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宣让众多流民一一按了手指,其中有一位应该识字,见到这封投名状,顿时瑟瑟发抖,说什么也不按下手印,刘宣心中发狠,直接用小刀割破了这人的手指,强行签上了名字,按下了手印。

    刘宣不理会这位识字的老兄嚎啕大哭,开口说道:“这东西名叫投名状,大家都听过戏文,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上面写了辱骂当今皇帝的话,这是大逆不道的罪行。”

    “按下了这个手印,就要彻底与官军决裂,哪怕以后被朝廷招安,只要这东西还在,大家也会被诛九族。”

    刘宣之所以采用这一招,也是被逼的没有办法,他这支队伍,哪怕加上李家父子,才五个男丁,根本不可能控制人数众多的流民,如果不拿住众流民的把柄,只怕马上就有大祸

    这一招在人数较少之时,还能勉强用一用,如果大规模使用,天下也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果传了出去,只怕会被官军当做生死大敌,穷追猛打。

    刘宣招呼了李旭通夫妻,决定先吃一顿饱饭,恩威并施慢慢的让这些流民归心。

    李旭通夫妻砌了一个土灶,升起了火,煮了满满一大锅大米饭,看起来应该有三十斤。

    在陕北这个贫苦之地,因为气候寒冷,雨水稀少,除了靠近河水的水田,大部分旱田都只能种一些杂豆,小米这种耐旱的农作物,哪怕是富裕人家,也很少能吃上大米饭,白面馒头这类细粮。

    这一伙流民已经几个月没吃过饱饭,每日吃的也是榆树皮,野菜,偶尔吃一些麦麸,小米这种粗粮,如今见到香喷喷的白米饭,顿时拥挤不堪,纷纷向锅边抢食。

    刘宣奋力大喝了几声,抽出腰刀,用刀背奋力抽打着这些插队的饥民。

    刘宣让众多流民按家庭为单位编组,分开次序一一过来打饭,这些流民,遇上了难得的美味,恨不得长了两个胃,竟然吃了足足一石(一百二十斤)陈米,让刘宣心中大大的心疼了一番。

    在刘宣的组织下,众人弄了写水,将一些丝绸用沸水煮过晒干,为几位被羽箭射伤的流民裹上绷带。

    因为吃的太饱,这些流民都走不动路,刘宣等人也只好在附近扎下营寨,停留下来。

    对于三位俘虏的官军,刘宣也一视同仁,让他们美美的吃了一顿大米饭。

    刘宣等他们三人吃饱喝足,才开口说道:“为了避免被官军察觉到虚实,你们三人肯定是不能放回去的,如果今日你们不落草入伙,那么这一顿饭就是你们的断头饭了。”

    刘宣将写好的投名状拿了出来,让三人签上姓名,三人都出身官军,见识比普通百姓强出许多,自然知道这东西的厉害,但是见刘宣面露凶光,在逼不得已之下只好按下手印。

    刘宣低头一看,这三人分别名叫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其中陈铁牛是官军斥候,看上去也最为强悍。

    第二天一大早,刘宣将乱哄哄的流民强行分开,将青壮一一登记在册,加上三个官军俘虏,一共有青壮五十一人,其中流民青壮四十三人。

    刘宣将队伍分开,青壮组成战兵营,老弱组成后勤营,以戚继光练兵实记为准,以十一个青壮编成一队,除了没有火兵,受到条件的限制,兵器也与戚家军大大不同。

    刘宣共编组了四个队,共四十四人,分别以李旭中,李旭升,流民头领赵鲁充当队长,剩下的一队,队长由刘宣亲自担任,以两个腿脚麻利的少年充当通信兵,用来传递信息。

    剩下的七个挑选下来的青壮,还有四个昨日受伤的伤员,刘宣全部拨给了李昭云,充当后勤兵,这些人中,还包括那位识字的童生孙登。

    编组好了人员,刘宣将缴获的兵器也全部分发下去,与李家众人相遇后,刘宣先后打了两仗,第一次与下山虎争斗,第二次与刘屠户交锋。

    所幸刘宣两次大获全胜,缴获了不少好东西,积攒了一些家底,刘宣清点了一番,共有三眼铳二杆,三张猎弓,雁翎刀十二把,藤牌八面,长矛十六杆,牛尾刀十把。

    刘宣自己手中还有西洋燧发手枪两支,异常锋利的戚家刀一把。

    因为武器太杂,刘宣只好用长矛,雁翎刀各自编组了一队,交给最精锐的李旭中,刘宣两队使用,剩下的两个队,只能使用各种杂乱的兵器。

    刘宣将三只猎弓,两只三眼铳这种远程投射武器,全部交给李旭升统领,暂时充当远程投射部队。(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十八章规矩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宣大致整编好队伍,让李旭升统领的一队战兵充当尖兵,向马头岭方向而去,一路之上,并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反而又收编了十几个流民。

    这些单独的流民,大部分都是青壮,偶尔充当盗匪,远远比赵鲁这些刚刚出门的流民难以管理,对于这些流民,刘宣也一直暗中戒备,并没有发放武器,随时准备杀鸡儆猴。

    刚刚过了中午,刘宣等人已经进入马头岭范围,刘宣侦察了一下地形,决定在延河岸边的一处高地扎营。

    延河是延长县境内最大的河流,也是黄河流域一处重要的支流,靠着这条河流,延长县两万百姓才能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最多的房屋就是窑洞,刘宣嫌弃挖掘窑洞非常麻烦,决定先搭一些茅屋,让众人有一个暂时容身的地方。

    毕竟刘宣手中的粮草不多,只有区区十八石,也就两千多斤,消耗不了十天半月,不可能在这里长时间居住。

    现在刘宣手下的人口共有一百二十七人,马六匹,骡子十匹,牛十一头,尽管这些大牲畜,可以用青草喂养,但是如果长时间不吃粮食的话,也会慢慢瘦弱病死,养了这么多张嘴,刘宣的粮食,哪怕精打细算,也只够吃半个月。

    这一百多人中,共有青壮六十五人,除了被刘宣编为战兵营的四十四人,剩下的二十一人全部编入后勤营,交给李昭云管理。

    这二十一人,除了三个昨日受了箭伤的伤员,其余之人全部接受军事训练,如果战兵有了缺额,就要从这些后备兵员中补充。

    刘宣带领着众多青壮,砍伐树木,搭建茅屋,收割青草,还建造了一个地方不小的牲口圈,众人忙的热火朝天,到了傍晚黄昏,才将这些杂事一一做完。

    因为今日体力劳动很大,刘宣决定让大家继续敞开吃一顿饱饭,众人顿时欢声如雷,大家点起篝火,煮了六十斤小米粥,加上老弱妇孺一下午采集的野菜,吃了一顿在这个乱世到来的前夜,非常难得的饱饭。

    在大家吃饱喝足之时,刘宣上前几步,站在流民中间,大声说道:“大家既然已经吃饱喝足,我这里有几件事要宣布,一件肯定是好事,另一件对大家来说却是坏事。”

    “我就先说好事,过几天,等大家安顿下来,择一个好日子,我与李家娘子就要定亲了,到时候杀一头肥牛,大伙儿好好欢聚一番。”

    “另一件对大家来说却是坏事,今天,我要宣布几条纪律,给大家定些规矩,希望大家好好遵守,如果谁敢违反规矩,休怪老子翻脸无情。”

    “第一,不准乱杀百姓,不准欺凌妇孺,谁敢违反,格杀勿论。”

    “第二,不准私吞粮食,尤其是伙房,马夫这些人,老子一定会死死盯着,谁敢私吞粮食,克扣战兵伙食,牲畜的口粮,全部叉出营外,乱棍打死。”

    “第三,打仗征战,缴获的财物要归公,一律不准藏私,战后论功行赏,也会做到公开公正,谁如果敢私藏财物,杖责三十棍,插箭游营。”

    “第四,战兵打仗之时,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能无令后退,胆敢后退一步者斩,队长退后,革职斩首。”

    “第五,从今天开始,每日的粮食会定量发放,战兵每日粮食一斤,后勤营壮丁七两,伤员七两。老人,妇女,十二岁以上少年六两,十二岁以下少年每日三两。”

    “后勤营也要分组整编,以家庭为单位,三到四十人编为一队,李旭通,孙登二人各为队长,每日到我岳父那里领取粮食,后勤营中,队长以上的人员,粮食按照战兵领取。”

    “第六,从明日开始,战兵每日学习操练之法,不能无故缺席,更不能心中怠慢,谁敢违反规矩,杖打十棍。”

    “今日的规矩,我会写在纸上,每日夜间,我会连续朗读三遍,十日之后,务必让大家伙牢牢记住,免得被人说成不教而诛,后勤营队长,战兵队长也要树立表率,不要带头违反规矩。”

    刘宣将这些规矩一一讲来,然后对着几位核心人物开口说道:“岳父大人,兄长,赵大哥以为如何,有没有什么要补充的问题。”

    刘宣与李昭云,李旭中已经算一家人,今天早已经暗中商量过这个问题。

    一开始刘宣的规矩众多,足有三十一条,还是李昭云提出意见,认为百姓大字不识一个,立下如此多的规矩,反而一个也记不住,不如精简一番,刘宣想了片刻,觉得李昭云说的非常在理,才改成了六条。

    这些规矩虽然少,只有六条,但是内容却非常丰富,包含了军纪,法律,物资分配,人员管理等方方面面,如果能一直实施下去,刘宣这只队伍的纪律也会更加严明,战斗力也会慢慢壮大。

    一支队伍,纪律是最重要的东西,是这只队伍核心的灵魂,只有在建军的初期,纪律问题也是最好抓,最容易解决的问题,一旦这支队伍军纪败坏,暮气沉沉,到时候如果再想严明军纪,只怕是千难万难了。

    赵鲁这个人,其实是现在刘宣这只队伍中影响力最大的人,他的这股流民,也是刘宣队伍中人数最多的一伙,足有九十余人,这一伙流民,因为同出乡里,自然非常团结,尽管他们刚刚出来,还没见过任何市面。

    这一伙流民,领头的共有四五人,除了赵鲁之外,剩下的都是一些平庸无能之人,所以刘宣才提拔赵鲁充当战兵队长,用来拉拢人心。

    刘宣想要立下规矩,就必须取得赵鲁的支持,赵鲁见刘宣这几条规矩条理清楚,光明正大,当然没有反驳的道理。

    况且这些流民虽然人数众多,但是战斗力的核心还是李旭中,李旭升,刘宣,李昭云四人,即便投降的官军陈铁牛,杨守义,白富贵,战斗力也远远强过没有见过血的普通流民。

    尤其是陈铁牛,本来就是官军斥候,还是颇有本事的,如果不是骄傲轻敌,被李旭升埋伏,也不会轻易被俘。

    见赵鲁没有意见,刘宣将这六条规矩连续大声朗读了三遍,让众人都听得清清楚楚,才安排了值夜之人,让大家安心睡去。

    这些值夜之人,刘宣没有用一个今天来的青壮流民,反而用了赵鲁手下的两个士兵,另外两个后勤营的老弱也被安排成暗哨,避免发生不测。

    就连李旭中,也是假装熟睡,其实正在暗中戒备,毕竟刘宣与这些流民相处的时间还短,并不能完全放心。

    就在刘宣昏昏欲睡之际,只见营中突然发出一声惨叫,刘宣猛地惊醒,匆匆披上衣服,拿上藤牌刀剑,来到李昭云的茅屋,见李昭云父子也匆匆起身,刘宣才稍微松了一口气。

    眼见营中突然乱糟糟的一团,如果不当机立断,只怕会有炸营之祸,刘宣大呼一声:“大家不要乱,这个时候,越乱越糟,先点起篝火,看看发生了何事。”

    “大家各自留在自己的帐篷里,全部不要动,战兵营队长,后勤营队长全部出来,点起篝火。”

    刘宣刚刚任命的队长,不是英武敢战之人,就是在流民中威望很高之人,就是后勤营中,李旭通,孙登二人也是能写写算算的读书人,有了这些骨干呼应,营中燥热的气氛很快安定下来。

    刘宣与众人点起篝火,很快就发现了倪端,原来今天三个刚刚加入的流民,居然抢走了两匹骡子,骡子上面还驮着二石粮食。

    这些人进入马圈之时,被暗哨的老弱发现,其中一人大喊大叫,被这些流民用石头砸倒,才发出那声凄厉的喊叫。

    另外两个战兵队的哨兵,虽然发现了敌人的踪迹,居然不敢追赶,反而大呼小叫,差一点弄出营啸。

    如果发生营啸,这些流民只怕马上就会四散奔逃,连带着刘宣的兵器,粮食,牲畜也会被抢夺一空,如此一来,让刘宣付出大量心血的队伍,也会毁于一旦。

    刘宣稳住了队伍,见暗哨的两位老弱虽然被砸了几石头,但是却没什么大碍,虽然流了不少鲜血,但是只要没有感染,应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反倒是值夜的李旭中,在黑夜中骑上了战马,朝着逃跑的流民追赶而去,让刘宣心中有些担心不已。

    “李大哥弓马娴熟,武艺高强,几位流民应该远不是对手,一定不会有什么危险。”

    刘宣心中不停地安慰自己,毕竟李家兄弟现在是他的左膀右臂,一旦李旭中有什么闪失,只怕刘宣对这只队伍的控制力马上就会下降不少,威信也会大大的降低。

    就在刘宣不住的担惊受怕之下,直到天色快要放亮,启明星当空升起之时,李旭中才赶了回来。

    只见李旭升牵着马匹,后面还拉着两匹骡子,三个流民被绳子绑成一串,拉在骡子后面。

    刘宣几乎压抑不住心中的欢喜,大声笑道:“我就知道以李大哥的本事,用来对付几个流民小贼,算是杀鸡用上了宰牛刀了。”

    李旭中谦虚的笑了笑说道:“幸不辱命,这次总算抓住了这三个小贼,没有丢失一点粮食。”(天上掉馅饼的好活动,炫酷手机等你拿!关注起~點/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马上参加!人人有奖,现在立刻关注dd微信公众号!)

第十九章杀鸡儆猴

    ps:看《伐明》背后的独家故事,听你们对小说的更多建议,关注公众号(微信添加朋友…添加公众号…输入dd即可),悄悄告诉我吧!

    刘宣从新将骡马拴好,安排好了值夜的哨兵,让李旭中先去睡上一觉,等到第二天一大早,刘宣将大家全部聚集在营寨,开口说道:“我好心收拢流民,给他们一口饭吃,就是因为世道艰难,存了一份善念罢了。”

    “但是有人不识好歹,恩将仇报,昨天夜里,居然打伤哨兵,抢夺马匹粮食,这些马匹粮食,都是大家活命的根本,没有了这些东西,大家伙怎么能生存下来。”

    “对于这些不讲恩义的王八蛋,大家认为该怎么办?”

    众多流民担惊受怕的等了半夜,对于这三位叛徒,当然没有一丝好感,即便这三位流民还有一两个朋友,这时候都害怕被牵连,那里敢向刘宣求情。

    众人听见刘宣问话,有人乱哄哄的答道:“这些恩将仇报的白眼狼,自然应该杀了砍头。”

    也有人说道:“一切听从刘头领安排,由刘头领做主。”

    还有人道:“我们不是官府,不能够杀伤人命,还是将他们打一顿,赶出营地。”

    刘宣见营中乱糟糟的一团,心道这些人纪律如此差劲,想要成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硬仗的队伍,看来还有很远的道路要走,队伍的前途也是任重路远,前途不清,自己也要时时刻刻保持冷静,不能有一点掉以轻心。

    刘宣长出了一口气,高声喊道:“大家肃静,这般吵吵嚷嚷成何体统。”

    见众人还是议论不休,刘宣拔出挂在腰间的燧发铳,装上火药铅弹,朝着天空开了一枪,这一声响亮的枪响,将众人嘈杂的声音全部压下,众多流民摄于刘宣的威望,顿时全部鸦雀无声。

    刘宣狠狠地吐了一口唾沫,高声叫道:“我刚才听见有人说我们不是官府,不能随意杀戮人命,这话真是放狗屁,老子是杀官造反的强盗,不是修桥铺路的善人,这句话你敢不敢上台来,与老子当面讲一讲。”

    见众人大气也不敢出一声,全部畏畏缩缩的挤在一起,刘宣将投名状展开,高声喊道:“老子手里这东西,就是拿着你们的把柄,这上面写着辱骂当今天子的话,这是十恶不赦,大逆不道的罪过。”

    “哪怕以后招安为官,成为良民,你们的身家性命,也全部捏在老子手里。”

    “你们这些按了手印之人,也不要怪怨老子不厚道,毕竟谁也不养无用的白眼狼,这三个叛徒,敢打伤哨兵,盗取粮食,就是老子的生死仇敌,今日不将他们凌迟处死,已经是老子心怀善念,谁若在敢胡乱求情,就是与老子为敌。”

    刘宣大手一挥,高声叫道:“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