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 _2007年合订本txt-第1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哪儿都脱不了规矩。规矩的繁重在舞台上可以说是登峰造极了。京戏里规律化的优美的动作,洋人称之为舞蹈,其实那就是一切礼仪的真髓。礼仪不一定有命意与作用,往往只是为行礼而行礼罢了。请安磕头现在早经废除。据说磕头磕得好看,很要一番研究。我虽不会磕,但逢时遇节很愿意磕两个头。一般的长辈总是嚷着:“鞠躬!鞠躬!”只有一次,我到祖姨家去,竟一路顺风地接连磕了几个头,谁也没拦我。

  晚近像他们这样惯于磕头的人家,业已少见。磕头见礼这一类的小小的,不碍事的束缚,大约从前的人并不觉得它的可爱,现在将要失传了,方才觉得可哀。但看学生们鱼贯上台领取毕业文凭,便知道中国人大都不会鞠躬。

  顾兰君在《侬本痴情》里和丈夫闹决裂了,要离婚,临行时伸出手来和他握别。他疑心她不贞,理也不理她。她凄然自去。这一幕,若在西方,固然是入情入理,动人心弦,但在中国,就不然了。西方的握手的习惯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因之握手成了自然的表现,近于下意识作用。中国人在应酬场中也学会了握手,但在生离死别的一刹那,动了真感情的时候,决想不到用握手作永诀的表示。在这种情形之下,握手固属不当,也不能拜辞,也不能万福或鞠躬。现代的中国是无礼可言的,除了在戏台上。京戏的象征派表现技术极为彻底,具有初民的风格,奇怪的就是,平剧在中国开始风行的时候,华夏的文明早已过了它的成熟期。粗鄙的民间产物怎样能够得到清朝末叶儒雅风流的统治阶级的器重呢?纽约人听信美术批评家的热烈的推荐,接受了原始性的图画与农村自制的陶器。中国人舍昆曲而就京戏,却是违反了一般评剧家的言论。文明人听文明的昆曲,恰配身份,然而新兴的京戏里有一种孩子气的力量,合了我们内在的需要。中国人的原始性没有被根除,想必是我们的文化过于随随便便之故。就在这一点上,我们不难找到中国人的永久的青春的秘密。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3期P22


   

言论


  看金库成了良心活。

  ——邯郸一位'b'管理'/b'过金库的退休职工对金库管理上存在的问题有感而发

  没有落后的市民,只有落后的银行。

  ——银行因窗口太少等原因造成客户长时间等候,有的银行抱怨客户素质低,不会使用自助设备。对此《广州日报》指出是银行的服务理念落后

  外资银行不是救世主,但肯定是鲇鱼。

  ——汇丰、渣打、花旗、东亚四家外资银行正式开始向中国居民提供人民币服务,必然导致金融行业竞争主体多元化,有利于打破垄断

  清理你的人脉就像清理你的衣柜一样,将不合适的衣服清出衣柜,才能将更多的新衣服收入衣柜。

  ——已故管理大师德鲁克曾经提出一个有趣的比喻

  证券公司门口看自行车的老头根据自行车数量的多少来操作股票,很容易赚到钱。

  ——股市广为流传的投资佳话

  身患疑难绝症,找记者,不要找医生。

  身临艰难困境,找报社,不要找亲友。

  遇到物品丢失,找电台,不要找警察。

  心有难言隐痛,去上网,不要告诉父母。

  急于征婚求爱,发短信,不要找婚介。

  ——有人发帖子说媒体万能

  良心是我心里一个有三角的东西——我没有做坏事,它便静静不动;如果我干了坏事,它便倒过来,每一角都把我刺痛;如果我一直干坏事,每一角都磨平了,就不觉得痛了。

  ——有人对良心作如此解读

  下了高棋得意,下了臭棋生气,下了废棋不在意,其实废棋有时比臭棋损失还大,它耽误了许多时间和机遇。回想一下,建国以来我们下了多少废棋?

  ——李瑞环在学习《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时说

  工作是看得见的爱,通过工作来爱生命,你就领悟了生命的最深刻秘密。

  ——黎巴嫩哲人纪伯伦

  “忙”是“心”加死亡的“亡”,如果太忙,心灵一定会死亡。

  ——作家蒋勋这样解释“忙”字的意义

  今后大家可以在简历中加一句:“曾当选美国《时代》周刊2006年度风云人物。”

  ——美国《时代》周刊把网民列为2006年度人物。对此,有网友这样调侃

  每一个人都是一座两层楼,一楼有客厅、餐厅,二楼有卧室、书房,大多数人都在这两层楼间'b'活动'/b'。实际上,人生还应该有一个地下室,没有灯,一团漆黑,那里是人的灵魂所在地。自己常走进这个暗室,闭门不出,日子久了,就有了一篇篇东西出来。

  ——村上春树谈成功的秘诀

  ——摘自《读者》2007年第13期P43


   

·心  声·
●沈叶萍

  生病住院的日子里,每天看着窗外的天空,伴着慢而有序的点滴,眼神有些涣散。朋友来看我时,手棒着一本《读者》。

  从朋友手中接过你的时候,瞧见了目录中肖玲玲的《陪着你慢慢地走》,一下子就愣住了。

  当我看完所有文字时,主人公那朴素而又平凡的感情让我感觉不已。回想自己从小到大,生病不断,直至今天的住院治疗,这一段路程,每一段坎坷,都是父母一深一浅迈着艰难的步子慢慢陪我起来,没有任何承诺,就这样坚定地陪着我……

  我是个倔强而又好强的孩子,任性的我这么多年来,又惹过父母多少次伤心呢?而父母自始至终,宽容地包纳一切。曾经有同学说,我们对父母来说,我们只是一种责任。对这种观念我至今仍深深抵触着,我想,责任是可以剔除的,但爱是永恒的。当爱成为一种习惯时,责任就升华得无影无踪了。我爱我的父母,所以我能体会父母是非常爱我的。

  不用海誓山盟,不用承诺,我愿意永远陪着他们慢慢地走……

  本文摘自《读者》2007年第13期P03


   

消逝的钟声
●史铁生

  站在台阶上张望那条小街的时候,我大约两岁多。

  我记事早。我记事早的一个标记,是斯大林的死。有一天父亲把一个黑色镜框挂在墙上,奶奶抱着我走近看,说:斯大林死了。镜框中是一个陌生的老头儿,突出的特点是胡子都集中在上唇。在奶奶的琢州口音中,“斯”读三声。我心想,既如此还有什么好说,这个“大林”当然是死的呀?我不断重复奶奶的话,把“斯”读成三声,觉得有趣,觉得别人竟然都没有发现这一点可真是奇怪。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是1953年,那年我两岁。

  终于有一天奶奶领我走下台阶,走向小街的东端。我一直猜想那儿就是地的尽头,世界将在那儿陷落、消失——因为太阳从那儿爬上来的时候,它的背后好象什么也没有。谁料,那儿更像是一个喧闹的世界的开端。那儿交叉着另一条小街,那街上有酒馆,有杂货铺,有油坊、粮店和小吃摊;因为有小吃摊,那儿成为我多年之中最向往的去处。那儿还有从城外走来的骆驼队。“什么呀,奶奶?”“啊,骆驼。”“干嘛呢,它们?”“驮煤。”“驮到哪儿去呀?”“驮进城里。”驼铃一路叮玲铛琅叮玲铛琅地响,骆驼的大脚趟起尘土,昂首挺胸目空一切,七八头骆驼不紧不慢招摇过市,行人和车马都给它让路。我望着骆驼来的方向问:“那儿是哪儿?”奶奶说:“再往北就出城啦。”“出城了是哪儿呀?”“是城外。”“城外什么样儿?”“行了,别问啦!”我很想去看看城外,可奶奶领我朝另一个方向走。我说“不,我想去城外”,我说“奶奶我想去城外看看”,我不走了,蹲在地上不起来。奶奶拉起我往前走,我就哭。“带你去个更好玩儿的地方不好吗?那儿有好些小朋友……”我不听,一路哭。

  越走越有些荒疏了,房屋零乱,住户也渐渐稀少。沿一道灰色的砖墙走了好一会儿,进了一个大门。啊,大门里豁然开朗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大片大片寂静的树林,碎石小路蜿蜒其间。满地的败叶在风中滚动,踩上去吱吱作响。麻雀和灰喜鹊在林中草地上蹦蹦跳跳,坦然觅食。我止住哭声。我平生第一次看见了教堂,细密如烟的树枝后面,夕阳正染红了它的尖顶。

  我跟着奶奶进了一座拱门,穿过长廊,走进一间宽大的房子。那儿有很多孩子,他们坐在高大的桌子后面只能露出脸。他们在唱歌。一个穿长袍的大胡子老头儿弹响风琴,琴声飘荡,满屋子里的阳光好象也随之飞扬起来。奶奶拉着我退出去,退到门口。唱歌的孩子里面有我的堂兄,他看见了我们但不走过来,惟努力地唱歌。那样的琴声和歌声我从未听过,宁静又欢欣,一排排古旧的桌椅、沉暗的墙壁、高阔的屋顶也似都活泼起来,与窗外的晴空和树林连成一气。那一刻的感受我终生难忘,仿佛有一股温柔又强劲的风吹透了我的身体,一下子钻进我的心中。后来奶奶常对别人说:“琴声一响,这孩子就傻了似地不哭也不闹了。”我多么羡慕我的堂兄,羡慕所有那些孩子,羡慕那一刻的光线与声音,有形与无形。我呆呆地站着,徒然地睁大眼睛,其实不能听也不能看了,有个懵懂的东西第一次被惊动了──那也许就是灵魂吧。后来的事都记不大清了,好象那个大胡子的老头儿走过来摸了摸我的头,然后光线就暗下去,屋子里的孩子都没有了,再后来我和奶奶又走在那片树林里了,还有我的堂兄。堂兄把一个纸袋撕开,掏出一个彩蛋和几颗糖果,说是幼儿园给的圣诞礼物。

  这时候,晚祈的钟声敲响了──唔,就是这声音,就是他!这就是我曾听到过的那种缥缥缈缈响在天空里的声音啊!

  “它在哪儿呀,奶奶?”

  “什么,你说什么?”

  “这声音啊,奶奶,这声音我听见过。”

  “钟声吗?啊,就在那钟楼的尖顶下面。”

  这时我才知道,我一来到世上就听到的那种声音就是这教堂的钟声,就是从那尖顶下发出的。暮色浓重了,钟楼的尖顶上已经没有了阳光。风过树林,带走了麻雀和灰喜鹊的欢叫。钟声沉稳、悠扬、飘飘荡荡,连接起晚霞与初月,扩展到天的深处或地的尽头……

  不知奶奶那天为什么要带我到那儿去,以及后来为什么再也没去过。

  不知何时,天空中的钟声已经停止,并且在这块土地上长久地消逝了。

  多年以后我才知道,那教堂和幼儿园在我们去过之后不久便都拆除。我想,奶奶当年带我到那儿去,必是想在那幼儿园也给我报个名,但未如愿。

  再次听见那样的钟声是在40年以后了。那年,我和妻子坐了八九个小时飞机,到了地球另一面,到了一座美丽的城市,一走进那座城市我就听见了他。在清洁的空气里,在透澈的阳光中和涌动的海浪上面,在安静的小街,在那座城市的所有地方,随时都听见他在自由地飘荡。我和妻子在那钟声中慢慢地走,认真地听他,我好象一下子回到了童年,整个世界都好象回到了童年。对于故乡,我忽然有了新的理解:人的故乡,并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而是一种辽阔无比的心情,不受空间和时间的限制;这心情一经唤起,就是你已经回到了故乡。

  本文摘自《读者》2007第13期P06


   

我们离“诚信中国”有多远
●且 东

  诚信,是炎黄子孙的祖训。到了今天,子孙们对这个词还能挺起胸膛,问心无愧吗?

  在1992年到1998年6年间,全国发生的重大劣质酒中毒案,一共是8起,死亡人数是751人。2001年全年,关于虚假广告、假冒商品、计量不足、欺诈骗销等和厂商失信有关的行为投诉就有二十多万件,而经济合同竟然有50%都带有欺诈性。每年,中国因为诚信问题而造成的经济损失是5855亿人民币。轰动一时的四川綦江彩虹桥在刚刚投入使用时就塌陷,并造成了重大的伤亡事件,这其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原医就是因为使用了劣质钢材。

  如今,每逢中秋佳节,当人们想买月饼的时候,条件反射的就会想起南京的“冠生园陈馅月饼事件”。

  1918年,广东人冼冠生白手起家开创了冠生园这个品牌,到了20世纪30年代该品牌已经名噪一时。当时,公司请了著名的影星胡蝶女士,担任品牌形象代言人,还打出了“唯中国有此明星,唯冠生园有此月饼”的广告。到了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全国上下有几百家企业希望能和冠生园联营,就算被冠生园吞并也在所不惜。冠生园很快成为了拥有百余家企业的大集团公司,公司的品牌资产甚至要以亿来计算。

  然而,在南京的“冠生园”事件发生后,冠生园就成了假冒伪劣、坑蒙百姓的代名词了。不仅如此。国内整个月饼市场也因为这件事情受到了巨大的影响,人们质疑的不仅仅是冠生园集团所属所有公司,全国从事经营月饼的商家,都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河南,也有自己引以为傲的品牌,像“莲花味精”、“双汇火腿肠”、“新飞电器”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品牌,都是由河南人创出的。但是,当河南尉氏县的“棉花掺假”案和“有毒大米”这两起震惊全国的造假案件出现后,它曾经的功绩似乎也抵不过这些让人触目惊心的过错。之后,河南方面“—假再假”的报道开始陆续传出。从此,在大家的潜意识里,提起河南首先想到的就是“河南假货多”。

  而更令人伤心的是。在2000年“郑百文”发布年度假报表,欺骗千万股民的事件还未平息,就紧接着传出了“基金黑幕”背后的缘由。这让河南的商品甚至河南人的形象,更加无以复加地坠入了无底的深渊。

  接二连三的关于“假”危机的披露,使人们纷纷感到,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商品的质量却越来越没有保障了。例如:山西的假酒事件使得山西的百年企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甚至殃及了整个山西的酒业市场。如今,跟股民提起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银广厦、猴王股份等一些造假的公司,相信出现在股民脸上的表情只有忧愁和愤恨。还有,牟其中从中国首富到中国首骗,其结果不仅使得南德关门倒闭,牟本人也身陷囹圊,成为阶下囚。厦门远华案、广东增值税案,给中国经济蒙羞。安达信和中天勤事件让世界会计事务所遭到信任危机。

  这些造候事件,就是在“3.15”维权日益深入民心,“天天3.15”的口号频频出现的环境下,愈演愈烈的。那些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而制假售假的商家也开始变本加厉,他们的行为给消费者带来了深深的伤害。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会长纪世瀛曾经说过,目前的中国市场经济,存在着十分严重的信用危机。其范围之广,程度之深都是令人震惊的,而且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成为了招商引资,国际合作的重大隐患。纪世瀛还把当前中国企业的信用危机归分为五类:商业信用危机、金融信用危机、产品信用危机、科学技术信用危机、官员信用危机。

  目前,中国人对他人的信任意识正在受到严峻的考验。在现实的生活中,制假售假、坑蒙拐骗、欺诈等等,一些有损诚信原则的事件正在不断上演。正是由于这种互相不信任的环境,严重地影响了公民的消费和公司的投资。最直接的体现,百姓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事事小心谨慎。买东西的时侯得时时警惕,是不是自己的现金被别人换成了假币,还得担心假冒伪劣或是缺斤少两,“小心驶得万年船”已经是人们心底的不二法则。可悲呀!

  面对社会的诚信危机,那些通过放贷手段经营的银行,也不得不“惜贷”。一些企业更是不敢轻易的投资,引进外资也是疑虑重重。为了尽量不被骗,一些企业和商家在市场的交往中,只好步步为营,如履薄冰,甚至有些交易开始采取原始的办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市场秩序被破坏,公民利益得不到保障,这些成为了中国企业制度改革的悲剧,这也是中国人的道德悲剧,同时还是中国整个社会的一大公害。失去信用带来的危害足以证明,诚信正在进一步考验着中国市场的经济秩序,而诚信的缺失,也将会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秩序带来恶劣的影响。

  南方的一家新闻媒体,曾经做过一份问卷调查,在问卷中有这样两个问题:

  “如今我们这个社会最需要树立的风气是什么?”

  “如今人们最缺乏的品德是什么?”

  最后调查的结果显示,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居然是一样的,那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