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封仙-第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边围着的人连忙散开,替他让出道路。

    清原看着他离去的方向,露出几许寒意,偏头看向来时的方向,露出思索之色。

    “你们……还是快些出城罢。”

    有个声音传了过来,这是旁边一个小摊子的摊主,中年模样,眼神有些躲躲闪闪,正在收拾东西,似乎生怕遭了连累。

    他连忙收拾东西,一边说道:“那王公子可不是好惹的,你们伤了他,在这城里只怕不好待了。”

    闻言,清原问道:“看来这位王公子,倒是劣迹斑斑?”

    “漓城里面,谁不知道王家公子?”

    这摊主摇了摇头,颇是无奈,说道:“他向来张狂,无恶不作,常是欺男霸女。就在半个月前,漓县下属的一个村里,有个貌美的姑娘,还被他抢回了府内,后来那姑娘自尽了,他因此恼怒,就又把那姑娘一家老小都烧了。”

    清原顿时沉默,他倒是有些后悔放走了先前那人。

    葛老先生目光有着几许怒色,说道:“杀人放火,这是该杀头的罪。”

    “但没有人定他的罪。”这摊主苦笑道:“谁都知道是他作的恶事,但县衙的人说找不到线索,也就不了了之。”

    葛老先生沉声道:“如此伤天害理,这城里就没有王法了?”

    “有!”

    摊主摊了摊手,嘲讽道:“漓县有八道王法,他舅舅属于其中一道。”

    清原眉宇微挑,道:“八道王法?这是什么说法?”

    摊主答道:“漓县之中,县令在内,世家员外等等,能够肆意妄为,而不受限制的八家,就是八道王法。”

    清原问道:“他舅舅是哪位?”

    摊主答道:“他舅舅也姓王,是王家老爷。”

    清原道:“王老爷又是哪位?”

    摊主摇了摇头,苦笑道:“我还要做生意,提醒你们一声也就罢了,多余的可不敢说。”

    “王家老爷,自然是王员外。”

    这时,又有人路过,闻言,就停步下来,答了一声。

    “员外?”

    葛老说道:“就这么一个员外的闲职,他的外甥就敢杀人放火,这城中真就没人管?”

    他言语低沉,不免愠怒。

    他曾在军中任职,随军征战,见昔年故人马革裹尸,血洒战场,而保卫下来的蜀国,竟然还有如此乱象,心中不禁怒意升腾。

    那路人看了他一眼,摇头道:“没人敢管。”

    清原皱眉问道:“员外犯法,尚且要伏法,他的外甥何以如此张狂?”

    路人沉吟了一下,说道:“因为王员外在京城有个亲戚。”

    葛老先生怔了一怔,问道:“亲戚?”

    “不错。”路人说道:“他那亲戚是开酒楼的。”

    葛老先生愈发吃惊:“开酒楼的?”

    路人左右看了两眼,然后说道:“那酒楼是给胡府送菜的。”

    清原沉吟道:“胡府?”

    “是。”路人略微迟疑,点头道:“胡府。”

    清原问道:“哪个胡府?”

    路人摇了摇头,不再答话,似乎有些避讳,加快了脚步,匆匆离去。

    “还有哪个胡府?”

    摊主把手中的物事打包起来,背在身上,瞥了一眼,面无表情,说道:“自然是胡皓,胡大人的府邸。”

    说罢,这摊主背着东西,骂了声秽气,也就匆匆离开了。

    “胡皓?”

    葛老先生默然片刻,忽然自嘲一笑。

    “仗着一个给胡府送菜的亲戚,王家就敢如此践踏王法,一个王家的外甥就能杀人放火……相爷当年制定的律法,竟成妄言?”

    他言语怅然,语气低沉,眼神中怒意升腾。

章十八 蜀国

    “都说为官者最大成就,莫过于权倾朝野,福荫八代九族。”

    清原笑了几声,说道:“原来如此……”

    “那个阉人……”

    葛老哼了一声,说道:“昔年相爷在时,尚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未想……至相爷逝后,竟被此人钻了空子,把持内政。”

    当年葛相逝后,不论葛盏,还是姜柏鉴,或是严宇,都在争夺蜀国的兵权。那时胡皓受到蜀帝信任,趁势把持内政,广结党羽。

    待到了今日,兵权四分五裂,千疮百孔,而内政反倒稳固一片,尽数被胡皓所掌。

    清原略微沉吟,点头道:“我倒曾听闻过,他权倾朝野,在朝堂上下,皆是党羽,根深蒂固。”

    顿了顿,清原又摇头低笑,说道:“时至如今,就连蜀国大将军姜柏鉴都无可奈何,反而遭了他的制衡。”

    朝内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均有此人党羽。除兵部仅是被按插人手,其余地方几乎都被此人稳稳把持。

    人丁,军费,粮食,等等物事,都遭此人制衡。

    葛老恨恨道:“若是相爷未死,蜀国何至于落到这般地步?”

    清原并未接话,神色如故。

    当今天下三分,而他原是天上仙宫降下之人,不属于哪一方。

    只不过相较之下,他常在蜀国境内游走,比之南梁与元蒙,则更为熟悉亲近一些。

    听闻葛老的话,再想起自己所得的那符法小册,葛相的笔迹以及想法,不禁有些感叹。

    而一旁的山魈,它不知人事,听得懵懂模糊。

    倒是小瑜,有些惊愕的念头。

    当今天下征战连绵,黎村地在蜀国,而处位属南部边境,虽然靠着深山老林的地势,不在交战之处,但也不算平静地界。

    因而这漓县附近之人,哪怕是樵子渔夫,也对于战况极为上心。

    葛瑜儿虽是孩童,但耳濡目染之下,对于许多事情,时常听闻,也知晓不少。实则心中对当前各家局势,算得是颇为熟悉。

    然而她心目中的各方局势以及各方人物,大多以较为通俗易懂的印象,记在心中。

    如今被先生和爷爷,以如此清晰的言语讲述出来,心中的许多通俗印象,竟有陌生之感。

    清原偏过头,看山魈满面迷茫,说道:“你既然随我入世,也不能一无所知,且先寻个地方落脚,我路上与你细说。”

    山魈点了点头。

    ……

    当年大唐统御中原,帝无所出,死后无子嗣继位,便有诸王争位,终致大唐国力渐弱,分崩离析。

    又有百姓因战乱烽火,名不聊生,四方揭竿而起,天下大乱。

    后各方征战六十年,大势初定。

    南方有梁国,中土有蜀国。

    两国意欲共争天下。

    然而蜀梁交战之际,北方草原部落举旗立国,号为元蒙。

    故而天下三分。

    因为如今天地未来局势,事涉封神。

    因此,这再不仅仅是俗世朝堂之争,还涉及修行中人。

    因而清原讲述得较为详细。

    ……

    “你我脚下所在境内,乃是蜀国之国土。”

    清原与山魈并行,因碍于出身蜀**中的葛老先生,以及周边行人,故而声音较低。

    而山魈则听得认真,低着头,只是时而应两声。

    “原本蜀国空前壮大,三国之中以此为首。而丞相葛尚明,运筹帷幄,智计极高,他既持内政,又掌兵权在手,一片稳固强盛,奈何征战途中,染病而亡。”

    “其独子葛盏继承兵权,攻打南梁,击退南梁大将军邓隐。大捷之际,遭遇南梁一位杰出人物,仅率七千兵马,直闯中营,击溃了蜀国二十万大军的阵势。”

    “葛盏战死,大军溃败,蜀国一蹶不振,从此兵力孱弱。”

    “后兵权交由姜柏鉴手中。”

    说到这里,清原顿了一顿,然后语气加重了些,“姜柏鉴此人,原是梁国将领,出身天水县,素有才能,然而在梁国倍受猜忌。后来葛相攻破天水,将天水划入蜀国境内,才将之收服。”

    “姜柏鉴?”山魈察觉到先生语气加重,于是在心里记下了这个名字。

    “葛相看重姜柏鉴,收其为徒,传下兵书,并授予兵权。”

    清原缓缓说道:“但葛相死后,姜柏鉴毕竟一介降将,资历不足,故而兵权被葛相之子葛盏所持。”

    “葛盏得了兵权,又素来忌惮姜柏鉴,视之为大敌,颇多制衡。”

    “直到他兵败死后,蜀国溃败,姜柏鉴才接下了溃败的蜀国残军。”

    “但因此前大败,国力孱弱,他只得勤勤恳恳,勉强把持当前局势,未有显赫功绩。”

    清原说道:“如今的局势里,姜柏鉴乃是蜀国大将军,执掌大部分兵权,至于另一部分兵权,则在右将军严宇手中。另外小部分兵权,较为散碎,暂无须理会。”

    山魈听闻严宇这个名字,发觉先生的语气,也有少许变化。

    清原想了想,又说道:“至于先前所说的胡皓,乃是一个宦官,曾是梁国之人,后被驱逐,沦落蜀国。”

    “当年葛盏,姜柏鉴,严宇一干人等争夺兵权时,他趁机把持内政,如今根基遍布,也算权倾朝野。”

    “此人在蜀国中权势滔天,就连给他府中送菜的酒楼老板的一个远亲,都能借他的名字胡作非为,可见气焰之高。”

    清原告诫道:“你须切记,他也是蜀国中不可忽略的一位。”

    山魈听先生逐一说来,记了许久,然后应道。

    “我记住了。”

    ……

    葛老先生的意思是,入城之后,先寻个地方吃些东西,定下借宿的地方,然后再寻明日去往源镜城的车马。

    清原自无异议。

    一行人来到酒楼处。

    酒楼之中虽非座无虚席,但也颇是热闹。

    而上方有个说书先生,手执折扇,指指点点,侃侃而谈。

    清原等人坐在靠窗位置,点了几盘小菜,一壶茶水,然后细听之下,却发觉那说书先生所讲的,不是旁人,而是蜀国右将军严宇。

    “竟敢言谈国之重将?”

    清原略感惊异,跟葛老先生对视一眼,俱有疑惑。

    严宇祖上便是蜀国重臣,因而对姜柏鉴这外来降将,素有不喜,两人常有不合。

    关于这点,便是寻常百姓都知晓的。

    在民间流传的故事及传言,若不利于国,自是被掐断在萌芽之中。

    至于那些不能传扬的秘辛,哪怕传了出来,也会有人及时封口,乃至于灭口。

    因此蜀国两位将军之间的不合,倒还谈不上秘辛。

    只不过,胆敢堂而皇之地当说书来讲,也未免太过有恃无恐了。

章十九 将帅三人定乾坤

    “严宇将军才学奇高,出身不凡,先辈正是为本国血染疆场,忠心耿耿,可惜……”

    那说书人扼腕叹息,道:“终究被姜柏鉴这志大才疏,本领平庸的外来降将,把持了绝大部分兵权。如今严宇将军虽有本领,却无处可施,一身才学再高,也终作空谈。”

    他怅然一叹,说道:“倘如严宇将军能持兵权,不论他南梁白衣军神,还是元蒙东天武圣,又有何用?”

    他适才所说,抑扬顿挫,加上姜柏鉴在位,着实未有功绩,登时便有了许多响应之声。

    不乏有人声称,联名上京,请蜀帝罢黜姜柏鉴,立严宇为大将军。

    另一边作了个黑衣青年,腰配长刀,听得津津有味,时而沉思。

    ……

    “严宇此人,乃忠义之后,本人亦有才学。”

    葛老先生微微摇头,说道:“可惜,相较之于姜柏鉴,还是稍差一筹。”

    闻言,清原问道:“葛老似乎倒是推崇姜柏鉴?”

    “不,葛盏将军不喜此人,我也一样不喜。”

    葛老先生摇头说道:“此人过于平庸了。”

    清原反倒愕然,道:“平庸?”

    葛老称严宇此人身具才学,然而却还逊色于姜柏鉴,可如何又对姜柏鉴下了这平庸二字的评价?

    “你若能有缘见他,便也明白了。”

    葛老看了他一眼,忽然问道:“当今天下,三国鼎立,诸将并起,你看重哪一位?”

    清原顿时沉默,略微思索。

    葛瑜儿倒是睁大了双眼,颇为明亮。

    先前清原先生教导这些时,便让众多学子评价诸将。

    有人敬佩南梁的白衣军神,有人敬佩元蒙的东天武圣。

    后来葛瑜儿把这事说给爷爷听,爷爷当日便斥了一声,说这教学的方式,乃是离经叛道。

    如今爷爷再用这话来问清原先生?

    葛瑜儿不免也有些好奇。

    “南梁大将邓隐,掌重兵之权,但声名最盛的是陈芝云。”

    清原说道:“此人以七千兵马死伤殆尽的代价,冲破蜀国二十万军队的阵势,斩破葛盏阵营,可谓用兵如神。最为难得的是,他本身手无缚鸡之力,乃是文弱书生,能降服强者为尊的军中之人,使得众兵将听其号令,足见本事。可惜受人忌惮,手下兵马仍不过万。”

    葛老点了点头。

    “元蒙有武圣郭仲堪,此人乃是武道大宗师,能轻易力毙牛马,生撕虎狼。”

    清原说道:“但他并非莽夫,用兵更甚,率军横扫西北蛮夷八百部族,攻克数百城池,未逢一败,号称东天神将。”

    葛老叹了声,说道:“不错,此二人都是千年罕见的将帅之才,葛相在时,他二人尚未掌权,未成气候,未想葛相逝后,天下又出此二人。”

    “这二位都是千年罕见的将帅之才,然而……蜀国夹在中间,至今仍能不灭。”清原说道:“虽说是南梁和元蒙之内,各有牵扯,但也不可否认,姜柏鉴此人的才干。”

    葛老眉宇一挑,说道:“你认为是姜柏鉴的本事?”

    “不论陈芝云,还是郭仲堪,都是不可抵挡的将帅奇才,纵观历代朝堂,亦是少有。”清原说道:“姜柏鉴虽无显赫战绩,然而能够把持当前局势不变,难道不也是一种本事?”

    葛老顿时沉默。

    葛瑜儿忽然拍手,恍然道:“这就是先生之前教过的那一句,善战者……无赫赫之功?”

    清原端坐在位,微微一笑,端起茶杯,饮下一口,道:“正是。”

    说罢,他看了葛老先生一眼,隐约明白,为何这老先生给姜柏鉴定下一个平庸的评价。

    收回目光,清原心中忽然有些感慨。

    “南梁陈芝云,蜀国姜柏鉴,元蒙郭仲堪。”

    “此三人都非修行之人,但却都是大气运加身者。”

    “天地归属,以及封神之局……这三个凡俗将领的重量,反而尤甚于神仙中人。”

    ……

    忽然,下方一阵骚乱。

    一群人从楼梯处涌了上来。

    当头那个不是旁人,正是先前被清原所伤的王公子。

    他用一张手帕捂着鼻子,白色手帕染得通红。

    目光一扫,落在窗边那一桌,看向了清原。

    “真的得来全不费工夫,居然跑到了我家的酒楼来……”

    王公子把手一指,朝着清原大喝道:“打!给我打!不……给我杀……留下那个小姑娘,给我带回家里去……”

    言语落下,身后一群随从便冲了上来。

    清原目光掠过一缕杀机,把手搭在刀上。

    山魈把两只手掌探出袖外,指甲尖利如刀。

    “又是这种欺男霸女的把戏。”

    忽然有人冷笑了声。

    顿时刀光一闪,血光乍现!

    那随从的一只臂膀落地,他捂着断臂,惨嚎起来。

    酒楼中登时慌乱起来,许多人喜欢看些热闹打斗,可真正见了血,断了臂,便又不同了。当下慌乱惊呼之声,此起彼伏。

    清原看了一眼。

    这人乃是个黑衣青年,手执长刀,面色冰冷,眉宇桀骜,他横刀而立,说道:“爷爷我向来嫉恶如仇,既然撞上了,也是缘分,你过来……让我砍一刀……”

    这黑衣青年杀机凛冽,目光一扫,顿时令人心寒。

    王公子虽是个纨绔,但原本也并非多么不堪的货色,见状,竟然有些失态,他把身边的随从往前一推,喝道:“打!打死他!”

    那些随从拦在前头,而他却退了几步,狼狈不堪地朝着楼梯逃了去。

    “想跑?”

    黑衣青年狞笑一声,迎了上去。

    那些个随从战战兢兢,有些想退走,有些则想立功。

    当头一个,被他劈开了头颅。

    而其余随从见状,都匆匆忙忙逃掉。

    黑衣青年哼了一声,看向地上还在哀嚎的那个,正是适才被他挥刀断臂的狗腿子,他眼中杀机一闪,刀架在了那人的脖颈上面。

    那断臂随从也才二十来许的模样,见状,顾不得断臂疼痛,忙哭嚎道:“大爷……大爷,你饶过我,我家里还有老娘,还有刚满周岁的孩子……小的也是迫不得已,上有老,下有小,也只为了每日那几文钱买米养家而已……那平常作恶,都是那王公子的话,小的只是奉命行事……”

    “看那小子的模样,作恶也非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