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落的约柜-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被无限地延长了。
  宫殿,地下墓室和方尖碑
  我们一到阿克苏姆就开始了工作。
  我们走下飞机时,一位年迈的埃塞俄比亚绅士在那里迎接我们。他身穿一套稍显破旧的三件套西装,而他的长髯却极为漂亮,颇有酋长风范。他的英语听上去虽有些古怪,却说得极好。
  他自我介绍说名叫博哈纳·米斯克尔·泽列列甫,还说他从广播上得到了来自亚的斯亚贝巴的指示,命令他做我们的向导兼翻译。他说,他受雇于文化部,〃负责看护阿克苏姆的古迹〃。他曾经以这种身份帮助过东非英国研究所的考古学家,他们对阿克苏姆热点遗址的考古挖掘被1974年的革命打断了。我们自我介绍之后,他大声地说:〃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又见到了英国人,这实在太好了。〃
  我们登上了一辆老式装甲车,车身漆成灰绿色,挡风玻璃上还有两个清晰的弹孔。我们问泽列列市这是怎么回事,他对我们说:〃幸好当时没人被打死。〃
  我们从飞机场开车出发,人人都苦笑着。我介绍了我们的来意,列出了我们打算探访的历史古迹名单,还告诉他说,我对一个说法格外感兴趣,那就是:据说阿克苏姆是约柜最后的安放地。
  〃你相信约柜就在这里吗?〃我问。
  〃相信。当然就在这里。〃
  〃它究竟在什么地方?〃
  〃它被放在了市中心附近的一座礼拜堂里。〃
  〃这座礼拜堂很古老吧?〃
  〃不。是我们已故的皇帝下令建造的……我想是在1965年吧。在那以前,这个圣物在锡安山圣玛利教堂内殿保存了好几百年……〃泽列列甫停顿了片刻,然后说,〃顺带说一句,海尔·塞拉西和这件事有特殊的关系……他是门涅利克第225代后裔,门涅利克是示巴女王和所罗门王的儿子。把约柜带到我们国家的,正是门涅利克……〃
  我想立即就去参观那座礼拜堂,但泽列列甫却劝我说不必如此着急:〃你们不会被批准到约柜附近的任何地方去。它的所在地是块圣土。阿克苏姆的僧侣和居民都守护着它,他们会毫不犹豫地杀死任何试图擅闯圣地的人。只有一个人被允许进去,那就是约柜的护卫。今天,我们试试能不能见到他,不过,咱们还是先去参观示巴女王的宫殿吧。〃
  我们接受了这个迷人的提议,把车开上了一条颠簸坑凹的小路。我们要是能够坚持跑完它,它就会穿过希缅山脉一座座巨大的山峰和峡谷,把我们带到西南几百英里之外塔纳湖附近的贡德尔古城。可是,在离阿克苏姆中心只有一英里的乡间旷野上,我们却停了车,因为我们遇到了一个非常坚固的军事据点。
  泽列列甫解释说,这标志着政府控制区的边界。他指着周围的小山上说:〃这里除了人民解放阵线的人,什么都没有,所以咱们去不了示巴女王宫了。实在太可惜了。那边有好多有意思的东西可看……就在那边,这条路一拐弯,就有个花岗岩采石场,所有的石板都是从那儿凿出来的。有一块还没有完全从岩石上凿下来。那儿还有个很精美的母狮子雕像呢。它很古老。基督教到来之前,它就被放置在那儿了。遗憾的是,咱们去不了那儿了。〃
  〃它离这儿到底有多远?〃我跃跃欲试地问道。
  〃很近,不到3000米。可是,军方可不会允许我们通过这个关卡,即使咱们过去了,也肯定会被游击队捉住。就是在这儿,咱们也不能久留。解放阵线的狙击手会认出你们是外国人。他们会把你们当成俄国人,然后开枪射击你们……〃他笑了,〃你们可不想这样,对吧?来,请跟我走。〃
  他领我们到路左侧的空地上,不久,我们就看见了一些废墟,那想必曾经是一座宏伟的建筑。〃这曾经是示巴女王的宫殿,〃泽列列南自豪地说,〃根据我们的传说,她的名字叫玛克姐,阿克苏姆就是她的国都。我知道,外国人都根本不相信她是埃塞俄比亚人。尽管如此,她还是最有这种可能。〃
  我问是否曾对这个遗址进行过考古研究,以便检验这个传说的真伪。
  〃有过,20世纪60年代,埃塞俄比亚考古研究所在这儿进行过一些挖掘……我也参加了当时的工作。〃
  〃发现了什么吗?〃
  泽列列甫露出一脸无奈,说:〃当时的结论是,这座宫殿的年代不够古老,所以不会是示巴女王的宫殿。〃
  考古学家当时挖掘出土的东西,以及我们现在花时间探索的东西,其实曾是一座精工建造的宏伟大厦,有砌得很好的围墙。深深的基座和一个令人吃惊的排水系统。
  我们看见了一片完好无损的石板地面,泽列列甫说它当初是一间放置宝座的屋子。我们还看见了几个天井,不止一个上部出口的地方都有这样的大井。这里还有几个十分考究的私人洗浴区,以及一间保存完好的厨房,其中有两个砖石砌的炉灶。
  路的另一侧,正对着这座宫殿的空地上,我们又看见了几块经过粗凿的石板,其中一些矗立着,高约15英尺,另一些则倒在地上摔碎了。大多数石板上都没有装饰,只有那块最大的石板上刻着四条水平方框,每个方框上部都有一排浮雕圆环,好像是搭在一座木石建筑上的过梁。
  泽列列甫告诉我们,当地人认为,这座初步凿成的方尖碑是示巴女王墓的标志。不过,人们还没有对它地下进行过挖掘,那片空地现在完全由当地农民耕作,为阿克苏姆驻军提供口粮。就在我们说话的时候,恰好有两个农民的孩子赶着牛,朝我们这边走过来,牛还拉着一架木犁。他们根本不在乎四周土地的历史价值,也不在乎我们的出现,开始在这块地上播种。
  我们拍了照片、做了记录以后,便驱车返回了阿克苏姆内城,然后又向东北方向另一片宫殿建筑群开去。这座宫殿建在一个小山的山顶上,从那里可以俯瞰整个地区。这座建筑设计成正方形,边长大约200英尺。宫墙早就坍塌了,但可以表明当初四角上曾各有一个塔楼,这大概就是被6世纪的那位僧侣考斯马斯描述为〃装饰着四只黄铜独角兽〃的尖塔。
  在这座城堡底下,泽列列南带着我们走下很陡的石阶,来到几个地下走廊和厅室里。它们的顶部和墙上都有巨大的花岗石块,全部精确地接成一体,其间没有任何泥灰。
  泽列列甫说,根据当地的传说,这个凉爽幽暗的地下室曾经是卡列布皇帝(公元514年…542年)和他的儿子加布莱一马斯卡尔使用过的宝库。我们借助手电筒的光,看见里面有几个空石箱,它们被认为曾装过大量的金银珠宝。一些地下室还没有被挖掘,从那里伸向小山的方向,被那些厚厚的花岗岩石墙挡住了。
  我们离开这座山顶城堡,准备沿着一条碎石路回阿克苏姆城中心去。在小山脚下,我们停下来为左边一个深深的露天大水池拍照。它是在小山下的红色花岗岩上凿出来的,带有粗凿的梯道。它被叫做〃麦·沙姆〃,显得非常古老——泽列列市说它当初是示巴女王的浴池,从而印证了我们的这个印象:〃至少我们的人这么认为。从基督教时代初期开始,它就一直被用来进行庆祝主显节的洗礼仪式,我们把这个仪式叫做'提姆卡特'。当然,农民们每天也到这里打水。〃
  似乎是要证实他最后那句话,他指着一群妇女,她们正头顶着葫芦,小心翼翼地走下这些被时光磨砺的石阶。
  到此刻为止,我们谁都没有注意到已经过了很长的时间,而现在已经将近傍晚了。泽列列甫催我们快一点,并提醒我们,按照原先日程,我们次日就要坐第一班飞机回阿斯马拉,因为还有更多的地方要参观。
  我们的下一个目的地很近,就是所谓〃石碑苑〃。它其实是阿克苏姆考古考察的兴趣焦点。我们在这里考察和拍摄了许多令人惊异的巨型方尖碑,都是用坚固的花岗岩石板做成的。其中最宏伟的一座已经倒塌断裂了,据说在一千多年前就倒了。不过,在它的全盛时期,它高耸到110英尺,想必是整个地区最高的建筑。我想起曾在飞机上读到过,这座方尖碑的重量估计大约有500多吨。它被认为是古代世界成功开采并竖立的、最大的整块岩石。
  这块倒塌的石碑的雕工实在是苦心孤诣,它的样子就像一幢又细又高的13层大楼,每层都雕着模仿窗口和其他细节的图案,并且都通过一排象征性的过梁与下一层区分出来。在石碑底部,可以分辨出一扇象征的门,门上还雕着门环和门锁,做工都十分精美。
  泽列列甫告诉我们,还有一座倒塌的方尖碑比这座小得多,但没有破碎。1935…1941年意大利人占领期间,这座石碑被墨索里尼偷走,并被费尽气力地运到了罗马,竖在了君士坦丁拱门附近。那座石碑的雕刻也很精美,具有巨大的艺术价值,因此,埃塞俄比亚政府正在努力把它要回本国。
  幸运的是,与此同时这个石碑苑里还有第三座方尖碑原封未动,也是用整块岩石做成的。
  我们这位向导兴奋地指着这座高耸的细长石碑,它高达七十多英尺,其顶石的形状就像半个月亮。我们走过去仔细观看,发现它就像旁边那座巨大的石碑一样,外观也很像一座传统建筑——如同一座九层塔楼。同样,它正面的主要雕刻也很像一些木质窗口和过梁,都象征性地嵌在墙壁上。每层之间的空隙由象征性的圆木柱尾区分出来,一扇象征的门则使石碑更像座楼屋。
  这座精工纪念碑周围还有几座大小不一的石碑,显然都是一种先进的、有组织的繁荣文化的产物。在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没有一个地方存在着哪怕与这些石碑稍微相似的石碑,因此,阿克苏姆便显得十分神秘,没人知道它的起源,也没人记得它的灵感来自何处。
  圣堂礼拜堂
  这条路的另一侧,正对着石碑苑,有一处带围墙的宽敞建筑群,包括两个教堂,其中一个很古老,而另一个的年代显然要晚近得多。
  泽列列甫告诉我们,这两个教堂都是为锡安山的圣玛利教堂建造的。那个新一些的教堂有个穹顶,还有个高高的方尖碑形钟楼,由海尔·塞拉西建于20世纪60年代。另一个教堂建于17世纪中叶,是法悉里达斯皇帝建造的。也像其前后的埃塞俄比亚君主一样,这位皇帝也是在阿克苏姆加冕,他虽然把国都建在了别处,但依然十分崇拜这座圣城。
  我们发现,海尔·塞拉西自诩的这个现代〃大教堂〃既索然无味,又令人很不舒服。不过,法悉里达斯建的教堂却吸引了我们,它有碉堡般的角楼,围堵墙垛上还有射击用的枪眼。在我们看来,它〃半是教堂,半是城堡〃,因此体现了一种真正的埃塞俄比亚传统,即军事和宗教往往区分不清。
  在昏暗的教堂内部,我们仔细观看了几幅出色的壁画,一幅描绘玛利亚生活故事的画,另一幅画的是耶稣被钉上十字架和复活的故事,还有一幅画了圣·雅莱德的传说,据说,他创造了埃塞俄比亚奇特的教堂音乐。最后这幅画已经因为年代久远而褪了色,在画面上,雅莱德正在国王加布莱一马斯卡尔面前表演。国王手里掉下来的一只矛头,刺穿了这位圣徒的脚,但这二人完全被〃塞斯特拉〃琴和鼓演奏出来的音乐陶醉,以致于都没有发觉这一点。
  离这个古代教堂不远,有一片大厦的废墟,当年它想必很广阔,而现在已经缩小了,仅仅比它深深的地基壕沟稍大一点。泽列列甫解释说,这些就是第一座锡安山圣玛利教堂的遗迹,它建于公元4世纪,当时,阿克苏姆王国正在改信基督教。过了大约1200年,即在1535年,它被一个凶残的穆斯林侵略者夷为平地,那人名叫阿赫迈德·格拉金(绰号〃左撇子〃),其军队从东方的哈拉尔一直横扫到非洲之角(泛指东非临印度洋及亚丁湾的地区,包括埃塞俄比亚、索马里和吉布提——译者注),并曾一度几乎完全消灭了埃塞俄比亚的基督教众僧。
  这〃第一座圣玛利教堂〃(泽列列甫这么称呼它)被毁之前不久,有位葡萄牙行脚僧参观过它,他名叫弗朗西斯科·阿尔瓦雷兹。我后来读到了他对这座教堂的描述——那是惟一被保存下来的描述:
  它非常大,有五个宽敞的中殿,还有个很长的穹顶,所有圆顶都涂着漆,天花板和各个侧面也涂着漆;它还有个像我们这样的唱诗班……这座美丽的教堂前面有个很大的广场,铺着石板,如同墓石;它还有一圈高大的栅栏,外面还有一圈高大的围墙,如同大城镇的城墙一样。
  泽列列甫正确地指出了开始建造第一座圣玛利教堂的日期是公元372年,这意味着它很可能是非洲西撒哈拉地区最早的基督教堂。它是一座具有五个侧廊的长方形大教堂,被视为全埃塞俄比亚最神圣的地方。这是因为,它正是为了约柜而建造的——如果传说里多少有些真实的东西,那么,约柜必定在耶稣诞生以前很久就被带到了这个国家,而阿克苏姆王国正式改信基督教之后的某个时候,它也必定被基督教僧侣们所共同接受。
  16世纪20年代,阿尔瓦雷兹参观圣玛利教堂时,约柜还保存在这座古代教堂的内殿里。记录埃塞俄比亚人有关示巴女王及其独生子门涅利克的传说,阿尔瓦雷兹是第一位这样做的欧洲人。不过,约柜并没在那里保存太久。16世纪30年代,阿赫迈德·格拉金的大军日益逼近,这件圣物便被转移到了〃另外某个地方,以保安全〃(泽列列甫不知道那个地方)。约柜就是这样逃过了1535年穆斯林对阿克苏姆城的毁灭和劫掠。
  100年后,整个帝国恢复了和平,约柜又被放回了第二座圣玛利教堂,它是法悉里达斯皇帝在被夷平的第一座圣玛利教堂的废墟旁建造的。据说,约柜一直被保存在那里,直到1965年海尔·塞拉西皇帝下令把它移到一座更安全的新礼拜堂里。那座新礼拜堂是与塞拉西自己宏伟的大教堂一同建造起来的,但附属于那座17世纪的教堂。
  就是在海尔·塞拉西建造的礼拜堂里,那位老护卫僧给我讲述了有关约柜的惊人故事,并且警告我说约柜〃威力非常强大〃。
  〃到底有多强大呢?〃我问,〃您指的是什么?〃
  老僧人的动作一下子停住了,并且似乎突然变得更警觉起来。我们有一阵没有说话。然后,他轻声地一笑,对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你看过那些石碑了么?〃
  〃是的,〃我答道,〃我看过了。〃
  〃你看它们是怎么被竖立起来的?〃
  我承认我对此一无所知。
  〃使用了约柜,〃老僧人神秘地悄声说,〃使用了约柜和天火。仅仅靠人,绝不可能完成这项工程。〃
  在回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路上,我趁便研究了那位护卫憎讲的传说的历史真实性。我想弄清示巴女王究竟是否有可能是一位埃塞俄比亚君主。如果存在这样的可能,那么,她在所罗门时代(即大约3000年以前)真的去过以色列吗?她是否有可能怀下那位犹太国王的儿子呢?她是否可能为所罗门生下一个名叫〃门涅利克〃的儿子?最重要的是,她的儿子年轻时是否去了耶路撒冷,在父王宫廷里生活了一年,然后带着约柜回到了阿克苏姆城呢?
  
  第二章 幻灭
  阿克苏姆被说成约柜最后的安放地,为了弄清这个说法的真伪,我需要提出一些问题。而在1983年的亚的斯亚贝巴,这类问题却并不完全会受欢迎。
  在海尔·塞拉西被推翻九年之后,在他被策划推翻他的那个人(即陆军上校门格斯图·海尔·马里亚姆)用枕头闷死的不到八年之后,国内仍然残留着几分革命的强硬主义。到处依然可以感觉到不信任、仇恨和等级恐惧——人们苦涩地回忆着20世纪70年代末的时光。当时,门格斯图的势力正大肆施行〃红色恐怖〃,以消灭那些企图复辟王政的人。由国家组织的行刑队搜遍大街小巷,把嫌疑犯从家里搜出来,就地处决。当时,这些清洗行动受害者的家庭必须先交付枪毙其亲人的子弹费,才能获准认领尸体去埋葬。
  就是在由这种暴行酿成的情感气氛当中,我被迫开始了初步的考察研究工作,而我调查的课题,却和埃塞俄比亚的末代皇帝及其所属的所罗门王朝有着明显关联。
  一位朋友给我弄到过一份文件的复本,它是海尔·塞拉西权力和声望鼎盛时期草拟的,那就是1955年的宪法修正稿。这份文件说明了这位皇帝的上述关联是多么密切。贯彻这部引人注目的宪法的目的,是鼓励〃现代埃塞俄比亚人逐步参与国家一切部门的事务〃和〃共同承担埃塞俄比亚的君主们以往单独完成的艰巨任务〃。尽管如此,宪法中也清清楚楚地包含着以下词句,确认了历史悠久的〃君权神授〃思想:
  海尔·塞拉西一世家族永远享有帝王的尊严,其血统从门涅利克一世王朝不间断地传承至今。门涅利克是埃塞俄比亚的示巴女王和耶路撒冷国王所罗门之子……依靠他的帝王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