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6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短短几日的功夫,城中各家乡绅几乎个个的损伤惨重,加上刘宣每日不停地向城中射书招降,几日功夫之后,霍州城中已经算是人心浮动。

    这几天刘宣主力并不是按兵不动,他每日不停的打造攻城器械,每日都会试探性的攻打城池,试探城中守军的弱点。而最隐蔽的却是在营寨中挖掘地道,想要穴攻霍州城。

    五日以后,寅时三刻,刘宣列阵霍州城外,又开始每日的晨间攻城。

    这几天来,刘宣每日早晨几乎都要攻打一两次霍州城,最初霍州城的百姓守军还非常惊慌意乱。但是因为这几天刘宣一遇到伤亡就后退的举动,让霍州城的守军逐渐摸清了规律,有了轻敌之心。

    霍州地处山西腹地,早已经承平已久,城中的士卒大部分也是训练荒废的卫所兵。

    到了崇祯年间,卫所制度早已经败坏,卫所的军户已经沦为军官、士绅、官僚、豪强不花钱的奴隶。这种士兵既没有粮饷,也没有荣誉地位,通常身体瘦弱常年吃不饱饭,更不可能有有效的军事训练,就连武器铠甲,根据明代的兵制,也要自己花钱置办。

    霍州城的守军虽然人数不少,共有镇兵千余人,卫所兵两千余人,乡绅豪强的家仆两千余人,总计超过五千人。但是这五千余兵力除了一千多山西镇镇军算是有些战斗力,其他的卫所兵、乡绅家丁几乎没有任何野战能力。

    如果在城外野战,刘宣只需要李旭升一个骑兵营就能打败这五千大军。但是在古代最艰难的攻城战中,只要这些士兵抵抗坚决,刘宣最少也要付出一个营的伤亡。

    这几天,刘宣不停的朝着城内发射宣传的传单,在打粮时他不停地将附近百姓赶入城中,其中还混迹着刘宣从永和隰州征集的新兵。

    等刘宣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他才按部就班的开始攻打霍州城。

    战鼓身隆隆作响,刘宣听着铁甲碰撞的哗哗声,心中顿时生出一股强烈的豪情,上万的大军排着整齐的阵列,朝着霍州城的城墙缓缓逼近。

    这一次列阵非常严谨,霍州城的守军很快就感受到了这种不同的气氛。尽管他们几乎毫无战争经验,但是仍然本能的感觉到恐惧。

    轰隆隆!

    只听见城内一声巨响,地道终于挖掘成功,隐藏在地道中的上百名精兵仿若神兵天降一样从地道中钻出,拼死杀向霍州城门。

    霍州城靠近汾河,城外的护城河超过八尺深,挖掘地道的难度也非常大。再加上挖掘地道的声势不小,如果霍州城内的士兵精锐将领合格,很容易防备攻城方的穴攻,这样的办法也几乎不可能成功。

    但是霍州城的守城守备李元章根本没有任何战争经验,它能够升官发财,靠的也是祖辈的荫庇。他本人没有任何过人的能力,加上此人气量狭小不能容人,所以哪怕下面的基层军官发现了意外,也没有向他禀告军情。

    靠着这种侥幸的好运气,刘宣麾下的精兵从地道中杀出,直接朝着城门杀来。同时城外的大军也冒着炮火,搭建了舟桥,越过了护城河,城中的细作煽风点火,大肆破坏。

    刹那间,城中立刻乱成一团,霍州城守备李元章束手无策,他马上放弃了自己的责任,穿上破烂的衣服混在流民中逃了一命。

    李元章虽然没有大志,为人却比较精明,他化妆逃回了晋中老家,从此安居乡里,在刘宣带兵北上之时,带着家族之人率先投降,保住了自己的财产平安渡过了一生。

    失去了主将李元章,霍州城的情况更不可为,霍州同知马建拒不降贼,在府衙中悬梁自尽。知府王勋,判官韩龚等官吏没有为朝廷殉节的胆量,最后被刘宣俘虏。

    刘宣本来打算在霍州城苦战一番,没想到霍州城的守兵如此无能,刘宣几乎没有耗费多少力气,就轻易的攻破了霍州城,占据了这个户名八千,人口超过三万的富庶之地。

第八章王左挂

    夜色黑漆漆的一团,乌云遮蔽了明月,根本看不见一点儿光亮。现在已经到了六月底,今天刚过立秋,而陕北巨盗王左挂骑着一匹肥壮的胭脂马,对着清涧老乡点灯子赵胜愤恨的骂道:“一年没见一滴雨水,现在早已经误了农时,老天爷在下雨有球用?如果明日下雨,老子奇袭韩城的想法岂不是打了水漂?”

    自从王左挂与赵胜等人从青泥堡逃出来后,靠着所部骑兵强大的机动能力,这一段时间在陕北纵横漂泊,流窜于陕北十余县,让官军顾此失彼防不胜防。

    经过几个月的发展,王左挂的力量也有所恢复,麾下的骑兵也超过了一千余人。

    这一个月来,他活动于韩城、白水、合阳,澄城四县附近,最近他听闻韩城县兵力空虚,几乎没有官军把守,才决定夜袭韩城发一笔横财。

    陕北韩城县位于晋陕交界之地,过了韩城县,已经距离八百里关中平原不远,这里的建制已经归陕西巡抚管辖,境内很少有九边精兵。

    王左挂在青泥堡吃了败仗,所部损失很大,就连他的妻儿老小也被他亲手所杀。他麾下的这支骑军虽然彪悍精锐,其实内心已经对精锐明军有了恐惧之心,如果没有一段时间修养整顿,根本不能与精锐官军野战决胜。

    “大头领不必着急,我看这天上的乌云,不像是下雨的兆头。反倒是韩城空虚的消息,来的颇为蹊跷,希望大头领千万要小心谨慎。”赵胜咳嗽了一声,对着王左挂劝道。

    赵胜人称点灯子,是清涧县仅次于王左挂的英杰,在如今的陕北义军也大名鼎鼎。此人本是秀才,因为被人诬陷不得不率领家丁族人举兵造反,这一年多来,赵胜的族人朋友多有死伤,尤其是青泥堡被官军攻克,他的妻子死于乱军之中后,赵胜的脸上已经很少露出笑容。

    王左挂见赵胜面带忧愁,对这一战并不放心。他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说道:“消息是王老四传回来的,王老四是我的族亲,肯定不会欺骗于我,咱们还是加快行军,争取天亮以前赶到韩城县。”

    见王左挂听不进别人意见,赵胜脸上更加愁苦,他单手控马看着黑漆漆的夜空,心中竟然涌来一股哀愁。

    “造反已经两年,这两年流离失所,亲朋旧友也逐渐凋零,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个头,希望此战王大哥能攻破韩城,这样大家也能快活休整一段时日。如今这种年月,多想也没用,还是能过一日算一日吧!”

    王左挂的上千骑兵打着火把,行军的队列超过三四里。所幸韩城已经距离关中不远,道路也不像是陕北那样沟壑难行,王左挂才能组织队伍,连夜向韩城进军。

    在王左挂连续的督促下,大军经过连夜行军终于在清晨赶到韩城县外,眼见韩城县城门大开,王左挂满脸笑意,手中一指韩城县说道:“打下韩城县,抢钱抢粮强娘们。”

    听了大头领如此直白动人的攻城口号,王左挂的上前骑军顿时嗷嗷叫的杀向城中。

    突然,城中传来一阵激昂的锣鼓声,只见城头上突然升起一面将旗,上面写着陕西布政司左参政洪九个烫金大字,正是陕西督道洪承畴的帅旗。

    这位洪道台经过一年多的时间战争,在陕西官场上已经脱颖而出,他不仅让岳和声、杨鹤等老臣看中,就连崇祯皇帝,对这个敢战的文官也有几分尊重。

    尤其是岳和声,在遗折上大力举荐洪承畴,虽然因为朝廷的制度,洪承畴没能破格提拔为延绥巡抚,但是这个陕西道台已经算是简在帝心边臣了,飞黄腾达之日也肯定不会太远。

    在这一年多时间里,洪承畴首次出战就击败率先举兵的王二,三个月前更是又一次重创王嘉胤,他平定白水澄城两县的陕北义军,已经是陕西官场军功最重的文官。哪怕是刘宣王左挂等陕北义军首领,也都听说过陕西道台洪承畴的赫赫威名。

    洪字将旗在韩城城头升起,一阵阵马蹄声从城中传来,王左挂马上察觉出了不对,他大声的传令道:“快撤,里面有危险,大家都撤下来。”

    但是在混乱不堪的战场上,王左挂撤退命令更是引起了混乱,等洪承畴麾下的骑兵冲出城门后,王左挂的这支骑兵早已经乱成一团。

    两军接战之后,王左挂的骑兵几乎没有阵型,他们各自为战,当然比不上洪承畴标营的家丁冲锋。

    不到一炷香时间,王左挂的骑兵就被洪承畴所部打穿了阵型。

    王左挂刚刚发现情况不对,麾下骑兵马上就兵败如山倒。他带着麾下建制不太完整的亲兵,只能随着大军溃散下来。

    洪承畴麾下这支标营募集已久,经过一年多锻炼还算善战,尤其是这五百骑兵更是非常骁勇。领军的骑兵统领也是张成功,艾万年等勇将。

    尤其是米脂人艾万年,这个李自成的老乡更是骁勇。他带领麾下的家丁,不依不饶的追杀着王左挂败兵。

    王左挂连续逃跑了三日,还是没有逃离艾万年的追剿,终于被这个立功心切的艾千户团团围住。

    尽管王左挂麾下的亲兵奋勇力战,但是敌众我寡之下还是很快败退下来。

    王左挂不得已请求归降,但是艾万年贪图朝廷的赏银一定要王左挂的脑袋,王左挂不想受辱只好横刀自尽。

    王左挂一死,其麾下的骑兵更是四散而逃,除了后队的点灯子带着三百人还有建制外,其余头领现在几乎没有多少士兵。

    等点灯子等人逃入黄龙山后,最后清点了人马损失,足足损失了过半兵力五百余人。所幸王嘉胤所部都是骑兵,才能在战败之后保存一半兵力。

    兵败韩城县之后,点灯子等剩余头领商议了一番,觉得陕西没有活路,决定渡过黄河投靠大名鼎鼎的刘宣。

    在点灯子率领下,王左挂旧部很快就出兵黄龙山,借着王嘉胤刚刚攻破宜川县的机会,借道古渡口蛤蟆滩成功渡河,进入山西境内。

    这时,陕北大股的义军,除了被官军消灭的王大梁,王二、王左挂三人,其他大股义军几乎都离开陕北进入山西。

第九章王左挂二

    七月虽然已经进入了秋季,骄阳已经不再高悬,但是立秋后的末伏天仍然干燥闷热。

    崇祯二年的北方地区灾情还是向往年一样严重,在长达半年多的时间里,几乎没有下过多少雨水。北方地区几乎所有的农田或多或少都有所减产,至于陕北晋西北等贫瘠的地区,更是大部分绝收。

    进入七月以来,刘宣这支大军终于稳定下来,在攻破霍州后,刘宣派出张虎成带领第二营、第四营、第六营三个步兵营攻打附近的汾西县。

    汾西县人口不超万人,男丁只有不到三千,根本不能抵挡张虎成三个步兵营猛攻,短短的三日功夫,就被张虎成攻破了城池。

    攻破了汾西县,刘宣占据的土地终于串联起来,东起永和县西到霍州府这三百多里的地界全部为刘宣所有。整个平阳府北部的山区县城几乎全部被刘宣占领。

    在永和县、隰州、霍州、汾西等州县内,刘宣全部安插了地方官员,或多或少都驻扎着一部分兵力,看样子是有了长久之计,想要长期割据坚持了。

    霍州知州衙门现在已经被刘宣征用,成为刘宣办公的行辕。知州衙门面积广大,超过百余亩,除了刘宣办公之外,里面还驻扎着伤兵营、军医所,军法处等总部机关。

    因为人数众多,知州衙门每日人来人往从不断绝,哪怕是到了禁宵的夜间,也是经常人头攒动。

    中午的太阳晒得大地啪啪作响,因为干燥炎热,刘宣正在树荫下纳凉,却见叶谬之急匆匆赶来。他来不及喘口气说道:“将军,刚才收到探哨报来的消息,陕北左挂子夜袭韩城县,中了陕西督道洪承畴的算计,死于洪部千总艾万年手中。左挂子部将点灯子带领余部从蛤蟆滩渡过黄河,绕过大宁县进入隰州,看来是想要投奔我们。”

    听到这个紧急的消息,刘宣心中忽然升起了一阵物伤其类的悲哀。短短几个月前,左挂子还是兵强马壮,实力冠绝于陕北义军,没想到仅仅几个月后,大名鼎鼎的王左挂就死于非命。

    听到王左挂死于洪承畴手中,刘宣不由得想起历史上王左挂的结局。

    历史上王左挂虽然一样没有守住青泥堡,开始在陕北流窜,也曾经围困攻打韩城。

    但是在韩城王左挂并没有损伤多少兵马,其麾下的骨干人马几乎毫发无损。王左挂带着麾下的骑兵在陕北纵横驰骋,在崇祯三年快速发展壮大,到了崇祯三年三月,王左挂接受了三边总督杨鹤的招安,同年七月死于延绥巡抚洪承畴与陕西御使李应期的鸿门宴中。

    而因为刘宣穿越的蝴蝶效应,现在的陕北大军云集,三边总督杨鹤的麾下,更是包括了延绥、固原、甘肃、山西四镇精兵。因为精锐的边军云集,延绥地区已经没有了王左挂活动的空间,所以他只能向南发展,去富庶的关中讨生活。

    所以王左挂的活动地点也逐渐南移,在韩城,澄城、白水、富平等县活动。这样一来,王左挂就落入陕西督道洪承畴算中,他巧施妙计引诱王左挂奔袭韩城,而自己却在韩城县藏有精兵,没想到一战之下,洪承畴募集的精锐洪兵战力不凡,居然斩杀了纵横一时的王左挂。

    “点灯子麾下还有多少兵马,实力如何?”刘宣压住了心中疑虑,攥紧了拳头开口问道。

    “据隰州陈铁牛派来的信使所言,点灯子麾下共有上千人马,其中一半是精锐骑兵,剩下的一半是裹挟的大宁县百姓,看其装备,应该有超过两百副铁甲,战斗力应该不弱。”叶谬之仔细思索了片刻答道。

    “陈铁牛算不得精细之人,有些内情也不算了解。在我想来,点灯子一败再败,如果不经过一段时间的换血整顿,战斗力恐怕不强,尤其是面对击败过他们的精锐官军。”刘宣想了想,对着叶谬之道。

    “隰州地处永和霍州中心,现在已经算是我们的腹心之地,驻兵其实不用太多,况且陈铁牛此人还不能独当一面,不如将军将他调回来,另派遣将校把守隰州城,顺便探一探点灯子所部的虚实。”叶谬之迟疑了片刻,还是无私有意的提出了意见。

    刘宣自己也知道,他麾下几个步兵营营官并不是所有人能担当重任。尤其是第六营赵鲁、第七营陈铁牛,能力更是让刘宣不放心。

    赵鲁、陈铁牛之辈都是普通的百姓军户,并没有什么过人的才能,只是因为从龙之功,算是刘宣放心之人,才能担任一营之官。

    他之所以将陈铁牛留在隰州,就是因为第七营战斗力最弱,害怕陈铁牛第七营在战场上弄出乱子,才把接应后勤这个轻松的任务交给他。

    现在后勤营老弱大部分已经赶到霍州附近,除了一部分留在隰州外,陈铁牛已经完成了任务,这个时候将他调回来也正是时候。

    听了叶谬之的见意,刘宣仔细思考了一遍得失,他轻轻点了点头问道:“调回陈铁牛也好,老陈能力比较平庸,现在还不是独当一面之时。老陈回来,隰州总要人把守,你看谁去合适?”

    叶谬之脑中将所有的总部军官过滤了一遍,慎重的说道:“隰州城下人口不多,调一个步兵营过去压力太大,一个哨人数却有些小,怕是不能弹压地面,而总部的几个营官都分不开身,不如调第八营副营官刘宗敏。”

    刘宣摇了摇头道:“刘宗敏是第八营李自成的左膀右臂,调走刘宗敏,第八营就失去了三分凶狠之气,这个人是一定要留在总部的。不如让陈铁牛副将张五斗主持大局,张五斗能力过人,但是一直被我压制,这次就给他个独当一面的机会。”

    刘宣决定的事情一般很难更改,况且张五斗也算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很快刘宣就传下了军令,让张五斗从陈铁牛第七营调拨出一哨兵力,征集隰州本地的百姓组建一个步兵哨,成立一个新的编制隰州守备军。

    整个隰州守备军共有两个步兵哨,总兵力五百余人,编制算是营级,张五斗也终于提升为正营级军官。

第十章点灯子

    点灯子赵胜在王左挂兵败身死之后,很快就收拢了王左挂残军。因为王左挂残部实力弱小,在大军云集的陕北很难生存,点灯子等人趁着王嘉胤攻破宜川县的机会,跟在王嘉胤所部后面从蛤蟆滩东渡黄河进入山西。

    渡过黄河之后,点灯子这支败兵人心惶惶,最后还是点灯子当机立断决定前来隰州投奔刘宣。

    但是刘宣用兵进展很快,当点灯子所部从大宁县绕道隰州时,刘宣早已经离开隰州攻下了霍州。

    留守隰州接应后勤的陈铁牛不敢做主,马上派出探马去霍州城报信,自己则暗中防备着点灯子等残兵败将,害怕他们劫掠地方。

    陈铁牛一营兵力九百余人,建制充实兵甲坚固,虽然第七营算是新建营,但是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