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佳肴记-第47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胡氏若有所思了片刻,才道:“世子夫人虽然年轻,但是想必也听过我们荣家的事情吧?”

    胡氏是个人精,她活到如今这把年纪,又是从苦日子里过来的,什么人没见过?

    胡氏笑了笑,并不恼怒,脸上反而还带了几分慈色出来。

    胡氏养生的给周佳瑶行礼,吓得周佳瑶连忙往边上避了避,躲了过去。

    胡氏也是替儿子担惊受怕过的,所以也能了解她的几分心思。

    胡氏纵使入京多年,可毕竟是出身乡野,有很多乡下的习惯,应该是改不过来的。

    进京这么多年了,林氏的一口乡音还是难改,虽然接人待物较以前比,有了很大的起色,但是作为尚书府的大太太,她身上还有许多不足之处。若是有人存心挑错,只怕林氏一年不知道要被笑上多少回。但好歹宋氏疼她,她又是个和善不愿意与人计较的,养的儿子,女儿又都争气,所以别人倒是顾忌着,不敢给她难堪。

    救荣家一救!

    就好比自己的娘亲林氏。

    就算这些内容并不是真的,但是想必世子所经历之事,只会比这信中写的更复杂,更艰险。

    看胡氏的样子,怕是荣家的事儿还不小呢!

    可是这些东西,在胡氏身上,完全瞧不见。

    冷不丁的瞧见胡氏,见她这般年轻,若是不知道她身份来历的人,谁会相信她以前是一个乡下村妇?到了五十岁才当上了诰命夫人?

    卢家的这个小女儿,长得好,性子也不错。听说颇通诗画,在京中闺秀中的风评也是不错的。

    卢氏进京时,是三十多岁,如今过去十多年了,她身上那种质朴的感觉还在。甚至紧张时,还会带出一些自卑感来。

    卢氏快四十岁了,才生下她,老蚌怀珠,自然对这个女儿是百般疼爱。

    难道,荣家的身世有什么不对吗?

    难道是皇上有意赐婚?

    难道真是出身问题?

    能让荣家如此战战兢兢的,会是哪一个?

    奇怪啊!

    瞧瞧,这一番话说下来,谁能想到胡氏竟是个乡下老妪?

    荣家的嫡女,自然是百家求的。

    荣家如今是天子近臣,在别人眼里,他们家有泼天的富贵前程,别人巴结他们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去招惹他们?

    荣显是自小没了父亲,他是胡氏唯一的指望了。胡氏自然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给他取个这样的小名儿也就说得过去了。

    荣显有三子两女。

    荣显在军中多年,门生旧故还是有一些的,想要打听这些消息,想来也不是太难的事。

    荣显知道皇帝要将女儿许给这样的人,只怕头发都要急白了。

    如今荣家看着风光无限,可是背地里,指不定有多少不为旁人所知的辛酸呢!

    若不然,是皇上?

    若说淳朴,倒是也有。

    三个儿子和大女儿,皆以成婚。

    上面写着几句长短不一的话。

    事到临头,她有些胆怯,底气也没有之前那么足了。

    是了,乡下的孩子,都是取一个贱名的,像猫儿,狗儿这样的名字遍地都是!老人讲,孩子名贱好养活。

    是了,这就是在京中没有依靠,没有支援的坏处了。

    手里心全是汗,一颗心也狂跳起来。

    谁能想到,一个乡下孩子,大字都不识一个,居然能在军中站住脚呢!就是荣显自己,怕是也不会想到自己能有今天。

    四皇子在旁人眼中,是个喜好龙阳之风的人,生性有些不羁,最生要的是人还娘的厉害!

    她的面容虽与中原人无异,但是,谁知道她的来历到底如何呢!

    她进京的时候,都有五十了。

    她心里清楚,世子的消息,至少有八成是真的。

    铁头?

    听胡氏的意思,却是有些后悔让儿子子参军了。

    位及人臣,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皇帝的饭碗又岂是那么好所捧的!

    现在,她倒是越来越好奇了,到底荣家遇到了什么事,让胡氏这般如此?

    小女儿,是荣显的老来女。

    小孙女,嫁给四皇子?

    秀才之女,自己尚是识文断字的,可是苦日子过惯了,半点的荣华都让她坐立难安。

    眼下虽四海升平,但是大宋周边的小国却没有一个是安分的。万一胡氏是探子……

    一见周佳瑶略有些疏离的表情,就立刻想到了症结所在。

    招惹荣家,难道是嫌命长吗?

    这信的内容,尚不知道真假,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她看着看着,就生出了几分劫后余生的感觉。

    这种秘辛之事,是万万沾染不得的。荣显身后的人,是皇上,若是荣家生世有异,一个欺君的罪名,怕是跑不了的。

    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只是,胡氏为何会挑上她。

    只是当初世子好像说过,皇上似乎知道四皇子的事,只是知道多少却不好说。

    只是荣家出身乡野,又是在荣显这一辈上才兴旺起来的,在没有京中亲眷,所以关系脉络十分简单,清晰。

    只是铁头这个名字,会不会太搞笑了一点?

    只是怎么扯到四皇子身上去了?

    只闻胡氏一向很少出来应酬,除了礼佛上香,几乎不出门。想来在人前,也是藏拙的。

    周佳瑶暗笑,脸上却是一片茫然的样子,假装什么都没的到。

    周佳瑶并不想听,只道:“老夫人的厚爱,晚辈心领了。可惜晚辈身子不好,现在也没能断了药,出来这么半天,体力已是不支,还请老夫人恕晚辈无礼之罪。晚辈要先行告辞离开!”

    周佳瑶不免想起了在卧佛寺那日的事,胡氏醒来以后的种种,说的每一个字,似乎都很符合她的身份,没有任何不妥之处。

    周佳瑶的目光,再一次落到那个信封上。

    周佳瑶对胡氏的身份,对荣显的身份有了怀疑。

    周佳瑶见她眉眼之间的焦急之色退去了不少,人也好像看开了一般,想了想,这才重新坐了回去。

    周佳瑶将信封接了过来,从容的撕开,从里头拿出一张轻飘飘的信纸来。

    周佳瑶将信收起来,冲着胡氏盈盈一拜:“多谢老夫人。”

    周佳瑶觉得自己看的每一个字,都是那样沉重。

    周佳瑶就坐那等着,一双杏眼直直的看着胡氏,似乎在等着她为自己解惑。

    周佳瑶看得懂胡氏眼中的狐疑之色,她只道:“老夫人倒也不用多虑,晚辈确实不会尽信这信中之言。只是世子离京多时,却鲜少写信回来报平安,这信中所写虽字字惊险,但好歹人是平安的。”

    周佳瑶愣了一下,很快明白过来。

    周佳瑶十分怀疑胡氏的用心,居然早早就把信准备好了,可见她是早早的做了安排。

    周佳瑶微微挑眉,这话,可不像是一个乡下妇人能说得出来的。

    周佳瑶想了想,便道:“在想老夫人为何会求到晚辈头上!”她顿了一下,接着道:“晚辈是个深居简出之人,因之前一直养在乡下,故而实在不喜欢京中的应酬。按道理来说,晚辈不过是一个无才无德的小女子,实在没有什么本事,可是老夫人却那般郑重,实在是让晚辈觉得惶恐。”

    周佳瑶心里虽然有些不忍,但是也不想不明不白的被人算计。要是当初胡氏去卧佛寺相求之事是荣家的事先算计的,那么她也没有再留下去的必要了。

    周佳瑶眼中猛然闪过一抹精光:“老夫人这是什么意思?”她的口气有些凌厉,跟之前的样子,大不相同。

    周佳瑶这会儿,是真的有些心慌了。

    周佳瑶只道:“听了老夫人这一番话,晚辈真是惶恐。”她不是装的,此时她的背上,已经有了汗意。

    周佳瑶转瞬就理清了思绪,知道能对付荣家的人,绝不是什么等闲之辈。只是荣家老太君这副模样,仿佛将自己当成了是荣家的救命稻草一般,再想想方才卢氏的举动,她心中便更加疑惑了两分。

第七百零五章 分别

    胡氏想要把自己的身份,过往,好好的给周佳瑶讲一讲。

    可是突然间,她却沉默了,一副不知道该如何讲起的样子。

    出身经历复杂的人,往往都是这样,经历的事情太多,有些事想要努力的忘掉,却无论如何也忘不掉。相反那些想要记住的东西,却慢慢的变得模糊起来。

    胡氏不说,周佳瑶也不催,反正对于她来说,这些事情都是无关紧要的。

    过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胡氏才幽幽开口。

    “江湖上,帮派众多,势力纷杂。有些帮派,传承多年,根基稳固;有些帮派则是后起之秀,势头强劲!”胡氏缓缓道来,声音不疾不徐,好似要将一副江湖画卷,在周佳瑶面前展开一般。

    “当然,江湖上鱼龙混杂,什么样的人都有!有好的,便有坏的!帮派亦是如此。自古绿林英雄,就分正邪两派。有些名门正派,行大家之事,锄强扶弱;有些门派,则是鸡鸣狗盗之辈,专门做那下三滥的事情。”胡氏话语中,带了几分感慨,随后话风一转,道:“我夫家,姓胡!”

    呃!

    夫家姓胡!

    周佳瑶眨了眨眼睛,胡氏若是冠夫姓,应该是称自己为胡某氏才对,可是她却对外称自己是胡氏。

    难道……

    正在这时,就听胡氏又道:“老身,本是姓荣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落寞之意。

    原来,她让儿子随了自己的姓氏,而她却是以夫姓为姓。

    这是因为要躲避仇家,隐姓埋名,所以才将自己的姓氏和丈夫的姓氏做了替换?

    “你手中这块令牌,名为青霞令!乃是青霞山庄主人胡阳子,也就是亡夫生前所用的令牌。”

    周佳瑶有些糊涂了。

    “亡夫生前,是青霞山庄的主人,也是江湖上人人敬仰的英雄。正所谓,江湖事,江湖了。因为江湖纷争颇多,帮?派之间明争暗斗不止,所以各门派之间的关系也日渐紧张。为了平衡江湖上的争乱,他们便选出了几位德高望众的江湖前辈,想从挑选一位做武林盟主,以行公正,公允。”

    难不成胡氏的丈夫是武林盟主?那可是**oss啊!

    周佳瑶一脸的好奇。

    胡氏像是看出了她的疑问,笑着道:“他那是还年轻,虽是江湖人眼中的英雄,但资历不足,怎么可能担此大任呢!”

    “那……”好好的,怎么提到武林盟主了?

    “江湖中人推举出来的武林盟主,是亡夫的师尊。”胡氏的一双眼睛里,像是揣着对过往的回忆似的,那里头有留恋,有感慨,还有几分让人猜不透的意味。

    “亡夫师尊是沧海派的第十三代长门,名讳上莫下虚。”

    看来老夫人对她丈夫的师傅还是很尊重的,现在提起来,也不敢直呼其名。

    周佳瑶懵懂的点了点头,江湖门派之多,她对江湖又不了解,自然是胡氏说什么是什么。

    “其实,你身边也有知晓江湖之人!”胡氏神秘一笑,道:“老身曾经有幸,见过世子夫人的兄弟一回。”

    周佳瑶有三个哥哥。

    “老夫人说得是……”

    “你的长兄,范大人的乘龙快婿。”胡氏只道:“他用的那把刀,可是有来历的。”

    周佳瑶愣了一下,随后方才想起周翼虎的功夫是村里那个怪老头教的。只不过,那个怪老头的来历,却是不简单了,听闻曾经也是江湖人。

    “您是认出那把刀来了?”

    胡氏点头,“那刀名叫夺命,是鬼阎王赵无天的兵刃。那刀戾气极重,不知怎么的到你大哥手中了?”

    周佳瑶只道:“晚辈也不知道!”

    “想秘是你大哥有了机缘,让赵无天收做传人了吧!”胡氏叹了一声,“那鬼阎王在江湖上名声不好,人人都说他心狠手辣,是个凶煞之人,却不知道,他其实也是个苦命的人,走到那一步,却也是逼不得已。此人重情重义,后来脾气性情倒是越发古怪,江湖上已经有好几年探听不到他的下落了。有人说他死了,也有人说他被仇家追杀隐世,不成想,却是收了你大哥做徒弟,也算是后继有人了。”

    周佳瑶只道:“不想老夫人对江湖中事,如此了解。”那阎老头确实是无亲无故的,大哥说过,将来是要给他养老送终的。

    胡氏听了,大笑两声,才道:“老身当年也是江湖中人,这些年虽然避世不出,但是没聋也没瞎,有些事,瞒不过我的眼睛。赵无天一生杀戮无数,到老了,却能善始善终,也算是有福之人了。”

    周佳瑶的目光就落在手里的那枚青霞令上,心想,这老太太跑题跑的也太严重了,好好的,怎么又说起这个了。

    胡氏像是没有看到周佳瑶的疑惑似的,又道:“要真论起来,江湖人身不由己,又有几个手上是没沾过血的呢!”

    周佳瑶低头看了看手里的那枚青霞令牌,也不知道在想什么。

    胡氏叹了一声道:“当年师尊担任盟主以后,确实为武林同道做了不少事!平息江湖纷争,整顿武林的歪风邪气。”那段日子,胡氏过得很开心,可惜花无百日好,江湖中的尔虞我诈,又岂是一两个人能够平息的。

    周佳瑶听了胡氏的一番讲述,才知道原来青霞山庄是胡阳子所建,虽是以胡氏的名字(胡氏当年叫荣青霞)命名的,实则却是沧海派的一脉分支,专门替武林盟主和沧海派收集江湖情报,护卫一些沧海派的机密和盟主的安全。

    只是随着沧海派和青霞山庄的日益壮大,江湖门派的反应也各异。有些人觉得莫虚掌门人公正无私,处事公断,是江湖的表率。也有人觉得莫虚是伪君子,借着武林盟主的名头打压他人,壮大自己。

    一时间,谣言四起,眼见着,莫虚和沧海派,就要成为整个武林的公敌了。

    “这事,其实并不简单,背后,是有推手的。”胡氏挑了挑眉,眼神突然变得凌厉起来。

    “是谁!”

    胡氏阴阳怪气的笑了两声,“世子夫人以为是谁?”

    周佳瑶摇了摇头,“晚辈不是江湖人,不懂这些。”

    胡氏轻叹一声,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坐姿,随后道:“若真是江湖中人所为,老身也不会问你了不是。”

    言下之意,这个势力也是周佳瑶能够猜想到的。

    不是江湖人所为?

    那会是谁?

    周佳瑶猜想了片刻,突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个可能性。

    这个灵感,还是她从影视剧中得来的。

    后世的不少影视作品中,都描写过朝廷和武林人士的关系。朝廷是能利用的就收为己用,不能利用的就极尽打压之能事!朝廷手握重兵,军中又不乏武功高强之人,所以只要皇帝下了圣旨,想要打压谁,那么这个门派被血洗灭门的机会,是非常大的。

    胡氏笑呵呵的看着周佳瑶,“世子夫人果然聪明,片刻之工就想到了答案。”

    “那后来呢!”

    “沧海派本是在江湖上屹立百年的门派,行事一向是光明磊落,可惜只因不想做朝廷的鹰犬,落得个灭门的下场。亡夫的尊师身死,而亡夫和青霞山庄,亦受到屠杀。”胡氏轻叹了一声,“当时我已经有了身孕,亡夫为了保护我,落得个被万箭穿心的下场。”

    周佳瑶心里一惊,再一看胡氏,却见她眼圈红了红,眼里也带上了仇恨的目光。

    掐指一算,那也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当今圣上尚未登基,也就是这笔血债是先皇造的孽。

    朝廷一向视武林人士为眼中钉,肉中刺,所以一直暗中打压,大有血洗之势。

    周佳瑶一直以为,这些都是小说和影视作品杜撰的,不成想,现实生活中,竟也是如此。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武林人士多为草莽,义气行事,自成一派,却始终脱离朝廷的掌控。这些人一旦抱成团,危害之大,足以撼动皇上的江山,这一点,从水浒传中对梁山好汉的描写就可以窥探到一二。

    没有哪个皇帝会不在乎江山社稷,也没有谁,愿意被这样一群‘乌合之众’给拱下来!

    史书是有记载的,历史上的几次大暴乱,起义,也都能看到武林人士的影子。他们中能人异士颇多,一旦抱成团,威力不可小觑。

    老皇帝杀了胡阳子,那胡氏心中,一定是怨恨非常吧!

    她逃离后,独自一人在乡下躲了起来,生下了孩子。

    只是,谁能想到荣显长大后,居然从军了。而且一路做到了如今这个位置,又深受皇恩!

    老夫人的心中一定十分难受。她作为诰命夫人,自然有进官的机会,面对着皇上时,心情一定很复杂。

    老皇帝已死,当今圣上又对荣家颇为照顾,时间一长,只怕胡氏自己也不知道该如何决择了。

    就在周佳瑶走神的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