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笑傲股市--大师们的投资之道 作者:张丽华-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应手:公司可以通过增加借贷、出售股票和基于股票市场的购并活动获得利润,更容易满足投资者的预期,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购买的行列。但同时,当市场趋于饱和,日益加剧的竞争挫伤了行业的赢利能力,或者市场的盲目跟风行为推动股价持续上涨,会导致股票价值被高估,而变得摇摇欲坠,直至股票价格崩溃。索罗斯将这种开始时自我推进,但最终又自我挫败的联系称为“相互作用”。而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力导致了金融市场盛衰过程的出现。

  索罗斯认为,一个典型的盛衰过程具有如下特征。(1)市场走势尚不明朗,难以判断;(2)开始过渡到自我推进过程;(3)成功地经受了市场方向的测试;(4)市场确认度不断增强;(5)在现实与观念之间出现偏离;(6)发展到颠峰阶段;(7)然后,出现与自我推进过程相反的步骤。投资成功的秘诀就在于认识到形势变化的不可避免性,及时确认发生逆转的临界点。索罗斯强调,当某一趋势延续的时候,为投机交易提供的机遇大增。对市场走势信心的丧失使得走势本身发生逆转,而新的市场趋势一旦产生,就将按其自己的规律开始发展。

  在选择股票方面,索罗斯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一个行业选择股票时,一般同时选择最好和最差的两家公司作为投资对象。这一行业中业绩最好的公司的股票是所有其他投资者考虑购买时的第一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价格会被推上去;而这一行业中最差的公司,比如负债率最高的、资产负债表最糟的公司。在这种股票上投资,一旦股票最后吸引了投资者的时候,就为赚取巨大的利润提供了最好的机会。另外,索罗斯喜欢双面下注。他在对宏观进行分析时,会通过对国际政治、世界各地的金融政策、通货膨胀的变化、利率和货币等因素的预测,搜寻从中获利的行业和公司,在这些股票上做多;而同时,他也找出那些会因此而受损的行业和公司,大量卖空那些行业和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旦他的预测是正确的,他将会获得双份的巨大收益。

  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中,虽然并不遵循常规行动,但他同样对市场中的游戏规则兴趣浓厚,只不过他的兴趣是在试图理解这些规则在何时将发生变化。因为在他看来,当所有的参加者都习惯某一规则的时候,游戏的规则也将发生变化。而这种变化将会使投机者有机会获得与风险相称的收益。

  因为袭击英镑,使英国政府遭受重大损失,索罗斯曾被一些媒体描述为一个冷酷无情的“金融杀手”。也许,索罗斯的罪过就在于他赚了太多的钱。如果从社会和个人两个不同的角度来看,有些行为的结果是不同的。由于儿时的经历,他一向对金钱比较淡漠。从社会的角度来看,他提倡控制货币,谴责不顾廉耻的拜金行为;但若单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当事物的发展无法逆转的时候,他也会对货币进行投机,因为他认为这是金融市场的游戏规则所允许的。其实,对于索罗斯而言,除了赚钱,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去做,那就是通过慈善事业为社会多做贡献。

  索罗斯从事慈善事业有他宏伟的目标,他希望运用他的财富来促进社会开放,促进民族自决,使人们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并追求他们自己的目标。他在这一方面主要是受卡尔·波普《开放社会及其敌人》一书的影响。在他看来,处于封闭社会中的人们受专制主义所统治,很难有自由,他要把西方开放社会的观念随着他的金钱输入到他所认为的封闭的国家中。

  他选择了一些东欧国家如匈牙利、波兰、罗马尼亚,以及苏联作为慈善资助对象,在这些国家建立了一系列基金会,耗资几亿美元。但他深深地卷入东欧也引起了许多争议。加之,他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慈善事业上,使他照顾量子基金的时间大为减少,使一些股东对此颇有微词,索罗斯渐渐又把一些主要精力重新放入到华尔街上。

  索罗斯的金融风险

  索罗斯喜欢隐于幕后,他曾长期有意避开新闻媒体,不愿抛头露面。因为在他看来,经营一个全球性的投资公司,一旦人们知道你在做什么,他们就会先于你去做,这样,就会打乱公司的投资计划。所以,名声有时对于一个投资者来说并非好事,而只会带来灾难。但随着索罗斯的事业如日中天,特别是在他成功的袭击英镑之后,再想恢复以前那样平静的生活,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的一举手一抬足都可能是新闻,又有几家媒体会放过呢?他成了市场的领袖,各媒体均把他描绘成可以改变市场的人。这终于引起了华盛顿政治家们的猜疑。众议院银行委员会的主席亨利·冈扎尔斯要求联邦储备银行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对乔治·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所从事的外汇交易予以密切注意,并对索罗斯对外汇市场的影响作出评估,以便判明素罗斯是否有操纵外汇市场的行为。对于索罗斯而言,亨利·冈扎尔斯的要求就犹如头上悬了一把剑,不知道前面等待他和他所管理的对冲基金(量子基金的交易方式多为对冲型)的会是什么。

  担忧过后,索罗斯又能够处之泰然。他并未因此而停下他工作的脚步,他又开始将目光投向金融市场,寻找下一个目标。

  1993年6月,索罗斯通过分析发现,英国的房地产业正处于低谷,价值偏低。他通过与里奇曼共同设立的基金,斥资7.75亿美元,一举收购了英国土地公司4.8%的股份。由于索罗斯的巨大影响,许多投资商对索罗斯的决策极为崇拜,当投资商发现了索罗斯的投资踪迹后,产生大量的跟风行为。这导致股票市场上房地产公司的股票价格疯涨了6.67亿英镑,按照他在英国土地公司4.8%的股份计算,他一下子就赚了520万英镑。

  这次的房地产投资充分显示了索罗斯在市场中所具有的能量,同时,也使索罗斯对自己在市场的领袖地位更加自信了。

  早在1993年6月,索罗斯就断言由于德国经济衰退,其短期利率必须下调,德国马克将会随之贬值。他写信给英国的(泰晤士报》,表明自己对德国马克的看法。市场迅速对此作出反应,马克比价从6月11日的阿美分跌至6月25日的59美分。量子基金也因此而获利约4亿美元。这次的轻松告捷,使索罗斯决定进行一场更大的行动。

  1994年年初,索罗斯开始斥巨资卖空德国马克,当时传闻他卖空了300亿美元的德国马克。他认为高利率政策将会严重损害德国经济,从而确信德国政府一定会降低利率,使德国马克贬值。事情刚开始似乎有向索罗斯预测方向发展的迹象,德国马克兑美元的汇率下跌。但德国的经济实力要比1992年的英国强大的多,不可同日而语;索罗斯在1993年下半年对德国马克即将下跌的公开谈论也使德国中央银行有所警惕,加上德国人并不愿意看到索罗斯拿德国马克来赌博,更不愿看到他会赢。最终,德国政府还是维持了现有利率政策,德国马克也始终表现得极为坚挺。这无疑使索罗斯的如意算盘落了空,损失金额之巨大可想而知。

  在大肆做空德国马克的同时,索罗斯还犯了一个重大的决策性错误,那就是他赌日元对美元将会下跌。他的依据是日美两国首脑会谈将会解决双方的贸易争端。但美国总统克林顿与日本首相并未能就双方的贸易争端达成共识,双方颁判破裂,外汇市场上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大幅攀升,升幅高达5%,这又给了索罗斯沉重一击。

  做空德国马克和日元共使索罗斯损失了6亿美元。这虽然对索罗斯的投资形象产生了严重影响,但并不致命,索罗斯手中依旧有114亿美元的资产。作为一代大师的索罗斯再一次凭借他超人的承受力和永不服输的自信从这场灾难中挺了过来。

  刚从灾难中走出来的索罗斯却不得不面对国会举行的对有关对冲基金扰乱金融市场的听证。在听证会上,索罗斯针对对冲基金的经营方式是否属于违法行为,国会有无必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监管等作了成功的解释。他解释说金融市场不可能就未来作出正确的评估,不均衡的跟风行为是剧烈的市场崩溃所必须的要素,自由浮动的货币是有缺陷的,市场总是夸张越限。在听证会上,索罗斯还尽量淡化对冲基金在整个投资领域中的作用,声称其成交量在整个市场上的份额比较小,没有必要对此特别紧张。索罗斯在国会听证会的出色表现使他顺利地通过了听证会,国会不再担心对冲基金,众议院银行委员会认为没有必要对对冲基金进行进一步的监管。悬在对冲基金上方的利剑暂时被拿开了,索罗斯和

  他的量子基金又可以放心大胆地去行动了。

  经历了~系列股市的跌宕起伏,索罗斯渐渐炼就了与矛盾共生的本领。因股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同的因素作用于股市会带来相互矛盾的影响。如一方面美国股市牛气冲天,另一方面石油价格跌势不止。石油价格的下跌会抵消通货紧缩的作用,导致经济崩溃。面对这种令大多数投资者困惑的情形,索罗斯采取了既不放弃建立在仍然有效的假设之上的做法,同时,又在新假设之上采取相反的做法。这种同时以两种相反的理论作为行动指南的策略虽然会使投机家暂时地处在两种完全相背离的轨道上,看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事实上在许多场合这样做是明智的。

  索罗斯举了这样一个例子对他的“双向”策略进行说明:“如果我最初进行一项真实投资,然后卖空相等的份额,那么价格下跌20%(即使它同时影响多头和空头两方面),我在多头上投资将只剩下80%。如果我适时地收回空头投资,就能弥补这种损失;6if使价格上涨使空头交易受到损失,也要比价格下跌时的多头交易的损失小。”当然,现实要比这个例子复杂的多,因为他常常同时在几个市场上操作,一般来说,很少有人能真正算清。

  整个1994年,索罗斯承受着日益增大的压力。1994年,量子基金只比上一年增长了2.9%。各种媒体也在不断地攻击索罗斯,一边对其公布的赢利数据进行质疑,一边发表一些挖苦性的文字,如“漏洞百出的索罗斯:炼金术失去了点金术”等等。媒体的这些评论不可避免地影响到索罗斯本人。作为60多岁的人,他已处于事业上的颖峰,早有急流勇退的打算。如果他在1994年的成绩还像以前那样骄人的话,他可能已经就此引退。但由于1994年的失手,使他陷入媒体攻击的包围中,他又如何能视而不见?索罗斯无法接受投资生涯的如此结局,他决定再现辉煌。索罗斯开始潜动寻找大目标。

  “魔鬼”索罗斯

  索罗斯最终把目标瞄准了东南亚。

  在90年代初期,当西方发达国家正处于经济衰退的过程中,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却出现奇迹般的增长,经济实力日益增强,经济前景一片灿烂,东南亚的经济发展模式在经济危机爆发前曾一度是各发展中国家纷纷仿效的样板。东南亚国家对各自的国家经济非常乐观,为了加快经济增长的步代,纷纷放宽金融管制,推行金融自由化,以求成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但东南亚各国在经济繁荣的光环闪烁中却忽视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东南亚各国的经济增长不是基于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而主要依赖于外延投入的增加。在此基础上放宽金融管制,无疑于沙滩上起高楼,将各自的货币无任何保护地暴露在国际游资面前,极易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国际游资的冲击。加上由于经济的快速增长,东南亚各国普遍出现了过度投机房地产、高估企业规模以及市场需求等,发生经济危机的危险逐渐增加。

  早在1996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经济学家莫里斯·戈尔茨坦就曾预言:在东南亚诸国,各国货币正经受着四面八方的冲击,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尤其是泰国,危险的因素更多,更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发生金融动荡。但戈尔茨坦的预言并未引起东南亚各国的重视,反而引起反感。东南亚各国仍陶醉于自己所创造的经济奇迹。

  东南亚出现如此巨大的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索罗斯的眼睛。他一直在等待有利时机,希望能再打一场英格兰式的战役。

  1993年,索罗斯认为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被低估,决定拿和吉特作为突破口。他联合了一些套头基金经理开始围剿林吉特但是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却决心维持低币值的林吉特,马哈美尔采取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加强了对本国资本市场的控制,仁素罗斯及一些套利基金经理无机可乘,只好暂且收兵。马来西亚货币林吉特也因此才免遭劫难。但在马来西亚的小败并未使索罗斯退却,他只是再一次地等待更好的机会。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南亚各国经济过热的迹象更加突出。名国中央银行采取不断提高银行利率的方法来降低通货膨胀率。任这种方法也提供了很多投机的机会。连银行业本身也在大肆借/美元、日元、马克等外币,炒作外币,加入投机者的行列。这造成伊严重后果就是各国银行的短期外债巨增,一旦外国游资迅速流走各国金融市场将会导致令人痛苦不堪的大幅震荡。东南亚各国⑤中央银行虽然也已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但面对开放的自d化市场却显得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其中,问题以泰国最为严重。因为当时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的自由化程度最高,秦铁紧盯美元,资本进出自由。泰国经济的〃泡沫〃最多,泰国银行则将外国流入的大量美元贷款移入到了房地产业,造成供求严重并衡,从而导致银行业大量的呆账、坏账,资产质量严重恶化。¥1997年上半年,泰国银行业的坏账据估计高达规皿亿到9000h泰林(约合310亿~350亿美元)。加之借款结构的不合理,更&泰国银行业雪上加霜。泰国银行业的海外借款95%属于不到一年的短期借款。

  索罗斯正是看准了东南亚资本市场上的这一最薄弱的环节才决定首先大举袭击泰株,进而扫荡整个东南亚国家的资本市场;

  1997年3月,当泰国中央银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庄房贷款公司存在资产质量不高以及流动资金不足问题时,索罗新认为千载难逢的时机已经来;脑,索罗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经理开始大量抛售泰林,泰国外汇市场立刻波涛汹涌、动荡不宁。泰株一路下滑,5月份最低跌至1美元兑26.70铣。泰国中央银行在紧急关头采取各种应急措施,如动用120亿美元外汇买人秦铁,提高隔夜拆借利率,限制本国银行的拆借行为等。这些强有力的措施使得索罗斯交易成本骤增,一下子损失了3亿美元。但是,只要素罗斯对他原有的理论抱有信心,坚持他的观点正确,他不仅不会平掉原来的头寸,甚至还会增加头寸。3亿美元的损失根本无法吓退索罗斯,他认为泰国即使使出浑身解数,也抵挡不了他的冲击。他志在必得。

  1997年6月下旬,索罗斯筹集了更加庞大的资金,再次向泰铁发起了猛烈进攻,各大交易所一片混乱,秦铁狂跌不止,交易商疯狂卖出泰林。泰国政府动用了3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和150亿美元的国际贷款企图力挽狂澜。但这区区450亿美元的资金相对于无量级的国际游资来说,犹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7月2日,泰国政府由于再也无力与索罗斯抗衡,不得已改变了维系13年之久的货币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珠更是狂跌不止,7月24日,泰殊已跌至1美元兑32.63殊的历史最低水平。泰国政府被国际投机家一下子卷走了40亿美元,许多泰国人的腰包也被掏个精光。

  索罗斯初战告捷,并不以此为满足,他决定席卷整个东南亚,再狠捞一把。索罗斯飓风很快就扫荡到了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缅甸、马来西亚等国家。印尼盾、菲律宾比索、缅元、马来西亚林吉特纷纷大幅贬值,导致工厂倒闭,银行破产,物价上涨等一片惨不忍睹的景象。这场扫荡东南亚的索罗斯飓风一举刮去了百亿美元之巨的财富,使这些国家几十年的经济增长化为灰烬。

  亚洲的金融危机还迅速波及到了拉美和东欧及其他亚洲的创汇和证券市场,巴西、波兰、希腊、新加坡、台湾等国和地区的外汇和证券市场也发生了动荡,货币与证券价值纷纷下跌,这些国家日政府也不得不动用国库支持本国货币及证券市场。许多国家已笑了谈“索”色变的地步。索罗斯在金融市场上的出击使得许多发原中国家的债务和贸易逆差激增,破坏性极大,各国开始加强金融继管,时刻防范素罗斯,这也使索罗斯的行动变得不再那么容易了。

  扫荡完东南亚,索罗斯那只看不见的手又开始悄悄地伸向同.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