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生传-第4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可以组织军事演习。” 
  “组织军事演习?”顾长生奇道,“那是什么?” 
  “那是模拟真实战争所进行的训练。你可以把整支军队分为二部、三部甚至更多部,让他们分饰不同阵营进行交战。交战的一切完全按照真实的战争进行,自然还应该有专人作为仲裁者。当然,一切都是点到为止,并不要真正造成人员死亡。” 
  “在你要攻打某处之前,完全可以把军队先带到极似那地方地理环境的地方先行训练。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建造一处与之极为相似的地方让士兵们模拟攻打……” 
  叶明进滔滔不绝的说着,顾长生垂眸深思着,然后他抬起眼,像不认识似的看着叶明进,“明进,我一向知道你聪明绝顶,但没想到你真正深不可测——明进,帮我一个忙!” 
  “请说。” 
  “帮我练兵!用你所能想到的一切帮我训练铁甲骑。” 
  叶明进淡淡一笑,“长生,我只是一介书生,且并没在朝为官。”顾叶二家,现任家主统统不在朝中为官,但所有在朝为官的子弟,皆得听从家主调遣。 
  “一介书生?”顾长生失笑,“明人面前不说暗话。明进,我十二岁的时候,武功根本不及你。这些年里你的武功想必也没有丢下。只看你如今看上去像个寻常人就可知你的功力早已是返璞归真。——这一点,我不及你。” 
  叶明进轻叹一声,诚心诚意的说道,“长生,你性子激烈,很多东西太看不开,加上杂事太多,所以武学修为上如今你的确不如我。” 
  顾长生并不否认,反笑道,“性格决定的东西,想改也改不了。”看着叶明进,他诚恳请求,“明进,请一定帮我!” 
  “为什么一定要我?”叶明进不解,“以你在数月中将新兵调教为人人丧胆的屠夫军的本事,何必再来找我?” 
  顾长生认真道,“那有何难。只要细读过几本兵书的人都能做到。但你的这些想法,我真的闻所未闻!我有个直觉:由你训练出来的军队,一定会是一支真正的虎贲之师!” 
  叶明进轻轻笑,“这些法子不过是异想天开罢了。” 
  “不不不。明白人一想就知道了。”顾长生沉思着,“你所提出的关于着装的训练、半夜紧急集合,完全可以提高士兵在危急时候的应变能力。长途跑步、负重跑步,可以增强士兵的耐力与体力。组织数方对抗演习,则模拟着真实战争,让士兵们能够熟悉战争。而让士兵们先行在极似欲攻打处的环境中训练,更可以提高士兵的适应能力,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这些法子,大部分我从未想过,但由你一说来,却是确实可行可用的——明进,你帮我!” 
  叶明进只思考了片刻,即道,“我可以答应你,但我有条件。” 
  “请讲。” 
  “我要你答应我:他日如果明远闯下弥天大祸,犯下无法赦免的大罪,你仍然要保他平安。” 
  顾长生有些疑惑,提醒他道,“明进,我只是一介官吏。” 
  叶明进并不接腔,只是一笑,“这就是我的条件。” 
  顾长生断然道,“好!我答应你:他日不管明远闯下什么祸,顾长生纵身死,仍然要保他完好无损!” 
  叶明进向顾长生一揖为礼,正色道,“那么,叶明进必竭尽全力为你练兵。叶家,更是你坚强的后盾。” 
  “一言为定!” 
  第十五章 
  “咚咚咚……” 
  军鼓声在军营中回荡,迅速打破深夜的宁静。 
  鼓声刚起,军营便动。无数兵将听闻聚兵鼓令,即刻从床上跃起,以最快的速度着甲、持械,奔向校场。 
  兵士们迅速整队,片刻功夫,即已集结完毕,一时间偌大一个校场上虽是人头攒动,马蹄踏踏,却仍是鸦雀无声。 
  叶明进在点将台上扫视了一下四周,沉着脸道,“从聚兵鼓响起到军马集结完毕,所用时间约在半柱香。这样的速度算不错了,但,即使是这样的速度遇到突发状况时仍是不够的。更何况在刚才集合时有些人仍显得慌乱,看来以后这方面的训练得抓紧。” 
  刻意顿了顿,他留意观察着众人的反应,不出他所料,众兵士虽迫于军纪,不敢妄言,但眼中的不服却是显而易见。 
  叶明进淡淡一笑,随即运气在胸大声对众兵士说道,“不要不以为然!必须得节约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不要以为我在夸大其词,如果敌军袭营,他们会给你们这么长的时间集结?更何况,刚才有些人居然无法在第一时间找到自己的队列究竟在哪里——你们想想,如果遇上敌人偷袭,你们会怎么样?” 
  众兵士低头,的确,如果袭上敌人偷袭,己方每早争取一点时间,自己活命的机率就会大一些。这一点,新任教头并没有说错。 
  停顿片刻,叶明进冷冷道,“今天你们集合的时间是半柱香,比起一般军队来说的确已经足以自豪了。但记住,你们是铁甲骑,是精锐中的精锐!现在的你们没有资格够上这样的称谓!所以,在以后的半个月里,我会时常安排紧急集合,而且要求你们将时间缩短在四分之一柱香以内!半个月内,如果有人超过半柱香,三十军棍侍侯;一个月后,有人四分之一柱香内没有完成,就立即给我滚出军营!这个军营里只要勇士,不要孬种,听明白了没有?” 
  “是!”众士兵齐声应道,没有人愿意接受被赶出军中精锐铁甲骑的耻辱。 
  叶明进满意的点了点头,喝令道:“骑兵全部下马列阵!” 
  一阵盔甲轻响,骑兵们应声下马,迅速列阵完毕。人人目不斜视,静侯叶明进下一个命令。 
  叶明进伸手一指军营背后的山道:“三军听令:全副武装,以急行军长蛇阵,跑步直奔南山。出发!” 
  “是!” 
  刹那间,一队队全副武装的士兵向南山直奔而去。 
  南山位于军营以南约五千米的地方,山高七八百米,从军营到山顶的全路程在二十里左右――这是叶明进为训练士兵耐力所准备的越野跑,同时也是叶明进对士兵们现在的体力进行一下摸底测试,以做到心中有数。 
  兵士们不发一言的向远方前进着。而叶明进则和中军骑在战马上,手握皮鞭,虎视眈眈的注视着行进的队伍,搜寻着可能掉队的士兵。 
  很快的,士兵们已经跑出两千多米,虽然人人已经开始呼呼直喘,却仍咬牙坚持,并无一人掉队。 
  跑到十里左右时,士兵们已是大汗淋淋,人人面色潮红,努力张大嘴,急速的呼吸着,步伐也变得缓慢而没有规律,严整的阵形自然因此变得松散,显然这时候士兵们的体力已经消耗极大。 
  叶明进仔细的观察着:此时,大部分人还能咬牙支持,但一些体力较差的却已经忍耐不住剧烈运动,脚步有些踉跄了。 
  叶明进对中军众卫兵使了个眼色,众人会意,催马四散,按着叶明进事前的严格命令,拿着皮鞭便开始如狼似虎的抽打着掉队的士兵。伴随着劈头盖脸的皮鞭的,是一阵阵凶恶的怒吼: 
  “慢腾腾的干什么?快点跑!” 
  “猪都跑得比你们快,还不快点?!” 
  …… 
  同时,叶明进也在旁大声喝斥着:“快点跑,不要装死狗!如果这点路也坚持不下去,现在就给我滚出军营!后面的训练还要艰苦得多,现在就坚持不住,还要来做什么?!我再说一次:铁甲骑只有精锐,没有孬种!” 
  众士兵闻言,咬紧牙关又加快了速度向着山顶奋力前进! 
  随着山势越来越陡峭,士兵们的呼吸也越来越急促,而原本还算整齐的队列到了半山腰以后,已经拉长了一半之多。 
  此时,叶明进等人也已经弃了马匹,和士兵们一起步行飞奔上山,当然,途中仍然不忘对落后的士兵施以责骂。 
  当叶明进看到已有士兵快接近山顶时,他便加快脚步向山顶直冲而去。叶明进功力高深,自然能越过众士兵率先登上顶峰。 
  叶明进在山顶上远望:此时,原本长约二里的行军队伍,已经完全拉开了。跑在最前面的士兵已快接近山顶,而最后的士兵却还在山腰中努力挣扎着。 
  终于,第一队士兵牛喘着登上了山头,然后二话不说,一头栽倒在地,拼命狂喘。 
  紧接着是第二队,第三队…… 
  当最后几名士兵跌跌撞撞的爬上山顶时,距离出发时已经过去一个半时辰有余。 
  看着横七竖八躺在地上像一条条死狗一般呼呼直喘的兵将们,叶明进面色一冷,沉声大喝道:“三军列阵,迟延者立斩!” 
  众士兵吓了一跳,连忙拖动着几乎毫无知觉的沉重双腿努力但缓慢的排开了队列。 
  叶明进冷眼相看,现在士兵们个个显得萎靡不振,队列也是歪歪斜斜、松松垮垮的不成模样。就是陈亮、杨万山、李信等体力超群的大将现在也是在呼呼喘气。 
  叶明进一脸怒气,大喝道:“看看你们,这一点点路就累成这个样子,以后还怎么去打仗?我天朝还怎么指望靠你们去胜利?我告诉你们:从今天开始,这样的长跑是每天的一项固定训练。今天的成绩是一个半时辰,我很不满意!我要求你们全部都得在四分之三个时辰内完成。从明天开始,十天内,一又四分之一时辰内不到山顶者,早餐免除,重责三十军棍。二十天后,一个时辰内不到山顶者,五十军棍侍候,早晚二餐免除。四十天后,四分之三个时辰内没有完成者,立即滚出军营!听明白没有!?” 
  听闻此言,士兵们心里不由连连叫苦:“完了,这新教头真狠,以后不死也得脱层皮了!” 
  但内心滴血管内心滴血,众人仍是齐声应道,“听明白了!” 
  叶明进不由心中暗赞:即使对自己的训练方法心存疑惑,但没有人会质疑,只以绝对服从命令为天性。不愧是顾长生一手调教出来的啊。     
  叶明进满意的点了点头,喝令道:“现在,各军列队下山,山下已经备好了早餐,快点吃饱,下面还有训练!” 
  士兵们听闻终于可以下山吃饭了,顿时一阵欢呼,急忙列好队形,拖动着疲惫之至的双腿蹒跚而下…… 
  叶明进登上点将台,冷冷审视着台下列好队的众士兵:虽然他们还没从长途跋涉的疲惫中完全恢复过来,但精神明显已经好转,队列也比在南山上整齐得多。 
  叶明进暗暗点头:士兵的军纪的确很好,而且他们的身体素质非常不错,看来训练强度还可以再加强。 
  叶明进忽然大喝一声道:“三军听令:全部卸甲,轻身待命!” 
  诸士兵迅速执行命令,将全部甲胄以及兵器放下后又回到队列中。 
  叶明进继续发令,“全军转身向后,全部蹲下,双手背在身后紧握在一起!” 
  众士兵们虽有些莫名其妙,但仍依令而行。一时间,校场上蹲满了人。 
  叶明进点了点头,大喝道,“保持蹲立姿势,跳跃前进,至营栅后转头再返回原地!” 
  众士兵闻言愣了:这是什么意思?蹲在地上背着双手向前跳,——这是什么训练法子,真是从未听闻。于是一时间众人大感为难,犹豫之下竟都没有动弹。 
  叶明进面色一板,厉声道:“军令如山,谁敢不从!一次罚,二次斩!执行军令!——三军听令:蛙跳前进!” 
  众人见叶明进如此狠辣,心中震惊非常,不敢抗命,只好硬着头皮开始一蹦一跳的前进。 
  自点将台到营栅,来回足有上千步,依靠蛙跳前进的确并不容易:其运动量之大,并不压于之前的越野跑。所以,蹦了三四百步后,士兵们已累得呼呼直喘。人人只觉眼前模糊,胸口闷得几乎喘不过气来,双脚酸涨难忍,每一次跳跃都像是耗尽了全部力气一般…… 
  尽管人人异常痛苦,但军令如山,不敢不从。于是士兵们咬着牙,狠着心,仍然苦撑着…… 
  当所有士兵重新返回点将台下时,不论军职大小,人人都全部累得瘫倒在地,大口大口直喘粗气。 
  叶明进没有说话,只是静静站在台上看着。当他看到众士兵总算稍稍缓过气来时,转头平静的对中军吩咐道:“击鼓,列阵!” 
  卫兵领命而去,拿起鼓槌便是一顿猛敲。 
  战鼓声刹那间响彻整个校场,士兵们虽然累得像快死般难受,但他们仍强忍着痛苦从地上缓缓爬起,重新列好阵势。 
  叶明进仔细观看,不要说与清早集合时相比,就是与越野跑之后的阵形相比,此时的阵容与气势也是完全不如。但士兵们个个虽已是精疲力竭,却仍硬挺着,这一点,让人不得不佩服。 
  叶明进完全无视士兵们眼中的恨意,微微一笑道,“我想,你们此时一定都在恨我。” 
  众人虽迫于军纪不敢语言,但眼中的凶光完全说明了一切。 
  叶明进却不以为意,继续道,“你们不回答我也知道答案:是的,你们都在恨我!我并不感到意外。现在,我把今天的训练内容的深意告诉你们。首先,清晨的长跑,并不是在整人,也不是无聊之举,那是在锻炼你们的耐力。战场上,军情瞬息万变,没有良好的体力和耐力,就不能够做到快速反应。所以我选择这样的长跑方式来锻炼你们的耐力与体力。其次,刚刚结束的训练,叫做‘蛙跳’。‘蛙跳’不仅可以锻炼你们的耐力,更重要的,是能够增强你们双腿的爆发力以及全身的平衡性和协调性。这两种训练都对增强你们的战斗力大有好处!” 
  顿了顿,留意着台下士兵们的神情,叶明进又道,“今天,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你们解释训练的深意,日后的训练我不会再解释。也许你们会认为我的军令很奇怪甚至是不可理喻,但不管我的命令是什么,你们只能无条件服从!抗命者——死!——明白了没有!?” 
  “是!”士兵们知道叶明进不是在故意整他们,而是为了加大一切让他们活命的本钱,这下心情都好受多了。 
  叶明进笑笑,道,“今天是第一天,就到这里吧。解散,不用列队了。” 
  听闻此言,士兵们虽心中高兴,但此时却已是连欢呼的力气也没有了,只好三五成群的互相搀扶着向营帐走去…… 
  十三个月后。 
  顾长生与叶明进在校场中漫步着,身边众兵士目不斜视,仍然继续着自己的操练。看着军士们那遇神杀神、遇佛杀佛的气势,顾长生不由点点头。两人对视一眼,都知道:随着军事学堂第一届将官的结业,这朝庭,该变天了…… 
  注1:中军:即军中执法队。 
  注2:本文第十五章,灵感来源于风华爵士大人的《铁血大秦》。某欢太笨,只能抬人牙慧,望诸君见谅:)列位看官大人如有异议,请说明,某欢会删掉此章:) 
  写在后面的闲聊: 
  看官大人HEHE说:半白半古的文言文看起来让人有点想笑。 
  嘿嘿嘿,看官大人明鉴:某欢,又懒又笨,很多东西这家伙嫌详细写起来太麻烦,所以就用古文(即文中的史书形式)交代过去,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偷懒啦:) 
  所以请列位看官原谅某欢的懒惰:)

  1617章

  第十六章
  荣华三十四年,十二月,世宗巡亮王军营,军纪严明,世宗厚赞之。
  ——《天朝史。亮王本纪》
  夏侯子文默默跟在荣华身后,猜测着荣华的用意。之前下朝后,荣华召他、夏侯日月还有几个中书府大臣商议对北海的资助事宜,谁知后来竟突如其来的到顾长生的定北军中检阅。
  现在夏侯日月主持兵部,夏侯子文主持刑部,而户部却由他们俩人共同监管。朝庭现在助北海用兵,兵部户部肯定是最为忙碌的,所以夏侯子文才得以与中书府接触,有时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权力中枢的决策中。
  如今北海内乱四起,数月前,北海王燕振国因不甘大权旁落入显侯燕兰舟手中,悍然发动政变,却被燕兰舟极时镇压。政变失败后,燕振国不愿再作傀儡,服毒自尽,燕兰舟索性撕掉那层微薄的遮羞布,登基为王。但北海内其他几个贵族并不甘心,他们一边指责燕兰舟窃国,一边在罗萨帝国的支持下,起兵征讨燕兰舟。燕兰舟无力平乱,于是向天朝求救。
  天朝与罗萨皆为大国,历史上曾正面交战数次,双方各有胜负。后来两国君主见皆占不到对方便宜,只好息兵。北海正夹在罗萨与天朝之间,所以多年来双方都很有默契的以北海为缓冲地,各自为政。也正是如此,弹丸大小的北海,才能凭借着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一直存在。历朝来,北海皆自认为天朝属国,向天朝交纳岁币以换取天朝的保护。三年前,倭国入侵北海,夏侯日月前往助战,赶跑倭人后,夏侯日月挟胜利之威在北海扶植傀儡政权,更迫北海人签订下《通商章程》,将北海牢牢控制在天朝的势力范围中。现在的北海对天朝的战略意义极其重大,天朝根本不可能把这块已经吃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