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顾世虎射杀了壮汉,来不及难过,就知道情况不好,因为士卒连续闹饷,顾世虎已经斩杀了三人,这三人,都是军中威望很高之人,他们的袍泽故旧早已经怒发冲冠,众人一番鼓噪,营中已经彻底大乱。

    顾世虎见情况不对,慌忙收拢住家丁斥候,这些官军中的精锐,欠饷远没有那么严重,在顾世虎平日笼络之下,还能听从军令。

    叛乱的士卒,一拥而上,抄起手中的兵器,就要向董家堡冲去,想要进去劫掠一番。

    顾世虎知道董家堡的事情非同小可,又见乱兵没有队形,非常混乱,于是他当机立断,亲率家丁斥候,整编好队形,向乱兵中冲去。

    乱兵一窝蜂的冲向董家堡,既没有组织,也没有阵型,自然抵挡不住顾世虎的冲击,纷纷溃散而去。

    经过这么一闹,顾世虎手中的实力大减,手下的家丁,经过几次战斗,也死伤了十几人,手下的骑兵,也从百人左右的规模减到七八十人。

    至于普通的士卒,也大部分逃散,顾世虎收拢住溃兵,斩杀了几个刺头,大致一清点,现在只有二百多人,加上家丁斥候,也不到三百人了。

    顾世虎连忙将兵变的情况报告给了张云柯,到了如今这个情况,张云柯也不敢继续苛待顾世虎,毕竟现在他还要靠顾世虎带兵打仗,如果真的丢了县城,他张县令只怕马上会被大明天子砍了脑袋,毕竟这位大明天子,还是非常狠历的,就连前朝的老臣,都不留一点情面。4

    注释1:漂没在明朝指克扣军饷,从毛文龙的奏报来看,辽东关宁军的粮饷基本上漂没四层,而他的东江镇,几乎只能领到不到一半,除了上级的文官外,领军的武将也要克扣军饷,吃空额,这些贪污的钱财,除了自己穷凶极恶的享受外,还需要恩养家丁,为最精锐的士卒发军饷。

    注释2:崇祯元年(1628年)全国三分之一的驿站被裁撤,李自成因丢失公文被裁撤,失业回家,并欠了债。同年冬季,李自成因欠举人艾诏的债,又无力偿还,被艾举人告到米脂县衙。

    县令晏子宾将他“械而游于市,将置至死”,后由亲友救出后,年底,杀死债主艾诏,接着,因妻子韩金儿和村上名叫盖虎的通奸,李自成又杀了妻子。

    两条人命在身,于是就与侄儿李过于崇祯二年(1629年)二月到甘肃甘州(今张掖市甘州区)投军。当时,杨肇基任甘州总兵,王国任参将。李自成因为勇猛善战,不久便被王国提升为军中把总。同年在榆中(今甘肃兰州榆中县)因欠饷问题杀死参将王国和当地县令,发动兵变。

    注释3:军阀混战中的湖南,社会凋敝,民不聊生,田赋预征,百货增税,仍不能满足浩繁的军用,部队欠饷越来越经常。

    因为战争频繁,月饷常常不发。1919年到1920年末,湘军欠饷达23月之久。近10万军队不约而同闹起来,要求发清欠饷。各军呼应,向长沙开发,吓得总司令赵恒惕亲自出面,以田赋作抵,发了欠饷证,方告平息。

    事态之大,当时报纸均以显著位置予以刊载。在那次“兵变”中,士兵推举代表,行动上丢开了长官,均听命于代表会,秩序井然。团、营、连长虽不参加,大多也表同情。彭德怀被选为连的士兵代表,对那次士兵组织起来实行自治的力量,有很深的印象。”

    上面引用《彭德怀传》,彭老总不仅当兵时闹饷,在当了营长之后,也组织了几次大规模士兵闹饷。

    注释4:崇祯此人性格急峻,杀戮大臣如同猪狗,在位十七年,竟然换了五十二位内阁大臣,尽管当时的文官也确实不像话,但是崇祯一朝,还是有一些名臣猛将的,可惜崇祯残酷好杀,大臣稍微有些错误,他就不能容忍,不是罢免,就是杀戮。

    崇祯刚刚登基,就处死魏忠贤,将阉党二百六十余人,或处死,或遣戍,或禁锢终身,这些阉党,其实都是浙江,湖广一些地方官员,是与东林党斗争失败的楚浙二党官员,很多都是三朝老臣,崇祯却没有为他们留一点体面。

第二十六章二打董家堡

    第二天一大早,顾世虎平息了兵乱,与张云柯带上了大队人马,向县城方向奔去。

    因为这些士卒士气实在是低落,一路上也落落拉拉,直到黄昏时候,才赶到了县城。

    在顾世虎官军中计调走之际,刘宣等人已经距离董家堡不足五里,董家堡距离马头岭只有二十五里,比起延长县路程还短,昨天下午,在顾世虎刚刚攻破董家堡之际,刘宣等人已经赶到附近。

    顾世虎军中经过几日苦战,昨天攻破董家堡以后早已经疲惫不堪,加上顾世虎兵力很少,手中的夜不收非常宝贝,并没有多放出去探查敌情

    恰恰因为顾世虎的疏忽大意,刘宣等人才能悄无声息的潜伏在顾世虎眼皮底下藏了整整一夜。

    刘宣领兵潜伏下来,悄悄地藏在董家堡五里之外的一处山梁上,暗暗地等待着最佳的时机。

    顾世虎军中士兵闹饷变乱时,刘宣在山梁上看的一清二楚,变乱的士卒四处逃散,有不少人居然逃入刘宣栖身的这处山梁,刘宣趁此良机,将这些溃逃的乱兵全部打散收编到自己麾下。

    事后刘宣仔细一清点,居然趁乱收编了二十多个乱兵,刘宣将这些乱兵分成两队,分别交给杨守义,白富贵二人统领,二人本就是顾世虎官军出身,与这些士卒大部分熟识,管理起来也更加方便。

    刘宣这里最起码在上阵之时,还能为士卒吃一顿饱饭,比起饥一顿饱一顿的官军,已经强出一些,所以这些士兵才全部心甘情愿的投降。

    眼见顾世虎大军开拔而去、逐渐走远,刘宣脸色一喜,面带兴奋的说道:“官军已经离去,董家堡已经成为囊中之物,不过我这里有几条纪律,要对大家交代。”

    “第一,不准杀降,如果大家杀伤降卒,就是不给人活路,到时候敌人一定会拼死抵抗,兄弟们也会多死伤不少兄弟,谁敢杀伤降敌,就是和老子过不去。”

    “第二,不欺凌妇孺,我们大家都有父母姐妹,大家将心比心,况且我们都是大好男儿,如果只能欺凌妇孺,还不如从你老娘下面钻回去,如果谁敢欺凌妇孺,老子就要看看是你的脑袋硬,还是老子的刀子硬。”

    “打进董家堡,老子一定会论功行赏,谁打仗最勇猛,立的功劳大,老子就将董府的娇俏娘子赏赐给他,如果谁敢乱来,休要怪老子不讲兄弟情义。”

    “第三,缴获的银两,钱财,粮食一定要归公,谁也不能藏私,到时候老子会论功行赏,谁敢私藏战利品,一律杀头,以儆效尤。”

    “第四,攻入堡内,不准放火,我们恐怕要在堡中住一段时间,这些房屋都是兄弟们的住所,谁敢烧房子,老子就把你活活烧死。”

    刘宣交代了纪律,开口说道:“这些话,你们一定要记清楚,如果谁犯了规矩,到时候老子一定不讲情面。”

    “一会儿攻城,旭中这一哨打头,老子与富贵,守义两个队跟在后面压阵,旭升铁牛两位兄弟不在,铁牛的那个哨暂归赵鲁兄弟掌管,你带着两个哨,在后面压阵。”

    “一会儿攻城,大家没有命令,谁也不能退后,赵鲁兄弟,如果谁敢退后,原地斩杀,如果老子退后一步,你们就将老子原地砍死。”

    在刘宣这个小小的队伍中,除了刘宣的亲兵外,就以李旭中这个哨最为精锐,几乎全部拿着正规兵器,不像赵鲁那个哨,大部分士卒还拿着简易的木枪。

    刘宣带领着队伍,在董家堡百丈之外列阵而战,第一个阵就是李旭升的一个哨,前排的士兵全部拿着藤牌,木盾,手持腰刀。第二排士卒举着长矛,第三排士卒手中的兵器就差了许多,也更加杂乱。

    白富贵,杨守义两个队中,因为全部出身官军,武备反而更好一些,每一个士卒手中都有正规的兵器,就连棉甲,都有四领。

    这二十多人中,手中居然还有十来张弓箭,三眼铳七八杆,这种现象再明军中却是比较少见。

    一般来说,明军中,除了少数精锐,大部分的军队,不仅克扣军饷,就连士兵手中的武备,也被各级官员贪污漂没,大部分士兵,居然在初战之时都拿着一些农具打仗,与刚刚起兵的农民军也是半斤八两、相差不多。

    这是因为顾世虎不算过于贪婪,还算顾惜士卒,基本上将手下的士卒的兵器都配备齐全。

    刘宣大声喊着口令,鼓手敲着鼓点,这支小小的军队踏着鼓点,慢慢的向董家堡缺口之处前进。

    顾世虎昨日激战,用佛郎机炮轰塌了一段堡墙,因为时间较短,这段堡墙还没有修复。

    董家堡中因为下山虎之乱,丁壮已经损失不少,除了关在地牢中的下山虎贼寇外,没有从贼的只有六七百人,还不到以前人数的一半。

    这些壮丁,从来没有过任何军事训练,即便拿上了兵器,也是待宰的羔羊,只有十多位忠心的董府家丁,从当夜的混乱中逃跑出来,跟随董乡绅去了县城,而这些人,也成了董家堡家丁的骨干。

    董乡绅昨日打回董家堡之后,对待百姓就更加变本加厉,凡是帮助下山虎军守城的士兵,全部定为从贼之罪,家中田土都被董乡绅吞没,父母亲族也发卖为奴,通过这样的搜刮,董乡绅的田土又多了三千余亩。

    尽管董家族人损失惨重,但是除了董文轩之外,董家嫡系之人,几乎全部在京师董文生门下,下山虎攻破董家堡后,斩杀的董家族人大部分都是远支,如今损失了一些远支族人,但是却换回三千亩良田,董乡绅也认为非常合算。

    就在董乡绅暗暗得意之际,只见一个家奴慌乱的跑来,心急火燎的叫道:“老爷,不好了,就在刚才,又有一百多流贼跑来,看上去就要围攻堡墙。”

    董乡绅慌忙跑了出去,见刘宣等人列着军阵,一拍大腿哭诉道:“如今这是个什么世道,前几日刚刚经历了破家之灾,今日先是有官军兵变,好不容镇压下去,又来了悍贼攻袭,我们董家,一向是良善之家,为何老天如此薄待于我。”

    “这些可恶的贼寇,为什么不在家饿死,不做朝廷的良民,非要起来造反,成为强盗流贼,如果这些贼人,有一天落在我的手里,一定要杀他们个鸡犬不留,断子绝孙。”

    遇到危急关头,董乡绅的表现比张县令,周县丞都好上许多,他召集家丁,让他们拿着鸟铳,在城墙垮塌的地方排队列阵,如果能打出贼寇,自然一切好说,如果被贼寇从新攻入堡内,他也能尽快寻找后路。

    董乡绅心中来了一股狠劲,大声疾呼道:“值此危难之际,才能显出大家的忠诚,凡是斩杀贼寇一人,赏白银三两,水田一亩,斩杀贼寇勇士者,赏白银十两,水田三亩,杀贼寇头领者,赏赐白银五十两,水田三十亩,我还要哀求我那在京城的侄儿,保举他去入了官身。”

    董家堡的壮丁听到赏赐如此丰厚,顿时士气大振,众人抄起武器,乱哄哄的登上了堡墙,而二十个骨干家丁,却手持鸟铳,列阵在堡墙缺口之处。

    眼见距离缺口还有八十步,董家堡的乡军纷纷点起火绳,开始放铳,这时的鸟铳,因为铸造工艺的关系,往往精度不佳,在八十步外想打中敌人,几乎全靠运气。

    董家堡的乡军这一次运气不错,居然打中了两三人,刘宣见士兵有些惧怕,阵型稍微有点松动,大呼一声:“谁敢后退,休怪老子的刀子不认人,火铳临阵从来不能放三发,只要再挨过一轮,董家堡仿佛脱了衣服的小娘,还不是任我们享用。”

    刘宣指挥着鼓手,稍微放慢了脚步,在距离城墙四十步时,董家堡的铳手又放了一轮火铳,这一次,尽管距离更近,但是运气还不如上一轮。

    加上董家堡士兵情绪紧张,又是一伙乌合之众,放铳伤敌全靠运气,居然只打伤了一个士兵。

    眼见董家堡壮丁大部分打出了弹丸,刘宣大呼一声叫道:“兄弟们,董家堡城破在即,大家随我冲锋。”

    刘宣话一说完,李旭升的一哨士兵再也维持不住阵型,乱哄哄的朝城墙缺口处杀去,刘宣摇了摇头,对于这些士兵糟糕的素质失望不已。

    反倒是顾世虎手下的两队官军,在白富贵,杨守义的率领之下,还能维持着阵型,让刘宣眼中有了几分笑意。

    在明末时期,因为制造的工艺问题,鸟铳发射时间较长,操作的步骤繁多,居然有十个步骤,常常几分钟才能发射一发,这样的射击频率,火铳如果数量较少的话,根本不能形成有效的弹幕。1

    刘宣带领着手下的士卒,趁着董家堡士兵装填铅弹之际,一拥而上,冲到了董家士卒的前面。

    注释1:明朝鸟铳的射击过程,据赵士桢的传授,可分为以下步骤:倒药(将火药从药罐中倒入药管中,每管药发射1发弹),装药(将火药从铳口倒入铳膛),压火(用随枪的仗装膛内火药压实压紧),装弹(取出弹丸装入铳膛,然后用仗将弹丸压入火药中),装门药(将发药罐中的火药倒入药室的火门内,把药室填满,使之与铳膛内的火药相连,而后将火门盖盖上,以防潮湿),装火绳(将火绳装入扳机的龙头式夹钳内,准备点火),这时即以准备完毕,射手处于听命待发状态。射击时,需打开火门盖,点燃火绳,以蹲跪姿或立姿瞄准扣动扳机发射。紧急时也可直接向火门点火不瞄准发射。

    戚继光在《戚继光兵法》中记录了使用火绳枪的10道工序。而在欧洲,1607年阿姆斯特丹的雅各布·德·盖耶出版的一卷图示《武器练习》,对火绳枪的开火步骤进行了描述,共分为25个步骤。

第二十七章报恩

    古代军队作战,一定要排成阵列,常常以步卒为主,以弓弩火铳等投射武器为先,布阵是围绕强弓硬弩的远程打击战术展开的。

    因此整个军阵的最前沿应该是防备对方骑兵冲突的拒马,其后依次是抵御弓箭的刀盾兵,起杀伤作用的长矛兵,中距离密集杀伤对手用的弓箭手,火铳兵,以及远距离精确打击的强弩兵。

    哪怕是乡间的争水械斗,也不是乱哄哄的一拥而上,还要有几个善于争斗的骨干排成阵列。

    董家堡内,原来也有百余个家丁骨干,再加上上百个董氏族人,也算一股不小的势力,可惜上一次被下山虎夜袭,董家损失惨重,一部分家丁被下山虎诱惑招降,还有一部分四处逃散,而董家族人,也被下山虎攻破董家堡后斩杀干净。

    经过这次大劫,董家堡的力量损失惨重,如果再给董乡绅一段时间,等董家修好了堡墙,从新召集了家丁,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也许还能恢复原先的实力。

    但是刘宣不可能给董家堡任何恢复的时间,况且刘宣这次攻来,实力比下山虎还强出许多,尽管没有下山虎出其不意的优势,但也不是残破不堪的董家堡能够阻挡。

    两方拉近了距离,开始肉搏作战,比起混乱不堪的董家壮丁,刘宣一方排成阵列,很快展现了压倒性的优势,在斩杀了七八个勇敢的家丁后,董家家丁再也坚持不住,又一次的溃散而去。

    董乡绅见事情不好,第二次抛下妻儿老小,与七八个护卫逃入暗道,逃离了这个危险之地。

    刘宣不是下山虎,手中的人手充足许多,一打进董家堡,刘宣就让赵鲁率领本哨人马守住堡墙,四处巡视,将整个董家堡看守的严严实实。

    刘宣带着白富贵,杨守义等骨干,直接攻入董府大院,因为刘宣事先的警告,这个时候军纪还没有混乱。

    可惜攻入董府之后,那些新收编的官军,立刻忍不住诱惑,马上故态萌发,居然肆意烧杀抢掠,刘宣眼睛一红,拔出燧发铳,随手打死一个乱兵,然后拔出戚家刀,又奋勇斩杀了两人。

    这三人的死,马上让乱兵认清了形势,刘宣在收编的流民军队中,已经有了不小的威望,在刘宣严令之下,其他几个乱兵也全部被捆绑起来,等候处理。

    刘宣当机立断,在第一时间处理了兵乱,然后让白富贵率领本队士卒,看守粮仓府库,让跟随在后面的李昭云,孙登两位读书人仔细清点。

    等到黄昏之时,李昭云面带喜色的走了进来,开怀大笑的说道:“贤婿,这次攻打董家堡,真是大有收获啊,没想到在一个贫穷残破的陕北小县,还有如此富庶的士绅,董家的财富越是惊人,说明本地的百姓受到的盘剥越重。”

    刘宣见李昭云如此高兴,应该是收获不菲,于是好奇的问道:“岳父大人,缴获的钱粮清点完了没有,不知道到底缴获了多少好东西。”

    李昭云拱了拱手,开口答道:“老夫与孙登忙了整整一个下午,才将董家的浮财清点完毕,从董家的库房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