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对大脑和神经的伤害。酒精是一种麻醉剂,饮酒多了,会使大脑皮层处于麻痹的状态,长期饮酒能引起神经衰弱和智力减退。
(2)对心脏血管的伤害。过度的饮酒,能引起脂肪组织在心肌上的堆积,这样便削弱了心脏的功能,使心脏活动衰弱。同时酒精还有促使血管硬化,增高血压的作用。所以好喝酒的人,容易患心脏病和血管硬化症。
(3)对生殖器官的损害。受酒精毒害过的精子或卵子发育成的胎儿,出生后,他的智力可能比较迟钝。孕妇喝酒也能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流产。
(4)对胃肠的损害。酒精能刺激胃肠,影响消化。长期大量的饮酒,容易引起胃肠病、便秘等。
健康忠告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协作研究所指出:男性安全饮酒的限度是每天不超过20克纯酒精的饮用量,女性每天不超过10克纯酒精。我国的精神科专家们对此给予了通俗的解释,男性每天饮酒不得超过2瓶啤酒或50克白酒,女性每天不超过1瓶啤酒或25克白酒。此外,不论性别,每周至少应有两天滴酒不沾,国外把这两天叫做“肝休息日”。
159.肌肤穿刺——害人的时髦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青少年“穿刺风”愈演愈烈,不仅穿耳,甚至发展到穿鼻、穿唇、穿舌及乳头等,真可谓怪异至极!
英格兰有位12岁的儿童进行肚脐穿刺后伤口发炎,又不敢告诉家长,结果患上败血症差点丧命。苏格兰一名19岁少女穿舌后数小时流血不止,幸好抢救及时,否则定会流血致死。据国外一项调查发现,在穿刺导致的并发症中,穿脐的占40%,穿耳的占35%,因穿鼻、穿乳头引发意外的也不在少数。穿刺最易引起的一种常见病症是“镍过敏症”。因为金属项链中大多含有镍(包括纯金首饰中也常混有微量的镍),而镍易致人过敏。过敏者轻时会出现局部肌肤湿疹,重时可有全身反应。
为防患于未然,少男少女们应当认清穿刺对身体的危害。
健康忠告
保护肌肤健康,在运动或体力劳动时,注意不要被机械工具碰伤。接触酸碱、酒精、石油、农药等物较多的人,事前做好保护接触部分工作,事后要及时洗涤干净,以免损伤皮肤。
160.千万别盲目“洗血”
一个时期以来,“洗血”在社会上风行,不少医疗机构纷纷引进设备,开设“洗血”项目。医学专家呼吁,千万别盲目“洗血”。
仅在上海,近来开展“洗血”项目的医院就不少,尽管每次收费高达万元,却依然挡不住众多“洗血”者的热情,很多人将“洗血”当作快捷的治病、防病和减肥的良计妙方。据调查,“洗血”者中,45岁以下的占了六成,其中最年轻的只有20多岁。
针对这一社会现象,一些著名的心血管病专家联名呼吁,不可滥用“洗血”疗法,不宜将“洗血”推广为一种保健方式。
健康忠告
专家告诫:高血脂患者,“洗血”也许几个小时解决了,但如果不控制膳食,血液中的脂肪照样会堆积起来,过不了一两个月,血脂又上去了。
161.饱食之后当禁欲
当吃得太饱或刚吃过饭之后,一般来说是不应该从事性事活动的。其原因是:
我国历代医学家都认为,饭后,气血集中在消化系统,这时应适当休息,以利于消化吸收。如果饮食后进行房事,不但会影响胃肠的消化吸收,还会造成消化功能紊乱。
古代经典著作《玉房秘诀》中指出,饱食后“谷气未行,以合阴阳,腹部彭亨,小便白浊,以是生子,子必癫狂。”
现代医学认为,饮食以后,血液较多地集中在胃肠道,大脑的主要精力也是指挥消化液的分泌。此时如果夫妻行房事,全身性的紧张活动及大脑精力的转移,必然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很容易引起胃肠疾病。
健康忠告
饱食后行房事孕育之子易发癫狂,那是指夫妻饱食行房引起自身疾病后会影响下一代健康,此虽言之有过,但也不可不防。
162.酒后不宜行房
从古至今都认为酒后行房乃大忌,若酒后行房,不但对身体健康有害,而且还会殃及后代。
历代医学家都认为,酒后兴奋,不能自持,房事中会恣欲无度,必欲竭其精后快,阴精过度消耗,就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说:“醉不可以接房,醉饱交接,小者面黯咳喘,大者仍绝脏脉损害。”说明醉酒入房,不但耗竭真精,而且损害内脏,危害极大。
酒有通利血脉、散寒化淤、助阳提神的作用。由于它性热暴烈,所以很容易引起阳气妄动,性欲旺盛。特别是大醉之后,六神无主,此时行房,动作粗暴,不但会使精液滥泄,还会引起性器官损伤。
健康忠告
现代医学认为,酒精的主要成分是乙醇,乙醇能毒害包括生殖细胞在内的一切细胞,男女酒后受孕,可使胎儿畸形或智能低下。唐代李白、晋代陶渊明等名人嗜酒成癖,而后代多为愚钝之辈即是明证。
163.警惕打鼾
打鼾,又称“打呼噜”,是人们熟悉的一种现象,不少人认为:打鼾说明睡眠安稳。
打鼾是睡眠时的鼻息声。健康状况正常的人,除了疲劳时、醉酒后或服安眠剂后,使睡眠深沉,咽部肌肉松弛度增加,从而发出轻微的生理性鼾声外,一般是不打鼾的。
经常打鼾或鼾声较大者,往往是一种病理性鼾声,大多由于患有慢性鼻炎、鼻息肉、鼻和咽部肿瘤,使得鼻腔、鼻咽和咽腔狭窄,或是软腭形态异常、悬雍垂过长、扁桃体肥大、颈部畸形等使鼻呼吸阻力过大,从而使鼾声如雷。严重打鼾常伴有憋气现象,医学上称之为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其特点是打鼾时常伴随着反复发作性的呼吸暂停,容易形成继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等症,有的还伴有噩梦、梦游、呼叫、遗尿等情况,醒后则困倦、烦躁、易怒等。
可见,“打呼噜”并不一定是睡眠安稳,它往往隐藏着某种疾病。
健康忠告
严重打鼾者应及时就医,可到医院口腔科或耳鼻喉科诊治,医生可对症施治或予以健康指导,有必要者可进行手术治疗。
164.避风如避箭
古人把自然界的气候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六气。在正常情况下,风气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只有当其发生太过,出现反常情况的时候,才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健康,而其他诸气又往往依附于风气来侵袭人体,产生疾病。
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几乎家家有电扇、空调,但近一二十年来,脑血栓、脑溢血等中风病症日益增多和常见。中医认为,风对人伤害极大,如不注意预防,将是中风、半身不遂等疾病的重要诱因。在日常起居中,特别是在出汗、就寝、沐浴之时,要注意风和冷气对人的侵害,莫因贪图一时之快而留下无穷的后患。炎热的季节,该出汗的时候,就多出点汗吧!否则反倒不正常了。但出汗后,更要注意避风。切记:避风如避箭!
健康忠告
“避风”,从狭义说,人要避开过猛的风直吹,尤其要避开过堂风、屋檐风和窗隙门缝之风。从广义说,避风是指避开一切不利的气候条件,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致病因素的危害。
165.电磁辐射污染勿忽视
电磁波可以穿透包括人体在内的任何物质。长期暴露在超过国家规定的安全辐射剂量下的人体细胞会被大面积杀伤或杀死,导致病变。
(1)造成儿童白血病。
(2)诱发癌症并加速人体的癌细胞增殖。
(3)影响人的生殖系统。男性精子质量降低,孕妇发生自然流产和胎儿畸形。
(4)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5)影响人们的心血管系统。表现为心悸、失眠、白细胞减少、免疫功能下降。
(6)对人们的视觉系统有不良影响。过高的电磁辐射会造成视力下降,引起白内障。
(7)高剂量的电磁辐射还会使人体内原有的电磁场发生异常。老人、儿童、孕妇属于对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健康忠告
居室内防止和减少电磁辐射污染要注意以下几点:
1.注意室内办公和家用电器的安排,不要集中摆放,特别是一些易产生电磁波的家用电器,如收音机等,不易集中摆放在卧室里。
2.注意使用办公和家用电器时间,避免长时间操作,同时避免多种办公和家用电器同时启用。
3.保持人体与办公和家用电器的距高,彩电的距离应在4~5米,日光灯距高应在2~3米,微波炉开启之后离开至少1米远。
166.损害大脑的不良习惯
损害大脑的不良习惯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长期饱食。导致脑动脉硬化、脑早衰和智力减退等现象。
(2)轻视早餐。不吃早餐使人的血糖低于正常供给,大脑的营养供应不足,久之对大脑有害。
(3)甜食过量。甜食过量的儿童往往智商较低。这是因为减少对高蛋白和多种维生素的摄入,导致机体营养不良,从而影响大脑发育。
(4)长期吸烟。常年吸烟使脑组织呈现不同程度萎缩,易患老年性痴呆。
(5)睡眠不足。大脑消除疲劳的主要方式是睡眠。长期睡眠不足或质量太差,只会加速脑细胞的衰退,聪明的人也会糊涂起来。
(6)少言寡语。经常说富有逻辑的话也会促进大脑的发育和锻炼大脑的功能。
(7)空气污染。大脑是全身耗氧量最大的器官,只有充足的氧气供应才能提高大脑工作效率。
(8)蒙头睡觉。随着棉被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氧气浓度不断下降,长时间吸进潮湿空气,对大脑危害极大。
健康忠告
思考是锻炼大脑的最佳方法。不愿动脑的情况只能加快脑的退化,聪明人也会变得愚笨。在身体不适或患疾病时,勉强坚持学习或工作,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也容易对大脑造成损害。
167.冬令进补三忌
冬令进补正当时,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进补的误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是误补。如糖尿病人不懂得滋补膏中含有一定饴糖其实是不适合他们的,由于治病心切而误吃了含有饴糖的膏状滋补药;有的人家里有补品,不吃怕过期浪费,于是一家大小都补,结果适得其反。
第二种是急补。如一些肿瘤病人听说甲鱼可滋补抗癌,不顾病体脾胃虚弱,一天吃一只斤把重的甲鱼,结果,造成病人胃纳呆滞;有些温阻脾胃的病人用了人参,造成腹胀难以消化,以致夜不能寐,加重了病情。
第三种是洋补。比如认为价格低廉的生晒参肯定不如价格较贵的西洋参,明明体质虚寒,却偏要吃进口的西洋参,结果舌苔越吃越腻,身体状况越来越糟。
所以,进补也须辨证论治,服补品应当根据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做到“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平其有余,补其不足”,且必须每日小补。
健康忠告
下列人群不宜进补:胃痛、泛酸、食欲不振者;肝炎、黄疸、肝疼痛者;咳嗽痰多、咯痰不畅,动则气促者;四肢疲倦、舌苔白腻、食而无味者;大便秘结、小便不利或大便有黏液且每日数次者;感冒发热或虽不发热,但鼻塞流涕、咳嗽声重者;腰背酸痛、小便浑浊或面足浮肿、大便不通者;任何急性发作性疾病的患者。凡有以上症状者,应该在治疗后再图进补。
168.预防流感不可马虎大意
在预防上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1)无论是宿舍还是办公室,都要经常通风,减少室内聚集的细菌和病毒数,保持室内清新的空气。
(2)尽量减少到公共场所活动的机会,比如商场、电影院等人群密集的地方。
(3)到医院看病,最好戴口罩。医院聚集了身患各种疾病的患者,呼吸道疾病大多由空气传染,稍不留神就会被传染,戴上口罩可以有效地阻挡细菌和病毒。
(4)春季天气变化大,每天不要嫌麻烦,一定要根据气温的变化,适当地增减衣服。
(5)要加强体育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要多到室外进行体育活动,劳逸结合,保持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尽量减少室内活动和集会。
过去,很多人有一种片面的认识,认为感冒就是着凉了,多喝水,不吃药,过几天自己也能好,这种想法是不科学的,对任何疾病我们既不可以马虎大意也不用惊慌。
健康忠告
假如出现感冒症状,特别是遇到高烧、肌肉剧烈疼痛、头痛、咳嗽甚至咯血等,尽管血常规检查,血象并不高,也不可擅自使用一般的感冒药,一定要到医院进行必要的诊治,不提倡轻伤不下火线,以免延误病情。
169.疥疮要早治
患者的主要症状是非常痒,在晚间尤其严重。受影响范围为手指间的皮肤,以及手腕、腋窝、臀部、腹股沟、肘部、乳头及下腹等部位的皮肤褶。面部及头皮通常不受影响,但幼儿则属例外。皮肤表面可能会出现线状损伤。
就从未患过该种疾病的人而言,潜伏期约为2~6星期。至于曾感染该种疾病的人,症状则会较早出现,通常在再度患上疥疮后1~4日内症状便会出现。
出现疥疮症的患者应立即向医生求诊。医生会开处方药性洗液及药物供患者敷于身上,便可杀死病菌,使瘙痒情况受到控制。患者家人亦应听取医生的劝告,在需要时接受治疗,避免疾病蔓延。
健康忠告
疥疮的预防方法:
1.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每天洗澡和更换清洁的衣服。
2.避免与他人共穿衣服。
3.受疥疮感染者的家庭成员及与患者有亲密接触的人应接受检查,以确定是否感上疥疮。
170.警惕亚健康状态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累”和“疲劳”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流行词了。当这二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们就会出现体虚困乏、失眠、记忆力下降,精神状态极差的症状,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亚健康状态。
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人体“第二状态”,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边缘状态,又叫慢性疲劳综合征或第三状态。意指人的身体具有隐患而尚未出现明显病症的一种身体状态。
亚健康的主要症状有:体虚困乏、易疲劳、失眠等,以上症状在医院进行全面系统检查、化验时,往往找不出具体的病因。
健康忠告
亚健康的形成主要爱心理、社会、环境、营养、劳动、生活方式与行为、气象生物,服务等诸多方面的影响。每个因素都有特定的内容又相互关联。比如嗜烟、酒成癖,烟碱、酒精缓慢损害肌体;劳逸失度,娱乐过度,紧张,睡眠不足,引起肌体代谢紊乱;饮食无节制,营养不合理,吸收失控,体液酸碱度失衡,给健康造成潜在危害;环境遭受污染,人体受到细菌、病毒、寄生虫及化学物质的感染;长期患慢性病不愈等,均可导致产生亚健康的一些具体体征,如神态疲倦、体乏、心烦意乱、郁郁寡欢、易受刺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头晕目眩、失眠健忘等。
171.隐形眼镜不是人人都适合戴
隐形眼镜的发明给近视眼们带来很大方便,也使一些爱美人士告别厚重的“瓶子底”。隐形眼镜虽然方便、美观,但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戴,配戴隐形眼镜也有一些注意事项。
(1)中小学生不适合戴。
(2)感冒病人不适合戴。
(3)有过敏症的人不适合戴。
(4)中老年人不适合戴。
(5)发烧患者不适合戴。
(6)准妈妈不适合戴。
(7)骑车旅游者不适合戴。
此外,青光眼、慢性泪囊炎、结膜炎、角膜溃疡、甲亢等疾病患者若已配有隐形眼镜,而眼睛正处在炎症期,要待炎症消失后再戴。
健康忠告
隐形眼镜镜片护理的注意事项:
1.清洁镜片时不能只洗一面,要把底面同时洗净。
2.不应把不同牌子的隐形眼镜药水混合使用,这样可能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3.每星期要去除镜片上的蛋白质,积聚过多容易导致眼球敏感或增加发炎机会。
4.若眼睛敏感或泪水太少,便不宜长时间配戴隐形眼镜,一般以8~12小时为佳。
172.便秘不应被忽视
大便不通畅,常会引发习惯性便秘。虽然便秘常被认为不是什么性命攸关的事,但便秘对人体确实有害。
由于便秘,粪便与肠道黏膜的接触时间会延长,因此粪便中含有的致癌物质就会造成不良影响,这些有害物质的长期停留会引发大肠息肉或大肠癌等。
便秘也会导致口臭。因为便秘,使肠内的有害细菌增加,更加活跃,导致吃进的食物在肠道内异常发酵,这样屁就会发臭。而这种气体若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