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斗-第1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真有两全其美的办法?”阿斗急切的问道。

    “恩公,办法是有,不过之前我想先问一句,恩公可是从长安来的?”蒲临开口问道。

    “不过,我是从长安来的。”

    “我也知道,如今中原有魏、蜀、吴三国,还有曹丕与刘备两个皇帝,听说刘备如今是占领了雍州,那也就是说恩公你是刘备麾下的官员了?”蒲临接着问道。

    “恩……”阿斗点头承认的同时,开口问道:“这两全其美的方法,与这个有关系么?”

    “当然有关系了!不过请恕我再斗胆问一句,恩公在刘备手下,是何官职?”

    “官职?”阿斗微微的想了想,大汉朝的官制,从最高的三公九卿到最低的县吏,自己都不是,这皇帝应该不算是官吧!如此算起来,阿斗倒成了无官无职。

    “这个蒲临问我官职干什么?我虽然是无官无职,但是说道权力却是最大的。”阿斗心中想道。

    突然间,阿斗明白了蒲临的用意,这官越大权力就越大,蒲临所说的两全其美的方法,所牵扯到的事情很可能不是一般的使者能够做出决定的,也许是事关重大,所以蒲临需要一个官职大的,位高权重的人才能够做出决策的人,也正是这样,蒲临才会问自己官职。

    相通了这一点,阿斗微微笑了笑:“蒲先生请放心,无论事情大小,在下都可以做出决定。”

    “当真?”蒲临有些不敢相信的望着阿斗,在蒲临看来,阿斗不过是一个年纪尚不足二十的青年,而自己将要说的事情牵扯太大了,一个二十岁的年轻人,就算官再大,有如何能够做得了这么重要的决定。

    “恩公,此事可是事关重大啊!”蒲临开口说道。

    “蒲先生说就是了,天大的事情,我也能应下来。”阿斗很自信的说道。

    “恩公,你可千万别太过托大啊,此事就是你们的皇帝来了,恐怕也要皱几皱眉头!”

    “哦?真的?如此我更有兴趣听了,你快说说,是什么两全其美的方法。”

    “哎,好,我就说上一说!”蒲临脸上升起了一丝的凝重,接着开口说道:“让我们氐人出兵进攻羌人可以,但是你们汉人的皇帝要给我们氐人一条活路。”

    “活路?什么活路?你们现在不是好好地么?”

    “呵呵呵,恩公,我刚刚说了,这西域周围尽是强敌,而且羌人对我们氐人百般压迫,我们氐人的日子是相当不好过啊!所以我所说的活路,便是希望你们的皇帝答应,让我们氐人去中原居住。”

    “就这些?”阿斗微微一错愕,在阿斗看来,这并不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当年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迁徙过氐人来中原。氐人本身就是农耕民族,来到中原以后并不会有什么不适应。

    如今氐人数量虽然众多,但是阿斗并不怕来的人多,人多就多花点时间来迁徙就是了。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得就是人口,人越多越好。更何况氐人还会种地,能给蜀军提供不少的军粮。把这些氐人迁到中原以后,让他们去屯田就是,反正中原因为战乱人口流失严重,空闲的土地有很多,特别是雍州,急需要人口来补充,让这些氐人去屯田,正合阿斗的心意。

    “好,我答应了。”阿斗立刻答应下来。

    “等一下,我话还没说完。”蒲临接着说道:“我们氐人去中原居住,你们的皇帝要给我们足够的土地耕种,但是我们不做屯民!”

    “不做屯民!”听到这四个字,阿斗的眉头皱了起来。

    这个蒲临说的没错,他所开的条件,真的连阿斗这个皇帝听了以后都要皱眉头。

    氐人要到中原去居住,要土地耕种,这都不是什么难事,但是氐人却不肯做屯民,这却是让阿斗有些为难。

    自从曹操大兴屯田而收到很好的效果开始,中原地区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挂起了一股屯田风气。四方诸侯纷纷开始招募流民进行民屯,同时一些士兵也被安排去了军屯。

    屯民与一般的农民不同,屯民的土地甚至农具都是官府提供的,所以屯民并没有自己的土地,而一般的农民则是拥有自己的土地,正是因为这个区别,屯民索要缉拿的税粮要比一般的农民高的多。像是曹操早期的屯民,每年要上交收成的六成半到八成作为税粮,而屯兵交纳的更多,甚至能够达到九成。至于一般的农民,只需要交纳三四成的税粮。

    同时很多地方还对屯民实行准军事化的管理,一切耕种事宜都是由屯田都尉安排的,比如当年的邓艾,就是在屯田都尉麾下当一个小吏。相比起普通的农民,屯民的生活要差得多,说到地位,屯民也不如那些拥有土地的农民。

    当初阿斗扫平南蛮的时候,允许蛮人到益州耕种。其实那些蛮人做的也是屯民。而阿斗原本的打算,也是将这些氐人当做屯民来处理。

    氐人不做屯民,也就是说自己要白白的给氐人土地,同时以后每年的税粮会少收一倍,几十万壮丁的生产力,一下子少收一倍,让阿斗微微有些心痛。毕竟现在是战争年代,多一分粮食,就多一分胜算。

    还有一点是氐人不做屯民,也就是无法用管理屯民那一套来管理氐族的移民,这些氐人毕竟是异族,生活习惯与汉人还是有很多不同的,一下子有几十万异族百姓来了雍州,若是放任自由肯定会出乱子。

    哎,舍不得孩子套不找狼,若是答应蒲临,至少还能有税粮收,虽然少了一倍,但是却比没有强,更何况有机会还可以征召这些氐人移民入伍,补充兵员!想到这里,阿斗勉强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好,这我也能答应下来。”

    “啊!”这次反倒是蒲临吃惊了。刚刚那个条件等于是将氐人一下子提升到了和汉人百姓同等的地位,甚至还隐隐超过一些汉人的屯民。先不说这个条件是否苛刻,就是这氐人不做屯民一条,至少需要一国首脑级别的人物才能够答应下来的。而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竟然只是皱了皱眉头,而后便答应下来了。

    “这年轻人到底是什么人?他是不是在虚张声势谎骗我?”蒲临心中冒出了这样一个念头。

    “我还是再试探试探!”想到这,蒲临接着说道:“还有一点,就是三年内免除我氐人的赋税。”

    “免除赋税?还是三年!”这回阿斗可真的眼红了。

    那可是几十万的生产力,而且雍州本来就十分适合种植,雍州三年的赋税所收上来的粮食,足够蜀军十万大军发动一场一年的战争了。

    “三年太多了,最多一年!”阿斗开始讨价还价起来。

    “不行,一年太少,我们有几十万族人,想要全部迁到中原,途中要消耗很多的粮食,不免我们三年的赋税,我们就算是到了中原也缓不过来。”蒲临接着说道。

    阿斗想了想,蒲临说的倒是事实,几十万男女老幼可不比士兵。人家士兵从西域到雍州都得花费好几个月,若是再加上这些老弱,行军速度就更慢了,想想当年刘备从新野逃亡的时候,带着百姓就算是拼命的赶路,每日也只能走三十里而已。从西域到雍州这么远的道路,每日三十里,要走到猴年马月才能到雍州!

    “我给你们想了个办法,你们可以先迁一部分人到雍州,然后用先到雍州的人所种出来的粮食来供应后来的人,如此不就大家便都不用挨饿了,只是这样时间会长一些罢了。至于免三年赋税嘛……我看这样,你们氐人从到达雍州的那时候算起,免税两年,第三年赋税减半,第四年开始正常征收赋税,不过这迁徙途中消耗的粮草,我便不负责了,这样如何?”阿斗说到这里顿了顿,接着道:“至于具体的计划么,等到我回雍州以后再找人来详谈。”

    对于移民这样的内政方面的事情,即便是阿斗有一千七百年的先进经验,但是在一些细节方面的事情,还是远不如诸葛亮的。这么大规模的移民该如何的操作,还是得诸葛亮来想办法。而阿斗也准备等到自己一回到雍州,便把移民的事情交给诸葛亮全权负责。

    蒲临想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才勉强的点了点头:“这样也好。有了这几个条件,明日我有七成把握能够说服苻健出兵。”

    随后蒲临抬起头来,仔细的看了看阿斗,而后很郑重的开口问道:“恩公,现在能不能告诉我,你究竟是谁?”

    ''

第二十三章 吕雉遗患

    从阿斗来的时候,蒲临就知道阿斗不是个普通人,而刚刚阿斗竟然答应下来蒲临的要求,这让蒲临意识到,阿斗的身份绝不一般。

    蒲临甚至觉得,阿斗是在说大话。毕竟阿斗年纪还不到二十岁,想想那些汉人当中位高权重的大臣,从来没有这么年轻的。

    “恩公,请恕在下无理。这件事情事关重大,稍有不慎我氐人则有灭族之危,还请恩公亮明身份,以解在下的疑虑……”蒲临开口说道。

    对于蒲临的要求,阿斗并不感到意外,迁移氐民的事情牵扯太大,单凭自己空口白说,蒲临肯定不会相信。若是蒲临不问阿斗的真是身份,阿斗反而会觉得奇怪。

    阿斗将手伸到怀中,摸出一块比巴掌略小一圈的大印递了上去,大印是纯金制成的,外表被磨得锃亮,在火光下一闪一闪的,耀人眼睛。大印成四方形状,上面刻着龙鱼凤鸟。

    “看来是官印!这官印像是纯。金的,这年轻人是什么官,竟然用的是纯金的官印!”蒲临虽然博学,但是却没有见过汉人的官印是什么样子。

    “挺沉的,看来果然是黄金的!”蒲临。将大印拿在手中,稍微感受了一下重量,接着讲大印翻过来,仔细的看了过去。之间大印上面刻着八个大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蒲临喃喃念道。

    “这八个字听起来真么这么耳。熟?我听说过。”蒲临开始慢慢的回忆起来。

    “我想起来了,传国玉玺,汉人的传国玉玺上就是这。八个字!”蒲临突然惊呼道,随后蒲临双手捧起玉玺,接着说道:“不对,传国玉玺是玉璧制成,这个是黄金的,不是传国玉玺。”

    “呵呵,这当然不是传国玉玺,不过你刚刚也说对了。一半,这虽然不是传国玉玺,但也是玉玺。”

    阿斗拿出来的正是蜀汉的玉玺。

    自从始皇命李斯打造出传国玉玺以后,这传国。玉玺不仅仅是一块玉玺,而且还是皇权的象征。皇帝登基如果没有传国玉玺,则代表着不能得到上天的认可,名不正言不顺。

    当初刘备登基。的时候,那传国玉玺还在曹丕手中,没有传国玉玺,刘备觉得自己登基缺少名分,所以当时刘备便命人用纯金打造了一块玉玺,这玉玺要比真正的传国玉玺小上一号,至于上面所刻的仍然是跟传国玉玺上所刻的一样,还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字。

    蒲临吃惊的望着手中的玉玺,轻轻的摸了摸上面的花纹,颤声问道:“这个真是玉玺?”

    “当然是真的。”阿斗点了点头。

    “这玉玺是?”蒲临满脸疑惑的问道。

    “这是我大汉朝的玉玺。”

    “大汉朝的玉玺!”蒲临马上明白过来,阿斗所说的大汉朝,当然是长安城蜀汉的那个朝廷。

    “玉玺,这果然是玉玺!”蒲临又仔细的看了看手中的玉玺,接着开口说道:“这玉玺不是应该在皇帝手中的么?为什么会在你收你?”

    “你自己刚刚不是说过么,玉玺当然是放在皇帝手中的。”阿斗笑着答道。

    “恩,我是这么说过!”蒲临愣了愣,突然猛地站起身来,一脸挂起了一副不可思议的表情,同时试探性的问道:“你的意思……你是不是要说,你就是皇帝?”

    “不错,在下刘禅,大汉朝的皇帝。”

    “刘禅……不对,不可能的,我记得你们汉人的两个皇帝一个叫刘备,另一个叫曹丕。刘备已经六十多岁了,那曹丕也年近四十了,你这么年轻,你不是!”

    “你刚刚所说的刘备,真是朕的父皇!”阿斗慢慢的站了起来,在这一瞬间,阿斗身上的气质也在这一霎那间发生了变化。

    前世的时候,阿斗是武当的首席大弟子,自然是前呼后拥,来到三国,阿斗好歹也当了几年的太子,最近又当了几个月的皇帝,身上不知不觉的也培养出一种上位者的气息。

    “你是刘备的儿子?恩,看起来像!”蒲临点了点头,接着问道:“那你父亲刘备呢?”

    “父皇已经在几个月前驾崩了。”

    “怪不得,怪不得呢,原来是这样。”蒲临明白了,因为刘备死了,所以汉朝的皇位有刘备的儿子,也就是眼前的这位年轻人继承。

    “蒲先生,不知道这样,你可相信我?”阿斗开口问道。

    蒲临满脸不可思议的瞪着阿斗,蒲临不敢相信,大汉的皇帝,这一国之君竟然会亲自跑到西域,而且还站在自己面前。

    “我是不是在做梦?”蒲临微微咬了咬舌尖,一阵刺痛感传来,蒲临才确定这不是梦境。

    “他真的是汉人的皇帝么?”蒲临眼睛又落到了那玉玺上,这玉玺自己还实实在在的摸过,有这玉玺足以证明,眼前这个年轻人真的是汉人的皇帝。

    “他好大的胆子!”这是蒲临在确定阿斗身份以后的第一个想法。

    “呼……”蒲临微微的吐了一口气,然后轻轻的咽了口唾沫,润了润嗓子,努力的回味了一下刚刚阿斗所说的话。而后才开口说道:“陛下,在下刚才所提的条件,您都能答应?”

    “君无戏言。”

    “好!”蒲临心中升起了一股激动,而后开口说:“我明天就去王部,去跟苻健说这件事情。”

    “那明日就辛苦蒲先生了,还请蒲先生尽量促成此事。”

    “辛苦谈不上,在下尽力就是。不过希望陛下也不要报太大的希望,在我看来,出兵一事只在五五之数。”蒲临说到这里,偷偷看了看阿斗的表情,接着说道:“如今苻健虽然很信任我,但是这样重大的事情,苻健一定会召集所有部酋商议。那东南面吕氏的吕归素来与我不和,此事若是我提出来,吕归肯定会反对。这吕归在我们氐人当中也很有威望,若是他执意反对,恐怕出兵一事也难以成功。”

    “吕归?吕姓是我们汉人的姓氏,这吕归是什么背景,难不成与我们汉人有关系?”阿斗开口问道。

    “陛下说的极是,这吕氏一族的确与汉人有关系,严格说起来,这吕氏还与陛下,或者说是与大汉朝廷有一些关系。”

    “与朕有关系?蒲先生快说来听听。”阿斗马上问道。

    “说起来这件事情要追溯到四百年前了。当时大汉朝刚成立不久,那大汉朝有一个皇后名叫吕雉,陛下您应该知道吧!”

    “吕雉?那不是高祖的皇后么?难道这吕氏一族与那吕雉有关系?”阿斗开口问道。

    “不错,这吕氏一族正是吕雉的族人。当年吕氏一族权倾天下,大有取代汉家江山的势头,但是在吕雉死后,齐王兄弟兴兵伐吕,周勃、陈平二人见势响应,诛灭吕氏一族。而吕氏一族当中的漏网之鱼,吕雉兄长的孙子,便辗转逃到了我们氐部当中,与我们氐人杂居,这么多年过去,早已经融入了我们氐人。”

    “原来是这样,这氐人当中的吕氏一族,竟然还是那吕雉的族人。想不到蒲先生对我们汉人的历史了解颇多啊!”阿斗很随意的说道。

    “呵呵,我也是刚看的。”蒲临说着拿起了桌子上的《史记》,接着说道:“我自幼便仰慕汉家文化,特别是这汉人的史书。”

    “对了,这吕氏一族既然原本是汉人,如今可曾想过再回中原?”阿斗转口问道。

    “回中原?中原远比西域富饶的多,我想他们吕氏一族肯定早就想回去了。可是陛下难道忘了,当年‘荡涤诸吕’的时候,这吕氏一族可是被杀的一干二净,而且还被列为大逆不道之罪,如今虽然已经过去了四百年,只要中原还是大汉朝的天下,这吕氏一族又怎么敢回去!”

    “说的也是……只要还是大汉朝,这吕氏一族就是人人喊打的逆贼,他们是不敢回去。”阿斗略微想了想,接着说道:“这样吧,明**告诉吕归,就说只要他同意出兵,朕可以赦免当年吕氏一族的罪状。”

    ……

    第二日,蒲临亲自去王部找苻健,将事情给苻健说了一遍。包括当年乌孙金刀的事情,全都告诉了苻健,不过蒲临却没有跟苻健说大汉的皇帝亲自来了,只是说汉人派来了一个使者。

    这么多年来,苻健也没少在羌人那边受气,所以苻健对消灭羌人倒是很感兴趣,但是当听到阿斗开出那么优厚的条件,允许氐族举族前往雍州居住的时候,苻健的脸色却变得难看起来。

    如今在西域,氐人虽然受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