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伯远住在玄武王府的东路,四进的宅子,还带一个小花园芥子园。芥子园取须弥纳芥子之意,虽小,却囊括了许多园林景致,与正院的大花园盈虚园相对。
张世子妃正在芥子园的假山亭内观月,苍白的脸色在凄冷的月光映照下愈发惨淡,嘴角却溢出浅笑。
她想起第一次来玄武王府作客,在盈虚园的浮舟亭观看荷花,见到了张伯远。从此,温润如玉的少年就住进了她的心里。她听丫鬟们议论,说前年新出了个状元叫梁心铭,也是温润如玉、貌比潘安。她轻笑,那是她们没见过少年时的张伯远,否则她们就不会夸梁心铭了。
张伯远,在她心里是无可替代的。
以她的身子骨,原不该在深秋之夜还待在花园里,可她就想待在外面。外面敞亮、透气,她不想回到那个没有人气的屋子里,生怕哪天无声无息地死在里面。她也奇怪,自己这么苦苦支撑着,到底在期待什么?
期待张伯远能接受她?
她虽然不甘,想到这也只有苦笑。
忽然一婆子来回:王妃来了。
张世子妃一怔,这么晚了,王妃来这边做什么?为何不是叫她过去正殿那边?
回到房内,王妃已经将丫鬟婆子都打发了出去,只留下宁嬷嬷和自己身边的赵嬷嬷。
世子妃上前拜见,恭敬地问:“不知母亲有何话吩咐?”
王妃指着那长匣子,淡淡问道:“这是谁送你的?”
世子妃往匣子里瞄了一眼,见是一支白玉兰,疑惑地摇头,道:“媳妇不知是何人所送。”
王妃也不与她多解释,让宁嬷嬷将那封信递给她,“你自己看吧。看完了,想好了,给我一个解释!”不轻不重的声音,却令世子妃心一凛。
世子妃将信拆了观看,信的内容很简单直白,就是说六皇子爱慕喜欢白玉兰的黄大姑娘,问世子妃喜欢白玉兰吗?世子妃觉得浑身血液都凝固了,喃喃道:“这不可能!这不可能!”明明满眼不可置信。
王妃一直盯着她,威严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世子妃扑通一声跪下,朝着王妃膝行过去。到近前,伸出枯瘦的两手抓住王妃的裙摆,仰面对王妃笑着,眼泪却不断往下滚,激动得语无伦次道:“母亲,王妃,六皇子喜欢的不是儿媳,是我妹妹!我妹妹才喜欢玉兰花,儿媳闻不得玉兰花的香气,好起疹子。六皇子惊马肯定另有内情,并非看见我与世子在一起才生气出事……”
“住口!”
王妃脸色大变,厉声喝止了她。
*********
今天作者晚了点,要过年啦……
第646章 捷报传来
世子妃停止哭诉,哀怨地看着王妃。她以为,王妃听见这消息会高兴、会原谅她,世子也会原谅她,然而看情形并不是这样,似乎王妃不愿她提起此事。
宁嬷嬷垂眸,面上不动声色,心中却震动不已。
王妃神色变换一阵,忽然又大声道:“你还有脸提世子!若非你无耻地诓骗他去见你,他定会守在六皇子身边,无论六皇子是如何惊马的,他都能出手相救。
“总是你不守规矩,六皇子以书信约你相见,你若不肯前去,回信婉拒就是了,你却弄下贱手段诓骗世子与你相见,并让六皇子看见你们在一起,妄图利用世子让六皇子知难而退,害得他们君臣兄弟离心。
“六皇子出事后,你更无耻地利用此事威胁世子娶你,不然就将当日的事说出去,让世子性命不保。
“你该不会以为我张家真会受你胁迫吧?世子他娶你、留下你的性命,都是为了查清六皇子的死因世子一直怀疑是有人暗害了六皇子,这些年从未停止过追查……”
世子妃怔怔地看着王妃,不知她为何如此细致地说起前事,仿佛不是为了斥责她,而是说给某个不知情的人听,连起因、结果、张伯远娶她的用意都一一解释,生恐别人听不明白一样,她忍不住回头张望
屋里并没有别人。
张世子妃自然不知道,王妃斥责她的话,很快就被龙隐卫回禀给了梁心铭,几乎一字不漏。
梁心铭目光朝赵子仪一溜。
赵子仪立即心领神会。
之前,赵子仪要亲自去玄武王府探听动静的,梁心铭不让他去,说交给龙隐卫就行。她不信靖康帝如此忌惮玄武王,会没有在玄武王府安插龙隐卫。昨晚看了左相在诚王文章后的批注,更坚定了她这个想法左相教出来的学生,某些手段一定少不了,尤其靖康帝并不算很有主见。
王府内宅如此隐秘的谈话都被龙隐卫听到了,说没有内应,梁心铭是怎么也不信的。然玄武王妃也是个聪明人,说的这么细致,分明知道王府被监视了,才故意说给暗中的人听。梁心铭不由感叹:都是高手!
她暂丢开此事,分析诚王一案。
她没想到,诚王出事时张伯远居然和世子妃在一起,张伯远也因此不得不娶黄氏。
龙隐卫还探听到,张世子妃说她当日接到诚王相约的书信,信中夹着一朵白玉兰,她当时以为诚王是看此花洁白芬芳、觉得女孩子会喜欢才送她,现在才明白诚王是把她当成妹妹了,只不知诚王为何会弄错她们姐妹。
“也许不是弄错,是有人误导。”梁心铭道。
“大人是说,有人故意误导诚王,把姐姐当成了妹妹?”赵子仪疑惑地问。
“不错。恐怕张世子妃是被某人利用了。”梁心铭道。
不过,苍蝇不叮无缝的蛋,那人必定暗中调查过张世子妃的底细和心性为人,并用某种手段唆使她诓骗张伯远相会,再让诚王看见他们在一起。诚王乍见心上人和表兄在一起,必然伤心愤怒,导致惊马……
黄二姑娘在其中起什么作用呢?
为何事后突然病死?
张世子妃还做了什么?
……
这其中不止一个疑点,梁心铭也解不开。既解不开,她也懒得费神,打算再用打草惊蛇这招。
她便让赵子仪叫了龙隐卫进来,写了封密信给忠义侯,请忠义侯转交给皇上。
龙隐卫去后,梁心铭对赵子仪微笑道:“明天咱们再出城郊游去,守株待兔。明晚就能烹兔子了。”
赵子仪也笑道:“奶奶好算计。”
流年杏眼滴溜溜一转
明儿又能出去逛了!
这日子真是轻松惬意。
次日早朝,靖康帝说他翻阅诚王遗物,在一书中发现诚王留下的画、玉兰花和诗,才知诚王的心上人爱玉兰花。诚王当年曾悄悄告诉他,说喜欢原太朴寺丞黄湛之女黄姑娘,即现在的张世子妃。他一时感慨,便去探望敬懿皇贵太妃,却听说张世子妃不喜玉兰花,世子妃死去的妹妹才喜欢。他听后惊诧,觉得其中有蹊跷。
众臣听后议论纷纷。
苏熙澈忙道:“皇上是否怀疑诚王之死与这喜欢白玉兰的女子有关?”
靖康帝道:“不错。”
苏熙澈道:“皇上有何旨意?”
靖康帝道:“刑部左侍郎石万春何在?”
石万春急忙出列,上前听旨。
靖康帝道:“朕命你接手此案,查明诚王之死!”这案子原是王亨在查的,梁心铭则在暗中不能现身。
石万春道:“微臣领旨。”
靖康帝威严道:“朕命你:不论涉及何人,上至皇亲国戚、王公大臣,下至市井百姓,都绝不姑息!”
石万春大声道:“微臣遵旨!”
众臣皆凛然,感到风雨欲来。这感觉与得知白虎王谋逆又不同。白虎王谋逆,是公然造反;这件事却是朝廷内的清洗,一旦案情查明,将牵连一批人。
左端阳欲言又止,终究还是没出声。
靖康帝打量下面群臣,正要说话,殿前值守的龙禁卫进来禀告:“皇上,江南八百里加急军情送到。”
靖康帝心一沉,竭力维持镇定,沉声道:“宣!”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炮,使他无法心怀侥幸。
众臣全部收声,都悬心等待。
很快信使进殿,呈上军报。
李善下去接了,启开封印,放在御案上。
靖康帝心中做着最坏打算,暗想总不会全炸没了吧?赵寅不能有事,王亨也不能有事……一面做着祈祷,一面决然看向军报。先是迟缓地阅读,接着越看越快,就见龙目上下扫视,龙首轻微起伏,最后他霍然站起身。
众臣都紧张地盯着皇帝
是胜是败你倒是说句话呀!
靖康帝面色潮红,嘴角咧开,笑容如同加速绽放的春花,晃得众臣眼晕,“王亨计诱反贼,反贼全军覆没!赵世子生擒林子程!方世子起出藏宝洞上亿财宝!”
他越说声音越高,响彻乾元殿。
********
此处应有掌声和各种票票(*^__^*)
第647章 做个配得上贤臣的明君
乾元殿静了一瞬,忽然众臣齐刷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好像事先演练过似得。每逢岁末或者朝廷有重大活动时,确曾演练过,因此无需临时操练。
靖康帝站在金銮殿上,意气风发,睥睨下方众臣,不再像前段日子战战兢兢地悬心。
他喜悦地想:梁心铭果然是上天派来辅佐朕的,梁心铭一出现,捷报就来了,好消息都跟着来了。
“众卿平身!”他朗声道。
众位大臣纷纷起身。
左相问:“皇上,不知赵世子何时还朝?”
靖康帝笑道:“赵世子和方世子接下来将赶赴荆州,与张世子会合后,进攻大巴山,夺回军火研制中心,一举剿灭反贼。王爱卿将押解藏宝入京。”
众臣更高兴,喜气洋洋地向皇上恭贺,向方无适恭贺,向王谏恭贺,向赵家人恭贺……
方无适最高兴了。
王谏则忧心忡忡,梁心铭没了,王亨能挺过这一关吗?想到这二人,他便想起左端阳,目光便落到左相身上,却发现左相的笑意不达眼底,有些心不在焉的。王谏觉得奇怪,这时候,左端阳不最应该歌功颂德,彰显他当朝第一人、时时心系皇上和社稷的忠心老臣形象吗?
王谏正思忖间,户部金尚书的举动吸引了他的注意力,就见金尚书上前奏道:皇上后宫该添人了,皇家子嗣要紧;再者这大喜的时候,正该喜上加喜。
吏部尚书吴忙附和,说皇上上次选妃还在刚登基时,后来宫里虽也进了两个人,还是太少。他女儿吴贵人才产下皇子,他主张添新人可谓襟怀大度。
随后,苏熙澈等也纷纷进言。
靖康帝目光扫过群臣,暗想:“找一件事让他们关注也好,就不会把心思放在朕身上了,也不能发现梁爱卿……”至于再添几个妃子,他没意见。
于是,他爽快地准奏,命左相会同礼部尚书崔渊安排此事。左相帮他选的皇后就很不错,这事交给左相他放心。宫内当然由皇后主持,皇后的品行他也很信任,选什么人只要皇后看中就行了,他无所谓。他现在正急切地盼着下朝,好出宫去找梁爱卿分享喜讯呢。
众臣见皇上一口答应了,那有女儿的人心思便活络开来,思谋找左相和崔渊打点一二,送女进宫。
靖康帝正要宣布散朝,忽又想起一事:之前徽州传来消息,说耿忠反了,他便传旨给驻守在东海的靖海大将军陈乔,令陈乔率领麾下水军南下,控制溟州水军,查抄威海大将军府。也不知陈乔得手没有。耿忠被擒、耿慈被杀,耿家余孽若率溟州水军反了,与林家水陆遥相呼应,将是个不小的麻烦。
靖康帝便问苏熙澈:“靖海大将军可有消息?”
苏熙澈忙回道:“暂无消息。路途遥远,皇上且耐心再等几日,靖海大将军定有捷报传来。”
靖康帝一想也是,便按下这事不提,宣布散朝。
他留下忠义侯,君臣转到御书房,等没人了,他才迫不及待地对方无适道:“朕要微服出宫。”
方无适一眼看穿皇帝心思:就想溜出宫去见梁爱卿!
他当然不赞成,但是江南刚打了胜仗,皇上兴致正浓,用反贼猖獗的理由阻止不了皇上出宫,得找其他借口。
他便委婉地劝道:“皇上,眼下去找梁大人,倘或走露了风声,不但影响查案,还会给梁大人带来危险。”
靖康帝迟疑道:“朕出宫会给梁爱卿带去危险?”
方无适点头道:“有人要杀梁大人。”
靖康帝一想可不是,梁爱卿才从太极阵下逃出来呢,不由气愤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这些人想杀梁心铭,无非因为梁心铭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梁心铭是这样,王亨也是这样:得了侏儒症遭人耻笑;侏儒症治好了,又遭人嫉恨。
靖康帝打消了出宫的念头,除了怕给梁心铭带去杀身之祸外,还怕坏了梁心铭的计划,被梁心铭看轻。
那日,他翻阅六皇兄的遗物时,心中很忐忑,担心梁心铭看了六皇兄的课业笔记后不再敬服他,觉得他比六皇兄差太远,遗憾若是六皇兄登基肯定比他做的好。
他鬼使神差地找出自己的几篇文章塞进去,那时候他才十二三岁,写的还算不错,希望梁心铭能发现他的潜质。六皇兄已经死了,他也已经做了皇帝。才智乃是上天赋予,他无法超越六皇兄,但有一点他可以保证不比六皇兄做的差,那便是做一个明君,放手任用有才德的人,让他们辅佐自己治理天下;不做昏君,不恣意妄为,不刚愎自用,配得上这些贤臣的拥戴和辅佐……
虽然这样自我鼓励,靖康帝还是感到消沉了。
他忍不住设想:若是六皇兄活着,并且登基了,大靖会是什么样子呢?白虎王还是会反,但玄武王和朱雀王肯定齐心协力护国。朱雀玄武联手,恐怕林子程都逃不出京城。还有,若是六皇兄做皇上,肯定也会重用王亨、梁心铭这些年轻有为臣子;即便梁心铭是女子,六皇兄也绝不会治她的欺君之罪,因为六皇兄最钦佩英武帝,而英武帝开创了女子入朝参政的先例,开创了女子投军的先例……
靖康帝忽然发现:比照诚王的想法,某些事情仿佛有了准绳。比如梁心铭若真是女子的话,他也不会治她的罪,这和诚王一致,使得他又增添了些信心。
方无适见皇上有些意兴阑珊,还以为他是不能出宫才这样呢,忙低声道:“等梁大人查出眉目来了,皇上再出宫就无碍了。梁大人在德政路新开了一家铺子,过几天就要开业,到时皇上再微服登门去恭贺。”
靖康帝眼睛一亮,问:“什么铺子?”
方无适笑道:“成衣铺子。”
靖康帝又欢喜了,这桩买卖他也投了本钱呢。
……
石万春根据靖康帝提供的线索,首先提审张世子妃,以及黄家人,然后问出了黄二姑娘的婢女秋月死前所在的庄子,说有一媳妇知道白玉兰的内情。
石万春急命人出城去传那媳妇。
刑部公差尚未出城,便有人抢先一步赶到黄家那个小庄子,要对那媳妇下杀手,一如之前对秋月。
********
大家周末愉快,今天争取加更,求推荐票、月票!!
第648章 与皇上合伙做买卖
赵子仪带了十几个龙隐卫在庄子里守株待兔,见到对方,直接用东方倾墨的迷*药将人迷晕了。
武功高强的赵子仪用迷药,对方是一点躲避的机会都没有。他之所以采用这种手段,一是怕在厮杀中暴露了身份;二是唯恐对方不敌后会自杀,抓不到活口。
来之前梁心铭千叮咛万嘱咐,要他不可拘泥这些形式,道:任何东西用之正则正,用之邪则邪。比如人参是一味好药,可用来催命那就堪比毒药;而用毒药来对付恶人,救下被害的人,那便是用在正途了。
来杀人的并不止一路,有两路。
赵子仪全捉了,扔马车上拉走。
随后,刑部的公差也到了,成功将那媳妇带走。
德政路,梁心铭的新家。
梁心铭正和流年接收伊人坊送来的衣裳,有几十套。
梁心铭的经商计划,就是和伊人坊合作。
这只是一桩小买卖,她并不打算在商场大显身手,做这桩小买卖也是有目的的:在其位谋其政,她既然做了官,就要为百姓谋福祉,为国家昌盛做贡献。
大靖目前已经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尤其是纺织业和瓷器等行业的高速发展,具备了资本积累的雏形。
梁心铭想通过这桩小买卖,试探这里面的深浅,然后推动《劳动法》出台,保护劳工利益,抑制资本家剥削,实现小农经济向资本经济平稳过渡。
她分析伊人坊的运作模式:几乎是一对一为客户量身定做衣服,有专业设计团队,哪怕同一款衣服,客人不同,衣服的细节处理也绝不相同,保证了每个客人的衣服都是独一无二的;布料都是方家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