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电子重生-第3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泛翰研究院帝都研究所的会议室里烟火缭绕,泛翰集团的核心管理层和几个核心项目开发首席科学家纷纷愁眉不展。

周硕的豪言壮语说出来倒是很痛快,但真的要将其实现出来,众人这才发现居然要面临这么多的困难。

“这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目标,我们本来的想法是在2006年左右,才完成对x86体系的布局!”

“我知道,我知道。”周硕抿着嘴唇。嘴上重复着这句话。

“我知道这么说很任性,对集团是非常不负责任的行为。”他环视着办公室内的众人。沉声道:“将原本五六年时间的工作,压缩到一年或许会有这样的奇迹。但指望五六年布局的市场效果。在一年时间里时间,无异于痴人说梦。”

“所以,周总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因为做错了事情的人,必须付出代价。”周硕闭上了眼睛,长叹一口气说道:“何市长的牺牲,难道只能换来一个小小的检察长吗?甚至是仅仅将一个副主任拉下马?不仅是那些人做错了事情,同样我也做错了事情。”

他抬起头来,目光坚定,震慑住了在场的所有人:“我。一直在考虑一件事情。”

“泛翰集团究竟是什么?”

“它囊括了半导体产业的最下游到最上游,它能将沙子冶炼成单晶硅,能把单晶硅制造成芯片。除此之外,它还能生产影音娱乐、数码显示、移动通信,乃至x86架构计算机的绝大多数配件。”

“它是一个怪物。”

“有人想过,泛翰集团按照现在的发展势头,未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吗?”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大家都为周硕的发言而感到茫然无措。似乎从来不会出错的泛翰集团董事长,一手创造千亿美元帝国的人。说自己错了?

将泛翰集团比喻成一个怪物?这是什么意思?他究竟想要做什么?

沉默保持了片刻,会议室里有一个人举手说道:“我想,将会变成一个财团吧?就像日本的六大财团,不。或许应该是美国的托拉斯企业。”

“说得对,但你的说法还是温和了点。简单的说吧,未来十年如果我们能够保持和中国经济同步成长的速度。泛翰集团将不可避免的成为一个垄断企业。其垄断的程度,将是从来没有在半导体行业出现过的。它能生产一切半导体产品。它将在x86体系和intel激烈竞争,但我相信它在arm架构和sparc架构上无人能敌……”

刚才举手的人接着说道:“这不是很好吗?我们可以有很多选择。在x86架构下击败intel,或者干脆支持arm取代x86架构。后一个选择很不错,可以绕开x86架构繁琐的专利设置,而且arm的系统更加开放。”

“这很好?也许。”周硕的脸上一点也没有“很好”的样子,反而紧锁着眉头:“也许我们能中国的电子产品进出口额,从逆差转变成顺差。但这需要多久?我们又能维持多久?不客气的说,当我们成为垄断组织的一份子,泛翰集团就已经成为了我们曾经想打倒的敌人。”

他做了一个挥拳的手势,苦笑道:“它会变得像能源企业一样唯利是图,会变的像能源企业一样惧怕技术革命,会变得迟钝而且官僚,变得无法掌控和充满了自我毁灭精神。简单的说,我不看好在半导体行业,在未来的互联网时代里变成垄断组织的泛翰集团的竞争力和生命力。”

“这不可能吧……”

会议室里几乎就是泛翰集团的全部高层和核心科学家了,他们绝大多数人都保持了沉默,因为他们真的不知道应该说什么。

如果这些话是一个普通的三十岁年轻人说出来的,那他们大可置之一笑,将其当成是一个妄想。但这番话的主人是周硕,是始终走在半导体产业最前沿的周硕,亲手开创了泛翰集团奇迹的周硕。

无数次的事实早就已经证明了,他的眼光是多么的准确,他的“商业才能”多么惊人。

既然他说泛翰集团在未来会因为垄断而失去竞争力,那就真的是很有这个可能。

只有很少的几个人满脸不相信,剩下的绝大多数人此时都一脸凝重。

“我同意。”这是第一个站出来支持他的高层,东方恪假意咳嗽了一下,说道:“实际上最近两年来,集团的运转就已经有了这个趋势。由于我们的晶圆厂使用的单晶硅全部都是内部提供,泛翰单晶硅厂的生产成本已经上涨了50%,而且下一代大尺寸单晶硅片的研发进度并不如意。”

“原因很简单,以我们的生产成本,哪怕是目前的单晶硅尺寸,也不担心和更大尺寸的进口单晶硅片竞争。成本上,我们的小单晶硅片,甚至比进口的大单晶硅片更有优势。”

“因此,不仅我们自己研发下一代单晶硅炉的动力不足。而由于我们垄断了国内单晶硅炉的供应,基本上也没有其他企业想在这个领域投入。因为任何想要分蛋糕的行为,都可能面临我们的阻击。要知道,单晶硅只是原材料,而目前国内的晶圆厂生产设备还都要看我们的脸色。”

周硕满意的看向东方恪,点头道:“这就是我想说的,如果泛翰集团继续这样发展下去,也许反而会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一场灾难。”

会议室里众人茫然若失,纷纷摇头,有人喃喃道:“可是,我们是想振兴中国的电子产业啊……”

“对,振兴中国电子产业,这是我们一直追求的方向。”周硕今天第一次笑了起来,点头道:“很高兴大家还坚持着这个梦想,并且愿意迁就我一直以来的一些不成熟。”

“说实话,我这个人的性格并不是那么完美,甚至可以说有些缺陷。我知道这个世界是如何运转的,但我却忍不住想要去改变它。”

“问题是,虽然我是泛翰集团的董事长,从法律上来说,它甚至是完全属于我的。”周硕伸出双手,真诚的说道:“但我知道,泛翰集团发展到今天,究竟凝聚了多少人的心血。所以我想取得你们的支持,避免泛翰集团成为这样的未来。”

“这样的未来也许能给我们带来无穷的财富、权势和声望,但代价却是扼杀中国电子产业的未来。改变这个命运还需要你们的支持,你们愿意支持我吗?”

刘刚啪啪啪的拍起手来,点头道:“周儿,我感觉好像又看到了念大学时候的你。不管怎么说,我支持你!”

“我也支持你。”涂岸北有些老怀大慰,如果说在场所有人里最在乎整个行业发展的,恐怕是除了周硕就非他莫属了。

涂岸北满意的点着头,说道:“周总,我没看错你,你始终是当年请我出山时候的那个你。”

“同意。”

“同意。”

……

会议室里高管们一个个的表态,应该说泛翰集团虽然规模庞大,但仍然是一个年轻的企业。它的高层年龄仍然非常年轻,是充满了理想和冲动的团体。对于周硕自己来说,泛翰集团其实就是以他本人为蓝本组建的。

都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么多年来,周硕虽然学会了尊重资本,懂得了变通和圆滑。但从骨子里,他仍然是那个——理想主义者。

而他身边聚拢的这些人,多多少少,其实也有着这样的理想色彩。即使是年纪最大的涂岸北,反而是仅次于他的理想主义者。

这个世界不欢迎理想主义者,嘲笑他们,鄙薄他们,但不可否认的是,每一次推动社会进步的都有他们的身影。

随着会议室里的发言声音渐歇,所有人的目光又集中到了周硕的身上。他们目光澄净,等待着那个石破天惊的答案。

“周总,你说吧,究竟想怎么做?”

第六百四十四章技术扩散

“我想做的,很简单。”

周硕的目光从每一个人的脸上掠过,认真的说道:“我打算将泛翰集团掌握的技术,在国内进行扩散。”

“技术扩散?这不是给自己找麻烦……”

反对的人刚开口,自己就逐渐说不下去了。刚才还在说避免泛翰集团形成垄断,那么与其听凭外资企业来占领市场,将技术向国内厂商扩散不是更好的选择么?

众人只要想一想,就明白这确实是目前最好的选择。扩散技术并不是说就会威胁到泛翰集团自身的地位,泛翰集团能有今天的成绩,泰半是要归功于泛翰研究院和周硕的身上。

泛翰研究院强大的科研实力以及底蕴,周硕在半导体产业上卓越的目光和超前的攻关方向,这才是泛翰集团立业之本。

只要泛翰集团还掌握着泛翰研究院,泛翰集团的掌舵人还是周硕,那就不用担心泛翰集团会被其他国内企业追赶。

但如果有更多的选择,更多的竞争者,国内的电子产业发展就不会继续这样一家包办,最后在未来变成死水一潭。

“当然不是无差别的扩散,而是有针对性的扩散。我们既要保证国内半导体产业百花齐放的局面,也要保证行业龙头和大资本的地位。”

周硕解释道:“随着技术的提高,未来晶圆厂的造价将会如同摩尔定律一样,以指数级别增加。我略微畅想一下,到了10nm以下的极深紫外线级别光刻机。其一台的成本应该要比现在的一座晶圆厂都高。同样其研发费用,也会比现在的研发费用增加数十倍。所以像这种技术我们不可能分散力量。反而要不断的加强与外国同行业企业竞争的力度……”

他说道这里,众人的脸色顿时好了不少。泛翰集团的工程师、科学家和高管们并不惧怕竞争。只是担心周硕矫枉过正。

既然知道他还保有理智,那么就继续相信他的判断吧。毕竟这已经不是一个工厂、一个部门,甚至是泛翰集团自身的问题,而是整个行业未来发展的问题。

在这个会议室里,乃至整个中国,站在他这个高度思考问题的恐怕一只手都数的过来。

“而有些方面我们就要放开,让竞争推动行业发展,推动我们自身的革新力量。”

周硕低头想了想,手上拿着笔在纸上写了两笔。这才接着说道。

“诸如之前计划的x86架构桌面电脑配件,这是我国从美国进口的最大宗电子产品。cpu我们暂且不去说,这里面的专利和技术壁垒都太高。但除此之外,像主板、内存和显卡、硬盘,单凭我们自身的力量去做,恐怕需要三到五年时间才能完成市场开发。”

“没错,这本来就是我们之前的预计。农村包围城市,先在这些技术要求比较低的市场上,将美国人排挤出去。如果整个系统的配件都跟不上cpu的发展速度。最后x86架构自然会如同沙滩上的城堡轰然倒塌。”

“但问题是,单凭我们自身的力量,是否有能力与美国企业全面竞争?如果我们抛出这样的计划,是否会面临内外交困的局面?”

“内外交困。周总你是说,国内企业也会反对我们的计划吗……”

在座的并非全部都是商业人才,科学家和工程师显然对这方面的经验较少。周硕这样的说法。似乎还不足以让他们理解。

“是的,虽然这么说有点惭愧。但是我认为。如果这条线始终为美国人把持,国内的厂商或许无奈之下也只好认了。但如果我们明明手里有技术。却要吃独食的话,肯定会被那些下游企业所敌视。应该说,这是人之常情吧。”

“没错,我也认为确实会如此。”会议室里对所谓下游了解最深的,恐怕非涂岸北莫属了。他之前参与创建的梦幻集团,就是国内品牌机的老大。想一想如果梦幻集团的供货商从一群美国企业,变成了一家中国企业,哪怕成本会下降50%以上,但肯定会被怨恨到死吧。

会议室里众人轻声议论了几句,纷纷心有余悸的点了点头。只要设身处地的在下游厂商立场上想一想,应该就会明白那种心情。

“当然,我们泛翰集团并不怕任何人的怨恨。但站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的角度来说,技术扩散会是最好的选择。”

“比如说长城集团,他们一直对硬盘的制造很有研究。国内的数据存储市场,也大半是为他们所掌握。与其我们自己生产硬盘,然后让他们代理外国企业产品与我们竞争,为什么不拉着他们一起开发国产硬盘?只要技术到位,立刻就能将美国的硬盘企业挤出中国。”

在座的一个科学家点了点头,认同的说道:“这也有道理,实际上我知道,长城集团始终有独立开发国产硬盘的计划。九十年代曾经努力过,可惜失败了。”

周硕笑了一下,这方面他在后世能看的更清楚。长城集团1999年就曾经推出过国产的硬盘,只不过在技术和成本上实在没有竞争力,最终只能昙花一现。可是他们并没有放弃这条道路,而是始终保持了硬盘国产化的目标。

到了2014年的时候,希捷公司的硬盘75%都是长城集团代工制造,手里和硬盘以及硬盘制造相关的专利技术超过5000项。只是从硬盘制造技术上来说,其实希捷已经完全离不开长城了。

像这样的集团,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肯定能够一飞冲天的。

“也不只是硬盘,梦幻集团虽然现在做的是没什么技术的电脑组装,但也曾经自行设计制造主板的。这批人涂老现在应该还能联系到吧?”

见到涂岸北点了点头,周硕满意的笑了起来:“我们之前趁着亚洲金融危机,已经收购了华硕58%的股份。宝岛的人力资源成本这些年上升的厉害,我看完全可以加大姑苏那边的生产基地,把生产挪到国内然后逐步把技术人员也安排过来。宝岛那边,留下一个行政的壳子就可以了。”

可以说多亏了亚洲金融危机,很多之前运转良好的东亚企业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财政问题。华硕在这个时间虽然已经初露狰狞,但面对挥舞着庞大资本的六耳投资基金,根本就没有丝毫反抗能力。

一通买买买之后,本来就是四人创建的华硕,三个创始人都出售了自己手里相当一部分的股票,最后再加上从市场上收购的股票,六耳基金便顺利的入主了这家未来的世界五百强。

而这其中最大的收获,无疑便是华硕的技术力量。华硕在x86体系的技术非常先进,不只是在主板上有研究,显卡、服务器等方面也有很深的技术储备。

收购华硕不仅让泛翰集团掌握了先进的主板设计、制造技术,更重要的是掌握了整个x86架构电脑的系统集成能力,能够将整个布局组合起来。

涂岸北呵呵笑着点头道:“没错,这些人都是我当年的手下,相信重新召集起来绝不困难。”

何止不困难,涂岸北当然知道,他只要漏点口风,这些人一准嗷嗷叫着赶过来。这是什么?这是在送钱啊!

“除此之外,我们还收购了3dfx公司,他们的voodoo显卡虽然在市场上失败了,但毕竟底蕴还在。而且华硕本身也有显卡部门,完全可以联合起来,尝试推出下一代voodoo显卡。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我们掌握gpu的设计能力。”

“我的想法是这样的,设计一款性能先进的gpu,然后将显卡的设计制造技术扩散出去。我们自身只生产两三款高中低档显卡,主要是推动国内厂商去做具体的显卡开发工作。”

刘刚若有所思,点头道:“我看这个没问题,我知道有一家叫世和资讯的企业,虽然主要是做的宝岛品牌代理,但技术上很有野心。”

“世和资讯?”周硕过了过脑子,恍然想起,这不就是后世的七彩虹吗?七彩虹的主板虽然被人诟病不少,但显卡还是有一套的。于是欣然说道:“不错,这家企业可以合作。”

周硕之前觉得国内电子产业似乎荒漠一般,结果却发现中国企业并不是没有野心,只是没有机会罢了。

只要用心去找,总是能找到愿意做技术的企业。只要有一个站在起跑线上的机会,这些企业未必就会输给美国人。

啪啪——

周硕拍了拍手,振奋的站起身来,环视着会议室里的众人,欣慰的说道。

“就是这样,我们泛翰集团再强大,也不可能一家吃独食,最后不仅不能打败美国人,反而会把自己撑死。我们要团结起来,团结和我们志同道合的人。我请诸位记住,钱是赚不完的,不要只盯着现在这点小盘子。我们泛翰集团的使命,是做大整个蛋糕,而不是把这个小蛋糕抱在怀里,最后把自己这边的人都饿死!”

第六百四十五章宣战

新闻局和北美司虽然还没有被调整,但出了这么大的事情,连大长老都出面关注的情况下,舆论上的障碍总算消失了。

随着舆论风向的彻底转变,舆论战出现了彻底一面倒的现象。现在不论是大报小报,甚至是环球时报都出了一篇头版头条新闻。

“督促美国尽快改革开放?”

“哈哈哈哈,这篇文章的名字起的真是太有意思了。”

“环球这是要疯啊,都督促起美国改革开放了。”

这样的对话不知道在多少人的嘴里出现过,而这更是成为了一个信号,被认为是泛翰集团获得上层支持的信号。

这篇文章虽然通篇没有点名道姓,也没有特指具体事件,甚至没有谈太多实际的东西。但是明眼人从这个标题上,就能看得出来说的是什么意思。这样一个题目的文章能登上环球时报,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