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_净空法师__第1601-1800集-第4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愿意过这种生活,负债过日子?没有人愿意过这个生活。尤其是东方人,我们老祖宗教导我们,再辛苦都不要负债,你心里踏实,贫穷有贫穷的乐趣,生活过得快乐,不羡慕,不怨天,不尤人。西方文化跟中国不相同,他们要是遇到这个灾难会怨天尤人。中国人懂得三世,那么你想法、看法就看得长远;不知道三世因果,认为人只有这一生,没有来世,眼光很短,看东西看得很浅,那造业就重了。
  所以解决现代社会问题,最重要的圣贤的教育,要把圣贤教育讲透彻、讲清楚、讲明白,不是一桩容易事情。要怎样才能够讲得好?自己必须契入圣贤境界,你才能做到,不入境界做不到!怎么入境界?如果从因上讲,大家平等,人人具足。因是什么?佛说的「一切众生本来是佛」,这是因;我们的老祖宗说「人性本善」,这都是因。圣贤教育,佛菩萨应化世间没有别的,就是一个很简单的目的,帮助一切众生回归自性,就这一桩事情,再没有第二个念头,帮助你回归自性。回归自性,一切圆满了,我们学佛明白这个道理。我们学佛的目的是反璞归真,回归自性,这就对了!不是搞名闻利养,不是贪图享受,也不必要修什么苦行。
  佛是不赞成修无益的苦行,就是没有利益、没有好处的苦行,佛不赞成。佛菩萨有修种种苦行的,那是做种种示现,帮助人、成就人的一种好榜样。那个榜样目的在哪里?就示现什么?离欲,儒家讲的格物,做出来给你看,佛法里面讲的破执著,做给你看,不执著。你看到之后,你才会生起信心,你才会发心去学习、去模仿;你没有见到,跟你讲不容易接受。所以佛法对经教上教后学、教菩萨,叫三转法轮,这是教学的三种方式。对上上根人简单,指示就行了,他就觉悟、就明白了。他一示现那样子,你一看就开悟了,上上根人。对上、中根人?劝转,示他还没有办法体会到,要劝导。下根人,劝他也不听,他也不愿意接受,做实验,做出来给他看,他明白,你能做得到,我也能做到,这下根人。
  我们看看现在这个世间,下根人多,你不做实验怎么行?要拯救今天的世界,就是要做实验。实验头一个,我自己要做好,我自己能够做别人的好样子。忍辱,你看我能忍,你能不能忍?做出来!真诚恭敬,就是我们现在讲的,我们对人要学习谦虚,要学习卑下,从我自己做起,我做给你看。对别人要尊敬,我们常讲现在最基本的,现前需要学习的,谦虚,尊重别人、敬爱别人、关怀别人、照顾别人、帮助别人,我真做到!《弟子规》是细节,这五条是纲领。我从我自己做到给你看,自己做到了,儒家讲的身修,修身的功夫做好了,齐家,你影响你的家人,你一家都好。你的家好,你会影响你的邻居,这一家人多好!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妇和睦,对待外人有礼貌,有诚意、有诚信,谁不羡慕?一切都要从自己本身做起,影响你的亲朋好友,乐意教化别人,你会得到佛菩萨的加持。
  佛菩萨加持,给你很多的机会,让你扩大教学的效果,这是机会。机会来得有早有晚,为什么有早有晚?众生的机缘什么时候成熟有一定,他不成熟,不能教他。不能教他的时候,怎么办?提升自己。所谓是「退则独善其身」,没有缘分,退一步,独善其身;有缘分,进一步「兼善天下」。兼善天下就是佛门讲的「众生无边誓愿度」,这个愿念念不忘,有机会就干,没有机会就提升自己。「法门无量誓愿学,烦恼无尽誓愿断」,没有机会的时候,干这两样;有机会的时候,就是众生无边誓愿度。
  一切示现当中,要示现有为苦恼,要示现寂灭常乐,要示现这个。在在处处做这个示现,对自己真的提升灵性,对别人有大利益,给人看。真放下,彻底放下,放下得大自在。这是成就大舍,大喜大舍,成就这种的影响,这个氛围。此地讲的毛光照益,用现在话讲就是影响,我们做自然产生影响,这叫毛光照益。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四等」就学习到此地。
 

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七九五卷)  2007/7/2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12…17…1795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看「无方大用」第八段,明毛光照益三昧门。请看第二十四最胜光:
  【又放光明名最胜。此光开悟一切众。令於佛所普听闻。戒定智慧增上法。常乐称扬一切佛。胜戒胜定殊胜慧。如是为求无上道。是故得成此光明。】
  这一光两首八句颂,清凉在注解里面说的不多,说得很好。「第七」,第七个小段;「一光,总彰万行,三学摄尽,故曰普闻」。注解只有十二个字,注得非常好,戒定慧三学,将佛法里面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统统包含尽了,所以戒定慧是八万四千法门的纲领,是无量法门的总持。我们看经文,第一句把这个光的名字说出来,「最胜光」,最殊胜。『此光开悟一切众』,跟前面大喜大舍一样,摄化众生没有局限,世出世法都包括其中。『令於佛所普听闻』,清凉特别提示「普闻」,就是此地讲的普听闻。实在说,也就是四弘誓愿里面所说的「法门无量誓愿学」。
  底下接著说,『戒定智慧增上法』。四弘誓愿所说的,我们学佛千万不能够误会,你看学法门是在哪个层次、哪个阶段,这要搞清楚。佛教导我们,首先是教我们发愿,古人教人首先是立志。志要不立,你做学问没有目标、没有方向,好比行船在大海里面,没有目标、没有方向,你这个船永远靠不了岸,不知道往哪里走,所以人不能不立志。人要立志,有坚定的毅力,永不退转,没有一个不成功。为什么?他一生当中,他有方向,他有目标。在世间法,无论哪个行业,你下定决心,一生从事这个行业,可能你在这个行业上就有殊胜的成就,甚至连你自己都意想不到,为什么?一个方向、一个目标,哪有走不通的道理!人没有志,很麻烦,为什么?他觉得哪一样都好,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到老死,一事无成,我们看到太多了。
  我在这一生当中,我父亲在晚年,他走得很早,四十五岁就走,也就是在这个之前告诉我,一生当中走一条路,他就是自己没有方向、没有目标,所以到四十多岁还是一事无成。看看朋友,年龄都差不多的,都有成就。无论是从政、是从军,或者是经商,都有成就。我父亲怎么没有成就?常常换工作,常常换行业,这就糟了。他教导我的就是这么一句话,是他一生失败的经验告诉我,走一条路,一个目标。所以我也想起《三字经》上的一句话,「教之道,贵以专」,教、学是一桩事情,我们学之道也是贵以专。你踏进社会,你从事哪个行业,也是贵以专。我从这个地方体会到这个道理。
  以后学了佛,佛法在中国十个宗派,《大藏经》的分量超过儒家太多太多,儒家只有十三经,十三个宗派,不能统统学。即使是一个宗派,净土这个宗派是经典最少的,只有五经一论,六门功课。怎么学法?还是贵以专。今天我们提到《弥陀经》,同学立刻就想到《疏钞》、《要解》,为什么?古代的祖师专攻,他才有这样的成就。《无量寿经》在以前没有夏莲居的会集本,大家都采取《无量寿经义疏》,隋朝慧远大师注解的,跟我们东晋慧远大师名字完全相同,不同时代,隋朝时候人,所以在佛门就称他作小慧远。《无量寿经》注解很多,他这个注得好。都是要一门深入。
  深入到什么程度也有标准,这个标准是大开圆解,也就是智慧现前。一门深入是戒、是定。一门,或者是你自己选定的,或者是老师帮你选定的,你依教奉行,这是戒。定,不再涉猎其他的典籍,甚至我只守一个老师的注解,跟一个人学,给诸位说,这叫师承。现在找不到老师,找古人,这好方法!学《弥陀经》,我们找哪个?找莲池大师的《疏钞》,或者找蕅益大师的《要解》。在学的时候,还是要学一个,不能学两个。为什么?一个,你才能得定,两个,定就没有了。得定,定是三昧,这都叫念佛三昧,净宗的都是念佛三昧。定到一定的程度,就开智慧;智慧开了之后,才可以广学多闻,法门无量誓愿学,慧没有开,不能学。有定没有慧,不可以学,为什么不可以学?你一学,定也没有了,不但没有慧,定也没有,戒也没有,这个道理要懂。初学,在佛法无论是哪个宗派,古来的祖师大德限定是五年,也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这个长时是五年。五年如果慧不开,那还是要一门深入,就不能改变。如果智慧开了,有能力辨别邪正是非真妄,有这个能力,可以涉猎;没有这个能力,还是守著一门,尽量减少攀缘,尽量减少妄念,你专攻。
  李老师教导我,也是教我依照他教诲的去学习,时间也是五年。但是这个五年当中,我跟他学的是基础,第一部经,《阿难问事佛吉凶经》,小乘经。这个经的内容是什么?内容就是五戒十善,里面讲「孝亲尊师」,学习基础的概念,必须要遵守的。第二部我跟他学的就是《阿弥陀经》。那个时候他跟大众宣讲,每个星期一次,我们在讲堂里面听经,听他的经,看他的注解,这一门深入。我第三部学的是《普贤行愿品》,参考的注解是谛闲法师的,谛闲老法师。第四部学的是《金刚经》,老师是依江味农居士《讲义》讲的,我们也就是要看江味农居士的《讲义》;以后我看《讲义》分量太多,我把它做了一个节录,印成一个节本。前些年在新加坡讲过一遍,我就是用我的节本来讲的,「金刚经研习报告」,好像四个月讲圆满。最后一部是《楞严经》,《大佛顶首楞严经》,主要参考资料是圆瑛法师的《讲义》。这些经跟注都是老师指定的。
  老师很开明,并不是叫我们专听他的,我们遵守他的方法,你看看他还是以古来祖师大德教我们学习,没有叫我们学他,学祖师大德。到第五年,他老人家告诉我,介绍我一个人,我们要向他学习,这人是谁?印光大师。印光大师是他的老师,已经往生,《文钞》在!所以李老师送我四本书,《印光法师文钞》,正篇两册,续篇两册。告诉我,学佛一定要有一个形象,有一个样子,才能有成就。告诉我,印光大师在近代出家人当中,非常难得的一个好法师。你看看这些法师,社会上有赞叹的,有批评的,唯独印光法师只有赞叹没有批评的,这是德行。净土宗的一代祖师。
  印光法师一生教人教什么?我们读《文钞》之后晓得,他老人家一生的方向目标,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信愿念佛,求生净土」。前面两句是世出世间法的基础,后面两句是明确的方向目标,要真信、要发愿,要持名念佛。信愿持名就是净土宗三个条件,称为三资粮,「信愿行」,信愿持名,求生净土。前面那个基础很重要,没有前面那两句,这个信愿持名你做不到,你做到也没有根。什么叫敦伦?什么叫尽分?伦就是人跟人的关系,人跟人的关系很复杂、很多,但是总不外乎五大类,叫五伦。你跟父母有关系,父慈子孝,一家和睦,敦就是和睦,家和万事兴,家和;君臣有义,领导跟被领导和;夫妇和睦,兄弟和睦,朋友和睦,这是什么?经上讲的「善男子,善女人」,跟人不和就不善。所以他老人家提出第一句话,跟一切众生和睦相处,这是敦伦。尽分是什么?就是我们前面所讲的慈悲喜舍。在人与人之间,我们要懂得做人基本的道理,叫本分。本分,你看看诸佛菩萨、圣贤人,头一个是谦虚,谦虚是本分。本分是性德,自性本来就是这样的。
  你看看《易经》六十四卦,最吉祥的一卦就是谦,谦虚。谦卦是「六爻皆吉」,没有凶相。六十四卦,其他的六十三卦有吉有凶,唯独谦卦有吉没有凶,就是这一卦,再没有第二卦。所以《书经》里面讲:「满招损,谦受益」,不是没有道理,一定要学谦虚。圣人,圣人不是谦虚,谦卑,别人做不到。自己常常在下面,把别人捧起来,这是德行的根本,基础的基础,头一个就是要谦卑。我们看看孔子处事接物,再看看释迦牟尼佛对待一切大众,你看他的谦卑;其他宗教也不例外,天主教《玫瑰经》头一段,圣母玛利亚的谦卑,耶稣的母亲,对待任何人都谦卑,这值得我们学习。自卑,这就是自己谦卑,你才能尊重别人;没有谦卑的心,你尊重别人,那是虚情假意。人家一看就看穿了,没有诚意,你是做做外表的。内里面谦虚,你对别人尊重,一看,你出自於诚意,就感动人,这真正是大学问。
  能尊重人,我们现在修学的这个目标,学著关怀别人,学照顾别人,学帮助别人,你只要把这五句,谦卑、尊重、关怀、照顾、帮助,把这十个字学好,你在这个世出世间法通行没有障碍,你走到哪里都得到人欢迎,走到什么地方别人都爱戴你。为什么?你付出,你从内心付出的,没有人不会感动的。现在这个时候缺什么?这五个都缺,只要头一个没有,后头全没有,头一个是谦卑。没有谦卑是不知道尊重别人,口头说尊重,假的不是真的,时时刻刻自己意识里面还是独大,哪个也不如我,现在所谓说是自我本位主义,学的这些谦卑全是表面的,没有实际的内容。所以后面关怀、照顾、帮助,那完全出於利害,跟我有利的,我可以做,没有利的,置之不理,机缘在面前,不认识!所以修福还是要有福的人,没有福的人,修福的机会在你面前,你不知道。
  这些年来,我们无论在哪个地方讲经教学,常常劝勉人这十个字。这十个字是纲,怎样具体落实?具体落实是目,这是纲领,怎么落实?《弟子规》落实、《感应篇》落实、《十善业道》落实,你有这三样东西,你这十个字才能做得好,你才是名符其实的善男子、善女人。这些统统属於戒。有这个基础之后,然后怎么办?然后再定,定在一门。现在我们讲多元文化,没有一样不好,儒释道三家统统可以学,佛法十个宗派也都可以学,但是只能学一个,你要好好认真去选择。一门选定就不要改,五年不够要十年,加一倍。中国自古以来所谓「十载寒窗,一举成名」,选择一门,好好的学十年,圣贤佛菩萨就是这样学成的。有缘,大家在一起学,那个缘太殊胜,不是一般人能遇得到的。我这辈子求这个缘求不到,不要讲多,三、五个同参道友在一起修学,都做不到!甚至是两个人都没有。
  早年在台湾的时候,两个人,哪两个人?老师跟我,你就晓得多困难。我离开台中到台北讲经,李老师有一次就跟我谈到这个问题,他说:你在台北很孤单!别人没有跟我谈过这个问题,他懂得。我跟李老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谈到佛法深入的地方。我离开台中,他也找不到对象谈,我也没有对象谈,你就知道这个多难。所以我常常讲理想当中十个人,这十个人不容易找,到哪里去找?这十个菩萨,这十个圣人。如果我们一生都找不到,能不能成就?能,能不能成就不在这些,在个人。我的幸运,也就是早年遇到三位好老师,把方向目标确定,路是自己走出来的,走得很苦很苦,非常辛苦!你能不能忍受,你能不能贯彻?愈挫愈奋,勇猛精进,无论在什么状况之下决定不放弃,这才能有成就。
  学,就要派上用场,用在哪里?用在生活,用在处事待人接物。如果所学非所用,那就错了!那你怎么能应付得了环境?逆境、顺境你要都能应付,这就是你所学的派上用场。学会布施,学会持戒,学会忍辱,学会精进,学会禅定、般若。布施是放下,放下是消业障,放下是除障碍。放下什么?放下贪瞋痴。财施,法施,无畏施,贪瞋痴放不下的人他做不到,纵然做也很有限。所以你要冷静仔细观察,福报不现前,这不现前也布施,布施不如法;当然是有点小福报现前,大福报不会现前,不如法!如果如理如法的布施,那个果报就不可思议。所以你对佛法要明了、要通达,这个东西是生活,非常管用,它不是玄学,不是谈玄说妙的,它是实学,实实在在的学问,你学一分真的就得一分利益,学二分就得二分利益,学十分就得十分利益。
  古人讲了一句话,这从前李老师告诉我的,我听了是说得太有道理,「世间好语佛说尽」。好的言语,好的教学,好的方法,佛经里头讲尽了。所以修学必定要从戒入门,戒又必须跟性德相应,你就要晓得圣贤人所说的,不是圣贤人所讲的,靠不住;圣贤人讲的,这才真正靠得住。有什么证明?有历史作证明。孔子所说的,有二千五百年历史作证明,你能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照中国历史书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