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法界圆觉学+太虚大师-第4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現,即開跡顯本;華落蓮成,即廢跡立本。
然上來所述古解蓮華之義,似重蓮而輕華。直考經文言蓮華,乃簡別其非梅華、
桃華而已,其意在華而不在蓮;如言梅之華、桃之華等,皆注重於華。故應是以此華

之美妙莊嚴圓滿,以喻妙法耳。故在天親法華論中,有二義解釋蓮華云:一、出水義
,蓮華生污泥而不為污泥所染,華開時出現于水外,其根猶在污泥之中;是喻佛從二
乘粗法顯一乘妙法,而一乘妙法不離二乘濁水淤泥,然亦不為所染。經法華開顯,暢
佛本懷,使出小乘淤泥,與諸菩薩同坐於蓮華也。二、蓮華開敷義,此言蓮華盛開,
其形美麗,其香色光潔清妙,遇者歡喜。正顯法華會中授記成佛等種種身土功德莊嚴
,聲聞、緣覺等諸弟子,皆能決定作佛,故聞者自知成佛,生決定信,猛勇精進,踴
躍歡喜,亦猶蓮華盛開時使人歡喜親愛也。
今更以三義助明蓮華之義:一、優曇缽羅華臁鹣S辛x:如方便品云:『諸佛出
世希有難得,如優缽羅華時一現耳』。優缽羅華,即是金蓮華,其華於金輪王出世乃
生,故為臁嫦S兄槿稹U@諸佛出世固希有,而說此妙法尤為希有,若優缽羅華
時一現耳,故以優缽羅華即蓮華喻之。二、芬陀利華潔白開敷義:正顯法華純圓獨妙
,闡一乘實相之妙法,暢如來出世之本懷,是顯露非秘密,亦猶芬陀利華之潔白開敷

也;故以芬陀利華即蓮華喻之。三、正敷蓮華微妙香潔義:此言蓮華盛開時,微妙香
潔,莊嚴美麗,喻佛自所成就無量功德智慧,法財充溢,方便品所謂:『佛自住大乘
,定慧力莊嚴』。綜上諸義,故以難能可貴之蓮華,喻希有無上之妙法也。
4  經
梵語修多羅,或素怛溃x同音異,中國可直譯為線,有貫穿義。如珠花等物,
以線貫穿,便成串而不散失;亦猶佛所說教法,結集成經,貫穿攝持所詮義理,使不
散失,便可流傳後代。修多羅約別義說,是十二分教中之一分;若約廣義,凡佛所說
,乃至菩薩、聲聞、人天等所說經佛印證者,皆稱為經。佛所說教,結集之不出修多
羅與毗奈耶;修多羅是經,毗奈耶是律;而經為佛自說或由佛印定之至教量,極可信
奉者。此與中國訓經為常義、法義,頗為相當,故譯之為經。或加一契字,譯為契經
;契即契合義,言經有契機、契理之勝用。佛所說法,皆不與自證實相之理相摺
契合于正理,故曰契理。同時、佛說法時,必先鑒機,故凡有所說,皆與眾生機宜相

投。如在本經之前,先說三乘等種種隔別之法,然後開顯一佛乘理,其中均含契機作
用也。一切佛典,別為經、律、論三藏,若加雜藏為四藏,此經為三藏或四藏中之經
藏所攝。
丁  綜名義
妙法蓮華、是法喻得名:妙法是法,蓮華是喻;蓮華是妙法之所喻,妙法是蓮華
之能喻;妙法與蓮華並稱即法喻雙彰,以華喻法更顯妙法,故本經中以優缽羅等種種
華喻妙法為蓮華也。若大乘妙法蓮華總合起來,亦顯此經非小乘教,是大乘教。大乘
是通,通于大乘理趣,大方廣圓覺等諸大乘經;妙法蓮華是別,正名此經。故大乘與
妙法蓮華,有通別之異。若再以大乘妙法蓮華經綜合言之,則大乘妙法蓮華是經中所
詮之理,經與名句文身為能詮之教,故就能所詮上,顯大乘妙法蓮華是經之所詮理,
經是大乘妙法蓮華之能詮教,故名大乘妙法蓮華經。
二  提綱

甲  天臺絕待妙
據天臺絕待妙之意,就可以妙法為本經之綱宗;以蓮華是喻,意在妙法。所謂絕
待妙,亦即前說一切法妙義。若提此妙法為本經綱要,則法華全部,從始之終,更不
須分章別段,隨拈一句一偈,即是妙法之全體大用,正所謂一色一香,無非中道;但
以隨機方便,種種開示佛之境界,使見聞者皆入佛慧。『諸佛智慧甚深無量,其智慧
門,難解難入』;諸佛由此能證之智慧,親證所證之諸法實相,此實相理,其相寂然
,離四句,絕百非,非言說文字所能到,思量分別所能解,唯十方諸佛親歷其境者方
知。然諸佛所證之實相妙法,非離眾生法外另有實相,即各各眾生皆是實相,故佛所
覺悟,即悟眾生之所迷,眾生迷昧,即迷諸佛之所覺。悟此故起神通妙用于佛界,迷
此故流轉苦輪於諸趣;同一妙法,迷悟有別。自佛智觀之,則『是法住法位,世間相
常住』──常常時,恆恆時,法爾如是──若為無為,若漏無漏,若色心,若假實,
無非諸佛所證之第一義諦妙法。故此經中處處顯示妙法,所現應化,即同法身;所有

說教,皆從為令開示悟入佛智之平等意樂中流露出來;隨舉一句一偈乃至全經,無非
妙法。正玄義所謂『提網之綱,無目而不動;牽衣一角,無浚粊怼弧C骱醮耍瑒t
一大藏教以至菩薩、聲聞所說,及歷代祖師闡述佛意之典籍,無非妙法全體大用。是
以天台智者大師,即以此法,判釋如來一大藏教。十方佛土中,唯此一乘實;不特佛
法如此,即世間法如文化、教育、政治、法律、社會治安、產業資生等法,皆是一乘
絕待妙法,所謂『世間資生事業,皆與實相不相摺场弧<创私^待妙法,為本經之綱
宗,若能握得此綱宗,則世間所有之法,皆會歸於佛法大海。地持經謂:『菩提當於
五明處求』。五明者:一、聲明,即語言文字音韻學;二、因明,即論理學;三、醫
藥明,即醫學、藥學;四、工巧明,即工藝學;五、內明,即為一切眾生生命心性之
佛學。五明皆是實相妙法,佛子宜學。法華即以此一切法皆絕待妙法為綱宗,故不須
節外生枝,另分章段。但在無章段中,亦不妨有千差萬別的章段,圓融不礙差別,差
別不礙圓融,一多相攝,粗妙相融。如是妙法,亦即諸佛總持大陀羅尼,諸佛法無不

從此陀羅尼中流出。故只一妙字,攝盡諸法,縱現身微塵剎土亦不能說盡也。
乙  嘉祥乘權實身權實
微妙法中,既不妨分章列段,古今諸家,說亦有別。通常科儀皆分序、正、流通
、三分。法華七卷二十八品:序品即序分;從方便品至常不輕品為正宗分;神力品至
普賢品為流通分。但三分中除序與流通,正宗分中分判章段,亦復甚多。天台智者大
師,曾將全經分本跡二門,從方便品至安樂行品為跡門法華;從地涌品以下,為本門
法華。此同三論宗嘉祥大師分乘權實與身權實:亦從方便品至安樂行品明乘權實,三
乘為佛說之權,一乘為佛說之實。於中方便至提婆達多品,正明乘權實;持品、安樂
行,是流通乘權實。自地涌至普賢,明身權實,由地涌諸菩薩所顯之本佛為實身,知
今淨飯王宮出家所成之今佛為權身。於中地涌品、無量壽品,正明身權實;分別功德
至普賢品,乃是流通身權實。此見嘉祥法華撸б狻
丙  慈恩境行果

慈恩法師法華玄贊,以境、行、果,三法為全經之綱領而疏釋之:法華實相之境
,無量甚深,諸佛智慧,難解難入,其所說五乘、三乘等法,皆是一乘實相之妙境;
從方便至持品,皆明實相妙境。安樂行與地涌,明由一乘妙境──教理──所起之妙
行;故如地涌中上行、無邊行等菩薩,皆依行立名,為一乘妙行之象徵。從壽量至不
輕,明由一乘妙行修得之一乘妙果。從神力品下,皆是流通境行果三之文義也。
丁  教理行果
方便品云:『諸佛為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所謂欲令眾生開、示、悟、入、
佛之知見』。開示悟入佛之知見,換言之,即是:信教、解理、修行、證果。即此一
句,為本經之綱要,亦三世諸佛出世之本旨也。教是開佛知見所說之教,理是示佛知
見所顯之理,行是悟佛知見所起之行,果是入佛知見所證之果。若依此四義觀本經,
則本經自不必與通常經典分序正流通三分相同,即一序品已總顯教理行果,開示本經
綱要無遺。如佛從三昧放光現種種行,文殊答彌勒疑問等,已將全部經意,昭然揭露

于各人六根門頭,洞然明白,不蔽纖塵。故序品可說是總示法華教理行果;其餘二十
七品,是別示法華教理行果也。開佛知見信法華教,示佛知見解法華理,悟佛知見修
法華行,入佛知見證法華果,今且分段略言其義。
1  開佛知見信法華教分
開佛知見者,法華會上,開三乘權顯一乘實,『汝等所行,是菩薩道,漸漸修行
,皆當作佛』。諸弟子眾自知皆有成佛之可能性,斷疑生信,決定信受佛所教語。自
方便品至法師品,皆是開佛知見信法華教。其說法主為釋迦佛,聞法眾首領為舍利弗
。此九品中:一、三周說法,攝前八品;二、普記流通,攝後一品。三周說法者:一
、法說一周,即方便品,明諸佛出世度生,皆令成佛,上根舍利弗信受佛教,授記作
佛。二、喻說一周,即譬喻品說火宅喻,迦葉等悟入;信解品,諸弟子眾信解領受,
說窮子喻;藥草品,三草二木,一地所生,一雨所潤,佛再印成;授記品為中根迦葉
等授記作佛。三、因緣一周,會眾中下根猶有未信受者,乃復說化城品,因此五百弟

子及學無學眾,悉皆作佛。二、普記流通者:即後法師品,不論當時在會不在會,若
現在,若未來,若此土,若他土,皆悉授記作佛,使人於法華教生決定信,故不但當
時無量人天等眾已得佛授記,即我等及未來無量眾生,亦已蒙佛授記矣。
2  示佛知見解法華理分
示佛知見解法華理,攝經中見多寶佛塔品,提婆達多品,持品,安樂行品。示、
即將佛所知見之法華妙理,顯示於人,使人了知教所詮理,領解洞徹。此分說法主亦
是釋迦佛,其聞法眾有隨從多寶佛及分身佛來之智積菩薩等,及此土憍曇彌等諸比丘
尼,而以文殊師利為領袖。以自寶塔品後至提婆達多品,說文殊從海中龍宮而出,領
諸菩薩而為上首。安樂行品中亦由文殊問佛:『於後惡世,云何能說是經』?故以文
殊為上首,但云何知此分是示佛知見解法華理耶?
(一)、顯法華理  多寶佛塔品是顯示法華所詮之理,此理為三世諸佛所同證同
說,古今不二。普通托事觀理,達到理妙之觀想猶湥藢毸穭t更進一層,托理

示事,由無形段之法華的抽象理,涌出多寶佛塔的具體事,示以五重不二妙理;由多
寶佛證明釋迦佛此經為過去佛所同說。過去所說的法華,即今日所說的法華,古今不
二;又由開寶塔時,釋迦與多寶同坐,亦顯古今佛同證不二之理。開塔前釋迦召分身
諸佛雲集,釋迦為主,諸佛為賓,諸佛為主,釋迦為賓,隨舉一佛皆可為賓主、即賓
主不二。同時釋迦為總,餘佛為別,餘佛為總,釋迦為別,一佛攝多佛,多佛攝一佛
,佛佛相攝亦復如是,即成一多不二。一釋迦佛法身,即是無量諸佛法身,無量諸佛
法身,即同釋迦佛法身,所謂平等會中,無自他之隔別,即是自他不二。再由釋迦三
變淨土,將此五濁污穢之娑婆,一變而為琉璃莊嚴之淨土,諸佛集會,萬拢构猓
此土而攝取他土,他土亦攝取此土,即成淨穢不二。由此五重不二,顯示法華妙理。
唯是顯法華妙理,必藉文殊妙智,由文殊妙智方解法華妙理,故來下品。
(二)、成法華解  由提婆達多一品,即成法華妙解。其中隨多寶佛來之智積菩
薩,既受釋迦佛法,欲還本土,佛乃告以此土有文殊師利,智慧甚深,可與之研討佛

法。因此、文殊率領海藏龍宮所化之眾,從海而出,理智相應,妙法理契。智積為理
中之智,文殊達智中之理,由此品文殊妙智契前品五重不二之妙理,亦即以前品五重
不二之妙理,成此品五重不二之妙解。五重不二妙解者,即在與文殊俱來之龍女成佛
,與舍利弗等問答,及提婆達多授記等文中流露顯示。舍利弗等雖於開佛知見信法華
教,不過信仰佛語而已,尚有勝劣、逆順等觀念差別,至今示佛知見,解法華理,差
別觀念不復可得。故其中所現之龍女,乃屬三惡趣罪報之畜類所攝,而其修善聞法成
佛,即屬福報,正顯罪福平等不二。凡欲界動植物中,皆有陰陽二性,而龍女是女性
,為人所輕賤,如舍利弗言:『女身垢穢。非是法器,云何能得無上菩提?佛道懸曠
,經無量劫,勤苦積行,具修諸度然後乃成。又女人身,猶有五障』。然龍女以寶珠
獻佛,『當時眾會,皆見龍女忽然之間變成男子,具菩薩行,即往南方無垢世界,坐
寶蓮華,成等正覺』;正顯男女平等不二。又眾法會中,舍利弗等髮白面皺,眾中長
老,而龍女年始八歲,依文殊智解法華理,正顯長幼平等不二。再自提婆達多言之,

其毀謗三寶,造五逆罪,生生世世為邪見外道,摺嬗诜穑廊氲鬲z;而佛乃言:『
由提婆達多善知識故,令我具足六波羅蜜,慈悲喜捨,三十二相,八十種好……成等
正覺,廣度眾生』;乃至授記,於當來世,作天王佛,是顯逆順平等不二。又同一法
會,同一時間,舍利弗等正見者授記,而提婆達多等邪見者亦授記,正顯邪正平等不
二。由自他等五重不二妙理,證成罪福等五重不二妙解,提婆品妙解既成,寶塔品妙
理更顯矣。
(三)、解理流通  前開佛知見信法華教,是以法師品為普記流通;今示佛知見
解法華理,是以持品、安樂行品為流通。然此流通可分二種:一、持經人;二、持經
行。持經人者,即是持品。此理、法華須解理始能流通,理不解即不流通。故前分富
樓那等比丘雖皆授記作佛,而憍曇彌等比丘尼因感女報,不敢有所希冀。及此分解法
華男女平等妙理,乃亦請佛授記,流通是經。但在法師品普記流通,將未來眾生皆與
授記,故當時諸比丘尼眾亦已授記。然此品為明不但諸大菩薩發願流通是經,即諸比

丘尼眾解法華理,悟男女平等亦皆為流通是經之人也。二、持經行者,即是安樂行品
。文殊問佛,於後惡世云何奉持此經?佛說四安樂行,使其信法華教,解法華理,修
法華行,即能流通是經。以上寶塔、提婆達多、持、安樂行四品,以示佛知見解法華
理為綱宗。
3  悟佛知見修法華行分
前依教解理,此從理悟達佛之知見,親悟諸法實相妙理,由悟妙理而起妙行,方
是真修。修有緣修與真修二種:緣修、是依教理而修,真修、是悟真理而修。此悟佛
知見所起之行,正是真修。此攝地涌至囑累八品。其說法主,亦為釋迦佛,即應化身
而成報身、法身,王宮出家之跡身,即久遠劫前成佛之真身,為此會之教主;其當機
之眾,為地涌諸菩薩,及為常不輕所教化之跋陀婆羅等眾;其領眾者為彌勒菩薩,以
地涌品有彌勒之問,始說壽量品等諸品。在此悟佛知見、修法華行之八品中,可分二
段來說。

(一)、正說妙行  正說妙行,又分四節:一、依果起行,二、藉行彰果,三、
示功勸修,四、舉德作證。
一、依果起行:悟佛知見,是由悟佛果所知見法而起行,故其行乃從果智而起。
如從地涌出諸菩薩,當時會眾,皆不認識,蓋從佛果地所起修之行,決非其他由因起
行的會眾所能覺知。故從果起行,即指從地涌出之上行、無邊行諸菩薩,皆從果行上
立名,是依佛果法界而修行,故因中起行諸菩薩眾,乃至補處彌勒亦不識也。爾時彌
勒欲自決疑、及決眾疑而問佛,此等菩薩依誰發心修行能作如是神變耶?而佛則答言
:是無數阿僧祇從地涌出諸菩薩,皆是我在此娑婆世界成道教化之眾。於時彌勒等諸
菩薩眾,疑福M生:『如來為太子時,出於釋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成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始過四十餘年,云何於此少時大作佛事,教化如是無量菩薩眾』
?『父少而子老,舉世所不信』?因決眾疑,開跡顯本,說壽量品,皆此依果所起之
行引發也。

二、藉行彰果:即藉地涌等依佛果法所起之行,彰顯壽量品佛所得果之久遠。釋
迦曾在此成住壞空之娑婆世界出家成佛,而非僅今日伽耶城出家成道之釋迦,乃是塵
點劫前出家成道之釋迦,此則藉上行等而彰佛果長久也。其實佛果無量壽命,亦由因
地修得,壽量品言:『我本行菩薩道,所成壽命,今猶未盡』。正顯釋迦本因地中修
成佛果壽命,歷劫相續,今猶未盡,則藉因中所修之行彰佛果長遠也。
三、示功勸修:悟佛知見,依佛果所起法華妙行,即此妙行所依之佛果法,乃是
佛果自受用法樂,妙用無量,深不可測,故曰:『盡思共度量,不能測佛智』。『新
發意菩薩,供養無數佛,了達諸義趣,又能善說法,如稻麻竹葦,充滿十方剎,一心
以妙智,於恆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