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龙兴华夏-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廷轩转头看了看陈鸿和萨拉,目光中满含期许:“外人都说我们华商‘富不过三代’,我这回偏要让他们看看,咱们能富过多少代去。”

“我本人也听说过这种说法,其实‘富不过三代’是一种经验之谈,不只是中国商人,各国之间,不到三代就衰落的家族有的是。”内森笑了笑,说道。“很多继承者没有经历过创业的挫折和艰辛,直接继承家族产业、享受成果,所以会出现一些不学无术的人,把祖先辛苦创立的基业败掉。”

“对于很多家族而言,第一代创业者大都备尝艰辛,但他们没有理性地认识到过去的艰苦经历对自己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正是因为经过艰苦磨练,对自己的艰难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反之,他们不希望子女吃苦受累,对子女娇生惯养,有求必应,以为多给子女钱财,子女就会好好享受。但是事情往往走向反面,不知创业艰难的富裕人家子女常常用钱不知道节制,大手大脚以至挥霍浪费,最终精神颓废,导致家庭败落。”

“是啊!我们中国人向来喜欢给予子女最好的学习、生活条件,很多人却并不注重对子女实际能力的培养。不少中国商人教育下一代的意识淡薄,导致财富继承者大多缺少打理财富的能力。他们的下一代光知道大把大把地花钱,大碗大碗地喝酒,衣必锦绣貂裘,食必山珍海味,唯独缺乏创业斗志,没有拼搏精神,且又孤芳自赏、自命不凡,以为自己老子天下第一。实际上却能力平平,一旦掌管家业,便很快就将祖业亏空。”陈廷轩想起了十三行有多家行商便是陷入到了这样的怪圈之中,禁不住叹息起来。

“其实不少财富创造者缺乏长远意识,未能提前做好财富继承的合理安排,致使下一代在遗产继承时纷争频繁,最终导致财富在家族内耗中化为乌有,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在给陈廷轩做完这段话的翻译之后,萨拉便说出了自己的观点,“所以,也不能全怪我们这些年轻人吧?外部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哦。是不是?鸿?”她转头看了陈鸿一眼,笑着说道。

“是这样。”陈鸿微笑着看着萨拉,他没有多说什么,因为萨拉已经说出了他想要说的心里话。

“呵呵,那当然是。”陈廷轩知道儿媳是在调节气氛,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外因当然也很重要,商战的结果是优胜劣汰,那些不能在商海中驾驭风浪者,便会使得财富缩水或化为乌有。再就是环境影响。如战乱频繁、动乱不断,财富就无法积累;再者如严重的或长期的天灾,也必然造成财富的巨大损失。”

陈廷轩回想起席卷中国东南半壁的太平天国之乱,禁不住又叹息起来。

“您刚才的话,我尊敬的亲家,说出了一个重要的事实。就是战争对商业带来的影响,一方面,对于远离战争中心的人们来说,战争会带来很多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如果是置身于其中的人们,战争对他们来说,不光是意味着财富的损失,甚至有可能危及生命。”内森发现自己和眼前的这个华商老者在很多方面能够达成一致,很是高兴,但当他想起那次在法兰克福的不太愉快的家族碰头会时,不由得又显得有些沮丧,“可惜,这么明显的道理,很多人却意识不到。”

萨拉敏锐地觉察出了父亲脸上表情的细微变化,略一思忖,便果断的决定把话题引到她非常想知道的法兰克福的家族会议上来。

“您在法兰克福见到梅耶卡尔叔叔了吧?他身体怎么样?现在还好么?”萨拉问道。

“他现在很好,只是现在头脑有些不清醒。”内森笑了笑,说道,“他已经背离了家族‘不向发动战争的人提供资金’的立场。”

听到内森的这句话,陈廷轩和陈鸿及萨拉的脸色都不自觉的变了。

“普鲁士的野心永远都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在迫不及待的想要摧毁其它所有的弱小国家,只要它的吞并政策不停止,就看不到金融市场稳定下来的希望。”内森说道,“可你的梅耶卡尔叔叔,偏偏看不到这一点,或者说,是他不想正视这个现实。”

“您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么?”萨拉知道此时陈廷轩和陈鸿是不方便开口打听的,因为这毕竟涉及到罗氏家族内部的机密,但她知道,父亲选择在这个时候说这样一番话,应该是有打算向陈家父子透露消息的意思,便直接问道。

“普鲁士首相阁下需要一大笔钱,来发动一场战争,完成德国的统一。”内森答道,“梅耶卡尔现在已经站在了普鲁士首相的一边,他想要寻求家族内部更多的帮助,完成这一宏伟的计划。”

“兵凶战危,战火一开,便不会骤然结束。而且这当中的变数,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法掌控。”陈廷轩摇头道,“这是在赌,不是做主意。”

“您说的很对。”内森的声音透着一丝难以掩饰的焦虑,“这是用整个家族的命运在冒险。在这次的会议上,我已经表明了反对的立场。但他并没有听从我的建议。”

内森没有告诉陈廷轩和女儿女婿,在这次的法兰克福会议上,他其实是和梅耶卡尔大吵了一番的。

“我很想知道,尊敬的亲家,您的家族,如果碰到了这样的事,您会如何处理?”内森问道。

陈廷轩沉吟了一会儿,抬头对内森说道:“兹事体大,得大伙儿坐下来一起商量才成,哪能就一个人说了算呢?象我们成立华商总会,我忝为会长,也不是什么事儿都我一句话说了算的,得大伙儿一起商量,要是大伙儿都反对,我是不能自己就做这个主的。”

听了陈廷轩的回答,内森面露赞许之意。

“我听说,你们罗斯柴尔德氏是世家大族,欧洲各国皆有分布,而今长者尚有在世者,应该不会允其胡来的吧?”陈廷轩说道。

“您说的是,如果我的父亲在世的话,是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发生的。”内森叹息道。

“如果阿姆斯洛爷爷在世,也是不会允许梅耶卡尔叔叔这么做的。”萨拉说道。

“如此说来,贵家族之内,长辈之中,再无能阻止他的人了吗?”陈廷轩问道。

“詹姆斯爷爷应该可以的。”萨拉看了看父亲,说道。

萨拉说的“詹姆斯爷爷”,便是法国罗特希尔德家族的族长,二代罗氏硕果仅存的一位了。

内森先是点了点头,接着象是想起了什么,又摇了摇头。

窗外突然响起了隐隐的雷声,萨拉转头望去,赫然发现原本繁星满天的夜空竟然一丝星光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滚卷翻腾而来的浓云。

一束电光闪过,好似一柄利剑劈开了云层,转瞬即消失不见,接着便是一阵低沉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可怕的暴风雨,即将来临。

“看这云头如此厚重,呆会儿怕是得有风暴,没几天功夫是不会停歇的,亲家翁如不嫌弃,便在舍下小住几日如何?”陈廷轩向内森发出了邀请,“胸中之惑,正好就近请教。”

萨拉将公公的话翻译给了父亲听后,内森微微一笑,爽快地点了点头。

“那就打扰了。”他抬起头,望着窗外,自言自语的说道,“我们现在都在火山口上了。”

正如内森所说,此时的罗特希尔德家族,的确被推到了火山口上。

此时此刻,对罗特希尔德家族来说,最关键的任务在于维持住和平稳定的局面。因为英国、奥地利和法国政府手中都握有罗特希尔德家族的巨额贷款,一旦局势不稳,那些贷款就有可能打水漂,所以尽管欧洲局势动荡,但是英国的罗特希尔德家族仍然要不惜一切代价来维系和平,以保证手中的巨额贷款证明一直安全有效,并且继续升值和流通。

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市场可以说阴云密布,为了减轻自己身上的压力,罗特希尔德兄弟们不遗余力,四处斡旋。英国的罗特希尔德家族力图万无一失,步步为营,但是他们要想撤销法兰克福方面的这个交易,必须有其它各国的家族成员支持,但是很显然,在现在的欧洲局势下,这一点几乎不可能实现,因此看来罗特希尔德家族很难逃过这一劫了。

小内森决定由他来掌控这个局面。经过深思熟虑,他在一个重要事件上向英国政府示好,获得了他们的良好印象,显示了他饱满的自信心,然而伦敦方面一直不知道他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考虑到和罗特希尔德家族早年议定的贷款,英国政府将大量的有价债券存进了内森的伦敦银行作为抵押,现在他们向内森提出索回的要求。

————分割线————

第一更到!呆会儿还有一章,请大家多多支持!求收藏!求推荐!

第七十四章 胜利果实的背后

内森将债券爽快地双手奉还,他决心趁着这个机会,用它们换取更大的利益,伦敦方面大为感动,因为内森本不必这么早归还债券。内森的行动收到了他意料中的效果。

但内森知道,仅仅这些还不够,他还需要更多更广泛的支持。

这才是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自己外孙的庆生宴会上的真正原因。

普鲁士王国,柏林,首相官邸。

此时虽已值深夜,但奥托·冯·俾斯麦并未入睡,而是坐在桌旁,看着一封信。

这封信,便是他的“私人银行总管”布雷施劳德刚刚写来的。

“……迫于整个欧洲金融紧缩的压力,执掌整个家族大权的罗特希尔德男爵一直坚持对之前的协定进行修改和调整。考虑到现在的局势,想要取消和修改交易无可厚非,不过我相信我上个月已经成功地说服罗特希尔德男爵,使他相信这样的举动和他家族的荣誉并不相配,并且和我达成了相关的协议……”

“罗特希尔德家族的提案非常值得接受,考虑到现在的环境影响下未来金融局势的发展,我认为必须倾国家之力向罗特希尔德家族提供援助,这一点关系国家的信誉,对于王国的财政状况至关重要;而且目前商讨中的兑换贷款交易很显然会让他们蒙受巨大损失,从而让我们与罗特希尔德家族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如果我们强令他们的企业一丝不苟地遵守商定的日期履行合约,不管他们现在处于什么样的不利地位,到时他们就可以在任何市场上以任何价格抛售新的公债,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公共信誉会是一个很大的打击。我们以前的经验足以证明,一旦与罗特希尔德家族化友为敌,结果不堪设想,财政计划化为泡影,经济方案没有可靠的人帮助实施,就像我们现在不幸地在交易所里发现的那样,无能为力,一事无成。”

看到这里,俾斯麦皱起了眉头,脸色一时间变得异常阴沉。

他的思绪,瞬间飞到了战火纷飞的战场……

那是1866年7月3日的黎明时分,普鲁士和奥地利之间的战争正在激烈的进行着。在波希米亚萨多瓦村的科尼格雷茨要塞,一支35000人的部队正静静地穿过雨幕快速向前挺进。一张张年轻而棱角分明的面孔充满了紧张、兴奋和期待。这些普鲁士易北军团的小伙子们知道,他们将要攻击的是人数达20万的奥地利-萨克森联军。敌众我寡之下,他们能指望的只有同时从另一路发起攻击的、由腓特烈·查尔斯亲王统帅的85000人的普鲁士第一军团。本来按照普军总参谋长老毛奇将军的战略部署,同时参与攻击的还应该有普鲁士王储威廉亲率的第二军团的10万大军,却因为该军团部队驻地超过了电报信号的接收范围,无法及时收到命令而未实施机动。

由于过分匆忙,普军的易北军团没有充分地扩展其攻击线,而且其火力跨过了第一军团的攻击道路,局面一度非常混乱。在奥军猛烈的反冲击和密集炮火的打击下,到上午11时,普军的进攻被阻止,且预备队也投入了本已高度密集的正面攻击。假如奥军在此时坚决地发动一次骑兵冲击,普军也许将被逐出战场。但是过分谨慎的奥军统帅贝纳德克元帅却让骑兵按兵不动。双方在混乱的战场上僵持着。

就在普军即将战败的危急关头,一直与毛奇在一起的俾斯麦突然发现:在战场东面几公里外,有一行类似树木一样的东西在移动!

毛奇拿起望远镜观察片刻,然后对身边御驾亲征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兴奋地说道:“陛下!您不但赢得了这场战役,而且也赢得了战争!”

原来就在普鲁士易北军团和第一军团陷入与奥军苦战的同时,一名传令兵奔驰了30多公里,给威廉王储送去了国王的强制性命令,第二军团随即开始向北运动,这就是俾斯麦看见的“移动的树木”!

下午2时30分,第二军团向奥军北面的防区实施攻击。奥军防线开始瓦解了。贝纳德克元帅于下午3时下令全线撤退。但是普军的攻势非常猛烈,奥军第一军只能发动骑兵反攻,以支持炮兵及掩护友邻部队撤退。这次行动在20分钟之内就伤亡了1万人,奥军第一军几乎被打残。可是奥军的这次反攻争取了时间,奥军主力近18万人在被完全合围之前从夹缝中成功撤出。这便是著名的萨多瓦会战。

萨多瓦会战中,普鲁士方面取得了决定性胜利。10天后,普军逼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攻占了距离维也纳仅仅6公里的佛罗斯洛夫要塞,拿下维也纳、征服奥地利已指日可待。

这时,一件在外人眼里十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即将获胜的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首相俾斯麦和总参谋长毛奇将军此刻突然吵得不可开交。国王威廉一世力主直捣已近在咫尺的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毛奇从一个军人的角度,当然也希望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一举拿下已是孤城的维也纳。但是,首相俾斯麦却努力“向沸腾的葡萄酒中注水”,坚决要求放弃攻打维也纳,趁着军事上的有利地位,与奥地利尽快签署停战条约,只要达到将奥地利排除出德意志大家庭的目的就算大功告成。当国王一直不肯让步时,俾斯麦竟然急得流下了热泪,竟然以辞去普鲁士首相的职位相要挟,甚至打算从四层楼上跳下去!

这场著名的争吵一直持续到深夜,最后威廉国王终于十分痛苦地答应放弃进攻,但却要求把当时的情形记录下来存放在国家档案馆中,“以证明他当时是多么无奈和委曲求全”!

后来,普鲁士果然与奥地利签下了既不割地又不赔款的“城下之盟”,奥地利从此退出了德意志邦联。

但是,俾斯麦为什么要在战局极为有利的情况下,放弃攻打维也纳以扩大战果的机会,成了一个不解的谜团。

对于俾斯麦不惜以辞职和跳楼相威胁,忤逆圣意也要坚决阻止兵临城下的普军进军维也纳,很多学者给出了这样的答案:首先,出于欧洲势力均衡的战略考虑,其它列强是不会坐视普鲁士彻底击败奥地利而崛起为中欧强国的。如果普军执意攻占维也纳的话,势必会引起其它列强的武力干涉,那样一来普鲁士崛起、统一德意志的进程可能中断;学者们认为,俾斯麦担心战争一旦拖延,将引起法国的干涉,或者在被击溃的奥地利境内发生革命,从而使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计划毁于一旦,俾斯麦而且认为,如果过分地伤害奥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们孤注一掷,甚至铤而走险,那么,在未来必将来临的普法战争中,将不能争得奥地利的中立,对普鲁士很为不利。其次,虽然萨多瓦会战普军获得了决定性胜利,却并未歼灭奥军主力,奥军18万大军成功突围全力退守拱卫京师,急切之下普军强攻维也纳未必能占到什么便宜。作为一位杰出的战略家,俾斯麦的目光更为长远。因而他力排众议,主张立即同奥地利缔结和约云云。

可真相究竟是不是这样的呢?

事实上,俾斯麦当时之所以那么做,是另有原因的!

而这个原因,只有他本人和几个熟悉普鲁士内情的人知道!

真正的原因是,当普奥战争打到第7周的时候,兵临维也纳城下的俾斯麦已接近其金融动员能力的极限,他已经无力将战争继续下去了!

战争,实际上打的是钱粮!

在这场战争开始的头三个星期里,俾斯麦对后续战争经费的忧虑超过了对战局的关注,战争的开销明显超出了他的预测,再没有后续资金的跟进,俾斯麦的大军可能只能再支持两个月左右。届时如果战争仍然没有结束,俾斯麦必将陷于议会狂轰滥炸的痛斥和欧洲列强幸灾乐祸的嘲笑两面夹击之下。毫不夸张地说,俾斯麦这个名字将成为欧洲的笑柄,他本人也将从此退出历史舞台。

之前的普丹战争已经使普鲁士财力大伤,多年的财政盈余随着战火灰飞烟灭,那一次,战争对于财富的惊人吞噬能力让俾斯麦有了最直接的感受。

从1864年到1866年,俾斯麦在拼命做两件事情:尽最大努力为普鲁士搞到每一分钱用于战争准备,同时竭尽全力阻止奥地利在欧洲金融市场筹到战争经费。俾斯麦的战略是在金融方面将对手逼上绝境,在战争威胁之下,拖垮奥地利的国力。奥地利的财政情况的确比普鲁士更糟,常年疲于镇压巴尔干和其他地区的民族主义骚乱,使之早已财源枯竭,濒临破产。双方谁也不愿意公开表现金融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