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今天。实际上最可以代表一天股价的平均成本的当然不是收盘价,而是一日的均价。运用收盘价计算短期的均线,比方5日均线,就离真正均价的差距较大,所以用这种计算方法得出的均线周期越短,就越不能代表平均成本。相对来说,越长的周期这种误差就越小,所以真正有代表意义的是每日的均价,而并非收盘价,这一因素是使用均线系统的投资人必须注意的。
二)均线系统的优点
均线系统尽管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但它的确可以将道氏理论数字化、具体化,均线系统主要有以下优点:
1、均线系统可以很清楚地表示出股价波动的趋势。
每日股价起起落落,常常叫投资人难以分清股价波动的趋势。通过均线系统,我们很容易一眼看出股价波动的趋势,究竟是上涨还是下跌或是横向波动。
2、可以将大众的平均成本公开。
均线系统可以将大众的平均成本公开,而平均成本是判断股价波动非常有效方法之一,当我们得知投资者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成本后,很容易可以从投资人获利和亏损的程度,判断他们的买卖愿望和即将作出的决定,并以此作为买卖的参考依据。
(三)我对葛兰维定理的理解
正如前面所讲,均线系统可以表示投资者的平均持仓成本,它和股价之间的关系,表明各个时期投资者的盈利和亏损的程度。投资人盈利和亏损会影响他们的买卖决定,并最终造成股价波动,葛南维因此从中总结出《葛兰维八大定律》(如图)
1、平均线由下降逐渐走平,且有向上抬头的迹象,而股价自均线的下方向上突破平均线时是买进信号。
均线系统由下降转为水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形成,需要很长时间。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这一价位区的换手越来越多。此时股价一旦向上穿越均线系统,对于在低位买入者来讲突然获利丰厚,必然会造成低位买进的投资人大量获利抛售。只要股价可以高位站稳,成交量放出巨量加以配合,就说明必然有巨大资金介入了。因为没有大资金的介入,股价是无法有效突破均线系统的。既然有大资金介入,后市上涨就是很正常了,所以作为买进信号。
2、股价趋势走在均线之上,股价突然下跌,没跌破移动平均线,又再度上升,是买进讯号。
均线所代表的是平均成本,那么股价跌到均线即止跌反涨,说明抛压是因为获利丰厚导致,一旦股价跌至均线,投资人利润减少,卖压就迅速降低,并很快又继续回升,表明市场气氛良好,股价很快会再创新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如果股价下跌至均线附近伴随着成交量的迅速萎缩,然后起稳并上涨,继续上涨的可靠性更高。
3、股价跌至平均移动线下方,而平均移动线短期内仍为继续上升趋势,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上方,是买进信号。
性质基本与第二条相似,可参考第二条的注译,只是下跌的力度较大。
4、股价趋势走在平均线之下,突然出现暴跌,距离平均线非常远,极有可能随时再度靠近均线,亦为买进时机。
股价的暴跌,会造成投资人突然亏损极为严重,严重的亏损会使投资人无法下决心割肉卖出手中持股,而产生强烈的观望情绪,致使很轻微的买气,很容易迅速将股价推高,因此为买入信号。
5、股价走在平均线上方,突然暴涨,距离均线越来越远,为卖出时机。
股价向上大幅暴涨之后,投资人不论在短期买进还是中长期买进的都突然获利丰厚,极易引起大量获利回吐,造成股价迅速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6、均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为水平,且有向下跌的倾向,当股价从平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时,为卖出信号。
均线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盘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量筹码在这一价位换手,是大多数投资人的平均持仓成本区域。此时股价一旦下跌,导致所有在这一价位的买入者,全部被套牢。出于对亏损的恐惧,任何一次股价回升至这一价位区,都会因解套压力而迫使股价再次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7、股价趋势在均线之下,回升时未超越平均线,再度下跌,为卖出讯号。
股价回升到均线附近就重新下跌,说明一有解套的机会或者少亏投资人就争相出逃,造成股价的下跌。表明此时投资人心态不稳,有很强的卖出欲望,这种心态会导致股价继续大幅下跌,因此为卖出信号。
8、股价仍然涨过平均线上方,但平均线继续下跌,不久股价又回到均线的下方,为卖出信号。
这种走势的性质与第七条较为相似,只是反弹的力度相对较大,参考第七条的定律注解。
很多投资人经过长期实践之后,认为第三条与第八条比较不易与实际配合,运用时风险较高,如不是非常熟悉均线系统,投资人最好放弃不用,以免承担过大风险。
运用均线系统最为稳妥的做法是相互结合使用。葛南维定律第一条与第二条合并使用:平均线从下降趋势转为水平而有向上波动的趋势,股价从均线下方向上方突破均线,不久,回调时若不跌破均线,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买进时机。如果这时再配合股价在颈线附近的企稳,成交量逐步萎缩就更可以确认是最佳的投资机会。这种情况必然只有在底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才会出现,它所要反映的市场气氛和买进原因与底部形态的突破之后的反抽是完全一样;第六条与第七条合并使用:均线走势从上升趋势逐渐转变为水平,且有向下倾斜的倾向,当股价从均线上方向下突破平均线,回升时无力穿越均线,再次下跌,为买进时机。如果成交量随着股价的回升有略为缩小的迹象,就更加可肯定是运用均线操作的最佳卖出时机。这种情形必然出现在顶部形成之后的反抽过程中,所反映的市场气氛与卖出原因与顶部形态完成之后的反抽完全一样。由此我们可以得知,尽管形态分析和趋势分析的进出时机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事实上殊途同归,都是投资人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的观察结果。
在葛兰维八大定理中,第四条与第五条的正确运用必须要有乖离率的配合,下面我们就来解释乖离率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四)乖离率的形成原因和运用
在证券市场上,如果投机气氛浓厚,往往在人为操纵下或利好利空的刺激,造成股价出现暴涨暴跌,但是不管怎样终究有个限度。股价离均线太远,就会随时都有反转的可能。因此如果我们熟悉并能够灵活地运用乖离率,那么必然会提高我们的获利能力,因为乖离率是一种简单而又有效的分析方法。
乖离率又叫偏离率,它是将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的差距用百分比表示,告诉我们股价与平均移动线之间差距大小。乖离率可以分为正乖离率和负乖离率,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上,则乖离率值为正值;如果股价在均线之下,乖离率则为负值;当股价与平均移动线数值相同,则乖离率值为零。
乖离率最早来源于葛兰维的平均线定律,它的理论基础主要从投资者心理角度来分析。因为均线可以代表平均持仓成本,所以股价一旦大幅下跌,跌到平均移动线以下时,其乖离率值为负数。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的负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投资人损失越大。这样大多数投资人因损失惨重而不愿忍痛割肉,导致卖压极轻。同时产生低价买进股票以求摊低成本早日解套的想法,加上低价拣便宜的人,很容易将股价推至均线附近。所以当乖离率负值越大时,股价反弹的可能性越大。
同理,当股价大幅上涨,涨至均线上方,股价离均线越远,乖离率数值就越大。表示大多数买入的投资人,获利越丰厚,投资人落袋为安的想法自然越强烈,会给股价带来巨大的压力,很容易造成股价大幅下跌。这就是乖离率提供的买卖依据形成的原因。
乖离率基期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太短,反应就过于敏感。但是基期的日期选择太长,反应就过于迟钝。通过比较,我们通常将10日平均移动线作为最佳基期,因为它既不过于敏感也不迟钝。
公式:
'10日乖离率=当日指数(或股价)…最近10日平均数/10日平均数'*100%。
10日乖离率通常在…7%… …8%之间开始反弹,这是最常见的反弹区域,这一点大致与多数人的认识基本相同。但以这个点位作为进场点就不合适了,因为这个数值经常被跌破,安全系数不高,往往又操不到底。作为一个谨慎的投资人,应该选择更为安全可靠的点位,所以我们建议以…10% - …11%之间作为进场时机。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工具书上,都认为乖离率的上下波动的折返点大致相同。事实上它们的波动并不以零轴线对称,而是总体重心略微向上倾斜。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应该十分慎重的对待,出于稳健的做法我们还是建议在+8%予以卖出,而不应该预期过高。
运用乖离率时,必须对以下几种因素全面考虑才能提高成功胜算。
1、股票流通市值的大小,会直接影响运用乖离率的成功率。
正如前面所说,乖离率的形成,是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造成盈利和亏损产生的本能反应的结果。总的来讲流通市值越大的股票,机构就越不容易控筹,散户的比重往往也就越大,因此越是遵循投资人本能反应,使用乖离率的成功率也就越高。
2、运用乖离率交易时,尽量在低位成交密集地带运用,而尽量不要在高价位区使用。
股价在低价位处徘徊时,筹码多在投资人手中,因此更遵循投资人的本能反应,成功率相对较高。在高价位区,机构往往控筹很充分,股价容易在机构的操纵下暴涨暴跌。
3、股票业绩的好坏。
从实际运作中可以发现,股票的业绩越好,持股人的心态就越稳定,股价下跌时乖离率值通常较低时就开始反弹。这是因为持有股票的人心态稳定不愿低价求售,持有现金的投资人担心错过良机即早进行买入的结果。而垃圾股通常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乖离率在股价下跌时,往往负值很大时股价才开始反弹。这是因为垃圾股下跌时,投资人往往没有什么信心,持有垃圾股的人经常在下跌过程中为减少损失而忍痛割肉,持有现金的投资人觉得心里不踏实而不敢轻易介入,这都加重股价的下跌力度。所以绩优股通常乖离率负值较小时就开始反转。垃圾股通常跌至负值较大时,才开始反转。所以业绩不同的股票,运用乖离率时应灵活对待。
乖离率在使用上应尽量地在低数值处买进,在不太高的数值处减仓,而不要担心错过机会。机会是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我们应尽量地谨慎对待投资机会,不论错过多少次机会我们的本金还在,一旦因急躁造成亏损,后悔是毫无意义的。
第三章 证券分析的本质
一、技术分析的根源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世间万物都遵循着特有的规律。从宇宙的运动到光的传播方式,任何事物都有它存在规律,不论任何领域都是在规律的支配下运行。很多现象因频繁出现次数过于密集,以至于造成我们已经习以为常,见怪不怪。表面上看是一种巧合,实质是事物的本质表现。透过所有物体一旦失去支撑或阻力,就一定落到地上这一规律,伊萨克·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埃德蒙特·哈雷通过大量的研究通过运算,预言1682年出现的一颗彗星,将在1759年重新返回,这一推断最终在哈雷去世的17年后被验证。爱迪生通过对电的大量研究,最终发明了电灯、电话、留声机。他们之所以有惊人的预见与发明,无一不是通过对大量现象的观察和对规律加以总结,最终了解事物的本质。只要我们可以正确认识,并对规律本质加以了解,一切事物未来的变化都能够较为精确地预见。
人的行为也是有规律的,通过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研究,就可以提前预知他们未来可能所作的决定。
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的思维是独立的,都认为自己与众不同,认为自己的见解和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在某些方面超越常人。事实上大多数人并不存在很大的差别。
当你酒足饭饱之后,看见一根金华火腿会有什么感觉?我想绝大多数人都会熟视无睹。但是当你饥寒交迫时看见它,又会有怎样的感觉?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垂涎三尺,无一例外。
当我们的梦想成真时,有谁不是兴奋不已?当我们失去自己最心爱的东西时,又有谁不是痛心疾首?
当别人的孩子病了,也许你会无动于衷,但是自己的孩子生病的时候,又有谁不是心急如焚?
如果我们一夜之间,失去所有的财富,有谁能够做到平心静气?如果我们从一无所有,一夜之间富可敌国时,又有谁能够做到心平气和?我们的痛苦和快乐,有谁不是建立在利益得与失的基础上?人和人之间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同的,利益得失是一切关系的基础,也是我们痛苦和快乐的根源。
股票市场的波动与我们的利益,有着异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也是人类秉性最直接的表现之处,所以市场的运动也同样有规律可循,这些规律早已被前人总结归纳,只要认真观察,客观分析,我们就可以站在前人肩上,轻松地将隐藏在规律背后的本质加以揭示。
技术分析是前人运用统计原理,对于市场进行大量统计归纳,从较高的成功率中,总结出的分析方法。就像大雁的飞行方式,大雁不懂什么是空气动力学,但是长年累月的飞行,不断尝试,使它们发现用一字形、或人字形飞行最节省体力,长此以往,就形成了这种特有的飞行方式。技术分析的形成也是一样,投资人经过大量的观察,发现一些图形和某种现象一旦出现,买进股票或卖空股票获利概率都非常高,他们将这一种现象加以归类,就逐步形成了一种技术分析。
技术分析可以分为指标分析、形态分析、趋势分析,以及时间周期分析。从表面上看是各自不同的分析方法,实质都是从不同角度对市场特征的总结。仅仅利用单一的技术分析方法分析股价未来波动,实践证明准确性并不高,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技术分析,都有它的不足之处。有时候某种技术分析方法,能够较为准确给出买卖时机,但是有的时候却失误率很高。这种情况频繁发生,以至于有时我们无法正确判断。这些原创人在金融市场倾家荡产,用血与泪总结出的经验,尽管有缺陷,但都是他们对市场不同程度的理解与观察。
传统的技术分析,很像我们判断黄金真伪的方法。有的是用手掂它的重量,有的是观察它的色泽,有的测试它的硬度,所有方法都是对于黄金某些单一特征的了解。事实上运用单一的方法,失误的机率很高。就像只了解黄金的密度和硬度,而不知道它的颜色,通过这两个特征研判,就有可能被人用铅所蒙骗,不论硬度和密度铅与黄金都比较相似。反过来如果仅知道黄金的色泽,并仅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也会被人用黄铜所迷惑。
因此可以说不论任何的单一分析方法,都不可能十分精确的判断,如果我们希望对投资机会有更为精确的把握,就有必要作进一步更深入的了解。通过对技术分析的学习借此了解市场的本质,而不是生搬硬套地运用。只有明明白白知道市场本质,才有长期获利的希望。找到它的源头所在,才能够灵活加以运用。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市场的大量统计,以及认真分析技术分析形成的原因,以此了解股市运动规律的本质。然后通过对市场内在规律的了解从各个角度综合研判,而不局限某种单一方法,这样成功概率就会大大提高。
所有技术分析家或技术分析理论的创始人,都没有明确地告诉我们市场的本质是什么,事实上他们也未必知道这些规律的内在原因就是投资大众的本能反应。
通过前面对于技术分析体系中的形态分析、趋势分析的剖析,只要我们头脑中不加以任何偏见与固执,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所谓技术分析的形成,是投资大众本能反应的结果。所以正确的学习技术分析,应该以此了解投资人面对股价波动的本能反映和心理变化。
二、残缺的基本分析
实际上,影响投资人心理变化的不仅仅是股价的波动,股票基本面对投资人心理同样也能造成很深的影响,并最终影响股价的波动,因此我们应该同时关注基本面的变动。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这里所说的对基本面的关注不是说去了解传统的基本分析的分析方法,而是通过了解投资大众对于基本面的认识和看法,来了解投资人在基本面有所转变之后买卖欲望的变化。
所谓传统的基本分析认为,股票的价格取决于上市公司的内在价值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