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当时,也是在皇宫,陆军大臣当着天皇的面信誓旦旦地保证:“三个月
征服中国!”可是现在。。

伏见宫苦笑一下,闭上了眼睛,看来,我们日本人过于低估了自己的对
手。天皇见了伏见宫,虽然寡言少语,神色凝重,但仍能感觉到他对淞沪战
局的关心。“据说中国军队的抵抗非常顽强。”天皇语气平淡地询问道。

“是的,在帝国海军大口径舰炮的猛击之下,敌军常常整连整营地被毁
灭,然而,敌人仍不顾死伤地猛烈反击我军,其勇敢牺牲精神不在帝国军人
之下。敌人超乎意料的抵抗使帝国陆军的作战迟迟难以进展,目前急需增加
陆军兵力的投入,否则难以打开僵局。”优见宫急切地希望天皇能理解再次
增兵的必要性。

天皇默然良久,点点头表示理解。随即,日军统帅部作出增兵上海的决
定。重藤支队从台湾启航急赴上海,华北方面军所属的第9、第13、第101
师团及大量的炮兵、工兵、装甲兵亦转属上海派遗军指挥。日军已把侵华战
争的重心转向了淞沪方面。至9月下旬,新增的陆军师团陆续登陆,日军在
淞沪战场上的总兵力已达到20万人。

蒋介石委员长既然兼任了第3 战区司令长官,当然就要争取打胜这一
仗。特别是发现日军大规模增兵的迹象后,蒋介石严令各省迅速派部队赶赴
淞沪参战。中国通往淞沪地区的所有交通干线上,穿草鞋的四川部队、戴斗
笠的江西部队、颧骨突出的两广部队,以及被视为精锐的中央嫡系部队或步


行、或车运,星夜兼程向淞沪汇聚。

9 
月17 
日,中国军队交替掩护,全线退守北站、江湾、庙行、罗店西南、
双草墩一线,完成了新战线的整理。21 
日,蒋介石再次调整部署,由朱绍良
(接替张治中)率第
9 
集团军为中央作战军,由陈诚率第19 
集团军和第15
集团军为左翼作战军,由张发奎率第
8 
集团军和第10 
集团军为右翼作战军。
防御重点仍然在左翼。

22 
日,日军集中主力向左翼作战军进攻,先后对固守罗店的第66 
军和
第18 
军发起猛烈攻击。第66 
军第160 
师(兼师长叶肇)在罗店东南的刘家
行与敌展开激战,经反复拼搏,坚守往了阵地。23 
日拂晓至24 
日夜,第66
军所属之教导旅、第77 
帅(师长罗霖中将)、第159 
师(师长谭逢中将),
均遭到日军猛烈炮火的持续袭击。约两个师团强的兵力,以坦克作掩护,连
续发起冲锋。第160 
师参谋长司徒丰亲率士兵,冲出阵地同敌人肉搏,该军
阵地几失几得,双方伤亡惨重,第159 

7 
个连、第160 

2 
个连的阵地上
落下了
2 
万余发炮弹,阵地全毁,守军全部壮烈牺牲。第159 
师奉命撤至刘
家行以西待命,其阵地由第160 
师一部接管。

23 
日晨明,日军一个联队强的兵力,向第
4 
军第59 
师(师长韩汉英中
将)当面发起进攻。先出动约30 
架飞机轰炸、扫射,继又以炮火掩护步兵冲
锋。阵地上烟山火海,全师官兵拼死反击,不顾一切地用枪、刺刀,甚至拳
头和牙齿同敌人厮杀。至18 
时,该师第一线官兵伤亡80%,连、排长阵亡
殆尽,渐渐无力支持。第
4 
军即以第90 
师(帅长欧震中将)第270 
旅向该方
面增援,仍抵挡不住敌人的攻势,激战至23 
日黄昏,被迫退守周家宅、尤梅
宅之线。

第18 
军第11 
师,于23 

8 
时,遭受空军掩护的日军的攻击,全师官兵
奋力激战,终因力量不济,阵地破日军突破,被迫于20 
时退守周家桥阵地。


3 
战区司令长官部鉴于日军有以主力于宝浏公路两侧地区击破左翼作
战军的企图,为保存实力,持久消耗敌军,乃于10 
月10 
日晚,令左翼作战
军各部队,向蕴藻洪南岸沿陈家行、扬泾河西岸、浏河镇之线转移,进入第
2 
线阵地,继续防守,相机打击敌人。左翼作战军所属各部队,自10 

1 

夜,在敌猛烈攻击中相互支援,逐次向后转移,至10 

3 
日拂晓之前,完成
新阵地的占领。

此时,日本上海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鉴于中国军队逐次抵抗,罗店西
南战况呈现胶着的状态,从侧翼突进包围中国军队的企图无法实现,遂决定
改分割包围为中央突破,以
3 
个师团集中攻击大场镇地区。

由此,战役的焦点,转移到了蕴藻浜一线。

根据这一计划,10 

5 
日始,日军第9、第13 
师团在优势空军支援下,
配合坦克向蕴藻浜地区发起猛烈攻击,企图越过蕴藻浜由大场以西南侵,切
断京沪铁路,孤立由大场镇至江湾的中国守军。中国方面第77、第59、第
90、第67 
师及第66 
军教导旅等部,即起反击。双方激战
4 
昼夜,均受重大
损失。由于守军连续作战,部队伤亡极重,无力再战,不得不撤至嘉定地区
休整,由第
8 
军(军长黄杰中将)所辖之税警总团(相当于师,黄杰兼总团
长)和第
8 
师、第61 
师等部接防。与此同时,日军另以约
1 
个师团的兵力,
并伪军一部,于罗店附近向扬泾河突进。
8 
日,日军增强攻势,逼退守军,
在陈家行至黑大黄宅间宽约
3 
公里的防御阵地突破数处,强渡蕴藻浜。守军
与敌激战数日,损失惨重,未能歼灭渡河之敌,以致日军在黑大黄宅至东西


赵家角一线构成宽约
1 
公里的桥头堡阵地,掩护其后续部队南渡,并进犯大
场。

日军南渡,使守卫唐桥站同敌主力对峙的税警总团处于三面受敌、孤军
苦战的险境,全体官兵抱着寸土必争的决心,艰苦支撑。固守严家宅、曹家
宅的税警总团守军,牺牲重大,阵地相继失陷。于是总团急调可堪调用的部
队,配合炮兵,向敌实施反击,夺回严家宅及西曹宅。敌又集中炮火猛烈轰
击,继以步兵反扑,数度肉搏,双方伤亡惨重,税警总团严家宅守军,全部
殉国,阵地再告陷落。此后,敌机穿梭向第
8 
军阵地猛烈轰炸,其地面部队
由东、北、西三面向唐桥站形成包围攻击,守军损失过大,无力反击,遂随

8 
军撤至河南岸主阵地固守。


9 
日起,日军再度集中海、空军火力,协同地面部队,向蕴藻浜南岸
发动猛烈攻击,激战至14 
日晚,税警总团、第61 
师伤亡惨重,第
8 
师仅存
官兵数百人,随之分别调往北新泾镇、江桥镇整补。所留防地,当即由第19、

1 
师及由四川新到达的第20 
军(军长杨森中将)之第133 
师(师长杨汉域
中将)、第134 
师(师长杨汉忠中将)接守。

第19 
师为掩护税警总团撤退,靠前配置,其第55 
旅(旅长唐伯寅少将)
距蕴藻浜仅数华里。日军乘税警总团撤退之机,沿真(如)太(仓)公路追
击,唐伯寅即命第109 
团成多路纵队向日军侧背进攻,1500 
多健儿,人人奋
勇,个个争先,向尾追之敌军猛打猛攻。敌突遭侧击,疑中埋优,立即溃退。
第55 
旅直攻到蕴藻浜西南,日军乘橡皮艇渡河逃跑。税警总团撤退后,第
19 
师奉命于真、太公路之钱宅、湖里宅、黑大五宅区郭家牌楼之线占领阵地,
构筑工事。为防敌深入突进,部队纵深配置,全师正面仅两公里多,虽阵地
稳固,但前后重迭密集,在敌军猛烈炮火下,伤亡增大。加之上海地区海拔
低,地下水位高,工事掘进不到
1 
米,水即涌出,无法排除,官兵日日夜夜
泡在泥水里。战斗中,有些老兵不愿卧在泥水中,常爬上壕口射击,容易暴
露目标,更增大了伤亡。阵地无可供修筑工事用的木材,掩体及掩蔽部无坚
固支撑,如中敌炮弹,掩体坍塌,官兵被压,不死即伤。就是在这极其困苦
的环境中,官兵们无所畏惧,击退敌一次又一次的冲击,守住了阵地。第19
师参加过北伐战争,官兵战斗经验丰富,斗志旺盛,但武器装备十分落后。
士兵们没有钢盔和雨衣,遇雨戴着斗笠,行动不便。每连仅配
6 
挺轻机枪,
重机枪亦为三十节式老“汉阳造”,步枪五花八门,枪炮质量差,时常出故
障,无法利用既设阵地,发扬有效火力杀伤敌人于中距离之外的战术优势,
伤亡极大。中旬后,第57 
旅(旅长庄文枢少将)第113 
团郭家牌楼阵地工事
被敌炮火摧毁无遗,阵地失陷。团长秦庆武上校收集余部,趁黑夜夺回阵地,
所剩官兵不足两个排。因阵地被毁,官兵利用弹坑固守待援。师预备队已用
尽,无力支援,敌借优势火力反复猛烈冲击,再次攻陷该阵地,秦庆武与所
部官兵全部壮烈牺牲。

第133、134 
师进入阵地后尸堆如山,来不及掩埋,只有堆在前面当人墙,
托枪射击。与敌搏斗竟日,至晚,第134 
师402 
旅804 
团在团长向文彬上校
率领下,向敌反攻,经反复冲杀,至夜将敌击溃,收复了桥亭宅、顿悟寺阵
地。全团营长只剩
1 
人,连长非死即伤,排长仅存
4 
人,士兵不到130 
人。
第134 
师401 
旅802 
团进入蕴藻浜阵地第
2 
天,日军集中兵力,在飞机大炮
掩护下,向阵地猛攻、激战一天,日军数次进攻,均被击退。林相侯上校团
长始终在第一线与敌拼搏,最后饮弹殉国,全团只剩200 
余人,编为一营,


由营长胡国屏少校率领,师长杨汉忠亲往前线指挥。日军又向桥亭宅、顿悟
寺阵地进攻,第402旅旅长杨干才少将命李麟昭上校之第803团增援,阵地
方得保全。第133师397旅与敌激战3日,第三天上午,第794团防守的蕴
藻浜阵地形势危急,师预备队第803团仅剩1个营,陈家行阵地只剩数名士
兵,师长杨汉域无兵可派,只好动用帅部手枪连。日军多次反攻,该团固守
1天1夜,伤亡极大,3位营长2伤1亡。全团抱定只要人没死,必保阵地在
的决心,继续与敌拼杀。最后第794旅仅剩40余人。第133,第134师同敌
人战斗的日子里,每天拂晓,日军即升起气球观察,然后飞机轮番轰炸,火
炮掩护,步兵冲击。部队一遇敌机,即潜伏棉花地里,待日机掉头,再起身
阻击。为防空袭,战场上白天不能生火做饭,战士们每天夜晚烧饭,早晚摸
黑只吃两顿。就在这种情况下,两个师坚持战斗了7个昼夜,伤亡团、营长
数十位,连、排长280余人,士兵7000余人,阻止了日军进攻的态势。

拒阵突袭

蕴藻浜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蒋介石整日站在作战图前苦思。第3战区
副司令长官顾祝同悄悄进来,低声对蒋介石说:“委员长,廖磊的第21集团
军到了。你看把他们使用在何处?”

“好哇,这些广西猴子来得正是时候!”蒋介石又不放心地叮问一句:
“是不是全部人马都到了?”

“是的,该集团军的第7军和第48军全部抵达,正在南翔集结。”顾祝
同补充了一句。

自北伐战争以来,广西军队就以善战闻名全国,其战斗力不亚于中央嫡
系部队。这支生力军的到达,自然会使蒋介石平增了几分胆气。好钢使在刀
刃上,第3战区下令该集团军马不停蹄,立即加入蕴藻浜方面作战,归属中
央作战军总司令朱绍良指挥。

对广西部队的使用,素有“小诸葛”之称的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白崇
禧早有腹案。白崇禧认为,淞沪战场我军总处于被动防御地位,这是很消极
的办法,如不能实施大规模反击,迟早总归是失败。因此,在广西部队向淞
沪地区出动之时,白崇禧就向蒋介石提出,集中使用广西部队,建立突击集
团,采取主动进攻的积极防御策略,以广西部队为主力实施中央突破,把日
军压到海里,以此来扭转战局。毋庸置疑,这个想法非常诱人,再加上大家
对广西部队的良好印象,白崇禧的反击计划得到了采纳。

10月18日,第3战区司令长官部下达了实施反击作战的命令,矛头直
指蕴藻浜日军主力的进攻方向。

19日当天,中国守卫蕴藻浜南岸的部队,在第21集团军统一指挥下发
动大规模反击。巧得很,第21集团军当面的日军第9、第101师团及第3师
团一部,也于当日发起步坦炮联合进攻。双方锋芒相撞,顿时激起大规模激
战。

担任主要突击任务的广西部队,装束与战场上的其他友军不同,友军都
戴布帽,着灰色军衣,唯有广西部队穿黄色军衣,戴钢盔,目标特别显著。

当面的日军非常狡猾,天一亮就把载人汽球升向空中,中国军队阵地纵
深情况皆被日军一览无余,并不断指示其炮兵和航空兵攻击中国军队集结地
点。中国军队干看着日军的汽球,但没有有效的武器,一点办法也没有。第


21 
集团军第174 
师的一个团,初上战场不知利害,拂晓时集结在阵地后边的
竹林内,准备由团长动员后投入战斗。不料被日军侦察发现,召来大批飞机
低空扫射。整整一团人还未与日军交手就伤亡一半以上,失去了战斗力。

尽管如此,第21 
集团军的广西官兵们仍然士气高昂,一心想在反击战中
打出广西健儿的威风。21 
日晨,该集团军第48 
军军长韦云淞指挥的
2 
个师
组成的攻击军分别进入冲击位置,一直等到夜幕降临后发起了猛烈冲击。日
军依仗炮多火力强,在第48 
军炮兵开火之时,即行压制射击。往往中国炮兵
刚打一二炮,就会遭到日军大口径火炮的准确还击。日军还预先部置好坦克
和机枪,待第48 
军部队呐喊冲锋时,轻重武器并用,狂扫滥轰。广西部队的
血肉之躯碰上无情的弹雨,其结果惨不忍睹。冲锋官兵成排成片地破扫倒,
后续部队踏着倒地弟兄的身躯继续猛冲。官兵们只有一个想法,冲上去,尽
快突入敌阵,与日军短兵相接就好了。部分部队突进了日军战壕,双方在壕
内厮打滚杀,用刺刀、拳头、枪托,甚至用牙齿,拼命想置对方于死地。然
而,由于日军炮火猛轰,后续部队上不来,先突入敌阵的官兵们在死拼一阵
后,全部战死。

次日天亮,日军在飞机轰炸,坦克先导之下,向第48 
军发动反击。战至
23 
日,中国军队的大规模反击失去了势头,只能再次转入防御,而日军则蓄
势猛攻。全线激战至25 
日,日军突破了数处防线。第21 
集团军各部队被迫
向新浜桥之线撤退,仅几天工夫,该集团军仅旅长就阵亡了六七人。白崇禧
在苏州听到反击失利,广西部队伤亡惨重的消息后,一连数日饮食不进。

中央作战军第
9 
集团军方面虽未发生大战斗,但由于侧邻的第21 
集团军
撤退的影响,也逐步撤至大场镇附近,与第21 
集团军右翼相联,打算隔河与
日军对峙。在此期间,其他方向的反击部队也分路发起了反击,但都徒遭伤
亡,无功而退。

此次反击是淞沪会战
3 
个多月中唯一一次较大规模的反击战,但未能收
到预期效果,其对淞沪战场形势的消极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攻击作战的失利,削弱了中国军队防御作战的力量。遭受严重打击的日
军,随即反扑过来,以其主力向第21 
集团军猛攻,北侯宅、谈家头一线阵地
被突破。23 
日夜,第21 
集团军不得不向顾宅、大场、走马塘、新泾桥、唐
家桥一线转移,第
9 
集团军左翼各师,也随后撤至大场附近。乘中国军队撤
退之机,日军加强攻势,兵锋直指大场。又一场大血战,在大场地区展开。

23 
日,日军以重兵直扑真(如)太(仓)公路,趋向大场左翼。刘行方
面的日军,越过蕴藻浜后,从24 
日起,攻向大场以西的塔河桥宅。第18、
第26、第67、第68 
师等部台力反击,暂时拒阻住了日军的进攻。此时,中
国军队从大场东面,经大场、市中心向东北而成一半圆形阵线,绕于江湾以
北。庙行、大场位置突出,日军数次正面冲击,未能突破防御。随之,日军
集中火力,猛烈轰击,大场一带阵地,几成焦土,接着,又以40 
辆战车作前
导,掩护步兵进攻,胡家桥、塔河桥等处阵地遂之失守。接着,日军又强渡
走马塘,大场局势完全改观。为保存实力,达成持久作战的目的,26 
日,大
场守军主力遂向南翼转移,由此而影响到中央作战军侧背的安全,战区于是
决心放弃北站一江湾间的阵地,组织部队向苏州河沿岸之江桥镇一小南翔一
线撤退。大场失守,据守大场的第18 
师师长朱耀华羞愤自杀。一位当年参加
过大场战斗的第26 
师的老战上,这样描绘这场酷烈的保卫战:

“当时第26 
师装备极其简陋,一个步兵连只有三挺机枪,50 
多枝汉阳


造步枪,而且残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