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3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釋文殊問由、佛說所以。
文殊師利白佛言:『世尊!是菩薩種何善本,修何功德,而能有是大神通力?行
何三昧?願為我等說是三昧名字,我等亦欲勤修行之!行此三昧,乃能見是菩薩色相
大小,威儀進止。惟願世尊以神通力,彼菩薩來令我得見』!
此釋文殊問行,問行何三昧乃得見妙音菩薩也。善本、猶上所言之德本。功德
、謂功行之果德。大神通力、指上未來華現等事。文殊欲勤修妙音所行之三昧,冀
可得見妙音。蓋修同一因行,斯可入同一果地,自可於同一三昧中得見此菩薩之法
、報二身。如欲見觀世音菩薩者,必修觀世音菩薩之行;欲見阿彌陀佛者,必修阿
彌陀佛之行,皆此理也。然雖勤修與妙音同一之三昧,仍非佛力加被不易得見,故

文殊復求釋尊神力護持也。
爾時、釋迦摩尼佛告文殊師利:『此久滅度多寶如來,當為汝等而現其相』。時
多寶佛告彼菩薩:『善男子!來!文殊師利法王子欲見汝身』。於時、妙音菩薩於彼
國洠Вc八萬四千菩薩俱共發來,所經諸國六種震動,皆悉雨於七寶蓮華,百千天樂
不鼓自鳴。是菩薩目如廣大青蓮華葉;正使和合百千萬月,其面貌端正復過於此。身
真金色,無量百千功德莊嚴,威德熾盛,光明照耀,諸相具足,如那羅延堅固之身。
入七寶臺,上升虛空,去地七多羅樹,諸菩薩眾恭敬圍繞,而來詣此娑婆世界耆闍崛
山。
此釋釋迦垂答、多寶召請、及妙音來此。釋尊言多寶如來能令妙音示現,顯妙
音三昧因地,悉自佛果地之寂滅覺海而來,惟久滅度之古佛能令見之也。以下明來
時瑞相、及妙音身相。梵語那羅延,即華語堅固,經文蓋華梵雙舉耳。
到已,下七寶臺,以價值百千瓔珞,持至釋迦牟尼佛所,頭面禮足,奉上瓔珞,而

白佛言:『世尊!淨華宿王智佛問訊世尊:少病、少惱,起居輕利,安樂行不?四大
眨筒唬渴朗驴扇滩唬勘娚锥炔唬繜o多貪欲、瞋恚、愚癡、嫉妒、慳慢不?無不孝
父母、不敬沙門、邪見、不善心、不攝五情不?世尊!眾生能降伏諸魔怨不?久滅度
多寶如來,在七寶塔中來聽法不?又問訊多寶如來,安耄賽溃叭叹米〔唬
此釋下臺禮問。每一菩薩必有所居之國,與所奉事之佛,故妙音問訊,皆代表
淨華宿王智佛而問。自四大眨鸵陨希瑸閱柗鹌鹁印J朗驴扇讨敛粩z五情一段,為
問眾生。貪、瞋、癡、妒、慢,為穢土眾生之積業,知其必有,故以無多為希望。
孝親、敬僧,為眾生福田,若無不孝不敬則福報日增,善根生長,更易度脫。邪見
、不善心,為宗教學者之所易依附,最為道障,若能無之,即為順於佛法。情生於
欲,若以色、聲、香、味、樱鍓m為所欲,則五識即為五情;能攝止之,則背塵合
覺,不復逐妄流轉,無妄可緣,斯無真不顯矣。以上為問眾生。降伏摩怨,謂斷煩
惱無明,此問三乘拢恕R韵聫蛦栍嵍鄬毴鐏怼

『世尊!我今欲見多寶佛身,惟願世尊示我令見』!爾時、釋迦牟尼佛語多寶佛
:『是妙音菩薩欲得相見』。時多寶佛告妙音言:『善哉!善哉!汝能為供養釋迦牟
尼佛、及聽法華經、并見文殊師利等故來至此』!
此釋請見多寶、釋迦為請、及多寶讚揚。妙音原受多寶召請而來,乃此時未獲
相見,故假釋尊之增上緣而請見之。多寶重加讚善,正啟下文華德之問也。
戊三  化行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種何善根,修何功德,有是神力』?
此釋華德問因,問具何因行有斯神力也。文殊師利前見現華,亦以種何善根、
修何功德三昧為問,蓋欲修同一之因行冀得一見。此則於既見之後實考其因行矣。
佛告華德菩薩:『過去有佛名雲雷音王,多陀阿伽度、阿羅訶、三藐三佛陀,國
名現一切世間,劫名喜見。妙音菩薩於萬二千歲,以十萬種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
并奉上八萬四千七寶缽。以是因緣果報,今生淨華宿王智佛國,有是神力。華德!於

汝意云何?爾時雲雷音王佛所妙音菩薩,伎樂供養奉上寶器者,豈異人乎?今此妙音
菩薩摩訶薩是。
此釋佛示往因、會合今古。多陀阿伽度、即如來,阿羅訶、即應供,三藐三佛
陀、即正等正覺。以巨數伎樂、寶缽供養於佛,為妙音往劫因行之一。
『華德!是妙音菩薩已曾供養親近無量諸佛,久植德本,又值恆河沙等百千萬儯
那由他佛。
此釋久遇諸佛。
『華德!汝但見妙音菩薩其身在此,而是菩薩現種種身,處處為諸眾生說是經典
。或現梵王身,或現帝釋身,或現自在天身,或現大自在天身,或現天大將軍身,或
現毗沙門天王身,或現轉輪拢跎恚颥F諸小王身,或現長者身,或現居士身,或現
宰官身,或現婆羅門身,或現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身,或現長者、居士婦
女身,或現宰官婦女身,或現婆羅門婦女身,或現童男、童女身,或現天、龍、夜叉

、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侯羅伽、人非人等身而說是經;諸有地獄、
餓鬼、畜生、及眾難處,皆能救濟;乃至於王後宮,變為女身而說是經。華德!是妙
音菩薩能救護娑婆世界諸眾生者。是妙音菩薩如是種種變化現身。在此娑婆國土為諸
眾生說是經典。於神通變化智慧無所損減。
此釋現身此土說是經典,是經、專指妙法蓮華經。梵王、即諸梵天之王。帝釋
、為三十三天之主。自在天、即他化自在天。大自在天、即色究竟天。毗沙門、即
四天王之一,為北方天王。轉輪拢跫靶⊥酰匀酥兄酢F帕_門、外道修行者。
眾難處、言與三惡道相似之苦趣,修行最難之處。而妙音於此娑婆世界,悉能現種
種身為說是經,以求拔濟;其神通智慧之力,並不因化度之難而有所損減也。
『是菩薩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眾生各得所知;於十方恆河沙世界
中,亦復如是。若應以聲聞形得度者,現聲聞形而為說法;應以辟支佛形得度者,現
辟支佛形而為說法;應以菩薩形得度者,現菩薩形而為說法;應以佛形得度者,即現

佛形而為說法。如是種種隨所應度而為現形,乃至應以滅度而得度者示現滅度。
此釋現身他土、說是經典。應以滅度而得度者,謂假佛涅槃,警眾懈逸,使自
精進,則速可得度也。若值是機,即示現滅度以度之。
『華德!妙音菩薩摩訶薩成就大神通智慧之力,其事如是』。
此釋結答所由。
爾時、華德菩薩白佛言:『世尊!是妙音菩薩深種善根。世尊!是菩薩住何三昧
,而能如是在所變現度脫眾生』?佛告華德菩薩:『善男子!其三昧名現一切色身。
妙音菩薩住是三昧中,能如是饒益無量眾生。
此釋讚問修定。在所變現,謂在所住之三昧中變現一切。
說是妙音菩薩品時,與妙音菩薩俱來者八萬四千人,皆得現一切色身三昧;此娑
婆世界無量菩薩,亦得是三昧及陀羅尼。
此釋時眾獲益。

丁三  事訖還國
爾時、妙音菩薩摩訶薩,供養釋迦牟尼佛及多寶佛塔已,還歸本土。所經諸國,
六種震動,雨寶蓮華,作百千萬儯N種伎樂。既到本國,與八萬四千菩薩圍繞,至淨
華宿王智佛所,白佛言:『世尊!我到娑婆世界饒益眾生;見釋迦牟尼佛及見多寶佛
塔,禮拜供養;又見文殊師利法王子菩薩、及見藥王菩薩、得勤精進力菩薩、勇施菩
薩等;亦令是八萬四千菩薩得現一切色身三昧』。
丁四  時眾得道
說是妙音菩薩來往品時,四萬二千天子得無生法忍,華得菩薩得法華三昧。
此釋時眾得道。妙音之三昧,為現一切色身三昧,亦即藥王菩薩所證之三昧。
而其因行無不由受持法華經,是即無異於法華三昧。故已聞妙音因行果地之華德菩
薩,即立證此法華三昧也。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一切眾生,因有惑業,始和合相續現種種報身之苦相。而與樂拔苦,為如來大
慈大悲之本願,於是始有救諸苦難之如來事業發生。為救已發心持是經之眾生,則
有陀羅尼品。為救未發心持是經之眾生,則有觀世音菩薩普門品。良以眾生遭遇災
難,受諸苦惱,不易受持是經;若先有本品以為攝受,則可仗佛力,免苦難,終獲
得持是經,故此品實為求持是經者之增上緣也。在稟命流通中為第三節,在全品經
文中則居第二十五。
持經免難、為法力,稱菩薩名免難因得究竟不退轉,為菩薩護經之力,實即菩
薩之救眾生諸難力。為明此力無上,故有此品。
本品所稱觀世音,義與楞嚴不同。楞嚴指因行而言:謂以所聞之音為所觀之境
,不令心緣於境,而一一悉返於清淨如來藏心,此為以聞思修耳根圓通。蓋能返聞
以聞於自性,則能聞之心,所聞之境悉皆銷落,心得自在,故楞嚴為就因行而名觀
世音。本品所稱觀世音,則就果德而言:係以音字代表一切眾生煩惱、災難苦痛之

聲與呼號求救之聲,菩薩以大悲願力,既嘗觀察眾生苦惱,遇有稱其名以求濟度者
,菩薩以大悲之智觀照一切,即施救度,此正利他之妙用,故本品為就果德而名觀
世音。又就果言之,十方三世諸佛,孰不以悲觀之智普照苦惱、拔濟有情?似無不
可同名觀世音。但此菩薩以修耳根圓通之故,故獨擅此果德之名耳。音非僅口語之
謂,眾生心內所默念者亦謂之音。蓋音乃為顯境、顯義之名體,而緣境之心、取義
之念,凡動於中皆為心聲,為音之別相。如眾生真有迫切求救之動於中者,此即為
菩薩悲智所觀之音,而菩薩亦無不悉知悉見加以濟度,此亦觀世音之義。
普門者、以菩薩現身遍於趣類,菩薩施教廣說諸法,非專用一門,故云普門。
應以何法度脫者即為宣說何法,初不拘於一說,與藥王專教苦行、妙音專說法華者
略異。
丙三  救濟苦難力以流通
丁一  救未發心除苦得樂

戊一  問答名因
己一  問觀世音之名因
爾時、無盡意菩薩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觀世音菩
薩以何因緣名觀世音』?
無盡意者、以觀世音普門示現,即為無盡意之教化。蓋隨類應化,化化無盡,
皆生於無盡之意;以意無盡故,化亦無盡。此即菩薩之大悲願力,所謂盡未來際,
虛空有盡,願無窮盡也。又、無盡意之願力,佛佛皆同,惟此菩薩之無盡意最為殊
勝,故以其德為名。觀世音菩薩普門品悲願之力,至無窮盡,即由無盡意菩薩發起
之,宜矣。
己二  答觀世音之字義
庚一  觀聲救濟
辛一  總標稱名脫苦

佛告無盡意菩薩:『善男子!若有無量百千萬儯娚苤T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
,一心稱名,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所以名為觀世音者,以此菩薩能觀見世間一切眾生苦惱求救之音聲,施以救濟
,令悉解脫;無能令此求救之音聲為菩薩觀見者,必由眾生一心稱名之所感召。蓋
此名固為菩薩萬德之總持,而一心專念,即其所以能契於平等法性,而與佛之報身
、化身相應也。然凡夫之心,居常散亂放逸,而於忽然之間能稱名至一心不亂者,
往往皆由奇痛極苦之境界所逼迫而成。蓋眾生清淨之本心,原與佛心無二,本可心
心相印,應而遂通。徒以貪、瞋、癡、妒、慢等諸煩惱之所覆障,致眾生真心汨洠
不彰,去佛智心日益遙遠,而生佛感應之道遂幾乎絕矣。及眾生當極大危難時,苦
痛既極,救援已窮,希望盡絕,愧悔懊喪之餘,所有一切妄心悉皆銷滅,而與佛無
二之清淨本心又漸接近;以此淨心號救於佛,故此猛利之一心立顯有不可思議之力
量,立通於不可思議之神明,即立獲不可思議之救度。又況所一心呼救之名,即為

夙具悲願救諸苦難之觀世音菩薩,則機願相投,循聲拔濟,其感應之速,自非世間
心量所可測度矣!中土及印度古今所記臁斏醵啵郧缶日咭恍陌校篃o有不
獲感應耳。故觀世音者,為菩薩果地利他功德之體,而名即因之以立也。
又、眾生音聲有二:一、苦惱音聲,二、因苦惱而求救之音聲。倘但有苦惱而
不知求救,生佛之間即無濟度之緣,譬水不自清,月胡由現?若稱名求救,即可盡
獲解脫。蓋菩薩慈悲之願,在在處處均與此相遭也。故亦名大慈大悲救苦救難觀世
音菩薩。
辛二  別顯稱名脫厄
『若有持是觀世音菩薩名者,設入大火火不能燒,由是菩薩威神力故。若為大水
所漂,稱其名號即得溙帯H粲邪偾f儯娚瑸榍蠼稹€y、琉璃、硨磲、瑪瑙、珊
瑚、琥珀、真珠等寶入於大海,假使黑風吹其船舫,飄墮羅剎鬼國,其中若有乃至一
人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人等皆得解脫羅剎之難。以是因緣,名觀世音。

此釋稱名脫火水風三災。火水與風,皆器世間所起之災。火以熱為體,以燒為
用。凡物及人,以體伲Σ粩踌痘穑蕿樗鶡=褚苑Q名求救故,蒙菩薩神力加
被,人雖入火而火至失其能燒之力。楞嚴所謂『性空真火、性火真空』,火不燒火
,空不礙空,故不能燒。既受水漂,生命須臾,以稱名求救故,菩薩神力加被,卒
以種種不可思議因緣令得救濟。蓋凡夫沈溺於愛河中,久為愛欲之水所漂洠В窦
知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則愛欲即可減少,慧命即自延長;慧命既自延長,則其果
報主體之壽命,菩薩亦必滿其願欲而使獲延長也。尋常之風,未必為災,遇風於海
則為災。凡以身入海而流轉於海中各處者,必由有所求,且盡由求財利;蓋名譽者
,亦財利之別相也。海中事物之可求者極富,茲但舉七寶為例耳。羅剎國、食人惡
鬼之集合處。黑風、黑色之風,起則昏闇;遭其摧蕩者,迷於去來,昧於升沈,懵
於拔濟。眾生以貪求財利故,冒風波之險,幾至相率而墮於惡道之中。然以一人發
心稱名求救,菩薩神力加被;卒得共免於難。蓋貪欲為本漂溺生死海之眾生,今因

怖於生死,知一心稱名求救,則貪欲立自消殞。生後既免淪餓鬼之途,生前以神力
加被故,自亦立免羅剎之難也。以上為稱名獲免火水風三災。更廣言之,火災能燒
及初禪,水災能壞及二禪,風災能滅及三禪。是既在三禪下,終不免三災之苦危,
雖一時稱名求救,獲倖免此人世之三災,然或不幸而瞬又遭遇,仍未能究竟脫苦。
究竟脫苦之道奈何?即惟此稱念觀世音菩薩名之一法。應一心稱名,出聲稱名,默
念稱名,常時稱名,畢生稱名,以之出三界、了生死,斯究竟脫於三災之厄矣。
『若復有人臨當被害,稱觀世音菩薩名者,彼所執刀杖尋段段壞而得解脫。若三
千大千國土,滿中夜叉、羅剎欲來惱人,聞其稱觀世音菩薩名者,是諸惡鬼尚不能以
惡眼視之,況復加害?設復有人,若有罪、若無罪,杻械、枷鎖檢繫其身,稱觀世音
菩薩名者,皆悉斷壞,即得解脫。若三千大千國土滿中冤伲幸簧讨鲗⒅T商人,齎
持重寶,經過險路。其中一人作是唱言:「諸善男子!勿得恐怖!汝等應當一心稱觀
世音菩薩名號,是菩薩能以無畏施於眾生。汝等若稱名者,於此冤佼數媒饷摗埂1

商人聞,俱發聲言:「南無觀世音菩薩」!稱其名故,即得解脫。
此釋稱名脫四雜災。一、脫刑罰災:或被官刑,或遇盜伲苑Q名求救故,菩
薩神力加被,則刀杖斷壞。昔枺簩O敬德為盜劫掠,夢受救生觀世音經,誦滿千遍
,臨刑刀折。其經奉敕寫布於世,是為高王觀世音經之緣起,即可為此節之佐證。
一、脫非人災:夜叉、羅剎等惡鬼,本以害人為事。然十二類生之本性,無不以智
為其心體。至遇一心稱觀世音名者,則與其根本智心相感召,彼後起之惡心,以神
力攝持故可不期息而自息,故不復加害,亦不仇視。一、脫檢繫災:或有罪而當刑
,或無罪而波及,均至械繫於獄。然苟知苦悔罪,能一心稱念觀世音名求救,神力
加被,枷鎖即自斷壞。北史載盧景裕繫晉陽獄,至心誦經,枷鎖自脫。餘書載誦經
械落因以蒙赦者,甚多。蓋因罪而繫獄,至因悔罪之故能一心稱念觀世音菩薩,則
妄心既滅。罪業即亡,斯亦應赦而解脫之矣。一、脫冤贋模涸┵、通指人及鬼神
等眾欲來惱害者而言。眾生貪、瞋業重,故冤賽a遍滿於大千世界。然以齎持重寶

經過險路之少數商人,能一心稱名求救,即獲免於冤偾趾χy。蓋神力加被,得
使轉惡為善,既息其害人之心,并令不見為有可害之人矣。
辛三  結告威神之大
『無盡意!觀世音菩薩摩訶薩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蓋稱名以語業成之,而菩薩有天耳通故,故能觀聲救濟如此。
庚二  觀心救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