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aids-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外,像对艾滋病患者隐私权的保密工作,对形形色色的广告电话和骚扰电话的应  
付,对艾滋病恐惧等心理症状的分析解说,都是影响医院吸收社会志愿人员加入  
艾滋病热线工作的因素。因此,短期内,艾滋病热线还不能对社会志愿人员开放。  
你有高超的说服技巧吗  
艾滋病热线开通一个月来,共接到咨询电话537
    个,有231 人接受了HIV 的  
初检,其中绝大多数接受HIV
    初检的都是阴性。据了解,其中23%的人患有不同  
程度的艾滋病恐惧症,他们因为和艾滋病患者有过握手、同用一条毛巾、同居一  
室的经历而一直背负着很大的心理包袱,有些人甚至从未和艾滋病患者接触过,  
却也杞人忧天。一位市民打电话到艾滋病热线,说自己因为害怕艾滋病,每次到  
国外出差都带着自己家的床单和毛巾被。传染病医院副主任医师王介非认为,打  
电话到艾滋病热线的,除了少数是有高危行为的,其实多数人是缺乏艾滋病预防  
知识,部分甚至患有恐惧症之类的心理疾病,所以,具备说服的技巧是一个艾滋  
病热线主持应有的素质。  
记者就此问了一个叫“爱心”的女孩子———她是第一个打电话到艾滋病热  
线要求做社会志愿者的人。记者问她遇到“心理病人”怎么办,“爱心”很沉着  
地回答:“这很简单,就告诉对方,哪些传染途径是可能的,哪些是不可能的,  
什么是高危行为等等。”“爱心”接着说了一连串术语,看来她是胸有成竹的。  
一打听,原来她在医药公司工作,现在正在医科大学进修。  
看来,“爱心”的回答和传染病医院第一批参加热线主持的徐晓敏医生提供  
的处理方式完全一致。  
遇到骚扰电话怎样应对  
性骚扰电话居然打到艾滋病热线来!  
沙小苹告诉记者,骚扰电话最大的危害还不在于它的内容无聊,而是它占用  
了很多急需求医问药的艾滋病患者的问询时间。有一次,一个护士接到一个热线  
电话,那个人在电话那头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他如何“感染”艾滋病的经历,而这  
边的护士小姐已被羞得面红耳赤,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耐心听。沙小苹气愤地说  
:“对于这种骚扰电话,就算挂了也没有错。”事实上,真正的艾滋病患者的电  
话多半很简洁,他们往往能用很科学和准确的语言描述自己的状况,然后询问医  
生相关的内容。  
那么,年轻的女性社会志愿者能够应付得了吗?记者就此询问了两位女性的  
社会志愿者。其中一位告诉记者:“遇到性骚扰的电话,我就告诉他,你打错电  
话了,我们这边是艾滋病热线,请你自重。”另一位回答得更加干脆:“这是艾  
滋病热线电话,不是聊天电话,如果你继续妨碍我们工作,我们将会报警。”  
遇到药商拉广告怎么办  
“一口回绝!”这是传染病医院方面的态度。  
“可以商量。”这是社会志愿人员的想法。  
迄今已经有两家医药企业通过热线和热线接听人员私底下接触,甚至有人对  
接听人员许诺,如果他们能向患者推荐某某产品,公司愿意付出酬劳。接到这样  
的电话以后,接听人员委婉地向他们表示,如果你们的药品真的像说的那么有效,  
请和我们的上级联系。记者问负责人沙小苹:  
“后来他们跟你联系了吗?”沙小苹笑着说:“没有。”  
沙小苹说,尽管现在没有治疗艾滋病的特效药,但是有一些增强免疫力和杀  
艾滋病毒的药物。不少商家利用艾滋病人用药心切,就虚报药价来牟取暴利,如  
果我们的热线人员经不起诱惑,接受他们的报酬,向患者推荐他们的药品,很可  
能砸了热线的牌子。  
社会志愿人员能够抵挡这种诱惑吗?温先生的回答是肯定的。温先生是副食  
品公司的退休人员,退休后一直在进行中医理论方面的学习,并要求加入志愿者  
的队伍。据他说,他已经搜集了300
    多册中医文献,如果是一些有效的中药,向  
病人推荐也蛮好的。  
就职于医药公司的“爱心”认为,如果是一些很大的药品企业来推荐,医院  
也不妨可以考虑接受。但是她说,这要依靠医院和病人自己来决定。  
能替艾滋病患者保密吗  
艾滋病人的隐私权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那么,艾滋病热线的社会志愿人员  
会不会泄密呢?  
沙小苹说,为艾滋病人保密是传染病医院最关心的问题。曾经也有一些年轻  
护士要求参加热线主持,但是当问她们为什么要参加的时候,她们说:“好白相  
啊!”沙小苹说,这种怀着探听别人隐私心理的人员很难做到为艾滋病人保密,  
虽然如今热线对于病人的电话、姓名和地址都不询问,但是万一其中内容泄漏,  
则容易造成艾滋病人对热线的不信任。  
对此,社会志愿人员认为,这是一个道德自律的问题。温先生告诉记者:  
“我退休前在单位就是搞思想政治工作的。而国家法律关于艾滋病人隐私权利的  
保护,我非常了解,我肯定不会和家里人谈论这方面的事情。”“爱心”也肯定  
地表示不会在同事和朋友间讲述这件事情———这从她要求记者不要公开她的真  
实姓名就看得出。“我不愿意让别人知道,然后好奇地向我打听,我只是觉得很  
多得病的人肯定很无奈,我只是想帮助他们一下。”  
高难度提问怎样回答  
“很多病人提的问题很专业。”沙小苹说,“如果以后要接受社会志愿人员  
参加热线,肯定要对他们进行专门的培训。”  
据王介非医师介绍,不少艾滋病患者对于艾滋病知识已经达到了专业的程度,  
像“抗病毒治疗程序”、“机会性感染范围”等问题都已经超越了一般咨询的难  
度。一些接热线的护士小姐不得不将这些电话再转给主任医生。  
据王介非说,她们在一些大书店买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书籍的时候,发现这些  
书往往已经被翻得皱巴巴了———不少艾滋病患者由于需要对熟人隐瞒病情,都  
在对自己的病情进行自学。看来,热线人员也需要不断进行学习,提高回答提问  
的能力。  
沙小苹说,医生尚且还要充电,社会志愿人员更要进行培训。医院更希望热  
线主持人有相关的医学方面的经验。她说,目前已经有些外院的医生表示过要求  
加入的意愿。  
   
    

      
       
      
广东艾滋病流行快速增长  
感染者数量在全国排第四,实际感染者逾2万  
广东省卫生厅暨艾滋病防治中心昨日发布新闻,目前广东省艾滋病流行进入  
快速增长期,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数量在全国排第四位,仅次于云南、新疆和广西,  
为此呼吁社会各界对艾滋病流行的趋势和危害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  
统计数字表明,从1990年开始,广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逐年增加,  
近几年更是成倍增长,呈快速上升的趋势。今年1月1日至10月31日,全省  
共报告艾滋病病毒(以下简称HIV)感染者583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3例。  
自1986年广东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至今已累计发现HIV感染者1  
41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78例。据专家估计,全省实际感染者超过2万例。  
HIV感染者遍布全省各地级以上市,其中75%感染者分布在中山、江门、广  
州、阳江等地。  
目前广东80%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是经过静脉注射吸毒途径感染的。根据  
泰国和美国艾滋病流行的规律,一旦HIV在吸毒人群中传播,将会迅速波及性  
乱人群,静脉吸毒方式感染的迅速上升,是艾滋病暴发的前奏。  
艾滋病经证实的传播途径有三种,广东省过去的15年一直是以性接触传播、  
经血液传播两种途径,母婴传播的途径是今年才在广东首次发现的,目前已经有  
三名婴儿一生下来就被证实感染了艾滋病。  
广东省卫生厅最近专门设立了免费的艾滋病性病咨询24小时电脑自动热线  
电话,号码为(020)84462000。  
今年感染报告人数同比增加37。3%,感染者中八成是青壮年  
静脉注射毒品是主要感染途径  
每年12月,是联合国规划的“世界艾滋病运动月”,而12月1日是“世  
界艾滋病日”,当这一专题活动再次来到时,我们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为强烈地  
感受到艾滋病迫在眉睫的威胁。  
据国家卫生部提供的信息表明,到今年9月30日,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总共为20711例,其中病人741例,死亡397例,今年的感染报告人数  
比去年同期增加了37。3%,超过了专家估计的30%的增长速度。据专家估  
计,中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999年底的保守数字至少50万人,到2000  
年底实际感染者将达到60至100万人。按照中科院院士、艾滋病研究专家曾  
毅的测算,当艾滋病感染者人数达到60至100万的时候,随之而来的经济损  
失每年可达人民币4600亿元到7700亿元。  
最新统计还表明,中国艾滋病感染者主要分布在农村地区,男女比例约为5。  
2比1;青壮年是受艾滋病影响的主要人群,其中20至29岁占56。9%,  
30至39岁占24。1%;静脉注射毒品是最主要的感染途径,经静注毒品感  
染艾滋病的人数占报告总数的72。1%。  
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副秘书长许华表示,虽然中国的艾滋病蔓延目前  
尚处于低流行水平,但值得担忧的是,HIV感染者中有2/3是青壮年,特别  
是16岁到19岁的青少年已占到总数的近1/10。  
专家告诫:勿轻视亦勿恐慌  
预防艾滋病并不难  
艾滋病蔓延的速度如此迅猛,以至于我们身边随时可能会有艾滋病病毒携带  
者或者艾滋病人出现。据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林鹏介绍,由于社会对  
艾滋病普遍缺乏思想认识和必要的常识,当单位或家庭出现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  
艾滋病病人时,明显出现恐慌,尤其在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感到手足无措,林鹏认  
为,这些担忧都没有必要,艾滋病虽然可怕,但是可以预防,而且预防措施不难  
掌握。  
●蚊叮不会传播艾滋病  
大量研究支持艾滋病病毒不会经蚊子传播。根据是蚊子等昆虫吸血时并不将  
刚从一个人身上吸来的血注入被叮咬者,而是自己消化吸到的血液,它在叮人时  
只是注入唾液作为润滑剂以便更好地吸血。目前没有发现经蚊子或其它昆虫叮咬  
感染艾滋病的病例,即使是在有大量艾滋病病人和大量蚊虫的地方。  
●人的胃液就能杀死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病毒只能寄生于人的血液中,离开了人体很容易死亡。它对外界环境  
适应性很差,56摄氏度30分钟时间就能杀灭,温度越高,生存时间越短;许  
多化学物质如20%的酒精、2。5%漂白粉液只要5分钟浸泡就可以完全杀灭  
它;油盐酱醋和人的胃液都能杀死艾滋病病毒;完整无破损的皮肤就可以防御艾  
滋病病毒入侵;除了黑猩猩和人能得艾滋病外,其他任何动物和昆虫都不会感染  
艾滋病毒,所以与日常生活中的家禽家畜接触或被蚊虫叮咬都没有危险。另外,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唾液和泪液中可含有病毒,但含量很低,而这种病毒在空气  
中存活时间很短,而且必须直接接触到对方的伤口或直接进入到血液中才能感染,  
所以通过咳嗽、打喷嚏的呼吸道传播是不可能的。  
●下列情况不可能传播艾滋病  
①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众多拥挤的场所;②幼儿院,学校  
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③公共娱乐和服务场所:公共浴池、公共厕所、理发馆、  
美容厅、宾馆和旅社、游泳池、餐厅和食堂;④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交性的接  
触,如共同进餐、谈话、乘车或礼节性的握手、拥抱和接吻等;⑤即使与艾滋病  
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  
●针刺感染艾滋病的几率约0。3%  
一般人被有艾滋病病毒感染的针头刺中后,感染上艾滋病的几率(抗体阳转  
率)约0。3%,如果在24小时内预防性使用药物可以大大降低到0。03%,  
这对一些密切接触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或者艾滋病病人的医护人员、家属有指导意  
义。发生意外时首先要迅速、彻底地清洗消毒暴露部位,可使用次氯酸钠(0。  
1%,1%)、过氧乙酸(0。2%,0。5%)、碘伏(0。5%)和酒精  
(75%),然后应立即向专家报告,决定是否用药。一般认为:直接暴露于大  
量污染血液,如深部针刺等,应及时用药。少量血液或体液、血浆等溅到皮肤上,  
不必用药。一旦决定用药,越快越好,1小时以内效果好,超过4小时效果降低,  
超过24小时已无意义。  
●避免哪些行为能防止感染艾滋病?  
避免性乱。性接触传播的影响因素有:接触性伴数(性伴侣越多越危险)、  
接触时间、性病的存在与否(合并其他性病会令艾滋病感染的几率增加)、性生  
活的方式(肛交比阴道性交更危险,因为肛门的柱状上皮比阴道的鳞状上皮更容  
易受损)、保护措施(有无戴安全套)等。  
避免血液感染。经血传播的途径主要有:静脉吸毒、血和血液制品、针刺事  
故、使用公用剃须刀等。  
女性艾滋病病毒携带者避免生育。母婴传播的几率为45—80%,其中通  
过胎盘传播的几率为15-50%;产道为15%;母乳喂养为15%。如果病  
毒感染者是剖腹产,产后不喂奶,感染的几率可降低30个百分点。  
他们和健康人一样享有公民权利,不应被歧视  
强制隔离HIV感染者属违法  
有一位女孩的外籍男友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她的单位知道这个情况后,强  
行将她隔离并强行对她进行检查。针对这一事件,广东省流行病防治研究所副所  
长林鹏严肃指出:这是一起侵犯人权的无知举动,强制检查和隔离艾滋病病毒携  
带者是不人道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广东省艾滋病性病咨询热线常接到艾滋病病人及其家  
属的求助电话。艾滋病目前无法治愈的事实,艾滋病与某些坏名声的密切联系,  
人们对病人或感染者的恐惧、歧视与偏见以及家庭和社会的不接纳等,使艾滋病  
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这种社会现实也使一些怀疑自  
己感染了HIV的人,出于恐惧而不去检查,深藏于普通人群中,使得艾滋病防  
治工作难上加难。  
记者在广州某大医院了解到,一位30多岁的男性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自杀  
前夕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我无法也没有勇气去向任何人吐露这件事,每天都只  
是活在自己的煎熬中,我不知道要如何去面对未来,也不知我的未来是什么样子  
……没有了未来,我只能将希望寄托在来生,希望来生我的人生是彩色的,而不  
是黑白的……”他的离去,让医务人员感到惋惜,他仅仅是带菌者,只要坚持活  
下去,并不一定会发病。  
还有一位年仅26岁的女孩前不久发现自己感染了艾滋病病毒,正处于婚恋  
期的她每天以泪洗脸,她在电话热线中说:“虽然我自己已接受了这个事实,但  
当我想要去碰触感情时,很难忘记HIV这三个字母……虽然我认为自己还有能  
力去爱一个人,也愿意接受一个人的爱……但可能吗?我觉得很难……只剩不甘  
心而已……”  
社会应该怎么对待那些不幸罹患艾滋病的人和更多的病毒携带者?他们还能  
正常生活吗?还能去爱吗?他们还有做人的权利吗?  
答案是肯定的,但是社会目前对此基本处于无知状态。  
根据1996年9月由联合国有关会议提出的《艾滋病与人权国际纲领》,  
与艾滋病相关的人权准则有———活动自由的权利;工作权;婚姻权及建立家庭  
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社会保障、救济与福利权;参与公共活动和文化生活的  
权利;反虐待,反非人性待遇与惩罚的权利……  
按照我国民法规定,艾滋病病人、病毒携带者都有生命健康权、自主权、知  
情同意权、保密权、隐私权。除此以外,所有尚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人,以及艾  
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享有法律规定和道德认可的其他公民权利。  
1999年4月20日,卫生部经国务院批准,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