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伐明-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倡议勤王,竟被废为庶人。

    明末之时,藩王势力经过多次、多方面的削夺之后,已绝对不能与皇权对抗,皇族内部武力夺位的可能性在正德以后已经消失。

    那些好饮醇酒、近妇人的藩王,因其对朝廷没有威胁而被称为“贤王”,受到奖励。宗室成了不农不仕、啖民脂膏、被软禁于封地内的典型寄生阶层。

    到了明末之时,藩王的名声早已经臭了大街。历史上李自成、张献忠等草莽英豪,对待俘虏的官员或者还留他们一命。而一旦俘虏任何朝廷藩王宗室,都要严酷的将他们处斩,由此观之,明末之时百姓对于藩王的痛恨。

    而整个汾州县城,就有庆成、永和两家郡王。庆成、永和两家郡王都是永乐年间朔封,二人都是初代晋王朱棡的儿子,算是嫡亲的兄弟。

    从明初到明末二百多年时间,两家藩王的人丁急剧增多。仅仅庆成王一脉,人丁就早已经超过万人,哪怕是成年的男丁,也超过了两千人。

    这两家藩王,虽然不是最尊贵的亲王,但是几百年土地兼并下来,名下的良田加起来也超过五十万亩。像这种恶名昭彰的藩王,对于刘宣这种割据一方的豪雄来说,无疑是最大的肥羊。(未完待续。。)

第七十五章藩王二

    冬季的山西寒风入骨,尤其是小冰河时期,腊月的气温跟在零下二十度以上。

    尽管太阳还没有露头,刘宣已经早早的起床,他漫步在笔直宽阔的汾州街道上,随身跟着一队亲兵,当然更少不了随身的文书,哼哈二将赵瑨、郭文斌二人。

    刘宣在汾州城转了一圈,看了看辉煌高大的王府,与贫困无依的百姓。对身边的赵瑨说道:“这汾州城本是山西著名的藩王之城。城中的藩王就有两家、宗室上万人,可以说汾州三百年的财富尽入庆成、永和二王府中。这里的百姓虽然受藩王盘剥,苦了几百年,但是城中的藩王可是相当豪富。昨日我令你查抄庆成王府的府库,清点王府的粮秣人口,你办的如何了。”

    赵瑨随身拿出一本账册递给刘宣,自己却早已经将各种数据牢记于心。他接过刘宣的话音说道:“回禀将军,因为时间赶得很急。咱们这几天只查抄了庆成王一家王府,共得到了白银十一万两,金器三百多件,银器两千件,粮草四万石,布帛上千匹。”

    刘宣大致算了一下,庆成王府家中的土地多达三十万亩,还不包括吕梁山一部分山林矿产。再加上每年的盐引生意,王府每年的收入应该超过二十万两白银,而几百年下来,庆成王府不应该只有这么一点儿财富。

    他翻了翻账册,对身边的赵瑨说道:“良璧,好好查一查,看看这王府中有没有隐瞒遗漏。”

    赵瑨得笑容有些发苦的说道:“将军有所不知。庆成王府虽然富庶,府中的人口也实在太多。每年的消耗也实在很大。并不能存下多少银子,这些年年景不好。甚至好需要掏出老本来补贴家用。”

    刘宣看到赵瑨脸上的苦笑,疑惑的问道:“小小一座王府,到底能有多少主子?”

    赵瑨指了指高大的庆成王府说道:“弘治五年,仅仅庆成王朱钟镒已生育子女就达到九十四名。他的儿子们也大多继承了父亲出众的生殖能力,比如他的长子的儿女总量后来也达到了七十人。孙子辈的人数已经达到了一百六十三人,曾孙辈更多达五百一十人。就是说他的直系后代已达七百六十七人,再加上众多的妻妾女眷,整个庆成王府中,正牌的主子老爷就超过一千余人人。”

    刘宣听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道:“这庆成王莫非是公猪不成?居然如此能生养。”

    赵瑨赞同的点点头说道:“这还不止。到了弘治末年,庆成王家的男丁已经超过千人。哪怕高阶的宗室,见面之后居然互不相识。每次节庆家庭聚餐,即便同胞兄弟们见面,都要先由人介绍一番,否则彼此都不认识。”

    听了赵瑨这番话,刘宣不由得大为惊讶,从弘治年间到现在早已经超过百年。这百年的繁衍生息下来,庆成王家的人口只怕是多不胜数了。怪不得偌大的王府,居然比不上巨富的士绅。

    郭文兵本就是汾州人,对于本地的情况非常了解。他这时接话道:“听闻到了正德初年,庆成王府已经弄不清楚府中的人口了。庆成王朱奇浈焦虑地向正德皇帝上奏。要求朝廷派出人员查验王府人丁。”

    听到这里,刘宣已经对这个情况有些了解。他看了看账册,对赵瑨说道:“良璧。这庆成王府中现在到底还有多少宗室?”

    “回禀将军,仅仅庆成王府中现在共有郡王一人。正是第十一代庆成王朱敏氢。另有镇国将军三百二十余人,奉国中尉以上一千五百余人。奉国中尉以下已经很难统计。大约三千余人。”赵瑨为人机敏,几乎有过目不忘之能,眼见刘宣询问,他不暇思索的答道。

    “这么说,这个庆成王府之中的男丁已经超过五千人。再加上王府中的太监、丫鬟、仆役、妻妾眷属,整个庆成王府中的人口已经超过三万人了。但是我刚才绕城看了片刻,整个汾州县也不超过五万人。”刘宣疑惑的问道。

    “实际上没有那样多,一个奉国中尉,每年的禄米只有两百石。再加上王府、官员的克扣,实际上发放在手中的还不足二成。朝廷的宗室不事生产,所需衣食住行所需要的财产都要由禄米交换。底层的宗室实际上的生活也算不得多好,虽然比百姓强出许多。但是奉国将军以下的宗室,生活质量还比不上乡间的士绅。”

    “至于奉国中尉以下的宗室,因为没有禄米供养,生活更是艰难困苦,甚至比不上寻常百姓。每家王府,每年都有底层宗室因为饥寒交迫而死。”

    “按照你昨日的统计,这个庆成王府到底有多少人,包括太监、丫鬟等仆人。”刘宣敲了敲账册问道。

    “宗室男丁四千八百余人,女眷万余人。另有太监三百余人,丫鬟女仆五千余人,家丁庄客三千余人。”

    “这么说一个庆成王府的人丁就超过两万三千人,如果加上永和王府,这汾州城的王府人口肯定超过三万人。这样多的人口,几乎占据整个汾州城总人口的一多半,如果处置的稍微不慎,只怕会弄出很大的乱子。”听着赵瑨的话,刘宣心中暗暗想到。

    “良璧,宗室人口如此之多,如果咱们稍微处置不当,只怕就会弄出天大的乱子。现在咱们就要向南用兵,如果后放不稳,只怕就会有很大的隐患,这个局面,你看该如何处置?”刘宣心中忧虑的向赵瑨说道。

    “将军,宗室之中并不是铁板一块。底层宗室贫病交加,尤其是没有爵位的宗室,因为朝廷并不允许宗室外出谋生,只能困在王城中等死。而高阶宗室奢侈糜烂,声色犬马,残暴不仁,百姓对他们早已经恨之入骨。将军只要打压高层藩王,善待底层宗室,就能迅速的稳住这个局面。”

    郭文斌一直插不上话,这时候接话道:“将军不要忧虑,朝廷的藩王宗室向来是当猪养,即便男丁过万,也翻不出任何浪花,只要给末将三百兵丁,就能将这些酒囊饭袋斩杀干净。”

    郭文斌这番话,刘宣心中不由得一动。他知道郭文斌说的不错,这个时候的中原汉人早已经麻木不仁,扬州城中,八十万百姓不加抵抗就被满洲人斩杀干净。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更加不堪的藩王宗室恐怕更加惜命。这些蠢笨如猪的东西即便人数再多,只怕也算不得什么大患。

    想到这里,刘宣心中顿时大为坚定,他指了指郭文斌说道:“文斌,最近总部编练了汾州守备营,营官还没有人选。本来依照你的资历,现在还不能担任这个营官,但是现在各方面缺乏骨干,暂时就由你担任前哨哨长兼任副营官。”

    “你新官上仍,首要的事情就是处置藩王宗室问题,我给你一个标准,凡是镇国中尉以上的中层宗室,你给我一个不留全部处斩,镇国中尉以下的宗室,要全部监视控制起来。至于没有爵位的普通宗室,就不要刻意针对了,给他们分些田产,让他们在城外定居生存。”

    “但是有一条,你给我不能弄出乱子,汾州的局面必须安稳。另外执行任务时要注意军纪,你这支队伍可以不能打仗,但是绝对不能没有军纪。一旦出现了军纪问题,你这个营官就马上撤职查办,这一点你一定牢牢记住。”

    听了刘宣这番话,郭文斌面脸喜色。他作为刘宣身边的文书快有半年,终于与前任胡宽、叶谬之一样外放调任。因为郭文斌家学渊源,所以刘宣才让他担任武职。

    而刚刚外放,就执掌一营,除了现代大名鼎鼎的闯将李自成之外,刘宣军中还没有第二人。虽然现在他暂时担任副营官,但是这个汾州守备营并没有营官上任。只要他抓住这个机会,办好了这个差事,营官的职位几乎手到擒来。

    虽然刘宣现在已经有三万大军,营官的重要性已经下降了不少,但是这个职务还是非常要紧。郭文斌如果还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抓住这个机会,以营官的职务走上高层。

    郭文斌心中转了几转,心中也有些七上八下,他听了刘宣严肃的命令。脸上顿时肃然说道:“请将军放心,文斌下方之后,定会狠抓军纪、严格训练。不仅要让汾州守备营秋毫无犯,还要让汾州守备营超过几个主力步兵营。”

    “文斌,大话还是不要说。因为汾州守备营刚刚组建,我也只能给你一个队老兵,这个队的老兵来自张应金第五营王铁汉哨,队官名叫张金成。你要以这个队为骨干,配合编练的新兵,组成这个守备营。记住,要尽快形成战斗力,按照我的估计,明年秋收之后,只怕朝廷还要前来围剿,到时候你这个营可能就会面对优势官军。”

    “将军,张营官不是在吕梁山以西的蒲县吗?”郭文斌疑惑的问道。

    “这次南征,我已经决定调第五营南下,现在他们那里压力不大,张应金这支部队也开始朝着霍州调动。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只要张应金一到,这一队老兵马上就给你拨过来。”(未完待续。。)

第七十六章处置

    在总部的支持下,汾州守备营迅速的组建起来。新兵极快的调拨入营,除了张应金麾下的一个队老兵外,还编练了王嘉胤余部一个哨,哨长也是一个义军头目过天龙。

    此人大名张善成,陕北榆林人,在崇祯元年投奔了王嘉胤。此人作战骁勇,再加上还是陕北老人,被王嘉胤提拔进入亲兵护卫之中。在文水河岸一战中,张善成带领一队人马逃脱了满桂的追捕。后来官军退走,张善成顺势带兵投奔了榆林同乡刘宣军中。

    汾州守备营一成立,建制就调入李旭升军中。只是碍于刘宣本人在汾州城,这个营也暂时归属刘宣管辖。虽然汾州守备营刚刚成立,但是任务却比较重,最要紧的就是收拾汾州城的两家藩王,保护好汾州这个王城。

    刘宣现在随身的军队并不在少数,之所以使用这个新编守备营,也有迫不得已的苦衷。在与官军作战中,为了执行坚壁清野的军令,他麾下的各支主力已经沾染了百姓的鲜血。

    而新编部队,一般来说军纪大部分还算不错,再加上主官严格要求,肯定不会弄出大乱子。

    而抄家灭族的事情如果交给屡次违反军纪的老兵油子干,只怕他们发起狠来控制不住,会将整个汾州城烧杀一空。毕竟城中大部分人口都归在在庆成、永和二座王府当中,加上家丁仆人总人口大约超过三万,已经占据汾州人口的六成。

    因为刘宣的重视监督,汾州守备营虽然刚刚编练。但是无论是军纪还是训练都抓的很严。在一队老兵骨干的支撑下,这个新编营迅速的搭起了骨架。领取了被服武器,看上去已经模样又成了。

    就这样。尽管汾州守备营刚刚成立不久,但是却第一个进驻在汾州城中,开始抄查王府,清点田产。至于刘宣麾下的大军,除了随身的亲兵文书之外,为了防止士卒扰民,剩下的士兵并不在城中扎营,而是驻扎在城东五里的下马庄。

    汾州守备营进驻城中后,有了士兵威慑。各项工作的进展也迅速加快。镇国中尉以上的中层宗室迅速的被抓捕起来,奉国中尉等底层宗室也被集合监视,至于没有封爵的普通宗室,也被暂时打发在城外田庄居住。

    汾州下马庄大营、刘宣中军。

    军帐之内,刘宣坐在帅椅之上,下面坐着赵瑨、郭文斌、冯双礼、田见秀四人。

    “将军,城中的庆成、永和两位郡王,四百六十名镇国将军,千余镇国中尉已经全部处斩。他们的妻妾家眷也全部分给有功的将士。至于奉国中尉以上的七百八十名低阶宗室,到底该如何处置?”郭文斌虽然当上了营官,但是仍然规规矩矩的问道。

    “斩了两千颗头颅,总算消除了大部分隐患。现在汾州刚刚经历战乱。死于荒野的百姓也不再少数,如今快要开春了,一个应对不好就有可能引发瘟疫。文斌、见秀。你们二人最近一段时间辛苦一些,将暴尸荒野的尸首全部掩埋。记住。这是一个重要的任务,我已经传令李旭升。让他发动整个汾州、晋中二地的军民,全力做好这一点,用来预防瘟疫。”

    在刘宣知道的历史上,因为崇祯元年的起义,无数陕北百姓死于荒野。到了崇祯二年,陕北很快发生了瘟疫,瘟疫随着义军又传入山西,到了崇祯三年,情况就更加严重。

    刘宣也不想向南用兵之后,军中瘟疫横行,士卒彻底失去战斗力。历史上苦逼的李自成就因为瘟疫问题,战斗力急剧减弱,被入关的八旗军在一片石捡了便宜。

    刘宣处置藩王宗室的手段,让出身底层备受这些蛀虫欺辱的郭文斌、田见秀、冯双礼等人大为高兴。哪怕是赵瑨这种出身于官绅之家的读书人,对于明朝的藩王也没有丝毫好感,对刘宣这种政策也比较认同。

    他搓了搓冻得发麻的双手,对刘轩说道:“山西一省,洪武年间只有一位晋王,到了嘉靖年间,有封爵的皇室后代已增长到一千八百位。到了崇祯年间,从庆成王府的玉蝶宗谱上来看,整个山西奉国中尉以上的皇族就超过了七千人。至于没有爵位的宗室,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刘宣拍了拍手,指了指帅案上一摞文书说道:“我最近看了看汾州的文档,现在山西一个晋王府,每年就需要花费八十七万石粮食。而整个山西的宗室加起来,这个数目高达三百一十二万石。在天启三年,山西一身的税赋也只有一百五十二万石粮食,这一年已经算是最近十年中赋税最多的一年。尽管如此,偌大一个山西省,居然供养不了这些凶狠残暴的藩王,还需要外省的接济才能勉强度日。像这种情况,也不止山西一身,河南,湖广的情况也相差不多。”

    “宗室招致民怨,历朝历代都没有本朝严重。咱们起兵反明,即便以后成功坐上了龙庭,也要记住这个教训。”

    听了刘宣这番告诫的话,众人心中都是大为认同,纷纷点头称是。刘宣喝了一口茶税接着说道“至于奉国中尉以上的七八百人,咱们也不能养闲人。全部编为一个筑路营,用来休整官道、加固城墙、”

    “可是朝廷宗室不事生产,几乎是毫无一用的废物蠢货,用这些人干活,只怕也非常不省心。”

    这个筑路营以后肯定会归属后勤司管辖,但是现在是军管时期,暂时还是归属工兵营管理。所以眼见这些废物就要归属自己掌管,工兵营营官田见秀出言说道。

    “这个你不必担心,这些人将会兵入奴籍。只有为奴十年才能赎身,如果他们谁敢偷懒懈怠,你手中的刀子难道不能杀人,让他们见见血,也好知道轻重。”刘宣轻轻一咳,对田见秀的妇人之仁有些不满。

    “对于这支筑路营,一定要留下监视部队。双礼,你带着我的命令,让李旭升拨出两个队兵力,严密看守监视这个筑路营。”

    “至于没有爵位的宗亲,其实与贫苦百姓也差不了多少。咱们就放他们一马,每人给他们分五亩田地,划几处田庄让他们安居乐业。但是这些田庄里面,一定要有咱们的人掌管,这一次受伤的士兵全部划到分配的田庄之中,每一名伤兵都要分三十亩土地,让他们小心监视这些前明宗亲,但是要告诫他们,不要歧视这些可怜人。”(未完待续。。)

    ps:  今天中秋节,隐士在这里祝愿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事业有成。

    在中秋之夜,隐士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尽管本书成绩不好,但是隐士肯定会写下去的,请大家尽管放心。

第七十七章分田一

    崇祯二年、腊月二十三。

    眼看就要接近年关,但是一支千余人的军队还艰难的在荒凉茂密的吕梁山中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