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老师在此-第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来想去的文家给文丑就取了这个名字,既然“文丑”,那一定要武功盖世,文丑也不负所望,成为和河北一带有名的豪侠,武艺也是天下少有!

    公孙瓒发现现在的猛人真是太多了!先是华雄、典韦、关羽、张飞之流,后来还有一个吕布,现在又出现个文丑,虽没有吕布那么有压迫感,可是十几招下来,公孙瓒就知道自己绝对不是对手,往日锋利的破军槊也伤不了人家,于是他拍马便逃;

    文丑乘势追赶公孙瓒走入阵中,文丑飞马径入中军,往来冲突。瓒手下健将四员,一齐迎战;被文丑一枪,刺一将下马,三将俱走。

    文丑直赶公孙瓒出阵后,瓒往山谷而逃。文丑骤马厉声大叫:“快下马受降!”瓒弓箭尽落,头盔堕地;披发纵马,奔转山坡;其马前失,瓒翻身落于坡下。

    文丑急捻枪来刺。忽见草坡左侧转出一个少年将军,飞马挺枪,直取文丑。公孙瓒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威风凛凛;

    这人是谁?常山赵云、赵子龙是也!还用我多做介绍吗?在三国中赵云就是个完美的武将,假如说吕布是武将中的天皇巨星,那赵云就是人气巨星!

    几下交手后,文丑就知道遇到了对手,作为武者他的兴奋更是爆棚到了极点,以前他一直认为这天下除了他大哥颜良就没有人是他的对手,后来颜良回来后告诉他:外面的高手太多了!尤其是一个叫吕布的,遇到他一定要慎之又慎!

    眼前这位白马银枪的小将,虽没有给他带来太大的压迫感,却也是难得的敌手,他已经很久没有遇到对手了,与颜良的切磋又不敢尽施全力,这下好了,遇到一个好对手,还不用怕把他砍坏了!…;

    也不想想这常山赵子龙是何人,关老爷一直是**大哥拜的神,而赵子龙就是军人们拜的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赵子龙!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长坂坡的梦!他能砍坏了赵云?说出去谁信啊!

    师承于枪王童渊的赵云不仅将枪王的绝学“凤凰百鸟枪法”尽数学来,还青出于蓝,自创了“七探盘蛇枪法”,这是一个将速度与技术合为一体的男人,这也是一个聪明的男人;

    在众多的武将中许褚的力量为最强,而赵云的速度当为最快,至于谁的技术最好没有定论,不过论起最全面的男人当为吕布;

    文丑的力量与技术都是上佳,如果说他与谁最像,那就是张飞了,文丑黑色的枪头直接往赵云刺去,有如巨浪席卷而来,气势汹涌澎湃,赵云银枪连点几下破掉了文丑的攻势,枪势还诡异的攻向文丑,看的唯一的观众公孙瓒是目瞪口呆;

    一连过了五十余招,两人都奈何不了对方,这时公孙瓒的救兵到了,身薄力寡的文丑也就退了去,赵云也不追赶;

    一路奔回大营后,文丑一拍脑袋:“光顾着高兴了,忘了问人家姓名了!”,说完连连叹气的走了;

    可以说年纪还少的赵云初次登台就博得了一致的好评,与河北著名的明星武将文丑唱了一出对手戏,而且唱得还不错!

    ·········分割线

    见文丑走后,公孙瓒忙下土坡:“哎呦——!不错哦!不知壮士姓甚名谁?家住何方!伯圭在此谢过救命之恩了!”;

    赵云微笑欠身答道:“某乃常山真定人也,姓赵,名云,字子龙。本袁绍辖下之人。因见绍无忠君救民之心,故特弃彼而投麾下。——不期于此处相见。”公孙瓒大喜,遂同归寨,整顿甲兵。

    又过了一天,公孙瓒将军马分作左右两队,势如羽翼。马五千余匹,大半皆是白马。因公孙瓒曾与羌人战,尽选白马为先锋,号为“白马将军”;羌人但见白马便走,因此白马极多。

    这是公孙瓒的最精锐的部队,白马义从,先前被鞠义破掉的只是轻骑,而这五千人才是他的家底,他雄心勃勃的想要一战破掉袁绍!

    而袁绍令颜良、文丑为先锋,各引弓弩手一千,亦分作左右两队;令在左者射公孙瓒右军,在右者射公孙瓒左军。再令麴义引八百弓手,步兵一万五千,列于阵中。袁绍自引马步军数万,于后接应。

    鞠义这八百弓手也不是普通货色,这是他专门训练出来对付公孙瓒的“先登军”,这是一支步卒,与高顺的“陷阵营”都是天下少有的精锐;

    再说鞠义此人,原为韩馥部下,初平二年(191年)叛变,也就是年初的时候,击败韩馥,投奔袁绍。

    麴义前些日子还击败叛变袁绍的匈奴单于於夫罗,他也是袁绍手下少有的帅才,论起单打独斗也许他不是颜良、文丑的对手,可论起排兵布阵,鞠义可以将他们甩出好几条街去;

    公孙瓒又和袁绍两人摆开阵势,袁绍仍然以文丑为队长、金牌打手,而公孙瓒不知道赵云的真正心思,不敢委以重任,叫他另一只军马做为接应,然后命号称大将的——严纲这个白痴做队长站在队伍的前面。

    袁绍和公孙瓒两人相互对视了三个小时,不知道是谁说了一句“到底打不打啊”两边才互相的缠打起来;

    严纲独门的“笑枪怪棍”瞬时剑走偏锋的从下面扫向袁绍的小弟鞠义,但严纲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没有看清楚地形,结果一枪卡在了桥板上,鞠义的刀瞬时落了下来。

    严纲突然说道:“等等,先别杀我,等我把发形弄好点。。。”

    严纲就被鞠义干死了!

    这也告诫众位,观察地形——真的很重要!

    袁绍军顿时士气大涨,公孙瓒一瞧,得!兄弟我还是先攻过去吧!省着麾下的弟兄再来个溃败,说干就干,公孙瓒率领麾下曾经杀的异族溃不成军的白马义从气势汹汹的压上去了;

    可惜!想法总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残酷的!

    ps:啰嗦几句,小弟现在是一边上班一边更新,对于书友说四更的事情,小弟是真的办不到,抱歉了,另外求收藏、推荐,有什么来什么吧!

第五十七章 暴强的袁家书信

    骑兵最大的优势是什么?冲击力呗!很明显公孙瓒又被摆了一道,袁绍根本没有遣骑兵与他对打,而是在鞠义的吩咐下万箭齐发,一瞬间公孙瓒军人仰马翻!

    几轮箭射之后,白马义从折损不少,鞠义命令步卒扔掉弓箭,持短刀、盾牌与公孙瓒军短兵相接,一时间失去冲击力的白马义从陷入困境,鞠义的先登军都是合作有序,一个砍马腿,一个杀人,如此种种,公孙瓒焉能不败?

    这就是针对性战术,先登军在先天优势上就胜过白马义从,鞠义牺牲了军队的冲击力,换取来的则是灵活多变的打法,磬河之中河水都被染红了,公孙瓒大败而逃!

    白马义从也因此一蹶不振,再无往日的威风、锐利,从而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这支威震异族的军队落得这般下场,也叫人惋惜;

    眼见着公孙瓒狼狈逃窜,溃不成军,袁绍也得瑟起来了:“公孙瓒也不过是个无能之辈罢了!哈哈哈···呃!”,还没笑完,袁绍就发现事情好像有些不对啊!

    但见对方军中一员白袍小将,左突右杀,一枪挑落鞠义,鞠义生死不知!然后朝自己杀来了!此时袁绍身边只有一个参军田丰,几百军甲,看对方砍瓜切菜的样子,这些普通士兵明显不够看啊!

    赵云也读过兵书,这招就叫擒贼擒王,也可以说围魏救赵;银枪飞舞、漫天的寒光竟似凤凰飞舞,美丽而致命,一连挑翻数人,袁绍身边的护卫被惊的纷纷散开;

    秉承着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的思想,田丰看到远处有废弃的房屋,于是急忙道:“主公且于空墙中躲避!”

    袁绍哪肯,不管是顾及颜面还是真的一时热血,袁绍一把将头盔拽下,狠狠的摔在地上,拔出利剑厉声喝道:“大丈夫愿临阵斗死,岂可入墙而望活乎!”

    一时间众军士齐心死战,赵云冲突不入,看到袁绍有危险文丑领军杀来,颜良亦引军来到,两路并杀。赵云不是神,面对颜良、文丑还有几千兵甲,也只好保公孙瓒杀透重围,回到界桥另一边。

    袁绍趁着士气激昂,领军追击,被驱赶的公孙瓒军落水至死者,不计其数。

    袁绍当先赶来,不到五里,只听得山背后喊声大起,闪出一彪人马,为首三员大将,乃是刘玄德、关云长、张翼德。——因在平原探知公孙瓒与袁绍相争,特来助战。——当下三匹马,三般兵器,飞奔前来,直取袁绍。

    袁绍知道刘备三兄弟的厉害,也不清楚他们带了多少人马赶来,于是就撤兵了。公孙瓒叹道:“若非玄德远来救我,几乎狼狈。”然后教与赵云见。刘备知道赵云与文丑大战五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甚相敬爱,便有不舍之心。

    袁绍、公孙瓒各有顾忌均坚守不出。两军相拒月余,有人来长安报知董卓。李儒对卓曰:“袁绍与公孙瓒,亦当今豪杰。现在磐河厮杀,宜假天子之诏,差人往和解之。二人感德,必顺太师矣。”卓曰:“善。”次日便使太傅马日碛、太仆赵岐,赍诏前去。

    二人来至河北,绍出迎于百里之外,再拜奉诏。次日,二人至瓒营宣谕,瓒乃遣使至书于绍,互相讲和。二人自回京复命。瓒即日班师,又表荐刘玄德为平原相。

    刘备与赵云分别,执手垂泪,不忍相离。赵云叹曰:“某曩日误认公孙瓒为英雄;今观所为,亦袁绍等辈而!”玄德曰:“公且屈身事之,相见有日。”,依依惜别。…;

    北方的大战就这样告一段落了,公孙瓒吃了大亏,他所谓的盟友袁术、徐州的陶谦都没有出兵,黑山军倒是出兵相助了,却是良莠不齐,不堪一战的数千人;

    ············分割线

    貌似袁术又摆了公孙瓒一道,这只是两件大事中的一个,另外一件大事也与他脱不了关系,就是孙坚的死;

    诸侯讨董时袁术就把孙坚、孙文台坑得不轻,因为当时孙坚名义上还是他的手下呢!他怕孙坚乘势而起、尾大不掉,所以来了这么一招,等回到南阳后,孙坚就直奔江东曲阿而去,不料被刘表拦住,刘表为何而来,因为袁绍的书信,信上说孙坚藏匿玉玺,意怀帝王之心!

    这天下还是老刘家的呢,老刘家的房子还没倒呢,刘表哪容的孙坚藏匿玉玺,于是双方展开激战;孙文台江东猛虎之名不是盖的,无奈人家荆州兵甚多,一番仗打下来,孙坚的兵是越来越少,气的孙坚只能大喊一声:“刘景升!你敢与我决斗吗?”

    刘表是何人?汉室皇亲、荆州八骏、玩文的,他当然不会傻到与孙坚私斗,他也来了一句:“孙文台!你脑子烧坏了吧!哥是玩文的!当我白痴啊!”

    这件事扯皮了几十天,眼见着自己不能久战的孙坚又做出一个决定,重新投靠袁术,有了袁术的支持,他与刘表相互对峙,虽有摩擦也不至于大打出手,可事情偏偏来了;

    又是一封书信!!!是袁术的信!

    这老袁家的书信威力真是巨大!先是袁绍用一封书信引公孙瓒压迫韩馥,从而得到冀州,一封书信让刘表与孙坚厮杀的不可开交;后是袁术一封书信让公孙瓒跟袁绍死磕了几月,让孙坚死于非命!可见老袁家的书信真是堪比核武器的战略武器!

    有意思的是袁绍与袁术的书信所祸害的人居然都是公孙瓒与孙坚;

    袁术在书信中告诉孙坚:哎呀!文台啊!那刘表老匹夫欺侮我等!我没什么能耐啊!这么滴吧!我出粮饷、兵马!你给我好好教训他们!

    正憋气窝火的孙坚一听,好啊!于是重整兵马,与刘表重新厮杀起来,刘表派黄祖在樊城、邓县之间迎战孙坚,不过黄祖哪里是孙坚的对手。

    孙坚是一鼓作气的击败了黄祖,想着乘胜进军不在兵寡的道理,孙坚率部乘胜追击,渡过汉水,包围襄阳。刘表这回怂了——闭门不战!无奈啊!兵少干不过江东道上的“瓢把子”孙坚啊!于是他派黄祖乘夜出城调集兵士。黄祖带兵归来,又与孙坚大战。

    事情到了这里,终于出现事端了,黄祖诈败而走,逃到岘山之中,孙坚追击。黄祖部将从竹林间发射暗箭,孙坚中箭身死!率部增原来的孙策把黄祖俘虏了,本来要杀他,后来因为要换回孙坚的尸体,也就含恨罢手;

    孙坚的死也让荆州与孙家结下了天大的梁子,孙家的人年幼的年幼、衰老的衰老,这时候做为长子,年仅十七岁的的孙策做出决定,先是用黄祖换回孙坚的尸体下葬,然后投靠了如日中天的袁术,蛰伏一段时间,以期未来;

第五十八章 新面孔

    最近李煜的课堂上又出现了几个新面孔,来投可是不小,都是老板家的后辈儿!其一、曹昂、曹子修,今年十五岁;其二、曹丕、曹子恒,今年五岁,其三曹纯、曹子和,今年二十一岁;

    “三十六计中的前三十五计你们都明白了吧?”,李煜在他那块由卫弘、卫旺财赞助的白布板前来回踱步;

    “差不多···”,“还行···”,一干人等稀稀拉拉的回答着;

    “老师!要是这些计策都不好用该怎么办?”,奶声奶气的曹丕问道,其实曹丕也没有人家说得那么坏,看他小时候还是蛮可爱的,李煜将他抱起来,然后走到前边;

    “嗯,小p问得好啊!当这些计策都不好用的时候···”,李煜停了一下,“那就溜吧!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啦!你要是还傻呆在那,那就是在吸引仇恨啊!”

    “哦!哈哈哈——”,众人哄然大笑;

    “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了!明天继续!”,李煜摆了摆手,这时候是申时,大概是下午五六点钟,在汉代这几乎就是熬夜了,因为白天要训练士兵,晚上这些将军还要巡营,所以每天只有下午这么一个时辰用来教学;

    “子恒、子和,觉得怎么样?”,不同于普通人家,老曹家的孩子很早就取了字,十五岁的曹昂已经有了自己的字;

    曹昂给李煜的感觉就是很刚强的一个孩子,适合做将军却不适合做君主,这位早亡的曹家嫡长子活泼开朗,也很好学,刚从老家谯郡过来没几天他就拉着曹纯还有小弟弟曹丕来听课,是个很不错的年轻小伙子,李煜如是的说道;

    曹纯给他的感觉一样,只是他比曹昂更沉稳,也许是年龄稍大的原因吧!这位曹子和也是了不起的人物,老曹的虎豹骑就是他捯饬出来的,要不是他早亡也许不会是“两曹两夏侯”,应该是“三曹两夏侯”;

    曹仁是曹纯的哥哥,一母同胞的亲哥哥,所以也很关心他,笑呵呵的问着;

    曹昂抱着曹丕笑着说:“先生是个有趣的人!而且他讲的内容我从来都没听过,让人耳目一新!”

    曹纯则是沉思了一下,道:“以古之先贤的经验、教训加以自己的看法,结合一些经典战例来讲出这么一套兵法,怀德先生当为当世的兵法大家!难能可贵的是他不敝扫自珍,愿意交给我们,他是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是啊!那些个所谓的兵法大家哪个不是藏着掖着的,能得到怀德先生相助,真乃天意啊!”,夏侯惇叹道,当世的兵法大家首推皇甫嵩与卢植,只是人家门槛高啊!加上他夏侯惇还是个有前科的人(犯过法),没能听到二人的教导,他一直感到颇为遗憾;

    夏侯渊、曹仁、曹洪等基本上都是如此,他们最多也就是受到当地的一些先生的教导,加上平时自己的刻苦学习,但这远远不够,他们现在也只能算是靠武艺冲锋陷阵的先锋将军,远远达不到可以自领一军、或者坐镇一方的标准;

    李煜虽然成天静讲一些不靠谱的东西,好在其中也有些结合原来所学的有用的东西,这些人靠着自己的领悟也吸收不少知识,进一步的提高了他们的素质;

    “先生比爹爹好!”,曹丕小声的说;

    “别胡说!”,曹昂笑骂道,“小p!要是被你爹爹听到了,会打你屁股的!哈哈··”,“我看你是惦记着怀德先生做的好吃的吧!”,一干大老爷们瞎起哄似的笑着;…;

    这小家伙天天跟来就是为了蹭吃蹭喝,还有就是感受一下父爱,老曹从来就不惯孩子,也很少抱着这些孩子,李煜是个有爱的人,以前还做过幼师,自己没有孩子,李煜也就喜欢别人家的孩子喽!

    有感于汉朝的饭菜不好吃的李煜开始自己掌灶,虽说这时候讲究君子远庖厨,可李煜是君子吗?这大爷可不管那么多,为了自己的口腹之欲就算被人说两句又如何?也不会死!

    首先是蒸些馒头,那个时候的蒸饼都是硬邦邦的,李煜懂发酵面,也就是老面,然后做馒头,没有现代的白,也不错,暄软可口,至少这些人没事就往李煜这跑;

    然后就是做些炒菜,现在还是开春时节没有什么蔬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