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斗-第20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东汉采取的是募兵制,也就是说是士兵都是职业士兵,朝廷会给士兵发放军饷。每到征兵的季节,官府会张贴出榜文征兵,招募士兵,百姓报名以后,还要经过一系列的选拔,比如测试体力,灵活、耐力等,通过选拔的才可以成为职业的士兵。

    而若是遇到紧急战事,兵源不足的时候,官府也会临时性的进行征兵,就比如黄巾之乱的时候,刘备就是看到官府征兵的文书,才参军的。

    所谓当兵吃饷,若是和平年代没有战事,这当兵还是不错的,年老退伍的时候,说不定还能得到一笔安家费,但是如今天下大乱,三国之间争斗不停,当兵能够活下来的几率太少了,所以没有人愿意去当兵,这所能募到的兵也就越来越少了。

    募不到兵的情况,曹操与孙权早就已经遇到过了。黄巾之乱以后,中原地区千疮百孔,当时曹操就遇到过募不到兵的情况,不过曹操也算是聪明,马上采取的屯田制,并且从臧霸麾下投降过来的山贼当中挑选了三万青州兵,再往后便是不停地收降各地的人马,包括张绣、袁绍、刘表等,慢慢的解决了兵源的问题。

    江东地广人稀,在孙策时代就遇到过募不到兵的情况,当时不过孙策讨伐山越,从山越当中征召了数万士兵,而后到了孙权,每年都会派兵征讨山越,同时也是为了从山越当中征召士兵。

    蜀地这些年来没有经过多少战事,从黄巾之乱一直到刘备入蜀,三十年的时间,益州是歌舞升平,所以在刘备统治益州以后,并没有遇到募兵的问题。

    不过近几年,刘备北伐,阿斗抵抗陆逊,征讨南蛮,再到抵抗五胡,一系列的战事,让蜀中百姓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原本的募兵制很难再招到士兵了。

    而与募兵制相反的,便是征兵制了。

    征兵,便是强制性的招人入伍。秦朝和西汉,用的都是征兵制,而当初秦朝一般是三户出一丁,也就是三户人家会被征召一人入伍,按照每户五人计算的话,也就是十五人当中征召一名士兵。当然,这被强行征召的士兵,是没有饷银的。

    这其中也有一些例外会超过三户出一丁的范围,比如长平之战时,赵军为了抵抗秦军,征召全国青壮男子入伍,而后来秦军将赵军包围以后,为了全歼赵军,秦王甚至亲自到地方上,征召所有成年男子入伍。

    古代很早的时候就有征兵制度了,早期的征兵制当中,士兵是需要自备兵器、铠甲和衣服的,而到了战国时期,特别是秦朝,兵器全都是统一的制式,所以那时候的装备是由国家出的。征兵的时候,先是将士兵集中到一个地方,然后在发给兵器,上阵打仗。

    后来建立了郡县制以后,武器装备则改为放在各个郡县的兵器库当中,平日里由郡县官员进行维护。而一旦起了战事,一郡或者一县的兵丁集合起来,发给兵器,马上就能形成战斗力,上了战场就能直接打仗。

    但是征兵也有征兵的缺点,比如这些被征召的士兵往往都是遇到战事才会集结起来的,平日里都没有多少训练,素质比不上职业军人,战争当中一些没有上过战场的新兵,甚至还会帮倒忙。

    而且这武器装备是放在各个郡县库房当中的,若是遇到一个贪渎的官员,将用来维护兵器铠甲的钱全都贪墨,那么一旦战事起,士兵则无兵器可用,如此便很难形成战斗力。

    同样征兵制会给百姓造成很多的负担,像是秦朝就是徭役过重,征兵太过频繁,导致民怨四起,而后才会发生陈胜吴广起义的。

    ……

    长安未央宫。

    “诸位爱卿,今年募兵不顺,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朕打算,取消募兵制!”阿斗开口说道。

    募不到兵,这是事实,朝中这些大佬们都明白,不少人也觉得,是应该取消募兵制了,毕竟在这乱世当中,仅仅凭着募兵,很难提供充足的兵源。

    但同时,大家对征兵制也是感到反感。征兵制会造成过重的徭役,不利于国家的发展。像是武帝时期,为了抗击匈奴再加上征讨西域,不停地征兵,使得大汉人口锐减一半。

    过了大半天,还是庞统率先站了出来,开口问道:“陛下,您难道是准备采用征兵制么?”

    “朕还在考虑。”

    “陛下,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张松站出来,说道。

    “太尉请将。”

    “其实这征兵制,是可行之策,不过若是我大汉能够在二十年之内,一统天下的话,这征兵制倒是不错,可若是超过二十年,波及两代人,必大伤元气。”张松开口说道。

    古时候结婚都比较早,二十年的时间,一般都完成了一代人从婴儿到生子的繁衍,张松的意思是这征兵制波及一代人还可以,而若是波及到两代人,肯定会伤到国家的元气。

    旁边马良也站了出来,开口说道:“陛下,如今曹逆和东吴,虽然屡有征兵,但是用的仍然是募兵制,我想用不了多久,曹逆与东吴也会难以再募到士兵,到时候,他们也会采取征兵的。如今算来,曹逆一方户多,若是同样三户取一的话,曹逆的士兵,会多于我方。”

    阿斗点了点头,如今三国刚刚形成,大家还没有打到像是三国后期油尽灯枯的地步,所以各国仍然采用的是募兵制。

    魏国人多,若是都改革征兵制,按照惯例三户取一,魏国肯定会征召到更多的士兵。毕竟这古代战争,打得还是人口的消耗。

    “哎……人太少了!”阿斗心中微微叹道。回想起前世的时候,义和拳一个小县城都能够凑出数千的拳民,而若是大一些的府城,出上万拳民都是可能的,哪像现在这般,动用了整个关中的力量,才招募了寥寥几个人。

    征兵制自然可以解决当今的募不到兵的困境,但是若是征多了,会影响生产,若是人人都去当兵,没有人去种地,这国家也就完了。更何况现在的情况是地多人少,雍州这沃野千里,还得用氐人来填满,南中新开辟的良田,也需要有人去种植。

    突然间,阿斗想到,记得后世南北朝的时候,中原也整天打仗,不过貌似隋文帝一统天下的时候,中原的人口并不少,至少要比现在多得多。

    “对了,府兵制!”阿斗突然轻叫一声。

    “陛下,您刚才说什么,什么府兵制?”庞统耳朵尖,马上问道。

    “呵呵,朕决定,不用募兵制,也不用征兵制。”

    “那用什么?”

    “府兵制!”阿斗高深的一笑。

    “府兵制?请问陛下,何为府兵制?”

    “朕准备征召一批百姓,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同时在各地建立军府,负责管理训练这些士兵。所以朕称呼这些人为府兵。”

    “恩,这好像跟屯田兵差不多吧!”旁边诸葛亮略显尴尬的问道。

    “不一样,朕还没说完!朕准备让这些府兵自备武器和马匹,兵府只负责每年的训练和战时的征召。而且朕准备,专门为府兵建立户籍,凡是入了府兵,世世代代皆为府兵,父死子承,兄终弟及。”

    “陛下,您说的岂不是世兵之道?”诸葛亮开口问道。

    “啊?以前有过么?”阿斗诧异的问道。根据阿斗的记忆,在南北朝以前,是没有府兵制的。

    诸葛亮缓缓吸了口气,开口说道:“当年齐桓公任命管仲为相,将国都分为士农十五乡和工商六乡,其中士农之乡民平时务农习武,战时充当士兵出征,世代相传。”

    “哦,那士农的十五乡人都要入伍为兵了么?”阿斗开口问道。

    “陛下说的是,正是因为士农十五乡都要入伍,所以管仲只在国都士农十五乡中实施。”

    “哦,那个和朕的不一样。朕的这府兵制,凡是入府兵者,即为兵户,凡是兵户,全家入兵籍,兵籍可免平日赋税钱粮。”阿斗开口说道。

    阿斗话音刚落,周围人都陷入了安静当中。

    过了半天,诸葛亮好像是琢磨过来,猛然开口说道:“妙,妙啊!陛下,此举甚妙,既能保持士兵的战斗力,有不会引起民怨……只是陛下,此举在益州或许可行,雍州嘛,有点难。”

    “为什么?”阿斗开口问道

    “陛下,益州百姓安定多年,百姓耕者有其田,这免除赋税一项,足以让百姓心动,加入府兵。但是这雍州初定,就拿这郑国渠外千亩良田来说,如今都没有耕满,在雍州实行府兵制,恐怕会非常困难。”诸葛亮开口说道。

    阿斗心中暗道,不愧是诸葛亮,一下子就说到了重点。

    军籍的百姓可以免除赋税徭役,这对于百姓来说是一个很吸引人的地方。没有了徭役赋税,百姓的日子会好过很多,至少辛苦一年不受灾荒,丰衣足食是没有问题的。这就等于用家中一人去当府兵,换取全家一生的丰衣足食。

    益州发展了这么多年,基本上已经没有空余农田了,所以免除徭役赋税对百姓的吸引会非常大,可是雍州因为战乱,农田大量荒芜,人少地多,这免不免徭役赋税,就不那么重要了。这百姓都没几个,就算是用征兵制,也征不到几个百姓。

    “丞相,雍州的事情,不是一年两年能够解决的。回头朕会拟一个详细的章程,诸位爱卿也陪着朕一起参详参详。至于实施嘛,就先在成都实施,若是可行的话,再推广到全益州,若是不可行,便征兵吧……”

    ……

    邺城。

    自从拜了郭皇后为母之后,曹叡的日子好过了很多。曹叡本来就是长子,而甄氏原本也是曹丕的正室,再加上现在郭皇后正当宠,曹叡的地位也跟着水涨船高。

    曹丕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这吸食毒品的人,面色自然很难看,所以见过曹丕的人,都发觉曹丕的气色非常的差,再加上曹丕经常不朝,不少人更是已经猜测,曹丕很可能病入膏肓了。

    所有人都明白,一旦曹丕身死,这皇位,肯定会落在嫡长子曹叡的头上。

    ''

第四十四章 邺城有变

    短短的几个月时间,曹叡体会到了世态炎凉,之前因为甄氏的死,曹叡受到了冷漠,时不时还有人落井下石一番,一个平原王,在百姓看起来是想到不错,但是其中的苦闷,只有曹叡自己知道。

    毕竟曹丕还年轻,就算是能活到六十岁,也还有二十年的寿命,二十年里足够曹再生养好几个儿子了,所以一众大臣们并不看好被打入“冷宫”的曹叡。

    可是没想到,情况急转直下,先生曹叡拜了郭皇后为母,而后曹丕重兵不能理事,一众大臣们回过头来看看,发现这曹丕的儿子当中,成年的只有曹叡。

    算起来,曹叡要比阿斗大三岁,只能算是刚刚成年罢了,但是曹丕的其他几个儿子早夭,如今除了曹叡以外,存活下来的都还是孩童。在这乱世当中,让一尚未成年的游子继任,与把江山拱手送人没有什么差别。

    于是乎,一夜之间,曹叡咸鱼大翻身,从麻雀变成了凤凰!

    小时候,曹叡也体会过这当。凤凰的感觉。那时候曹操还健在。曹叡深受曹操的喜欢,曹操经常命曹叡跟在自己身边,而且十五岁的时候,就被曹操封为了伍德侯。

    这种大起大落的经历,让曹叡的。心智远比同龄人成熟的多得多,而同时,在曹叡的内心深处,也越发害怕会再次失去自己所拥有的。越是这样,曹叡就越是如履薄冰,事事小心翼翼。

    曹丕的病情到底怎么样,大家。谁都不知道,但是所有人也都想知道。

    唯一知道曹丕病情的,大概只有华佗。不过华佗的。驻地是闲杂人不得进入的,而平日华佗进宫,都是被人护送,严加看管。

    ……

    邺城皇宫。

    曹叡端着一碗参汤想曹丕的寝宫走去。

    寝宫大院门前,四名守卫见到曹叡缓缓走过来,马。上迎上去,拦住了曹叡。

    “本王要去见父皇。”曹叡开口说道。

    一名侍卫立刻站了出来说道:“王爷,华神医正在。给陛下诊病,陛下有旨,闲杂人等不得靠近寝宫,就连我们也被赶到了院门外,所以王爷若想见陛下,还请稍等一会,等到华神医为陛下诊完病,王爷才可进入。”

    曹叡点了点头,。曹丕这么做,无非是为了让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病情,须知这宫中耳目众多,稍有不慎走漏了消息,肯定会引起轩然大*。

    “既然这样,那本王明日再来。”曹叡说完,转身就要离去。

    “王爷请留步!”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曹叡回过头来,见一个中年人正出现在眼前,从衣着打扮来看,这人是侍卫的统领。

    这个中年人,曹叡认识,这人名叫仇壮,仇壮的妹妹便是曹丕的一个妃子仇昭仪,而这仇昭仪也给曹丕生了个儿子,名叫曹霖,曹霖如今被封为河东王。

    “原来就舅父大人。”曹叡脸上挂起了一丝笑容,迎了上去。

    “尔等看清楚了,来的是平原王,陛下的亲子,并非是什么闲杂人等!王爷来看望陛下,表示孝道,你们怎么能把王爷拦在外面!”仇壮看了几名侍卫一眼,而后开口对曹叡说道:“殿下,里面请吧。”

    “这个,不太好吧!”曹叡略有些犹豫的说道。

    “有什么不好的,陛下乃是王爷的父亲,王爷前往探病,乃是天经地义,我等岂能阻拦!”仇壮一副正义凌然的说道。

    曹叡脑中微微一转悠,如今任何人,包括曹叡自己都不知道,曹叡也很想接着这个机会探听一下曹丕的病情到底如何。

    “既然这样,多谢舅父了!”曹叡向仇壮道谢后,马上走了进去。

    见到曹叡走了进去,仇壮一脸笑容的看了看周围的几个侍卫,全都是自己的心腹,于是仇壮立刻拉起了一副长脸,开口说道:“你们给我挺清楚了,若是陛下问起来,就说是平原王殿下执意要进去的,我等阻拦不住,知道么?等到晚上,都去我府上,一人领锭金子。”

    这些能在皇宫中混的侍卫,没有一个是傻子,大家一听都明白了,仇壮这是故意要害曹叡的。不过大家都是仇壮的心腹,自然会按照仇壮说的办。

    仇壮的妹妹是仇昭仪,而仇昭仪也为曹丕生了个儿子,便是河东王曹霖。曹丕的儿子大多早夭,曹霖算是活下来的一个。如今曹丕尚没有立太子,所以曹霖也是皇位的继承人之一。

    最近曹叡势头正猛,看架势最有希望夺得太子的位置,而也因为这样,曹叡一下子成了众矢之的。所以仇壮才会借着这个机会,害上曹叡一次,让曹丕对曹叡心生厌恶。

    若是平日里,曹叡肯定会警惕一二,但是可惜的是,曹叡自己太想探听到曹丕的病情到底如何了,所以没有经受住诱惑。

    但是当曹叡靠近寝宫门前的时候,却突然的琢磨过来。这仇壮是仇昭仪的兄长,为何会帮助自己?接着,曹叡马上琢磨过来,自己被摆了一道!

    “呼……”曹叡微微的吐了口气,放慢了脚步,此时曹叡突然感觉到了进退两难。

    曹丕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将所有的侍卫都遣散到了寝宫外面。如今这院中,空荡荡的,只有曹叡一人。

    看了看前面紧闭的寝宫大门,曹叡心中默默的下了一个决定。

    “豁出去了!”想到这里,曹叡快步来到了寝宫门前。

    曹叡并没有进去,而是把耳朵靠在了窗户边,仔细的开始听里面说话的声音。

    “好你个华佗,快说,你到底给朕吃了什么东西!”曹丕的声音传来。

    华佗不慌不忙的答道:“陛下,您服用的这丹药,名叫龙虎丹,吃了以后可以生龙活虎,使陛下可以轻松驰骋于后宫……”

    “啪……”瓷器被摔碎的声音传来,而后只听曹丕喘息着说道:“华佗,你还在胡说!朕都知道了,你竟然敢利用这龙虎丹毒害朕!”

    “陛下,话可不能如此说,是药,便有三分毒性,更何况又是龙虎丹这种刚猛之药。陛下,须知男女之事,本来就是比较伤身,若是没有节制的话,身体出现不适乃是必然之兆!”华佗仍然不慌不忙的说道。

    “哼……华佗,你还在狡辩?这虎狼雄起之药,朕以前也用过,为何朕的身体一点事都没有,偏偏吃了你这个龙虎丹,朕就病了!”

    “陛下,您以前吃过的可有龙虎丹这种功效?这药效强,难免会有些副作用。若是陛下之前用的药,有龙虎丹一半强,华佗愿受责罚!”

    “你……”曹丕气的说不出话来了。

    华佗说的是事实,以前曹丕用过不少的*药,什么虎鞭、鹿血,都远远不如这龙虎丹药效强。

    “其实陛下若是能够多加节制这男女之事,少用了龙虎丹,然后再用其他药慢慢调整,自然会痊愈的,这样吧,草民开几服补药,给陛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