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为了弱者的尊严 作者: 何建明-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就是违法!看你有啥能耐!”一位村干部直着脖子,揪住王良珍的胳膊就将她往门外拉,随即又跟上几个村民将王良珍连拖带搡地推出了门外,然后将大门“哐当”一声紧闭起来。 
          
        “开门!开门!我要分地——”寡不敌众的王良珍举着拳头猛烈地敲击着村委会大门,但根本无人搭理她。后来她又跑到大门旁村委会传达室的玻璃窗口,当她刚要砸玻璃窗时,一张凶恶的脸对着她厉声吓唬道:“你今天要敢砸玻璃,老子今天就敢撕烂你这张脸!” 
          
        无助的王良珍“哇”的一声,倒在了墙根……     
        傍晚,受辱的王良珍回到家,向丈夫和全家人哭诉了白天发生的那一幕。丈夫赵立保满腔怒火,冲出院门,想找村主任评理去。哪知他刚跨出家门,一辆桑塔纳轿车“嘎”的一声正好不偏不倚地停在了他的跟前。车门打开,下来的正是村主任。 
          
        “你们……”愤怒的赵立保刚吐出两个字,却被眼珠瞪得溜溜圆的村主任伸过来的一只拳头顶在他鼻梁上:“怎么着?想打架?那就出去打!”说完,这村主任回到车上,一溜烟消失在夜幕之中…… 
          
        “这还有没有王法了?”老实巴交的庄稼汉赵立保做梦也想不到自己几十年前举家落户到乔庄村之后的今天,竟然成了无立足之地的“黑户”人家!     
        “看样子,村上真的要我们流离失所了!”     
        “要不我们迁到外村算了!”     
        “凭什么我们迁走?我爹我娘、我爷我奶、我家祖祖辈辈的人都是在乔庄村,我们哪儿也不去!”一位媳妇怒嗔着倒插门的老实丈夫,气不打一处来。     
        “迁不得!我们在乔庄几十年了,人家还把我们当外来户,要是到新的一个地方,那我们不更成外来户了吗?”     
        “唉,胳膊拧不过大腿,人家人多势众,要不我们按他们说的,交钱换安宁算了。”     
        “这……”     
        夜幕下,几户胆小怕事的“外来户”聚集在一起,唉声叹气地商议着。之后的几天里,有10户被村委会定为“外来户”的村民拗不过村干部的横蛮“决定”,如数交钱换回了“村籍”。 
          
        “我们绝不干!今天如果交了钱,过几天他们再提个啥理由,再加码让我们交这交那,最后有一天我们交不起钱时,还不是照样任人宰割?难道让我们子子孙孙永远当黑户吗?”王成志等剩余没交钱的7户村民坚决不干,他们发誓要讨个公理。 
          
        “去吧!不交钱就别想在村里呆着!”有人放言冲这7户人家这样说。     
        更让王成志他们无法接受的是,自改革开放后,实行农民土地承包政策的乔庄村,在八十年代初就留下了相当一部分的土地资源和集体财产没有分给村民,一直作为全体村民共同享受的福利分红待遇。村里因此常有收入进账后分些东西给全体村民,往常隔三差五每家每户都分到电影票,也不时分些苹果什么的,可现在王成志他们这7户再也享受不到这种待遇了!更令王成志他们无法接受的是,村里过去外租的23亩地,有80多万收入,每个村民都享受2000元的分红,但自王成志等7户被划为不交钱的“外来户”后,他们失去了一切原本应该享受的基本权利。 
        
        “这就是他们的目的!想挤走我们,然后他们分得更多!”王成志看透了村干部的意图,于是招来另6户所谓的“外来户”商议对策。     
        “王成志他想挑头闹事?那好,先收拾他全家!”村主任放出的话不是吓唬人的。之后的几天里,不分白天黑夜,王成志宅基前后总有人影在那儿晃动,吓得家人苦苦乞求王成志“赶紧躲吧!” 
          
        一身正气的王成志看在家人的面上,无奈挥泪独自离开了家乡,到远在百里之外的城里打工……一晃就是两年。     
        1996年,家人捎信说原村主任下台了,王成志这才悄悄回到久别的家乡。他一回来,就听赵立保说,他们另几家“黑户”在这两年中从来就没有断过上访。“开始是我们几个大老爷们出去,后来是婆姨们跟着跑……”赵立保对自己的妻子和许晋保、宋宝才的婆姨们颇为满意。王成志这才知道,赵立保和许家宋家的3位婆姨在他走的这两年中,几乎天天拿着村上的那份决定书,跑到县城找有关领导,要求讨个公正,可婆姨们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皮,最后绕来绕去还是只接回了一句话:这事要解决还得找你们村里。 
          
        3个婆姨如同跌进五里雾中,除了一头雾水之外,弄不明白到底天底下还有没有人来管她们家的事了。     
        打工两年中吃尽流浪苦头的王成志这回再也不想离家远行去闯江湖了,他对赵立保等几户村民说,我们现在只有一条路:找县里来帮助解决!     
        乔庄村离县城只有三里路。在王成志等农民看来,他们这样的种地农民,县官就是他们要找的最大的官了,县官们不解决他们的事,他们只有死路一条!     
        认定这理的王成志等7户村民,从此开始了举家上访之路。     
        农民们没有别的本事,而且他们已经变得“聪明”了。几年想找各级领导把他们的问题解决,可结果绕了多少圈,几乎找遍了乡上、县上的所有主要领导之后,竟然什么问题也没有解决。现在他们只能“耍赖”了:7户人家,老老少少,20多口人,天天轮流到县委办公楼里,堵住走廊和办公室……见了领导,他们就递状纸反映他们已经不知说了多少遍的“村籍”问题。领导们烦了,他们不烦;领导们上班,他们在走廊里和办公室门口等着;领导不接见,他们就等,耐着心一天又一天地等着;领导偶尔过来说两句,他们就赶紧把肚里的话倒出来;领导不愿听了,他们就等着下一次再说;领导下班了,他们就把床单、席子往走廊的水泥地上一铺,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席地而睡。饿了,啃几口从自己家里带来的干馍馍;渴了,到领导干部们办公的楼道厕所内接一碗凉水……如此十天八天过去后,他们以为该有人出来管管他们的事了。后来真有人出来管他们了,一看是戴大盖帽的警察。警察说你们这是干什么?这是县领导办公的地方,你们不能影响领导们正常办公!王成志他们就问:他们这些领导办公干什么?警察说了:这还用问,是工作呗!王成志他们又问:领导们一天到晚为谁工作?警察们便说:当然是为人民工作、为人民服务嘛!王成志一听,问得更认真了:既然领导们工作是为人民服务,咋人民有了问题他们就不来解决呀?于是警察们反过来问:你们到底啥问题嘛?王成志他们就一五一十地告诉警察们,他们都是乔庄村的农民,现在村里要开除他们的“村籍”。警察们笑了起来:天底下谁不知道农民是最底层的人了,竟然有人会把你们的村籍都要开除!那你们这些人咋个活法?王成志他们就说:可不是,如果还有路能活,我们马上就回家!可现在村里干部要把我们承包的地收回去,还要把我们的宅基地都要收回去,我们哪有家呀?警察们一听生气了:太不像话!整个儿是欺负人嘛!你们找领导,找领导帮你们解决!王成志等7户庄稼人的男男女女就立即嚎啕大哭起来,说我们找了领导好几年了,可没有一个领导真正出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所以我们才出此下策,举家跑到县领导办公的地方来堵他们,希望他们早点给我们解决问题……这回警察软了下来,摆摆手,说:我们不抓你们了,你们也太不容易了。好心的警察留了句“睡在地上当心得病”的话后,便走了。  
                     
        王成志等二十几号老老少少又重新睡在走廊内,开始了新一夜和新一天的等待……     
        说来也好笑,就在王成志他们躺在走廊几个月的时间里,那些干部们也够有耐心的,他们走进大楼想上自己的办公室,竟然每次都要小心翼翼地踮着脚尖迈过一个个躺在地上的王成志他们……有一回县委书记真火了,说你们这些人也太不像话了!有什么事上办公室说! 
          
        王成志等立马从地上跳起来,跟着县委书记进了他的办公室。     
        县委书记一脸不悦道:你们这事不要再找人了,包在我身上!并当着王成志等人的面,立即拨通了王成志所在乡的党委书记的电话,令他马上到县委来解决问题。  
         
        这是王成志他们盼望已久的事:与乡党委书记对簿公堂,问题就有可能立马解决。可是从早上8点多钟,一直等到中午12点,那乡党委书记始终没露面。     

        “书记呀,你都体会到了吧,你都叫不来下面的一位干部,我们老百姓遇到些事还能有人给办吗?”王成志实在耐不住性子对县委书记说道。     
        县委书记顿觉脸上无光,颇为恼怒地说:“老王,不管他这个书记今天有多么重要的事情,我非把他叫来不可!这样吧:下午两点,我要是还叫不来他,这个县委书记我不当了!” 
          
        王成志一听不由着急起来:“别、别,书记,你千万别动火。我们今天耐心等候就是了,什么时候我们乡的党委书记上来了,你就什么时候叫我们来开会就是。”  
         
        下午两点,乡党委书记终于露面了。     
        县委书记办公室,王成志和县、乡两位书记共三人,围绕王成志等7户农民反映的问题寻求解决方案,那个乡党委书记答应得非常明确:再不能拖了,他们的问题一定要尽快解决! 
          
        县委书记笑了,转头对王成志说:老王,这回满意了吧?你们可以放心回家了!     
        王成志相信了,县、乡两位“一把手”当着他的面说得如此明白清楚,还有啥可怀疑的?于是闹了好几个月的7户农民大包小包地卷着铺盖离开了县府大楼……   
        
        不能说乡党委这回不重视,连续开了两次党委会,并责成人大主任和党委两位副书记等人组成联合调查组到乔庄村了解情况。王成志他们喜上眉梢,心想这回总算有盼头了。哪知,一天又一天地过去了,调查组的人也回到了乡里,可事情仍没个结果。 
          
        王成志他们一打听,调查组的领导说:不是我们工作没做通,而是你们村委会刚刚换届,新班子成员说村上的公章和手续还没交接好,等一段时间再说。     
        这算是个“正当理由”吧。王成志他们心想,那就等等再说吧。     
        这一等时间可就不短,一晃又是一年。     
        “他们是成心不想解决我们的问题!公章要刻一年吗?区区村委会,能有多少手续要移交?”王成志等终于明白了:换了一茬的村干部其实还是不想改正错误。   
        
        走,再找乡领导问话去!他们不能说话不算数!王成志领着赵立保等再次来到乡党委所在地——他们走近一看就傻了:原来“下阳乡”的牌子也没了,那个当着县委书记的面答应他要解决问题的书记也不知去向了。一问才知:下阳乡已经撤销合并到桐城镇了! 
          
        下阳乡没了,共产党政府总还在吧!王成志坚信这一点。于是他们来到新组合的桐城镇党委书记王海生办公室。     
        王书记很热情,听完王成志的诉说,思忖片刻,说:老王,你这个问题行政措施解决起来有些难度,必须通过司法程序解决。     
        王成志一听似乎首次意识到:原来这事还得打官司才能了结啊!     
        既然打官司,也得找到村委会没收咱土地、开除咱村籍的违规证据啊!王成志从乡党委王书记那儿出来后,就上县里找到农经局的局长。局长说这个案子需要你们桐城镇政府表个态。王成志有些不明白:既然我们准备跟政府打官司了,在上法庭之前,他表不表态我才不管呢!局长一听,立即板起脸:你现在是想跟政府打官司,我农经局也是政府部门,他镇政府实质上是我们在乡镇一级的下属分派部门之一,他的事我能不管吗? 
       
        王成志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所有政府的上下级都是“一家人”哪!我们打官司看起来是跟村里、镇里打,实际上也在跟自己一直希望得到支持的县政府干仗呀!  
         
        完了、完了,非输不可!王成志转过神来,顿时心灰意冷。但事到今日,也只有往前走了。     
        听了县农经局长的话,王成志回到镇农经办找到干事王保泰,呈上他们几户农民的申诉材料。王干事一看,非常气愤,明确告诉王成志:你们村委会的做法完全是错误的,简直是在胡闹! 
          
        王干事的态度让王成志喜出望外,而更让王成志兴奋不已的是在王干事这儿还看到了一份完全支持他和其他几户农民争回土地与“村籍”的政府文件——《闻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严禁让外迁入户补摊股份基金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农委及农村经济管理局:     
        近来,不少群众来县反映,一些村组让合作化后迁入的农户补摊股份基金,否则不予分地。对此,运城行署(1981)11号文件早已明确指出:“对于合作化以后从外地迁来的社员户,个别地方提出,应补摊股份基金后才能承包土地、耕畜和农具等,其做法是不对的。建立农业生产责任制,是管理制度上的重大改革,而不是所有制的改变。因此,不管建立哪种责任制,生产队所有社员都有权承担耕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不能让合作化后迁入的农户补摊股份金。” 
          
        根据以上政策规定,各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都要大力宣传,认真执行,凡合作化后迁入的农户,在承包集体耕地及其他生产资料上,均与其他农户一视同仁,不得以任何借口,让其补摊股份基金。 
          
        闻喜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1990年2月7日     
        原来县政府10年前就有这样的明文规定啊!而且运城行署在20年前就早已有政策了!咱村里的那帮干部让我们几户所谓的在合作化以后迁入的“外来户”交钱,原来早就是政府不允许的,他们简直是无法无天、胆大妄为!可让王成志更为气愤的是,明明国家政策明文规定的事,他和几位农户在苦苦申诉了近十年之中,竟然那么多干部推来推去,不闻不问! 
          
        打!这场官司打定了!王成志把文件复印一份后,揣在怀里,满怀信心地回到村里,给赵立保等人一说,大家全都欣喜若狂:这回有政策支持,我们的事好办了!  
         
        这几位农民实在太天真了,他们哪里想到,在现实中,有时老百姓一点点并不难办的事办起来会比登天还难!什么原因?当官的不真心为你使劲呗!     
        要打行政官司,进入司法程序,首先得让分管的副镇长签字。分管的那名副镇长,王成志骑自行车追了他五六次,好不容易追到他,他又推三托四地不愿搭理。最后一次王成志实在气愤极了,一把抓住又想溜走的那个副镇长的胳膊:“咱老百姓的事你不管,你算个什么干部?你今天要是不签字,我们永远不会再找你了!” 
          
        哈哈,老百姓舍得一身剐时,当官的也是害怕的。那副镇长见王成志这架势,尴尬地笑笑,最后不得不从口袋里掏笔签了字。     
        2001年8月12日,案子在县农经局立案,并于9月26日作出裁决,乔庄村应无条件重新分给王成志等农户承包田。     
        这算个球!当裁决书送达村里时,村主任竟如此不屑地将裁决书扔在了地上,还破口大骂王成志等:“想动老子头上的土?门儿都没有!”     
        王成志为此气得差点当场晕倒。     
        共产党的天下,咋就这个样呢?王成志不信邪,决意上诉。次年一月,他将村委会不执行农经局的裁决,上诉到农经局仲裁委。农经局仲裁委经过复议,再次下达裁决书。根据复议书,乔庄村委会应支付王成志等农户经济损失4万元,加上七年农业税等补偿共计10万余元。 
          
        仲裁书下达后,村委会主任不敢当面牛了,却又以补偿数额过大为由,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