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异时空-中华再起1-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沸戮螅涡戮诹Ω蓖持疲导矢涸鸶檬瘢2。2…5)。
  康国器:清军将领,在皖南作战,其部于王村战斗中被歼,本人自杀(1…62)。
  吴坤修:清军将领,在皖南作战。
  李元度:原曾国藩幕僚,在鄱阳湖之战中曾救过曾国藩的姓名,清廷江西赣北道员,招募三万余众进入皖南作战(1…59),其所部在华埠被歼灭,本人被俘(1…68)。
  张益朝:解放军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一营营长(1…62)。
  杨辅清:太平天国辅王,1862年天京解围战役中于皖南作战不利后率部转移至徽州地区,与解放军皖南独立旅共同展开游击战,牵制清军鲍超等部(1…63)。其所部多次与徽州地区解放军部队发生摩擦(2…2)。1863年指挥了天京保卫战(2…29)。
  邱明:四川人,解放军第一军参谋部作战参谋,因为在徽州桂林军事会议上提出了在外线打击调动敌人的方案而被杨沪生发现,改任第一军第三师第八团副团长(1…63)。1862年8月在皖南转战中为掩护主力转移,率特遣队与李元度追兵周旋,于战斗中失去左臂(1…66)。此后历任解放军第一军军官教导团团长(1…66),第一集团军教导旅旅长(1…71),浙西北部队总指挥(2…5)。1863年任北路军副总指挥兼参谋长(2…12),指挥围困左宗棠的行动,以送粮的方法瓦解了左宗棠部队的军心,促使其起义,并亲自策划和直接指挥了从叛乱楚军中解救左宗棠的行动(2…16、2…18)。在两湖战役期间任第二军代理参谋长(2…26),两广战役期间转任南方集群参谋长(2…28)。湖口战役后被调回解放军总部任总参作战部部长(2…36)兼赣州军事学院学员旅旅长(2…41)。1866年武昌战役开始前任新组建的第四集团军司令员(2…41),武昌战役后率第四集团军渡江北上,于襄樊战役中歼灭了清军主力(2…44)。随后指挥第四集团军进行了意在歼灭李鸿章集团的芦州战役,却因为轻敌而失利,使李鸿章得机北逃。此时邱明不顾他人反对,主动要求第二集团军协助作战(2。2…6)。后在第二集团军的协助下,终将李鸿章所部全歼于山东,并将李鸿章俘获(2。2…15)。邱明是解放军中著名的独臂将军和智将,也是解放军中参加战斗最多的高级将领,自1862年后几乎无役不与,被称为“智狐”,号称远东第一智将。建国后曾出任参谋长联席会主席(3…37),1891年对西班牙的“正义之拳”行动后从军队退役竞选国家主席,却败给了昔日部下希晓亮(原2…44),然后干脆就陪伴在老首长杨沪生身边。1916年底在杨沪生的要求下重新复出担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指挥中国军队参加世界大战(3…41)。邱明为人坚忍勇决、思维敏捷、性格直率,敢做敢言,作战指挥上擅长临机应变,巧计百出,多谋善断,但在大战略的把握上有所欠缺,目光往往为战役形势所局限,而且性格高傲,不擅处理人际关系,经常得罪人。杨沪生对邱明十分看重,在战争年代就对年轻的邱明予以重点提拔任用,并在后来不断培养他的战略眼光和大局观,将未来的军事理论知识和作战指挥方法传授给他,帮助他在政治军事上逐渐成熟,把邱明当作自己的接班人,在要求邱明复出担任总参谋长时还曾许诺将来帮助邱明竞选国家主席。杨沪生在逝世之前也只对邱明口述了自己的政治遗嘱,将他作为自己在政治军事思想和战争指挥艺术上的继承人,把自己身后国家的命运托付给了邱明(3…42)。
  田文滨:祖上曾因文字狱而遭流放黑龙江,本人曾参加清军,后加入太平军。原为洪仁轩部下将领,1862年天京解围战中,分兵入皖时转入解放军,皖南王村战斗后杨沪生以缴获的战马组建骑兵团,担任第一军骑兵团团长(1…63),第一集团军骑兵旅旅长(2…13),骑兵师师长(2…15),骑兵军军长(2…39)。1864至1866年间长期在敌后的大别山区指挥作战,在与渡江北上的左宗棠的第三集团军会合后参加了襄樊战役、太原战役和远征西北平叛作战。
  林忠:广东香山人,1852年随父亲流亡菲律宾,后归国参加太平天国运动,在温州加入解放军,任解放军空军飞艇部队队长(1…64),参加了首次飞艇飞行试验(1…65),后任解放军空军司令,是中国空军的创始人。世界大战中,中国远征军在攻占地中海罗得岛后将岛上的科瑞摩斯机场改名为林忠机场(3…39)。
  王石安:浙江平阳人,浙江独四旅炮兵连连长,瑶溪军事学院炮兵教员(1…64),突击队炮兵分队队长(1…70),参加了突袭南昌作战(1…72)。绍兴战役中参加了解救左宗棠的行动(2…18)。后任突击队副队长,在天京秘密行动中担任外围接应任务(2…30)。参加了1866年3月空降奇袭湖南石门湾法军飞艇部队的行动(2…42)。
  周墉城:解放军空军飞艇部队驾驶员,参加了首次飞艇飞行试验(1…65)。空军飞艇部队队长,参加了1866年3月突击队空降奇袭湖南石门湾法军飞艇部队的行动(2…42),后率飞艇部队配属第二集团军北上作战(2。2…6)。1913年中国参加世界大战后曾任空军美索不达米亚派遣军军长兼中国远征军副司令员,空军中将(3…23),后出任空军参谋长兼中国空军总司令,晋升为空军上将。口头禅是:“只要能在天空飞的,哪怕是一只鸟,那也属于空军财产”,为海军航母上舰载机的产权归属与海军争得不亦乐乎(3…29)。
  杨斯哲:解放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政委,第一军军官教导团政委(1…66),赣州军政首长(2…28)。
  王彛和钅匣赫蛉耍猿仆豸酥笠幔逍悴牛殖粲钟驳母澹诩呙鹄钤日蕉非昂月矣锉唤夥啪叮1…67),后担任解放军文化教员(1…69)。
  徐渐飞:解放军浙江独立第三旅政委,第二军第五师副政委(1…68),
  房昊天:解放军第一军第一师第一团政委,第一集团军第一军第一师政委(1…68),福州警备司令(2…5),第一师政委(2…15),第一军政委(2…39)
  李斐学:解放军福建独立第一旅政委,第一军第六师政委(1…68),山地步兵旅师级政委(2…15),福州行政首长(2…23),福州卫戍司令(2…25),
  林锦丞:解放军第一军第二师第四团代团长,第一集团军第二军第二师政委(1…68),攻克宁波后兼任宁波地区军政首长(2…13),第二师政委(2…15),第二军政委(2…39)。新中国建立后曾出任财政部部长(资料)。
  彭天照:解放军谍报处南方科科长(1…68)。建国后曾出任上海市警察总署署长(资料)。
  冯东:解放军第三军第四师新编第四旅旅长(1…69)。
  黄宽:容闳友人,自香港归来后任温州总医院院长(1…70)
  王伯男:江西南昌人,安全部军事情报处江西科科长,南昌战役开始前加入突击队(1…70),参加了突袭南昌作战(1…72)。后任突击队副队长(2…13),参加了天京秘密行动(2…30)。
  卢秋生:解放军第一军第三师第七团一营营长,在攻克“江南第一关”瑶瑶岩战斗中率先突击成功,后任第一集团军第三军第三师第七团团长,于南昌战役前加入突击队,担任队长(1…70),参加了突袭南昌作战(1…72),天京秘密行动(2…29)。后任突击旅旅长(2…41),策划了1866年3月空降奇袭湖南石门湾法军飞艇部队的行动,第四集团军组建后任参谋长(2。2…6)。建国后晋升为陆军上将(3…45)。特种作战的最早实践者,解放军特种部队创始人之一和最早的指挥官,在中国解放战争和反击英法干涉军战争中完成了大量艰巨任务,建立了卓越功勋。
  楚天舒:“特种部队”副队长,解放军突击队特种分队队长(1…70),参加了突袭南昌作战(1…72),后任解放军突击队副队长(2…5)。随史秉誉出访美国时任卫队队长(2…17)。直接在一线指挥了1866年3月空降奇袭湖南石门湾法军飞艇部队的行动(2…42)。
  周元祖: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军迫击炮营营长(1…71)。
  陈桅:解放军第一集团军第三军工兵营营长(1…71),第四集团军第四军第七师十三旅旅长(2…41)。
  沈葆桢:字幼丹,清廷江西巡抚,林则徐女婿,于南昌战役中被解放军突击队俘虏(1…71)。被任命为根据地水利部副部长(2…2),并主持了根据地的第一次科举考试(2…15)。黄翼升改任海军司令员后,接任船舶部部长(2…25),主持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远洋军舰“郑和号”(2…23)。1871年出任上海市市长,任期内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和工商业建设,1879年病逝于任内(资料)。
  中华再起年表
  《异时空——中华再起》年表
  说明:1、括号中数字表明该事件发生于作品的哪一章节,以备查询,例如“1…18”就代表第一部第18章。特别指出,关于《金戈铁马》部分的章节,以“2。2…X”表示。同时因《一八六一》尚未完成,将暂不考虑其内容。原第二部结尾第44章内容部分采用,以“原2…44”标注。外传《异时空——间谍》相关内容以“外”表示。
  2、年表中事件排列以在作品中的发生顺序为序,至少精确至月,重大事件精确至年。作品中没有表明发生时间的,或发生在故事开始之前的,不在年表范围内。
  3、年表中仅收集围绕故事主线的事件和对故事发展有影响的重大事件,其他非主线事件不在范围内。
  不完善之处请多多指教。
  第一部《潜流》
  2002年,杨沪生、史秉誉驾驶一辆桑塔纳返回到公元1861年的中国。(根据2…12中对杨、史属相和年龄的叙述推算得出,两人出生于1980年,返回到1861年时年龄均为22岁。)
  1861年(太平天国辛开十一年)
  3月4日,美国南方各州投票宣布脱离联邦建立美利坚邦联,美国内战爆发(2…1)。
  11月…12月,杨沪生、史秉誉回到过去,出现在浙江四明山一带,参加了由卢七姑组织的当地反清武装,随后加入太平军李世贤部。在指挥了贵驷伏击战,歼灭洋枪队常胜军并俘虏其指挥官华尔后,受命南下支援温州一带的太平军张辰仪部。在南下路途中,于史家庄对部队进行了改编,根据现代部队编制体系建立了太平军第一师。此后杨沪生根据战场态势决定分兵行动,杨沪生率第一、第二旅攻占温州,史秉誉率第三旅牵制左宗棠。战役开始后,杨沪生虽顺利攻克温州,左宗棠却识破了史秉誉的行动,设下埋伏将牵制部队大部歼灭,第三旅旅长刘法五牺牲。由于温州失守,左宗棠不得不撤离温州地区,杨沪生、史秉誉在付出了重大代价后终于有了自己的第一个根据地(1…1至1…17)
  11月,满清恭亲王奕訢与慈禧勾结发动北京政变(2…1)。
  1862年
  1月3日,杨沪生于温州再遇华尔、白聚文、J·D·马敦(1…18)。
  1月4日,华尔、白聚文前往美国为根据地招募人才(1…19)。
  1月上旬,史秉誉率第三旅余部摆脱左宗棠,与太平军南路军张辰仪部队、温州增援之张海强第一旅于曹坑会师(1…17)。
  1月15日,温州军事学校(短期军事培训班)开学(1…22)。
  1月中旬,史秉誉成立同学会,即后来社会党的前身(1…22)。
  2月至3月,杨沪生、史秉誉指挥部队占领温州周边地区,进行根据地建设,发展地方部队(1…22)。
  3月,英国陆军准将士迪佛立率两千英军进入上海(2…9)。
  3月上旬,南下的太平军张辰仪部在福州白岭遭李鸿章部伏击战败,张辰仪战死(1…23)。
  3月,温州保卫战,进犯温州的福建巡抚李鸿章所部遭到全歼,李鸿章逃跑,其部下黄翼升、张树珊、张树屏、周盛波被俘(1…27)。
  3月下旬,杨沪生、史秉誉在温州对部队进行改编,正式建立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第一军,下辖三个师,设立军衔制,开始建立地方政权(1…27)。
  4月5日,史秉誉率第一师、第二师出征福建(1…28)。
  5月中旬,黄翼升获释,回到李鸿章部队(1…28)。
  5月15日,华尔、白聚文率爱迪生、斯潘塞等200余人等启程返回中国(1…30)。
  5月20日,马敦、吴海生、张树珊、张树屏率500官兵出发前往英国留学(1…30)。
  6月4日,杨沪生、史秉誉与何清萍、何依萍结婚(1…33)。
  6月7日,杨沪生到达浙闽交界处的分水关,开始指挥南下福建作战(1…34)。
  6月11日,闽东战役开始(1…40)。
  6月13日,玛坑村保卫战(1…36)。
  6月14日至17日,福建水师提督杨岳斌部围攻桐山张海强部(1…36)。其间6月15日,杨岳斌以民众开路攻击桐山城,为张海强击退,杨岳斌部下总兵王明山被击毙,其部下副将杨明海率部自福州抵达桐山增援杨岳斌(1…38)。
  6月15日,玛坑村围歼战,全歼湘军水师提督彭玉麟所部,击毙彭玉麟(1…36)。
  6月18日,大岚头阻击战,解放军第一师副师长李俊杰阵亡,击毙福建水师提督杨岳斌,全歼其部(1…39)。
  6月,闽东战役结束,以福建独立第二旅和浙江独立第一、第二旅为骨干成立解放军第四师(1…40)。
  6月24日,解放军福建部队召开军事会议,决定进攻福州(1…42),杨沪生提出将同学会改名为社会党(1…43)。同日,洪仁轩,容闳抵达温州,杨沪生、史秉誉被册封为温王、台王(1…43)。天王命杨、史率部前往解天京之围(1…45)。
  6月25日,杨沪生决定率第二师北上,执行天京解围作战,张海强率其余部队继续在福建作战(1…46)。
  6月26日,华尔率众人抵达温州(1…47)。
  6月27日,杨沪生返回温州(1…47)。在与史秉誉商议后决定建立参议院、政务院、监察院为主的政权机构,同时决定前往皖南作战,从外围打击清军,策应天京解围,并在开发处中成立了军事开发处(1…50)。
  6月28日,杨沪生率第二师、第三师第九团、浙江独三旅和“特种部队”等部离开温州,开始北上作战。(1…52)
  6月,在史秉誉指导下,温州开发处研制成功硝化棉炸药(1…50)。
  7月1日至4日,杨沪生率部抵达第三师驻地路桥,由第二师与第三师换防,杨沪生率以第三师与浙江独三旅为主力的部队开始转战皖南(1…52)。
  7月15日,解放军福建部队攻克马尾,包围福州(1…53)。
  7月17日,北上部队抵达昌化,明朝末代皇帝崇祯之后(自称)朱啸天要求在流民中建立武装(1…52),杨沪生决定建立义勇军第一师。洪仁轩率所部太平军前来会合(1…53)。
  7月18日,北上部队分兵,浙江独三旅保护群众和缴获银两返回温州(1…53)。杨沪生、洪仁轩开始攻击昌化,清军张运兰部夜袭被击退,太平军、义勇军损失严重(1…54)。
  7月19日,针对前日战斗中之问题,杨沪生裁义勇军为独立旅,并决定向西突袭徽州,以围魏救赵之计为天京解围(1…55)。
  7月20日,第三师第七团攻克徽杭锁钥、“江南第一关”——瑶瑶岩,为突袭徽州打开道路,第七团获“攻坚老虎团”称号(1…56)。
  7月21日,第三师第七团、第八团,在独立旅和“特种部队”配合下攻占徽州州府(1…57)。同日,温州开发处所研制的飞艇试飞成功(1…64)。
  7月22日,第三师第九团占领绩溪(1…57)。
  7月25日,第三师主力离开徽州至北线作战(1…58)
  7月26日,皖南饭甄尖伏击战,歼灭湘军张运兰所部,张运兰逃跑(1…59)。同日,温州银行开业(1…64)。
  7月28日,解放军福建部队攻克福州,击毙福建巡抚徐宗敏,闽浙总督庆瑞自杀(1…62)。
  7月29日,皖南王村战斗,歼灭清军康国器部,重创清军李元度前锋骑兵(1…62)。
  7月30日,温州卷烟厂投产(1…64)。
  7月31日,皖南解放军部队和太平军部队于徽州桂林召开军事会议,洪仁轩、杨辅清参会,会议通过了参谋长李雪龙和作战参谋邱明提出的外线作战调动敌人的计划(1…63)。
  *7月,解放军瑶溪初级军事学院建立,容闳建立温州翻译学院和宗教学院,开发处研制成功飞艇和迫击炮(1…64)。'注:在后文2…41中称瑶溪军事学院成立于1862年6月,前后有矛盾'
  8月1日,杨沪生率第三师主力开始转入外线作战,皖南独立旅与太平军杨辅清部留在徽州地区展开游击战争,牵制清军鲍超部(1…63)。
  8月2日,解放军空军飞艇部队与第三师在淳安会合,并发现李元度部踪迹,杨沪生计划空地结合于淳安歼灭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