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杀日王牌-第17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零五章 黄金舰队遭暗算(下)

    正在海军士兵们设想着中国海军美好未来的时候,突然,一个士兵看到连续十几条带着长长白色尾翼的鱼雷,从不远处向舰队急驰而来,那泛起的白色浪花是清晰可见……

    “敌袭,转舵……”这次选拔出来负责押运黄金的海军士兵,都是别动军海军中最优秀的,第一时间便反应了过来。可是,对方明显是有备而来,一直到攻击的时候都没被舰队的检测系统发现,明显是他们实行了无线电沉默,亦或是早就在这里守株待兔了。

    鱼雷的速度飞驰得很快,分袭舰队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其中那艘唯一的一艘五千吨级巡洋舰受到的攻击最多,起码有五枚鱼雷瞄准了它。也许是中国标贴让别动军士兵很放心的不被人攻击,所以他们行驶的队形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严谨,突然遭袭的情况下,让士兵们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弥补舰队本身就存在的队形漏洞。

    先后有三枚鱼雷穿过舰队的队形击中了舰队中唯一的一艘巡洋舰,随着几声惊天的爆炸,巡洋舰被击破几个大洞,无数的海水汹涌的灌了进去。同时遭袭的还有几艘驱逐舰,除了其中一艘有些侥幸的避过去之外,其余两艘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至于八艘运输艘,好像并没有鱼雷去刻意攻击他们,显然敌人的目标很是明确。

    水面上没有其他舰只,自然是潜艇发射的鱼雷,潜艇发射鱼雷后。一般都会被敌人锁定位置,这次也一样,别动军的舰队便发现了水下至少潜有十几艘潜艇。

    “嗖……”

    “嘭……”

    各舰只显得有些仓促的应战,一枚枚深水炸弹投入了海底,舰炮也猛烈的发射了起来。

    “轰”的一声,一艘来不及躲避的潜艇被深水炸弹击中,引起了大爆炸。在水面上升腾起了一道上十米高的水柱,这一击,肯定是致命的。

    “嘭嘭……”潜艇的甲板炮也开始了反击。并寻机继续发射鱼雷……

    双方的战斗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别动军的五千吨级巡洋舰受重伤沉没了,连带着装载在上面的上千吨黄金。还有一艘驱逐舰和一艘运输舰也受伤沉没,其余两艘驱逐舰皆受了不同程度的伤,反倒剩下的七艘运输舰保存得很完好。至于敌方的损失,别动军方面估算,至少有四艘潜艇被击沉,受伤的就不清楚了。

    按理说,这个时候的潜艇和军舰直接对抗是很吃亏的,因为潜艇潜在水里的速度和灵活性都要比军舰差上不少,而且火力配备也没有军舰强,可这次。是敌人的潜艇首先发起的攻击,几乎没打过什么海战的别动军海军士兵在应对方面算不上好,自然吃了大亏。如果损失了一艘巡洋舰和一艘驱逐舰还好,可是,巡洋舰里面还有上千吨黄金。那可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啊,比这整支舰队还值钱不少。负责指挥这支舰队的别动军少将,气得都差点儿拔枪自杀了,但却被部下死死拉住了。

    舰队被袭的消息第一时间传到了沈阳,别动军上下是大为震惊,大家几乎同时想到了凶手可能是同盟阵营的。很有可能是英国人的潜艇,因为,那里正是他们控制的海域。叶苏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立即找到真凶,而是让舰队方面迅速将出事的位置报告给他,而且是要精确的位置。

    随即,别动军方面还算委婉的询问英国方面,中国船只在印度洋出了事,希望他们能够给出一些线索,明摆着的意思就是怀疑他们。…;

    “什么?别动军的舰队在印度洋被袭?怎么可能?这绝对不是我们干的,我们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在印度洋上,根本没有布置多少力量,更不可能把一支强大的潜艇部队布置在那里,因为印度洋现在还算比较安全,我们可没有那么大的多余力量浪费。再说,我们大英帝国即使要下手,也不会选择在印度洋啊,直接让别动军的舰队航行到孟加拉湾然下手,然后再嫁祸给日本人不是更好吗?”英国人的反应很惊讶,甚至很不解的样子,直接否认是他们干的,也没有妄自猜测谁是凶手,好像真跟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似的。只是英国人还是不经意的影射是不是日本人特意跑到印度洋去埋伏,然后想嫁祸给英国海军,这帮龟孙子最会搞偷袭和阴谋了。

    德国方面刚对叶苏遇袭还活着表示祝贺,却又突然收到别动军的舰队在南中国海和印度洋双双遭到袭击而损失巨大的消息,前后仅隔不到四天的时间,这让希特勒很是震惊,他立即责令海德里希向别动军方面分析原因,并派出盖世太保认真的彻查原因,因为希特勒知道,虽然这件事情不是德国干的,但是,三千吨黄金,叶苏连摸都没摸到,心情肯定是很不爽的,就相当直接从天堂掉到地狱,这种事情发生在谁的身上都不会舒服的。

    通过一个多星期的调查,直到别动军两支残余的舰队先后回国,也没有查出具体的凶手,因为,嫌疑国有很多,英国、日本和美国嫌疑最大,其次是德国。把德国也算上,因为没人愿意去培养一个大国起来,希特勒之所以交上黄金,更主要的原因是想交好别动军,但并不表明他是心甘情愿的免费给出上千吨黄金,如果这些黄金能够沉到海里却又不影响中德关系,自然是最好。至于其他三国,则更不用说了,他们都从心里比德国更不希望中国强大起来。

    似乎事情变得很扑朔迷离了,这时美国人发来了安慰的消息,同时又通知别动军一个好消息,影射日本的潜艇曾经在那一带海域中活动过,而且那里是日本海军控制的区域,十有是他们搞的鬼,因为日本人和中国是宿敌,是最不希望中国强大的国家……

    驻日大使直接向日本大本营发出照会,质问,“这是不是又是一次串通好的阴谋?潜艇都进入菲律宾海域了都没被发现,还能够明目张胆的发起攻击,似乎只有你们日本人的潜艇部队能够做到了……盟军方面将航行路线告诉了你们,然后由你们派出潜艇部队早早埋伏,等到舰队进入预定海域,便发起突然袭击。然后你们双方再演一出互相指责的戏,彻底把水搅浑……”(。。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零六章 中德联合研发航母(上)

    “不是我们干的……可恶的白皮猪不顾自己人的性命,这只是他们自己自导自演的一场戏而已,要么是美国人的潜艇部队、要么是英国人的潜艇部队。虽然我们大日本联合舰队控制了南太平洋不少区域,甚至也能够威胁到印度洋的安全,但是,这两次事情,我们大日本帝国联合舰队,都没有参与。自始自终,我方都不清楚中国舰队航行路线。对我们大日本帝国来说,我们不可能同一个错误连续犯两次,上次事情我们已经和同盟阵营全面决裂,不可能再联合一起实行这种歹毒、龌龊、卑鄙的阴谋……”日本人真是气得直跳脚,一步棋走错,却是经常被人当枪使。

    说实话,这两次事件,日本人真的没有参与,东条英机亲自下令取消了原先制定好的计划。可是,两次事件,从表面上看,确实是他们日本人的嫌疑最大,这怎让他们不气,不悲,不愤……

    光嘴皮子上的功夫是不足信的,中方显然不相信日本人所说,日本人无奈,只得加派特高课彻查事件的经过,希望能够自己给自己申冤。而同时,日本人对同盟阵营的报复行动也开始了,经常有美英军的士兵被俘虏之后,被虐杀至死,连一些平民都不放过,日本人甚至一气之下,在菲律宾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屠杀,仅仅不到一个月,马尼拉都快成了一座空城,弄得一些菲律宾人不得不想办法冒充中国人、或者和中国人扯上一点关系才能够活命。

    当然,日本人这些残暴的手段自然不会让真正的凶手蹦出来承担责任。他们也只不过是想发泄一下怒火,同时向叶苏表明,我们大日本皇军对所谓的同盟阵营是极其痛恨和厌恶的,他们在我们眼中就是一群白皮猪,爱怎么杀就怎么杀,我们怎么可能和这个种类为伍而破坏中日之友好呢?

    美国人和英国人联合一起对日军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谴责,却是迎来日本人向印缅边境城市和北澳大利亚的达尔文投下了大量的毒气弹和带菌动物。直接细菌战的干活。看来,日本人是彻底暴怒了,他们没责怪别动军确实冤枉了他们。因为对手太过狡猾和无耻。

    果然,日本人的一些行动,至少让中方几乎相信他们应该在这件事件中没有和同盟阵营联合。那么,这次事件的凶手,要么就是日本单方面施为的,要么就是同盟阵营自导自演的,然后嫁祸给日本人。

    海德里希发动盖世太保大查特查,甚至还询问了日本人,依然没有确定凶手是谁,只得向叶苏表示无奈,因为,没找到凶手。你就不知道找谁去赔,你不可能就因为怀疑谁就让谁赔吧。叶苏在海德里希面前也表示了对凶手的极其愤怒,称这是一种宣战的举动,如果让别动军方面找到了确切的证据,必会让敌人付出血的代价。当然。德国人这么卖力,一是想撇清自己与这件事的关系,二是想确定以前中德谈好的一些项目,会不会因为这次事件而中断……

    “海德将军请放心,我们可以确信这次的事情和德国是没有关系的,你们没有任何责任。所以,我们也没理由让德国方面承担什么,至于以前承诺的修建铁路的事情,也没有问题。不过,由于黄金几乎都沉海,所以,资金方面可能有些困难,从而导致施工的时间肯定会比预想的时间长……”叶苏认真而且惋惜的道。…;

    从这个现状来说,叶苏所说的是事实,如果那三千吨黄金都到手的话,把这条交通线尽快修好,对中德两国都有莫大好处,却没想到,出现了这档子事。海德里希痛心的同时,也庆幸叶苏没有借此事而反悔,不过,他也知道,这件事情多拖一天,交通线的实用性就少一天,现在可以预见,德军要进入南亚,能够借助中国这个大的物资生产基地,难度将要减轻很多。所以,这件事,必须得加紧办,可是,现在叶苏的黄金沉到海里了,德国再大方,也不可能再送黄金了,可没黄金,光有人,没有钱的中国也开启不了这么庞大的工程。

    “叶将军,有没有什么好一些的办法,尽量让工程期快一些,如果我方能够提供一定帮助,绝不推辞……”海德里希随即问道。

    叶苏沉吟了良久,才想了想,说道:“我倒是有个主意,先说来听听,如果海德觉得可以的话,就这么办,如果觉得不行,那就只当着听听,不要放在心上……”

    海德里希听到心里一突,知道这是提前打预防针,估计叶苏会提什么古怪的要求了,他当然不能说不,只得认真的点点头。

    看到海德里希点头,叶苏随即出声道:“随着德军战线的越拉越长,以及未来战局的不断深远,德军对远程作战能力的需求将会越来越大,自然要依仗海军不少。可是,纵观如今德军的海军,除了邓尼茨将军的潜艇部队之外,其余的水面舰艇的力量,却是相交于英美等国,是相差不少,即使比之被德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的苏联,德军水面舰艇的总吨位也差上不少。正因为这方面的弱势,才让德国海军的主要作为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商船。特别是到现在,德军连航母都没有,没有了航母,就少了舰载机的制空权,在如今的战争形式来看,不管在任何战场,少了制空权,就意味着在于对手的争锋中直接处于劣势。德军能够进攻神速,空军发挥的能力居功至伟……”

    “可是,如今欧洲大陆几乎尽归第三帝国掌控,第三帝国要想拿下北非、控制大西洋、甚至是未来的进入南亚、大洋洲、美洲,这都少不了强大的水面舰队。可是,以如今德国海军的能力,完全不能胜任,所以,第三帝国目前最应该做的,就是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不但要保证潜艇部队的攻击能力,同样也要保证水面舰艇的强大,建造航母编队是眼下的重中之重……”

    “可如今,好像也没有看到第三帝国有建造航母编队的打算,是第三帝国还没有掌握建造航母和舰载机的技术吗?说出去,谁都不信,要知道,德国的技术在世界上一直是一流的……既然如此,那么,唯一的可能性就是,普通的技术人员不足、物资材料不足、再加上有英国人的舰队和美国人的舰队干扰和空袭,安全不能保障,而第三帝国又要保证空军和陆军的强大,便将海军的发展拖慢了下来……”

    叶苏以自己的观点层层分析,有理有据,海德里希不时的点点头,因为这种分析正是德军面临的现状,德军各种装备的数量不是最多的,但质量,却是绝对的世界一流。至于航母制造技术,德国自然是掌握了,但早早的规划出来,一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实施,并不是德国不想要航母编队。…;

    海德里希可以料想到,在未来不久,缺乏航母编队将是德国海军一个重大的软肋,这将直接影响德军的很多进攻计划。所以,在把苏联最富余的西部大部都占领之后,德国国内对于快速建造航母的呼声越来越高了,但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拖慢了计划的实施,那就是材料极缺,普通技术人员也极缺。由于德军狂猛的作战两年多了,期间虽然取得了不少的大胜,但各种损失也不少,为了保证胜利果实,德军必须得优先补充可以保证德军战争实力的部队,比如装甲部队、空军和海军,很多准备好建造航母的材料和资金都被挪用了,弄得现在是半开工半停工的状态,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

    现在,海德里希听到叶苏把德军的现状搞得那么清楚,并这么高调的讲出来,肯定是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随即也不管叶苏会有什么条件,直接道:“叶将军所说的就是我第三帝国海军面临的现状,从去年年底以来,美国人投入在大西洋的海军兵力越来越多,邓尼茨将军潜艇部队损失越来越大了,元首切实感觉到海军的发展严重制约了我第三帝国的战力,叶将军难道有什么好主意?”

    听到海德里希这般问,叶苏把身子倾前一点,直接道:“我们中国,帮你们造……”

    “呃……”海德里希似乎有些不懂了。

    “第三帝国有资金、有技术,我们中国,有材料,有人,两相一结合,什么,都给他造出来……”叶苏这回说得更清楚了。

    这回,海德里希也是听清楚了,这叶苏是看上了他们德国造船技术,是的了,中国的海军现在还很弱小,更缺乏大型舰艇,通过自己慢慢摸索,还不知道要什么时候能够发展起来,这叶苏高瞻远瞩,抓住有利的发展时机就不撒手,见缝插针。

    前段时间有钱了准备投资军火生意,现在黄金突然沉海也没打消他见缝插针的热情,居然瞄上了德国的造船技术。

    可是,这样先进的技术,是一国立国之根本,谁愿意随便透露给别人,德国人的潜艇技术一直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到现在,都没人能够超越,水面舰艇的技术同样是一流的,比如俾斯麦号战列舰,号称当世第一战列舰。(。。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四零七章 中德联合研发航母(下)

    叶苏所说的这件事情太过重大,海德里希可没有权利答应或者不答应,所以一时之间沉默了下来。

    “第三帝国只要把一些工程师和技术人员运送到中国来,我方很快会把上海、香港、大连等等几个大型船坞供给你们使用,由德国技术人员和顾问培养一些中方有潜力的技术人员出来,然后我方再发动全国人力一起建造大型舰只,甚至包括航母。我方可以承诺,未来建设出来的常规航母编队,我们会迅速把航母编队交付给第三帝国,我们只需要第三帝国为我们最快建设起海军舰队……”叶苏把一些条件趁机讲了出来。

    海德里希彻底明白了叶苏的意思,这家伙一边卖材料给第三帝国,一边派人学习技术,然后一边帮助第三帝国建造船只,一边建设自己的海军,当真是技术、发展一把抓,各项都不误。叶苏的算盘是打得丁当响,如果是以前,德国人自然会直接拒绝的,可现在,海德里希不敢保证了,如今的德国在很多方面都要仰仗中国,而且海军确实需要发展,如果就此拒绝的话,对中德之间的利益都没有多大好处。

    弄明白了叶苏的意思,海德里希找个借口离开,然后立即把叶苏的意思向德国国内汇报了。这条讯息自然是迅速的送达到了希特勒的手上。

    看到叶苏的设想后,希特勒是大为赞叹,感觉这个年轻人和他年轻的时候很像。他的著作《我的奋斗》深深的阐述了这一点。如今的叶苏,以独特的思维,在孜孜不倦的发展着这个古老而落后国度的一切,让希特勒有种惺惺相惜的感觉。他希特勒当初在崛起之前,也经常是做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