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2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任皇帝,并且调动军马封锁了汉中与巴郡这两个门户。。。

    这个消息传出的不久后,东吴方面也传来消息,大都督周瑜兵败自刎,吴国折损一大栋梁!吴郡、丹阳一带夏侯渊与张昭策反计划成功,各大世家揭竿而起,造成了动乱;

    东吴镇军大都督程普在会稽郡被魏延、徐晃二人截杀住,双方对峙多时,夏侯惇、徐荣两路军马齐头并进对吴国都城实行了战略威胁,吴国国主孙权下令收缩兵力与凌阳一带固守;

    除此之外,汉中的高顺与蜀军张任展开了激战,还未分出胜负,倒是曹仁兵不血刃的夺得了雍凉二州将魏国的国土面积又增加了不少;

    一桩桩,一件件,全都是喜事,曹丕都快乐疯了,虽然他不是战略的制定者,虽然他只是负责张张嘴交代手下做事,但是史书上定会有他的功劳,而且是最浓墨的那一笔!(未完待续。。)

第四百三十四章 请辞信

    三国之老师在此434_三国之老师在此全文免费阅读_来自

    “陛下!前将军庞统前来求见!”,宦官恭敬地说道;

    “哦?请进来!”,曹丕有些奇怪,说实在的他对庞统的长相实在是不敢恭维,但是此人的才华的确不错,这一次就是他护送郭嘉遗体回来的,表现出了自己的感恩的一面,倒是让曹丕有些感动;

    眼睛中布满血丝的庞统进来后三拜九叩,这是他第一次回京述职因此表现的非常规矩,一丝不苟的学习好礼仪才过来的;

    “爱卿请起!来人!赐坐!”,曹丕面带和煦的微笑;

    庞统拜了拜表示感谢,然后将一卷书简呈给曹丕:“这是怀德先生的亲笔信,他让我交给陛下!还请陛下过目!”

    曹丕听后有些急切的抢过了书简看了起来。。。

    信中写了很多事情,总结起来就是,李煜深感自己罪孽深重,他用十几万曹军作为诱饵,而且还害死了黄忠、李通以及张颌等将军,他是要请辞的;

    辞掉太尉之职,这是李煜的意思,他还告诉曹丕如他这种用己方兵马作为诱饵的事情绝对不能开了先河,所以他要一个处分,只不过念及灭吴之战已经展开,他暂时以参军的身份参战。。。

    “呼——!亚父。。。这是何苦呢?朕不会怪他,魏国的百姓或许不会理解他,可等到百年之后呢?他们会感谢亚父。。。”,曹丕谈了口气,看向庞统:“士元。【 高品质更新 】与我说说这次战争的前后经过吧,朕,想听一听!”

    “诺!”,庞统抱拳起身:“敢问陛下可有地图?有地图能说得更详细些!”

    “来人!将荆州地图拿过来!”,曹丕吩咐道,不多时两个宦官将地图扛了进来,这是用羊皮缝制的很大的一幅地图。有总图,有各州的分图,这些都是派人核查过之后画出来的比较精准的地图;

    看着这大大的地图。庞统有些赞叹:“真漂亮啊!天下尽在眼中!。。。咳咳!南郡之战最开始的诱因便是蜀军大将关羽于华容、作唐、零阳一带击破曹仁将军的大军,并且持续进攻夺得南郡等地,将曹仁将军与夏侯惇将军杀得大败。退居樊城,只能苦苦坚守;

    当时因为。。。先帝兵败,魏国上下震动,奉孝先生于江夏郡率领我等与江东周瑜鏖战数月,终于稳住了形势,而另一边怀德先生也在九江、庐江一带鏖战吴军并且成功的斩杀了两倍于己的吴军主力万人,成功的挽回了士气;

    之后便是这个计谋真正制定的时候,奉孝先生最先谋划的这个计划,并且与文和先生进行了沟通,最后又联系转战樊城。力克关羽,怀德先生与文和先生又对计划进行了改动;

    怀德先生决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为魏国献身,而奉孝先生已经是病入膏肓,他决定代替怀德先生进行这个计划。之后我们放弃江夏郡转战南郡城;

    这个计划出现了一个转机,就是卫弘将军成功的掳掠了刘备的儿子,我军兵不血刃的夺得了南郡城,做足了准备之后才开始吸引吴蜀联军结盟;

    同样这个计划还出现了一个非常大的漏洞,就是截江筑坝的时候,很容易被吴蜀联军发现。但被刘备派往巡查枝江的羌人首领阎行被怀德先生策反;

    还有便是天时的问题,今年的雨季来得很晚,吴蜀联军已经攻进南郡城了。。。我军一举奠定了统一天下的基础,其中多了很多侥幸。。。或许这便是上天的意思吧!天。意。助。曹!”…;

    庞统细细的给曹丕讲解这一切的经过,并且在地图上指出双上兵马来回调动的走势,曹丕虽然没有身临其境却也感觉到了其中的危险,曹军胜了,很幸运,当然一句幸运并不能抹杀所有人的功劳;

    先期的粮草筹备,这是荀彧为主,蒯氏兄弟为辅准备的,战士中的将士用力,这是将军们与士兵们的付出,还有李煜、郭嘉、贾诩这三人的谋划,庞统后期的跟进行动等等等等,大家都很辛苦;

    “呼。。。朕,心痛啊!”,曹丕摇了摇头:“只能看着前线将士奋死拼杀,朕却只能干看着。。。嗨——!庸碌无能啊!”

    “陛下这话就不对了!一国之君怎能亲身犯险呢?您只需要识人、用人,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再配合上一颗仁慈而又不缺乏果敢的心!您便是明君!”,庞统笑道;

    “这些天你也上朝了,朝堂中也有那风言风语你应该也听说了,你给朕出出主意吧。。。这些人!”,曹丕希冀的看着庞统:“若是亚父因此。。。致仕辞官,我心难安啊!”

    “一个能够为国家献身的人,他的忠诚还用说吗?。。。怀德先生不让我说,怕让您担心,这次若不是侥幸,怀德先生恐怕已经。。。”,庞统犹豫再三才说出话来;

    曹丕顿时毛了:“怎么了?亚父怎么了?”

    “也算是周瑜间接性的救了怀德先生一命,吴蜀联军对南郡城久攻不下,因此周瑜建议在城外四角取土石筑高台,以此来打通进入南郡城的道路,奉孝先生当时驻守城中,针锋相对,在城中心筑起了一座更高的高台,将投石机运了上去击垮了吴蜀联军的四角土台;

    也正是因为这个高台,在大水来临时,救了怀德先生一命,若不然。。。他与那五十余万人只怕也是一样了!”,庞统心有余悸的说道;

    “呼——!”,曹丕拍着胸腹,有些后怕:“亚父若是。。。朕又该如何是好啊!又该怎么与姑姑交代?”

    “陛下所虑无非是害怕辜负了怀德先生的一腔热血,与报国之心,陛下并无怀疑先生的心,臣,说的可对?”,看着点了点头的曹丕,庞统继续说道:

    “只怕灭吴之战过后,即使没有这样的事儿,怀德先生也不会居于庙堂了!他不是贪恋权势的人,也不是特别在乎别人评价的人。。。他累了!这是他亲口说的!”

    “累了?。。。也是啊!朕还在小的时候,亚父便已经征战多年了,从五六岁开始朕便被亚父抱着在南北战场上纵横。。。至今也有十七八年了吧?不少字

    亚父从未休息过,这么多年来他还是那样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也已经快四十岁的人了,连个孩子都没有。。。我们曹家愧对于他,若是他累了,朕。。。也只能让他好好休息了!”

    李煜没有子嗣,或者说没有亲生子嗣,唯一的儿子还是过继来的,就是征东将军,五虎战将之一的曹彰,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李煜呢!为何?若是能将自家的孩子过继给他,那就是一步登天啊!

    “我倒是听说,魏延将军与徐晃将军从南方送回来一个美人给怀德先生,陛下不如。。。或许还能老来得子呢!”,庞统做了一个男人都懂的眼神;

    曹丕眼睛一亮,加官进爵之类的,李煜现在已经是位居三公,爵位也是顶级的县候,封地在邺城,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万户侯!可见曹丕对李煜的后待,他现在已经很难在给予李煜什么了,庞统的话,倒是让他茅塞顿开;…;

    “哈哈!有道理啊!恩。。。听说江东二乔名满江东,秘密传令夏侯渊、夏侯惇等人注意一下,再让各地的官员也注意一下。。。”,曹丕笑道:“哦!对了!士元!有没有打算去哪里任职?我总不能让你这么一个大才闲置下来吧!”

    庞统一愣,明白了这是曹丕对他的赏赐,不能推辞,当下道:“臣愿意前往汉中!帮助高顺将军夺取汉中!”

    “也好!你若愿意,就去吧!另外我会将马超派给你,他熟悉西凉那边的事情,放心大胆的干吧!你有节制兵马之权!”,曹丕一笑,有这样上进的臣子为他分忧,他这个皇帝倒也坐的踏实;

    送走了庞统后,曹丕捏着李煜的请辞信,左思右想,呆呆的偶尔还笑两声,然后磨墨提笔,写了一封信,他准了李煜的辞呈,剥夺了李煜的三公之位,并且按照李煜的推荐让荀攸来做这个太尉;

    李煜摇身一变被封为帝师,然后便是军师祭酒这个闲职,但是曹丕给了李煜另外一个权力,或者说给了他的那柄剑一个权力,“上斩误国昏君,下斩奸佞小人”,并临时有节制兵马之权;

    他倒是真敢这么做,也不怕真被斩了;除了这些权利上的移交,曹丕还写自己对李煜的思念,怀念小时候怎么怎么样的话。。。

    这封信没有过多久就被司马懿带到了李煜手上,李煜看后脸上稍稍好看了些,南郡一战他近乎直接坑杀了五十余万人,还包括自己的同胞心中着实不安;

    尤其是十五六岁的李绪,李通的儿子披麻戴孝的抱着李通的尸体痛苦的时候。。。李煜崩溃了!窥一斑而见全豹,他甚至可以想象,这五十万青壮的死亡会造成多少孤儿寡母,多少间接性的死亡;

    心中的感伤加上被大雨淋浇,李煜直接病倒了过去,他是被文聘抬到夏侯惇的军营中的,用了十几天的时间病情才渐渐好转;(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三国之老师在此434_三国之老师在此全文免费阅读_更新完毕!

    。,

第四百三十五章 与司马懿的交谈

    “司马仲达!对东吴的战事怎么看?”,李煜放下书信,捂上被子随口问道,司马懿有着连他都忌惮不已的能力,这个时候能够听听他的想法对灭吴很有帮助;

    司马懿谦虚的躬身行礼:“学生并不了解情况,不敢贸然说话!否则。。。贻笑大方!”

    “不知情就没有发言权是吗?夏侯惇!恩?”,李煜示意下,夏侯惇起身说道:“目前吴国都城凌阳一带集结了七万人左右的兵力,大将陆逊、吕蒙等都在,还有鲁肃、步骘等人辅佐,不容小视;

    会稽郡一带的程普,得到孙权的召唤也拼命地向这边赶来,他手中也有六七万的兵力,不过被徐晃、魏延两人联手拦了下来,在大末一带相互激战数天了;

    夏侯渊与吕斌、张昭前往丹阳郡、吴郡挑起了叛乱,聚合了三万杂兵,加上他们本身率领的三万兵马共计六万,孙权龟缩凌阳无力再封锁长江水道岸线,北岸的徐荣已经率十万军登陆,在石台一带停滞下来与东吴军陆逊部对持!”

    “啰嗦!”,李煜摇了摇头,也就是他敢这么跟夏侯惇说话,用的还是教训晚辈的口气:“你就直接说孙权现在全线防守,退居凌阳一线,放弃了整个扬州的大部分不就结了?”

    “呃。。。”,夏侯惇摸了摸鼻子,随即神色有些黯淡:“孙权退居凌阳打的主意恐怕就是像上次一样吧?”

    上一次,便是曹操兵败凌阳。四十万大军近乎折损殆尽,魏国节节败退,引发了局势动荡,曹操的死与那场战争也十分不开关系的这也一直是魏国人避讳的事情,很少有人敢拿出来当谈资论调;

    “凌阳之战不可复制,与南郡之战一样充满了运气成分与不确定性,我军目前尽占优势。无论是士气还是兵力,反观东吴刚刚折损了大都督周瑜,军心动荡。而且他们还缺乏用来执行策略的良将。。。”,李煜小声的呢喃,并且将目光转向司马懿;

    司马懿了然。李煜这是在问他的看法呢,咧咧嘴笑道:“国战最重要的便是国力、民力,因为魏国多年来打下的根基十分雄厚,无论是有关于人口的策略,还是关于其他方面,魏国都要比吴蜀两国做得更好,也比他能够看到这些看似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能创造多少价值;

    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虽然打了很多败仗,折损了很多兵马,却始终牢牢的占据着主动地位。诸如吴国,南郡之败他们根基尽丧,再没有了资本进取中原,便是自保现在看起来都有些不足了!

    以在下的意思来看,这仗不需要着急。只要慢慢来即可,突入到凌阳城下与他们对持,切断他们的粮草补给来源,他们迟早会不战自溃,这是一个长久的战略;

    反之,强攻的话。徒生变故,孙权能够聚集到身边的兵马一定都是真正的死忠,与这种人拼杀,造成的伤亡会很大,得不偿失!”

    “咳咳。。。”,李煜咳嗽几声,急促的喘息让他眼角流下几滴眼泪,呛得够呛,良久平复了心情之后李煜才细细的考虑这件事情:“仲达!具体实施的计划有没有一个章程拿出来?”

    司马懿低眉顺目的回答:“无外乎先解决程普军,使孙权孤立无援,进而兵出石台、东至、太平、贵池四地,然后一字平推,包围凌阳,给予他们压力,东吴也不乏智谋之士他们会看透这个计划,然后便会出动进军。。。这是机会!”…;

    “很好!”,李煜点头赞叹了一句,吩咐帐中的夏侯惇、许褚下去,他要与司马懿深谈,或者说李煜改变了自己的感官,他想扶持一下司马懿,毕竟历史不一定都是对的;

    “仲达!有没有感觉很委屈?”,李煜嘴角微翘,真挚的看着司马懿,司马懿一愣,随即鬼使神差的点了点头,他的确感觉很委屈,他是有才之人,但是他始终不能施展抱负,所有人对他都不假颜色,不喜欢他;

    “呵呵!委屈就对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呢?”,李煜笑了:“魏国不缺乏智谋之士,可惜的是没有顶尖的智谋之士,我说的是年轻一辈的人;

    我们这些老家伙都老了,贾诩、程昱这都是奔着八十岁去的人了,臧洪、荀彧、荀攸、田丰、荀彧也年岁不小了,稍微年轻点的人能堪大用的人在我眼中只有两人啊!你、庞统。”

    司马懿一惊随即谦逊道:“杨德祖、平原侯,华歆、董昭也都是少有的良材美玉,在下不敢与之相比。。。”

    “过分的谦逊就是做作了!仲达!杨修其人,年轻的时候路走歪了,还没有人为他矫正,我虽然指点过一两句,可他的成就已经是非常有限了,一个九卿之位可能是他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曹植。。。放浪形骸,我不管教他,他便不修边幅,国家大事岂能儿戏?着实是不敢对他委以重任,可能。。。他还是有所避讳吧!华歆,呵呵!他能被你当枪使,耍的团团转,也好不到哪里去;

    倒是董昭不错,可惜品性不是很好,不缺乏智谋,但他更热衷的是朝堂权势,我很讨厌;说来说去能委以重任的也不过是庞士元与你了,庞士元精通军略,决胜两阵之间,如同一个元帅,不谙人事,不懂政事,这是他的最大弱点。。。

    司马懿,你在政事上的才华我看到了,非常不错,那么军略呢?这次灭吴之战,我打算全盘托付给你,你。。。准备好了吗?”

    “嘭!”,司马懿拜倒:“多谢先生栽培!”

    “行了!这种事情玩多了就埋汰了!起来吧!仲达啊!听没听说过一句话,叫做——十年磨剑不露锋芒。一朝出剑天下震动!磨砺了你这么多年也应该到了你展现的时候!”,李煜笑道;

    司马懿起身拱手:“我以为再也等不到有我露头的那一天呢,人生最大的悲哀不是庸庸碌碌,而是怀才不遇。。。”

    “你说得对!呵呵!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不喜欢你吗?”,李煜歪着头,一脸的轻佻,司马懿摇了摇头表示不知。李煜坦然承认:“是因为先帝不喜欢你,我。。。也不喜欢你!”

    司马懿面色数遍,最终又摆出他那招牌式的面瘫脸。李煜叹道:“有些时候你太世故了,以至于我们认为你没有一颗赤子之心,而且。。。不要耍小聪明。这个天下能人智士太多了,总有人会看出你的另一面!

    你这种隐藏的方式招人烦,讨人厌,手段也很低级,啧啧!看看贾诩那老爷子,再看看。。。奉孝,还有我,我们从来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也不会让自己一点弱点没有,最关键的是。。。司马家!”

    司马懿面色变了。他似乎明白为什么曹操、李煜、曹丕等人都不喜欢他的原因了,不是因为他的才华不够,不是因为不是用人之际。。。都不是,只是因为他在忠诚方面的问题啊!

    士族世家一直坚持的宗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