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南第一媳-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六安知府姓陶,腆胸凸肚、趾高气扬,不等梁心铭回禀完灾情,便打断她的话,说六安治下不止一个县受灾,他都没处要援助呢,哪里管得了小小的潜县!

    梁心铭便掏出龙纹砚台,当着陶知府的面研墨,写上奏文书,请陶知府签名,说她要去徽州府找巡抚大人,再通过巡抚大人上奏朝廷,请求朝廷赈灾。

    她不经意间就提到皇帝对她的厚望、临别时和她下棋、殷切嘱咐,然后黯然说自己辜负了皇恩……

    陶知府看着龙纹砚台,神情惶恐,如见天颜。

    他反复打量梁心铭,衡量这个状元郎的潜在价值,到底是理她呢还是理她呢?最后,陶知府决定稳妥些,先安排三千石粮食给梁心铭,意思意思。若梁心铭没吹牛,他可就押对了宝;若是梁心铭吹牛,他再收拾她不迟。

第221章 俊俏的父母官

    能从铁公鸡身上拔根毛,梁心铭心满意足了。

    告别陶知府,她继续赶路,去徽州府要赈灾粮。

    陶知府见她如此有底气,对她的信心大增,亲自送她出城,并让她放心,三千石粮食一粒不少送去潜县。

    时隔一年,梁心铭“衣锦还乡”其实是走投无路、狼狈求助又回到徽州府。

    同样是要救济,对林巡抚可要下猛药、重药。

    她先去林巡抚家拜访,奉上了董贵妃赏赐给惠娘的胭脂水粉、锦缎,给林夫人和姑娘们,说别的她也拿不出手。

    当然,龙纹砚台也是一定要拿出来的,写奏章上表朝廷嘛,并再次提及皇上对她的“厚望”;提到苏宰相和座师崔渊崔大人;她还提到座师王安泰破了两桩案子,升为刑部侍郎,并悄悄告诉林巡抚,王亨将不日到徽州巡查……

    林巡抚政治嗅觉比陶知府敏锐多了,十分看好梁心铭。

    林巡抚将她的奏折连同自己的奏折一并派人送往京城,请求赈灾,然时间不等人,百姓要紧,所以他先预拨了五万两银子给梁心铭,让她火速回去赈灾。

    就这样,梁心铭拎着第一桶金回来了!

    这只是眼前利益,她必须要做长远规划,把潜山湖连同周边地区打造成“鱼米之乡”。

    她派了人去六安府买鱼苗,几日之内,鱼贩子源源不断地涌向潜县;她还派人去买优质粮种,分给有经验的老农试验耕种,想提高亩产;她还引进推广农业机械……

    同时,她分拨一部分款项给受灾百姓盖造房屋,令他们垦荒置地、努力建设新家园……

    银子真不经花!

    五万银子眼看就没了。

    潜县的百姓眼睁睁地看着俊美的新县令“胡作非为”,淹没了田地和山林,造成了白茫茫一个大湖;然后,粮食来了;再然后,银子来了;有了银子,鱼来了,又是买粮又是盖房子试验良种……就跟变戏法一样!

    潜县轰然炸开了。

    老百姓迅速认识了新县令。

    他们的县令俊呀!

    他们的县令能啊!

    他们的县令善啊!

    他们的县令狠啊

    怎么狠,稍后再说。

    本来呢,这监督放鱼和盖房的事,不用梁心铭亲自盯着。可是官场上有句话叫做“任你官清如水,怎敌吏滑如油”,她把事情安排下去,某天让卿陌偷偷过来监察,发现底下人居然中饱私囊。她大怒,到处都要用银子,她还不够花呢,居然挖她的墙角!于是,当场撤换了一批人。

    所以,这几天她都亲自在这监督。

    梁心铭坐在树下,眯起眼睛正打盹,耳畔传来一声唤“大人”。她睁眼一看,身穿皂衣、身形魁梧的赵子仪大步流星走来,一张方正的脸颊晒得黝黑,大眼炯炯有神。

    她忙直起身子,叫道:“大哥。”

    赵子仪朝她摊开手,手上两枚鲜艳的大桃,洗干净的。

    梁心铭口齿生津,拿了一枚,笑问:“大哥从哪摘来的?”

    赵子仪道:“老乡给的。”说着,在她身边坐下。

    梁心铭便知道,定是百姓省下来孝敬自己这个父母官的,这里可不是果木之乡,果树并不多。

    吃了一个,赵子仪又递过一个。

    梁心铭谦让道:“大哥吃吧。”

    赵子仪推道:“属下不爱吃这些,大人请用。”

    梁心铭道:“那我可吃了。”

    啃了一块,桃汁满口。

    这桃子多甜啊!

    她一副满足的样子。

    赵子仪微笑看着她。别人见她这样无忧无虑,怕以为是哪家读书的少年郎,怎想到她之前雷厉风行和用尽心机的手段。从上任至今,她马不停蹄地忙,瘦了十几斤,那双眼睛都瘦抠了,越发幽黑深邃。

    她的努力和用心,他都看在眼里,彻底颠覆了他对书生的看法,对她既敬且佩,平日更是寸步不离地守护她。

    朝夕相处,他发现了梁心铭一些习性,比如说嘴馋。可能是太劳累了,她总也吃不够似得,看见吃的就两眼冒光。因此,他看见吃的都会主动帮她弄来,譬如这桃子。他自己都没发现,他渐渐养成一种习惯:在护卫的职责之外,还关心她的饮食起居,心思细腻得不像他的性子。

    这时,山路上走来了欢喜,一手拎着篮子,一手拎着罐子,老远冲着梁心铭笑;再近一些,就叫“大人”。

    梁心铭瘦成这样,惠娘心疼不已,说家中有樱桃煮饭就行,欢喜身体健壮,把欢喜派到梁心铭身边,免得她在外面操劳受累,还饥一餐饱一顿的。

    梁心铭也不想吃苦,答应了。

    欢喜走过来,放下篮子,一面往外端饭菜,一面问道:“大人早饿了吧?婢子紧赶慢赶的,才赶了来。”

    梁心铭笑道:“不饿。正好。”

    说着吸了口气,道:“好香!”

    欢喜笑眯眯道:“今天吃鸡!”

    胖丫头笑得十分实在,若知道她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便会对她的实在刮目相看了。

    出门在外,她也不能背着锅灶是不是?大人一心为民,就近找一户人家借锅灶做饭,没人会拒绝。

    欢喜找的是当地的土豪周家,借了锅灶的同时,也顺便借米、面、油,还有鸡鸭和蔬菜。那些赈灾下来的米粮都粗糙的很,大人瘦成这样,怎么能吃那个呢!

    借就是借,不还的。

    也不给钱的。

    也不用觉得吃人嘴软。

    周家靠着这潜山湖,将来能得多少好处?因为附近就数周家的田地和山林多。大人还说,这姓周的为富不仁、欺压乡里,是个“周扒皮”。既这样,就吃他!

    梁心铭和欢喜想一块去了。

    这丫头真是深得她心!

    她才不会标榜清廉,然后和灾民同吃同住什么的。她这个父母官的责任是帮百姓致富,可不是跟百姓一块受穷。一块受穷管用吗?她要养好身体大干一场。

    闲言少述,且看眼前。

    欢喜把菜都摆出来:有红烧小仔公鸡、鸡脯肉炒青椒,肉沫茄子、清炒豆角;还有一个碧绿碧绿的汤,是用老鸭汤做汤底,加上才出几天的小白菜做成的。

    梁心铭先喝了一碗汤

    清爽鲜美,滋味无穷!

    小白菜水灵灵的嫩!

第222章 本官是有原则的

    喝罢汤,梁心铭接过欢喜添的饭,饭上堆着鸡腿、青椒和豆角,她先把鸡腿搛吃了,再吃青椒和豆角。

    吃了一阵,肚子没那么空了,才对欢喜道:“我家小欢喜做菜是越来越好吃了。这是地道的农家风味!”

    赵子仪早一碗饭下肚,也赞道:“欢喜的手艺真没话说。”他每天跟着梁心铭,在吃上面可没受委屈。

    欢喜最爱听大人叫她“小欢喜”,觉得被宠溺、被爱护、被肯定,每次都笑得大眼一闪一闪的。

    她蹲在梁心铭身边,打开折扇帮梁心铭扇风,一面看着大人吃,一面笑嘻嘻道:“婢子还做了一锅香螺,已经焖透了,回头送来让大人搭个嘴。”

    梁心铭眼睛一亮,笑道:“小欢喜就是能干!”

    欢喜得意地笑了,又道:“晚上吃红烧鱼。”

    梁心铭道:“你还借了鱼?”

    欢喜道:“嗳,今天借了不少好东西。”

    梁心铭惋惜道:“吃不成了。下午得回城。”

    欢喜道:“那把鱼带回去吧。”

    梁心铭摇头道:“不好。借来的东西,怎好带回家呢。本官是有原则的,不能吃拿卡要。下午咱们烤着吃了吧。”

    欢喜听得一愣一楞的。

    赵子仪则“噗”一声,把一口汤给喷了出来,无语地看着梁心铭,觉得她真腹黑得可以。不过他为何一点都不讨厌呢?还挺愉悦的。嗯,只要她高兴就好!

    吃饱喝足,三人闲话。

    赵子仪道:“有了这个湖,下半年干旱就不怕了。大人深谋远虑,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梁心铭点头,又道:“等明年,这些鱼也都能吃了。等秋天后,再买些菱角、藕种放进去。我都问过老乡了,菱角要秋后的种子才管用,莲藕要一二月下种。”

    欢喜道:“到时候叫奶奶一块来,我们划船采菱角。”

    梁心铭听得笑容满面,心想,还要养大闸蟹。

    她仿佛听见“洪湖水浪打浪”,又听见“太湖美呀,美就美在太湖水”,这潜山湖将来怎样呢?

    歇息一会,看看那边,主簿等人也都吃了饭了,梁心铭看看日头,道:“再过一会就回城。”

    未时末,梁心铭等人动身回城,到家正是傍晚时分。

    县衙对面馄饨铺子的邱伯老远招呼:“大人回来了?”

    梁心铭道:“邱老伯好。”

    邱伯把她上下打量一番,用心疼的口气道:“大人瘦了。可想吃碗馄饨?”仿佛馄饨是大补汤。

    梁心铭道:“不了。等明早送五碗来。”这家馄饨味道很好,她和朝云都喜欢吃,常叫了吃。当然,要给钱的。

    邱伯欣喜道:“嗳,明早送去。”

    隔壁小酒馆的五嫂听见声音,急忙丢下手中洗了一半的菜,一边在围裙上擦水,一边跑出来热情道:“大人回来了?我做了那个鱼羹,待会送一碗给大人。”

    那宋嫂鱼羹,是梁心铭指点她做的。

    梁心铭笑道:“谢谢五嫂。不用送,改天我自己来吃。”

    五嫂连连答应,叫她改天一定去。

    附近铺子、住家的人纷纷出来了,那时梁心铭已经拐入县衙门前,他们只看见一个骑马的背影,依然感叹、夸赞、心疼不已,都说梁大人瘦多了。

    梁心铭回家后,在惠娘伺候下,狠狠洗了一通,换上清爽的衣裳,那疲惫就涌上来了。

    可是她还不能歇息,到衙门后堂坐了,问留守的胖胖:“丁丁和绿风回来过吗?”

    胖胖道:“回大人,回来了一趟,又出去了。”

    梁心铭挑的几个丫鬟,最终只有樱桃和思思做了丫鬟,欢喜、绿风、璎珞几个,梁心铭觉得放在内宅太屈才了,都量才为用,另安排了公务给她们。

    初到潜县时,她翻看卷宗,发现县内并无恶性刑事案件,只在过去的几年间,断断续续发生五起拐卖小孩的案子,总计失踪数高达二十一位,失踪者均为四五岁到七八岁的女孩,两任县令都没能抓住“神出鬼没”的拐子。

    最近一次案发就在一月前,那时,前任县令刚被罢官,她尚未到任,拐子抓住这个机会,拐了七人。

    梁心铭看后神情很凝重,和赵子仪商议一番后,将五个小子两个丫头都撒了出去。

    潜县虽穷,城内也有两大豪绅:一姓杜,做绸缎生意起家;一姓唐,是个官绅,祖父曾做过二品大员,如今势落,家中也有几千亩良田。

    丁丁和绿风此刻正在杜家,而卿陌和流年则在城外。

    当初来时,丁丁、卿陌等五个小子没有随梁心铭一道进城,而是受梁心铭指派,改变装束混入灾民中打听消息,以便尽快摸清潜县城中的局面,省得她被表面现象蒙蔽了。

    梁心铭查看了女童失踪案后,又将他们做了分组:

    卿陌和流年一组;

    丁丁和绿风一组;

    麻麻和璎珞一组;

    胖胖和欢喜留在衙内。

    卿陌与流年混在街头乞丐中已经一个多月了,每天就是和那些人流荡乞讨混日子,未作任何行动。

    他这样隐忍,一是想摸清情况再做行动;二来,那时梁心铭和赵子仪去了徽州,他不敢随意忘动,怕有什么事不能及时回禀梁心铭,坏了大人的计划。

    等梁心铭和赵子仪从徽州府城回来,他便动手了。他和流年借口被欺负,狠命还击,将城内的大小乞丐、街头地痞都打了个遍,一时风头无两,成为潜水帮的老大。

    潜水帮,是潜县街头的乞丐帮。

    卿陌有着野兽般的灵敏感觉,当了帮头后,并没有得意忘形从而泄露身份,因为他总觉得暗中有人窥视他。

    果然,这天晚上,原潜水帮的老大约他在城外的一间破庙碰头。对方带了个帮手来,据说是上一任的帮主,二十多岁,名叫阿球。阿球一来,原本围在卿陌和流年周围的乞丐们散开大半,又都围到阿球的身边去了。

    水灾后的夏夜,潮湿闷热。

    破庙门口,只挂着一盏灯笼。

    光线忽明忽暗,蚊虫飞舞。

    远处山中,隐隐传来狼嚎。

    衣衫褴褛的孩子们神色各异,盯着阿球和卿陌,等待他们决出胜负后,再选择跟随拥护谁。

    阿球狞笑着向卿陌走过去。

第223章 畜生公爹

    卿陌坐在破庙的门槛上,背靠着门框,一脚抬起架在门槛上,看也不看周围,只顾低着头“啪啪”往腿上打蚊子;流年坐在他身边,使劲抓痒,满腿红包。

    男孩子都崇尚英雄,所以,卿陌等人很崇拜赵子仪,然自从他们跟了梁心铭后,却打心底里尊敬她,举手投足间都模仿她的从容气度,就像眼下卿陌这样。

    卿陌的淡定惹恼了阿球,也不蓄什么气势了,因为人家根本不在乎,直接骂道:“狗杂种找死!”

    说着抬脚就朝卿陌踹过去。

    卿陌没动,流年动了。

    少年大声道:“让我来!”

    一纵身就跳起来,探手抓住阿球的足踝,绕了个圈再狠狠一甩,等着那“吧唧”坠地的声音。

    阿球能做老大,却有些真功夫,只踉跄了下,根本没摔倒,一个旋身又反扑过来,双拳接连向流年挥去。

    他见卿陌身形高壮、眼神狠厉,觉得卿陌厉害,至于流年,不过是个瘦巴巴的小少年,根本没被他放在眼里。谁知一交手,这小少年腿脚灵活的很,他心头沉重了。

    每次打架,流年都抢着出手。

    卿陌总是让他先,自己善后。

    可是今晚,卿陌很没耐性大人回来好几天了,他这里该有个结果了,好想回去吃欢喜做的菜。

    当阿球阴险地示弱,引得流年往他身边逼近,想要对流年下狠手时,卿陌眼神骤然狠厉,如同豹子般弹起,右脚狠狠朝阿球抬起的腿上劈了下去。

    “咔嚓”,骨头断裂的声音清晰地传入众人耳中,紧跟着阿球凄厉惨叫,惊得夏夜虫鸣声都顿了一顿。

    流年怔住,怎么把人打残了呢?

    卿陌心道,打残了才不会惹事。

    他板脸对流年道:“你没吃饭吗?下手这么娘!”

    流年气道:“你才娘!打架总要讲规矩嘛。”赵子仪总教他为人要讲仁义,怎么可以那么狠辣呢?

    卿陌道:“对这种人能讲规矩吗?你脑子锈了!”说完,弯腰抓住阿球另一条腿,命令道:“踹他!”

    流年高兴,狠狠踢了一脚。

    卿陌怒道:“踹断他!”

    刚才阿球可是要杀流年呢。

    流年犹豫,见卿陌脸色沉沉,也发憷,便从上往下一脚劈了下去,又是“咔嚓”一声,阿球晕过去了。

    一时间,众小都噤若寒蝉。

    卿陌提着阿球被打折的腿,拖着往庙里去了,扔在角落里。拖动时,阿球疼得醒了过来,忍不住惨叫。

    卿陌抱着双臂问众人:“谁还不服?”

    卿陌的行为,震慑了所有人,大家拼命摇头。

    这天晚上,阿球缩在角落里没人管,而卿陌跟示威似得,当着他的面对所有人发号施令,并提议道:“城里有钱人家好不好下手?要不咱们趁机去捞一把,能吃好多天呢。”

    众人纷纷摇头,七嘴八舌道:

    “不能偷!”

    “也不能抢。”

    “新太爷可厉害了。”

    “昨天我听说衙门的官差都被罚了呢,好几个人挨板子,打得下不了床了。”

    “以前也不好偷。”

    “新太爷长得真好看。”

    ……

    卿陌和流年听到许多人家隐秘事,什么东街的媳妇偷汉啦,西街的屠户打老婆啦,杜老爷爬*灰啦,丰富的很。

    杜老爷爬*灰?

    卿陌眼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