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1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楼,又像城墙。

多田骏的苦恼是华北的重要性没有完全被中国派遣军认识。多田骏已经
意识到华北的斗争是在看不见的战线上进行的。敌我态势的转化,彼此力量
的消长,都是无形的。华北的广大地区正在逐渐被共产党“赤化”,只有处
于“赤化”中心的他才能感受到这种压力,而中国派遣军却根本看不到这种
变化。

就在多田骏要求加强华北的军事力量,以彻底改变华北形势的时候,中
国派遣军不仅没有满足他的要求,反而要求华北方面军派出部分兵力支援华
中作战,同时派出部分兵力进行牵制作战。宜昌会战开始后,多田骏只有借
助交通网的威力来对付八路军了。

多田骏正在织网,他要将八路军和根据地都用他的网给罩起来,慢慢勒
死。

他是一个难对付的对手。

箭在弦上

“空前困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为抗战三周年纪念对时
局宣言》中对时局的一个基本判断。这绝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没有狼而喊
狼来了。

远在陕北黄土高原上的中共中央,并没有因为山高路远而视听闭塞。他
们这群在山沟里的中华英才对信息却有异常的敏感和渴望。毛译东有两个小
故事就是非常鲜明的例子。

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拉着队伍上了井冈山,这种被迫的转移使红军
完全失去了同外界的联系。毛泽东为搞到消息,派了一部分兵力去茶陵抢报
纸。毛泽东在《毛泽东选集》中提到过这件事,为到茶陵取报纸,牺牲了一
员大将,可见信息对于红军是和生命等价的。

第二件事是红军长征途中,虽不能说是盲人骑瞎马,但确实是没有明确
的目的,到了哈达铺时,仍然是老传统,先到邮局去找报纸。从报纸上得知,
陕北有个刘志丹,领导农民武装搞得轰轰烈烈。毛泽东看到这个消息,高兴
地说:好哇。我们就去陕北。前进的方向就这样确定了。

延安的共产党人一直在关注着欧战爆发后的国际国内局势。他们对国际
国内形势的明瞭从《时局宣言》中就可以看出。

他们认为,抗战空前困难的时期到来了。

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向中国进攻,与德意法西斯相呼应,企图达到他们重


新瓜分世界的目的;
英美法则一贯执行其反苏反共及向德意日让步的自杀政策;
日本正在进行最后的冒险,企图用封锁我国际交通线,向我正面进攻及

举行空中轰炸等加重压力与加重困难的办法,达到其分裂中国内部,逼迫中
国投降之目的。

虽然处于山沟中的中共并不确切地知道日蒋正在进行的“桐工作”,但
仍然在报告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的一部分动摇分子,在这种增大了的压
力与增加了的困难面前,必然更加动摇起来,走上对敌投降的道路。

但是,中共对信息获取的方式,有时也使他们发生失误。

1940年夏季,在中共高层领导人中普遍认为日本有可能在8、9月间经
两安进攻重庆,有可能导致更大的投降和动摇。事后看,这是日军为逼迫蒋
介石投降而故意散布的假消息。国际的、国内的,真的、假的消息(当然是
以真的为主),使中共最高决策层得出了空前危险的结论。

七月中旬,天气炎热,酷暑逼人,八路军总部得到的消息也令人不安

5月中旬,日军开始了为期三个月的对大后方的轰炸

6月12日日军攻占了宜昌

同日,意大利宣布参加对英法作战

宜昌会战后,日蒋正加紧和谈,投降派正加紧活动

又有些情况让他们为之心动

敌人从华北抽掉了一部分兵力南下进行宜昌战役,至今未归

雨季和青纱帐时节的到来,使八路军的行动更加隐蔽

八路军广大指战员强烈要求在华北搞个大动作

在这些消息的撞击下,几个月来一直没有付诸实施的大破袭计划出



了。
就在夏季的太阳散发出最后的光辉前,彭德怀对左权说:“战役命令发
出前先和伯承、小平他们商量一下。”
据当时129师参谋长李达回忆,“伯承和小平同志听了以后,欣然赞同”,
还“安排左副参谋长住了一夜”。
这一夜他们谈了些什么没有记载,但他们的心情一定是很激动的,大战
前的激动和对胜利的憧憬一定使他们谈到很晚、很晚。。
7月22日,随着“嘀嘀哒”、“嘀嘀哒”的电报声,一封急电从山西省
武乡县东南深山区的砖壁村飞向了四面八方。

聂,贺、关,刘、邓并报军委

一、情况与任务



1。由于国际形势的变动,我西南国际交通路被截断,国内困难增加,敌有于八月进
攻西安截断西北交通之消息。似此,一部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之更加动摇投降危险亦随
之严重,我军应以积极的行动在华北战场上开展较大胜利的战斗,破坏敌人进攻西北计
划,创立显著的战绩,影响全国的抗战局势,兴奋抗战的军民,争取时局好转,这是目前
严重的政治任务。
2。敌寇依据几个交通要道,不断向我内地扩大占领地区,增多据点,封锁与隔裁我
各个抗日根据地之联络,特别是对于晋东南以实现其“囚笼政策”,这种形势日益严重。
又迭据各方情报,敌寇有干八月间进犯西安企图。为打击敌之“囚笼政策”,打破进犯西
安之企图,争取华北战局更有利的发展,决定趁目前青纱帐与雨季时节,敌对晋察冀、晋

西北及晋东南‘扫荡’较为缓和,正太沿线较为空虚的有利时机,大举破击正太路。
二、战役组织:

1。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
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
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2。基本破坏区,为井陉、寿阳等(段),但对其他各重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
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
3。战役兵力组成,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廿二个团。计聂区(冀中
在内)应派出十个团,129师派出八个团,120师派出四至六个团,总部炮兵大部,工兵
一部,对其他各铁道线配合作战之兵力,由各区自行规定之。各出动部队之后方勤务由各
区自己布置之。
4。定八一三以前(约八月十号左右)为开始战斗期限

三、战役部署另告

四、战役准备在八月十号前完成下列准备

1。侦察平定以东至石家庄段,由聂区负责,平定(平定城含)至榆次、太谷段由129
师负责,榆次、太谷段以西(榆次含)至忻口线由120师负责,侦察着眼点另告,但钳制
方面的侦察由石家庄至卢沟桥由聂区负责,由石家庄至安阳、由太谷至汾河(洪洞)、白
晋路由刘邓负责。
2。粮食准备:各出动部队从出动之日起应准备一个月之粮食。
3。破路爆破器材之准备。
4。出动部队之调动与休整。
5。对敌伪军及敌占区民众与会道门等工作之准备(多制就各种传单、标语)。
6。地方工作原来之准备调集大批地方工作干部,加以对敌占区各种政策及工作方法
方式等之训练。
五、战役政治保证计划另告。在战斗未发起前严格保守秘密,准备未完毕以前,战
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为止。
朱、彭、左
七月二十二日晨

这是一封很重要的电报,不仅当时替彭德怀传达命令,几十年后,还替
彭德怀洗刷罪名。

“文革”期间有些人认为百团大战是在未上报军委、在没有得到军委批
准的情况下发起的。并将此当作彭德怀元帅反党的罪证之一。这种说法是不
准确的。起码从上述电报中可以看到“并报军委”几个字。没有收到回电确
是事实。在《彭德怀自述》中,彭德怀写道:“故未等到军委批准(这是不
对的),就提早发起了战斗。”

这么大的战役,等不到军委回电,战役指挥员的心情可想而知。
为什么没有得到回电,至今没有权威性的说法。
有人说,主席当时正往在医院里,可能没有看到。
也有人说,由于王稼祥的疏忽,没将电报送到主席手里。
这些说法不知哪一种更准确。
从现存的资料看,从4月1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对交通线进行总破袭”

的命令到百团大战前的“战役行动命令”这段时间内,找不到毛泽东或中央
军委同意对交通进行大破袭战的电文,而只有4月2日“当前最很需要的是


绥德、皖东两点”这样一封要求八路军加强支援新四军而暂缓进行交通破袭
的电文。

或许在陕北的中央军委更愿意放权给八路军前指,因为他们身处前线,
对问题看得更清楚。这样的话在毛泽东起草的电文中屡见不鲜,“望自行处
理之”、“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毛泽东是一个敢于放权给战役指挥员的
战略家,很多老人回忆起来都说:这也是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许还有其它的原因。

也许时间老人会说明一切。

八路军总部自
6 
月27 
日返迁到砖壁村已有半个月了。据当时任作战科长
的王政柱回忆,这段时间彭德怀和左权每天都要在地图前站上很长的时间。
地图也已从一张变成了两张,除原来的华北地形图外,又增加了一张正太线
地图。这是作战科根据彭、左两位首长的意见挂上去的。

夏季正是八路军大显身手的季节。特别是对于敌后斗争,华北平原七八
月份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对善于进行游击战争的八路军来讲,就如同是鱼之
于海洋,鸟之于天空。日本鬼子装备再好,只要八路军往青纱帐里一躲,再
想抓到就比登天还难。在那时的歌词里都能闻到青纱帐的味道,“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的歌声常常在田野里回荡。

“此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
目的。”

《战役预备命令》明确规定了此次作战的主要任务。

任务抓住了要害。

当时华北有
7 
条铁路干线——正太线、同蒲线、平汉线、津浦线、平绥
线、北宁线和胶济线。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中,正太线处于中心位置。它是
连接晋冀两省的战略交通要道,又是隔断晋察冀根据地与晋冀豫根据地的屏
障。对于这条铁路,日军非常重视,一向以重兵守备。在200 
多公里的铁路
线上,日军部署了
3 
个独立混成旅团。正太线是我必攻、敌必守的重要交通
线,是日军的交通动脉。

八路军准备在敌人的动脉上开刀。

7 
月22 
日以后,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7 
月22 
日总部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

7 
月23 
日下达了《进行正太战役中之侦察重点与注意事项》;

8 

5 
日,《正太战线政治工作指示》;

8 

8 
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了正式的《战役行动命令》;

同一天,下发《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

8 
月18 
日,《为达成正太战役目的应连续破路》。

这段时间,晋察冀军区下达作战命令
5 
个;

129 
师的各种指示、通报
8 
个。

当然这些远远不是全部。

大战就要开始。

129 
师的战士们从每天增加的
5 
分钱菜金中已经预感到又要打大仗了。

今天的人们吃着成百上千元的美味佳肴时,已经很难理解当时
5 
分钱菜
金意味着什么。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将士虽然被蒋介石收归麾下,但军
饷和武器却得不到这位“蒋委员长”的补充。“光叫马儿跑,不给马儿草。”
八路军只好自己解决,甚至在敌后搞起了自救运动。由于鬼子反复的“扫荡”,


实行“三光”政策,连土豪都快揭不开锅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已经不能再实行了,为了团结一切力量,
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只能够采取减租减息的政策。

在这种紧张困难的条件下,一天只有几毛钱的菜金。有时连几毛钱也吃

不上。增加菜金更是轻易不会出现的事。
“增加五分钱菜金”一定是要打仗了,而且是大仗。
敏感的战士们在猜测着。
作战任务对战士是保密的,命令只传达到了旅一级。《作战顶备命令》

中明确要求“一切的准备均不可妨害丝毫的秘密”,还有“本电阅后烧”。
对这次作战任务的艰巨性,刘伯承和邓小平是清楚的。
总部要求129 
师以主力
8 
个团附总部炮兵一个营,破击平定(含)至榆

次段正太线。破坏重点,阳泉至张家镇段。

7 
月22 
日的《战役预备命令》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战役任务,直到

8 

8 
日正式的《战役行动命令》中才明确了三个区的任务及作战地域区分。
129 
师和晋察冀军区一南一北就像一把已经张开的剪刀要剪碎正太路。
对完成这次破袭任务,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是有信心的。
129 
师在进行百团大战前,力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29 
师在5、
6 
月间全军进行了整编,军区和军分区进行了调整。成立了

太行、太岳军区。129 
师兼太行军区,下辖
5 
个军分区;第386 
旅兼太岳军
区,下辖
3 
个军分区。
除原385 
旅、386 
旅外,又新编了
6 
个旅:新1、新7、新8、新9、新
10、新11 
旅。

军委电报中要求“要以主力
8 
个团的兵力”实施破路,129 
师的命令中
对各团也相应地充满了“以主力”、“两个得力团”等要求。毫无疑问,129
师的主力都要拿出来了。于是,就指定了“六旅、五旅、十旅、决一纵各两
个团共八个团进行本战役”。六旅指386 
旅,五旅指385 
旅,十旅指新十旅,
决一纵指决死一纵队,这四个旅是129 
师战斗力最强的四个旅,一切都顺理
成章。

为了确有把握,129 
师在总部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
2 
个团,共10 
个团用
于正太线。还准备抽出相当于28 
个团的武装分布在平汉、白晋、同蒲诸线,
进行广泛的破袭战,以策应正太路的作战。

这10 
个团分成三个突击纵队,由“陈、陈、谢统一指挥”。
第一个“陈”指陈赓,386 
旅旅长。
第二个“陈”指陈锡联,385 
旅旅长。
最后的“谢”指谢富治,385 
旅政委。
右纵队以第28 
团、第30 
团并配属炮兵、工兵各一部组成,由第10 
旅旅

长范子侠、政委赖际发指挥,主要任务是破击阳泉至寿阳(不含)段;左纵
队以第16 
团及决死第一纵队第25 
团、第38 
团和榆太两个独立营并配属炮
兵、工兵各一部组成,由第386 
旅参谋长周希汉指挥,任务是破击寿阳、榆
次(均含)段:以第385 
旅主力及第386 
旅第772 
团组成中央纵队,由陈赓、
陈锡联、谢富治直接指挥,位于平定以西之韦池村、天他池地带,在敌从阳
泉、平和段侧击我军时,应各个消灭之,以保障破击的成功。

晋察冀军区的几个领导对《战役预备命令》自然心中有数。在《战役预
备命令》中并没有明确晋察冀军区的任务和作战地域,但是荣臻却已成竹在


胸。《命令》中“侦察平定以东至石家庄段,由聂区负责”、“基本破坏区,
为井陉、寿阳等(段)”这样几句后,对于1923 
年入党,担任过红
1 
军团政
委、八路军115 
师副师长等职位的聂荣臻来讲,已经说得很明白了。

聂荣臻对这次破袭战役早有准备。春季会议后,他就组织全区进行了针
对性的准备和训练。

作战任务被迅速勾勒清楚,战役部署也就相应地形成了。

晋察冀军区将调集18 
个步兵团及配属分队组成左、中、右三支主力纵
队、一支牵制部队和一个总预备队,担负主要方向的作战任务。左、中、右
三支纵队分别担负平定(含)至娘子关(不含)、娘子关至上下安(不含)、
上下安至石家庄的作战任务。

军区司令部设在阜平县一个不显眼的山村里,只有走进院落,穿过几株
高大的槐树,望见从屋脊上隐蔽地伸出的天线和电话线,才会明白这是军事
指挥部。

据一些老同志回忆,《战役预备命令》发布后的一天,晋察冀军区召开
了军区高级干部会议。会上,聂荣臻司令员宣布:

“八路军前方总部发布了战役命令,晋察冀军区将与冀鲁豫军区、晋绥
军区一起,对全华北敌人占领的交通线及其沿线城镇据点,发动大规模的破
袭战。我们晋察冀军区的任务是:负责破袭正太路石家庄至平定段,破袭重
点为娘子关至井陉煤矿段及其两侧地区,并且对平汉路、北宁路、津浦路、
石德路、沧石路等铁路和公路线段进行广泛破袭,以阻止敌人向正太路增
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