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斗-第1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堂中文臣武将都是明白人。都知道如今刘备强势不是青黄不接地曹军所能比地。所以对于刘备占领关中之地人都没有办法。

    过了良久,只见王朗大步走了出来。

    “陛下,不战而屈人之兵,当数上谋。臣愿意凭三寸不烂之舌,前往长安说服刘备投降。让刘备知道我朝乃是天恩浩荡,众望所归,他刘备不过是倒行逆施之徒而已。

    刘备沐浴我朝天恩,必会甘拜下风,俯首称臣,献上关中及两川之地。”王朗很大声的说道。

    上面曹白了王朗一眼,心中暗骂这个老书呆子,当真是读书读傻了,竟然要去长安说服刘备投降,刘备又不是傻子,哪里会放弃这么大一片基业投降过来,当真是痴人说梦。若是人人都能够沐浴一下“天恩”就投降,那么也不会出现如今三国割据的局面。也就只有王朗这种老书呆子才能想到这么愚蠢的方法。

    不过王朗毕竟是当今大儒,身份尊崇,所以曹哪怕知道王朗说的不靠谱,也不能说王朗不是。于是曹只好默默的点了点头,而后说道:“王朗大人此话深有道理,只是此去长安危险重重,况且王大人年事已高,恐难耐舟车劳顿,朕以为王大人还是不要去了。”

    “陛下,为国为民,替陛下分忧,臣虽死无憾!区区危险,何足虑哉!”王朗接着很大声的说道。

    曹很尴尬的一愣,随后有些无奈的开口说道:“王大人乃是我朝众臣,朝中大小事务繁多,哪能离得开王大人,况且朕平日还需要王大人提点,所以王大人还是不要去了。”

    没等王朗插话,曹接着说道:“王大人忠心为国,其志可嘉。诸位爱卿对于关中刘备,可还有对策?”

    见到曹问别人,王朗只好默默的退回去,而其他人各个眼观鼻,鼻观心的站在那里,没有言语。

    “没什么事,就散朝吧。”曹说着挥了挥手。堂下众臣子可看出来曹的心情不是很好,所以纷纷起身恭送曹离去。

    曹铁青着脸,走在御花园当中,周围的宫女见到曹脸色不善,全都乖巧的躲避开。

    失了关中,曹自然心情不好。不过更让曹郁闷的是这关中被刘备得去了。再加上刘备原有的益州,刘备已经完全占据了故秦之地。

    关中沃野千里,民风彪悍,无论是在资源上,还是兵源上,关中都有着巨大的优势。昔年秦人最耐苦战,而经过数代秦王经营,最后始皇一统天下,而高祖也是以关中而兴天下,如今的刘备,仿佛再走之前始皇高祖走过的道路。

    “龙兴之地

    之地啊!”曹轻轻的叹了口气,突然抽出了腰间~的向着旁边一颗盆景砍去,顿时木屑碎土横飞,盆景被砍的一片狼藉。

    “咳咳咳……”一声干咳从后面传来,曹回过头去,发现后面站着的正是曹的母亲夫人。

    “儿臣见过母后。”曹急忙放下剑,给夫人行礼。

    曹称帝以后封帝位追封到自己的爷爷,而夫人身为曹的生母被封为太后。

    “哎……皇儿可是为了关中之事烦心?”太后问道。

    曹点了点头:“后,刘备本来就是当世枭雄,原本刘备占据两川之地,已成大患今更是夺取了关中沃野去千里,数年之后,恐难挡刘备大军。”

    “当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诸侯数十股,如今也只剩下刘备一人健在。当年你父亲在世的时候,就曾言刘备乃是当世英雄,绝对不可小视。”太后说着,看了看曹的脸色,话音一转接着问道:“朝中文武可有何对策对付刘备?”

    曹摇摇头:“哼帮废物,用得上他们的时候,全都哑巴了。朕已经派曹真镇守潼关,张镇守武关。绝对不能让刘备进入司隶半步。”

    “皇儿,我是妇道人家大汉本不许宫干政,不过今天我这个当娘的却想破例给你出个主意。”太后说道。

    “母后请讲。”

    “此等大事,这朝恐怕只有一人能有对策。”

    “是何人?”曹急忙问道。

    “呵呵呵个人已经有大半有上朝了吧!”太后笑着答道。

    “大半年没有上朝?”曹脑子中马上:先了一个干瘦文士的身影,这人平日不喜欢说话是眼中却始终透着一股子深邃的阴暗。

    是贾诩。那个曹操最为倚重之人,那个曹魏势力当中的政坛不倒翁同时也是最会保命的一个人。

    “是贾太尉!母后,我这就派人去请贾太尉过来。”曹开口道。

    “皇儿,你又错了。你可记得这些日子贾太尉一直告病不朝?你不会以为他是真的病了吧!此等大事,你应该亲自前往贾府,才能显出诚意来。”

    曹马上明白过来太后的意思,人家贾诩告病不出,很明显是表明不愿意参与朝政的意思,如此还真的需要自己亲自去请才是。想到这里,曹点了点头:“母后说的是,朕这就亲自去请贾太尉。”

    ……

    自从曹登基以来,贾诩上朝的次数用一只手都能够数的过来,大多数时间,贾诩都是在家里,称病不朝。

    贾诩当然没病,贾诩称病不朝也不过是一种自保的手段罢了。新皇登基,最忌讳的就是像是贾诩这种老臣倚老卖老,况且贾诩也看出来曹急于培养自己的势力,像是贾诩这种七八十岁的老人,行将就木,就不要去跟那些年轻人争宠了。所以贾诩干脆告病在家,乐得清闲。

    此时,贾诩正坐在府中的小亭中,身上裹着好几层厚厚的裘皮,旁边一个小炭炉上煮着一锅酒,酒香飘荡,充斥在正个亭中,旁边小桌案上摆着一盘青梅,显得格外的诱人。

    贾诩拿起一颗青梅,轻轻的放进嘴里,慢慢的咀嚼着,而后微微添了一口碗中的热酒,闭上眼睛,一脸很享受的表情。

    “父亲,父亲!”贾穆急促的声音从远处传来,打搅了贾诩的雅兴。贾诩微微睁开眼睛,开口问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父亲,陛下他来了。”贾穆说道。

    “快扶我起来,去迎接陛下。”贾诩立刻开口说道。

    “呵呵呵,太尉大人不必多礼!”曹的声音从外面传来,而后只见曹走进了院中。

    今天曹穿了一身便服,身边也只带了一名内侍,看起来很轻松的样子,不过从曹那一对黑眼圈看,恐怕曹昨夜是彻夜未眠。

    “老臣贾诩参见陛下。”贾诩说着就跪了下去,而曹则赶走几步,上前扶住了贾诩,同时说道:“太尉不必多礼,朕廷尉最近太尉身体不好,特意来看看太尉。”

    “臣惶恐……”贾诩毕恭毕敬的说道。

    曹扫了一眼贾诩后面煮着的那一锅酒和旁边的一盘青梅,乐呵呵说道:“太尉,不准备请朕一起去喝一碗么?”

    “陛下请!”贾诩说着,将曹请到了亭子当中。

    曹喝了一口酒,而后开口说道:“我记得当年父亲跟刘备煮酒论英雄,也是在一个亭子当中。哎……当年若是父亲杀了刘备怎么会有今日之祸。养虎为患啊……”

    贾诩笑了笑,贾诩早就料到了曹是为了刘备占据关中的事情来自己。而如今曹说煮酒论英雄之事自然也是为了想贾诩求教这事起个头。

    贾诩是个聪明人,见到曹开了个头,立刻借口说道:“我观陛下精神欠佳,可是为了刘备占领关中之事烦心?”

    “太尉大人说的不错近几日为了关中之事夜不能寐。如今刘备占据了关中,先秦乃是龙兴之地,而刘备也是当世雄主,再加上关张等虎狼之将

    诸葛亮庞统等智谋之士辅佐,刘备羽翼已成,真不是好。”

    “陛下,如今天下三分之势已成,陛下认为,陛下、刘备与江东孙权强孰弱呢?”贾诩突然开口问道。

    曹思量了一阵,而后开口说道:“江东孙权虽然占据江东与荆州,但是江东之地无论是人口还是资源都远不如中原,所以江东孙权应该是最弱。而刘备如今本来只有益州一地,如今占领了关中而朕也享有中原富庶之地,所以朕与刘备应该只是毫厘之间。”

    “陛下,那若是刘备没有得到关中又是孰强孰弱呢?”贾诩接着问道。

    曹想都不想,直接说道:“若是刘备没有得到关中凭着益州一州之,就连江东也比不上。”

    “陛下所言极是。;下所虑的无非是刘备得到关中以后实力大增而已,若是刘备没有关中,仅凭益州一地,则不足为以大患,所以只需让刘备无法得到关中即可。”贾诩说道。

    “可是太尉大人,如今刘备已占据了关中,就连长安都被刘备攻下了……”

    “陛下莫,且听我说,陛下可是十分在乎关中,非取不可?”

    “中原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而关中这年战事不断,又有羌、、匈奴和鲜卑等族在旁,极难治理,而且凉州连年叛乱,所以有没有关中,对朕无所谓。对朕来说,这关中并非是非取不可的。”

    贾诩微微一笑,口说道:“陛下所忧虑者,无非是刘备得到关中以后,实力大增而已,既然这样,在下有一计,可使刘备得不到雍州,不过使用此计,陛下也同样无法夺回雍州。”

    “太尉大人请讲。”曹摆出一很谦虚的模样,开口说道。

    贾诩深深的吸了一口气,眼中寒光闪,而后字字铿锵的说了四个字:“引胡入雍!”

    “引胡入雍?”曹满脸惑,很明显没听明白贾诩话中的意思。

    贾诩也知道曹对于军事上的觉悟远不如曹操,于是贾诩耐着性子开始给曹解释。

    “陛下,这雍州西面凉州边境的地方,有羌而族,在雍州的北面,是鲜卑步度根部、扶罗韩部,而附近还有南匈奴左贤王刘豹一部;同时东面鲜卑轲比能部也可以经过上郡进入雍州。在雍州西北,有羯族数十万。所以陛下只需烧毁北面的萧关,鲜卑步度根和族人便可以直接跨过长城,进入雍州,而同时陛下要是开放上郡,允许匈奴刘豹和中部鲜卑轲比能便可经过河套进入雍州,之后再许以重利,使羌人、人入寇雍州,此五胡人马越有七八十万之众,刘备有如何能够抵挡!所以刘备必然撤军,而我们只需紧守潼关与武关便可使五胡无法进入中原,此举陛下虽然失了关中,但是刘备也得不到关中。”

    曹倒吸了一口冷气,马上开口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是按照太尉大人所说,那雍州之内的百姓该如何是好?五胡入关中,百姓必然遭到荼毒,到时候恐怕会生灵涂炭啊!”

    “百姓?关中的那些如今已经是刘备的百姓了,而非陛下之百姓!这些百姓的生死,与我等何干!”贾诩很无所谓的说道。

    “可是……”

    见到曹犹豫,贾诩接着劝道:“陛下,兵者乃是国之大事,生死存亡之道,陛下若是不如此,让刘备安稳的待在关中,不出三年,刘备便可再多出十万大军!至于那些百姓嘛……这打仗哪有不死人的,就怪他们生在这乱世了!”

    “太尉大人,朕总是觉得此举有些不妥,朕若是真的引五胡入关中,屠戮我汉民,这后世人又会如何看朕,恐怕会留下千古骂名啊!”

    “陛下无需担心,只要陛下能够一统天下,到时候大权在握,享有四海,害怕堵不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么?至于史官该如何来写,还不是陛下一句话的事!”

    曹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贾诩说的对,这史书永远是由胜利者所写的。只要能够一统天下,天下间哪里有人还敢说自己不是!

    “陛下,这乱世当中,人命如草芥。当年先主粮草不济之时,也曾命程昱以人脯冲为军粮……”贾诩接着开导曹。

    贾诩口中的先主自然是曹操。而人脯便是人肉。建安初年,那时候是曹操最苦难的时候,当时曹军缺粮,而程昱便用人肉充作军粮,供大军食用。贾诩说这个主要是为了告诉曹死一些百姓根本不算是什么,就连曹操也用人肉当过军粮。

    听贾诩的口气,再想想贾诩刚刚所说的引胡入雍的计谋,曹开始权衡起来。若是真的按照贾诩所说,这关中恐怕三四十年难恢复元气!这简直能够算是绝户的毒计!

    “这个贾诩真的不愧被称为毒士!此计当真也只有贾诩能够想的出来……”曹心中默默叹道。

    —————————

    让贾诩再辉煌一把吧,要不然怎么能显出阿斗的厉害呢!(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第四卷 登基 第八十一章 伐蛮

    北朝以前,汉人和胡人一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些游牧民族,更是经常袭扰住在边境的汉人百姓,每当这些游牧民族强大的时候,都会对汉人发动大规模的进攻,抢劫汉人的粮食与财产,同时还会俘虏汉人充作奴隶。

    若是曹真的听从贾诩说言,引五胡入关中,那么雍州的百姓可就倒霉了。曹完全可以预见到,关中将会生灵涂炭,那些汉人多年来积攒下来的财产将会被抢光,汉人百姓也将会被胡人充为奴隶。而且那些游牧民族不事农耕生产,关中沃野千里要是被胡人所占领,那些良田必然会变成一片荒芜。

    曹毕竟是汉人,而且又是世家出身,所以曹始终是代表着汉人的利益。自小接受的世家子弟的教育让曹内心当中不能够接受汉人被胡人荼毒残害。所以当贾诩提出来引胡人入雍这个毒计的时候,曹潜意识当中是非常不赞成的。

    贾诩是个聪明人,见到曹目光闪烁,也明白曹心中所想,贾诩微微一笑,而后开口接着说道:“陛下,我刚刚所说的不过是下策,其实我还有一上策……”

    听到贾诩还有一个上策,曹眼中一亮,心说这个贾诩肚子里的货果然不少,那么多文武群臣都束手无策,而这个贾诩竟然还有上下两策,怪不得当年曹操如此信任他,贾诩果然是有本事啊!

    曹很虚心的道:“请太尉大人赐教。”

    “陛下,这上策嘛,乃是引胡关……”贾诩故意拉了个长音。

    “还是引胡入?那不是一样么!”曹有些不悦的打断了贾诩的话。

    “陛下莫急,我说的这个引胡入关,与之前不同。之前的引胡入关是何时都可以,而如今我说的这个引胡入关,却需要在六七月份进行。”贾诩解释道。

    “此话怎解?”

    “陛下连接陇地和川之间。主要有两条大道。一是从陈仓过散关。二是走祁山大道。这两条大道都在西面。而期间还有很多小道。比如斜谷、子午谷等。斜谷、子午谷山道难行。若是遇到阴雨天气路泥泞。难以行军。每逢雨季子午谷和斜谷内更是会有山石崩塌。阻断道路。哪怕是散关一路处在群山当中。难免会有山石堵路之时。所以这夏日雨水频繁地季节。绝对不能走小道入蜀只可走祁山大道。”

    曹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而贾诩着说道:“若是在六七月份引胡人如关中。正是雨水丰沛地季节。子午谷、斜谷等地皆无法行军。到时候陛下可使胡人率先占据祁山口。是刘备无法走祁山回蜀地。如此一来刘备便没了退路。等于被困在了关中了。这五胡与刘备皆在关中岂会平安相处?”

    “太尉大人地意思是把刘困在关中。然后让刘备和胡人交战们便可以坐收渔翁之利!”曹终于明白了贾诩地意图。

    “陛下说地是。刘备手中有二十万大军将如云。加之庞统这种智谋之士相助;而胡人士兵众多倍于刘备。所以一山难容二虎。双方都在雍州。必然会发生一场恶斗。而陛下只需屯兵潼关。便可以坐山观虎斗。待到双方疲惫之时。兵出潼关。击败刘备与胡人。便可一举收复失地!而且若是刘备与五胡两败俱伤。双方十年内恐怕难以恢复元气。我朝边疆之患可解!”

    “太尉大人此计甚妙。当真是一举三得!”曹高兴地险些跳了起来。

    此时曹终于明白了为什么曹操当年会如此倚重贾诩。而后。曹心中升起了一丝悔意。若是自己早些放下架子。来贾诩这里虚心求教地话。刘备说不定攻不下关中。

    ……

    因为贾诩解决了曹的大麻烦,使得曹心情大好,之前曹觉得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令人厌恶,而如今曹却发现,周围的一切是那么的可爱。

    见到皇帝心情变好了,宫中太监宫女纷纷松了一口气,至少不用担心不小心惹到曹的霉头了。

    一名内侍宦官小心翼翼的来到曹近前,跪下说道:“陛下,华佗神医求见陛下。”

    “哦,让他进来吧。”曹开口说道。

    不一会华佗走了进来,见到曹跪在地上,而曹则开口问道:“华神医,朕让你准备的药,你准备的如何了?”

    “陛下放心,草民已经准备妥当。”华佗说着从怀中掏出一个小玉瓶,递给旁边的内侍宦官,宦官便把玉瓶呈给了曹。

    曹结果玉瓶,打开一看,里面放着的是一种透明色粘稠状态的液体。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