几天来,邓宝珊和毛泽东单独会谈数次,并看望了林伯渠、谢觉哉、徐特立、吴玉章、续范亭等,也回拜了延安的一些党政军负责人。看了话剧和改编的京剧《三打祝家庄》、《逼上梁山》。毛泽东在谈话中一再就国际国内形势与邓宝珊交流看法。毛泽东指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已经面临光明的前途,连蒋介石也感到了这个变化。但蒋的对策是加紧策划反共。希望邓先生和我们合作,要求蒋介石放弃独裁,实行民主。邓宝珊表示,自己将为民主建国尽最大努力。
  邓宝珊这次放弃坐汽车而乘骑到延安,是为了沿途参观了解边区之方便。一路所见,使他感受颇多。单就部队服装,就给他以迥然不同的印象:邓由榆林出发时,他的部队的士兵还穿着旧棉衣,一进陕甘宁边区境内,八路军都穿着自织自染的灰布新夏装,两相对比,邓宝珊不禁羡慕。后来到达陕西中部地区,蒋介石嫡系部队穿的又都是崭新的草绿色夏服。杂牌军与中央军截然不同的待遇,使他触景生情、黯然伤神。
  到西安前,邓宝珊在三原家中休息了几天。驻在当地的国民党第三十七集团军总令司陶峙岳给邓了隆重礼遇,曾亲到城外车站迎接,后又互访晤谈。
  7月上旬邓到西安。适遇由重庆返回延安经此的周恩来,林彪。10日晚,周恩来访问邓宝珊。邓在西安各方相识的人甚多,常常门庭若市。为了认真倾听周恩来的谈话,邓传令不见其他一切客人,由杨令德托言婉谢。和周恩来的谈话,使他团结抗日,争取民主建国的思想更加坚定了。
邓宝珊是我们的朋友
  9月中旬,邓由榆返西安、三原。因顾虑内战产生了不愿在榆林呆下去的念头,曾向胡宗南表示引退。胡以榆林形势复杂,不敢贸然易人,故尽力拉拢邓,要邓仍回榆林坐镇。老友杨明轩也批评邓不应在争取抗战胜利的关键时候“急流勇退”。于是邓在三原度过五十诞辰后再返榆林。
  邓宝珊11月下旬经过延安。此前,毛泽东让中共中央交际处把续范亭从柳树店接来,等
邓到后同住,接着又指示交际处对邓仍要热情接待。毛泽东说:“邓先生是国民党里的联共、抗日派,我们对他的团结方针不变。他如有困难,我们应按对国民党军队区别对待的原则,给予政治上、物质上的帮助。”他还举了中共历史上“左”倾机会主义者不积极和“福建人民政府”合作,削弱了反蒋力量,也给红军造成困难处境的例子,说明团结邓宝珊这样的国民党朋友的必要性。毛泽东最后说:“对国民党里的进步派、顽固派,我们决不能等量齐观,一定要区别对待。对进步派,一定要真心真意地帮助!”
  邓宝珊返途中在西安逗留,尽管已是秋天,但他内心烦忧,总觉没有从重庆酷暑的高温中彻底摆脱。进入陕甘宁边区壤内,才感到心神为之一爽。这次在延安,他参观了边区军民大生产成果展览会,对大生产运动的成果十分赞扬。他出席了边区劳动英雄大会,在会上发表了热情的讲话,一再提高声调说:“我是大家的朋友!”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鼓掌声。
  在和毛泽东见面时,邓宝珊略叙了重庆之行的主要活动。
  在这次接待中,交际处为邓宝珊安排了几次文艺晚会。其中有《打渔杀家》、《棒打无情郎》等。客人看得轻松愉快。
  邓宝珊在延安偶受风寒,感到不适。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十分关心,亲往慰问。还请边区副主席李鼎铭来诊视,不久就康复了。毛泽东考虑到时将入冬,邓宝珊衣着不备,特函告金城将“狐皮十件,送邓总司令作衣料”。
  一天,毛泽东派人去交际处接来邓宝珊与续范亭,和朱德、周恩来一起与他们谈心。毛泽东在谈话中说,国共两党发生的许多历史事件,邓先生你我都是过来人,历史经验证明,内战的路走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