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失落的约柜-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我像以前一样心满意足,因为约柜并没有被埋在圣殿山里,也没有被埋在耶路撒冷圣城的任何其他地方。尽管如此,我还是不得不问自己:这可能吗?约西亚会不会真的预见到了圣殿的命运而采取了保护约柜的措施呢?
  我仔细研究了这种可能,但得出的结论是:除非这位犹太国王真的具备非凡的预知天才,否则他绝不可能预先知道公元前598年到公元前587年将要发生的那些事件。他死于公元前609年,五年以后,破坏耶路撒冷的罪魁祸首——尼布甲尼撒继承了巴比伦的王位。何况,尼布甲尼撒的父亲纳波泼拉萨国王(Nabopolassar)对向以色列用兵没有多少兴趣,而把精力集中在对亚述和埃及的战争上。
  因此,约西亚王朝的历史背景并不支持〃可能是约西亚隐藏了约柜〃的说法。但目前最值得注意的却是《旧约》中最后一次提到约柜的文字。那是我在《历代志下》的一段话里找到的,描述的是约西亚极力恢复圣殿崇拜的传统价值:
  约西亚从以色列各处,将一切可憎之物,尽都除掉……
  分派祭司各尽其职……又对那归耶和华为圣、教训以色列人
  的利未人说:〃你们将圣约柜安放在以色列王大卫儿子所罗
  门建造的殿里,不必再用肩扛抬。〃(第34章第33节和第
  35章第2、3节)
  我立即明显地看出,这些经文,尤其是约西亚对利未人说的那句话,对于我的考察是至关重要的。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如果约柜当时已经在圣殿里,那么,约西亚便没有必要说这句话了。由此可以得出两个无法回避的结论:第一,约西亚本人不曾下令把约柜移出圣殿,因为他分明以为那些传统的抬柜人(利未人)在抬着约柜;第二,现在可以确定,约柜被移出圣殿的日期是在约西亚说这句话之前。
  那么,他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时候说的呢?幸好《历代志下》为这个问题提供了一个非常明确的答案:〃约西亚作王十八年〃(第35章第19节)。换句话说,就是在公元前622年。不过,《历代志》里却没有提到利未人如何执行这位国王的命令。
  人们或许以为,《历代志》接下来必定要绘声绘色地描述把约柜重新放进圣殿的仪式,但实际上远不是如此,因为无论是《历代志》还是《圣经》的其他部分,都没有提到利未人是如何执行约西亚这道奇特的命令的。相反,听到约西亚的这句话的人显然要么是聋子,要么认为这个命令无法执行。
  我已经说过,从时间顺序上看,约西亚的这句话是《旧约》全文中最后提到约柜的话。现在,我又去翻阅《旧约》中倒数第二个提到约柜的段落。这段经文在《耶利米书》(The Book of Jeremiah)中由耶利米在公元前626年前后亲自写成的一章里,以一位先知向耶路撒冷人讲话的形式出现:
  耶和华说:〃当你们在国中生养众多,便不会有人再说
  '耶和华的约柜在哪里?',不追想、不记念、不觉缺少、也
  不再制造它。当那时到来,人必称耶路撒冷为耶和华的宝
  座,万国必到耶路撒冷,在耶和华立名的地方聚集。他们必
  不再随从自己的顽劣之心行事。〃(第3章第16、17节,《耶
  路撒冷圣经》译本)
  我知道,一些犹太传说(以及《伪经·马加比传》)说,耶利米也像约西亚一样,也参与了隐藏约柜(据说耶路撒冷被毁前他把约柜藏到了尼波山)。但是,比起那些传说和《马加比传》,上面所引经文的史证价值却不知要高多少,因为这段话是一个真实的人物(即耶利米本人)在一个已知的时间说出来的。不仅如此,根据我所了解的有关上下文判断,这段话的含义及其更广的寓意不可能存在任何疑义。直截了当地说,这段话的上下文进一步证实了耶利米的话给人们的印象,即到公元前622年约柜已经不在圣殿里了——它们还把约柜失踪的日期向前推到了不晚于公元前626年。
  我说不晚于公元前626年,是因为正如前面所说,耶利米的那段预言正是在那一年说的。然而有一点已经十分清楚:耶利米说这段预言,至少部分是为了回应人们对约柜失踪的极度痛苦,而这种情绪当时非常盛行,并且可能已经形成很久了。只有这个理由,才有可能解释经文中的那些话:〃当你们在国中生养众多,便不会有人再说'耶和华的约柜在哪里?'。〃显然,如果人们在公元前626年没有说这句话,并且是在耶利米说这些话以前的一段时间,那么,耶利米便没有必要说这些话了。
  我做出这个判断以后,便高兴地发现:这个判断得到了一位世界一流的《圣经》研究专家的完全支持,这位学者就是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的梅纳海姆·哈兰教授。在他的权威性专著《古代以色列的神庙及祭祀活动》中,这位渊博的学者对以上这句话作了探讨,并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这句话紧接在安慰的话语之后,其本身也包含着安慰与
  怜悯的信息。这位先知在此处许诺的是:在即将到来的好日
  子里,将不再需要约柜——这里的含义是,没有的柜已经不
  再会继续造成人们的悲哀。倘若当时约柜还在圣殿中,这些
  话自然就毫无意义了。
  根据以上的分析,我认为完全可以有把握地得出一个结论:如果我想确定约柜消失的确切日期,就必须回头审视公元前626年以前的那个时期。不仅如此,我还认为,把全部时间都花在仔细研究约西亚王朝初期(即从公元前626年回溯到公元前640年这段时期)的情况,这将会一无所获。
  我已经知道,公元前622年,这位国王曾打算把约柜重新放回圣殿,却没有办到,因此极不可能是他把约柜移出了圣殿。要对约柜失踪负责的必定是他的那些继承者。其实,所罗门在公元前955年把约柜放进内殿之后,曾有15位国王统治过耶路撒冷,而其中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把约柜移出圣殿。
  查找
  我目前考察的那段时期一共有315年,从公元前955年开始,到公元前640年约西亚即位为止。这个时期当中,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圣殿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事件的中心。虽然《圣经》里详细描述过这些事件,但其中一次也没有提到过约柜——正如我在前面所说的那样,在所罗门王和约西亚国王之间,这件圣物已经被一层缄默的厚厚帘幕遮住了。
  为了弄清这层古老的帘幕究竟有多厚,我借助了一种现代的研究工具。在耶路撒冷,我饭店客房桌上的电脑里有一张《英王詹姆斯钦定本圣经》电子光盘,是我从英国带来的。我知道,要查询我所感兴趣的那段时期,运用查找程序去检索〃柜〃、〃约柜'、〃上帝的柜〃、〃圣柜〃或是任何类似的名称,都将毫无用处,因为那段时期是不会出现的。可是,我的确还有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查找《圣经》前面的一些章节里经常和约柜连在一起的短语,以及有关约柜常常造成的那些苦难的记载。
  为了查找约柜造成过的苦难,我在程序里键人了〃大麻疯〃这个字,因为在《旧约·民数记》第12章,米利暗批评了摩西的权威,摩西便用约柜的力量使她得了〃大麻疯〃,作为对她的惩罚。查找短语时,我键人了〃基路伯(即带翼天使)之间〃这个短语,因为《圣经》上说以色列人的上帝就住在约柜金盖上的两个〃基路伯之间〃,还因为所罗门王在位以前,这个短语公式总是和约柜连在一起使用,而从来没有其他的用法。
  我首先查找〃大麻疯〃。电子版《圣经》自然在《旧约·民数记》第12章里找到了它,那里讲到了米利暗的经历。此后,这个字只在全部《圣经》里出现过两次:一次在《旧约·列王纪下》,其中的经文显然和约柜无关,只说以色列北部的撒玛利亚城门口坐着〃四个长大麻疯的人〃(第7章第3节);另一次是在《旧约·历代志下》,而与这个字有关的那段经文也的确和约柜有关。
  那段经文在《历代志下》第26章,描述的是乌西雅国王(Uzziah,公元前781年到公元前740年统治耶路撒冷)如何〃干犯耶和华他的神,进耶和华的殿,要在香坛上烧香〃(第16节)。大祭司亚撒利雅(Azariah)和一些祭司立即跟着乌西雅跑进了圣殿,站在内殿门口,劝他不要做这件读神的事情:
  乌西雅就发怒,手拿香炉要烧香,他向祭司发怒的时候,在耶和华殿中香坛旁众祭司面前,额上忽然发出大麻疯。(第19节)
  看来乌西雅实际上并没有进入内殿(经文上对此交代得有些模糊),不过他站得离内殿的确很近。何况他还拿着金属香炉,而在距离约柜这么近的情况下,这一直是很危险的,因为亚伦的两个儿子就曾在西奈山麓因为〃在耶和华面前献上几火〃而被约柜击杀(见《旧约·利未记》第10章第1、2节)。
  因此,根据这一点,我感到至少有一个看似证据确凿的案例,可以使我得出这样的结论:乌西雅额头上的〃大麻疯〃是因为他暴露在约柜前造成的。后来我发现,还有些人也这么认为。18世纪的一部英语《圣经》里有幅插图,上面清楚地画着:这位倒霉的国王在遭到惩罚的那一刻,就站在约柜旁边(本书复制了这幅插图,见图51)。我在笔记本上写道:
  假如这位国王的疾患是约柜造成的,那么,这就意味
  着,公元前740年约柜还在内殿里(乌西雅王朝因他这个遭
  遇而在这一年结束)。这大大缩小了考察的范围,因为这就
  等于说:约柜的失踪,发生在从这个日期到约西亚王朝开始
  之间的一个世纪里,即公元前740年到公元前640年之间的
  某个日子。
  我当然很清楚,乌西雅事件作为历史证据的价值并不大。虽说它是个引人入胜的暗示(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把它叫作线索),但绝不能从中得出结论说:〃公元前740年约柜肯定还在圣殿里〃。要证实实际上的确如此,我还需要某种更强有力的证据。结果,在查找〃基路伯之间〃这个短语时,我便发现了我所需要的这种证据。
  前面已经说过,在《圣经》记载所罗门王朝以前时期的段落中,这个短语总是专门和约柜连在一起使用,没有其他用法。因此,尽管必须密切注意前后文,我还是觉得:《圣经》记载公元前955年约柜被放进圣殿之后,任何再次使用这个短语的《圣经》段落都将是有力的证据,证明在那个时候(或那些时候)约柜还在内殿里。
  于是,我便用电脑程序去查找〃基路伯之间〃这个短语。几秒钟后我便得知,《圣经》里记载的所罗门王朝之后的经文,这个短语只被引用过七次。
  其中的两次引用分别在《旧约·诗篇》的第80篇第1节和第99篇第1节,显然指的是约柜上的带翼天使雕像。遗憾的是,根本无法确定这些诗的写作日期。它们写于所罗门王朝以前的可能性很小,而学术界则通常认为,相关的诗篇很可能写于〃王朝时代初期〃,即所罗门活着的时候或者他死后的一个世纪以内。
  在《旧约·以西结书》(The book of Ezakiel)里,我也找到了三个出现〃基路伯之间〃这个短语的地方。《以西结书》成书于公元前593年,其中使用的这个短语全都和我的调查没有关系,因为:第一,这里的几个〃基路伯〃,是以西结坐在他自己家中在异象里看见的(见第8章第1…3节);第二,它们被描写成各有〃四个脸面〃和〃四个翅膀〃(见第10章第21节),而约柜的基路伯却各有一个脸及两个翅膀;第三,它们显然是写庞大的〃活物〃(见第10章第15、20节),而不是相对较小的精金雕像,后者位于约柜的〃施恩座〃(柜盖)两端,脸对着脸。在以西结所见异象的末尾,这些基路伯的确都〃展开翅膀,在我眼前离地上升……基路伯翅膀的响声听到外院,好像全能神说话的声音〃(第10章第19节及第5节)。
  因此,在我查找有关经文,以证明在约柜在一些特定时期内不断出现时,《以西结书》里提到的那些基路伯与约柜毫无瓜葛,所以可以放心地加以忽略。这样一来,我用电脑查找出来的〃基路伯之间〃这个短语,现在只剩下两处可能对我有用了。这两处分别出现在《旧约·以赛亚书》第37章第16节和《旧约·列王纪下》第19章第15节。这两处说的是同一个事件,都极为重要,并且都明白无误地联系着约柜——只是没有提到约柜这个名称而已。以下就是这两段经文(其中《以赛亚书》更古老一些):
  希西家(Hezekiah)……就上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
  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之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
  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神……〃(《以赛亚书》第37章
  第14…16节)
  希西家……就上耶和华的殿……向耶和华祷告说:〃坐
  在二基路伯之间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是天下万国的
  神……(《列王纪下》第19章第14、15节)
  读者想必已经看到,这两段经文不但说的是同一个事件,而且使用了几乎一样的语言。实际上,《列王纪》的说法是在逐字重复《以赛亚书》上的话。
  学者们认为,这些经文都是以赛亚本人所写的。对这位著名先知的生平、时代及活动,我们已经知道得很多,因此,我可以相当准确地认定他这番叙述的日期,他叙述的是希西家向〃坐在二基路伯之间〃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的祷告。
  以赛亚于公元前740年被召入宫,作预言府主管(见《耶路撒冷圣经》所附年表——作者注)。就在这一年,乌西雅国王因得了大麻疯而死(见《以赛亚书》第6章第1节)。他在预言府效力的时期贯穿了约珊国王(Jotham)、阿兹国王(Ahaz)和希西家国王的在位期(分别是公元前740…736年、公元前737…716年和公元前716…687年)。
  有个事实和我的调查有关,并具有关键性的重大意义,学者们对它的看法也完全一致,那就是:我的电脑从中查找出〃基路伯之间〃这个短语的那段经文,是以赛亚在公元前701年所写的。那一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Sennachetib)曾试图攻占耶路撒冷,但没有成功(见对·L·克劳斯等编:《牛津基督教大辞典》第715页及《犹太教百科全书》第369页)。
  实际上,犹太国王希西家正是直接听从了以赛亚的忠告,才拒绝把耶路撒冷交给亚述人的(参见《以赛亚书》第37章第6、7节)。亚述王西拿基立的反应是送来一封恐吓信,威胁要杀死犹太的百姓,毁灭它的城池。
  希西家国王的确拿着这封信,〃就上耶和华的殿,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向耶和华祷告说:'坐在二基路伯之间万军之耶和华以色列的神啊,你,惟有你,是天下万国的神……'〃(见《以赛亚书》第37章第1416节)希西家接着祷告说:
  耶和华啊,求你侧耳而听;耶和华啊,求你睁眼而看。
  要听西拿基立的一切话,他是打发使者来辱骂永生神的。耶
  和华啊,亚述诸王果然使列国和列国之地变为荒凉……耶和
  华我们的神啊,现在求你救我们脱离亚述王的手,使天下万
  国都知道惟有你是耶和华。(第37章第17、18、20节)
  奇迹发生了!耶和华帮助了希西家国王,首先派他的先知以赛亚去见希西家,告诉这位国王说:
  〃……耶和华论亚述王如此说:他必不得来到这城,也
  不在这里射箭,不得拿盾牌到城前,也不筑垒攻城。〃(第
  37章第33、35节)
  耶和华果然兑现了他的诺言。就在当夜,
  耶和华的使者出去,在亚述营中杀了十八万五千人。清
  早有人起来一看,都是死尸了。亚述王西拿基立就拔营回
  去,住在尼尼微。(第37章第36、37节)
  这些事件的历史真实性是无可置疑的:亚述人确实在公元前701年包围了耶路撒冷,但后来突然拔营逃走了(参见P·约翰逊:《犹太史》,1988年伦敦版,第73页)。学者们认为这是因为亚述人突然感染了一场淋巴腺鼠疫(即黑死病)。但奇怪的是,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耶路撒冷城里有什么人也感染了这种极易传染的疾病。
  因此,根据目前所了解的全部有关背景情况,我不禁想到:亚述王西拿基立的这次溃败,会不会和约柜有关呢?亚述人遭到的那场大规模杀戮,听上去很像某种〃奇迹〃,而约柜以前经常会表演这种〃奇迹〃。不过,这只是我自己的一种直觉,一种预感。这个记载并不能证明公元前701年约柜还在圣殿里。真正能够确证这一点的,是以赛亚提出的那些极为雄辩的证言,他说希西家国王曾向〃坐在二基路伯之间的耶和华以色列的神〃求救。
  不仅如此,这段话所在的那一章还不仅说希西家国王拿着亚述王的恐吓信,而且说他〃将书信在耶和华面前展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