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南第一媳-第30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简繁从容不迫道:“正元末年,白虎王世子郑溯源在与宝象国武士比武中,两招丧命,第一代靖国公林春生校场扬威,震慑了异国番邦。白虎王便主动上折子,让出白虎封号,被封为寿宁侯。然郑氏族中有人不服,炎威帝登基后,郑家卷入顺亲王谋逆,被满门抄斩。”

    一举子拍手道:“对,就是这样!”

    另一举子问:“都杀了,哪来的人?”

    简繁道:“没有杀。炎威帝念及第一代白虎王功勋累累,加上寿宁侯并不知情,只有几个族中子弟被顺亲王拉拢,故而网开一面,只杀了主犯,郑家其他人都被暗中送去荆州大巴山,像流犯一样在军火研制基地服苦役。”

    众举子听得满脸震惊。

    一人问:“这是真的?”

    简繁道:“当然是真的。”

    那人问:“简兄如何得知?”

    又一人问:“梁心铭如何知晓?”

    不等简繁回答便有人道:“自然是皇上告诉的,不然史书上并未记载这段隐秘,旁人如何知晓?”

    立即便有人道:“无论是谁,知晓原白虎王族郑家后人在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均会想到联络他们里应外合。这道理再明白不过:只要剿灭林氏反贼,郑家便有可能恢复白虎封号,重新兴盛家族。难道赵世子他们想不到?皇上想不到?怎就把功劳算在梁心铭身上?”

    “不错!”

    众人激动万分,又窥见玄机。

    简繁皱眉,无奈插不上嘴。

    这世上,太多“事后诸葛亮”。

    正在这时,忽然一个声音插进来:“错了,皇上并没告诉我大嫂郑家后人的事。”众人齐刷刷回头,就见王亢、王充一群少年从外进来,接话的是王充。他们兄弟打从门外过,听见说梁心铭,便推门插了这一句。

    同行的还有周家、孟家、崔家等几个少年。

    因各地举子络绎汇聚京城,王谏遂吩咐族中少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他们多与外地举子接触,论讲学问,开阔眼界,别自以为高人一等,那是坐井观天的想法。再者,留意士林中对梁心铭的评价和风向,以便王家及时做出应对。所以,他兄弟专往举子们爱去的地方跑。

    王充等一来,气氛就微妙了。

    之前王充将抨击梁心铭的举子全告上公堂,双方对了一阵,以王家失败告终这是众举子认为的现在又来了,所有人顿时提高了警惕性。

    一人问:“那梁心铭是如何知道的?”

    他拒绝尊称梁心铭“梁大人”。

    王充好脾气地笑道:“这个小弟也不清楚。不过,皇上已经下旨奖赏大嫂,并令她三日后去国子监国子学讲授此次奇袭计划。诸位欲知内幕,去听就是了。”

    大家见他洋洋自得,丁点儿不尴尬,十分看不过眼,便有人微笑道:“王大人的胸襟气度真令我等汗颜,妻子名望比自己还盛,丝毫不在意夫纲不振。”

    接连好几声嗤笑响起,被王充一扫,又都正襟危坐,作无事人一样,然眼中的讥诮是掩饰不住的。

    王充笑眯眯道:“若是旁人听了这话肯定急眼,小弟则不会。我大哥何许人?王安泰是也!”

    一人赞道:“这名字是响亮。”

    只是那口气满满都是讥讽。

    王充依然不在意,环视四周,以无以伦比的自信道,“王安泰这名字就是活招牌,用得着争论才高才低吗?只有平庸之辈才会往脸上粉饰,沽名钓誉。我大哥根本不需要!夫纲不是靠打压女人振作的。有才德的人,妻子自然敬重他。至于大哥和大嫂孰优孰劣,他们伉俪情深,根本不在乎。其中乐趣,庸俗之辈岂能体会?”

    说话那两人脸色便难看了。

    因为王亨的才能确实无可争辩。

    若诋毁他,先要比他厉害才行。

    诋毁梁心铭,不过因她是女子,只这一条便压得她不敢放肆,可惜看这情势,居然压不住了。

    众人心情莫名沉重起来。

    王充察言观色笑道:“各位的策论都交上去了吧?辛苦了。今儿小弟做东请各位。我们就在隔壁。”

    简繁忙问:“王兄弟说真的?”

    王充道:“自然是真。”

    简繁马上叫道:“小二,把各样羊肉羊汤都来一份!”

    小二高声道:“好嘞!”

    ……

    ********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催稿欲断魂。这是美编的催稿广告语!催稿催的介么诗情画意,不带一丝杀气,原野觉得自己真断魂了……都是高手!感谢各位朋友打赏和投票支持,爱你们,一直在努力!

第777章 都留给乖女儿

    京都府衙后宅,梁心铭正接旨,圣旨除了命她三日后去国子监讲学,还赏赐了大量金银财物。

    几个月前在徽州剿反贼、夺回反贼聚敛的财物上亿,为国库增添了一大笔进项,王亨和梁心铭当居首功,均要论功行赏,因前阵子事情太多,朝廷上下都忙,犒赏三军财物的事便延迟了。今日,赏赐清单终于下来了。

    梁心铭身份虽已公开,属于她的还是单独赏赐到梁府,并未将她和王亨合并在一处赏赐到王府。赵子仪、卿陌等少年护卫、绿风等丫鬟也均有赏赐。

    众人都高兴疯了,送走传旨侍,便亲自动手往家里搬箱子,搬了十几箱,又互相对比各自所得的财物,兴奋之情久久不散。更多的惊喜来了:梁心铭又从自己的份内拿出一部分财物,按功劳赏赐给众少年和丫鬟们,还有乔老爹夫妇,连进京路上新买的厨子萧二一家都没落下。

    惠娘一一分派、发放。

    少年们和姑娘们笑开了怀。

    丁丁挑了一盒不知什么送绿风。

    欢喜看见嚷:“丁丁,你不送我?你吃了我那么多好东西,就不还个人情?哼,往后别想吃我的!”

    樱桃也说“我还帮你做了鞋呢”。

    丁丁无法,只得每个姐妹都送一样;胖胖等人都被姑娘们勒索了一遍,笑声快掀翻了屋顶。

    朝云被感染了,扯着梁心铭的袖子央求道:“爹爹,我也要分。”她有自己的屋子,当然得有私房。

    梁心铭坐在堂上看众人分财物,闻言低头将女儿揽在怀里,道:“不用分,爹爹的都留给云儿。”

    朝云困惑地眨眨眼,都给她?

    她望着梁心铭腹部道:“还有弟弟呢。”

    梁心铭道:“弟弟不用分,你干爹得的给弟弟。爹爹的都留给云儿一个人。”

    朝云惊喜的小脸红了

    这多不好意思呀!

    她也不是贪财,可是爹爹这样偏心她,她忍不住心里美美的,又对尚未出世的弟弟感到抱歉。她决定,等弟弟生出来了,喜欢她的什么,她就让给他。

    梁心铭轻声叮嘱道:“你还小,这些东西让你娘帮你收起来,将来做嫁妆。留几样你喜欢的就行。”

    朝云道:“嗯。云儿知道了。”

    梁心铭认为,凡是她以“梁心铭”的名义挣得的财物,都要留给惠娘和朝云,她不会带去王家。引用她前世的话来说,这属于婚前财产。至于嫁妆,王家能娶到官居二品的媳妇,还想要什么嫁妆?她本人就是最珍贵的!

    晚间,王亨回来见全家兴奋之意不减,心知缘故,因为户部和兵部按名册犒赏三军,若有不清楚地方,都是找他和赵寅核对矫正的。当下笑问:“发财了?”

    梁心铭道:“发财也跟你没关系。”

    王亨笑着捏住她鼻子,道:“你这抠门的性子还没改。要不要将为夫那份也拿来给你?”

    梁心铭道:“无需费事。等本官回去了再接手。你没乱送人吧?这项可不能归入公中,只需拿出一部分来孝敬长辈、分送兄弟姐妹,打赏下人即可。”

    王亨:“……”

    媳妇果然一点没变。

    梁心铭问:“岷州那边可有消息?”

    王亨道:“还没有。估计子仪正赶往岷州。有他在暗中协助玄武王,林啸天覆灭迟早的事。”

    梁心铭静静地不语。

    王亨忽道:“有件事要同馨儿商议。”

    梁心铭问:“什么事?”

    王亨道:“是这样……”

    梁心铭听后目光炯炯。

    次日,乌先生进京来了。

    乌先生是筑路建桥的匠人,原跟着梁心铭修建徽湖路的。梁心铭“死”后,徽湖路由六安唐知府接手,六安县令陈汐协助,乌先生仍在他们手下做事。这次,他是被梁心铭传信召来的。当日在慈安寺,梁心铭答应皇帝助俞希文修建西北官道,所以才传信给乌先生。

    梁心铭在书房接见乌先生。

    乌先生最初是被梁心铭聘用的,始终对她存有一份感激之情,见她发达了仍不忘自己,可见是真看重他的才能,并未因梁心铭是女子就不再尊重她。

    寒暄几句,又问了唐知府等故人近况,梁心铭便切入正题,道:“请先生来,是为了修建通往西北的官道。虽然北边不缺先生这样的匠人,但先生跟着本官修路一年,经验丰富,可做他们师傅,免得重头摸索试验,费时费力更费成本。西北的官道通往西北边疆,承载着军需物资的运转,十分重要,皇上非常重视。这也是先生的机会。”

    乌先生急忙道:“大人请吩咐。”

    梁心铭告诉他,接下来他归工部尚书俞希文指挥,只是朝中多事之秋,俞大人暂时无暇顾及工程事项,况且眼下天寒地冻也不能开工,让他先住下来,等明春再说,她正有些工程上的事情和他研商。

    乌先生忙答应了,且激动不已。

    梁心铭便叫乔老爹来领了他去安置。

    这天,梁心铭去国子监讲学。

    除了京城本地的,外地来的举子都不认得梁心铭,虽根据传言在心中描绘过她的模样,也都是女子形象本来就是女子嘛,以至于见了她,都被震住。

    梁心铭没有一般女子的娇媚,进来时迈方步,气度从容、举止优雅,站在国子学大课室的高台上,目光从下方数百男子面上掠过,神情波澜不惊。

    她与传言一样美丽。

    举子们被震住却不是因为这美丽,而是她深邃莫测的眼眸,没来由地收起轻视之心,提高了戒备,还有些不安,就像山中野兽遇见危险,本能警觉。

    流年和绿风站在高台上,在梁心铭身边伺候笔墨,老仆站在高台下,座中还有龙隐卫伪装的学子。

    梁心铭神情淡然地看着这些年纪不一的古代文人,开门见山道:“诸位很好奇本官是如何得知原白虎王族郑家在大巴山的?很简单,起因是京郊军火研制基地送来的最新式火枪与火炮,上面都刻着一枚小小的葫芦。”

    众人都一脸懵,葫芦?

    梁心铭继续道:“本官见了好奇,追问为何刻这标记。赵世子告诉本官,这是一位姓郑的工匠建议的。郑工匠原在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研制火器,后被朝廷抽调来京郊军火基地。为了区分这里建造的军火与大巴山基地建造的军火,他便加了这样一枚标记,也有比较的意思。”

    众人继续一脸懵,然后呢?

    梁心铭扫视下方,忽然目光定在简繁脸上,简繁很显然已经想到了缘故,眼中透着了然。

    梁心铭便指他道:“请这位学生来说说。”

    简繁没料到被她关注,只得站起来,恭敬回道:“第一任白虎王,小名郑葫芦。大人是否因此怀疑?”

    梁心铭赞赏地点头道:“不错。很简单对不对?若是诸位见了,也会像本官一样怀疑的。”

    有时候,讥讽一个人并不需要恶言恶语,当时座中至少有半数以上的人脸涨红了;还有小半毫无自知之明,觉得梁心铭没说错,自己若见了定会怀疑。

    简繁想着自己既然站起来了,先不忙着坐下,不妨问清楚了再坐,这机会可难得呢。他便道:“学生若见了葫芦也会疑惑,却不会立即想到第一代白虎王身上。请问大人,是如何弄清这件事,并制定奇袭计划的?”

    ********

    又赶晚了,抱歉!看到有亲说章节越来越短,汗死。一般情况下每章是两千字,因为原野有时有事将两章合一发了;或者为了保持情节的完整性,一章赶到两千多字,就是作者总瑟的小肥章,情节不紧张的时候才恢复正常,没有偷工减料呀。这算不算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第778章 白虎复出

    梁心铭回道:“谋反案虽已查明,但林氏反贼狡诈,为达目的不择手段,不时兴风作浪。本官便向皇上请旨,要见一见这位郑姓工匠,盘问他荆州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的人事,寻求剿灭林氏反贼的途经,并防患于未然。”

    说到这,她停下。

    简繁忙问:“那工匠告诉大人他乃郑氏后人?”

    梁心铭摇头道:“没有。他道,在火器上铸葫芦图案,是他祖父的意思,他也不清楚其中缘故。”

    简繁怔住。

    其他人也都像简繁一样想,以为定是那工匠告诉梁心铭自己是郑氏后人,谁料并不是。

    简繁不由问:“那大人是如何得知的?”

    梁心铭道:“本官问他家族情况,并告诉他这是他立功的机会。他才道,他祖父在他离开大巴山时叮嘱他,若他在京城这边研制出新式火器,要想办法铸标识。他以为这是祖父的小私心,想在火器上打下郑家的标记,因为他们郑家为军火研究做了许多贡献,却从不被提拔重用,顶多赏些金银,在大巴山里毫无用处。”

    梁心铭仔细询问得知:郑家是在炎威年间、军火研制基地初成立时就举族迁入大巴山。当时,其先人在军火方面的成就并不突出,从他祖父那代起才有起色。

    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还有一个工匠家族姓李,其先人叫李墩,为军火研制做出过莫大贡献。

    李家虽是工匠出身,却和林家世代联姻,不论是白虎王这支,还是靖国公这支,都娶过李家的女儿;郑家就没这个荣幸,一直被林家压制,总不得重用,而且其族人不准习武,不准投军,只能做苦力和工匠。

    郑工匠走后,梁心铭细细思索。

    她反复查阅炎威年间的历史,以及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的创立情况,一个大胆的猜测浮上心头:郑家是第一任白虎王族的后人,在大巴山内服苦役。

    待王亨落衙,她将自己的猜测告诉王亨,让王亨进宫去问靖康帝,可知道这段隐秘。

    靖康帝听了吃惊,因为他毫不知情。

    难道是先帝没来得及告诉他?

    他去翻阅皇家秘档,也无记载。

    王亨回来对梁心铭说了,梁心铭却更坚定了自己的猜测,道:“白虎易主,且郑家卷入皇子谋反,炎威帝当然要抹去所有痕迹,以免别人知道他们的身份生事。”

    王亨不解道:“既要抹煞,又何必饶恕?倘若其后代怀恨在心,惹是生非,岂不麻烦?”

    梁心铭道:“第一,有林家监视,不怕其惹事。第二,既已抹煞干净,就算告诉别人他是郑氏后人,谁会相信?此郑已非彼郑!第三,林家监视郑家,郑家何尝不在监视林家?让两虎相互掣肘,为的就是防止林家生异心。”

    王亨和梁心铭相比,不如她阅历深厚、心思细腻,然经她提示,豁然贯通,击掌道:“有道理!”

    梁心铭又道:“若我没料错,这主意不是炎威帝想出来的,而是正元帝的主张。正元帝是禅位,当时是太上皇。史书记载:大巴山军火研制基地初建时,正元帝随同靖安公主去大巴山回雁谷住了多年。说是养生,因为那里水土气温好。然我却以为他是为了军火的研制。”

    正元帝是英武帝的小儿子,十三岁就跟着靖海大将军扬帆海外,从尸山血海中杀出来的,轻而易举上演皇城兵变,从太子手上夺得皇位,可谓凶名赫赫,一肚子坏水。而炎威帝是个至情至性的人,让两虎互相掣肘的主意,确实不像他的行事风格,若是正元帝的主张就合理了。

    这才妙呢,若郑氏后人无能,便只好永远被奴役;若他们有振兴家族荣耀的决心,便会卧薪尝胆、发愤图强,自己崛起的同时,也替朝廷监视林家。

    梁心铭通过这葫芦看到了郑氏后人的决心!

    不论真相如何,郑家与林家不和是真,王亨便和梁心铭针对这点拟了奇袭的计划,派高手潜入大巴山,想办法联络郑家人,釜底抽薪,摧毁军火研制基地!

    赵子仪请命,担任主将。

    靖康帝从这计划中窥见了曙光:白虎要复出护国了!这才对,四灵护国,这是他们的使命。林家既谋反,必定有人来降服他,先是梁心铭和王亨,再是郑氏后人……

    皇帝抽调了龙三等精锐给赵子仪。

    国子学讲堂,梁心铭对着聚精会神听讲的莘莘举子,陡然提声,铿然道:“郑氏后人不被重用,不能投军,科举入仕更是痴人说梦,只能潜心研制军火。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