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送到日军第8独立混成旅团部所在地——石家庄。为此,聂荣臻还给日本官
兵写了一封信。

日本军官长士兵诸君:
日阀横暴,侵我中华,战争延绵于兹四年矣。
中日两国人民死伤残废者不知凡几,辗转流离者,又不知凡几。此种惨痛事件,其

责任应完全由日阀负之。

此次我军进击正太线,收复东王舍,带来日本弱女二人,其母不幸死于炮火中,其
父于矿井着火时受重伤,经我救治无效,不幸殒命。余此伶仃孤苦之幼女,一女仅五六龄,
一女尚在襁褓中,彷徨无依,情殊可悯。经我收容抚育后,兹特着人送还,请转交其亲属
扶养,幸勿使彼辈无辜孤女沦落异域,葬身沟壑而后已。

中日两国人民本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逞其凶毒,内则横征暴敛,外则制造战争。
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生活困难,背井离乡,触冒烽火,寡人之妻,孤人之子,独人父
母,对于中国和平居民,则更肆行烧杀淫斥,惨无人道,死伤流亡,痛剧创深。此实中日
两大民族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恶罪行也。

但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所以坚持抗战,誓死抗日者,迫于日阀
侵略而自卫耳。而侵略中国亦非日本士兵及人民之志愿,亦不过为日阀胁从耳。为今之计,
中日两国之士兵及人民应携起手来,立即反对与消灭此种罪恶战争,打倒日本军阀财阀,
以争取两大民族真正的解放自由与幸福,否则中国人民固将更增艰苦,而君辈前途将亦不
堪设想矣。

我八路军本国际主义之精神,至仁至义,有始有终,必当为中华民族之自下而上与
人类之永久和平而奋斗到底,必当与野蛮横暴之日阀血战到底。深望君等翻然觉醒,与中
国士兵人民齐心合力,共谋解放,则日本幸甚,中国亦幸甚。


专此即颂
安好
聂荣臻
八月二十二日

这封信在日军官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其实小姑娘叫美穗子。1980年《人民日报》发表了这几幅照片,还为此
配文《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在中国,在日本,都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日本的《读卖新闻》社记者经过认真仔细地查找,在九州找到了那个大一点
的小姑娘。现在,她已经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与丈夫经营着一家小杂货铺。
她那受伤的小妹妹,在八路军将其送回以后,死在石家庄的医院里。

当美穗子一家来中国时,一再对聂荣臻表示感谢。聂荣臻对她讲,这件
事,不只是我一个人会这样做,我们的军队,不论谁,遇到这样的事情,同
样都会这样做的,这是我们的政策,是我们军队的无产阶级性质所决定的。

美穗子还说,当年参加过正太路作战的日本旧军人再三向她表示,他们
对不起中国人民,非常抱歉。聂荣臻回答说,让我们化干戈为玉帛吧,日本
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永不兵戎相见。

战场上并不全是血腥和残酷,有时也会奏响舒缓柔曼的爱之歌。

攻打老矿的一路并不顺利。

在一营攻打老矿的同时,三营也发起了对岗头老矿的进攻。

为了顺利实施对新矿和老矿的破袭,中央纵队部署三团二营两个连经北
石门进到北正,破坏南正至微水之间,阻止与伏击由微水向岗头增援之敌。
另以该营两个连及井陉支队一个队,附迫击炮一门由井获支队支队长率领,
进到桥头,破坏凤山间铁道交通,消灭庄旺之敌,阻止和打击由井陉北援之
敌。

岗头是一块硬骨头。岗头老矿位于东王舍矿的东南。由于经营多年,老
矿比新矿大很多。老矿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里边有机器厂、发电厂、娱乐
设施、菜地等等,应有尽有。更多的则是炮楼和碉堡,围着城四周有不下20
个。驻有100多个日军和几十名伪军。

纵队要求三营“坚决夺取岗头老矿”。为了增加攻击力量,纵队为三营
配属了四门迫击炮,这在整个纵队中也是绝无仅有的。

战斗进行至21日晚8点杨成武第一次向聂荣臻上报战况:

8月21日,我杨部向正太路井陉、娘子关段及井陉以北各据点之敌,行
迅雷不及掩耳之突然猛攻。截至21日晚,始获得序战胜利,连克乏驴岭、北
村、地都等据点,守敌共500余,被我完全消灭,缴获正清查中。乏驴岭至
地都段隧道及铁路、桥梁、碉堡、电线等均被我破坏,并动员万余群众参加,
继续彻底拆毁碉堡中。又我某部攻占贾家庄、东王舍,守敌百余也被我歼灭,
完全占领井陉煤矿,解放工人300余,所有矿井机器全被打塌。

战报中完全未提岗头老矿,只提到了贾家庄、东王舍,好像在“等等”
中已经将岗头矿包括进去了,并且“完全占领井陉煤矿”。

开始时,三营确实已经攻进去了。战斗打响后,三营在岗头老矿的东南
角对日军发起了猛攻。四门迫击炮也由前沿到纵深的一通猛轰。

东南方向从建筑物的坚固程度和炮楼、碉堡的密度确实不如其他方向。
但东南方向外围的铁丝网和其他形式的障碍物却很多。第一冲击波刚攻上


去,一个战士就触电身亡。班长迅速戴上橡皮手套,抓起大铡刀,砍断电网,
其他战士马上将门板搭在电网上,大部队则顺着缺口向里冲去。

经过激战,三营攻下了三个碉堡,硬是从敌人的碉堡群里撕开了两个缺
口。日军迅速从预备力量中和其他碉堡里调集了几十人,向我实施反冲击。
双方在缺口上反复争夺了多次。虽然三营加强了四门迫击炮,但和日军相比,
火力仍处于弱势。特别是在夜间作战中,我方炮火精度极低,“在此次战斗
中几夜间发射之炮共达数百发之多,但未有命中一发者”。虽然统计数字不
一定精确甚或有些夸张,但八路军对于当时看来还很高、精、尖的武器,用
着不那么得心应手却是事实。

21日晚10点,杨成武第二次向聂荣臻上报战况:

21日晚,杨部攻占蔡庄、南峪,歼敌60余,俘日兵5名,缴获步枪30
余支,并将乏驴岭之铁桥炸毁,另一部仍继续向岗头老矿强攻中。

在战斗最艰苦的时候,“老矿战斗即由于二梯队的掌握不够,未能及时
增加上去,致一梯队在敌强烈的反冲锋下退出了三个堡垒,使夺取老矿战斗
未成功”。岗头这块硬骨头不好啃。

特写之二——血战娘子关

由郭天民、刘道生指挥的右纵队担负娘子关至乱柳段的破袭任务,破袭
重点郭、刘二人是十分清楚的。

从娘子关向西,经磨河滩车站、程家垅底、上下盘石、岩会、移穰就到
了乱柳。

由侦察得知:

娘子关驻有日军20多人,伪军10多人,轻机枪两挺,步枪28支,掷弹
筒4个;

磨河滩驻有日军28 人,伪军17 人,迫击炮、山炮各1 门,掷弹筒10
个,重机枪2挺,轻机枪7挺,步枪90多支;

程家垅底驻有日军20多人,轻机枪1挺,步枪10支;

下盘石驻有日军20余人,伪军8人,轻机枪1挺;

移穰驻有日军20多人,伪军10多人,轻机枪3挺,步枪20多支;

乱柳驻有日军20多人,轻机枪2挺,步枪10几支。

从兵力部署上看,有两块“硬骨头”:

一个是凭险据守的娘子关;另一个是驻有重兵、装备精良的磨河滩车站。

郭天民和刘道生将啃“骨头”的任务交给了5团。团长陈祖林,政委肖
锋,是二分区的主力团。

晋察冀组织南下支队反顽时,5 团就曾在刘道生带领下跟随聂荣臻一起
南下。肖锋对这次南下印象很深刻。因为那次是肖锋抗战后第一次来八路军
总部,有很多人他还是第一次见到。后来,他在回忆文章中专门记述了那次
会见。

1939年初,肖锋率领5团参加陈正湘为司令员、刘道生为政委的南下支
队,开赴涉县、林县,进行反顽斗争。战斗胜利后,陈、刘二人要肖锋陪同
他们一道去八路军总部汇报。当他们赶到王家峪时,聂荣臻和吕正操也在那
里。

“是彭总要见见你门。”聂荣臻说,“一方面想听听汇报,另一方面还


要给你们一个新任务。”

“什么新任务?”三个人不约而同地问。

“别着急,等吃完饭我们去见彭总,彭总会给你们布置的。”

当晚他们来到彭德怀的住处,向彭德怀汇报了涉林战役的情况。汇报完
情况,彭德怀向他们谈起了他们急于想知道的新任务。彭德怀说:“我请你
们来,一方面想听听汇报,另一方面想和你们谈谈我想了很久的一个打算。
为了粉碎日军的囚笼政策,回击国民党诬蔑我们八路军、新四军‘扩军不少,
游而不击’的无耻谰言,打击国民党投降派,”彭德怀一面说,一面走到地
图前,用手指指着正太线,“我想用19 
到21 
个团的兵力,把正太路彻底破
坏,叫敌人半年至少40 
天不能通车,让敌人无可奈何地滚开这一地区。这样
一来,晋察冀和晋东南就连成一片了,晋东南的枪支弹药可以运到北岳区,
晋察冀的粮食、棉花也能运送到晋东南。两地就可以通过交流,解决物资、
装备缺乏的问题。”说到这里,彭德怀问聂荣臻:“如果打起来,晋察冀可
以出多少兵力?”


8 

9 
个团是完全可以的。”聂荣臻答道。

“那好,其余不足的由129 
师、120 
师派出。”彭德怀又指着阳泉、娘
子关两点,“这两点非打不可。阳泉交给129 
师,娘子关就交给晋察冀。”

当彭德怀得知肖锋非常熟悉娘子关附近的地形时,就对肖锋说:“那好,
这个任务就交给肖锋。你可以早点回去,查清娘子关、井陉矿的情况,特别
是娘子关,要及时向我汇报。配给你一部专用电台,用无线电直接向我汇报。”

被彭德怀直接点了将,肖锋感到这一仗非打好不可。

娘子关是长城的第九座雄关,晋东的重要门户,是由冀入晋的咽喉要道,
是正太路上的一个重要据点。相传唐高祖的女儿平阳公主,曾率娘子军在此
助父征战,故得名娘子关。

早在
3 
年前,八路军129 
师就曾配合国民党进行过娘子关保卫战。只是
由于国民党军已成惊弓之鸟,再加之战术呆板,使娘子关落入敌手。1937 

10 
月,由晋北进攻太原之敌在忻口地区受阻。日军则迅速调集沿平汉线南下
的第20、第109、第108 
师团一部,沿正太铁路西进,威胁太原。国民党第
2 
战区副司令长官黄绍闳指挥第
1 
军团、第14 
军团和第
3 
军等部,在娘子关
南北之线设防阻敌前进。刚由陕西进入山西境内的八路军129 
师当即决定加
入正太路的作战。10 
月18 
日129 
师率386 
旅进抵平定地区。正值日军大举
进攻娘子关,129 
师为配合国民党军作战,向娘子关东南敌侧后挺进,10 

22 
日至28 
日,先后在长生口、东石门、马山村、七亘村等地打击敌人。刘
伯承还在七亘村以重叠的设伏,使日军又一次认识了八路军游击战术的神秘
莫测。

按照军区的部署,肖锋将袭击娘子关的任务交给了
5 

2 
营。

4 
连首先摸进了娘子关村。村子在娘子关的北侧,村里驻有十儿个伪军。
大部分都已经睡觉,几个因为天气热而还没睡觉的也在闲聊着女人和天气。4
连的尖刀班偷偷靠上去,一声“不许动”,使睡觉的睁开了眼睛,没睡的睁
大了眼睛,乖乖地当了俘虏。然后,
4 
连依托娘子关村,向关上的日军发起
了强攻。

据侦察,娘子关日军在原有工事的基础上,又增修了
4 
个堡垒群。碉堡
的周围有铁丝网,并有壕沟。娘子关的北面不易接近,仅南面较易接近。

“较易接近”实际上也很困难。娘子关之所以能够被称为咽喉,就是因


为山势险峻陡峭,多为悬崖峭壁。有些老战士回忆当时攻打娘子关的情形时
仍然很激动。他们说,有的战士被打倒后,不是倒在地上,而是顺着山坡滚
到了崖底,但一个倒下去后,另一个又冲了上去。火光映照着战士们前赴后
继的身影,与喊杀声、枪炮声共同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场面。

在日军严密火力封锁下,攻击部队架起的云梯被打断,指战员就搭起人
梯,攀登悬崖。因日军地形有利,火力强大,
5 
团的正面进攻一时受阻。这

5 
团迂回娘子关侧后的部队,正好接近到日军堡垒群附近,从侧后向日军
发起攻击。同时,攻击娘子关的
2 
营,也分左右两路向娘子关发起了进攻。
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敌大部被我歼灭。胜利的红旗飘荡在娘子关上空。

这里有一个细节要提醒读者,解放后,有些文章写到八路军插旗子时,
常常把现在我们描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词汇用上去,这种描写与当时的
情况是不相符的。由于八路军已经接受了改编,已经是国民政府的部队了,
虽然八路军依然保持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但旗帜和服装已经和国民政府的完
全统一了。这里的红旗指的是国民政府的青天白日满地红的红旗。当时,很
多战士非常想不通。和蒋介石打了10 
年的仗,在国民党的屠刀下,我们牺牲
了多少优秀的同志,付出了多少代价。想到那些被国民党杀害的同志,很多
战士将刚发到手的青天白日帽徽和臂章都扔到了地上,甚至有些干部也想不
通,旅团领导在这个问题上是没少费口舌的。

残敌退守关西侧的龙王庙。

天近拂晓,
2 
营在肖锋的指挥下快速地撤离娘子关,回到山区待命。

这次撤兵,与日军一列运送退伍兵的火车到达娘子关车站有关。

战斗打响后,起初关上的日军根本就不相信是八路军的大部队,认为充
其量也就是游击队又来袭扰。

守卫娘子关的日军是第
4 
独立混成旅团15 
大队一个中队。中队长是池田
龟市中尉。战斗打响前提供的敌情资料分析说,池田电市中尉经验丰富,作
风顽强。

池田中尉在
8 
月18 
日曾接到过密探的报告。报告说,共军数千人的大部
队有向程家垅底一带南下的意图。池田对这个消息就没有在意,他接到各种
虚假的情报的次数太多了。有的是没有搞清共军的行动部署,但大多数则是
为了邀功请赏。

但近期情报却出奇的多,不由池田不信。第一个情报送来不久,池田又
接到了由自卫团送来的情报,“很多共军侵入了娘子关以西
3 
公里的坡底
村”。池田最终还是沉不住气了。于是,他带领警备队向坡底村出击,但是
共军很“虚弱”,一触即溃,池田非常自信地想:凭这些游击队的力量,还
不能奈何固若金汤的娘子关。

这次池田不得不信了。

20 
日夜,将近24 
点时,池田带领20 
人刚刚从河北省南部的地都村巡逻
回来,他训完话,宣布了几项注意事项后,刚要下令解散时,突然遭到了西
面300 
米铁路上捷克式步枪的猛烈射击。池田一边布置还击,一边返回队部
向旅团汇报。从枪声看,这次袭击日军的部队绝不是普通的游击队,一定是
大股的共军来袭。

虽然他已预感到情况有些不妙,但长期武士道精神的训练,使他又要在
危险面前表现出日本武士的精神,所以,他拿起电话向旅团汇报时说:“我
部遭到共军攻击,具体人数还不清楚。但无论如何也要独自将其击退,请放


心。”

池田还不知道,这次不仅是娘子关告急,整个正太线上处处都在告急。
接他电话的是旅团参谋土田兵吾中尉。刚接完娘子关告急的电话,土田就又
接到了从寿阳打来的告急电话,土田立即前往旅团长片山的宿舍报告以上情
况。当土田从旅团部返回时,他感到阳泉市内的气氛也有些不对,零星的枪
声不断传来,阳泉市内肯定已有共军潜入。有线通讯已经中断,只能靠无线
和外界联络。土田回到司令部时,情况比他走时还要糟,“喂,喂”的喊话
声充斥着整个作战室。

池田已感到压力越来越大。

也许是池田命不该绝。恰在此时,一列载有退伍回国士兵的列车到达娘
子关车站。据日军资料记载:回国部队第一批800 
人,第二批400 
人。第一
批到娘子关,第二批到阳泉。第一批由炮兵大尉三谷等
4 
名军官率领,兵员
系由炮兵、辎重兵、卫生兵等混合组成。一开始几乎都是赤手空拳,后来才
拿起了一些武器参战。

幸亏这些退伍兵多是后勤部门的兵员。如果这些退伍兵是战斗部队的兵
员,八路军和日军包围和反包围的态势恐怕就要逆转。到了1940 
年,老兵轻
易不复员,他们是日军作战的中坚力量。日军的重武器,像轻、重机枪,掷
弹筒、迫击炮等一般都掌握在老兵手里。

日本人对后勤部门的士兵进行轮换,据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