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2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日本侵略军为了巩固它的后方,正企图通过巩固交通线,把山东、河北、山
西三个地区紧紧连在一起。现在平绥路到同蒲路,还不通车,石家庄到德州
这段铁路,虽然日本人正抓紧修,但是由于屡遭我们的破袭,还远没修通。
在这种情况下,敌人把正太路看成是连接山西、河北的重要交通命脉,如果
丧失对正太路的控制,它在山西的占领军一切运输补给都难以保障,敌人是
不会善罢甘休的。就是我们能够在短时间内炸断、摧毁正太路,暂时断绝了
它的交通,从敌人具备的技术力量来看,很快可以修复。所以,将两个区联
系起来,恐怕不够现实,但对正太线进行大破击是完全可以的。

由于其他原因,百团大战向后推迟了,这个问题也就搁置了。

很少有人提起这封电报,可能是因为还没来得及讨论和实施情况就已经
发生了变化。

仅过二天,9月2日,八路军总部就发出了《敌援正太兵力已到我执行
第二步方针》的电报。这封电报使尚未开始执行的8月31日的电报命令成为
历史。

聂、贺、关、刘、邓并报军委:

1·连日由晋南往援正太路之敌约一旅团之兵力,其先头已达正太路西段,榆次、芦

家庄、寿阳各据点之敌向外扩张,已夺回不少据点,井陉、石家庄、定县沿线集敌五六千

人,后续可能增加,娘子关、阳泉敌亦向东西扩张,估计敌正图东西夹攻我军。

2。正太战役已取得伟大成绩,在上述情况下,特别在聂集团方面继续扩大战果已不
可能,决心从明3号电令第二步行动方针转移兵力,力求乘正太路遭我大破击后,敌不易
转移兵力之有利时机完成第二步计划之任务。
朱、彭、左

两封电报相比,情况一样,但结论已完全不一样。

随后,根据中央的指示,彭德怀、左权经反复研究,于9月16日中央来
电的6天后又签发了《百团大战第二阶段作战命令》。由于日军大批援军已
由东西两端进抵正太路,八路军继续在正太路扩张战果已不可能,所以,第
二阶段的作战任务就由破路转至八路军抗战以来最大规模的攻坚行动。

他们注视着正太线


毛泽东来电报了。这是百团大战进行以来收到的毛泽东的第一封电报。
电报说,“百团大战真是令人兴奋,像这样的战斗是否还可组织一两次?”

这封电报虽然没有正式记录,但在《彭德怀自述》中彭德怀提到了它,
当时的作战科长王政柱在《百团大战始末》和《中国人民抗战史上光辉的一
页》的文章中提到了它,当时的特务团长欧致富后来在回忆文章中也提到了
它。

电报只有25个字,但在彭德怀和左权眼里,这25个字,字字千金,它
使彭德怀和左权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也就是在大约25 个月前,毛泽东连续发表了《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
题》和《论持久战》,在这两篇文章中,毛泽东分析了抗日战争的基本特点,
揭示了抗日战争的重要战略地位,批驳了轻视和反对游击战争的错误思想,
对于中国抗日战争的前途和发展规律作了深刻的分析。在《论持久战》中毛
泽东进一步明确了我军的战略方针“基本的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
的运动战”。

毛泽东的观点是很鲜明的,他很容易使别人明确自己所处的位置。还是
在《论持久战》中,毛泽东又补充道:“这个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反对这个
方针的人们的观点是不正确的。”

正因为如此,在朱德离开王家峪经洛阳回延安的前夕,彭德怀希望朱德
能够将他们的想法带给毛泽东,让中央考虑。

毛泽东的一封迟到的信也足以让彭德怀和左权“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光
彩”。

在毛泽东致电彭、左的同时,9月10日,中央在《关于时局趋向的指示》
中,也赞扬说:“我党50 万大军积极行动于敌后(尤其是此次华北百团战
役)。。给了日寇以深重的打击,给了全国人民以无穷的希望。”

同一天,中央书记处发出《中央关于击敌和友的军事行动指示》的电报,
充分肯定了百团大战。“根据中央‘七七’宣言与‘七七’决定,我八路军、
新四军全部力量在目前加强团结时期,应集中其主要注意力于打击敌人,应
仿照华北百团战役先例,在山东及华中组织一次至几次有计划的大规模的对
敌进攻行动。在华北即应扩大百团战役行动,到那些尚未遭受打击的敌人方
面去,用以缩小敌占区,扩大根据地,打通封锁线,提高战斗力,并在山东
与华中方面继续扩大我军之力量,而给予敌人200万友军及国民党大后方与
敌占区内千百万人民以良好之影响,给予敌人向重庆等地进攻计划以延缓的
作用。”

这封电报不仅要求华北扩大百团大战的行动,还要求山东及华中仿照百
团大战行动也搞几次大规模的进攻行动。

但是中央的意图未能实现。

部队经过奔袭作战也极度疲劳,需要休整和补充,第一阶段晋察冀主攻
方向就伤亡了近千人,各部队已不可能进行像第一阶段那样的大规模战役
了。在华中和山东也不具备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的条件。

彭德怀一谈到百团大战就滔滔不绝。彭德怀这时的心情,可以从8月31
日彭德怀和记者的一次谈话中看出来。

“记者:百团大战在华北抗战中意义如何?

彭德怀:这一次百团大战及其所获得的胜利,在华北抗战历史上,乃至


在全国抗战历史上,都占很重要的地位。在敌人后方进行主动的大规模的战
役进攻,百团大战还是第一次。这一次百团大战我军完全处在主动的地位,
调集了八路军、决死队等100 
个团以上的兵力,向敌寇的各个交通命脉即正
太、同蒲、平汉、平绥、北宁等路,进行大规模的战役进攻,这一战役进攻
在华北抗战历史上是空前的,在全国抗战历史上亦甚少见。因为这一战役进
攻,将缩小敌占区,扩大我占区,也就是华北战局转换开始。这一战役进攻
的胜利,将为华北创造出一个新局势,而这个新局势将更多的牵制敌人兵力,
阻滞敌人向我大后方进行正面的进攻。

记者:这一胜利将在国际国内引起何种影响?

彭德怀:自百团大战开始以来,已经引起国际国内人士很大注意,如美
国合众社驻北平记者在敌寇严密监视之下,仍能发出电讯,报道我百团大战
的胜利。在我大后方广大军民对这次百团大战的胜利更表示极大兴奋,各方
友军先后来电慰勉,尤为可感。概括起来,百团大战的胜利,大大提高了全
国军民对抗战的信心,严厉地打击了悲观失望情绪;在敌占区内及在敌大远
后方也起了非常巨大的影响;百团大战给予敌寇内部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记者:百团大战对八路军本身的影响如何?

彭德怀:八路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在华北一万万民众赞助之下,
三年来坚决拥护蒋委员长的抗战国策,坚持了华北敌后抗战,创造了许多抗
日根据地,维系了敌后方广大民心,使青天白日满地红的国旗,插遍了华北
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次百团大战的胜利,八路军全体将士更加感到自己的责
任,感到自己应该在华北战场上更加负责保卫民族的利益。在百团大战胜利
之后,八路军必将继续发展而且更加巩固起来。因为华北广大人民将更加热
烈的来拥护八路军与参加八路军。

记者:百团大战现已获得不少胜利,据目前情况观察,战局发展形势如
何?

彭德怀:百团大战目前所获得的胜利还只是初步的胜利,我们力求扩大
战果,把目前在正大路上所得到的伟大胜利扩大到各个战线上去,扩大到对
敌寇斗争和各方面去。随着军事与交通战方面的进攻,开展政治、经济、文
化各方面的进攻,以争取更大的与更多的胜利,保卫我们各个抗日根据地。
我们如果能在交通战上继续获得巨大的胜利,我们就能在华北战场上保持有
利形势,严重地打击敌寇。但是敌寇决不会就这样死亡下去的,敌寇在我们
的严重打击之下,必将更疯狂的组织新的进攻,新的“扫荡”,向我们进行
更残酷、更毒辣的报复。近日敌寇飞机在正太路一带向我军大肆轰炸,以及
大举施放毒气,就是明显的证据。因此在百团大战胜利之后,华北抗战必将
进入更尖锐、更激烈、更紧张的环境中,我们必须加紧准备应付新的战斗,
决不能因为目前的胜利而有骄傲轻敌心理。”

彭德怀不只想到了这些。还有一些想法就不能和记者谈了,彭德怀只能
在电报里和中央讲。在一封《趁百团大战胜利向蒋要弹药》的电报里,彭德
怀向中央透露了他的想法。

他想通过当时兼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周恩来,“趁此
胜利之影响”,向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
参谋长何应钦催领弹药。

他认为,百团大战已取得伟大胜利,但是由于缺乏子弹和炮弹,本来可
以扩大的战果不能扩大,如榆次、寿阳、阳泉、井陉等较大据点拿不下来,


影响破路,又因缺少黄色炸药,许多桥梁、水塔、隧道等还难以彻底破坏,
由于这些原因,没有达到使正太路彻底毁灭的目的。

他还有更加充分的理由,交通战是目前华北战争之中心,从百团大战来
看。继续大规模的交通作战,彻底破坏其他交通要线,是完全有可能的。

理由说完了,他要敲蒋介石的“竹杠”了。

他要向蒋、何领取“七九步枪弹500 
万发,六五步枪弹300 
万发,七九
机枪弹100 
万发,六五机枪弹100 
万发,七五山炮弹1500 
发,八二迫击炮弹
3000 
发,俄式机枪子弹20 
万发,20 
毫米战车防御炮弹3000 
发,黄色炸药5
万公斤附雷管导火线,日本式掷弹筒子弹
1 
万发,及其他通讯器材、电器材
料、西药等”。

身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听到八路军在敌后进行百团大
战的胜利消息后很尴尬、也很无奈。

蒋介石认为这个消息的制造者,应该是他的正规军,而不应该是被他追
剿了多年的共产党的军队。

蒋介石也是想抗日的,他不希望他多年征杀得来的一统天下被日本人给
搅和乱了。

l939 

1 
月21 
日至30 
日,中国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了五届五中全会,会
议讨论了政治、军事形势,调整了军事部署。当时,蒋介石等把粉碎日本“速
战速决”、“速战速和”的企图,进而取得抗战的彻底胜利的希望寄托在英
美法等国际力量对中国的支援和对日本的“干涉”上,因此,会议将第二期
即战略相持阶段的战略确定为持久消耗战略,以图拖以待变。可是蒋介石期
待中的英法等国的“干涉”并没有到来。实际上,英美法等国为使自身减少
压力,谋求与日本的妥协,不惜牺牲中国利益,在1938 
年冬到1941 
年冬,
多次酝酿召开所谓“太平洋国际会议”,制造远东“慕尼黑阴谋”、并诱使
日本把进攻矛头指向苏联。1938 
年冬英国驻华大使卡尔曾多次劝蒋对日媾
和,弦外之音就是要蒋放弃武力抵抗。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了抗战到底,决不妥协的方针和对日作战持
久消耗战略,主要成果是积极的。

但是,由于正面战场军事压力的减缓,会议又提出“溶共、防共、限共、
反共”的方针,却极大地破坏了抗战以来形成的国共两党为主、多党合作的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削弱了抗战力量。武汉失陷后,国民政府军政各部迁往
长沙,又于11 
月12 
日岳阳沦陷后迁往衡山。为总结抗战以来经验,确定新
的军事方针,国民政府军令部于1938 
年11 
月25 
日至28 
日在衡山召开了军
事会议,这次会议历史上称为“南岳军事会议”。蒋介石亲自主持,并作了
几次讲话。

为了在正面战场节节失利后稳定举国惶动的人心,破除将领中部分存在
的恐日心理,蒋介石对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正面战场的军事战略作了进一步的
阐释。他首先引用了兵圣孙武的两句名言,“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
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逸,后处战地而趋敌者
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他将国民政府的战略和老祖宗的这两句名
言作了逐一对比。“我们现在就是诱敌深入,使他自至,以陷入进退维谷的
境地。我们能诱敌深入,处处地方我军是先处战地以待敌,敌人处处地方是
后处战地而趋战,在我们完全是以逸待劳,步步致敌,而不为敌人所致,我
们第一期的战略也就是实行孙子这两句话以遂行我们消耗敌人,疲困敌人,


诱敌深入于有利我军决战的阵地,而完成我们最后胜利的布置,现在我们这
种布置已经成功,今后我们就可乘此势力来达成第二期抗战的任务。”当然,
抗日战争战局的发展,除了日军强大、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落后的基本原因外,
正面战场参战各部队中旧有的军阀军队的顽疾也影响了作战,如各部队互不
协同,敷衍推诿,甚至谎报军情,等等。蒋介石对此痛加训斥,要求严加整
肃。他认为这些现象“是我们军队失败的致命伤”,“这种军队,永远没有
希望,永远是失败的”。从这点上看,蒋介石的确看到了国民党军队的致命
弱点。此外,在战术上,各战区部队虽然是以黄埔军校毕业生为骨干的嫡系
部队,但打起仗来,缺乏机动灵活。蒋介石在会议上专门论述了战术问题,
“告诉各位一个消灭敌人最有效的战术就是迂回包抄的战术。”对此,他作
了进一步分析,不仅战术上有迂回包抄,战略上也有迂回包抄,要运用迂回
包抄来切断敌人的后方交通,断绝敌人一切接济,使他后路完全断绝,趋于
溃灭。他强调:“运用这个战术,原则上必须注意正面部队与预备队的妥当
分派。宁使正面部队少,而要在后方控制充足的预备队。即使我正面被敌军
冲破了,而我仍可以机动使用预备队在他的侧背去打败他。”

谈到抗日战争的战略战术问题,不能不提到中国共产党领袖毛泽东主
席。1938年6月发表的《论持久战》,文中对时局作了精辟论述,对前途作
了科学分析,对抗战胜利充满信心,对中国抗日战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蒋
介石看到这篇文章后频频点头,立即下令印发全军。这篇文章对国民党政策
的制定应该说起过一定的影响。

作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必须有所表示。9月4日,一
封由蒋介石签名的嘉奖八路军百团大战的电报发至八路军总部。

朱副长官、彭副总司令:

迭电均悉。贵部窥此良机,断然出去,予敌甚大打击,特电嘉奖。陈电饬其他各战

区积极出击以策应贵部作战外,仍希速饬所部积极行动,勿予敌喘息机会,彻底断绝其交

通为要。

中正

不能说这段时间国民党军在敌后无所作为,国民党军令部的一封电报中
曾讲“本月(8月)内,我27军一部,向高平附近各据点之敌围攻,攻占据
点多处。第5集团军向横岭关一带,第4集团军向夏县及张茅大道一带之敌
进袭,破坏公路多段。我93 军破坏队在临汾附近炸毁敌南开火车并毙敌百
余”。但是像八路军这样在如此长的战线上,在如此长的时间里,进行连续
不断的主动进攻,予日军以重创,在全国范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却是国
民党军所不能比拟的。

《大公报》在9月6日发表社评《瞻望北方胜利》。其中有这样一段描
写:“宜昌战役以后,三个月来各线无大战事。这战况的沉闷,在敌人方面,
照例是在整理补充,以准备下一次的攻势;在我们方面,也是在观察敌人的
动向,针对敌人的企图,以从事新的部署。就在这夹缝中间,传来北线胜利
的捷音。自上月20日以来,我军在北方发动了大规模的运动战。平汉、正太、
同蒲三路同时发动反攻,铁路到处被破坏,冀晋豫三省同时报捷。斩获既多,
并克复了重要据点,尤以娘子关的克复为最。据报,井陉煤矿已被我军彻底
破坏,所有矿井机器全部炸毁。敌军发言人曾承认我军此次出动规模之大,


并承认平汉、同蒲、正太各路破坏之巨。不但如此,我军前天更深入敌军心
脏地之平津,在廊坊、落垡之间将铁路破坏,使平津交通为之阻断。这个攻
势,方在发动,已凌厉无前,收获佳果;而三军用命,人人奋勇,攻势正猛,
战果必仍将扩大。北方的胜利方在开始,而在全局上的意义尤其重大,试略
言之。

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秋季会战的胜利前奏;北方在打胜仗,这将是大
河黑水的儿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