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我将入山为僧,今后永不过问世事!”张发奎没有遁入空、而是出任淞
沪会战的右翼军总司令,与日军大干了一场。

1938年8月24日,第2兵团部队防守的瑞昌陷于日军之手。好在薛岳
第1兵团的南浔线打得不错,拖住了日军主力西进的后腿,迫使瑞昌日军第
9师团只能以一半兵力与波田旅团一道向西进攻。

面对这种规模的进攻,张发奎根本不悚,他把部队坐西面东,对着瑞昌
方面摆开。左翼霍揆彰的第54军负责堵击沿江攻击马头镇的日军;中间关麟
征的第32军团,负责对瑞昌正面的防御;右翼汤恩伯的第31集团军在瑞昌
西南掩护第32军团的右翼。

这几名将领有些来头,都是蒋介石的嫡系干将。霍揆彰,38岁,湖南人,
黄埔一期生,陆军中将。关麟征,34岁,陕西鄠县人,黄埔一期生,陆军中
将,1933年春曾在长城古北口抗战中被日军炸伤,1938年在台儿庄战役中有
功,晋升军团长。至于汤恩伯上将。尤需花点笔墨。此公虽无黄浦学历,却
是浙江人,与蒋介石同乡。汤恩伯体格魁伟,好勇斗狠,抱负很大。但在30
岁前却郁郁不得其志。1925年,浙军师长陈仪资助汤恩伯赴日本士官学校学
习,后又将汤引荐给蒋介石。从此,汤恩伯不断受到蒋介石的提升重用。然
而,若干年后,汤恩伯竟将恩师陈仪打算起义投向解放军的计划密告给蒋介
石,致使陈仪遭杀身之祸。“无毒不丈夫”的汤恩伯在战场上也是一员悍将。
纵观整个抗战期间,汤恩伯的部队吃过不少败仗,也打过不少硬仗。1937年
的南口之役、1938年的台儿庄战役等等均与汤恩伯有关。无怪日军对他产生
了深刻印象,冈村宁次称汤恩伯是“蒋介石手下最骁勇善战的将领。其部队
是蒋嫡系中的精锐”。

一帮嫡系将领,放在非嫡系的张发奎手下,若非对日抗战,绝不可能。
反共内战的打手,抗日战场的好汉,历史真是复杂离奇。让我们从日本人的
记载中看看他们的表现吧。

“8月21日,第11军命令波用旅团攻占马头镇,但由于敌人的抵抗,
进展缓慢。海军清除长江水路障碍的作业,也因此而受影响,被迫停止。”



8 
月24 
日,攻占瑞昌,波田旅团向瑞昌西北方向攻击前进。长江南岸
和赤湖的中间地带为长20 
公里,宽不足
1 
公里的狭长地带。由于敌军破坏长
江堤防,道路多次冲毁,遭到敌人连续抵抗,波田旅团陷于连续苦战。”

波田旅团陷于江边湖沼地带,第
9 
师团向瑞昌西南的进攻更是困难重
重。第
9 
师团的攻击方向群山连绵,好不容易攻下一个山头,又要在另一个
山头上血战一场。双方阵线犬牙相错,在一些地区,日军第一线嵌入中国军
队战线之中,在另一些地区,中国军队的阵地仍存在日军的左右侧后。双方
军队不仅在正面激烈攻防,而且在对方的侧后互相攻击,完全是一场混战。

为了督促一线部队坚守作战,张发奎的第
2 
兵团部将所有宪兵和执法队
撤了出去。前线到后方的每条道路,包括山间小道上,隔一段就有宪兵和执
法队守卡,发现畏缩退后的官兵,即当场正法。

在中国军队誓死抵抗下,直到
9 
月10 
日,日军仍局促于瑞昌以西10 

里左右的范围内。

9 
月11 
日,丸山旅团及第11 
军直辖的炮兵、装甲兵等加入西线后,日
军再次猛攻第
2 
兵团防线。

9 
月16 
日,从南浔路方面赶到瑞昌的日军第27 
师团在第
9 
师团南面加
入战斗,向武宁方向进攻。至此,日军第11 
军江南部队
4 
个师团又
1 
个旅团
的大部已用于西进作战。

最初,日军三箭齐发,锋头颇锐。波田旅团
9 

1 
日恢复攻击,14 
日即
占领了以前难以企及的江边要点马头镇,继向富池口进逼。中路的第
9 
师团
到15 
日攻抵瑞昌以西约24 
公里的黄土桥、大脑山一线。南路的第27 
师团
18 
日即进至瑞昌西南25 
公里的横港湾地区。

位于九江的第11 
军司令部连日来处于亢奋状态。来自前线的战报中充斥
着“我部进展顺利”,“皇军锐不可当”,“当面之敌已有退却征兆,其指
挥出现错乱”等等。也许是前段的战局太令人沮丧了,第11 
军偶有所得即忘
乎所以,竟然向各西进部队下达了追击令!

吕集团作命第64 

9 
月15 
日21 


“第
9 
师团及波田旅团当面之敌由于受我连日攻击,其主力已被击败,
正向阳新及辛潭铺方向退却。

军决定向富水一线追击敌人。”

冈材宁次太浮躁了,竟然把中国军队的节节抵抗看成是溃退。冈村给部
队下达的追击目标是富水一线。该线距瑞昌约50—60 
公里距离,若从
9 

15 
日日军已占领的前线算起,追击的直线距离不过20 
多公里。然而,这段
路程,日军波田旅团和第
9 
师团整整“追击”了23 
天!到10 

8 
日才开始
渡过富水。平均每天“追击”距离仅80O—1000 
米。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但
如此“追击”还是令人啼笑皆非。

或许是为了自我解嘲,几十年后,日本官方战史中解释说:“敌人利用
山地逐步防御的情况,也许不能像第11 
军希望的那样,实现迅速、果敢的追
击。但军司令部考虑为使第
9 
和第27 
师团气势高昂,而下达了
9 
月15 
日的
追击令。”仅仅为了提高士气,就滥下追击令,冈村宁次的指挥艺术也太离
奇了。

日本战史欲盖弥彰,越抹越黑。尽管意在掩饰,但记载之中还是可以窥
见其中的事实:

“军司令部虽然下达了追击令,但第一线,特别是第
9 
师团方面,突破


标高700米左右的山地间的数道阵地很不容易。

波田旅团及第9师团因顽强之敌的抵抗,战况无大进展。”

够了,不能指望日本战史但陈其挫折,有一句“战况无大进展”就足以
说明问题了。

相比之下,中国方面的记载更客观一些,其中没有“日军毫无进展”之
类的无边无际的瞎吹,而是有分寸的叙述:“在瑞昌一阳新公路方面,日军
主力经第2兵团所部之坚强抵抗,前进迟滞,。。激战至10月1日,日军抵
达排市以东富水河东岸一线。8 日,日军在排市附近分区渡过宫水河西
进。。。”日军全力西进,进展非常缓慢,这才是事实。

排市位于富水河东岸,是日军主力西渡富水的主要渡河地点。担任排市
地区作战的是卢汉上将的第30军团。实际上,该军团徒有一个大番号,下面
只有一个第60军,军长由卢汉自兼。抗战一爆发,出身于云南昭通一个彝族
家庭的卢汉,就率云南子弟组成的第60军出滇参战,虽未赶上淞沪、南京战
役,但在徐州会战中表现顽强,部队仅伤亡就达一半以上。武汉会战是第60
军参加的第2个大战役。卢汉亲自整编部队,把全军3个师的人员武器优先
补充给第184师,剩余的才编成第182、第183师。这样一来,全军战力虽
然不足,但第184 师兵强械精。该师4 个团,每团约2000 人,有步兵连9
个,每连配轻机枪9挺;每团有1个迫击炮连,配法制八一迫击炮4门,还
有3个重机枪连,每连配法制重机枪6挺。除大炮太少以外,这种步兵装备
在中国军队里还是相当不错的。

9月初,卢汉将第184师部署在排市东南一带高地,阻止由瑞昌经界首
向木石港推进的日军;将其他两个师作为补充师,占领第2线、警戒第184
师后方。

滇军善于山地作战,而且经徐州会战,了解了日军的惯用战法。各部队
均按地形构筑野战工事,采用大纵深兵力配备,力求人员武器隐蔽,以免徒
遭日军优势炮火的杀伤。

9月23日下午,日军第9师团接近第184师的阵地。战斗打响后,第184
师各团利用有利地形逐山与日军争夺。一日夜,日军一部急于求成,利用夜
暗插入木鱼墩、牛头山两个团的结合部,企图一举贯通。两山上的守军不为
日军突入而动摇,各以火力封锁了日军后续部队的跟进。天亮后,两个团集
中兵力火力,几个冲锋就把插入的几百日军全部消灭在山腰之间。

滇军在排市地区奋战15个昼夜,仅第184师就伤亡军官67人,士兵2236
人。10月7日夜,第184师将阵地移交给友军,撤往富水以西整补。

日军第11军很快就意识到战况不容乐观,为了帮助第9师团迅速击败当
面中国军队,冈村宁次下令本问雅晴中将的第27 师团进入箬溪、大桥附近
后,急速向排市以南的辛潭铺、龙港方向进攻,以威胁顽强阻击第9师团的
中国军队的后路。冈村又想施展大迂回的伎俩,可是这一次险些把第27师团
送入虎口。

麒麟峰上草鞋兵

9 月的武汉,依旧湿热难捱。中国军委会正在思考如何在江南地区实施
反攻,以折杀日军的锋芒。问题在于在何处反攻?一般讲,对多路之敌的反
攻,大多选择其一翼。若好大喜功,贸然攻击中路,势将被敌利用冲势,伸


展两翼把反攻部队卷击包围。

抗战一年多了,血的教训使中国将领们悟出了一个道理:对付日军最好
的办法就是拊其背,击其腰,攻击它的侧翼。
8 
年抗战,这种战法几乎成了
中国军队的基本战法。大到战略上广布游击部队于日军后方,小到战役战斗
中主动、频繁地出击日军侧翼,几乎无役不是如此。连好勇斗狠、一介武夫
的汤恩怕也深谙此道。出于台儿庄战役的成功体验,汤恩伯在武汉会战中反
复告诫手下将领,“要争取外线,谋求从翼侧打击敌人”。

此时此刻,中国统帅部正在循此思路选择反攻方案。军委会的巨幅作战
图上,敌我双方态势一目了然。江南方面:北路波田旅团,南路第27 
师团,
中路第
9 
师团。攻击北路?该路波田旅团右倚长江,左靠第
9 
师团,攻击它
有点老虎吃天,无处下口。攻击中路?那会自蹈死路。那么南路如何?似乎
有门。南路第27 
师团虽与第
9 
师团相邻,但在冈村宁次大迂回的命令下,已
深入瑞昌西南方,与第
9 
师团拉开了距离,形成一定程度的突出,它的正面,
特别是两侧都处于中国军队的威胁下。尤其是南浔线德安一带的第
1 
兵团部
队,正处于侧击第27 
师团的绝佳位置。

就是第27 
师团!中国军委会决心把反攻放在瑞武路方向。
9 
月中旬,策
定了反攻计划:

“第
9 
战区应极力维持现在态势,并须确保德安,箬溪、辛潭铺、通山、
汀泗桥要线。以维持全军后方,使尔后作战容易,尤须先击破瑞武路及木石
港西进之敌。

以薛岳亲自指挥王陵基、黄维、李玉堂等部共14 
个师,迅即击破沿瑞武
公路两侧进犯之敌,以阻止敌之迂回,并乘敌突入向北侧击。”

方案迅即上报,委员长蒋介石一锤定音,在方案上批示:“可照办。抄
一份呈阅备查。中正。”平平淡谈几个字,注定了本间雅晴和他的第27 
师团
要吃一次大苦头。

9 
月24 
日,位于南昌的第
1 
兵团部接到军委会急电,要薛岳立即赶赴武
宁,从第
2 
兵团手中接掌瑞武路反攻的指挥权。这是薛岳第
2 
次代替第
2 

团行使部分指挥权了。第
1 
次是
7 
月底,当时负责九江及南浔路北段防务的
是张发奎的第
2 
兵团。九江失守后的
8 

1 
日,军委会分别电令第1、第2
兵团:“南浔方面自即日起,由薛岳、吴奇伟两总司令负责,张发奎总司令
即行调汉。”

这两次交替既非对张发奎的贬抑,也不是对薛岳的垂青,而是中国军委
会出于全盘考虑的必要调整。第
1 
次,军委会原曾担心日军会沿浙赣铁路西
进,故将第
1 
兵团部署在南昌地区,准备向浙江方向防御。但很快发觉日军
没有沿浙赣铁路西进的可能,而是集中兵力在九江登陆。这样一来,九江第
2 
兵团的压力太大,而第
1 
兵团在南昌一带有力使不上。因此,军委会变更
部署,要薛岳率第
1 
兵团北上接替第
2 
兵团在南污路北段的防务。第
2 
次,
日军主力西移攻击瑞昌以西的第
2 
兵团,在南得路方面仅作牵制性作战。第
1 
兵团压力减轻,第
2 
兵团再次首当其冲。因此,军委会决定将瑞武路一线
两个兵团结合部的作战交给第
1 
兵团负责,使第
2 
兵团能够专注于堵击第9
师团和波田旅团的攻击。

南昌的薛岳接电后考虑,自己的部队已将赣北交通彻底破坏,从南昌到
武宁只能徒步,不等自己到达,恐怕日军早已先到。战场情况变化无常,歼
敌良机稍纵即逝。薛岳又一次独断专行,一边下令一边上报。命令已在瑞武


路正面抗击日军的第
2 
兵团部队,依托现阵地,竭力阻击和迟滞日军进展,
为第
1 
兵团部队赶到争取时间;命令南浔线前线和后方所能抽调的第
1 
兵团
部队,即刻向瑞武路方面转进,全力攻击日军侧背;同时决定将前进指挥所
设在德安西南。

部署是一回事,实施又是另一回事。交战双方的企图无一不是美妙而宏
大的,可它毕竟只是指挥官头脑中的蓝图,最终能否实现,要取决于战场上
官兵们的拼杀。

江南鏖战的焦点现在集中在瑞武路上,瑞武路激战鹿死谁手又取决于白
水街、麒麟峰的争夺战。

白水街、麒麟峰位于瑞昌西南35 
公里处的瑞武公路东侧,是通往箬溪的
捷径和隘路要口。日军第27 
师团向瑞武路正面攻击的同时,派宫崎富雄大佐
的第
3 
联队向这里攻击,企图由此直下箬溪。日军如果突破隘口,拿下箬溪,
就会变成一条双头毒蛇,向西可进逼武宁,威胁瑞武路正面中国军队的后路;
向东可沿箬溪一永修大道迂回南浔路德安。届时,瑞武路和南浔路两个方面
的中国军队势将全线动摇。相反,中国军队如想反击成功,白水街、麒麟峰
要隘也是必争之地,由此才可腰击瑞武路上的第27 
师团主力。

古代武士作战时,往往把最坚硬的甲胄遮护在身体的要害部位。白水街、
麒麟峰就是这样的要害,可这一带的中国守军似乎称不上最坚硬。守军不是
精锐的中央军,也不是善战的广东部队,而是人望不高的川军。自“七七”
事变出川抗战以来,川军虽有王铭章师长血战滕县、英勇殉国的壮烈之举,
但总的看,装备低劣、战斗力不强仍是外界对川军的普遍印象。尤其是黄埔
系将领更是对川军不屑一顾,轻蔑地称之为“草鞋兵”。

此次开赴赣北前线的川军是王陵基上将的第30 
集团军,所部新13、新
14、新15、新16 
师全是以保安团为基础,临时拼凑的新编师。部队上下互
不相识,甚至一些指挥宫还尚未到位。武汉会战打响后,蒋介石电召王陵基
赴汉口,当面命令王陵基驰援赣北,入列第
2 
兵团序列。第30 
集团军各部连
集中整训都未进行,即分别由长沙、岳州顶酷暑急行军赶赴战场。建军仓促、
赴战紧急,以至于一交战即吃了个败仗。

刘若弼师长的新13 
师最先抵达前线,接替李仙洲第21 
师防守瑞昌东南
的鲤鱼山一带。这一带属沙砾土质,新13 
师昼夜赶筑工事,但缓不济急,工
事既简陋又不坚固。
3 
天后,与来犯日军交火。轻装的新13 
师在日军飞机大
炮猛攻之下,没几个回台就败下阵来。

瑞昌失守,新13 
师和川军各部且战且退,退守麒麟峰一带山地,择险扼
守。此处地形大多百公尺以上的断岩,只有北面坡度较缓,地势较为开阔。
刘若弼判断日军将从此段作主要攻击,于是命令配属的新14 
师的一个旅防守
麒麟峰左右侧后的阵地,自己亲率新13 
师守卫麒麟峰。

9 
月25 
日,第27 
师团的宫崎富雄联队在航空兵、炮兵掩护下,连续向
麒麟峰主阵地猛攻
5 
次。川军守城不行,守山头倒蛮在行。这些生于山区,
长于山区,摸透了大山习性的四川兵,在平地上野战时心中七上八下,没有
着落,尤其在日军绝对优势的火力下,难免产生自卑和动摇。然而,一进入
山区,他们就像老虎归山一样,陡然恢复了自信。

川军官兵对日军的先炮火、再冲锋的一套已习以为常,当日军炮火准备
之时,川军官兵们就缩在坚固工事或石岩的死角处待机,一俟炮火延伸,官
兵们就纷纷跃出防炮处,冲上阵地,不急不忙地摆好手榴弹和步枪,直到气


喘吁吁的日军爬到阵前40—50 
米处时,才鼓起劲猛掷手榴弹。川军的手榴弹
很特别,都是四川当地生产的马尾手榴弹,一出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