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高升-第4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着这一幕,陈庆东心想,人的潜力果然是无穷的啊!

    许圆圆挤到后面,坐在座位上以后,又对陈庆东和那个老汉微笑了一下,还调皮的对他们挥动了一下小拳头!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7K小说网”(ID:love17k),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七十八章 求职

    陈庆东便和这个热情的老汉聊了起来。

    “大叔,怎么称呼?”陈庆东笑道,“车上这么多人,也没法请你抽烟了。”

    “不抽烟!不抽烟!我有点肺气肿,把烟戒了。”老汉呵呵笑道。

    “对了,我跟文海是本家,我叫谢本顺,说起来,谢文海还是我侄呢!”老汉又说道,不过说这句话的时候,他的脸上闪过一丝尴尬的神色,一闪即逝,陈庆东并没有在意到。

    陈庆东有点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位谢本顺了,因为他对谢文海已经叫了叔,按照辈分,那就应该叫这位谢本顺爷爷才对,但是这显然是不合适的。

    “那,我……”

    谢本顺倒也是个明白人,看出了陈庆东不好称呼的尴尬,主动说道:“陈干部,我跟文海虽然有点亲戚,但是各亲各叫,不用管辈分那一套,要是看的起我,你还是叫我大叔就行,要不然喊我老谢也行啊!”

    “呵呵,那还是叫你大叔吧!”陈庆东笑起来,他觉得这个谢本顺还真的挺有趣,跟有趣的人聊天总是会比较轻松。

    “本顺大叔,平常都做点什么营生?”

    “嗨,我就是个泥腿子,平常就是种种地。”

    “哦,收成还行吧?”

    “能挣够吃的,但是存不下来钱啊!我的小儿子去年考上了大学,一年的学费都要四五千,再加上生活费啥的,我得存上好几年的钱,才够他用一年的啊!”

    谢本顺说这句话的时候,虽然说的生活很艰辛,但是脸上的表情却洋溢着一种难以抑制幸福。是啊,在农村,供出来一个大学生实在不容易,做父母的确实应该感到骄傲。

    而且,对于祖辈生活在农村,只能在地里刨食的老农民们自身来说,由于没有背景,没有人脉,没有知识、没有经济基础,除了外出打工干体力活,也没有什么其他的出路,所以根本就谈不上有什么前途可言,所以他们这辈子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有朝一日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这种命运!

    而孩子改变自己命运的最直观方式就是考上大学,毕业以后能够进入政府机关,有了正式编制,捧上了铁饭碗,吃上了皇粮,就一辈子不用愁了!

    所以这位谢本顺老汉说到自己的儿子考上大学以后,才会显得这么骄傲。

    只不过农村人的收入实在太低,除了种地,就很少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单是为了供一个大学生,就因教返贫的现象时常出现,这在中国的GDP每年都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城镇化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的大背景下,已经开始凋敝的农村便让人十分心酸。

    陈庆东不由得想到了一句话:中国近些年经济的发展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

    他没有专门研究过这些内容,所以并不敢完全确定这句话说得对不对,但是作为一个从小也是在农村长大的孩子,他心里面也非常盼望着有一天,中国的经济发展到一定的程度以后,能好好的拉农民一把,让他们也能分享到改革的红利。

    看着谢本顺满脸岁月的沧桑,却又洋溢着笑容的面庞,陈庆东有意让他更高兴一下,便接着问道:“本顺大叔,您的儿子读的哪所大学啊?”

    “我儿子读的是西安交通大学!”谢本顺骄傲的说道,“他的高考成绩是咱们全县的第一名!听他老师说,他要是报北大都够了,但是他考前没敢填这么好的志愿,所以就报了西安交通大学!”

    陈庆东立刻对谢本顺肃然起敬!

    西安交通大学,虽然名气比不上清华北大,但在全中国这可也是至少能排名前二十的大学啊!

    陈庆东自己上高中的时候学习成绩也很好,最后也考上了淮海大学,这也是入选全国211工程的重点大学了,但是比起来西安交通大学,不管是在学术成果、教研经费、社会影响以及文化底蕴上,都跟西安交通大学还是有些差距。

    另外,陈庆东的妹妹陈媛现在也在西安的另一所著名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读临床医学专业,或许还会认识谢本顺的这个小儿子呢!

    陈庆东这次由衷的赞叹道:“本顺大叔,您儿子读的可是全国最有名的大学之一,厉害啊,您儿子真是争气!”

    “呵呵,谢谢陈干部的夸奖!”谢本顺高兴的说道,“不过我家小子确实争气,他就上大学的第一年给我要了学费和生活费,现在他拿了学校的奖学金,另外还一边上学一边打了什么工,根本就不给我要钱了,有时候还会给我打过来一些钱呢!”

    陈庆东笑道:“大叔,您可真是培养了好儿子啊!对了,大叔,您儿子叫什么名字?您知不知道他读的什么专业?”

    “我儿子叫谢文振,他好像上的是……是……对了!”谢本顺一拍大腿,说道,“管理学院!”

    “哦,厉害!”陈庆东赞叹道,“以后您儿子毕业了,肯定就是领导啊!”

    谢本顺也很会来事,说道:“陈干部,你以后肯定得做大官,到时候一定要提拔提拔我家小子啊!”

    陈庆东呵呵笑道:“大叔,你就不用操这个心了,以后您儿子毕业了,肯定不会愿意回咱们这小地方,估计要留在大城市,进大企业了!”

    谢本顺这次却摇摇头说道:“我家小子毕业了进企业可不行,那多不稳当啊!还是要进机关,有了编制,那就是捧上了铁饭碗啊!再说了,在企业干,就算挣的钱多,那也就是个打工的,临时工身份!进了机关,那可就是正式工身份了!”

    陈庆东对谢本顺的这番“临时工身份、正式工身份”的理论哭笑不得,现在已经是市场化经济的社会了,曾经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适合了,如果在企业干得好,也照样有钱有地位,不比在机关干混的差。

    不过,陈庆东也明白,在柳林县这种偏僻落后的地方,在人们的思想深处,信奉的还是官本位那一套,衡量成功的标准,还是官做的有多大,这可比单纯的有钱重要得多!

    想到这里,陈庆东不由得又想到了自己,明明自己现在也有下海赚钱的机会,但却铁了一条心的想要混仕途,难道这就不是官本位的思想在作祟吗?

    陈庆东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不过他很快又明白,自己这么坚定的走仕途这条路,除了官本位的思想以外,更重要的是,他对钱财并不那么热衷,走仕途才是自己的理想!

    理想有时候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词语,但有时候,却是一切,也是人生的所有意义。

    又闲聊了几句之后,谢本顺说道:“陈干部,你的养殖场办起来以后肯定要招工吧?”

    “对啊。”陈庆东说道。

    “那……”谢本顺的脸上又出现了刚才的那一丝尴尬,嗫嚅的小声说道,“陈干部,到时候招工的时候,能不能算我一个?”

    说完之后,谢本顺怕陈庆东拒绝,又连忙解释道:“陈干部,你别看我显老,其实我年龄不大,也就刚五十岁,就是天天在地里干活,风吹日晒的,显得老!我的身体骨还硬着呢,什么活都能干!你可以去村里打听打听,要说干农活,谁要是说他干活比我利索,就叫他来找我比试比试!”

    旁边一个认识谢本顺的中年人听到了谢本顺的这句话,便笑着附和道:“是啊,陈干部,老谢干活绝对是一流的!”

    谢本顺刚才自己夸自己的时候没觉得怎么,现在别人一夸自己,他又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腼腆的笑了笑,说道:“陈干部,我不是吹牛,我说的真的!”

    陈庆东更觉得这个谢本顺有趣了,而且他要求的也不是什么大事,便说道:“大叔,我看的出来你肯定是把好手!养殖场办起来以后可能要招不少人,这件事是文海叔负责的,你跟文海叔是亲戚,提前给他打个招呼就行!”

    谢本顺又讪讪的笑了起来,没有接口。

    陈庆东看谢本顺的这幅样子,想到这里面可能还有点什么事,便问道:“本顺大叔,你觉得这样不合适?”

    谢本顺不好意思的说道:“陈干部,本来这也没啥不合适的,就是……就是……我不好意思跟文海开口。”

    “咦,这是为啥?”

    “唉,其实是这么回事!”谢本顺叹了口气,凑近陈庆东,小声说道,“去年文海不是也办了一个养鸡场吗?当时他办养鸡场的时候,钱不够,也找过我,想跟我借几千块钱。我当时手里倒是真的存了几千块钱,但那时候我家小子就快高考了,我这几千块钱是给我家小子准备的学费。文海跟我说他就用几个月,等我家小子考上大学以后,就把钱还给我,耽误不了事。但是我怕万一出点什么事,耽误了我家小子上大学,那可就得后悔一辈子了,所以咬了咬牙,就硬是没借给他。”

    “文海没从我这借到钱,倒也没说什么,但是从那以后,我再跟文海见面,就有了点膈应,是吧?现在我想去养殖场干点活,给我家小子存点钱,给他以后结婚娶媳妇,但是我真是不好意思去跟文海开口啊!”

    说完这些,谢文海抬起头看着陈庆东的眼睛,恳求道:“陈干部,这事还得请你帮忙啊。”

    陈庆东听完默然了一会,这种事,也没有谁对谁错,但确实会让他们两个人感到尴尬。

    然后他又想到,谢本顺在车上这么热情的给许圆圆让座位,原来是为了这层事情,现在连一个老农民求人办点事,都知道先“送点礼”了,这个社会还真是现实啊!

    不过陈庆东倒也乐意帮谢文海一般,便应承道:“本顺大叔,这是交给我了,你放心吧,养殖场建好,一定给你留个工作岗位。”

    谢本顺高兴的满脸通红,连声说道:“真是太感谢你了,陈干部!”

    关注官方QQ公众号“17K小说网”(ID:love17k),最新章节抢鲜阅读,最新资讯随时掌握

第七十九章 有故事的女孩

    公共汽车进了县汽车站以后,众人纷纷从车上挤了下来,在车下面,谢本顺又握着陈庆东的手摇了半天,千恩万谢了一番,好像陈庆东给他帮了天大的忙一样,搞得陈庆东都不好意思了。

    “庆东……”经过陈庆东的“强烈要求”,谢本顺把对陈庆东的称呼又“陈干部”变成了“庆东”,因为“陈干部”三个字,让陈庆东听起来确实别扭。

    谢本顺又接着说道:“我女儿家就在东关菜市场弄了一个小摊子卖猪肉,很好找,明天不就是咱们的县的大集会吗,我今天就是去給我女婿帮帮忙的,要是你想买猪肉,一定来找我,我肯定不赚你的钱!”

    陈庆东笑道:“行,大叔,想吃猪肉了,我一定去找你!”

    谢本顺又叮嘱陈庆东一定要来,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许圆圆站在一旁看着陈庆东跟谢本顺“依依惜别”的场面,笑道:“庆东,你能跟老百姓打成一片,真是一个合格的乡镇干部。”

    陈庆东听出来许圆圆的口气是在挪揄,便笑道:“圆圆,你别笑话我了。走吧,咱们去临水苑。”

    出来汽车站以后,陈庆东拦了一辆出租车,十几分钟后,就到了临水苑农家乐。

    到了临水苑的时候,时间刚好六点半左右,夕阳还挂在西方的天空,照的小池塘里的水金光闪闪,十分漂亮。

    这个时间点正好是农家乐开始上人的时候,“曲折通幽”的小池塘周围已经坐了十几个人在钓鱼,另外还有很多人在农家乐院子专门开辟出的活动区打羽毛球、乒乓球、台球什么的,另外还有人在竹棚下面打牌、打麻将,每个人都在好好的享受着这份夏末傍晚的悠闲。

    临水苑的这个小池塘建造的非常用心,它不像其他一些农家乐的池塘一样只是人工挖出来一个四四方方的地方,简简单单的养上一批鱼就行了,而是经过专家设计,把它建造的更像是一条小型的人工河,曲折通幽,岸边搭配着种植了各种花草,很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

    这样的配置对于柳林县这样一个还在遥遥的追赶着时代潮流的内陆县来说,已经算是顶级了!

    由于这个池塘的特色,一般来临水苑吃饭的客人都会先钓会鱼,陈庆东便也去租了两根鱼竿,临水苑的服务员询问了陈庆东之后,又给他们送了普通鱼饵和窝子,两人便在池塘边找了一个背靠着一棵粗大垂柳树的僻静地方,坐着小马扎钓鱼。

    在农家乐租来的鱼缸只是非常廉价的玻璃钢手竿,质量较重,调性也比较硬,不太好用。

    不过陈庆东小的时候家里很穷,平时根本吃不上肉,为了给家里改善改善伙食,他从小就跟着他那个调皮捣蛋的哥哥陈红兵到处钓鱼,用的都是自制的竹竿,钓的都是野生鱼,有着丰富的经验,也算是个钓鱼高手,现在虽然用的是根低档玻璃钢鱼竿,但总比他以前自制的竹竿好了很多。

    临水苑的池塘不像其他的农家乐一样,喂养的都是人工饲养鱼,傻得很,放下鱼钩就有鱼争着咬,这个池塘里喂养的却都是从大河里打来的野生鱼,一个个都比较狡猾,很会晃食,有时候看到鱼漂动了,把鱼漂提起来,却发现没有钓到鱼,但是鱼饵确实被咬去了一块,这就是鱼在晃食,也是野生鱼比较擅长的一种技能,人工饲养鱼一般是没有这么狡猾的。

    如果鱼太难钓上来,那么临水苑的生意就不会太好,因为客人看着自己钓上来的鱼,总会有一种特殊的成就感,一般都不会再退给农家乐的,就算是吃不了,也会让农家乐把鱼全做了。

    积少成多,这也就是一项不小的收入。

    所以为了应对这种情况,临水苑也推出了两种鱼饵,一种是普通的鱼饵,用这种鱼饵钓鱼很困难,非常需要技巧,还有一种是临水苑专门请高手配制的特殊鱼饵,用这种鱼饵钓池塘里饲养的野生鲤鱼和鲫鱼非常有效!

    如果认为自己是钓鱼高手,那么就可以使用普通鱼饵,挑战一下自己的技术,如果认为自己的技术有限,又想享受把鱼钓上来的快感,则可以选择这种特制鱼饵,这也是临水苑为了生意红火而想出的一个小策略。

    陈庆东对自己的钓鱼技术很自信,选择的就是普通鱼饵,撒了窝子以后,认真钓了一会,很快就钓上了两条两斤多的鲤鱼,心想临水苑虽然号称这里的鱼都是从河里网来的野生鱼,但是跟真正一直在河里生长的野生鱼还是不一样,相对要好钓很多。

    许圆圆的钓鱼经验却很少,而且非常激动,要么就是每次鱼漂晃动一下,她就马上提竿,结果却提早了,要么就是她故意沉下心来,等鱼漂晃了半天才提竿,结果鱼饵已经全被池里的鱼偷吃光了,却什么都没钓到。

    许圆圆看到陈庆东钓鱼这么顺利,自己却一条都没有钓上来,鱼饵还被偷了好几次,气得直噘嘴。

    看到许圆圆在农家乐钓个鱼还这么认真,而且生起气来,别有一番风情的样子,陈庆东窃笑不已,最后,在陈庆东手把手的指导下,许圆圆才终于钓上来一条巴掌大的鲫鱼,立刻高兴的手舞足蹈起来!

    钓上来一条鱼之后,许圆圆似乎是完成了任务,总算是淡定了许多。

    陈庆东一直比较好奇以许圆圆这样的身份为什么要来双山镇这样偏僻的地方上班,现在夕阳斜照,微风习习,坐在池塘旁边,享受着夏末傍晚的悠闲时光,正是一个聊天的好机会。

    但是直接问这个问题又太直接,显得不礼貌。

    陈庆东知道许圆圆毕业于淮海理工大学,这在淮海省也是一所排名前十的大学,算是非常好的学府了,很能拿得出手。

    于是,陈庆东便决定从这个话题入手,他假装不知道的随意问道:“圆圆,你是什么大学毕业的啊?”

    “我啊?”许圆圆看了一眼陈庆东,轻笑道,“淮海理工大学。”

    “你是学理工科的?”

    “不是。”许圆圆摇摇头,看着眼前波光粼粼的水面,说道,“我虽然读的是偏理工科的大学,但我是外国语学院的。”

    “你学英语的?”

    “呵呵,又猜错了,我学的法文。”

    听了这个回答,陈庆东不由得又多看了许圆圆一眼,在他的直观印象中,学习法文的绝对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换句话说,一般人家的孩子应该不会学习法文,因为这个专业至少在龙湾来说非常冷门,用武之地也不多。

    “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许圆圆又对着陈庆东露出了她那标志性的调皮笑容,“没关系,每次我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