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日王牌-第1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既然上面敢下这样的命令,肯定是能够保证他部队的物资补给,所以,他也不用担心,而且他也猜到,有可能是叶苏亲自运送物资,因为,全军只有叶苏有这个能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五二章 斯大林的应对策略

    成千上万辆汽车从边界越过蒙古,那种动静,是何其的巨大,当真把不少人吓了一跳,难道,别动军已经实现了全面机械化的程度?当然不是了,而是叶廷将军为了保证行动的快速,将一些本应该补充到他们部队的汽车全部补给给别动第一纵队了,现在对中苏两国来说,时间就是金钱,谁快一分,谁就会占得一些先机。

    别动军庞大的钢铁军团,就如同一把极为锋利的尖刀一般,迅速的刺破蒙古腹地,一路之上,苏军的部队在庞大的装甲洪流面前是土崩瓦解,根本没有一合之力,倒不是说这些苏军太渣,而是,连他们都没一下子见到这么多的装甲,根本就不适应。如今,苏联的装甲大多用在同德军的交战中,而且,当初苏军与日军一战,发现,日军的装甲,不管是数量还是质量,都要比苏军差一筹,这就给苏联人一种“亚洲国家的装甲力量非常薄弱”的印象。所以,远东军空有庞大的百万大军,却根本没多少装甲,而且,也不是成建制,还依旧像原先一般,拆散分配到每支部队中,而驻蒙的苏军在这方面就要更差一些了,怎么可能凑得出上千装甲对抗。

    再说,这次行动,明显是别动军占着主动,因为叶苏早就打着武力进入蒙古的打算,虽然明面上没有在边界屯积多少兵力,但真正开动起来,便知道,别动军立即就可以上手,顶多只是多跑一些路罢了,这一点,从别动军大兵团迅速的攻入蒙古,各方都可以看得出来。

    别动军主力还未同驻蒙苏军主力全面交战,别动空军的飞行大队,便已经分别从内蒙、绥远、乌拉尔的机场,向着苏军冲去。别动空军不出去则已,一动,就是一半的主力。已经得到一定补充的别动空军拥有近五百架飞机,其中f1式喷气式战机有四百架左右,h1式重型轰炸机有一百架的样子。这样的一半主力。便有两百架先进的f1式和五十架h1式重型轰炸机出动。

    也许,苏军在蒙古驻扎的飞机不止三百架,可是,论质量。他们绝对无法同别动军的相比,现如今,日军的零式飞机可谓是世界上一流的战机,却照样与别动军的f1式有着不小的差距,苏军的主力战机还要比日军的零式差一些。自然与别动军的喷气式飞机的差距更大。而且,这次的战斗,明显是别动军占着主动,等别动军开始发起猛攻的时候,苏军还没有准备好,等别动军的机群飞临各机场的上空时,苏军的很多飞机,甚至连飞都没飞起来。仓促应战之下。损失惨重。仅仅经过一天的作战,除了在蒙北的一些机场由于离东北和内蒙的距离太远而超出别动军飞机航程的没有遭到攻击之外,其余的,几乎都被别动空军给干掉了,蒙古的制空权迅速的被别动军拿下。

    而别动军的地面部队,在成千装甲的带领下。迅速进至西乌尔特一带,并快速向温都尔汗冲去。一路之上。别动军势如破竹,进展比之当初的日军不知道快了多少倍。凡是敢于挡住别动军去路的苏军,直接被别动军的钢铁洪流当场辗碎。在平坦广阔的草原上,几乎就是装甲聚群的天堂,何况制空权还被别动军掌握着,而苏军的各种大军都是分散开来,仓促的阻击,怎能挡住近十多万的全机械化军团,这一手笔,现如今苏军任何一个方面军都比之不如,世界上其他国家任何一个方面军也没有这么大手笔,因为别动军可是抽调了不少部队的资源来装备方启翔的别动第一纵队,不强才怪。如今的方启翔都有种感觉自己坐拥天下第一军的感觉,那种打击的快节奏,都让他自己很是骇然了。空地联合,钢铁洪流立体打击,几乎是一边倒的横扫,以前觉得德军进攻的速度真是他娘的骇人,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嘛,我这别动第一纵队,几乎是一路开过去的。…;

    “温都尔汗的五万败军,投降了……”8月18日的时候,坐阵乌兰巴托的莫托洛夫惊恐的给斯大林通电,并请求苏联派出支援。

    “一个星期时间不到,就让别动军深入腹地,真是无能……”斯大林已经换了一个新烟斗,可心情却没有丝毫好起来的迹象,别动军的突飞猛进,让他感觉,别动军的威胁可比当初日本关东军更大了。日本关东军当年虽然在苏军头上占了一些便宜,但哪还不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而且还是因为苏军因为德军的威胁而不愿意与日军全面开战的原因,不然,还说不定是谁完蛋呢。

    “斯大林同志……叶苏的野心是不能被满足的,应该派遣远东军主力南下,直接进攻东北。我驻蒙苏军配备比不上远东军,兵力也远远不如,而我远东军号称百万,反观叶苏把进攻蒙古的别动军打造成钢铁之师,可驻守在东北的其他部队,却远远比之不如,以我百万雄师南下,必然震动中国,让叶苏不得不停止对蒙古的进攻,而让部队回援东北,蒙古之围,立即可解……”一个参谋知道斯大林一向不大喜欢别动军,听到斯大林的不快之语,便以为是个讨好斯大林的好机会,立即出声道。

    斯大林没有立即回应他,只是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让这个参谋如同直坠冰窖,当场就愣在那里,感觉浑身发寒。

    铁木辛哥想了一下,起身出声道:“远东军万万不能南下东北,那是要全面对中国开战,这对我如今岌岌可危的国情来说,是绝对不可以的,盟军方面也不可能答应,说不定会让我苏联处于被孤立的处境,以后反击德军就显得更加困难了。”

    斯大林听到如此,脸色缓和多了,这也是他心中所想的,只是他一个一向狂傲的人,说出这种有显妥协的话是有些不妥,但由别人说出来就不一样了,而前面那个傻逼,居然还怂恿着全面和别动军开战,那不是找死吗?

    “铁木辛哥同志,请继续说……”斯大林吐出一口烟,认真的道。

    铁木辛哥想了了下,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道:“蒙古问题,不能仅仅靠战争解决,别动军与当初的关东军不同,当初的日军有很大的作战任务,所以,他们不敢放开手来打。可如今的中国是中立国,别动军也没有其他作战任务,他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来和我们慢慢打,可伟大的苏军却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在远东多消耗一分实力,就是消耗将来对德反击作战的一分实力。蒙古虽然独立出中国,但苏联想要把蒙古归入苏联领土也是很难,也就是说,蒙古很难成为苏联的一部分,如果如今为了一个蒙古而影响未来收复国土的行为,实为不智……”

    “当然,这并意味着,我们会痛快的放弃蒙古,这与我苏维埃政府的利益不符。蒙古问题,现在已经不单单是中苏之间的问题,从这些事件中的参与方都可以看出来,世界上的大国,几乎都在明中或暗中掺和了进来。有的是想坐山观虎斗,有的是想坐收渔翁之利。叶苏小儿喜欢向各国卖弄他的军力,以提升别动军以及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所以,他会表现得很积极,甚至有可能会很疯狂,可我们不能这般跟这个愣头青玩。既然这是个国际性问题,我们何不交给国际处理,就要求国联进行仲裁……”…;

    铁木辛哥的观点一说出来,得到不少苏联高层的同意,斯大林思索了一会儿,也感觉比较符合他的心愿。

    “铁木辛哥同志说得不错,苏联再强大,也不可能同时对付几个敌人,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自然是德国,没有打败德国之前,妄图与其他国家全面开战是愚蠢的行为。只要我们能够把德国人赶出去,彻底打败德国,一个落后百余年的中国,能够真正危害到我伟大的苏联吗?”斯大林又不自觉的扫了刚才那个建议全面开战的参谋一眼,让这家伙头都抬不起来,惊恐的半天不敢说话。

    沉吟了一下,斯大林吐出一口烟,认真的道:“告诉莫托洛夫,让他发挥出他的能力,苏军不是在蒙古又迅速扶植起另外一股势力吗?就让他们以蒙古人的身份,公开控告别动军入侵蒙古。同时,我们也要尽快找出别动军故意制造冲突进攻蒙古的证据,将这一切有利于我苏军的证据一并送达国联,要求国联对于侵略者进行仲裁,勒令别动军退出蒙古,并向蒙古和我苏联道歉……”

    斯大林知道,事情要加紧,真等别动军强势占领整个蒙古,很多新的问题又会冒出来了,一边让莫托洛夫扶植的蒙古傀儡痛斥别动军的行为,另一边则派人向国联申请裁决。国联,不同于现如今的联合国,此时的国联显得很松散,约束性不强,虽然也制定了不少的规矩,可是,真正能够约束的只是一些弱势的国家,真正像德国、日本这样的强国,把人家惹火了,他们根本就不鸟你,所以,日本和德国早就退出国联了,国联至今还不能把他们怎么样。

    以前的蒋总统一直把国联当成救命稻草,如今的苏联,又会是怎样呢?(未完待续。。)

    。。

第三五三章 怒斥国联代表团

    国联在收到苏联人的申请时,也是有些头痛,如果是曾经的中国,他们不用去调查什么,直接可以驳斥别动军一个侵略者的罪名,然后勒令别动军退出蒙古。可如今,中国已经今非昔比,虽然说不上是世界强国,但是,份量还是很足的,别动军的实力,谁也不能完全无视,惹毛了他们,说不定可能促成中国做出日本和德国的举动,直接退出国联,看你们还怎么办。可中国一旦退出国联,那意思就很明显了,那就是准备和盟国分道扬镳了,他们可不敢太逼。

    “中苏两方,能不能坐下来谈谈,不能让战争扩大化……”这是国联发给沈阳的电文,意思很是委婉,没有任何逼迫的意思。

    “只要敌人不退出我国领土,中华民族的反抗是永不停止的……”这是沈阳方面最正义的回复。

    而这时,国联的调查团也到了东北,苏联人则迅速的向国联调查团递交了他们这段时间搜查出的证据,证据证明,并不是苏军先动的手。其实,国联,一直是由几个西方大国把持的,他们的言论对国联的决定有着深重的影响,而随着德国、意大利等西方大国退出国联,如今的国联便由英法两个常任理事国主导。英国人一向对别动军是有些不满和痛恨的,而且,现如今苏联是抗击德军的主力,虽然他们也不喜欢苏联人,但却承认苏联人确实为抗击法西斯做出的贡献,他们不想苏联人受到外界其他势力的干扰,别动军进攻蒙古的举动,明显是触犯了这点,所以,从一开始,国联在心里便已经偏向了苏联这边。

    而如今,当苏联方面将他们提供的证据交到国联调查团手中,证明并非苏军主动挑事之后,国联调查团对别动军的语气便变了不少。“希望别动军立即停止一切军事行动,恢复12日前的中苏军事分界线……”

    从这里可以看出,虽然国联没有能力进行军事干涉。但是,态度上开始偏袒苏联方面。国联组织虽然松散,只有五十几个成员,但是。却是当下国际上最大的组织,他们对此事进行了裁决,即使不能在军事上给予苏联方面什么帮助,在舆论上,却让苏联方面受益良多。而反之,别动军的形象却变得凶恶了不少。

    “这别动军,三天没人修理,就敢上房揭瓦,成了中立国都不安分,居然敢打苏联的主意……”

    “中国人这是怎么了?他们刚摆脱战争,难道又想主动卷入,真是一个不安分的民族……”

    “他们这是助纣为虐。恐怕现在最高兴的是德国人和日本人吧……”

    国联的言论一公布。世界上的舆论导向便开始指责别动军了。美国一直没有加入过国联,此番言论一出来,罗斯福总统暗道一声要坏事了,对英法主持的国联颇有些非议,太民族主义化了,中国再怎么。也不可能是非正义的一方,可到你们嘴里。反而是像侵略别国的侵略者了。

    此时,国联调查团的代表已经来到沈阳。并劝导叶苏下令别动军暂停军事行动。

    “你们看了苏联人的调查就觉得是我方主动挑衅,甚至觉得是我们在侵略苏联,如果国联这么有失公允的话,你们也没必要查下去了,我们中国人进入自己的国境,其他外人,管不着……”叶苏也是火大得很,对国联调查团团长查里斯一行是很不客气。…;

    “中国是国联的一分子,你们对国联公允的裁决,应该要遵守……”查里斯对叶苏是恶感急剧上升,但还是压下了些许火气。

    “蒙古是我中国的领土,我中队在境内抗击外国侵略军怎么就犯了国联的忌讳?难道,我中国就活该被外界势力入侵不成?既然这样的话,你们英国也没必要和德国人结什么仇了,大英帝国的本土不是已经被德国人占领了吗?那你们也接受这个事实吧。只要大英帝国公开承诺放弃收复英伦三岛的打算,我别动军,立马退出蒙古,并承诺,永不踏入蒙古一步……”叶苏冷笑着道。

    “你……这,这两件事情,根本不一样,蒙古早已独立,可……”

    “谁承认立了?我希望查里斯先生说话小心一点,我怀疑你是苏联间谍,就是来破坏我中华和平、来分裂我中华的……”叶苏站立而起,眼中寒芒四射,周边的一干中方人员,早已怒不可竭,似乎随时都有可能要爆发一般。

    查里斯猛然一惊,知道自己不小心说错话了。问题都已经谈成这样了,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查里斯一行只得灰溜溜的离开了沈阳。而叶苏,则立即给前线的部队下令,让他们加快速度进攻,以最段的时间赶紧拿下乌兰巴托。同时,叶苏把乔巴山安排进入蒙古,让他招集旧部,以正牌的身份与苏军扶植的傀儡对抗。

    而这边,德国人和日本人看到别动军与国联都闹了起来,更加欣喜不已,又开始加大马力发挥出他们煽风点火的能力了。

    “国联就是英法几国为了各自国家利益的一言堂,他们不顾中国之利益,不顾中华人民之感受,公开发表有失公允的言论,破坏中华民族的形象,甚至在暗中参与配合苏联分裂中国之企图,妄图让中国陷入内乱而无法在和平中强大起来……”

    “特别是英国,在华有着不小的利益,生怕别动军强大而影响他们自身的利益,他们更因为香港事件对别动军深有恶感,才不问原由,不查事实的情况下,公开胡乱指责别动军的正义举动。”

    这番言论一发出,首先得到了中国人民的响应,因为这说的就是事实,让他们深感国联的无耻,只会帮助大国欺负一些稍显弱势的民族。而这时,德国人和日本人商量了一番,让日本人当了一回恶人,把事情的真正原因公布出来了,当然,不是以德国人的立场公布的,更不是以日本人的立场公布的,而是由美国人公布的。美国人得到这份证据,既是偶然,也是必然,别动军方面先给了美国人一些自己调查的东西,随后德国人又“不小心”的让一些真实内容落入美国人手中,凭美国人在中国的影响力,对一些真实的事件进行进一步的确认,并不难。(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三五四章 中苏矛盾,各方关注

    美国人没有加入国联,而且一直在中苏冲突之间尽量保持中立的位置,顶多进行调停,没有公开的站在哪一方。事件的真实情况已经出来,美国人觉得没必要藏着掖着,罗斯福总统跟丘吉尔通了一下气,希望将真相公布出来。

    丘吉尔首相起先还有些迟疑,因为他清楚,真相一公布出来,恐怕对国联,甚至是对他英国的形象,有所损毁了。但是,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美国人已经掌握了证据,其他势力自然也能够慢慢查出来,到时候,丢的面子可能更大。所以,丘吉尔首相最后还是不得不点头同意公布中苏冲突事件的真相。美国方面随即将真相公布了出来,并迅速的呼吁中苏双方是因为敌国的误会才导致的军事冲突,希望双方能够冷静下来,放下成见好好的谈一谈。

    “原来是德国人和日本人捣的鬼,可是以英国人为首的调查团,却直接指责我们,当初日本人侵略我们,可没看到他们站在我们这边,这些白皮猪,果然是一伙的欺负我们……”

    “国联调查团,滚出中国……”

    事件真实性一还原,国联调查团的形象在中国,直接一落千丈,还没等中国人民赶他们,便迅速的灰溜溜的逃走了。而英国在华机构和企业,大范围的遭到中华民族的抵制,现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