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阿斗-第25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道老师需要多少兵马?”

    “一人足矣。”

    “一人?”阿斗满脸疑惑,而诸葛亮微微一想,脸上则浮现出一丝诧异。

    “不错,臣一人足矣!”徐庶回答道。

    此时,阿斗也终于明白徐庶的意思,徐庶这是要去劝降曹叡!

    “不行,绝对不行。这样太危险了。”阿斗马上表示反对。

    “陛下,曹爽麾下还有四十万大军,若是再加上郡兵、屯田兵、各地私军,人数尚在当年袁本初之上。即便是我军倾力进攻,胜负也只在五五之间,不过即便是获胜,我军也得损失数万乃是十几万人;而若是与东吴司马懿夹击的话,当有八成胜算,不过那样的话冀州恐怕要算给东吴一份了。算起来,还是臣亲自走一趟,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得到冀州和魏国那四十万大军!”徐庶缓缓说道。

    “损失十几万人又何妨?就算是朕不要冀州,也不能让老师你涉险。”阿斗斩钉截铁的说。

    见到阿斗这副表情,徐庶心中升起一股暖意。不过随后,徐庶还是开口劝说道:“陛下,曹叡也是我的弟子,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臣了解的很。曹叡此人外表看起来是颇有才干,像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但是实际上此人确实优柔寡断,没有多少主见,易受人影响。况且如今魏国也缺少一个主心骨,臣有信心劝说未果来降。”

    “不行,还是太危险了。朕不能让你去。”

    “陛下,你放心,臣就是不能说服曹叡,也定能够平安回来。”徐庶马上说。

    “老师。现如今那曹叡必然对你恨之入骨,你不能去冀州。”阿斗说着向诸葛亮使了使眼色,试图想让诸葛亮去劝说徐庶。

    “陛下,臣以为,就让元直去吧!”旁边诸葛亮突然cha口。

    “丞相,怎么连你也……”

    “陛下,元直主动请缨,必然是已经准备周全了,臣相信元直。”诸葛亮缓缓说。

    而徐庶也跪了下来,很郑重的说:“陛下,臣在魏国几十年,日夜处心积虑,就是为了这一天,请陛下成全臣吧!”

    “这……”看着徐庶决然的表情,阿斗反而踌躇起来。徐庶这十几年的辛苦,不是用言语能够轻易说清楚的。也许,若是今天阿斗不答应徐庶,徐庶多年的策划可能不能实施,徐庶有可能会抱憾终身。

    内心挣扎了半天,阿斗终于长叹一口气:“好吧,老师。无论成功与否,你一定要安全回来。”

    ……

    常山郡。

    那位冒牌的“人公将军”唯唯诺诺的站在周仓面前,小心翼翼的为周仓解释着常山郡的情况。

    “将军,在我们东面三十里,就是张曼成军,他麾下有一千七百多人。”

    “张曼成?”周仓轻蔑的笑了笑,随后说:“想来也是和你一样,假冒的吧!”

    张曼成是黄巾军除了张角冀州主力以外最大的一股黄巾军,周仓虽然不认识他,但是确实久仰大名。

    “将军英明,这假冒张曼成之人,原本是常山郡城外面村落的一个混混,后来冒出张曼成,召集了几十个地痞无赖,抢劫乡里,再到后来更是被他夺下了一座县城,所以才有今天的他。”假人公将军赶紧说。

    “好,你马上去召集人马,咱们现在就去教训教训那个‘张曼成’!”

    这伙黄巾军行军毫无什么章法可言,千余人走起来,根本不像是军队在行军,反而更像是一群乞丐。

    看习惯了精锐部队的周仓望着身后的这些黄巾军,眉头微微皱起,眼神中尽是不满,不过随后周仓再想想,当年的黄巾军,好像也跟这差不多,周仓心中便释然了许多。

    远处天边,升起了一道道炊烟。假人公将军一指那些炊烟,开口道:“将军,你看那炊烟,就是张曼成的营寨。将军,咱们现在突袭过去,定能出其不意击败他们。”

    “出其不意?突袭?”周仓不屑的笑了笑,看看身后这伙无精打采的黄巾军,那龟速般的行军速度,还有那混乱不堪的阵型,根本谈不上什么出其不意的突袭。

    周仓摇了摇头:“不必了,咱们直接去叫阵就是了。”

    周仓提刀来到对方营前,开始叫阵,过了大半天,才见到有人从里面走出来。

    “以,看旗帜,他们应该是三十里外的那个张宝吧,我与他井水不犯河水,想不到他竟然来找麻烦。也好,一山不容二虎,今天我就顺势灭了你!”那位假的张曼成冷哼一声,随后看了看正在叫阵的周仓,而后指了指身边的壮汉,开口说:“大牛。你去干掉他!”

    “贼将,出来受死!”周仓再阵前提刀大喊,而后只见一个身高过丈的壮汉走了出来,壮汉手里拿着一块巨大的铁疙瘩,少说也得有百斤重。

    “将军小心,他是张曼成手下第一大将,叫大牛,力大无穷!”后面假人公将军赶紧提醒道。

    面对一个身材要比自己高大许多的人,周仓并没有害怕。黄巾军穷的很,都没有战马,所以即便是将领。也只能步战。周仓这人不会马战,但是步战水平则是超一流的。周仓天生神力不说,而且还生了一副飞毛腿,日行千里,平日里关羽骑马周仓用双腿就能赶上。同样是步战,就是遇到五虎将级别的将领,周仓也有信心保命,更重要的是周仓跑得快,就算是打不过逃跑的话,别人kao双腿也追不上周仓。

    “你是何人,报上名来!”那名叫大牛的壮汉大声吼道。

    “我是谁?我就是周仓!”周仓的嗓门同样不小。

    后面,那名假冒的张曼成听到周仓自报家门,嘴角上扬lou出不屑的笑容。

    “哼哼,周仓都出来了,周仓虽然是黄巾旧将,当年也是张宝的部将,不过谁不知道周仓是待在关羽身边的!这假张宝想要招兵买马想疯了不成,我等冒充一下黄巾将领转世也就罢了,他那边连活人都转世出来了!别说,这个周仓和传闻中真的周仓还很像。”

    想到这里,假张曼成大声吼道:“大牛,给我生撕了他!”

    “好叻!”那名叫大牛的壮汉低声答应这,同时扑向了周仓。

    “莽汉一个!”周仓一个闪身,轻松的就闪了过去,随后照着那壮汉后背就是一刀。

    “呲……”壮汉后背上顿时被劈开了一刀血口,深可见骨,而那壮汉哀嚎一声,却没有倒下。

    这回轮到周仓小吃一惊了。周仓也算是天生神力,这一刀劈实了就是巨石也能给劈成两半,可是刚刚那一刀下去,这壮汉只是受了伤而已。

    周仓回头一看,突然笑了起来,原来这壮汉和周仓一样,都是胸有板肋。

    “怪不得能吃我一刀,这小子也是版肋,我喜欢!”周仓嘿嘿一笑,随后一腿扫过去。正好打在大汉膝盖关节,大汉一个没站稳,摔倒在地上。

    “给我绑了!”周仓说着,将刀一指前面,开口大吼:“还有谁敢来送死。”

    周仓两招就解决了这个大汉,直接震慑住了对面的黄巾军。对面黄巾军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竟然没有一个敢出来的。

    见到周仓如此英勇,假张曼成轻轻的咽了口唾沫,随后占了出来,一脸赔笑的说:“这位好汉,我等也是穷苦人家,不过是为了混口饭吃,您也看到了,我这些弟兄也都是衣衫褴褛,我们寨子中也没啥值钱的东西。您武艺高强,何必跟我们过不去呢!您应该去打附近的县城,那里面可是有不少的粮食。”

    “我为何跟你们过不去,实话告诉你,今天,我就要收编尔等,省的你们在这里败坏黄巾军的名号!”

    “收编我们?”假张曼成一脸迷茫。

    后面,那假的人公将军大喊道:“傻蛋,你还不懂么,这位将军,就是周仓,是真的周仓!”

    “真的周仓?”假张曼成眼珠一转,随后颤声问:“是那个跟在关羽身边的周仓?”

    周仓一瞪眼,厉色喝道:“怎么,天下还有第二个周仓不成?”

    ……

    马车缓缓的走在通往邺城的官道上。

    徐庶前往邺城说降曹叡,带的人并不多,只有两个侍卫,一个小童而已。对于徐庶来说,此去邺城也不是攻城拔寨,要是曹叡想杀自己,人再多也拦不住,所以干脆轻装简从得了。

    马车内,徐庶轻轻揉了揉太阳穴。

    “怎么回事,怎么感觉到心慌慌的,仿佛又什么事情要发生,怎么老觉得心神不安。”徐庶深吸一口气,随后开口对外面侍卫说:“来人,给我拿些水来。”

    侍卫打开车帘,递上水袋,徐庶喝了一口,而后将水袋递回去,同时,眼睛不经意间瞥到了那名侍卫。

    徐庶脸色顿时大变……

    ——————————

    馋虫新书《重生方寸山》已经上传,在下面本书作者隆重推荐里有链接可以直接进入,各位帮忙收藏一下,有推荐的话也请给馋虫新书《重生方寸山》,谢谢!!~!

第五卷 天下大势 第一二六章 冀州之争

    “你,你……”徐庶指着那侍卫。半晌说不出话来,直到过了老半天,徐庶才长出一口气,开口说:“陛下,你这是……胡闹,太胡闹了!”

    “呵呵,老师,你一个人去邺城,朕也不放心,反正最近闲来无事,朕便跟来了,助老师你一臂之力。”打扮成侍卫的阿斗开口说。

    “助我一臂之力?我看这是给我添乱!”徐庶冷哼一声,冲着外面另一名赶车的侍卫开口喊道:“快调动,咱们回去!”

    “啊,徐大人,您不去邺城了!”另一名侍卫一回头,徐庶才看清楚,是张嶷装扮的。

    “这一路停都没停,你们是什么时候混过来的?算了,我也不问了。”徐庶无奈的摇了摇头:“陛下,这邺城可还是魏国的地盘。你乃是一国之君,怎么能如此涉险呢!这,这简直是……”

    徐庶吧自己脑子中的词汇过滤了一遍,却没有发现一个合适使用的。

    “老师你放心,当年在汝南,朕不也是逃回成都了么?那时候曹操可是层层布防,城城通缉,不也是留不住朕么,如今的冀州,都乱成一锅粥了!根本组织不起大规模的通缉,朕更不必惊慌了。再说了,老师你不说,朕不说,张嶷不说,又有谁知道朕是谁?邺城当中没有几个人见过朕,朕也根本不用担心。再者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曹叡他就是再小气,也不可能拿几个侍卫出气吧!”

    “哎……”徐庶叹了口气,徐庶也算是非常了解阿斗,阿斗这人平日里是对诸葛亮、庞统和自己言听计从,但是一旦真的决定了什么事情,是很难以改变的。

    “好吧,陛下,你跟着可以,但是必须要听从臣的安排行事。”徐庶只好妥协说。

    “老师放心,朕一定按照老师说的办。”

    ……

    汉朝。有许多官员都是由宦官所担任的,比如中书令、黄门仆射等,不过汉末宦官专权,导致宫变,最终造成了东汉的灭亡,所以曹丕登基以后,引以为戒,将不少原本用宦官所担任的官职转为非宦官人担任,至于宦官,而九品中正制以后,宦官大多数只有品级没有官爵。

    孙权称帝以后,绝大多的官制沿用魏制,所以在东吴朝廷上,宦官同样是不会得到很正式的官职,而只有品级,至于原本应该用宦官担任的官职,则改为挑选一些世家子弟为担当。

    而今日朝堂上,大将军陆逊与太尉顾雍联名上奏,举荐司马昭为中书令。

    这一招,让所有人都小吃一惊。自从修建东莱大港的那一日起,东吴朝中两派就已经是势同水火。司马懿建了的东莱港。便等于剥掉了江东六成的水师,而后司马懿又利用黄河凌汛的时机,渡过了黄河,在河北站稳了脚跟,同时借此掌控了江东六成的陆军。这对之前的江东军队统帅陆逊打击还是很大的。

    按理说,现在的陆逊和顾雍应该是巴不得多给司马懿找茬,但是却万万没想到,二人竟然举荐司马懿的儿子司马昭为官,朝中文武纷纷开始猜测,陆逊和顾雍到底玩的是那一招!

    寿春,司马懿府。

    司马懿北伐魏国,带走了不少的官员作为助手,这反而使得寿春司马懿的势力收到了削弱,如今司马昭被举荐为中书令以后,司马府上竟然找不到一个像样的谋士来商议,加上诸葛瑾去了荆州巡视,所以在司马府中商议对策的,只有司马师、司马昭两兄弟再加上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

    “大哥,元逊兄,你们说顾雍和陆逊这是在干什么,竟然举荐我为中书令!我总觉得,这里面有阴谋。”司马昭开口说。

    司马师摇了摇头:“我也不清楚陆逊顾雍二人有何用意,元逊兄,你觉得这中书令,可有何不妥?”

    诸葛恪微微的想了想,随后开口说:“这中书令并没有什么不寻常的,之前也有人干过,说起来这中书令不过是平日写写记记,出不了什么大差错。也不必担待什么责任。陆逊此举,着实让人费解。”

    “哎!要是父亲在就好了,准能猜出来陆逊的意图,大哥,要不这样,我不去当这个中书令不就得了,那样的话不管陆逊顾雍有什么阴谋,我也不用害怕。”司马昭开口说。

    “我倒是觉得你还是去的好。”诸葛恪眉头微微舒展开,随后对司马昭说:“如今司马大人虽然不在寿春,不过家父应该快从荆州巡视回来了,只要家父回来,可保你无忧!而且我还有一计。”

    “何计?”司马兄弟同时开口问。

    “陛下宠信黄皓,二位不如走走黄皓的门路。让黄皓在多留意陛下那边有什么动向,及时通知我等,我们也可以见招拆招。”

    ……

    顾雍府。

    悠长的琴声传出,隐隐的透着一股子悲伤与留恋的感觉。

    顾雍顺着声音走过去,发现小亭中,顾谭正轻轻抚着琴。

    见到顾雍过来,顾谭急忙停下来,冲着顾雍躬身一拜,随后说:“祖父,你来了。”

    “子默,我听你这琴声透着一股子隐隐的哀伤。这是为何?”顾雍开口问。

    “没什么,孙儿只不过是想起了当年,我等太子四友在一起的时候,如今么,太子已经登基,而我等也是各奔东西了,想到这里,孙儿有些伤感罢了。”

    所谓太子四友就是诸葛恪、张休、顾谭和陈表四人,四人年少的时候,都是孙登的伴读,四人之间的关系非常好。

    四人当中。诸葛恪是诸葛瑾的儿子,张休是张昭的儿子,这二人都算是江东外来户;而顾谭是顾雍之孙,土生土长的江东人,陈表是陈武的儿子,是庐江人,也算是半个江东人。

    几人长大以后,渐渐因为身份的原因,产生的隔阂,几人的友谊已经不再是当年那样的单纯。当年的太子四友已经不复存在,有的只是互相的勾心斗角。

    顾雍当然能够猜出来顾谭所想,顾雍拍了拍顾谭的肩膀,开口说:“子默,慢慢的你就会明白了。当年我在中原游学的时候,曾经广交好友,像是荀彧、荀攸叔侄,戏志才、沮授等人,都与我交好,那郭嘉甚至还是我的师弟。不过后来也不是各为其主么?当初官渡之战之时,若不是伯符将军身遭不测,我可能就随着伯符将军攻许都去了。”

    顾谭点了点头,而后突然想到一件事,开口问:“祖父,我听说今天您和大将军保举司马昭为中书令,不知这是为何?”

    “说起来,这是我给伯言出的一个计策,目的就是将司马兄弟困住寿春。不光是司马兄弟,以后每一个司马家的人,我都会保举他们在寿春为官。”

    顾雍话音顿了顿,接着说:“如今司马懿掌控了我东吴大半兵权,在朝中,司马懿也纠集了一群党羽,但是跟我们比起来,他司马懿还是根基不足。我们江东世家自从伯符将军时候,就在他们孙家效力,至今已经三十余年,他司马懿不过才投kao过来几年而已。朝中根基怎比得上我们江东世家!如今陛下信任司马懿,我等在暂时动不了他,但是只需让司马懿长期在外,然后朝中官员多对其进行诋毁,长此以往,司马懿必然会失宠,我们便可以宠信夺回军权,同时将司马一族的人都困在寿春,也是为了牵制司马懿,让他有所顾及。”

    “中书令这官员听起来虽然好听,但是却等于断绝了司马昭升迁的道路。中书令是什么?当年是宦官才做的官职,手中并没有多少实权。朝中官宦子弟若想入仕为官,首先都会外方一任太守,或者在军中挂一个校尉的职位,历练几年后,再回到朝中供职。你可曾听说过有从中书令往上升迁的?就算是升迁,也不会是什么实权性的官职。我举荐司马昭为中书令,明提拔,暗却是让他送了前程!”

    ……

    此时的司马懿并不知道后方陆逊和顾雍已经对自己用起了软刀子,司马懿的重心还是放在冀州。

    冀州的局势一日三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